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荣昌海棠香国

荣昌海棠香国

发布时间: 2023-05-03 10:59:10

⑴ 荣昌海棠公园详细介绍 及荣昌的特色有哪些

荣昌海棠公园地处县城以北一华里的濑溪河畔,为开放式综合公园。始建于1981年,占地面积103亩,绿地面积88.4亩,绿地率85%,水域面积6亩,道路广场面积为3.3亩,建筑和构筑物面积为5.3亩。

自2004年以来,已累计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对公园的基础设施、园林景观、绿地植物进行了改造建设。修建了春晖亭,对公园十六处管理房外墙装饰进行了翻新,增设指示牌、安全警示牌、果皮箱、座凳,铺装和改造休息性场地1000多平方米,新修水泥道路1公里,改造厕所1个,新安电缆线2000多米,粉刷和翻修园林建筑1处。在绿化建设上,坚持以绿为主、乔灌草结合,突出植物造景,适时调整改造园内植物,有效的丰富了植物景观与层次,提升了园内景观效果。在绿化管理上,增加力度,抽调业务技术过硬的人员对园内植物进行精心管护,使植物生长旺盛,常年保持整齐、美观的绿化效果;适时做好公园的鲜花摆放和更换,确保公园的园容“整洁清新,花木繁茂,景色优美”。

2006年被评为重庆市二级达标公园,根据规范化管理二级达标公园的要求,严格按照重庆市公园管理条例、管理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管理,并结合公园实际,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了公园总体规划,严格执行,逐步关实施。注重建设项目与公园特点的结合,条件成熟一片,改造一片。缲化安全管理措施,年初层层签定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安全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并实行日检、周检,随时消除安全隐患,保证了游人的安全游园,放心游园。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普遍赞誉,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勇于创新,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为动力,以“管理上台阶,服务上档次,园林绿化出精品”为工作思路,使其成为城市的窗口,城市的形象,精神文明的展示地,市民的氧气库,努力营造整洁、舒适优美的游憩环境,更好地服务社会、回报广大市民。

荣昌特产:黄凉粉 卤鹅 铺盖面 羊肉汤 好吃的太多了,想到就流口水

⑵ 香国公园在哪里

香国公园在重庆市荣昌区西部宜居区西侧的濑溪河畔。

香国公园地处荣昌县城西北,背靠螺灌山,毗邻香国大道。规划面积487.5亩。香国公园属于郊野公园,将自然景观、休闲度假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起来。 公园占地面积32.47公倾,绿地面积29.93公倾,绿地率达到92%。

了解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设计手法,根据原有自然特色,以尽量减少人工对自然的干扰为原则,创造了一个以山为媒体的城市郊野公园,充分体现了“自然”、“谷普”、“野趣”的构思原则,既满足了久居闹市的居民踏青郊外、回归自然的需要,又满足了人们观景的要求。

荣昌古称昌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有“天下海棠本无香,唯有昌州海棠独香”的诗句,因此在植物配置上大量运用海棠植物,2011年,共栽种了各类海棠13万余株,尤其是香味纯正的西湖海棠,营造“海棠香国”氛围。

在后期制作上将在公园各节点位置通过实物展示、诗词歌赋、雕塑绘画等等形式展示古昌州文化、海棠文化、陶器文化、夏布文化、折扇文化、育猪文化,让每一个进入公园的人都可以通过观看与观察,真切感受荣昌历史文化的久远和厚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香国公园

⑶ 海堂香国我是搜索一下海堂香国的位置在那里

海堂香国的位置:四川乐山市中区市中乐山市中区任家坝17号。
简介:
“海棠香国”一词出自宋人沈立的《海棠记》:“大足治中,旧有香霏阁,号曰海棠香国。”,南宋著名地理学家王象之《舆地纪胜》里的《静南志》也记载:“昌居万山间,地独宜海棠,邦人以其有香,颇敬重之,号海棠香国。”

“海棠香国”原指古代昌州,如今在重庆市永川区、大足区、荣昌区一带。

四川省乐山市也将“海棠香国”作为了自己的文化名片。

⑷ 那个遥远的西南小城,就是我的家乡

文/雨天

1.海棠香国

那个遥远的西南小城,就是我的家乡_重庆荣昌。它位于重庆的西部。有一个雅称“海棠香国”。

据史料记载,“海棠香国”一词最早出自南宋著名地理学家王象之《舆地纪胜》里的《静南志》。《静南志》里有这样的记载:“昌居万山间,地独宜海棠,邦人以其有香,颇敬重之,号‘海棠香国’”。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九中有一个典故,说的是宋朝彭渊材富可敌国,平生无所恨,所恨者仅五事,其四便是“恨海棠无香”。后来他得知四川昌州海棠独香,喜不自禁:“海棠无香,唯昌州海棠独香,非佳郡乎?”

“昌州海棠独香”的记载见于唐代《百花谱》。《百花谱》记载:海棠为花中神仙,色艳丽,但花无香无实。西蜀昌州产者,有香有实,士人珍为佳果。”

“海棠香国”文化在现在的永川,大足,荣昌三个区得到共识,成为渝西文化的代表。

春天,正是家乡的海棠花,开得正艳的时节。

在濑溪河和荣峰河畔,在县城的主干道以及公园,区市政园林部门大量种植了海棠树,有贴梗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垂丝海棠等10万株左右。

海棠大道两旁的贴梗海棠开得格外鲜艳,红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吸引着蜜蜂在花间嬉戏,在春风的吹拂下,红红的海棠花摇曳着娇嫩的身姿,就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样默默不语、逗人喜欢。

明代《群芳谱》中,称贴梗海棠花朵鲜润丰腴,绚烂耀目,是庭园中主要春季花木之一。

金代诗人元好问有《赋未开海棠》诗:“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经过一个冬季,海棠芳菲的季节到来了。满树的红颜,开在春日的季节,那么的热情、浪漫和洒脱。

2.昌州故里

《静南志》“昌居万山间,地独宜海棠。”里提到的“昌”就是昌州。

在唐宋时期,昌州辖永川、大足、昌元(今荣昌)、静南四县,后静南撤县并入永川、大足、荣昌。

考古发现,唐昌州府州治衙门,在荣昌区盘龙镇,故号称“昌州故里。”

明洪武七年,因昌元县系置荣州、昌州之地,而更名为荣昌县,寓“繁荣昌盛”之意。

荣昌区政府所在地昌元镇,名称就来源于唐宋时期的“昌元”,一直沿用至今。

荣昌区濑溪河畔、海棠公园旁,名为“昌州故里”的一大片唐宋风貌古建筑群,依山傍水、拔地而起。

白日里,濑溪河两岸绿树成荫。

一棵棵海棠迎着春光傲然怒放。林荫道上一排排休闲伞,伞下是露天茶馆,有友人轻松的畅谈;也有家人间的亲密交谈;那种悠闲自在羡煞了多少的外地游客和来荣洽谈业务的客商。吸引了他们也加入到喝茶聊天观河景的人群中。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濑溪河两岸呈现出一片“华灯璀璨映水,流光异彩纷呈”的景象。

未来的几年,荣昌将沿着濑溪河打造一个连接城区至万灵古镇,总长达十公里的荣昌版的“清明上河图”。

3.家乡的美食

荣昌人习惯称自己是“好吃狗”,就是“吃货”的意思。

早上,一碗小面麻辣鲜香,不论你是穿着周正的西装,还是普通的衣着,大家都聚在一起。面馆环境看起来可能不是那么的光鲜漂亮,但大家认的是面条的味道。

面馆里的座位永远是不够的,老板会准备许多的塑料方凳,有高有低。如果老板忙的没有时间,客人自己会搬出方凳放在面馆的门口。

早上吃小面的时间,就会看到这样的一副场景:面馆里客人坐的满满的,门口的凳子上也坐满了,人坐在小凳上,面条碗放在高凳上。都低着头呼、呼、呼的吃得香。还有那站着的,那是来的太晚,也不会在意有没有坐的地方,只管朝着店里喊一声:“老板,来二两小面。”

在荣昌,还有一种特色面食“铺盖面”,在重庆市区和各区县,声名远播。店主将事先揉好的面,揪下一小块,麻利而熟练的拉成一张薄薄的面片,抛入沸水中煮上一两分钟捞起,一碗面也就四五块面片,冲上熬制的骨头汤,舀一勺闷的软软的白豌豆,再舀几勺炸酱,撒几颗葱花。面滑爽细腻,有咬劲。喝一口汤鲜美无比。

临近中午,肚子开始咕咕叫,那就到卤鹅店,买一个鹅翅膀或鹅脚,香香嘴,解解馋。

中午时分,好吃的东西就更多了。热的有回锅肉、鱼香肉丝、水煮肉片、水煮鱼、宫保鸡丁、旱蒸牛肉、鱼香茄子等,凉的有蒜泥白肉、白切鸡、荣昌卤鹅、卤猪脸、猪耳、猪嘴、猪心、猪肚、猪肠,一应俱全。

记住,这些都是家常菜。

不要担心肉类太多,我们区有著名的世界八大名猪、中国三大名猪之一“荣昌猪”。源源不断、供不应求。

如果你想吃蔬菜,那更不在话下。荣昌区地处丘陵地带,地势起伏平缓,水系发达,适宜蔬菜生长,蔬菜和荣昌猪的供应都是常年不断。

到了重庆的地界,不吃火锅那就等于没有到重庆。

重庆火锅,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边、朝天门码头的船工和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原料主要是牛毛肚、猪黄喉、鸭肠、牛血旺等。

重庆人调侃自己:北方人吃饺子,重庆人说拿来烫火锅;蒙古人吃羊肉,重庆人说拿来烫火锅;海滨的人吃海鲜,重庆人说拿来烫火锅。什么食材在重庆都是可以烫火锅的。

这是重庆人的一绝。

荣昌的“好吃狗”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的,黄凉粉,红苕水粉、猪油泡粑、艾粑、猪儿粑是一年四季都离不开的小吃。

荣昌卤鹅已有百年历史,是重庆地区的美食一绝。荣昌人有句顺口溜:“卤鹅,卤鹅盯一眼就走不脱”。卤鹅肉、卤鹅翅、卤鹅肝、卤鹅脚,金黄发亮、五香味浓,再配上特制的佐料,鲜香美味令人垂涎。是男人的下酒菜,女人的零嘴和下饭菜。

你如果来荣昌,在街上看见荣昌人边走边啃卤鹅翅膀或是卤鹅脚,千万不要大惊小怪,那是他们的零嘴时间。

天气转凉,羊肉汤就成了荣昌人的最爱。荣昌羊肉汤汤汁乳白,咸鲜味正,香味浓郁,肉质细嫩,无腥膻味。是秋冬季进补的上佳饮食。

有名店专做全羊宴,蒸炒煎焖炖,十八般武艺,最后给你送上满满的一桌。客人点击最多的是粉蒸羊肉,还有蚂蚁上树、炒羊肝、爆炒羊肚、孜然羊排、红烧带皮羊肉、返沙胡豆等,最爱的还是羊肉汤锅,白白的羊汤,在汤里煮羊杂、羊肉、羊肉水饺和各种蔬菜。

写到这里,我饿了,也有了回荣昌的冲动。

我爱荣昌,我爱我的家乡。

注:本文中有关历史部分的知识在网络摘取,感谢原作者。

⑸ 重庆荣昌古称是什么

荣昌历史悠久,素有“海棠香国”的美称。早在春秋时期,荣昌便是巴国的属地。西汉以后,县地属江阳和汉安两县。唐乾元二年正月,即公元758年,始设昌州,下辖昌元、静南、大足三县,昌元县的设置便是荣昌地域建县的开始,时为唐昌州府州治所在地。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更名为荣昌县,县治今昌元镇,属重庆府。民国时期隶属重庆蜀军政府及四川省政府。1949年12月,成立荣昌人民政府。先后隶属西南川东行署壁山专区、江津专区、永川地区。1983年4月,永川地区撤销后,荣昌并入重庆市至今。

热点内容
绿植婚纱草 发布:2025-05-12 16:09:14 浏览:964
生宣工笔牡丹 发布:2025-05-12 16:04:06 浏览:636
上译茶花女 发布:2025-05-12 15:01:24 浏览:121
国家级茶花 发布:2025-05-12 14:55:08 浏览:250
卉苑鲜花 发布:2025-05-12 14:05:48 浏览:610
对一朵花的微笑 发布:2025-05-12 13:53:36 浏览:318
芬迪樱花香水 发布:2025-05-12 13:46:39 浏览:845
童真与花艺 发布:2025-05-12 13:46:39 浏览:942
玫瑰能放多久 发布:2025-05-12 13:20:13 浏览:464
炫舞七夕抽奖 发布:2025-05-12 12:57:30 浏览: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