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海棠花掐尖

海棠花掐尖

发布时间: 2021-01-31 09:06:20

① 知否知否讲了什么

《知否》全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又名《明兰传》。讲的是一位生在五品官员家的庶女盛明兰,如何在古代生存的故事。主要的剧情梗概一句话就可以说完,但同样的小说那么多,随便一搜都有无数本,为什么这本《知否》这样有名?

第一,《知否》不仅仅是一本后宅小说,更是人生网络书

本书作者拥有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知否》中的人物,例如盛老太太,例如主角明兰,所说的话、做的事,不仅仅是符合生活逻辑,更是生活中的智者。她们见事情极为明白,思路清晰,看小说中她们所说的话,常常能够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觉得确实如此,让人觉得能够从她们身上学习到许多对人对事的道理,深深信服。这不仅仅是一本小说,也可以是生活中的网络书。

第三,《知否》书中人物性格鲜明,栩栩如生

每个人,无论是正面角色还是反面角色,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仿佛真的活在另一个世界一样。主人公明兰温厚善良,却又聪慧,不圣母;而盛老太太年轻时候出身高门,爱很倔强,却失去丈夫儿子,到老了孤身一人,多亏有了明兰在她身边,带给她许多温暖;标准的古代士大夫的父亲盛竑、性格棒槌的主母王氏、掐尖好强却不乏直爽的嫡女如兰;一心嫁高门吟诗弄月擅长装柔弱的庶女墨兰……每个人物都有他们自己的可爱之处。

② 竹节啊秋海棠花冬季可以掐尖吗

现在掐有点可惜、最好春天清明后再掐、掐下的头可以扦插、半干土插不能浇水、干了在叶上喷点小雾补水即可。

③ 吴柏萧的《菜园小记》全文

种花好,种菜更好。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多浆的果实,却可以食用。俗话说:“瓜菜半年粮。”
我想起在延安蓝家坪我们种的菜园来了。
说是菜园,其实是果园。那园里桃树杏树很多,还有海棠。每年春二三月,粉红的桃杏花开罢,不久就开绿叶衬托的艳丽的海棠花,很热闹。果实成熟的时候,杏是水杏,桃是毛桃,海棠是垂垂联珠,又是一番繁盛景象。
果园也是花园。那园里花的种类不少。木本的有蔷薇,木槿,丁香,草本的有凤仙,石竹,夜来香,江西腊,步步高,……草花不名贵,但是长得繁茂泼辣。甬路的两边,菜地的周围,园里的角角落落,到处都是。草花里边长得最繁茂最泼辣的是波斯菊,密密丛丛地长满了向阳的山坡。这种花开得稠,有绛紫的,有银白的,一层一层,散发着浓郁的异香;也开得时间长,能装点整个秋天。这一点很像野生的千头菊。这种花称作“菊”,看来是有道理的。
说的菜园,是就园里的隙地开辟的。果树是围屏,草花是篱笆,中间是菜畦,共有三五处,面积大小不等,都是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最适于种菜的地方。我们经营的那一处,三面是果树,一面是山坡;地形长方,面积约二三分。那是在大种蔬菜的时期我们三个同志在业余时间为集体经营的。收成的蔬菜归集体伙食,自己也有一份比较丰富的享用。
那几年,在延安的同志,大家都在工作,学习,战斗的空隙里种蔬菜。
机关,学校,部队里吃的蔬菜差不多都能自给。那个时候没有提出种“十边”,可是见缝插针,很自然地“十边”都种了。窑洞的门前,平房的左右前后,河边,路边,甚至个别山头新开的土地都种了菜、我们种的那块菜地,在那园里是条件最好的。土肥地整,曾经有人侍弄过,算是熟菜地。地的一半是韭菜畦。韭菜有宿根,不要费太大的劳力(当然要费些工夫),只要施施肥,培培土,浇浇水,出了九就能发出鲜绿肥嫩的韭芽。最难得的是,菜地西北的石崖底下有一个石窠,挖出石窠里的乱石沉泥,石缝里就涔涔地流出泉水。
石窠不大,但是积一窠水恰好可以浇完那块菜地。积水用完,一顿饭的工夫又可以蓄满。水满的时候,一清到底,不溢不流,很有点像童话里的宝瓶,水用了还有,用了还有,不用就总是满着。泉水清冽,不浇菜也可以浇果树,或者用来洗头,洗衣服。“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比沧浪之水还好。同样种菜的别的同志,菜地附近没有水泉,用水要到延河里去挑,不像我们三个,从石窠通菜地掏一条窄窄浅浅的水沟,用柳罐打水,抬抬手就把菜浇了。大家都羡慕我们。我们也觉得沾了自然条件的光,仿佛干活掂了轻的,很不好意思,就下定决心要把菜地种好,管好。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为了积肥,大家趁早晚散步的时候到大路上拾粪,那里来往的牲口多,“只要动动手,肥源到处有”啊。我们请老农讲课,大家跟着学了不少知识。《万丈高楼从地起》的歌者,农民诗人孙万福,就是有名的老师之一。记得那个时候他是六十多岁,精神矍铄,声音响亮,讲话又亲切又质朴,那老当益壮的风度,到现在我还留着深刻的印象。跟那些老师,我们学种菜,种瓜,种烟。像种瓜要浸种、压秧,种烟要打权、掐尖,很多实际学问我们都是边做边跟老师学的。有的学会烤烟,自己做挺讲究的纸烟和雪茄;有的学会蔬菜加工,做的番茄酱能吃到冬天;有的学会蔬菜腌渍、窖藏,使秋菜接上春菜。
种菜是细致活儿,“种菜如绣花”;认真干起来也很累人,就劳动量说,“一亩园十亩田”。但是种菜是极有乐趣的事情。种菜的乐趣不只是在吃菜的时候,像苏东坡在《菜羹赋》里所说的:“汲幽泉以揉濯,待露叶与琼枝。
或者像他在《后妃菊赋》里所说的:“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庶几西河南阳之寿。”种菜的整个过程,随时都有乐趣。施肥,松土,整畦,下种,是花费劳动量最多的时候吧,那时蔬菜还看不到影子哩。可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算种的只是希望,那希望也给人很大的鼓舞。因为那希望是用成实的种子种在水肥充足的土壤里的,人勤地不懒,出一分劳力就一定能有一分收成。验证不远,不出十天八天,你留心那平整湿润的菜畦吧,就从那里会生长出又绿又嫩又茁壮的瓜菜的新芽哩。那些新芽,条播的行列整齐,撤播的万头攒动,点播的傲然不群,带着笑,发着光,充满了无限生机。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
暮春,中午,踩着畦垅间苗或者锄草中耕,煦暖的阳光照得人浑身舒畅。
新鲜的泥土气息,素淡的蔬菜清香,一阵阵沁人心脾。一会儿站起来,伸伸腰,用手背擦擦额头的汗,看看苗间得稀稠,中耕得深浅,草锄得是不是干净,那时候人是会感到劳动的愉快的。夏天,晚上,菜地浇完了,三五个同志趁着皎洁的月光,坐在畦头泉边,吸吸烟;或者不吸烟,谈谈话;谈生活,谈社会和自然的改造,一边人声咯咯罗罗,一边在谈话间歇的时候听菜畦里昆虫的鸣声;蒜在抽薹,白菜在卷心,芫荽在散发脉脉的香气:一切都使人感到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
我们种的那块菜地里,韭菜以外,有葱、蒜,有白菜、萝卜,还有黄瓜、茄子、辣椒、西红柿,等等。衣谚说:“谷雨前后,栽瓜种豆。”“头伏萝卜二伏菜。”虽然按照时令季节,各种蔬菜种得有早有晚,有时收了这种菜才种那种菜;但是除了冰雪严寒的冬天,一年里春夏秋三季,菜园里总是经常有几种蔬菜在竟肥争绿的。特别是夏末秋初,你看吧:青的萝卜紫的茄子,红的辣椒,又红又黄的西红柿,真是五彩斑斓,耀眼争光。
那年蔬菜丰收。韭菜割了三茬,最后吃了薹下韭(跟莲下藕一样,那是以老来嫩有名的),掐了韭花。春白菜以后种了秋白菜,细水萝卜以后种了白萝卜。园里连江两腊、波斯菊都要开败的时候,我们还收了最后一批西红柿。天凉了,西红柿吃起来甘脆爽口,有些秋梨的味道。我们还把通红通红的辣椒穿成串晒干了,挂在窑洞的窗户旁边,一直挂到过新年。

④ 葡萄海棠花需要掐尖吗

枝蔓管理抹杈扦插育苗的葡萄苗新梢于七月中旬长到40厘米至50厘米时,有的苗木回长有数个新答梢或一个新梢数个副梢,必须及时抹杈,留取一个健壮的新梢。摘心待葡萄苗木新梢长到59厘米左右时摘心。摘心后发生的副梢,除留下顶端的一个外,其余全部抹去。顶端的副梢长至6片叶时,留3片叶摘心。副梢上再生的梢全部抹掉。架缚高档葡萄品种苗木上的新梢可放至1米至1.5米,这样的苗木必须架缚。可以在两行苗木间每隔3——4米插一竹竿,拉上细铁丝或尼龙绳2道至3道。两头竹竿各拉一条线。将两行苗木全部绑缚于竹竿间的铁丝或尼龙绳上。如苗木较稀,可每株苗木新梢绑缚一竹竿。

⑤ 秋海棠花能掐尖吗我今年把花掐尖了,没开花,能和掐尖有关系吗

应该没有关系,打顶后会促进侧芽生长

⑥ 关于红楼梦,非常急

真好我们怎么就没留过这样的作业啊……这下面的问题都是我觉得有必要了解的,有的是我写的,有的是从别的地方直接贴过来的~希望你考试能过啊~~
1、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薛宝钗、贾母这五位主人公的主要故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潇湘子雅谑补余香,病潇湘痴魂惊恶梦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变生不测凤姐泼醋,王熙凤致祸抱羞惭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诉肺腑心迷活宝玉,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滴翠亭杨妃戏彩蝶,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宴海棠贾母赏花妖,散余资贾母明大义
2、林黛玉初进贾府时为什么那样紧小慎微? 一个水做的女孩儿,敏感又些许脆弱,寄人篱下的孤寂与自卑,勾心斗角的厌弃与彷徨导致她步步留神,处处小心,无非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得无奈举措。
3、红楼梦中香菱跟黛玉学诗,黛玉为什么要香菱先看王维的诗,再看杜甫的、再看李白的。然后才去看陶渊明等人的诗呢?为什么作者这样安排顺序?
由浅至深循序渐进啊,先看王维的,是因为我觉得描述中诗句里直抒胸臆或者直接的景物等的描写比较多,好理解;杜甫和李白的诗句具有大家风范能够为初学者定下一个很标准,层次又不显低的模版;至于陶渊明等人就过多的涉及到出世入世等深奥的问题了,是要在有一定的基础上才可以理解的。
4、贾府为什么由荣到衰
贾府是个诗礼簪缨之家,钟鸣鼎食之族,它由“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的盛世,无可奈何的走向日暮途穷的“未世”,最后“忽啦啦似的大厦倾
错惨惨似的灯将尽”,一败涂地,表演了一出“树倒猢狲散”的家庭悲剧,
小说以贾府的衰弱过程为一条重要的副线,贯穿起史王薛等各大家族的没
落,描绘了上至皇宫,下及乡村的广阔历史画面,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封
建未世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趋
势。
一、安富尊者多,运筹谋划者少,这是贾府衰败的首要原因。主要表现在
四个方面。
其一,主子养尊处优,下人得过且过。
其二:主子滥用职权,损公肥私。
其三,奴仆刁钻,离心离德。
其四:矛盾错综复杂,冲突激烈残酷。
二、奢侈浮华,出多入少,这是贾府败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三、儿孙一代不如一代,后继无人,这是导致贾府衰败的第三个重要原因。
以上三个方面,注定贾府衰弱破败的悲剧结局,但是像这样的贵族大家
庭,毕竟有些“百足之虫”的本领,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死而不僵”,而且
它一度还给人以繁荣昌盛的假象。这是一个过程。

小说在开始的时候,贾府其实已处于“死而不僵”的状态,元春晋封为
贤德妃,像一剂强心剂,使它开始回光返照,此时正是元霄佳节,这种假象,
只能勉强维持了一年,侍到次年的元宵节,它便开始显露出僵硬的景象。第
五十三回五十四回,描写贾府过年的情景,“除夕祭宗祠”仍颇为隆重,但
到元霄开夜宴时,族人来者却寥寥无几。从此败越来越多,如第二十七回写
到贾链凤姐与鸳鸯商议典当贾府的“金银家伙”,以解燃眉之急,恰在这时,
夏太监又传话来“借银子”,令贾链哭笑不得,妄想“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
万的财就好了。”之后,林之孝便建议遗散些老奴及多余的丫环,说:“如
今说不得先时的例了,少不得大家委屈些,该使八个的使六个,该使四个的
使两个。”封建大家庭历来以人丁兴旺,奴仆成群相夸耀,然而贾府今非昔
比,过多的人口已经成了沉重的负担。待到这一年的中秋节,它那下世的光
景,就展露无遗,到处是凄清悲凉的景象;庸俗而不吉利的笑话,令贾母越
发不安,祠堂里发出了令人发骨悚然的悲叹声,百足之足的未日,已为期不
远。

按照曹雪芹原来的艺术构思,贾府的最终败落,是在次年的元霄节。其
方式,是被朝廷籍没家产,其结果是“是树倒猢狲散”,有人说,贾府之败
主要应归于抄家。其实,纵然不被抄家,贾府也必然要败亡,因为它僵死的
内因已经十分充分,抄家只是外因,只起了催命的作用,不过中雪上加霜而
已,后四十回基本是完成了这一悲剧结局,但留下了“延世泽”及“兰桂齐
芳”的光明尾巴,似不尽合雪芹原意。
5、
研究红楼梦人物名字意义是什么?
很多人的名字或是暗喻了他的本性或是暗示了他今后的命运
英莲-------实在命运应怜啊。
贾雨村姓贾名化--假话吧。表字时飞----也真弄出了不少事非呢。
甄士隐的家人霍启----不仅祸起---把英莲给丢了,而且火起---让甄士隐家也一把火烧光了。
甄士隐的丫头娇杏---确实侥幸,偶因一回头,便为人上人了。嫁给了雨村很快扶正生了孩子。
甄士隐——真事隐
贾雨村——假语存
冯渊——逢冤
卜固修——不顾羞
卜世仁——不是人
石呆子——实呆子
贾化——假话
单聘仁——擅骗人
坠儿——赘儿
靛儿——垫儿
戴权——大权
张有士——张有事
秦业——情孽
贾政、贾敬——假正
宁府与荣府更是宁者不宁,荣者不荣了。
冯渊实在是逢冤了,为了个丫头,居然被人打死。
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
元迎探惜(春)——原应叹息
秦钟更是一情种了。
詹光实在是---沾光
蘅芜苑——恨无缘

宝玉却保不住玉,黛玉居然没有带玉。
6、形容一下林黛玉
掩棺扶琴荷锄葬花的林妹妹,如此灵秀的女孩子,没有薛宝钗的温婉娴淑,没有史湘云的率真直爽,没有秦可卿的妩媚多情,没有探春的大气爽利,没有王熙凤的果断机智也没有元春的雍容华贵但是她也不像薛宝钗一样圆滑世故,不像史湘云一样口无遮拦,不像妙玉一样孤标傲世,不像迎春一样怯懦软弱,更不像王熙凤一样心狠手辣。她就像是出水的芙蓉,香远益清纯洁无瑕,并且敢于反抗封建家族追求自己的爱情并不惜所需付出的代价,是个完美主义者。但是从小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得她敏感而脆弱,但即使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生活林黛玉依旧是坚持自己碾冰为土玉为盆半卷湘帘半掩门的性格
7、评价贾宝玉
长得特招女人稀罕,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女人
有才气,有能力却又非常厌恶官场上的人情世故,不愿意参加科举,不愿意学习那些所谓的好书
性格体贴而又敏感,有些执拗,在那个封建社会中,他待人处事等行为举止都为大家所纳罕。
他说女孩子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土的材质,见了女孩子就清爽;
他说女孩子年轻时是价值连城的宝珠,结婚后是失去光彩的珠子,等到老了就成了鱼眼珠了,都是至理名言啊
稀罕起东西来,一针一线都是好的,不痛快起来,任它金银还是珠宝,都不放在心上。
总之,在那个时代,是个叛逆而又体贴的人,而他的叛逆,又只是因为他在率真的追求他心中真正想要的。
8、简述探春的性格特征
作为贾府的小姐,庶出的身份颇为尴尬。赵姨娘和贾环的愚昧无知又经常令她很丢脸。天性好强又天资聪颖的探春,容貌出众,却为了摆脱这种尴尬处境,极力想要摆脱,从中又可以看出她的决断。很多方面她和王熙凤有好多相似之处,都争强好胜,都是口齿伶俐,都是一百个男人也比不过她。不过,探春不光有能力,也有一颗敢于创新的心,敢说敢干,力挽狂澜于即倒。可惜仅凭一己之力,又是女儿身,在那个年代,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带着一颗破碎的心,远嫁
9、简述晴雯的性格特点
晴雯被称做林黛玉的影子,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她刀子嘴,豆腐心;从赶丫环坠儿一事可以看出,拿簪子扎坠儿,是惩罚她,希望她能记住这次教训,以后不要再做这种事情;赶紧赶走她,是因为她了解这府里的情况,知道凤姐是怎样的人,知道如果凤姐查到坠儿,事情就不只是赶走这样简单,是为了坠儿着想才会如此。
争强好胜;宝玉骂了她以后,她独自生闷气,对于主子的使唤不闻不问,直到撕扇换千金一笑,事情才罢了。
对于不公平看不惯的事情敢于提出异议;袭人不知不觉间就享受了收房丫头的事情遭到了晴雯的冷嘲热讽。
是一个敢于追求的人,被宝玉看作红颜知己。
10、红楼梦中黛玉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
宝玉说到“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她生分了”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所叹者,你既为我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矣,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今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至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d恐不能持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不禁滚下泪来。
11、红楼梦的历史意义
为了社会,为了文学——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寻踪
200多年前,曹雪勤先生创作了长篇小说《红楼梦》向世人奉献了一部辉煌的文学巨制,将中国的文学创作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为国人留下了一份足以傲视天下的精神文化遗产。对于这样一部作品,大家当然很想洞察作者的创作动机以及作者究竟想通过作品表达什么,200多年来,许多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此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红楼梦》已是发愤之作
之所以首先提到这个问题,是因为他不仅预示出《红楼梦》的分量价值,更重要的是他使《红楼梦》创作的最前端,是这件事发生的由头。
中国人有发愤立言,发奋著书的传统。司马迁在史记自序中就提出过: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遂作《离骚》,左丘失明,阙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红楼梦》正是这样孕育,发生,横空出世。
用沧桑二字来概括曹雪芹的经历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其由童年、少年,到青年、中年,及至人生尽头,真正是沧海桑田之变化。曹家有着那个时代最为荣耀的背景,其曾祖母为皇帝的乳母,祖父系皇帝的奶兄弟,祖上的官爵为皇帝钦点,且又是当时的第一等肥差,其荣华富贵非一般官宦所能比拟。然而,随着朝廷主子的变动,顷刻间曹家似大厦倾覆,树倒猢狲散,锦衣纨绔的他沦为饥寒交迫的穷小子。翻天覆地的变故,天堂地狱般的反差,对他心灵造成的巨大撞击,在他灵魂深处造成的深重创痛,只有他自己深知,别人谁也无法准确道出。而曹雪芹是何等聪明之人,何等饱学之士,有着何等的才情?能不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吗?不平则鸣,有感而发。于是,他倾全部精力,即毕生所学,用血泪凝结成荡气回肠的《红楼梦》
《红楼梦》的创作发端于作者对女性的钟爱与同情。
曹雪芹说过,《红楼梦》是为闺阁昭传,记述闺友闺情。书中所塑造的一个个光彩夺目的女性人物形象,以及作者对女性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表明了他的真心实意。
曹雪芹是这样表白的也是这样实实在在做的。翻开《红楼梦》,作者浓墨重彩的描写了一批千古不朽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们光彩照人,典型生动,决无一人类同以往作品。她们是生活中的人物,有浓厚的生活基础,但又不是自然主义的搬造生活。她们是作者由生活的富矿中提炼出的典型,更鲜明更有代表性。曹雪芹对她们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向世人展示她们丝毫不逊色于男子,甚至在诸多方面超过男子。然而,一方面,他生活中确实有一些非常杰出的女性,她们不仅相貌出众,而且性情才智过人,有的如黛玉般有诗人的天分和气质,有的如宝钗般德才俱佳,有的如熙凤般有杀伐决断的能力……从她们身上反映出人类的精华光彩。这是基础。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面,这些人才秀杰,以及她们的同类,命运却是如此的不幸。她们被浓重的黑无所笼罩,被种种的枷锁所禁锢,她们的价值不被认可,没有做人的正当尊严;不仅如此,她们总是被欺凌,压迫,摧残和侮辱,还有许多人被残酷的夺取了生命。曹雪芹强烈的感受到了严酷的现实。他为之痛苦,为之不平。于是他决定以家庭兴衰为背景,将这些有着不公命运的可怜女孩们推向舞台的中央,尽情的展示,用另一种方法让人们反思。
《红楼梦》的创作主旨是揭示现实世界的矛盾。
他要为闺阁昭传,说明女子中历历诱人,但这终究还是一种载体,而非其根本旨意。根本上,他要反映的是,没有君仁臣良父慈子孝,衰落是必然的结果。他通过描写贾府,描绘出一个烈火烹油,先画着锦的画面,但实际上,男主子与女主子之间,嫡与庶之间,长与幼之间,主与仆之间,仆与仆之间,各种矛盾重重,纷繁复杂。而这种矛盾不是简单的,表层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根源,在封建社会内部根本无法解决。曹雪芹之所以要反映这些矛盾,一则他又切肤之痛,二则他不是一个孤立的人,那个社会的周围环境对他有直接影响,三则曹雪芹对家族的覆灭非常惋惜,他看到了家庭内部的深层矛盾,也深恶那些蛀空家庭栋梁的蛀虫。他还是希望家庭延续,不愿他衰败,他希望通过揭示矛盾以醒世人,挽狂澜于既倒。
12、
“红学”研究《红楼梦》的什么问题?
红楼梦可以说是一个谜,它的每一个故事,每一句话语,都不是只凭字面意思就能理解的。红学就是在探索、在研究更深层次的意思以及背后真相。比如众所周知的刘心武老师提出的秦可卿身世之谜,这是因为曹雪芹先生在文中没有明示,所以我们要寻找到蛛丝马迹来破解。还有关于林黛玉之死之谜,究竟是沉湖还是病重而亡呢?这是因为曹老先生后面的手稿没有流传下来,我们是在推测以曹老先生的意愿,林妹妹究竟是怎样死的呢?我想,她一定是会香消玉殒的,因为曹先生已经有过很多暗示:绛珠仙子下反以泪包神瑛侍者灌育之恩,泪尽而亡。我想,她应该是沉湖而逝,因为宝玉说女孩子都是水做的骨肉,而林妹妹又是女孩子中极灵秀的,所以她的死应该会和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还比如说,每一个人名,也都有着很深刻的含义,通过研究这些人名,也不难看出曹老先生为他们设计好的人生追求或是最终结局。比如贾芸的舅舅卜世仁,谐音“不是人”,就不难想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还有甄英莲,通“真应怜”,也许,最后她的悲剧性的结局,也是早就注定好了的吧?其他的还有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娇杏(侥幸)等等。
还有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大观园中姐妹们的诗作,无一不是暗藏玄妙,等待着红楼爱好者的进一步发现。好让我们通过红学家的深入,更好的了解曹雪芹先生所创的“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绝世佳作!
13、
红楼梦的中心思想
通过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以及他们对封建的反抗,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思想的批判以及封建思想必然灭亡的中心思想。
社会的荒谬造成了家族的兴衰剧,家族的兴衰剧演绎了婚姻爱情的悲剧,婚姻爱情的悲剧注定了人生的悲剧。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14、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在红楼梦中的地位和意义
感觉楼上好像没明白提问者的意思吧!
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是一个被艺术化、理想化的人物形象,姿容绝丽、才华出众。她是宝玉的知己。
个人觉得在黛玉与宝玉身上都是作者寄托了个人的情感与理想,故而,他二人给人感觉有些脱离现实,比如黛玉,感觉更像仙女,很难与柴米油盐去联系。
宝钗是历来与黛玉一同被提起的人物。无论是原著中还是评论,总是将她二人进行比较。她与黛玉是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美丽,不同的性格。在这种比较中,各好的突出了两个人的形象。
宝钗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对淑女的要求。而黛玉则是反叛。
也有人认为,钗黛的原型本是一人,曹在写作的时候,将性格拆开,把反叛的部分给了黛玉,而把另一部分给了宝钗。
王熙凤则描写的十分真实而鲜活。虽然她在书中不是第一主角,但确是全书最精彩的人物。有人说,红楼梦没了凤姐,就少了1/3的可看性。
王熙凤是全书的线索人物,他的身份及性格决定了她是全书中接触面最广的人物,既可以接触到闺阁中的小姐们,又可以接触贾府的男性管理者。还可以接触到贾府的所有下人,甚至是社会上的三教九流。
15、
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服饰描写对刻画其性格的作用
我觉得,一个人的服装,是一个人的整体气质个性的外在最重要表现之一。就像现在来说,从一个人的衣着打扮也不难看出这个人平日的个性,喜好,还有气质。
贾宝玉是荣国府正统的嫡孙,在世袭官宦贾家中男丁的地位其实是很高的。但是宝玉偏生不爱四书五经经济仕途,整天在脂粉堆里打滚。根据书里的描写他长的并不英武神气,而是长的很漂亮,有小女儿姿态,再加上他本人的性格是温柔多情的,因此贾宝玉这个人物身上的女性色调会比其他的书里的男人要多。所以他的衣服都是比较艳丽而偏向女性化的。比如在颜色上,花纹上,都是凸显了他柔美的气质,温和的个性。
王熙凤虽然只是个女子,但是她是名副其实的大观园的掌权者,从某程度上来看,如果把大观园比喻成一个小国家,那么王熙凤就是当之无愧的女王。她泼辣的个性,喜欢掐尖要强,在众人面前爱显示自己的聪明伶俐,因此她的打扮自然而然的会比别人更加华贵,与众不同。对王熙凤那一段经典的出场描述,作者说她恍如神仙妃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至于林黛玉,名义上是侯府小姐,但事实上是因为父母双亡,无处可去才来到贾府寄人篱下的。她既不像宝玉有厚实的身份,也不像王熙凤掌管家政大权。甚至她过来的时候就是独身一人,自然免不了凡是都比别人多想几分。而且她自幼多病,心性狭窄,表现在外面就是她那让人无法接受的个性,所以她的服饰都是以清淡,冷色为主,不仅凸显了黛玉的自视清高,也凸显了她不与众人为伍的个性。
16、红楼梦中探春理家做了哪些开源节流的改革
探春理家主要做了两方面的改革

一是“节流”,哥儿小姐笔墨纸张钱、头油脂粉费用有重复支取的现象,还严格财务纪律,禁止破例冒领;

二是“开源”,将大观园里的田地、苗圃、花木等发包给专人管理,这样不但大观园里的鸟食、插花等开销可免了,还可收租金,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劳动积极性,除了按规定上交的,剩下的都归承包者所有。
17,[1.]《红楼梦》以一部专书的形式形成了一门独特的学问,就是—红学—。
[2.]《红楼梦》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网络全书——,是一部浓缩的二十四史。
[3.]曹雪芹在小说中,借“假语村言”,将—真事隐去—。
[4.]按照周汝昌先生《红楼经历》的编年,到第八十回的时候,贾宝玉已经——15——岁。
[5.]《红楼梦》的通行本是一百二十回,一般认为后四十回是——高鹗——所作。
[6.]1981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红楼梦》是以——庚辰本——为底本的。
[7.]《红楼梦》中涉及到贾府五代人,即(水)字辈、“代”字辈、(文)字辈、“玉”字辈、“草”字辈。
[8.]《红楼梦》第一回至(第五)回堪称小说的序幕。
[9.]《红楼梦》中警幻仙姑所介绍的乳名“兼美”的是(秦可卿)。
[10].大观园中,宝玉住在(怡红院),林黛玉住(潇湘馆),宝钗住(蘅芜苑),李纨住(稻香村),迎春住(缀锦园)
18,18、红楼梦 中 金陵十二钗 各自代表什么花?
黛玉—芙蓉
宝钗—牡丹
元春—桃花
迎春—菊花
探春—杏花
惜春—水仙
妙玉—梅花
李纨—兰花
巧姐—梨花
凤姐—玫瑰
可卿—樱花
湘云—芍药
十二丫环:晴雯、麝月、袭人、鸳鸯、雪雁、紫鹃、碧痕、平儿、香菱、金钏、司棋、抱琴。

热点内容
盆栽蒜能开花 发布:2025-05-16 01:47:33 浏览:145
七夕夜晚过后 发布:2025-05-16 01:45:09 浏览:964
苏氏荷花酒 发布:2025-05-16 01:44:19 浏览:774
依兰花儿 发布:2025-05-16 01:43:45 浏览:520
合肥有媞亚花艺吗 发布:2025-05-16 01:37:59 浏览:881
剑兰花系列 发布:2025-05-16 01:37:59 浏览:496
逸和花卉 发布:2025-05-16 01:32:59 浏览:345
新丰县樱花 发布:2025-05-16 01:30:41 浏览:237
十八岁姑娘一朵花广场舞 发布:2025-05-16 01:25:44 浏览:890
梅花木雕 发布:2025-05-16 01:23:35 浏览: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