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弹兰花花
1. 古琴弹奏兰花花的乐谱前的1=F是什么意思
1=F是F调的曲子。在F调的曲子中把fa当做dol。F为首调,对应的音名,分别代表fasollasidoremi,即1=F=fa。2=G=re依次类推。
F自然大调是一个基于F音的大调,由F、G、A、_B、C、D、E和F组成,调号有一个降号。相对小调是d小调,并行小调是f小调。大调的特点是第一级音与第三级音之间形成大三度关系。将五线谱上第三线的B音降低小二度后得到F大调的调号。唱名是音乐术语,在演唱旋律时为方便唱谱而采用的名称称唱名,目前,我们采用的将自然大调式中的七个基本音级分别唱作do、re、mi、fa、sol、la、si(或ti)。七个固定音节的唱名方法产生于11世纪,由意大利音乐家圭多发明。他采用自己编配的一首赞美诗每一行歌词的第一个音节作唱名,沿用至今(原do为ut、si为sa,后改)。在唱名的具体使用中,有首调唱名法和固定调唱名法两种。
2. 是《献给爱丽丝》比较难一些还是叶露生的《兰花花的故事》比较难弹
爱丽丝注重的是感情方面,技巧性都比较简单。
兰花花
就是后面的琶音稍微有点难度,如果按高要求的话。两个曲子都很好听,难度也都差不多。不过爱丽丝各人推荐。兰花花的中国风的,喜欢的话也值得一练。
3. 汪丽三改编的兰花花是几级的钢琴曲啊
是九级的曲子。可以弹啊。乐曲在那几首里选一首就可以了。弹兰花花是可以的。
4. 钢琴曲<兰花花的故事>故事梗概是什么
第一部分是引子,和最后一部分相互辉映。 第二部分是自由散漫的行板,表现版了天真活泼的性权格。 第三部分表现的是抗婚,所以十分亢奋和激昂。在弹的时候应注意情绪的体现,尤其是周老头子找人来说媒时。 第四部分是哭坟,自然流露出悲伤之情,另外还要注意表现对命运不公的愤慨。 最后一部分是总结,(已经说过了)和第一部分呼应。
5. 《钢琴基础教程3》中《蓝花花的故事》第六个反抗怎么弹
右手弹最上面一行,最下面一行都是左手,但是二分音符和全音符都不保持,靠延音踏板,就是左手弹出第一个音之后,左右手一人一行,注意要踩踏板,还有反抗的气势!
6. 有基础学古琴需要多久
1、古琴基础知识(约1周)
真正的大师永远都怀着一颗学徒的心,在学习古琴的道路上一定要保持一颗谦虚好学的心。当然成为大师首要的还是要打老隐好扎实的基础。
古琴的名称与历史、构造与象征、形制与象征、指法、流派等等的都是要逐一仔细烂举了解学习、
2、指法练习(1-2个月)
练习指法的过程比较乏味,但非常重要!
坚实的基础能保证你之后学习的有效性。这个过程你会接触到一些音乐基础知识(如音准、节奏),零音乐基础的不用担心,老师会引导你的。
3、琴曲弹奏入门(约1年)
古琴曲分为十个级别,每一个级别都有相应的曲目
一级:古琴吟 湘妃怨 凤求凰 慨古吟 陋室铭 兰花花
二级:双鹤听泉 良宵引 清夜吟 极乐吟 秋风词 拉纤歌
三级:玉楼春晓 精忠词 泣颜回 风雷引 秋江夜泊
四级:石上流泉 神人畅 酒狂 韦编三绝 孔子读易
五级:鸥鹭忘机 楚歌 关山月 高山 洞庭秋思 释谈章
六级:梧叶舞秋风 庄周梦蝶 长清 沧海龙吟 平沙落雁
七级:忆故人 长门怨 龙朔操 佩兰 天风环佩 白雪
八级:流水 渔樵问答 梅花三弄 欸乃 雉朝飞 渔歌
九级:离骚 捣衣 龙翔操 乌夜啼 秋塞吟 水仙操
十级:潇湘水云 樵歌 广陵散 秋 胡笳十八拍 幽兰
所以,把学古琴细分来看,学古琴也就这么个三步曲,重要的是在每饥含碧一步走的稳。
7. 钢琴曲《蓝花花的故事》等于上海音乐学院考级的几级
<兰花花的故事> 它的标准考级是七级的曲子, 不过毕竟上音是个狠厉害的学校, 没有七八级的水平那么就别想进去了, 就算勉强进去, 里面的学生水平也都是狠高的, 自己会感到很吃力的
8. 兰花花的故事钢琴曲是几级
没有九级那么高的。你说的是高师教材里面的吧
估计就是5-6级的样子。
9. 中央音乐学院9级考级曲《二胡兰花花叙事曲》正常应该是什么速度
歌曲简介
这是一首流行于陕西和青海、甘肃、山西部分地区的叙事歌。兰花花,据民间传说实有其人,是陕西固临县临镇某村的一位女子,长得美丽,渴望幸福,但却被迫嫁给了一位姓周的地主——“猴老子”。兰花花不甘于封建势力的压迫,自找“情哥哥”,并敢于信誓旦旦地宣布:“咱们俩死活长在一搭”。民歌不仅鞭挞了封建买卖婚姻对妇女的摧残和迫害,同时还赞扬了兰花花勇于冲破封建礼教、大胆追求婚姻自主的反抗精神。
歌曲的旋律属于信天游的曲调,由上、下两句组成,曲调悠扬柔美,节奏舒缓自由,歌词口语化,很具地方特征。
有许多专业演员和业余歌手演唱过此歌,由于每个人的声音条件和演唱习惯不同,对个别音的处理也不尽相同,如第一拍,有人唱成6 7,也有人唱成6 2,这都是可以的。
这首歌前后共有八段歌词,如果用一个速度从头至尾演唱下来的话,难免会显得平淡,所以,人们在演唱这首歌时常根据内容的需要变换速度,即在讲述性强的段落中用快速,在抒发性强的段落(尤其是开头段和结尾段)则用慢速。
由于《兰花花》曲调特别深沉、真挚,内容情节强,故许多艺术家都曾以其作蓝本进行艺术创作。作曲家依此写成了艺术歌曲,电影剧作家依此创作了电影剧本,歌剧作家依其写成大型歌剧。 在民族乐器中,最能表达《蓝花花》情调的,是二胡这种悲情乐器。改编版影响最大者,莫过于关铭作于1981年的二胡协奏曲《蓝花花叙事曲》。关铭不是陕西人,1940年出生于河南唐河,但1958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1961年毕业分配至陕西乐团,1963年随乐团合并入陕西省歌舞剧院,对陕北音乐也是行家了。这部作品,评论者说“集中了秦派二胡几乎所有的演奏手法,最有效地发挥了二胡的表现力”。它入选了全国音乐院校教材,并是二胡等级考试的曲目。我听过不少版本的演奏,但最富于感染力的只有两个:
一个是百利唱片公司1996年在北京的录音,王憓指挥、王国潼与北京爱乐民族管弦乐团演奏,编号:BCD 96110,唱片名称即是《兰花花叙事曲》。王国潼不愧是二胡大师,演奏如在无人之境的自吟,一派大家风范。但百利的录音水准,实在不敢令人恭维。
另一个是迪安唱片公司的系列CD《中国传统乐器名家名曲》中的《二胡》,于红梅与中央音乐学院民族乐团演奏。录音师刘怀萱,编号:DDD-31001,未标录音时间及地点,约在1990年代后期。这是一套严肃认真的唱片,请了中国音乐研究所所长乔建中先生作顾问,李焕之题字,使用24位96Khz的数码录音,动态极佳,细微之处,毫发毕现,也是音响爱好者收藏的发烧碟。于红梅是山东人,二胡新秀,1984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从附中到研究生,读了十几年,现在是学院的副教授了。她的专辑《迷胡》,在海内外都有很好的评论。顺便说一句,她的丈夫是毕业于南加州大学的博士,专攻录音。这一版演奏,充满激情与活力,力度的运用是她的长项,她的硕士研究生论文,题目就是《谈二胡演奏中的力度变化》。不足之处是略有些夸张,还有点炫技的感觉,毕竟是学院派。
两个录音相比,各有所重,各有所长.
10. 二胡曲中:《三门峡畅想曲》难还是《兰花花叙事曲》难我感觉三门峡的快弓算是比较难的,
<蓝花花》难呀亲!《蓝花花》要求的感情很丰富,技巧也更多,而《三门峡》先对来是简单了一些,毕竟整首曲子讲究的是气势磅礴的感觉拉出来才好,可《蓝花花》又有哀怨、悲愤,还有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