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兰花苞鞘
㈠ 这是什么兰科植物
形态特征
卡特兰赠花礼仪:用1~2枝切花做成胸花,美丽的迷你花束令人喜爱。如果盆栽可用薄型装饰纸包裹花盆,结上饰品。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这种植物的茎于1818年被英国人用来作为捆扎材料,从巴西带到了英国。英国园艺学家威廉卡特里(William Cattley )将这些枝条栽培了起来,并于1824年开花。这时,植物学家林德雷(D r.Lindley)看到了卡特兰的美丽花朵,认为是兰科植物的新种,于是用卡特里的名字命名了卡特兰所在的卡特兰属(Cattleya )卡特兰属有60多个种。经过人们近200年的栽培育种,园艺品种十分繁多,已经成为一类重要的兰科观赏植物。卡特兰属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附生兰,周年常绿。植株有1~3片革质厚叶,是贮存水分和养分的组织。
㈡ 卡特兰为什么有花蕊后还没开花就凋谢了
你好:卡特兰为多年生草本附生植物,多附生于大树的枝干上。喜温暖湿润环境,越冬温度,夜间15℃左右,白天20~25℃,保持大的昼夜温差至关重要,不可昼夜恒温,更不能夜温高于昼温。要求半阴环境,春夏秋三季应遮去50%~60%的光线。
卡特兰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叶与假鳞茎呈深绿色,富有光泽,生机盎然。花芽可顺利成长,花朵盛 开,花色艳丽。新根及嫩芽生长旺盛。若温度在11℃左右,花期推迟,花不能完全盛开,且花期 较短。若温度在5℃左右,叶片呈现黄色,显得无生气,假鳞茎产生纵皱纹,花芽不能长大、长高,且花鞘变成褐色,生长严重受阻。若气温降至1~2℃,叶片枯黄或变成褐色而脱落,花蕾枯 死。当然,若夜间温度高于20℃,往往导致花期过短。在北方温室栽培中,应特别注意保持昼夜较大的温差,使白天的温室温度高于夜间5~10℃。不可日夜温度相等,更不能夜间温度高于白天。在春秋卡特兰生长季节,要求充沛的水分和较高的空气湿度。不可过分干燥,否则影响生长。冬季卡特兰几乎停止生长。
通风较差的 温室应将卡特兰移至室外荫棚下一段时间,否则生长不良,也易发生腐烂病。
光线太强可导致严重的日灼病或生长停滞、叶片变黄。冬季在温室内,可少遮光或不遮光。卡特兰在兰花中是属于喜光的种类。如果光线不足,则开花少、不开花或花的质量差。叶片变薄而软,假鳞茎细长,生长势减弱。为了开好花,可使光稍强些,甚至叶片微黄也 不会影响植株的生长。以生产花朵为目的的栽培者,常采用这种栽培方式,产花量明显增多。
㈢ 卡特兰有什么特征
卡特兰抄花着生于茎顶或假鳞袭茎顶端,每梗着花数朵,形成总状花序。花近钟形,花大,色泽鲜艳,花萼与花瓣形状相似,卵圆形,唇瓣3裂,基部包围蕊柱下方。除黑、蓝色外,几乎各色俱全,最典型特征是花瓣边缘波状。一年四季都有不同品种开花。假鳞茎长纺锤形或圆柱状,淡绿色,光亮。每年春季从横生的根状茎上长出新的假鳞茎。叶片从假鳞茎顶端抽出,每茎有叶1~3片,椭圆状宽带形,顶端锐尖,叶厚,革质或稍肉质,中脉下凹,基部楔形,无明显叶柄,淡绿色。
喜光,但不耐强光直射,在春、夏、秋季应遮光30%~50%。生长适温15~30℃,冬季适宜温度15~18℃,夜间8~10℃。温度在5℃左右时出现冷害现象,叶片呈现黄色,假鳞茎产生皱纹,花芽不能长大,花鞘变褐,生长严重受阻。夜间温度高于20℃,往往会导致花期过短。生长时期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喜欢流通的空气和较高的空气湿度,适宜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不能在普通土壤上生长,需在苔藓、木炭、蕨根、碎砖等透气、排水特别好的基质上才能生长良好。
㈣ 卡特兰一般几年开花
一般卡特兰来从试管苗源到成熟开花,需要4∼6年的时间。如果在生长过程中,兰株生长并未成熟就频繁分株,以达到生产的数量,由于兰株没有足够时间生长成熟,就不可能或很少开花。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除非植株长满整个盆面,或者像水苔等基质已经腐烂,不得不换盆分株时,才进行此工作。如上所述,频繁分株会影响开花。
㈤ 卡特兰开花期能施肥吗
开花的植物基本都是一样的, 进入开花季节, 就施磷钾肥, 出了花苞, 就停止施肥。
㈥ 卡特兰的栽培品种
卡特兰是在国际上最有名的兰花之一,原产于巴西,由于其抗性内特别强,最初发现容时是作为捆扎材料使用的。卡特兰在国际上都有着非常多的美名,也是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等国家的国花。
卡特兰
卡特兰属常绿,假鳞呈棍棒状或圆柱状,假鳞茎呈纺锤形,株高25厘米以上;一茎有叶2至3枚,叶片厚实呈长卵形。一般秋季开花一次,有的能开花2次,一年四季都有不同品种开花。花梗长20厘米,有花5至10朵,花大,花径约10厘米,有特殊的香气,每朵花能连续开放很长时间;除黑色、蓝色外,几乎各色俱全,姿色美艳,有“兰花之王”的称号。
中文学名:卡特兰
拉丁学名:Cattleya Hybrida
别称:嘉徳利亚兰、嘉德丽亚兰、加多利亚兰、卡特利亚兰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天门冬目
科:兰科
亚科:树兰亚科
族:树兰族
属:卡特兰属
分布区域:原产热带美洲。
开放季节:四季
㈦ 在广东山上发现的兰花,长在潮湿向阳的峭壁上,有点像卡特兰
图为兰科植物竹叶兰,学名Arundina graminifolia
植株高40-80厘米,有时可达米以上;地下根状茎常在连接茎基部处呈卵球形膨大,貌似假鳞茎,直径1-2厘米,具较多的纤维根。茎直立,常数个丛生或成片生长,圆柱形,细竹秆状,通常为叶鞘所包,具多枚叶。叶线状披针形,薄革质或坚纸质,通常长8-20厘米,宽3-15 (-20)毫米,先端渐尖,基部具圆筒状的鞘;鞘抱茎,长2-4厘米。花序通常长2-8厘米,总状或基部有1-2个分枝而成圆锥状,具2-10朵花,但每次仅开1朵花;花苞片宽卵状三角形,基部围抱花序轴,长3-5毫米;花梗和子房长1.5-3厘米;花粉红色或略带紫色或白色;萼片狭椭圆形或狭椭圆状披针形,长2.5-4厘米,宽7-9毫米;花瓣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与萼片近等长,宽1.3-1.5厘米;唇瓣轮廓近长圆状卵形,长2.5-4厘米,3裂;侧裂片钝,内弯,围抱蕊柱;中裂片近方形,长1-1. 4厘米,先端2浅裂或微凹;唇盘上有3(-5)条褶片;蕊柱稍向前弯,长2-2.5厘米。蒴果近长圆形,长约3厘米,宽8-10毫米。花果期主要为9-11月,但1-4月也有。
生于草坡、溪谷旁、灌丛下或林中,海拔400-2800米
㈧ 卡特兰出花鞘怎么管理
和平时一样管理,不用特别管理
㈨ 要种好卡特兰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卡特兰喜高温潮湿环境,生长适温白天为25~30℃,夜间为15~20℃,越冬温度要在10℃以上,否则即使能顺利越冬,也会由于全年积温不足而不能开花。在光照方面,卡特兰喜阳光但忌阳光直射,光线越充足,开花就越容易和越多。不管怎样,夏季需要遮光50%~60%,以免被强光灼伤叶片。到了冬季则无需遮光,可以在全日照环境下生长。卡特兰只长叶而不开花往往是光照不足所致,因此光照是卡特兰开花的关键因素之一。卡特兰的浇水应视季节而定。生长旺盛期1~3天浇1次。冬季是卡特兰的生长缓慢期,此时可暂停浇水,仅用水喷洒植料,维持植料湿润就可以了。为了提高栽培环境的湿度,在浇水的同时向兰株洒水或喷雾会更有利于生长。施肥对卡特兰的茁壮生长极为重要,春、夏、秋三季生长期要求每周施液肥1次,冬季和花期可暂停施肥。在春芽生出时宜施偏氮花肥,如花宝4号,以促进假鳞茎的增粗。夏季则多施氮磷钾均匀的肥料,如花宝2号,以促进茎叶的均匀生长。秋后就要多施磷钾肥了,以促进花芽的形成和发育。在浇水和施肥时,要注意切忌将肥液或水溅到叶鞘或花苞上,以免引起腐烂,尤其是在天寒地冻的冬季,叶鞘上的积水会引起茎腐的发生,因此一定要用药棉或卫生纸把水分吸干,以策安全。
总之,要种好卡特兰,温度不宜太冷,湿度不宜太低,光照不能太弱或太猛。如果要想已长出花苞的卡特兰早点开花,可用剪刀将花苞片的尖端剪去,好让花蕾顺利地伸出,花朵会提早7~10天开放。当花朵凋谢后,及时将花梗从基部剪除,会有助于减少养分的消耗,为来年再度开花创造有利条件。
㈩ 卡特兰一般什么季节开花
卡特兰的开花季节是春季、秋季,它一年可以开两次花,观赏价值是很高的。它的版花期权会受到光照、温度等方面的影响,所以想要延长花期就要满足光照的需求。
卡特兰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叶与假鳞茎呈深绿色,富有光泽,生机盎然,花芽可顺利成长,花朵盛 开,花色艳丽。
在开花期减少浇水,可促进花芽分化;新芽形成或花苞形成后,要多浇水,但夜间要避免浇水,特别是寒潮侵袭的时候必须完全停止浇水。
(10)卡特兰花苞鞘扩展阅读:
卡特兰花形、花色千姿百态,绚丽夺目,常出现在喜庆、宴会上、用于插花观赏。如用卡特三、蝴蝶兰为主材,配以文心兰、玉竹、文竹瓶插,鲜艳雅致,有较强节奏惑。
若以卡特兰为主花,配上红掌丝、石竹、多孔龟背竹、熊草,则显轻盈活泼。而且花期长,一朵花可开放1个月左右;切花水养可欣赏10~14天。
卡特兰是最受人们喜爱的附生性兰花。花大色艳,花容奇特而美丽,花色变化丰富,极其富丽堂皇,有“洋兰之王"的誉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