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折荷花
⑴ 观莲节习俗
观莲节是旧时汉族民间节日。流行于我国部分地区。农历六月廿四举行,也有在六妆四或六月初六过节的。宋代已有此节,明代俗称“荷花生日”。这一天有划船、观莲等活动。凡有池塘种荷花的人,用纸作灯,内放蜡烛,点亮后放在水面,任其飘去,表示纯氏庆祝。现代观莲主要在江西省禅哪广昌县,该县每年都举办观莲花节,2015年莲花节举办时间是在7月11-7月19日,地址在该县的莲花广场。观莲主要日期为一年中的7月-8月底为最佳观赏日期,时间为早6点-10点,下午为贺裤码6:30-7:30为易。
⑵ 端午节为什么要放荷花灯
是一种中国民间祭祀及宗教活动,用以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祝福。
放河灯的中国民俗起源甚早。原始社会,限于对大自然认识的局限,较长时间,人们认为火是万物之源,成为顶礼膜拜的图腾,吉祥温暖的象征,战胜寒冷饥饿的神灵。
一些地区放河灯不限于七月半,三月三歌节、锅庄节、上巳节、三月节,也放河灯。姑娘少女对这个习俗特别钟爱,往往在节日夜,自制小灯笼写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顺水飘流。
夏历七月初七,是民间鹊桥会节日,又叫祈巧节、女儿节,人们怕牛郎看不清夜暗的鹊桥,便在人间河流放灯,让牛郎认路快步与织女相会。宋代以后不少文人诗文中有此记载。
在江南,病愈的人及亲属制作河灯投放,表示送走疾病灾祸,时间自然不限于七月半。“纸船明烛照天烧”,就是对这一习俗的生动描述。江河湖海上船只,见到漂来的灯船主动避让,以示吉祥。
(2)过节折荷花扩展阅读
端午的其他习俗
1、扒龙舟
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十分流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扒龙舟历史悠久,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龙舟竞渡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版块。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择吉日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
2、端午食粽
粽,即“粽籺”,俗称“粽子”,属“籺”的其中一种。“籺”是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籺有很多品种,不同的节日会做不同的籺,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习俗。粽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馅料和箬叶(或柊叶)等,其花样繁多。
⑶ 过年的时候用纸钱叠成莲花状,烧给死者好吗
逢年过节给死者烧纸钱,其实烧什么都无所谓,只是表达对死者的怀念。
⑷ 过节要用像朵莲花叫什以
通常叫莲花灯。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中元节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
⑸ 2020上海新浜荷花节时间地址上海6月景区活动汇总
在上海近期会有一些活动大家可以去参加哟,比如最近举办的荷花节。夏天嘛,最重要谈态的肯定是去赏荷花啊,刚好荷花节,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景区看看,除此以外还有一起其他活动可以一起去看看。
表演艺术新天地
活动时间:2020.6.18-6.27
活动地点:上海新天地
演艺大世界孵化的重点艺术节展品牌以及上海市重大文化活动——“表演艺术新天地”由中国最具国际视野的“爱丁堡前沿剧展”团体整体策展。并联手新天地一起主办,翠湖天地联合呈现。自2016年首次举办以来,每年都会为大家带来国内屡获大奖的超人气剧目,为观众奉上一场艺术盛宴!
新浜荷花节
活动时间:2020.6.18-8.18
活动地点:新浜荷花园
今年新浜镇的荷花主要集中在胡家埭村胡曹路两边,面积近600亩,分荷花精品园区和籽莲种植区。精品园区主要是指新浜荷花园(新浜荷花种苗基地),大约有60亩,需要购票,而外围的籽莲种植区不需要门票。
大观茶会
活动时间:2020.6.25-6.2613:30-16:00
活动地点:最城市文化体验空间
端午在即,打算宅家重复传统过节套路?不如来迪士尼国际旅游度假区,GET宝藏端午新玩法!发掘当代品茶新潮流,沉浸式体验艺术茶会,喝宋徽宗同款,天下第一快乐茶!
周杰伦主题展
活动时间:2020.6.20-8.2
活动地点: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货
杰迷们一定还记得那架天使飞翼钢琴,这次也将在展览现场出现!周杰伦从《不能说的秘密》里获得的灵感,亲自设计了这台堪称艺术品的天使飞翼钢琴,并耗时一年半花费千万纯手工打造。
博物馆美术馆通票
活动时间:2020.6.6-6.30
门票价格:199元起
35家免福点场馆全年任你游,全年100+精彩项目15福点自由选兑,官方出品,品质有保证,热门场馆预约便捷,有效期内保证预约权益使用。票总价值超2000元,玩一个就值回票价,玩两个就赚啦!
玛雅海滩水公园
开放时间:2020.6.20起10:00-19:00
景点地址:佘山镇林湖路888号
上海玛雅海滩水公园对外开放啦!太阳、高温不用怕,水公园里嗨浪一夏,魔都人的快乐源泉已经准备好开闸造浪,你的比基尼准备好了吗?全园水上设备一键打卡,更有全新打造的大型水上狂欢《深海电音派对》躁燃来袭。
52仲夏国风市集
活动时间:2020.6.25-6.2716:30-20:30
活动地点:文化名人街|虹口区多伦路52号
以“沉浸式国风市集”为主题,积极打造首个“52仲夏”国风市集活动,市集里美味佳肴,美酒好茶,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应有尽有,一定会是你不想错过的一次体验。期待与你的相遇!
大白兔游乐园
活动时间:2020.6.5-7.5
活动地点:上海世茂广场
这个夏天,大白兔快闪店再度限时重磅回归,这次的快闪店,大白兔官方一口气推出了如大白兔冰淇淋盒、大白兔盲抽机、大白兔巨型雪糕等诸多摆拍互动神器!在这里,你还可以体验AR实景游戏,据说还会随机赠送衍生产品券或大白兔冰淇淋体验券!
花烛品种展
活动时间:2020.6.20-7.31
活动地点:上海植物园展览温室(一)
本次展览展出的花烛园艺品种较去年山侍稿更为丰富,多达100余个。这些园艺品种多为花烛和火鹤花两个种杂交选育而得。此外,市民游客还能在展览上,欣赏到多个难得一见的天南星科原生种。
东方市民音乐会
演出时间:2020.7.4-12.19
演逗孝出地点: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今年下半年,东艺计划带来12场东方市民音乐会周末版,固定在每月第一、第三个周六上午举办,涵盖交响、民乐、合唱、独奏等演出形式。以“高贵不贵,文化亲民”为宗旨,陆家嘴信托荣誉呈现·东方市民音乐会周末版全场30、50、80元,学生票仅售15元的票价延续至今。
⑹ 七月节放莲花灯是什么节 中元节河灯节
相信很多朋友对于放莲花灯这一习俗并不陌生。不管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某些影视剧上,都常常能看见一些人逢年过节会在池中放入莲花灯,而灯上写上自己的心愿或是思念之人的姓名,以及对逝者的祝愿等等。这些都是民间的一些重要习俗。
七月十五鬼节
中元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大节之一。在过去,中元节的隆重甚至超过了春节。又称为七月半、吉祥举纤绝如意月、盂兰盆节、施孤、斋孤、鬼节这些,实际的传统节日时间就是在每一年的阴历7月14或十五日。传统节日目地便是祭祀祖先、拜祭神鬼的传统节日。
放荷花灯为习俗
莲花是佛教中吉祥的物品,而数字七在过去也拥有复活的含义。过去人们觉得先祖的亡者会在中元节的情况下返回世间,因此大家在这一天要提前准备拜祖、放河灯、烧香这些。在其中放荷花灯便是最重要的民俗文化习惯性之一。
祭拜河神
在正姿我国赫哲族,河灯节是当地隆重的传统节日,与中元节是同一天。传统节日举行的目地便是为了更好地祭拜河神、祈祷平安身心健康、祝愿族人顺利大丰收,实际的传统节日时间就是在每一年的阴历七月十五。而放河灯的目地便是为了更好地祈祷平安、祝愿身心健康、祝福大丰收这些,这也是赫哲族最重要的河灯节庆贺方法。竖颂
⑺ 有谁知道“穿越之绝色兽妃:凤逆天下 ”这本书里面的女主到底跟了谁墨莲还是风连翼求告诉!!!!!
第1725节:大结局【全文完结】 樱夜笑了一下,回头看着茫然的曹秀之,摇摇头说:“我不想回来,很快,我就可以轮回,做一个崭新的人。” “我可以让你们一起回来!” “不,北月,你不明白,我很累了,只想静静地离开,我从来不怪你,你这么多年的自丛兆行责愧疚,都是我害了你,你自由吧。” “我……” “翼哥哥是全世界最好的人,你怎么能让他一直等你?你不能给他幸福,我会怪你的。” 凰北月霎时间泣不成声,靠着樱夜的怀抱,像个孩子一样。 樱夜拍着她的肩膀,慢慢抬起头,看向战野:“皇兄,我还能叫你皇兄吗?” “你永远是我唯一的妹妹。”战野爱怜地摸摸她的小脸,目光里盛满了溺爱,有时候很后悔,为何樱夜在的时候,要对她那么严厉呢? 有时候想起樱夜,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兄长,因为小时候总让她哭鼻子。 樱夜开心地笑起来,“太好了!” 战野道:“去见见母后吧,她很想你。” 樱夜犹豫了一下,还是点点头,将凰北月放开,对他们挥挥手,然后拉着曹秀之一起,跟着吱吱离开。 凰北月还吸着鼻子,可是,沉重了很多年心,终于还是轻松了一些。 战野拍了一下她的肩膀,道:“我一次送别你的时候,你说过还会回来,这一次呢?” “这一次也一样!”抬起清澈渗哗的眼眸,虽然有哭过的痕迹,但是,依旧和当初一样真诚漂亮! 战野终于笑了,道:“就算不能得到你,看到你幸福也一样高兴。月儿,在外面受了委屈的话,就回来。” “嗯!”她重重的点头,这就是有家的感觉,不管在外面怎么困苦,背后都会有强大的依靠。 冰灵幻鸟飞上高空,这一次离开的心情,无比畅快,没有后顾之忧,一心一意翱翔天空,驰骋大地! 飞过城外的高地时,看见夜色中白衣翩翩的身影立于山头,潇洒出尘,临风而立,如猜稿芝兰玉树。 这丫的,比她还早就溜出来了! 驾驭冰灵幻鸟飞下去,和他平视,抱着双手笑道:“啧啧,堂堂修罗王,在这儿吹着冷风是等谁呢?” “等一个会嫁给我的姑娘。”风连翼目光灼灼地瞅着她,一脸深深的笑意,“不知道她肯不肯答应嫁给我。” “那姑娘嫁给你有什么好处呀?”凰北月笑问。 “什么好处都有,你看我一表人才,还是个皇帝,优点一大堆,专情啊,博学啊,温柔啊,耐心啊都数不清,至于缺点,如果太帅 也算的话,就这一个。” “这么好啊?” “当然啊,不这么好,敢娶天下最好的姑娘吗?”某人很自信啊!而且太奸诈了啊! 凰北月笑眯眯地说:“没有媒人,姑娘可不会随便嫁的。” 风连翼道:“你看,天和地,都是媒人啊,他们亲眼见证。” “那,聘礼呢?” “江山为聘!” 他笑起来,真是风花雪月,世间万物都失色,谁能抗拒,那样的倾城一笑呢? ————————————《凤逆天下》全文完结
⑻ 杭州特有的民风民俗有哪些
1、荷花节,每年的7到8月份杭州都会举办西湖荷花节,举办地在曲院风荷,主要活动有:赏荷花、采莲蓬、剥莲子、做荷花餐、听民间戏曲、放荷花灯祈福、荷花交易会、西湖荷花小姐摄影模特大赛、中国荷花品种展览会等。
⑼ 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端午节的食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端者,初也,五为阳数,故又称“端阳节”。端午节除了人们所共知的吃粽子外,各地还有丰富的食俗。
吃黄鳝 我国江汉平原每逢端午节时,还必食黄鳝。黄鳝又名鳝鱼、长鱼等。端午时节的黄鳝,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不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补功能。因此,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
吃面扇子 甘肃省民勤县一带,端午节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发面蒸制,呈扇形,有5层。每层撒上碾细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种花纹,染上颜色,十分好看。这种食俗据说是由端午节制扇、卖扇、赠扇的风俗演变而来的。
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吃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吃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吃煎堆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所谓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下油锅煎成一大片。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这种食俗由此而来。
吃薄饼 在温州地区,端午节家家还有吃薄饼的习俗。薄饼是采用精白面粉调成糊状,在又大又平的铁煎锅中,烤成一张张形似圆月,薄如绢帛的半透明饼,然后用绿豆芽、韭菜、肉丝、蛋丝、香菇等作馅,卷成圆筒状,一口咬去,可品尝到多种味道。
◆全国各地的端午节习俗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山东省〕
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陕西省〕
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甘肃省〕
静宁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镇原县端午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请师长,称为“享节”。漳县端午,牧童祀山神。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
〔江苏省〕
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仪征县也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
〔四川省〕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习俗。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敲锣打鼓,街游行。旧时,川西还有端午“打字子”的习俗。是日,成都人皆买李子,于城东南角城楼下,上下对掷,聚观者数万。光绪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掷李与外国传教士发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乐山、新津等地端午赛龙舟时,还举行盛大商品交易会。
〔淅江省〕
桐卢县乡塾之学童,端午节具礼于师长,称之“衣丝”。医家则于午时采药,相传此日天医星临空。
〔江西省〕
建昌府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中饮之,称之“开眼”。
〔湖北省〕
黄岗县端午节巴河镇迎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宜昌县端午竞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称“大端阳”,食粽、饮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省〕
攸县端午,孕妇家富者用花币酒食,贫者备鸡酒,以竹夹楮钱,供于龙舟之龙首前祈求安产。岳州府竞渡以为禳灾、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称为“送瘟”。
〔福建省〕
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酱。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仙游县端午竞渡后,献纸于虎啸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邵武府端午节前,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又以五色绒作方胜,联以彩线,系于钗上。幼女则悬之于背,称为“窦娘”。
〔广东省〕
从化县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新兴县端午,人家各从其邻近庙宇鼓吹迎导神像出巡。巫师并以法水、贴符驱逐邪凡魅。石城县端午,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
(台湾省)
台湾地处亚热带,早期来自大陆的移民多无法适应这里的气候,死于瘴疠时疫者,时有所闻。因此,端午这个以驱疾避疫为基本精神的节日,便显得格外重要。
前清时期的端午习俗,可以王瑛曾的《重修凤山县志》(十七六四年)卷三附录中的记述为代表:五月五日清晨,燃稻梗一束,向室隅熏之,用楮钱送于路旁,名日送蚊。门楣悬蒲艾兼插禾稗,谓可避蚊蚋;榕一枝,谓老而弥健。彼此以西瓜、角黍相馈遗。好事者于海口浅处,用钱或布为标,三皮渔般争相夺取,胜者鸣锣喝采,号日斗龙舟。午为小儿女结五采缕,男系左腕,女系右腕,名日神炼。
民间另有一种说法,认为插艾、榕能使身体强健。俗话说“插榕较勇龙,插艾较勇健”。私塾里的学生,照例要在端什节送红包给先生作谢礼,先生则以一把扇子作为回礼。
铃木清一郎的《台湾旧惯冠婚葬祭年中行事》(一九三四年)记载,丧期中的家庭,端午节不包粽子,而是由亲友赠送,称之为“送节”。丧家则以糖做为回礼。而农家把称为“福金”的金纸来在竹竿上,插在间,据说可以防害而获丰收。有些地方在端午节有作“咸茶”的习俗,就是用盐来腌紫苏叶和蕃石榴叶,据说可以当药茶,清除一切毒气。
日治时代的屏东县佳冬乡,还有在端午节这天打石战的习俗。石战在佳冬地区已流传了数百年,每年到了端午节前几天,众人纷纷拳擦掌,准备打场硬仗。石战以村落为单位,组织一如军队,并设有参谋长等职位。组织一如军队,并设有参谋长等职位。男人在“前线”掷石作战。妇女则在后方负责运送石头。单况泪烈时,动辄造成伤亡。战胜的一方可至战败的村子大肆吃喝一番。战败的村民则落荒而逃。若不幸被对方俘虏了,会被强迫脱裤处罚,当众羞辱一番。这项奇特的习俗,据说可保一整年好运,所以佳冬人乐此不疲。但是因为石战常造成严重的伤亡,再加上地方政府一再的禁止,遂在日治末期逐渐式微。
端午节,家家户户还有打“午时水”的风俗。午时水指的就是端午节中午打上的井水。据说午时水用来泡茶酿酒特别香醇,生饮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谚语道:“午时洗目睭(眼睛),明到若乌鹙”,又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最富传奇色彩的午时水,则来自大甲镇砧山上的剑井。传说井是当年郑成功插剑祷泉的地点,而自又相传鎑砧山盛产各种灵药仙草,于是剑井午时水的功效便被传说得神奇无比。每年端午节,剑井旁边争没午时水的人总是挤得密不通风。据说端午节正午对着井中仔细观看,还可以看见郑成功的那把影。而看见剑影的人,这一年一定无灾厄。
划龙舟,台湾称为“扒龙船”。据《民俗台湾》一卷六号上记载,日据时代士林的端午龙舟的习俗如下:自五月初一起,就先到水边“迎水神”。初五正午,即敲响锣鼓,扛起龙舟到河岸,途都有居民烧香礼拜。俗语说:“五月五。龙船鼓,满街路”。表示欢迎,称为“接龙船”。赛过龙,还要于初十“送水神”,并举行“谢江”的仪式。
台中南屯的头店,自清朝中叶,就有在开春后,穿木醒穿山甲的习俗。光复后,这个习俗固定在每年的端什节举行。犁头店在清朝,是台中最繁荣的地区,据说,这是因为当地位居穿七甲穴的缘故。所以,当地居民每年端午都会穿上木屐,来回重踏地面,以期用巨大的声响震醒穿山甲。目前,这项习俗已改采趣味竞赛的型式。由四个人自组一队,穿上两条长木皮钉成的环木屐竞走。卡卡的木屐声,确也震醒了犁头店居民们怀旧的情绪。
在节日食俗方面,台湾俗传端午吃桃、茄子及菜豆,可以健康、长。俗话说:“食茄吃到会摇,吃豆吃到老老”。台式的粽子制法分为南北两种。北部作法是米漏泡于水中,沥干后用油炒香,并君入五香粉、胡椒粉、酱油等调味料。将米蒸熟后再用竹叶包裹填馅,再一次使人味。也有人宜接用油将米粒炒至半熟,包裹真馅后蒸食。南部的作法是用纯白糯米漏泡后加肉馅,以绿竹叶包裹,水煮至熟透。因为制作方式有别,所以南北两地的粽子也风味各异。北部的粽子有浓郁的五香胡椒味,南部的肉粽则带有淡淡的竹叶清春,各特色。料的内容则有猪肉、香菇、虾米、花生、咸蛋黄、红葱头、栗子、蚝干等,随个人喜好增添。
苗栗地区的客家人过端午,也吃茄子及长豆、桃李等。但这些食物所代表的意义则和南人有别。吃子固然是取其长之意,吃李子则象征子孙繁衍,有人还认为可以预防中暑。吃长豆是为不被蛇咬(因长豆形状像蛇)。吃茄子则可预防蚊子咬(茄子客语叫做“吊菜”,而“咬”,土音为“ㄉ一ㄠ”,取其谐音)。
客家人包粽子还分碱粽及咸粽。碱粽特别是用来祭祀的。客家人过端午须准备四份牲醴,一付拜土地公,一付拜万善爷,一付拜附近的大庙。而碱粽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祭品。咸粽则分米粽及粄(粿)粽两种,纯粹用来解馋。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