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红海棠花
⑴ 关于海棠花的诗词有哪些
1: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帮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另外海棠花又称断肠花,思乡草。有象征游子思乡,表达离愁别绪的意思。又因为其妩媚动人,雨坦橘世后清香犹存,花艳难以描绘,又来比喻美人。
2:南宋陆游诗云:“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形容海棠艳美高雅。陆游另一首诗中:“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鲜艳的红花绿叶及花朵繁茂与朝日争辉的形象。
3: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让肢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这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来。曲故流传后.苏东坡据此写了一首《海棠》∶
《海棠》
作者: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是一首咏海棠的诗。诗的头两句,描绘海棠所生长的富丽环境,表明海棠的珍贵。后两句写深夜也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诗人爱花、爱美之情极为深切,这样做也够浪漫了。描写精致,用海棠比拟美人,更为生动。
4:到了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根据\'海棠春伍举睡\'典故,丰富了想象,画了一幅《海棠美人图.有诗云∶
《题海棠美人》
作者:唐寅
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
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5:宋代
《春暮游小园》
作者:王淇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作者:苏轼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⑵ 刘兼《海棠花》咏海棠诗赏析
《海棠·海棠花》咏海棠诗鉴赏
刘兼
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
烟轻虢国颦歌黛,露重长门敛泪衿。
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难寻。
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海棠被唐人称为花中神仙,她那娇美的花,轻柔的枝,繁盛的叶,令古往今来的诗人们留连忘返。她的风韵引起了不少诗人美好的想象,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株幽居独处的海棠,作者以花喻人,感情深切细腻。
诗的开头描写了海棠花淡淡微红的颜色和风韵。这是一株盛开的海棠(因为海棠未开放时为深红色,开后则为淡红色)这种颜色使海棠别具风掘历伍韵,那轻柔的花姿独得春天的生机,好象一个少女充满怀春的心情,古人赞海棠“绰绰如处女。”这两句正是把海棠描成了一个轻施粉黛的少女,在姹紫嫣红的百花判或中,她独具风采,难怪春天都对她偏爱。
三四两句对海棠的花姿和神态做了具体的描绘,运用典故,以花喻人,形象而传神。“烟轻虢国颦歌黛”,将海棠花比做虢国夫人,虢国夫人是杨贵妃的姐姐,长得很美,不施脂粉,唯恐掩盖了她的天生丽质,海棠花就象不施粉黛的虢国夫人那样皱着眉头。“露重长门敛泪衿”又把花比做了汉朝的陈皇后,她在失宠后别居于长门宫,愁闷悲思。这两个典故的运用,形象地表现了海棠花淡装素裹、娇美婀娜的花姿,并把人的感情赋予了海棠花,写出了海棠花孤寂,哀怨的神态。这样,作者笔下的海棠花就成为了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有血有肉,有情有感。
海棠花幽居独处,凄凉哀怨,但海棠花是一种高洁的花,作者同情它的处境,更喜爱它的品格,五六两句写出了海棠花的生活环境和孤高圣洁的气质。“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难寻”这海棠花没有盛开在百花园中,而是长在人们垂手可得的绣帘旁,孤独无依,正是这种环境,使它感到哀怨、孤独。但是,海棠花温馨高洁,虽然人们可以折损它,但它决不附丽,它要保持自己的圣洁,所以,总是秘密地藏起自己的花蕊,使彩蝶难以寻找。
在作者的眼里,海棠花不仅如少女般美丽而且象少女一样多情,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海棠的情致,海棠花藏起自己的花蕊,并非无情,到了美好的夜晚,它才有了多情的神态,为的是在皎洁的月光下,吐着芳香,伴着微醉的人儿低声烂扒吟唱。至此,花与人的感情融为一体。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诗的感情低沉,细腻,可能是作者感于自己的身世而作。
⑶ 咏海棠的诗词
海棠花素有“国艳”之誉,更有“百花之尊”、“花之贵妃”的美称,人们把它看作是美好春天、美人佳丽和万事吉祥的象征。明代的“风流才子”唐伯虎根据“海棠春睡”典故,丰富了想象,画了一幅《海棠美人图》,并题诗云:
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
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海 棠 花
——唐·齐己
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
半月暄和留艳态,两时风雨免伤摧。
人怜格异诗重赋,蝶恋香多夜更来。
犹得残红向春暮,牡丹相继发池台。
斜谷邮亭玩海棠花
——唐·顾非熊
忽识海棠花,令人只叹嗟。
艳繁惟共笑,香近试堪夸。
驻骑忘山险,持杯任日斜。
何川是多处,应绕羽人家。
海棠花放简冯元咨
——宋·苏泂
游丝无赖小庭空,梦想君家合树红。
曾向西川亲画得,举家终日看屏风。
海 棠 花
——宋·王安石
绿娇隐约眉轻扫,红嫩妖饶脸薄妆。
巧笔写传功未尽,清才吟咏兴何长。
海 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海 棠 花
——宋·方回
锦城春色万人迷,饭颗无心着品题。
实不如华谩浓艳,秋霜谁觑海棠梨。
雨中惜海棠花
——宋·廖行之
东君何事妒花妍,不遣春风一笑嫣。
邀动芳心愁万缕,盈盈含恨雨中天。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春暮游小园
——宋·王淇
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一
——宋·杨万里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春 寒
——宋·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踏莎行·雨中观海棠
——宋·张炎
命薄佳人,情钟我辈。
海棠开后心如碎。
斜风细雨不曾晴,倚阑滴尽胭脂泪。
恨不能开,开时又背。
春寒只了房栊闭。
⑷ 刘子翚《海棠花》咏海棠诗赏析
《海棠·海棠花》咏海棠诗鉴赏
刘子翚
幽姿淑态弄春晴,梅借风流柳借轻。
初种直教围野水,半开长是近清明。
几经风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
诗老无心为题拂,至今惆怅似含情。
这首诗是咏海棠花的。“幽姿淑态弄春晴,梅借风流柳借轻”,诗人开头这两句对海棠花就充满感情,与傅梦泉相反。梅花一出场,就显得娴雅高贵。它那端庄幽美的花朵,好象在春日晴空中玩弄什么似的。用一“弄”字旅态,使静态的海棠一下子变成了动态的海棠。我们似乎看见,春风吹来,海棠花摇曳生姿,阳光照耀下,并镇中红色的花朵明艳耀眼。用一“弄”字,使海棠花生机盎然。海棠花的美还不止此。梅花是多么令人喜爱啊!当严冬梅花开放时,它那绚丽无比的色彩,令人赞美不置。而海棠花便从梅花那里借来了不尽的风采,你不觉得梅花与海棠花有相象之处吗?柳树是轻柔可爱的,它那枝条之柔软无与伦比,它那柳絮是轻飘飘随风起舞的。海棠花便从柳树那里借来“轻”的姿态。宋真宗《海棠》诗说:“高低临曲槛,红白间纤条”,即称赞其枝条轻柔。唐诗人郑谷《擢第后入蜀经罗利路见海棠盛开偶题》诗中说:“一枝低带流莺睡,数片狂和舞蝶飞。”即称赞其花如柳絮之轻狂。海棠花既有梅花的风采,又有柳树的姿态,不是非常美的吗?“初种直教围野水,半开长是近清明。”说明开花的地点和时间。我们似见一株株海棠围绕野水开放,倒映在野水中。郑谷《海棠》诗说:“浓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清明时节半开的海棠花妩媚多姿。“几经风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二句写海棠花的品格和颜色。海棠花是香气四溢的。唐薛能《海棠》诗说:“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处一城香。”这是众所周知的。我们的诗人写海棠花香,却从海棠花的坚强性格入手。即使几经风雨,它仍然香气扑鼻,更显得海棠之宝贵。海棠花的美丽颜色,有如胭脂。许多诗人都以胭脂形容海棠花的颜色。但我们的诗人却说,用胭脂这种颜料去画海棠花,即使把胭脂用尽了,也画不出海棠花的美丽的红颜色。这是极力描述海棠花颜色之美。以上六句,把海棠花之美形容得无以复加。但是,诗人仍说:“诗老无心为题拂,至今惆怅似含情。”两句写诗人和海棠花之间的感情。诗人觉得自己的诗写得不好,又不想提拔赞美海棠花,以致使海棠花至今深感惆怅,似有很多感情要表达。这两句,使用的是拟人化的手法,一个木本的海棠简直变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了。这两句话,是以退为进。经过诗人的点染,海棠花简直是呼之欲出了。
中国古人常说:宋广平铁石心肠而所作《梅花赋》轻便艳发。刘子荤虽然是个理学家,却并不缺乏诗人的感情,和傅梦泉之流迥然不同。刘子荤笔下的海棠树,不是枝枝叶叶都浸润着刘子荤的似水深情吗?在刘子荤的感情滋润下,那海棠花不更显得美丽绝山多情吗?
⑸ 繁于桃李盛于梅——唐代咏海棠诗赏析(二)
宋代大诗人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使海棠花得“烧烛照”之别称。而海棠一名“贮金屋”,却出自唐代诗人何希尧的《海棠》:
著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
谁家更有黄金屋,深锁东风贮阿娇?
前两句“著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诗人直接把艳丽娇媚的半开海棠展现在读者面前。她,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娇羞少女,在春天的和风细雨里,显得更加楚楚动人。海棠花蕾呈朱赤色,诗称“绛萼”。稍开后呈粉红色,比之花蕾的秾艳则更具丰姿。著雨的海棠,胭脂消尽,花色格外清新光洁,远远看去有如少女含羞的红晕。
面对如此娇美妩媚的海棠,诗人流连忘返,仅仅赋诗犹不能尽情,进而生发奇想:“谁家更有黄金屋,深锁东风贮阿娇。”这里诗人运用《汉武故事》中的一则典故。汉武帝为太子时,长公主欲以女配帝,问曰:阿娇好否?帝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诗人用此典,意在抒发自己对海棠的爱惜之意。半开海棠虽美轮美奂,但“大多好物不长久。”红颜命薄,好景不再。有谁能用黄金屋宇,深锁东风,让海棠花长盛不衰呢?这突如其来的一问,既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挚爱,又隐含着诗人对美之幻灭的深深的优虑。从而更有力地深化了主题。
素以娇艳著称的海棠花,引得无数诗人对之吟咏。以咏鹧鸪著名的晚唐诗人郑谷也为之销魂,写下了这首颇有新意的《海棠》诗: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首联“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是全诗的总领。“匀”,即调匀。在和煦春风细心地吹拂下,海棠的花色显得格外鲜艳夺目,诗人为之销魂,忍不住要携酒对赏,挥毫赋诗了。“用”字,看似随意,实则甚见功力,把春风写活了,似乎春风也偏爱海棠,着力打扮她。
颔联较为集中地写了海棠花的特点。“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刚刚经受雨水洗濯的海棠最为光艳动人,而她在欲放未放之际色彩最为鲜红艳丽。海棠未开时呈深红色,开后则现淡红色,而它含苞待放之时最美最动人。“新著雨”与“欲开时”对举,既突出地表现了海棠花的特点,也增加了全诗的诗情画意。
颈联紧承颔联,又从侧面对海棠着力进行烘托。“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面对娇艳夺目的海棠,美丽多情的莫愁女因耽于观赏海棠毅然连妆也懒得梳了;以画海棠而闻名的画家梁广也迷恋海棠的艳丽而迟迟不肯轻易下笔。“懒”字和“迟”字,形象深刻地表现了美女莫愁、画家梁广对海棠的沉迷态度,有力地衬托了海棠的美丽和神韵。
尾联转而写诗人自己对海棠的沉迷。“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诗人为海棠的娇美而深深陶醉,早晨饮酒对赏,晚间赋诗吟咏,流连忘返。即便如此,诗人仍感不足,他甚至羡慕起在花枝间过夜的蝴蝶来了。可以想见,如果诗人能化作蝴蝶,那么,他必将日夜不离海棠花了。这两句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对海棠的倾慕之情。
这首诗主要写海棠之美及诗人对海棠的无限眷恋之情。全诗采用了层层深入的写法,而且诗中虚实相生,以虚衬实,空灵蕴藉。全诗不仅生动地写出了海棠之美,也成功地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挚着追求的心态。
《全唐诗》收录诗作800余首,数量仅次于白居易、杜甫、李白、元稹而居第五的晚唐诗僧齐己,以咏《早梅》诗闻名,其咏《海棠花》也很有特色:
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
半月暄和留艳态,两时风雨免伤摧。
人怜格异诗重赋,蝶恋香多夜更来。
犹得残红向春暮,牡丹相继发池台。
首联“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诗一开始将海棠花与桃李和梅花相比,突出了海棠花的繁荣、茂盛,并交代了其开花时间是在社日之后到寒食节前。颔联“半月暄和留艳态,两时风雨免伤摧”,写天气暖和,海棠花开留下娇艳的美态,此时风雨祥和,避免摧伤那娇艳的花朵。说明大自然对海棠花格外照顾,为它提供了优越的生长环境。
颈联“人怜格异诗重赋,蝶恋香多夜更来”,诗人喜爱海棠花的品格奇特,多谢诗赋赞美,蝴蝶贪念它的香气浓郁,夜里又飞回花间来。表现了对海棠花极度的喜爱之情。尾联“犹得残红向春暮,牡丹相继发池台”,写暮春时节,还有未凋残的海棠花在开放,与牡丹花相继绽放在池台边。将海棠花与花王牡丹相提并论,突出了海棠花的美丽高雅。
宋人陈思在《海棠谱序》云:“梅花占于春前,牡丹殿于春后,骚人墨客注意焉。独海棠一种,丰姿艳质,固不在二花之下。”此诗正是道出了海棠花艳冠仲春的独特魅力。
晚唐著名诗人顾况之子顾非熊的《斜谷邮亭玩海棠花》,写出了对海棠花的痴迷:
忽识海棠花,令人只叹嗟。
艳繁惟共笑,香近试堪夸。
驻骑忘山险,持杯任日斜。
何川是多处,应绕羽人家。
顾非熊少小聪明,一览成诵。却困举场三十年,穆宗长庆中登进士第。做过盱眙尉。顾“不乐奉迎,更厌鞭挞”,所以弃官隐居茅山。
从这首诗的整个格调看,大概是诗人过隐居生活时所写。标题“斜谷邮亭玩海棠花”中一个“玩”字,便活脱出诗人心境的闲适与安逸。正因为心境的闲适与安逸,因此,“玩”得仔细,“玩”得尽兴。
首联“忽识海棠花,令人只叹嗟”,意思是说,在斜谷邮亭,诗人忽然间看到了海棠花,首先是心有所动,便情不自禁地为之赞叹。接着是仔细观赏。颔联“艳繁惟共笑,香近试堪夸”,写诗人看到海棠花色艳花繁,感到十分赏心悦目。他想,凡是见到这样艳丽繁富的花朵的人都会喜欢。“艳繁”,形容花艳丽而繁富。海棠花的特点是“有艳无香”,诗人在观赏之际意识到了这一点,但诗人并没有直接写海棠花的这一“缺点”,而仍然是以赞扬的笔调写道“香近试堪夸”。意思是说,如果海棠花能够香气袭人,那大概会更令人夸赞。可见,诗人对海棠花的偏爱。
颈联“驻骑忘山险,持杯任日斜”,写诗人下马观花全然忘却了山路的险峻,花前把酒任凭夕阳西下。诗人迷恋海棠花已经到了如痴如醉,乐不思归、乐而忘归的地步了。斜谷邮亭旁的海棠花似乎还不够诗人欣赏,因此,诗人在尾联猜想,哪里是海棠花最多的地方呢?“何川是多处,应绕羽人家”,大概应围绕着道士的居处去寻它。“羽人”,是指神话中的飞仙。旧时称道人为羽人。说不定诗人以后又寻访更多海棠花呢! 事实上,道士居处海棠花也不一定就多,诗人之所以一下子会联想到道士居处恐怕是和他本人过着隐居生活有关吧。
这首诗在写法上犹如剥笋,层层递进。面对斜谷邮亭旁的海棠花,先是“叹嗟”,继之是“观赏”,由“观赏”到“入迷”,最后是决心“再寻”。诗中,海棠花姿可见,诗人心情可感,不知不觉的,我们也被带到斜谷邮亭旁,同诗人共赏海棠花。
五代诗人刘兼的《海棠花》,描写了一株幽居独处的海棠,以花喻人,感情深切细腻:
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
烟轻虢国颦歌黛,露重长门敛泪衿。
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难寻。
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首联“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诗的开头描写了海棠花淡淡微红的颜色和风韵。这是一株盛开的海棠(因为海棠未开放时为深红色,开后则为淡红色),这种颜色使海棠别具风韵,那轻柔的花姿独得春天的生机,好像一个少女充满怀春的心情。这两句把海棠描成了一个轻施粉黛的少女,在姹紫嫣红的百花中,她独具风采,难怪春天都对她偏爱。
颔联对海棠的花姿和神态做了具体的描绘,运用典故,以花喻人,形象而传神。“烟轻虢国颦歌黛”,将海棠花比作虢国夫人,虢国夫人是杨贵妃的姐姐,长得很美,不施脂粉,唯恐掩盖了她的天生丽质,海棠花就像不施粉黛的虢国夫人那样皱着眉头。“露重长门敛泪衿”又把海棠花比作了汉朝的陈皇后,她在失宠后别居于长门宫,愁闷悲思。这两个典故的运用,形象地表现了海棠花淡装素裹、娇美婀娜的花姿,并把人的感情赋予了海棠花,写出了海棠花孤寂、哀怨的神态。这样,诗人笔下的海棠花就成为了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有血有肉,有情有感。
海棠花幽居独处,凄凉哀怨,但它是一种高洁的花,诗人同情它的处境,更喜爱它的品格,颈联写出了海棠花的生活环境和孤高圣洁的气质。“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难寻”,这海棠花没有盛开在百花园中,而是长在人们举手可折的绣帘旁,孤独无依。正是这种环境,使它感到哀怨、孤独。但是,海棠花温馨高洁,虽然人们可以折损它,但它决不附丽,它要保持自己的圣洁,所以,总是秘密地藏起自己的花蕊,使彩蝶难以寻找。
在诗人的眼里,海棠花不仅如少女般美丽,而且像少女一样多情,诗的尾联写出了海棠的情致:“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海棠花藏起自己的花蕊,并非无情,到了美好的夜晚,它才有了多情的神态,为的是在皎洁的月光下,吐着芳香,伴着微醉的人儿低声吟唱。至此,花与人的感情融为一体,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
⑹ 赞海棠花美的绝美诗词有哪些
1、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苏轼《海棠》。
释义: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2、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陆游。具体诗不详。
释义:海棠花虽然艳丽但不俗气,是真正的贵气啊。
3、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王淇《春暮游小园》
释义:梅花褪去了残余的色彩,一抹新红攀爬在墙上,那就是海棠花啊。
4、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释义:竹篱间那株盛开的海棠嫣然一笑,把漫山野花都比得粗俗不堪,黯然失色。
5、海边奇树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李绅《海棠诗》。
释义:海边的那棵树有着绮丽的色彩,得知是从仙山取来栽种的。
6、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探春《咏白海棠》。
释义:一点芳心显得娇弱而无力,那三更时的影子在月亮下变得有迹可循。
7、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齐己《海棠花》。
释义:海棠花比桃李和梅花都繁盛,在寒食节前于社后盛开。
8、嫣然一笑,向烛花光下,经年才见。——程必《念奴娇(初见海棠花)》。
释义:在那烛光与海棠花下,嫣然一笑,多年才看见。
⑺ 七绝•咏海棠
东风袅袅小园中,玉剪轻裁万点红。
为有仙姿能解语,痴情岂独是苏翁。
注:解判喊坦语:会说话。海棠花又名解语花。苏翁:苏轼。苏轼有海棠诗:东风渗咐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掘桐烧高烛照红妆。
海棠社【拈韵赋诗】
作于辛丑年正月二十四(3月7日)。
⑻ 关于海棠花的诗词有哪些
1、海棠花
[明代] 佘五娘
海棠经雨更精神,独占园林第一春。
袅袅娇红初睡足,盈盈淡粉晓妆新。
秖应有艳能来蝶,便是无香亦可人。
只恐明朝易零落,莫教惆怅怨芳辰。
2、海棠花
[明代] 董少玉
小楼风定月初斜,紫玉新枝绾落霞。
睡起不堪重秉烛,春来愁杀海棠花。
3、海棠花
[唐代] 齐己
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
半月暄和留艳态, 两时风雨免伤摧。
人怜格异诗重赋,蝶恋香多夜更来。
犹得残红向春暮,牡丹相继发池台。
4、海棠花
[唐代] 刘兼
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
烟轻虢国颦歌黛, 露重长门敛泪衿。
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难寻。
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5、海棠
[宋代] 陆游
月下看荼蘼,烛下看海棠。
此是看花法,不可轻传扬。
荼蘼暗处看,纷纷满架雪。
海棠明处看,滴滴万点血。
16、海棠
[宋代]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17、海棠花
[宋代]王安石
绿娇隐约眉轻扫,红嫩妖饶脸薄妆。
巧笔写传功未尽,清才吟咏兴何长。
18、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宋代]吴潜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
羽书万里飞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
⑼ 七绝.咏海棠花
七绝.咏海棠花|拈红韵
绿芽紫蕾竞争雄,金屋藏娇妩媚红。
半放妖娆垂首笑,树枝集火耀苍穹。
【海棠社】第71期周日社课活动——【拈韵赋诗】
题为:运老自“横陈锦障阑干外,尽吸红云酒盏中。”句中拈一平声字为韵赋五绝或七绝(须出现所拈韵族悄皮字)
题目:咏海棠(指海棠花)
要求:咏物,不可犯题
原玉:
七律•海棠
宋兆差•陆游
谁道名花独故宫,东城盛丽足争雄。
横陈锦障阑干外,尽吸红云酒盏中。
贪看不辞持夜烛,倚狂直欲擅春风。
拾遗旧咏悲零落,瘦损腰围拟未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