艺蕥盆景
1. 盆景艺术是怎样的
盆景塑造形象的艺术,不仅可以具体反映当时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流行趋势版,还可以表现权人的思想感情。如何去欣赏作为一种艺术品的盆景也的一门学问,它也需要欣赏者有一定的思想、阅历和修养才能理解盆景的内涵所在。
2. 什么是盆景艺术
盆景艺术是汉族特有的传统艺术,园林艺术的珍品。用盆景塑造形象,具体反映自然景观、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中国盆景的流派就传统的五大流派而言又分为南、北两大派,南派以广州为代表的岭南派,北派包括长江流域的川派、扬派、苏派、海派(后三派过去统称江南派)等
盆景是艺术美的创造,同山水画和山水园林有着相似之处,很重视写意和抒情。虽然师法造化,以自然为蓝本,但又不仅仅是单纯地摹拟自然景物。在创作上常常采取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以达到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审美效果。 盆景不同于盆栽的道理就在于此:盆栽仅仅是一种栽培方式,在盆钵中栽植树木花草.未经艺术加工。而盆景则是栽培技术与造型艺术高度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优美的造型风格。同时,盆景中的树木山石必须与盆钵、几架相配合,互相协调衬托,才能构成真正完善的盆景艺术。 盆景是大自然景物的缩影,是集园林栽培、文学、绘画等艺术,互相结合,溶为一体的综合性造型艺术。 盆景艺术在历史的沿革过程中,形成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 树木盆景以木本植物工为主要素材,是活的生命体,其制作技术较为复杂,大致有挖掘、种植、整形、攀扎、修剪、上盆、养护等步骤。艺术上则要求具有老干虬枝,清奇古雅,生机勃勃,意韵深远的效果。 山水盆景则以山石、水、土为主要材料,为无生命物质,其制作技术要求侧重于艺术境界,不论是层峦叠蟑,还是波光岛影,应能表现出山河的锦绣壮丽。
3. 中国盆景的盆景艺术造型的要领
发布日期:2014-05-17 浏览次数:320
盆景造型耍遵循“从有法到无法”、“从无我到有我”的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提倡“有法无式”,不作繁琐规定。因材因势制宜,交叉综合运用。
1,树木盆景(1)树干取势布局法。“树分四歧,有短有长;势取向背,亦驰亦张”。主干势取向背:向势舒展,背势缩敛。分枝布于四方:收尖结顶,注意穿插。向势力求长枝:强化动势,协调轻重。背势蓄枝转向:欲进先退,欲缩先伸。前枝用于遮掩:丰富层次、斜曲有向。后枝陪衬得体:多位造型,四面景观。分枝布局有序;弛张互用,疏密相间。切忌左右开弓,平板单调,虚实不分。(2)蓄枝造型法。“一枝见波折,两枝分短长,三枝讲聚散,有露也有藏”。各部蓄枝,见机取势,一至三枝,使用不一。结顶为三(一长两短),向势长枝,一短一长。其余为一,亦可为二。层次活泼,过渡自然,枝干造型,可波可折,粗扎细剪,逆扎顺剪;两枝造型、宜分短长(上短下长,外短内长,背短向长,逆短顺长),三枝共存,聚散有序(背势枝短,向势校长;二短枝聚,一长枝散;聚枝偏高,长枝梢低)。分枝布局,有露有藏,露透虚灵,藏显幽探。(3)整体造型法。“主干苍劲,根理健壮,分枝平垂,几见波折。收尖渐变,结顶自然。层次活泼,动势飞扬,以形写意,神采天然”。枝干造型,壮美为佳,不求枯古,但求苍劲;收尖渐变,不落锥形模式;结顶自然,不结成“大屋顶”而富于变化;层次活泼多变,过渡自然,既有节奏,更富韵律;动势飞扬在于表达主题,形随意定,不拘一格,以达到“自然的神韵,活泼的节奏,飞扬的动势,写意的效果。”(4)各式造型法。①直干高耸,分枝平垂,力求俯枝,平中求奇;②斜曲多姿,几见波折,动势飞扬,力求均衡。③悬崖险峻,挂而不卧,三曲有法,险稳结合。④丛林多景,虚实相宜,争让顾盼,协调统一。2、山石盆景(1)整体造型法。因材制宜,按形分类,石质相同,石色相近。石纹相似,脉理相通:加工自然,坡脚完整,布局合理,组合多变,寓意深刻;动势飞扬,树石并茂,神韵天成;(2)各式造型法。①峰状石:高耸雄劲,山势环抱,参差错落,平中求奇;②岩状石:险峻幽深,钟乳悬垂,藏露有法,动静结合;③岭状石:平远清逸,去来自然,奔驰有势,聚散合理;④石状石:体态玲珑,瘦、漏、透、皱,奇而不陋,险稳相依;⑤组合石:多景广设,多式组合,三景一体,三远并用,以峰为主,“十味调和”,乱中求整,组合多变。我认为盆景造型要过好三关:一为栽培关,一为造型关,一为意境关。
4. 赞美欣赏懂得盆景的人
中国是世界的诗词王国,历代的诗人墨客对花草树木情有独钟,以凝炼的语言,传神的文字,十分生动地概括了山水花木的精神品格和风情韵致,还有不少是吟咏盆景艺术。
“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削成清玉片,截断碧云根。风气通岩穴,苔纹护洞门。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品赏山水盆景后发自内心赞美的咏叹。“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达。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得见成荫否?人生七十稀。”这首诗是白居易自栽松树盆景几十年,对松树盆景蔚然成林,葱茏突兀,富有强盛生命力的歌吟。
宋代的不少诗人、画家如苏东坡、陆游不仅亲自制作盆景,且往往触景生情,诗兴勃发,对入画的盆景加以吟咏,留下许多名句:“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置之盆盎中,日与山海对。”(苏东坡《取弹子石养石》)“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寸根蹙密九足瘦,一拳突兀千金直。清泉丘缶相发挥,高僧野人动颜色。盆山芬然日在眼,此物一来俱扫迹。根蟠叶茂看愈好,向来恨不相从早,所嗟我亦饱风霜,养气天功日衰稿。”(陆游《菖蒲》)。这些诗篇不仅表述了“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还对山水盆景作了细致的描述和赞美。
元代强调盆景的“小中见大”,也要求画理入盆的意趣。谢宗可《蟠梅》诗:“萦春绊碧裂苍苔,岁晏寒香宛转来;蛟蛰冻云冰骨瘦。龙眠夜月玉鳞开。风霜气势从千折,铁石心肠亦九回;只为东君甘自屈,不教枉点百花魁。”
清时,观花盆景不仅在民间深受喜爱,在宫廷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康熙在《咏御制盆景榴花》中写道:“小树枝头一点红,嫣然六月杂荷风; 青叶里珊瑚朵,疑是移银金碧中。”把盆中珊瑚配景的衬托,榴花的娇艳欲滴写的十分传神。
同是用《小重山》词格描写盆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李符在《小重山》词:“红架方瓷花镂边,绿松则半尺,数株攒,断云根取石如拳。沉泥上,点缀郭熙山,移近小阑杆,剪苔铺翠晕,护霜寒,莲筒喷雨冥飞泉,添香霭,借与玉炉烟。”龚翔在其《小重山》中也写道:“三尺宣州白狭盆,吴人偏不把,种兰荪,钗松拳石叠成村,茶烟里,浑似冷云昏,丘壑望中存,依然溪曲折,护柴门,秋霜长为冼苔痕,丹青叟,见也定消魂。”两首《小重山》词把盆景的形象和意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有触景生情和浮想联翩的感觉。
现代著名作家和园艺大师周瘦鹃先生不但著作等身,也不辞风雨寒暑,在富有诗情画意的盆景丛中,侍弄花草盆景,他曾写过一首七绝诗来说景言志:“不事公卿不辱身,悠然物外葆天真。长年甘作花奴隶,先为梅花忙一春。”
5. 如何联系艺雅盆栽
可以到他们官方网站上找一下电话和地址
6. 盆景艺术的盆景艺术五大派
中国盆景流派众多,有传统的五大派别:扬派、岭南派、川派、苏派、海派,若这五内大派再加上湖容北,福建和浙江,就是人们常说的八大派。各个门派的盆栽都有独到的艺术特点 。 以造型形式比较自然,不受任何程式限制,而闻名于世。其造型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直于式、斜干式、曲千式、临水式、悬崖式、枯干式、连根式、附石式,还有多于式、双干式、合栽式、丛林式,观花与观果盆景。海派盆景所用树木有140余种之多,如松类有黑松、马尾松、锦松、五针松等;柏类有桧柏、真柏等;阔叶树有榔榆、雀梅、金雀松、三角枫、樾(木迷)木、六月雪、胡颓子、枸杞、黄杨、黾甲冬青等。
7. 中国十大盆景品种有哪些
中国十大盆景品种分别有:黄杨、松、冬青树、迎春、翠柏、杜鹃花、枸杞、金雀、六月雪和梅花。
(7)艺蕥盆景扩展阅读
盆景,中国优秀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
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经过艺术创作和园艺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达到缩地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同时以景抒怀,表现深远的意境,犹如立体的美丽的缩小版的山水风景区。
盆景源于中国,盆景一般有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盆景是由景、盆、几(架)三个要素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人们把盆景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
盆景一般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前者以树木为主要材料,又可分为观枝、观叶、观果和观花4类;后者较多地应用山石、水、土作材料,以水为主的为水盆景,以土、 石为主的为旱盆景,水、土兼有的为水旱盆景。
盆景是由景、盆、几(架)三个要素组成的。此三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统一整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景、盆、几(架)三位一体。“景”在盆景中为主体部分,盆、几为从属部分。即一盆好的盆景,景、盆、几要相互配合默契、主次分明,注意避免把欣赏者的注意力引导到“盆”或“几(架)”上来。盆、几(架)无论在形状、体积、色彩等方面与景的关系要处理得协调、自然。要保持主客关系,这就是常说的:一景二盆三几(架)的原因。
8. 盆景艺术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盆景复艺术制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的东方艺术珍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宋时期已经出现。其源于自然,却又高于自然,既顺于自然之理,又巧夺自然之神功,把优美的自然景物、高山耸秀、密树葱茏,缩影于玲珑的盆中,因此被人们誉为活的艺术品。盆景的美是形与意巧妙结合的自然美,既有美的艺术造型,又包含美的思想意境,所以又被人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盆景的灵魂是诗情画意。盆景创作的精髓是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盆景创作的手法是对比、夸张、变化。盆景造型的关键是取材、立意、布局和传神。一件好的盆景作品,有“一景、二盆、三架”之说,这也正是中国盆景的特色。
9. 什么是盆景艺术
盆景起源于来中国,它是富自有自然情趣的东方艺术精品之一。盆景以植物、山、石、水、土等为素材,经过园艺师的构思设计、造型加工,布置于小小的盆中而成。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盆景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姿态、色彩和意境。人们把盆景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
10. 怎样制作艺菊盆景
怎样制作艺菊盆景?艺菊盆景的日常管理
1先构思后制作
制作前要先构思后制作,遵循艺术原理。盆、桩比例要协调,意境要鲜明、主题要突出,作品命名一般以意境、寓意和形态走势确定。
2选桩木蒿苗
黄蒿别名青蒿,是菊科蒿属的1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生长健壮,分枝广,生长高度为2? 3 m的是造型菊的极佳材料。
蒿苗的选育:(1)可挖取野生蒿苗。(2)人工繁殖(温室或圃地均可)。时间在初冬或翌春,于4月上旬??5月初定植蒿苗上盆,选蒿苗时可根据盆的大小、深浅适当选用。
3盆与树桩、山石的结合
如悬崖式,一般为高筒盆,方、圆均可。单干式、斜干式、丛林式,一般为浅盆,长方形、椭圆形均可。枯桩要经过适当修整,方可与蒿苗一并上盆,山石形的一般选用山水浅盆。
4艺菊花色品种的选择
艺菊主要以小型的菊花为主,要求色艳、枝条坚韧、叶小节密、花朵稀疏、稠密均匀、花色淡雅的小菊品种,如白星球、金满星等。
5栽植嫁接生长期
定植砧苗前,要先选好枯桩和所需的盆器。如盆栽的蒿苗随时都可上盆,不受时间限制;而地栽的蒿苗要快起快栽,根部尽量带土球,以确保蒿苗成活。
盆栽的蒿苗定植后最好旱一旱,再继续绑扎,抽剪多余枝条;而地栽蒿苗,为了不伤及苗干和枝干则在缓苗期进行绑扎,把蒿苗巧妙地定植在树桩背后,并根据树桩走势进行绑扎,从而提高艺菊的自然性和艺术观赏性,待蒿苗正常生长后,要根据树桩的形态牵引枝条,留取枝条的长短进行嫁接,直到蒿苗长到树桩的顶部或末端即可封头。菊花的嫁接采用劈接,嫁接后要及时把接穗的专用塑料罩套住,起到保湿和促进接穗成活的作用,且口朝下系在砧木枝条上,以免被雨水感染,4? 5 d 可观察到接穗是否成活,如接穗叶片舒展则证明已成活,反之接穗未成活。成活后,去袋时间应放在傍晚,这时没有光照,且温度适宜,适合外界环境,并可缩短缓苗期。
接穗成活1周后,可以进行第1次摘心,并留有接穗的3个叶节,促使其多发芽,以后视长势情况还要多次摘心。同时,还要根据需要留上叶芽或下叶芽,嫁接应从砧木的下部向上部展开。
6嫁接过程中注意事项
(1)接穗要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芽(最好顶梢)。(2)蒿苗属1年生草本植物,易老化,应及早嫁接。(3)接穗采集时,应把菊芽放到1个盛有水的盆里备用,用时再把菊芽冲洗干净。(4)接穗一般截取6? 7 cm 削成楔形,含于口中,插入劈开的砧木中,劈开砧木刀口,深度为2 cm 左右,接穗与蒿茎粗细均匀,要求接穗对准砧木形成层后用塑料带后尼龙绳扎缚,松紧适度,最后套上专用塑料袋系扣。
7嫁接成活的管理
接穗成活去袋后,应暂放阴棚2 d 再移出棚外。中午太阳光强烈,应采取遮阴,直到接穗正常生长,?8月上旬嫁接基本结束。在生长期的绑扎过程中,应根据树桩的走势来牵引黄蒿枝条,待分枝点成长后,继续边牵引边嫁接,适长势情况不断摘心,使之形成云片,达到错落有致的艺术效果,为让艺菊生长匀称,还要定期转动花盆方向,以免长偏,8月下旬做最后1次摘心(俗称定头),9月下旬开始孕蕾,10月中下旬透色开花。
立秋后,是菊花的快速生长期,水肥的需求也开始逐渐加大。而艺菊又不同于盆栽菊花,盆浅、土少,水肥难以跟上,所以要适时喷洒叶面肥。在炎热的夏季,中午还要做好喷水降温,遇到阴雨天气,还要做好积水防涝,以免造成烂根。
8病虫害防治
嫁接类的菊花,最容易发生蛀干害虫(菊虎、小天牛),要注意观察周围有无粪便、木屑,发现后及时采取措施,选择相应药物,用针管在虫口周围注射。危害菊花的病虫害有菊蚜、白粉病、叶斑病、蛴螬、菊虎、根腐病等,防治药物有乐果、辛硫磷、可湿性代森锌、拖布津等,可根据病虫发生种类、危害程度和天气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治。
9展前准备
艺菊展出前需再做检查,看艺菊的层次是否分明,多余部分要做稍微修整,绑扎有没有需要加固修饰,山石苔藓是否铺设到位,摆件与艺菊名称是否吻合,能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全部做到,一盆富有诗意、自然、优雅、古朴的艺菊盆景就会流光溢彩,独具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