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骨碎补盆栽

骨碎补盆栽

发布时间: 2021-02-14 18:32:01

⑴ 骨碎补花能折枝栽种吗

可以。骨碎补花非常方便折枝栽培,市面上的骨碎补盆栽基本上都是折枝栽培的。不过盆底一定要透气,可用石块垫底,辅以腐烂的木头,碎石,可适当加一些腐殖土或者干草等等即可。

⑵ 骨碎补的养殖方法

以根茎繁殖为主
骨碎补,别名:崖姜、岩连姜、爬岩姜、肉碎补、石碎补、飞天鼠、牛飞龙、飞来风、飞蛾草

⑶ 这是什么盆栽植物啊,叫什么名字

含羞草。
应该是金钱蕨吧
山上很多,,,是一种蕨,,平时吃的狼尾蕨,又名龙爪蕨、兔脚蕨,骨碎补科骨碎补属植物。根茎裸露在外,肉质,

⑷ 小盆栽,不知道怎么养的,也不知道什么名字,请教大能帮我看一下,叫什么名儿,如图

狼尾蕨又名龙爪蕨、兔脚蕨,骨碎补科骨碎补属植物。根茎裸露在外,肉质,长约6-12厘米,表面贴伏着褐色鳞片与毛,如同兔脚,花农因此称它为兔脚蕨或狼尾蕨。

⑸ 请帮忙辨认一下这种植物

这是骨碎补,别名:崖姜、岩连姜、爬岩姜、肉碎补、石碎补、飞天鼠、牛飞龙、飞来风、飞蛾草。英文名:Drynaria fortunei。真蕨目、骨碎补科蕨类植物,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再燎去茸毛(鳞片)。本品呈扁平长条状,多弯曲,有分枝,表面密被深棕色至暗棕色的小鳞片,柔软如毛,经火燎者呈棕褐色或暗褐色,两侧及上表面均具凸起或凹下的圆形叶痕,少数有叶柄残基及须根残留。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红棕色,维管束呈黄色点状,排列成环。无臭,味淡,微涩。

⑹ 骨碎补的栽培技术

繁殖:常用分株繁殖,以5~6月为好。将母株轻轻剥开,分开匍匐枝,每盆栽2-3丛,放半阴处,当根茎上萌发出新叶时,便已成活。也可用孢子繁殖,将成熟孢子撒入腐叶土表面,喷雾保湿。一般2个月后长出孢子体。夏季高温,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肾蕨作吊盆栽培时,容易干燥,应多喷水,注意通风。但浇水不宜太多,更不能把植株浸泡在水中。生长期每旬施肥1次。易遭受蚜虫和红蜘蛛危害,可用肥皂水喷洒防治。出现生理性叶枯病时,注意盆土不宜太湿。
管理:在培养土中加少量骨粉、蛋壳粉等钙质养分,更有利于肾蕨生长。肾蕨喜明亮的散射光,但也能耐较低的光照.土壤使用排水良好的腐叶土,微酸性为好。冬季放于窗台阳光直射处,其他季节放于室内散射光处。 繁殖方法:以根茎繁殖为主。
1、选地与整地:宜选林下含腐殖质多的砂砾土为好。全垦后除去杂草树根,碎土耙平,施农家肥作底肥。种植地宜按水平线开排水沟,以利水土保持。
2、根茎繁殖:根状茎肉质粗壮,长而横走。应选健壮、芽饱满的根茎作种用。将根茎截成长15厘米左右,每段具2-3节,可直接种植于大田。按株行距各40~45厘米开穴,每穴种1-2段,宜浅种,不要过深。压紧,浇水。 1.根茎为不规侧背腹扁平的条状、块状或片状,多弯曲,两侧常有缢缩和分枝,长3-20cm,宽0.7-1.5cm。表面密被棕色或红棕色细小鳞片,紧贴者呈膜质盾状;直伸者披针形,先端尖,边缘流苏状(睫毛),并于中柄基部和根茎嫩端较密集。鳞片脱落处显棕色,可见细小纵向纹理和沟脊。上面有叶柄痕,下面有纵脊纹及细根痕。质坚硬,断面红棕色,有白色分体中柱,排成长扁圆形。气香,味微甜、涩。
2.根茎为背腹面略扁平的不远则圆柱状长条形,长3-8cm,宽0.6-1cm;鳞片条状披针形,鳞片脱落处显灰褐色,具细小纵向纹理。断面棕黄色、灰白色,点状分体中柱排成椭圆形。气香,味涩。
3.根茎扁圆形,直径0.5-1.2cm。鳞片红棕色,革质,三角形,覆瓦状排列,近基部盾状着生,紧贴根茎表面。质脆,断面分体中柱排成椭圆形。气质,味咸涩。
4.根茎圆柱形,表面密被条状披针形而松软的鳞片,鳞片脱落处显紫褐色,有大小不等的纵向沟脊及细小纹理。断面褐色,点状分体中柱排成类圆形。气极微、味涩。均以条粗大、棕色者为佳。 根茎横切面
(1)槲蕨呈长扁圆形。表皮细胞1列,外壁稍厚;鳞片基位于表皮凹陷处,细胞3-4列;壁厚,内含红棕色色素。内皮层围绕分体中柱,细胞节向延长。分体中柱18~28个,排成扁圆形环;木质部管胞多角形,直径6-40μm,中部较大,向两端渐次变小,发肩几达两端将韧皮部分为内外两部分,内侧韧皮部有的细胞壁增厚,并充满黄棕色分泌物。
(2)呈椭圆形。表皮细胞排列不整齐;鳞片基着生于表皮凸起处,细胞2列,壁薄,内含棕黄色色素。表皮和其下2-3列细胞以及内皮层外1列细胞内壁增厚。分体中柱18~25个,排成类圆形;管胞直径10-26μm。
(3)表皮外具厚的蜡被,鳞片基2-3列细胞;表皮及其下3~5列细胞,壁稍增厚,内皮层外侧1列细胞呈马蹄形增厚,孔沟和层纹明显,细胞内含黄桂棕色色素。分体中柱圆形,排成环状;管胞直径10-48cmμm。
(4)表皮外具厚的蜡被,鳞片基2-3列细胞。内皮层外侧1列细胞厚。分体中柱排成不规则2-3圈,中央一圈28-35个,圆形或长圆形。
理化鉴别薄层色谱:取本品粉0.5g,加甲醇5ml冷浸过夜,滤过,滤液作供试液;另取柚皮甙作对照品,分别点样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苯-甲醇-丁酮(3:1:1)展开,用1%三氯化铁乙醇液喷雾。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色斑。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醋酸-水(35:4: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nm 。理论板数按柚皮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在110℃ 干燥至恒重的柚皮苷对照品20mg,置100ml 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3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 中含柚皮苷60μg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粗粉约0.25g〔同时另取本品粉末测定水分(附录ⅨH第一法)〕,精密称定,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3 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置50ml量瓶中,用少量甲醇分数次洗涤容器,洗液滤入同一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柚皮苷(C27H32O14)不得少于 0.50%。
性味归经:苦,温。归肾、肝经。 槲蕨根茎含淀粉16.4%、葡萄糖5.37%,还含柚皮甙。
槲蕨根茎含柚皮甙(naringin),21-何帕烯(hop-21-ene),9(11)羊齿烯[fern-9(11)ene],7-羊齿烯(fern-7-ene,)3-雁齿烯(filic-3-e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ng-masterol),采油甾醇(campesterol)及四环三萜类化合物:环木菠萝甾醇-乙酸酯(cycloardenyl acetate),环水龙骨甾醇乙酸酯(cy-clomargenyl acetate), 环鸦片甾烯醇乙酸酯(cyclolaudenylacetaet),9,10-环羊毛甾-25-烯醇-3β-乙酸酯(9,10-cycloanost-25-en-3β-yl acetate)。崖姜蕨根茎含21-何帕烯,13(18)新何帕烯[neohop-13(18)-ene],9(11)-羊齿烯,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及四环三萜类化合物:环木菠萝甾醇乙酸酯,环水龙骨甾醇烯醇乙酸酯,环鸦片甾烯醇乙酸酯,9,10-环羊毛甾-25-烯醇-3β-乙酸酯。

⑺ 室内蕨类植物有哪些

东北虽产许多蕨类植物,但冬季休眠,失去观赏价值。室内常用的是热带山回林中原答产的、姿态奇异的常绿植物。常见的有3种:
(1)肾蕨(蜈蚣草)
是骨碎补科草本植物,因其有丛生的羽状密叶而得名。孢子囊在老叶背后。
原产热带、亚热带的溪边林下、石缝、树干上。耐阴湿。
4月换盆并进行分株。冬季可放在温室花架下。也可用孢子繁殖。
叶丛美丽,适作盆栽,又是重要的切叶材料。
(2)铁线蕨
是铁线蕨科多年生细弱草本。因叶柄黑亮具光泽而得名。叶卵状三角形,薄而嫩绿色,二回羽状复叶。孢子囊在老叶背后。
原产中国南方。多生于阴湿地方的岩石上。
在阴湿、温暖环境下易散布孢子,自行繁殖,成苗后可挖取上盆,也可分株繁殖。夏季需遮荫。
适作室内盆栽或作山石盆景观赏,别具情趣。
(3)鹿角蕨
是水龙骨科附生多年生草本。具有最大的原叶体,圆形,边缘波状,靠后面的根附生在树干上。生育叶灰绿色,分叉成狭窄裂片,因像鹿角而得名。孢子囊生在老叶下凹陷向上处。
原产澳大利亚热带及中国海南省。喜温暖、湿润环境。附生在大树干或潮湿的岩石上。
用分株、孢子繁殖。适作盆栽或附生在朽木、棕皮上,悬挂于温室,经常喷水保湿。
因生育叶顶端分叉成鹿角状,适作室内观赏。

⑻ 盆景的石头上长出的草,谁知道这是什么植物

是小叶骨碎补,别名白毛蛇.

⑼ 请大家帮忙看下这是什么盆栽植物,有点像神锦花,但根部是毛茸茸的。还长出来,有点吓人

狼尾蕨-----------

⑽ 常见的蕨类植物盆栽有哪些

(1)肾蕨(蜈蚣草) 是骨碎补科草本植物,因其有丛生的羽状密叶而得名。内孢子囊在老容叶背后。
原产热带、亚热带的溪边林下、石缝、树干上。耐阴湿。 4月换盆并进行分株。冬季可放在温室花架下。也可用孢子繁殖。
叶丛美丽,适作盆栽,又是重要的切叶材料。
(2)铁线蕨是铁线蕨科多年生细弱草本。因叶柄黑亮具光泽而得名。叶卵状三角形,薄而嫩绿色,二回羽状复叶。孢子囊在老叶背后。
原产中国南方。多生于阴湿地方的岩石上。 在阴湿、温暖环境下易散布孢子,白行繁殖,成苗后可挖取上盆,也可分株繁殖。夏季需遮荫。
适作室内盆栽或作山石盆景观赏,别具情趣。
(3)鹿角蕨是水龙骨科附生多年生草本。具有最大的原叶体,圆形,边缘波状,靠后面的根附生在树干上。生育叶灰绿色,分叉成狭窄裂片,因像鹿角而得名。孢子囊生在老叶下凹陷向上处。
原产澳大利亚热带及中国海南省。喜温暖、湿润环境。附生在大树干或潮湿的岩石上。
用分株、孢子繁殖。适作盆栽或附生在朽木、棕皮上,悬挂于温室,经常喷水保湿。 因生育叶顶端分又成鹿角状,适作室内观赏。

热点内容
草原烟花语 发布:2025-05-24 14:21:25 浏览:229
国内看樱花 发布:2025-05-24 14:17:16 浏览:137
茶花地载 发布:2025-05-24 14:17:05 浏览:36
玫瑰鹦鹉说话视频 发布:2025-05-24 14:16:16 浏览:199
把积木盆栽 发布:2025-05-24 14:16:14 浏览:180
盆栽薄荷多大 发布:2025-05-24 14:16:12 浏览:31
纸玫瑰叶子 发布:2025-05-24 14:12:22 浏览:651
天气热绿植 发布:2025-05-24 14:03:57 浏览:33
踩到一朵花 发布:2025-05-24 14:02:26 浏览:224
南京新青年花艺学校 发布:2025-05-24 14:00:06 浏览: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