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三杯
①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星野莲花落,明灯雪夜生。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星野莲花落,明灯雪夜生
君当三杯饮,聊表我寸心。月明寂寥起,相思到天明
② 荷花亭三杯鸡的做法
食材用料:
鸡腿5只相克食物
葱数根相克食物
姜十几片相克食物
蒜一整个
米酒八汤匙相克食物
黑麻油适量
生抽三汤匙
老抽一汤匙
冰糖二汤匙相克食物
罗勒(九层塔)一把
红辣椒二根
油适量
菜谱做法:
1.所有食材、调味准备好。葱姜蒜辣椒切好剥好备用。
2.鸡腿清洗切成块,放在冷水锅中煮沸。
3.捞出锅中血沫。焯完拿出鸡块沥水备用。
4.把8勺米酒和3勺生抽1勺老抽,再加上2勺冰糖混合调成汁,酒酱油冰糖比例按4:2:1。勺子就是平时喝汤的勺,如图。
5.锅热加少许油,再加少许黑麻油。先下姜片煸香,姜片耐煎,煎焦黄了也没事。
6.锅中下蒜瓣继续煸香。
7.锅中再加葱段和红辣椒丁煸炒出香味。
8.锅中倒入备好的鸡块大火翻炒,逼出鸡皮上的油脂,炒至颜色焦黄色。
9.倒入调好的调味汁,翻匀,大火烧开转小火焖煮。
10.焖煮中途翻一下鸡块。等到汤汁快收干,放入罗勒叶,加盖再焖一会儿。
11.起锅前浇上些许黑麻油。
12.装盘开吃!
用手机看这道菜做法
菜谱小贴士:
1、鸡块冷水煮开去血水,还能去鸡肉腥味。
2、米酒和黑麻油选台湾版的比较正宗,我的米酒选了本地的,味道也不差。
3、煸炒时香油不用放太多,烹炒过程中鸡皮会释放出油脂。
4、如果米酒用偏甜的酒酿,减少冰糖用量。
③ 要5副春联
国泰民安
春联对歌民安国泰
喜字成双花好月圆
皆大欢喜
岁通盛世家家富
人遇年华个个欢
恭贺新春
五更分二年年年称心
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喜迎新春
喜滋滋迎新年
笑盈盈辞旧岁
四季长安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楼
欢度佳节
悠悠乾坤共老
昭昭日月争光
喜笑颜开
佳节迎春春生笑脸
丰收报喜喜上眉梢
吉星高照
惠通邻里 门迎春夏秋冬福
诚待世贤 户纳东南西北财
上联:门迎百福福星照
下联:户纳千祥祥云腾
横批:幸福之家
上联:上天言好事
下联:回宫隆吉祥
横批:一家之主
上联:滚一年摇一年缘分啊
下联:吃一堑长一智谢谢啊
横批:自学成才
以文交友知天下;
讲理服人照古今。
横批:明辨是非
诗书成就品高远;
烛酒邀来志向投。
横批:精成图治
文从俗世,才如月半;
武按古人,志象秋中。
横批:尚待破茧
有豪情壮志,抚古安今,定能垂名天下;
览明月清风,汲诗涌赋,正可投笔人间。
横批:大有作为
教德修品,大气从古为师正;
育俗端观,豪情自今对天酬。
横批:品格高尚
教有万难,劈荆历血成德业;
育无一颇,昭古明今化史章。
横批:辛苦执教
教得先生,不需恨繁需恨勉;
育成后辈,莫要学滥要学勤。
横批:勤勉求精
春满人间
千树披绿鸟对对
万花吐艳蝶双双
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年年顺景则源广 岁岁平安福寿多 横批:吉星高照
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财运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丹凤呈祥龙献瑞 红桃贺岁杏迎春 横批:福满人间
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 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横批:恭贺新春
黄莺鸣翠柳 紫燕剪春风 横批:莺歌燕舞
春花含笑意 爆竹增欢声 横批:喜气盈门
汗马绝尘安外振中标青史 锦羊开泰富民清政展新篇
横批:春满人间
④ 李白的诗要10首 最好有解释
丁都护歌 李 白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这首诗真实地再现了拖船民工的繁重劳役。
开头二句「云阳上征去 ,两岸饶商贾」,点出拖船运石的地点、去向和环境 。 「上」,指出溯江北上,逆水行船 。「征」 ,表明拖船运石的劳役的路途遥远。「两岸饶商贾 」,指船行运河两岸多是繁华的商业城镇,以逆水拖船的苦役与周围环境的繁华热闹,两相对比,更突出了拖船劳役的繁重艰辛,也渲染了环境气氛。
「吴牛喘月时 ,拖船一何苦」 ,这裏以吴牛的典故表现气候的炎热,连吴地的水牛看见了月亮都误以为是太阳而喘息,写得极形象极生动 。「拖船一何苦」,说「一何苦」,直接道出拖船拉纤的艰苦,在酷热难当的天气下,拖船该有多辛苦。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暴戾,表达了诗人对拉纤民夫的同情。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二句具体地细致地表现拖船民夫的痛苦,骄阳,重役,乾渴,诗人抓住「水」这周围环境的典型事物,突出地表现了拖船民夫所受的煎熬和痛苦。 「不可饮」,「半成土」,都渲染了纤夫的不堪忍受的痛苦。「一唱都护歌 ,心摧泪如雨」,是指纤夫们唱起哀伤的歌,悲痛得泪如雨下。这是从具体地动作描写,深入一步地表现纤夫内心的痛苦,直接地表达了他们的悲愤的心情。
「万人凿盘石 ,无由达江浒」,这裏由拖船转向「凿石」,由写人转入写景 ,由眼前的拖船运石宕开一笔写到万人凿石,从更为广泛的范围来揭示封建统治者的罪恶和人民群众的苦役重负。「万人」,「无由」,都突出表现了诗人极大的义愤。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结尾以提醒句式,不写纤悲,反写石悲,以石之悲来衬托纤夫的悲,在进一层的描写中表现出拖船纤夫的极深切的悲痛,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同情。诗从远到近,由景及人,由概括到具体,情景交融,远近交织,感情深切真挚,形象生动鲜明,语言精炼。
从军行 李 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这首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 。「百战沙场碎铁衣」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破碎不堪,可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 「城南已合数重围」。战斗在塞外进行 ,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伏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突营射杀呼延将 ,独领残兵千骑归 。」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裏指敌军的一员悍将。本诗所描述的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选中他作为突破口,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於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诗所要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从诗中看,所写的战争是一场败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在败中见出了豪气 。「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力重千钧,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却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联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在这样一首小诗裏敢於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於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难以做到的。
春思 李 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这是一首表现思妇心理的诗。所谓「春」思,一来实指春季,二则喻爱情。
开头两句:「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可以视作「兴」。「燕草如碧丝」,是思妇的悬想 ;「秦桑低绿枝」,才是思妇所目睹。诗人深刻地把握了思妇复杂的感情活动 ,用两处春光,兴两地相思,把想象与怀忆同眼前实景融合起来,据实构虚,造成诗的妙境。不仅起到了一般兴句所起的烘托感情气氛的作用,而且还把思妇对於丈夫的真挚感情和他们夫妻之间心心相印的亲密关系表现出来了,这是一般的兴句所不易做到的。另外,这两句还运用了谐声双关。「丝」谐「思」,「枝」谐「 知」,这恰和下文思归与「断肠」相关合,增强了诗句的美与含蓄美。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丈夫春日思归,足慰离人愁肠。按理说,诗中的女主人公应当感到欣喜才是,而下句竟以「断肠」承之,这又似乎违背了一般人的心理,但如果联系上面的兴句细细体会,就会发现,这样写使表现思妇的感情又进了一层。诗中看似不合理之处,正是感情最为浓密所在。
女主人公的可贵之处在於阔别而情愈深,诗的最后两句是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诗人抓住了思妇在春风吹入闺房,掀动罗帐的一霎那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她忠贞不移的高尚情操。春风撩人,春思缠绵,申斥春风,正所以明志自警。以此作结,恰到好处。
子夜吴歌 李 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长安一片月 」,见月怀人乃古典诗歌习见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故写月亦有兴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明朗的月夜,长安城沈浸在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於思妇又撩起思妇多少愁绪「一片」、「万户」,写光写声 ,似对非对,措语自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著「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裏,秋月秋声与秋风构成浑成的境界 ,见境不见人,而人物俨在,「玉关情」自浓。引出末二句直表思妇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两句的直抒胸臆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
听蜀僧浚弹琴 李 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这首五律写的是听琴,听蜀地一位法名叫浚的和尚弹琴。开头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说明这位琴师是来自四川峨眉山下。诗一开头就说明弹琴的人是自己的同乡 。「绿绮」本是琴名 ,汉代司马相如有一张琴,名叫绿绮 ,这裏用来代指名贵的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表现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三四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 。「挥手」是弹琴的动作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这两句以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如闻这极其铿锵有力的琴声。
「客心洗流水」,这一句就字面讲 ,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仿佛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但它还有更深的含义, 「高山流水」的典故,诗人借此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交。「客心洗流水」五个字,很含蓄且自然,虽然用典,却毫不艰涩,显示了李白卓越的语言技巧。
「余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余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 。清脆、流畅的琴声渐远渐弱,和薄暮的钟声共鸣著,这才发觉天色已经晚了:「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发现不知不觉中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
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在於除了「万壑松」之外,没用别的比喻形容琴声,而是著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其实,「如听万壑松」这一句也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诗人从琴声联想到万壑松声,联想到深山大谷,其中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受。
哭晁卿衡 李 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沈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晁衡,又作朝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唐开元五年(717),随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团来中国求学,学成后留在唐朝廷内作官。与当时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友谊深厚,曾有诗篇唱和。天宝十二年,晁衡以唐朝使者身份,随同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团返回日本,途中遇大风,传闻被溺死。李白这首诗就是在这时写下的。
诗的标题「哭」字,表现了诗人痛失好友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籍的真挚感情,使诗歌笼罩上一层哀惋的气氛。
「日本晁卿辞帝都」,帝都即唐京都长安 ,诗以赋的手法,一开头就直接点明人和事。诗人回忆起不久前欢送晁衡返国时的盛况 :唐玄宗亲自题诗相送,好友们也纷纷赠诗 ,表达美好的祝愿和殷切的希望。晁衡也写诗答赠,表达了惜别之情。
「征帆一片绕蓬壶」,紧承上句 。作者的思绪由近及远,凭藉想象,设想著晁衡在大海中航行的种种情景 。「征帆一片」写得真切传神。船行驶在辽阔无际的大海上,随著风浪上下颠簸,时隐时现,远远望去 ,如同一片树叶飘浮在水面。「绕蓬壶」三字放在「征帆一片」之后更是微妙 。「蓬壶」即传说中的蓬莱仙岛,这裏泛指海外三神山,以切合晁衡归途中岛屿众多的特点,与「绕」字相应。此外,「征帆一片」,飘泊远航,亦暗示了晁衡的遇难。
「明月不归沈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这两句,诗人运用比兴的手法,对晁衡作了高度评价,抒发了自己的无限怀念之情。前一句暗喻晁衡遇难,明月象徵著晁衡品德的高洁,而晁衡的溺海身亡,就如同皓洁的明月沈沦於湛蓝的大海之中,含意深邃,艺术境界清丽幽婉。末句以景写情 ,寄兴深微。晁衡的溺海身亡不仅使诗人悲痛万分,连天地也仿佛愁容满面。层层白色的愁云笼罩著海上的苍梧山,沈痛地哀悼晁衡的仙逝。诗人这裏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写白云的愁来表现自己的愁,使诗句更加迂曲含蓄,这就把悲剧的气氛渲染得更加浓厚。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是李诗中歌颂真挚友谊和抒写离别之情的代表作,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前两句旨在点题,引出了相互惜别的人物、地点、时令和友人要前往的目的地。 「烟花三月」明媚艳丽的色彩既是实景,也藉景抒情地表现出盛唐时代人们积极奋发的精神面貌。「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是从诗人的眼光和角度写孟浩然乘船在江中顺流而下,李白伫立楼前以目相送,船越行越远,船上的白帆逐渐消逝在蓝天尽头遥远的水天相接处,最后只能看见长江仿佛是流向天边;这两句诗意蕴深远,李白在楼前伫立之久足见友谊之深长和心情之惆怅了。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含蓄美是中国古代传统美学的重要方面,尤其在中国古诗人的眼中只有含蓄的诗,才能加深诗意,拓宽诗境,扩大诗的张力和容量。李白的这首诗,堪称高度含蓄的典范之作,它既没细数情多深、意多长,也没陈述自己伫立江边以目相送的时间多久,但收到的艺术效果却使人深感其中之一往情深 、诗味浓郁。由这首小诗中,我们或许可以总结一个规律,就是抒情短诗末尾宜用含蓄笔法,只有末句精巧含蓄,才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境,耐人咀嚼。
越中览古 李 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 ,是诗人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时所作。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 。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消灭了敌人,洗刷耻辱,战士们凯旋而归;由於战事已经结束,大家都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表现了出来。「春殿」的「春」字 ,应上「如花」,描摹美好的时光和景象,非特指春天。仅此一点,就表明越王将过去的卧薪尝胆的往事抛之脑后。都城中到处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然而结句突然一转,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只剩下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出之。统治者莫不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是子孙万世之业,而诗篇却如实地指出了这种希望的幻灭。
一般的七绝,转捩点都安排在第三句裏,而这首诗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这种写法,非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日照香炉生紫烟 」,这句诗是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色,为瀑布勾勒一幅壮美隽逸的背景图画。这裏的「香炉」、「紫烟」无疑是景物名称的偶然巧合,但是经过诗人似乎漫不经心的一笔巧借、点化,却增添了动感。这裏的勾勒环境,其实并不单纯为了描绘美景,而是借此来寄情托意,将自己的性格、理想寓於追求香烟缥缈的仙境的志趣之中。
「遥看瀑布挂前川 」,把遥望中开先瀑布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裏的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突现了远望中瀑布的静态感、其灿若珠帘、洁如白练的壮美感。这样,在雄阔的背景中勾出珠帘垂空、直泻润底的一泓瀑布,就增添了诗歌景中有声、以静显动的气韵。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诗人扣紧瀑布的喷涌,通过「飞流」、「直下」两个极有气势的动词和「三千尺」这个富於夸张的数量词,把瀑流之湍急、冲力之猛烈、声势之宏大,展现於读者眼前。 「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中,诗人巧借银河自天而降的比喻,渲染瀑布飞动的气势。此处的「疑」字分外传神,它既真切地传达了诗人仰观飞瀑时一刹那间的心灵感受,又符合开先瀑布高接云天的实际。诗人积极浪漫地调动想象、夸张、比喻等艺术手法来突现庐山开先瀑布的变幻多姿和雄奇壮观,把瀑布描绘成了独具个性的艺术形象。
全诗融情於景。庐山瀑布「飞流直下 」的气势,洋溢著诗人昂扬激进的思想,蕴含著他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深切感情。诗人丰富独特的想象,使全诗的字裏行间飘荡著浪漫主义的色彩。诗人又调动衬托、夸张、比拟等修辞手段,更使全诗神采飞扬,浑然天成。
横江词六首(其一) 李 白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於瓦官阁。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 。」开头两句,语言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富於地方色彩 。「侬」为吴人自称 。「人道」、「侬道」,都是口语,生活气息浓烈。一抑一扬,感情率真,语言对称,富有民间文学本色。从横江浦观看长江江面,有时风平浪静,景色宜人,所谓「人道横江好」;有时则风急浪高,所以「侬道横江恶」,引出下面两句奇语。
「猛风吹倒天门山 」,「吹倒山」,采用民歌惯用的夸张手法。 「猛风吹倒」表现大风吹得凶猛:狂飈怒吼,呼啸而过,似乎要刮倒天门山。
紧接一句,顺水推舟,描绘猛风掀起洪涛巨浪的雄奇情景:「白浪高於瓦官阁。」因为白浪距诗人近而瓦官阁离人远,站在高处远望,白浪好像高过远处的瓦官阁了。这样的夸张,合乎情理而不显得生硬造作。
诗人以浪漫主义的笔调 ,驰骋丰富奇传的想象,创造出雄伟壮阔的境界,读来使人精神振奋,胸襟开阔。语言也象民歌般自然流畅,明白如话。
独坐敬亭山 李 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又名昭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县。《独坐敬亭山》通过对敬亭山的吟咏,抒发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之情,表现了诗人倔强、孤傲、清高的精神,暗示了自己因为强烈要求个性解放、反抗封建权贵而遭到的排挤和迫害的苦闷,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得到短暂的安慰和解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意思是说 :天色将晚,所有的鸟儿都从高空中消逝了,连仅有的一朵云彩也不肯停留,悠闲地飘走,这裏表面为写景,实则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封建社会世态炎凉的可悲现实。在这首诗中 ,以「众鸟」和「孤云」所隐喻随波逐流的世人俗流 ,与诗人的岿然「独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尽」、「闲」二字因诗人的「独坐」而产生,也好反衬出诗人的孤独感。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二句,是指诗人只有和敬亭山相互间才能久看而不感到厌倦;就是说只有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时,以敬亭山的雄伟壮丽与众鸟的喧嚣渺小、孤云的轻浮相比,更显出诗人人格的高洁、伟岸,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反抗精神。
这首诗在艺术上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它与《蜀道难》都表达了不肯向封建权贵「摧眉折腰」的富於反抗精神的思想主题,但是 ,《蜀道难》的结尾是金刚怒目式的空言,其反抗情绪如火山喷爆,给人以强烈的冲腾感;而《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却给人以严肃的冷峻感。在《独坐敬亭山》这首诗中,本来是抒情主体李白独坐山岩凝视敬亭山之主峰,但是,诗人却用拟想的方式将抒情客体敬亭山拟人化,并让抒情客体化被动为主动,心心相印地与诗人神往。正是因为敬亭山的神奇人格化,所以「相看两不厌」一句就愈耐咀嚼。
⑤ 荷花亭三杯鸡的作法
将所有材料洗净备用
2.鸡洗净斩件(大小自定,小块好入味)
3.鸡肉冷水下锅专,大火属烧开后焯水断生即可
4.将焯过水的鸡肉捞出用水龙头水冲净备用
5.坐锅烧热,加适香油,放姜片,花椒,干辣椒煸香
6.将焯过水的鸡块倒入锅中,大火翻炒
7.放入1杯生抽,1茶杯正好是1勺
8.再放1杯米酒和少许老抽(老抽起调色作用)
9.加入半勺白糖(可按各人口味增减)
10.放入香茅、柠檬叶或九层塔
11.先用小火煮入味,再用大火收汁即可
⑥ 关于木莲的诗词
《木芙蓉花下招客饮》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晚凉思饮两三杯,召得江头酒客来。
莫怕秋无伴醉回物,水莲花尽木答莲开。
《吴中好风景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吴中好风景,八月如三月。
水荇叶仍香,木莲花未歇。
海天微雨散,江郭纤埃灭。
暑退衣服干,潮生船舫活。
两衙渐多暇,亭午初无热。
骑吏语使君,正是游时节。
吴中好风景,风景无朝暮。
晓色万家烟,秋声八月树。
舟移管弦动,桥拥旌旗驻。
改号齐云楼,重开武丘路。
况当丰熟岁,好是欢游处。
州民劝使君,且莫抛官去。
《雨中游东坡》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木莲花下竹枝歌,欢意不多感慨多。
更恐它年有遗恨,晓来冲雨上东坡。
《咏刘仲更泽州园中丑石》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君家太湖石,何从太湖得。
太湖天东南,太行天西北。
相去三千里,虽有何致力。
古人烦舟车,顽质无羽翼。
窍引木莲根,木莲依以植。
秋蛇出其中,舌吐虹霓色。
君尝夸於我,怪怪亦特特。
以丑世为恶,兹以丑为德。
事固无丑好,丑好贵不惑。
⑦ 愿化佛前一朵莲 独斟花下酒三杯
愿化佛前一朵莲 ,独斟花下酒三杯?这是什么意思?如果独斟花下酒三杯,就无法化佛前一朵莲 。不好好持戒念佛是无法化佛前一朵莲的。
⑧ 四壁荷花三面柳,一亭风月半池烟。千秋怀抱三杯酒,万里云山一水楼。求老师批一下横幅谢谢!急……
竹雨松风梧月茶烟琴韵书声随时尽录古今事尽日放怀天地间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专及人一人知己亦已足属比生自修无尽朋无欲常教心似水有言自觉气如霜怀若竹虚临江水气同兰静在春风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帘花影云拖地半户书声月在天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百尺高梧,撑得起一轮月色; 数椽矮屋,锁不住五夜书声。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搜万卷,读书求实用笔剩一枝,下笔尚真情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四壁荷花三面柳 仰承日月千秋照 一片云山摩诘画 一亭风月半池烟 俯阅江河万古流 四时花鸟杜陵诗 千秋怀抱三杯酒 师竹友梅多乐趣 行云流水见真性 万里云山一水楼 古书名画发奇香 明月清风来故人 自笑如闲云野鹤 放鹤去寻三岛客 清风明月本无价 放怀在峻岭崇山 任人来看四时花 近水远山皆有情
⑨ 大家介绍一下麻将的术语什么是三暗刻三明刻四暗刻四明刻七对子断幺九一杯口三杠子清老头绿一色九莲宝灯三
这个网络里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