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海棠纹吊顶

海棠纹吊顶

发布时间: 2023-04-14 03:47:00

1. 柿蒂纹和海棠纹的区别

1、柿蒂纹是兴起于春秋战国、流行于汉代的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装饰纹样,因其中一些花纹的形状像柿子分作四瓣的蒂而得名,亦称柿蒂形纹。柿蒂纹多用于伞盖、漆奁盖、铜镜和其他青铜器上,也见于汉代墓室天井上、墓门上,是汉代常用的装饰图案。简罩信
2、海棠为蔷薇科落叶乔木,叶长卵形,春月出长梗着花,蕾朱赤色,开花时外面半红半白,内面粉红,娇嫩艳丽。花重瓣的有贴梗海棠和垂丝海棠,单瓣的为西府海棠。《群芳谱》谓:“海棠盛于蜀,而秦中次之。其株倘然出尘俯视众芳,有超群绝类之势。而其花甚丰,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约如处女,非若他花冶容不正者比,盖色之美者惟海棠,以其有色无香,故唐相贾耽著《花谱》,以为花中神仙。”唐代已有海棠闷清花式杯,辽代有海棠式长盘,明代有宋苏拦轮轼《海棠》诗意图。海棠花也常与其他花卉组合,如“玉堂富贵长寿”等。

2. 苏州园林拙政园介绍

物悔拙政园位于古城苏州东北隅(东北街178号),是苏州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苏州园林拙政园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苏州园林拙政园介绍

1景点简介

苏州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1509年,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园的名字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

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十年(1860)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西部原为“补园”,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东部原称“归田园居”,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均为移建。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2主要景点

东花园区域

秫香馆:秫香,指稻谷飘香。此处以前墙外皆为农田,丰收季节,秋风送来一阵阵稻谷的清香,令人心醉,馆亦因此得名。秫香馆为东部的主体建筑,面水隔山,室内宽敞明 亮,长窗裙板上的黄杨木雕,共有 48幅,雕镂精细,层次丰富,栩栩如生。落地长窗加上精致的裙板木雕,把秫香馆妆点得古朴雅致,别有情趣。

涵青亭:园林建筑,以亭的变化为多。亭是一种只有屋顶而没有墙的小屋,玲珑轻巧,一般由屋顶、柱身和台基三部分组成。在园林中可点景、观景,又可供人小憩、纳凉、 避雨。涵青亭居于一隅,空间范围比较逼仄。整座亭子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给本来平直、单调的墙体增添了飞舞的动势。斜倚亭边美人靠厅喊小坐,天光云影,水 间锦鲤遨游,荷莲轻荡。

天泉亭:是一座重檐八角亭,出檐高挑,外部形成回廊,庄重质朴,围柱间有坐槛。四周草坪环绕,花木扶疏。亭北平岗小坡,林木葱郁。亭子之所以取“天泉”这个名字,是因为亭内有口古井,相传为元代大宏寺遗物。此井终年不涸,水质甘甜,因而被称为“天泉”。

芙蓉榭:榭是我国古代一种很美的建筑形式,凭借周围风景而构成,形式灵活多变。芙蓉榭一半建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灵空架于水波上,伫立水边、秀美倩巧。此榭面临广池,是夏日赏荷的好地方。

缀云峰:兰雪堂北,山峰高耸在绿树竹荫中,山西北双峰并立,取名“联璧”。缀云峰、联壁峰为归园田居的园中景点。缀云峰的形态自下而上逐渐壮大,其巅尤伟,如云状,岿然独立,旁无支撑,此峰苔藓斑驳,藤蔓纷披,不乏古意。

中花园区域

香洲:为“舫”式结构,有两层楼舱,通体高雅而洒脱,其身姿倒映水中,更显得纤丽而雅洁。香洲寄托了文人的理想与情操。

雪香云蔚亭:扮蚂野雪香,指梅花。云蔚,指花木繁盛。此亭适宜早春赏梅,亭旁植梅,暗香浮动。又称冬亭。

梧竹幽居:建筑风格独特,构思巧妙别致的梧竹幽居是一座亭,为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此亭背靠长廊,面对广池,旁有梧桐遮荫、翠竹生情。亭的绝妙之处还在于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洞环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的分圈、套圈、连圈的奇特景观。 “梧竹幽居”匾额为文徵明题。

松风水阁:松、竹、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作“岁寒三友”。松树经寒不凋,四季常青,古人将之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者。松之苍劲古拙的姿态常被画入图中,是中国园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松风水阁又名“听松风处”,是看松听涛之处。

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极为少见的廊桥。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故以为名。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是拙政园的经典景观。

远香堂:远香堂为四面厅,是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建于原若墅堂的旧址上。堂北平台宽敞,池水旷朗清澈。堂名因荷而得。夏日池中荷叶田田,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是赏荷的佳处。

海棠春坞:玲珑馆东侧花墙分隔的独立小院是海棠春坞。造型别致的书卷式砖额,嵌于院之南墙。院内海棠两株。庭院铺地用青红白三色鹅卵石镶嵌而成海棠花纹。与海棠花相呼应。

听雨轩:在嘉实亭之东,与周围建筑用曲廊相接。轩前一泓清水,植有荷花;池边有芭蕉、翠竹,轩后也种植一丛芭蕉,前后相映。雨点落在不同的植物上,加上听雨人的心态各异,就能听到各具情趣的雨声,境界绝妙。

玉兰堂:是一处独立封闭的幽静庭院,玉兰堂高大宽敞,院落小巧精致。南墙高耸,好似画纸,墙上藤草作画,墙下筑有花坛,植天竺和竹丛,配湖石数峰,玉兰和桂花,色、香宜人。

西花园区域

笠亭:在扇亭后的土山上还有一小亭,称“笠亭”。“笠”即箬帽,亭作浑圆形,顶部坡度较平缓,恰如一顶箬帽,掩映于枝繁叶茂的草树中。

宜两亭:在别有洞天靠左,叠有假山一座。沿假山上石径,有一座六角形的亭子位于山顶,这就是“宜两亭”。

卅六鸳鸯馆(十八曼陀罗花馆):为西花园的主体建筑,南部称“十八曼陀罗花馆”,北部名“卅六鸳鸯馆”,这是古建筑中的一种鸳鸯厅形式。 南厅是十八曼陀罗花馆,曼陀罗花即山茶花。北厅因临池曾养三十六对鸳鸯而得名。卅六鸳鸯馆内顶棚采用拱型状,既弯曲美观,遮掩顶上梁架,又利用这弧形屋顶来反射声音,增强音响效果,使得余音袅袅,绕梁萦回。

倒影楼(夜景):倒影楼以观赏水中倒影为主。楼分两层,楼下是“拜文揖沈之斋”,文是指文徵明,沈是指沈周,这两位均是苏州著名的画家,沈周还是文徵明的老师。当年,西园园主张履谦为表达自己的景仰之情,于光绪二十年(1894)特建此楼以资纪念。倒影如画景色绝佳。

留听阁:为单层阁,体型轻巧,四周开窗,阁前置平台,是赏秋荷听雨的绝佳处。阁内最值得一看的是清代银杏木立体雕刻松、竹、梅、鹊飞罩,刀法娴熟,技艺高超,构思巧妙,将“岁寒三友”和“喜鹊登梅”两种图案柔和在一起,是园林飞罩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浮翠阁:为八角形双层建筑,高大气派,煞是引人注目。山上林木茂密,绿草如茵,建筑好像浮动于一片翠绿浓荫之上,因而得名“浮翠阁”。

塔影亭:在留听阁,回头望塔影亭,顿觉美妙致至。攒尖的八角亭映入水中,宛如宝塔,端庄怡然,不失为西部花园中一个别致的景观。

与谁同坐轩:小亭非常别致,修成折扇状。苏东坡有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名“与谁同坐轩”。轩依水而建,平面形状为扇形,屋面、轩门、窗洞、石桌、石凳及轩顶、灯罩、墙上匾额、半栏均成扇面状,故又称作“扇亭”。

波形廊:在西花园与中花园交界处的一道水廊,是别处少见的佳构。从平面上看,水廊呈“L”形环池布局,分成两段,临水而筑,南段从别有洞天入口,到卅六鸳鸯馆止;北段止于倒影楼,悬空于水上。

园林博物馆

苏州园林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园林专题博物馆,始建于1992年。2007年12月4日,园林博物馆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新馆紧邻拙政园,占地面积3205平方米,建筑面积3390平方米,园林博物馆设有序厅、园林历史、园林艺术、园林文化、园林传承等五大展厅,以苏州历代名园为例,向游人展示苏州古典园林的丰厚内涵和艺术魅力。博物馆以造园工具、陈设家具、建筑构建等实物为主要载体展示园林的传统造园工艺,并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展示古典园林的艺术魅力。

中国私家园林特点

1.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亩至十几亩,小者仅一亩半亩而已。造园家的主要构思是"小中见大",即在有限的范围内运用含蓄、扬抑、曲折、暗示等手法来启动人的主观再创造,曲折有致,造成一种似乎深邃不尽的景境,扩大人们对于实际空间的感受;

2.大多以水面为中心,四周散布建筑,构成一个个景点,几个景点围合而成景区;

3.以修身养性,闲适自娱为园林主要功能;

4.园主多是文人学士出身,能诗会画,善于品评,园林风格以清高风雅,淡素脱俗为最高追求,充溢着浓郁的书卷气。

5.在布局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手法;善于仿造自然山水的形象;十分讲究园林的细部处理。

拙政园的旅游指南

特色活动

杜鹃花节:每年春季,拙政园都要隆重举办一年一度的“杜鹃花节”。“杜鹃花节”既是拙政园的一项传统特色项目,也是被苏州市政府列入“苏州旅游节”的重点项目之一。杜鹃花展期间,将有数百种名贵杜鹃花展出。届时,拙政园内是莺歌燕舞,万紫千红,满目妖娆。不仅让游客在浓浓春意中领略游园的意趣,也让游客在山花烂漫中感受到拙政园这座城市山林的诗情画意。

荷花节:每年夏季,拙政园都将举办苏州园林的传统特色项目“荷花节”。“荷花节”依托于拙政园宽阔的荷塘,以数百个品种的缸荷、碗莲及多种水生植物造景,渲染荷花香远益清的感官效果,营造夏日江南水乡的清凉意境。此时的拙政园内,到处是‘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的景象。在河堤绿荫下,在习习凉风中,拙政园成为游客赏荷的最佳去处,在拙政园观赏荷花展已成为苏州市民喜闻乐见的活动,成为了一种“新民俗”。

反季菊花展:每年秋季,拙政园都将以菊花为主题举办反季菊花展。菊花展中,如彩球,似花灯,像礼花,团团簇簇、千姿百态的菊花,展示着超凡脱俗,孤标亮节,高雅傲霜的自然特质。游客在以疏朗自然的风格著称的拙政园中赏菊,别有一番“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闲情逸趣。

园林票价

淡季 50元/位 10.31-4.15

旺季 70元/位 4.16-10.30

3. 读书笔记 43

第9章清式建筑做法

一、大木作

1.概说

(1)大木的含义

大木是指木构架建筑中的主要承重部分,如柱、梁、枋、檩、斗栱等。

(2)清式大木做法

清式大木做法可分为大木大式和大木小式两类。

①大木大式

a.使用斗栱的大木大式建筑有时称为殿式建筑,一般颤悄用于宫殿、官署、庙宇、府邸中的主要殿堂。

b.面阔可自5间多至11间,进深可多至11桁。

c.可使用周围廊、单檐或重檐的庑殿、歇山屋顶、筒瓦或琉璃瓦屋面、兽吻和斗栱。

d.建筑尺度以斗口作为衡量的标准。

②大木小式

a.用于次要房屋和一般民居。

b.面阔3间至5间,通进深不多于七檩,大梁以5架为限。

c.只用单檐悬山和硬山及以下屋顶,不用琉璃瓦和斗栱。

d.建筑尺度依明间面阔及檐柱径为标准。

2.建筑主返洞尺要尺寸的决定

(1)建筑平面

①大式建筑

a.根据建筑的类型选择斗栱的大小和出跳的多少。

b.根据每攒斗栱宽度为11斗口,斗栱挑出每跳为3斗口,计算出建筑的各间面阔和断面进深。

②小式建筑

a.定明间面阔,次间减一尺,梢间再减半尺到一尺,或次间为明间的八折,梢间为明间的六五折或七折。

b.出檐长按檐柱高三折,檐步按檐柱径5倍计算,金步按檐步八折或同檐步,脊步仿此。

(2)建筑高度可分为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

①台漏高基高度

a.含义台基高度为由地面到阶条石上皮,清式做法中称为台明高。

b.标准普通台基高等于檐柱高的15/100,特殊的根据实际情况另定。

②屋身高度

a.大式建筑包括柱础、柱身和斗栱的总高,柱础高为檐柱径之2/10,折合1.2斗口;柱高70斗口。

b.小式建筑柱高为明间宽的4/5或柱径的11倍,柱下若用鼓镜柱础,其高为1/5檐柱径。

③屋顶高檐口下至正脊上皮的距离,实际是根据各步架举高与屋脊形式等决定。

3.举架

(1)清式建筑各步举高清式各步距离在多数情况下相等。

(2)相关规定

①五举,表示此步升高是水平距离的0.5,六五举即0.65。

②屋面坡度愈往上愈陡,除亭、塔等攒尖顶外,一般建筑的脊步规定不得超过九举,否则不利铺瓦。

③计算程序由下而上,与宋式相反。

(3)注意事项飞檐一般不设举高,飞椽置于檐椽之上,自然形成约三五举的坡度。

4.庑殿顶推山以九檩庑殿为例,设各步架原来水平投影距离都为X,则山面推山后的各步距离,可依下列步骤求得:

(1)山面檐步不推(即下金檩不推),距离仍为X。

(2)山面中金檩推出1/10步架,即X/10。推山后的下金步=X-X/10=9X/10。

(3)将山面中金檩已推出处的由戗线延长,交上金檩线于一点。由此点沿上金檩线再推出1/10步架,即得推山后上金步距离。

(4)脊步推法仿此。

5.歇山顶收山

(1)收进距离依立面要求和山面结构而定,一般山柱中心线距山花板外皮一檩径(4.5斗口),距采步金梁一步架(22斗口)。

(2)结构方法用增加扒梁(或顺梁)和采步金梁来解决。

①承采步金的短梁,若后端插在金柱上,就叫顺梁。

②后端架在五架梁或七架梁上的称为扒梁(宋名丁柎)。

③置于角部其位置与角梁相垂直的,叫抹角梁。

④与角梁同方向的叫递角梁。

6.悬山顶挑山(1)含义悬山顶挑山是将悬山建筑两山的檩头,向山柱(或山墙)外伸出四椽四档(即椽间空档)或1/3檐柱高的做法。

(2)做法

①山面的搏风板用来遮护檩头并起装饰作用,宽度为8斗口,厚1.2斗口。

②表面涂朱红或栗壳色油漆。

③在山尖处有的用悬鱼作装饰,并在檩头部位钉以铜钉。

7.攒尖顶

(1)形式有方、圆、五角、六角、八角等形式。

(2)单间方攒尖亭

①尺寸

a.檐柱高等于80/100面阔,柱径等于七/100面阔。

b.檐步=脊步=1/4面阔,檐步高五举,脊步高七举或七五举。

②做法

a.檐柱间用檐枋联系,出头作成霸王拳或三岔头式。

b.在角柱处45°放置花梁头,然后沿檐枋方向放檐檩,枋与檩间施垫板,并以榫头插入花梁头内。

c.檩上再斜放抹角小梁四根,梁中央放木墩(交金墩),以承金檩及垫板,老角梁的尾端也搭在这里,由此出由戗,按脊步举高,四面斜撑顶部的雷公柱,以承宝顶。

8.柱

(1)含义

柱为主要垂直承重构件,屋面荷载自上而下经此传至基础。

(2)分类

依部位可分为檐柱、金柱、中柱、童柱等。

(3)清代柱的特点

①檐柱、金柱、中柱等的断面大多为圆形,柱体平直,仅在上端作圆角小卷杀(约为柱径的3/100)。

②南方建筑梁架上的童柱,常作成断面不等的梭杀,形状如长形之瓜,故又称为瓜柱。金柱又称老檐柱,高度随举架,柱径6.6斗口或檐柱径加2寸或1寸。

③重檐金柱或内檐金柱,柱高等于檐柱高加檐柱斗栱高再加重檐高,柱径为7.2斗口;中柱高随举架,径等于7斗口;童柱高随梁架,径等于6.6斗口。

④柱头上直接放置梁架或大斗时,上端须开馒头榫(若有平板枋则不用)。

⑤柱脚做管脚榫插入柱础,它们的长度都是柱径的3/10。

⑥童柱下要做双榫,长、宽亦为柱径的3/10,厚减半,两榫间距离一斗口或一椽径(1.5斗口)。

9.斗栱

(1)用途大式建筑中用斗口宽度作建筑及构件尺度的计量标准,单材的高、宽比为14:10,足材为20:10。

(2)等级

斗口按建筑等级分为十一等。

①一等斗口:高8.4寸宽6寸。

②二等斗口:高7.7寸宽5.5寸。

③三等斗口:高7寸宽5寸。

④四等斗口:高6.3寸宽4.5寸。

⑤五等斗口:高5.6寸宽4寸,用于城楼。

⑥六等斗口:高4.9寸宽3.5寸。

⑦七等斗口:高4.2寸宽3寸。

⑧八等斗口:高3.5寸宽2.5寸,用于殿宇。

⑨九等斗口:高2.8寸宽2寸。

⑩十等斗口:高2.1寸宽1.5寸。11十一等斗口:高1.4寸宽1寸,用于小建筑。

(3)斗栱具体尺寸和形状

①尺寸

a.栱的尺度依斗口。

b.斗栱高度由坐斗底算到撑头木上皮。

②形状

a.外檐斗栱外出翘、昂、耍头;内出翘、菊花头、六分头、麻叶头。

b.室内斗栱多用品字斗栱,两端出跳对称,均用翘而不用昂,仅耍头后尾作麻叶头。

c.溜金斗栱多用于宫殿、庙宇的彻上明造屋宇,外跳和一般平身科相同,内跳用斜上的菊花头、六分头和秤杆等。

第一,后尾搭在金柱内额上,与外跳构件不生联系,完全不起结构作用,称为“落金”做法。

第二,后尾下无承托,而支撑于金桁下,称为“挑金”做法。

10.粱

(1)含义

梁是建筑中的水平受力构件,常支承于二柱顶端或其他梁枋上。

(2)分类依部位有大梁、抱头梁、角梁、抹角梁、递角梁、顺梁、扒梁、采步金梁等。

①大梁(大柁)

a.大小、长短常依梁上所承之檩数为准。

b.长度为其上总步架长的和再加二个檩径。

c.断面高、宽比按清工部《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为10:8。

d.将距大梁梁头1.5檩径处的梁肩削去3/10檐柱径的厚度,再在梁高1/4处开半圆形桁与宽度为3/10檐柱径的垫板榫槽。

e.南方苏州地区建筑的大梁分为扁作和圆作,断面尺寸按围长计算。

②抱头梁

a.小式大木抱头梁

长为廊步加二檩径,梁高与梁宽分别为檐柱径的1.5倍和1.2倍,梁头做法同前。

b.大式大木抱头梁

第一,有斗栱的称桃尖梁,长度为廊步加正心檩至挑檐檩间距离(六斗口),再加挑檐檩至梁尖的六斗口和梁尾插入金柱的榫长(金柱径六.六斗口)。

第二,为了便于搁在斗栱上,梁的断面在正心枋内、外有所不同,以内高7.75斗口,宽6斗口;以外宽4斗口,桃尖部高5斗口,并作出锋二折。

③角梁

a.大式老角梁的断面高4.5斗口,宽3斗口。

b.梁的长度可按老角梁头至挑檐檩、挑檐桁至正心桁、正心桁至金桁间距离及后尾四段水平投影长度之和,再求其实际斜长即得。梁长=[(2/3×3六斗口)+2(x×3斗口)+2(檐步距离)+6.6斗口]secΦ式中x为斗栱出跳的拽架数;檐步距离为22斗口;Φ为角梁斜度(檐步等于30°)。

c.老角梁头作成霸王拳式样,后尾作三岔头。

d.仔角梁置于老角梁上,用暗销相结合,其宽度与老角梁一致,长度从老角梁头再起翘延出一段。延出长=(1/3檐平出+一椽径)加斜e.小式角梁起翘高度一般为四椽径或六斗口(自老角梁上皮起,止于仔角梁大连檐下皮)。

f.在仔角梁底与挑檐桁上枕头木相交处,两侧各开开一凹槽,斜上至金桁背,以容纳翼角椽尾。槽长按椽数×0.8椽径,宽一椽径,深七椽径。

g.南方做法可以江苏苏州一带的水戗发戗和嫩戗发戗两种形式为代表。

第一,“戗”的含义“戗”是指建筑的戗脊,“发戗”就是起翘。

第二,“戗”的特点与实例。

11.枋

(1)含义枋为水平承重及联系构件,断面及尺度常相差较大。

(2)分类有额枋、平板枋、檐枋、柱头枋、随梁枋等,其中额枋和平板枋较常见。

①额枋

a.大额枋高6.4斗口,宽5.4斗口,长度为开间宽减半个檐柱径。开榫用大头榫(鸽尾榫),榫大头宽为枋宽的一半,即2.7斗口;小头为枋宽的1/3,即1.8斗口。榫长为柱径的1/4。

b.转角处的大额枋称为搭角大额枋,因伸出柱外,所以较正身大额枋长一搭角榫及霸王拳。霸王拳的高度为额枋高的8/10,榫宽为檐柱径的3/10。

c.小额枋高4.8斗口,宽4斗口。榫宽2至1.3斗口,其他做法均同大额枋。

d.大、小额枋间施由额垫板,长随净面阔加榫,高等于一檩径(4.5斗口),厚1斗口。

e.小式用檐枋,高等于檐柱径,宽为其4/5。

②平板枋

a.又称坐斗枋,高2斗口,宽3斗口,长依各间面阔加榫头,榫宽,1.5斗口。

b.平板枋与大额枋间用暗销连固,转角处出头,长与大额枋的霸王拳平齐。

12.檩(桁)、椽

(1)含义檩、椽为直接承受屋面荷载之构件。

(2)尺寸与形状

①大式正心桁直径4.5斗口,长随间广另加榫,搭角处伸出一檩径。金桁、脊桁径均为

4.5斗口。挑檐桁径三斗口。小式檩径均为一檐柱径。

②脊桁上置六角形断面的扶脊木(径四斗口),以脊桩固定于脊檩背。在扶脊木两侧朝下之倾斜面上,均开椽窝以插脑椽。

③椽径1.5斗口。檐椽圆形断面,伸出长度为上檐出的2/3;飞檐椽方形断面,伸出长度为上檐出的1/3。上檐出在大式为21斗口(自挑檐檩中线到飞檐椽头),小式为3/10檐柱高。

④角部的椽自金桁(檩)中线起向角梁呈放射形排列,并逐渐升高,与老角梁上缘平齐。

a.必须削尖各椽椽尾,并将飞檐椽作成折线形(各飞椽的断面、长度和折度都不同)。

b.在挑檐桁(檩)和正心桁(檩)上放置枕头木,使角部屋面缓曲升起,从各方面看都像展开的鸟翼,所以称为翼角檐椽,此部的飞檐椽都有起翘,所以称为翼角翘飞椽。

⑤南方的嫩戗发戗起翘很高,当飞檐椽接近角部时,为了与嫩戗取得一致,也必须有很大的翘角,因此不得不斜立在角部之檐椽(摔网椽)上,称为立脚飞椽。

13.檐口

(1)檐口出现的原因硬山或悬山建筑如有飞檐椽,则在檐椽端部上方置通长里口木,但各建筑之翼角处屋面因起翘形成曲面,无法放置长直之里口木,故改用小连檐及闸档板。

(2)清代里口木尺寸

①高一椽径加1.5望板厚,宽一椽径。

②其上依各飞檐椽之位置分别挖出凹椀。

③飞檐椽卡入后,其上表面与里口木上表面齐平。

④小连檐厚为1.5望板厚,宽同里口木。

⑤闸档板高同椽径,厚为0.2椽径,宽度略大于飞檐椽档。放置时先在椽侧各刻出凹槽,再将闸档板嵌入。

⑥飞檐椽头钉连檐(将断面为1.5斗口×1.8斗口木条斜锯为二)及瓦口(高1斗口,厚0.6斗口)。

⑦钉时连檐须距椽头1/2斗口,称为雀台。

⑧其后再铺望板或望砖。望板有横望板(垂直于椽铺放)与顺望板(平行于椽铺放)两种。横望板厚1/5。椽径,顺望板厚1/3椽径,宽2椽径。

二、石作与瓦作

1.台基

(1)计算方法建筑的通面阔和通进深尺寸决定后,再加下檐出建筑的通面阔和通进深尺寸决定后,再加下檐出(等于上檐出的3/4~4/5),即可得到台基的平面尺寸。

(2)尺寸与构造

①普通台基高度(由土衬石表面至阶条石上皮)为檐柱高的15/100~20/100。

②基内填土夯实,柱、墙及土衬石下作灰土基础或碎石基础。

③角部立角柱石(厚、宽同阶条石),其间砌砖或陡板石与角柱齐平,上再盖阶条石。

④柱基础上砌砖磉墩,再放附鼓镜的柱顶石,它的长、宽为柱径的二倍,厚等于柱径。

⑤柱顶石上之鼓镜,高1/5柱径,也有用鼓墩或带石踬的其他形式。

(3)面积较大建筑的台基面积较大的建筑室内地面往往不易平整,所以常依柱网将地基划分为若干区,砌以拦土墙(地龙墙),再填土夯实。

(4)墁地

①地面铺砖,称为墁地,可用条砖或方砖,后者在居住建筑中用1.2尺或1.4尺见方的,宫殿、庙宇用1.7尺或2尺见方的。

②铺时依柱中轴线向两侧砌放,但明间中心线应对砖心或砖缝,讲究的用磨砖对缝,使砖缝极细,胶合料用细石灰灰浆。

(5)须弥座

①高级台基用须弥座,内填碎石及土,外包条石,一般只用一层,特殊隆重的可用3层。

②清代官式须弥座按比例分为51份。

a.组成自上而下,由上枋(9份)、皮条线(1份)、上枭(6份)、皮条线(1份)、束腰(8份)、皮条线(1份)、下枭(6份)、皮条线(1份)、下枋(8份)、圭脚(10份)组成。b.特点表面饰以卷、草、莲瓣、联珠、如意头等,一般用青灰石,高级的用白石(称汉白玉)雕成,总高取地面至斗栱耍头下皮距离的1/4。

2.踏步

(1)常见踏步垂带踏步,一般布置在明间的阶下,且垂带石中线与明间檐柱中线重合,踏跺宽1~1.5尺,厚0.3~0.4尺,垂带石尺寸同阶条石(宽度为下出檐减半个柱顶石,厚为4/10本身宽),侧面之三角形象眼处,以砖、石平砌,或置立放之陡板石。

(2)隆重踏步在二踏道间设御路,它是一块长度与垂带石相同的石条,宽度为长的3/7,上刻龙凤、云纹等,故又称龙凤石。

3.栏杆

(1)做法先在台基或地面置地柎,再在上立望柱、栏板和抱鼓石。

(2)清式石栏杆的特点

①二望柱间只用一块栏板。

②栏板都采用单勾阑形式,没有宋《营造法式》中的重台勾阑式样。

③望柱头的变化很多,柱身相对缩短。

④栏杆结束处大多用抱鼓石,该石比例较前代为长,少数也使用戗兽(靠山兽)的。

⑤栏板用整石凿成,以榫嵌插在望柱和地柎内。

⑥栏板装饰极少用人物或写生花,大多素平或仅刻简单的海棠纹。

4.墙垣

(1)山墙

①位置

位于建筑两端,除硬山建筑外,均止于檐下,硬山山墙之立面可分为裙肩、上身和山尖三部。

②清代北方官式硬山建筑规定

a.山墙厚度为檐柱径的2倍加2寸,收分为檐柱高的1/100。

4. 电视背景墙用海棠花好不好

电视背景墙用海棠花好不好

电视背景墙用海棠花好不好,电视背景墙在如今已经是家庭装修的重中之重了,所以大家在装修之前,都会先了解一下,才能够更好的施工,那么,电视背景墙用海棠花好不好呢?

电视背景墙用海棠花好不好1

电视背景墙用海棠花好。

海棠花娇艳动人被喻为“国艳”,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的称号,也有“解语花”的雅称。文人们用海棠寓意佳人,表达着思念、珍惜、慰籍和从容淡泊的情愫。因“棠”与“堂”谐音,海棠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寓意“玉棠富贵”;与菊花、蝴蝶相配,寓意“捷报寿满堂”……

客厅电视背景墙造型

1、其实简单的可去掉背景墙的装饰,以往较为传统的电视背景,用石膏装饰品的点缀,再给电视背景墙予以简单改造,不同花纹或是不同大小的石膏装饰品,然后错落张贴于电视背景墙区域,可使整个电视背景墙得到品质级的改观。

2、也可用内含丰富的隔层的电视组合单元柜,拥有柜门的部分是采用紫色设计,淡雅迷人,然后强大的电视背景墙的收纳功能,由于有着足够多的隔层,可做到量多、整齐的客厅收纳。

3、电视背景墙主体咖啡与奶白色交融的电视单元组合,电视背后区域是简单的矩形板,颜色为奶白色,背景板上方是一块长形艺术装饰画,填补了电视组合单元空间部分,而背景墙的内侧,是一个单元中的展示柜,展示部分与收纳部分交叉设计,丝毫不显单调。

客厅电视背景墙风格

1、客厅电视背景墙风格之欧式:欧式风格的电视背景墙在装修中还是比较的多的,这种类型的电视背景墙造型一般是对电视墙基本框架做一个矩形的造型,然后再用各种材料一般是墙纸或者皮革来装饰墙面,这样看起来比较的大气有质感,同时背景墙四周有射灯搭配,射灯颜色和整体颜色一致及较好。

2、客厅电视背景墙风格之田园:田园装修风格屋内颜色搭配比较的亮丽、清晰,地板采用的是实木地板更具田园的特色。从背景墙造型整体来讲不会用太多的装饰去修饰墙面,就如图中一样只要需要对墙面整体做一个拱形造型,另外墙面使用的是砖型造型配上白色电视柜,看起来具有田园气息。

3、客厅电视背景墙风格中式:这种装修风格电视墙喜欢比较的适合用墙纸或者是完整的壁画图来装饰墙面,通常用实木条对其造型,中式风格背景墙看起来比较的优雅,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同时我建议电视柜和背景墙使用同一种颜色的实木家具颜色,这样更统一和谐。

电视背景墙用海棠花好不好2

电视背景墙怎么做好

1、采用彩喷墙纸墙布

主打温馨,过去最常见的方法是电视墙与客厅的其他部位一样,在电视旁边配以一组矮柜,墙壁采用彩喷、墙纸、无缝墙布等。彩喷多采用具有防潮、防霉、可洗、耐热等效能的涂料,而市场上的墙纸、墙布有多种花纹、图案,非常温馨、温暖。

2、采用水墨山水画

主打风雅,倘若您偏爱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氛围,那么在电视墙上悬挂一组字画,也颇雅致。字画的选择是大有讲究的,树小房新画不古,所大必定是内府。虽然只是一组简单的字画,却成为客厅的点睛之笔,更充分体现了主人的身份、地位、才情、品位等。

3、采用欧洲乡村风格

主打自然,如果您欣赏欧洲乡村风格,那么铁艺雕花,色彩优美的油画,依墙而造的电视柜,再加上点缀其间的磁盘、古玩,这就是典型的欧式乡村风格。这样的电视墙,会让您的客人无法移开他的视线,让他感受到仿佛身处风景如画的大自然。

4、采用文化石造型

主打精致感,以往人们家的电视墙一般与其他墙面一样,而现在往往选择电视墙与客厅其他墙面不一样。对电视墙进行单独的设计与装修,如采用纹理粗糙的文化石镶嵌。

悠居网对文化石的功能可以吸音,避免音响对其他居室的影响,从装饰效果上看,它烘托出电器产品金属的精致感,形成一种强烈的质感对比,十分富有现代感。旁边设置两个橱架摆放着主人心爱的艺术品品,点缀其间,体现主人的高雅气质。

5、采用玻璃材质

主打前卫时尚,通过前卫时尚的设计元素营造客厅的亮点空间也是目前电视背景墙的'流行趋势,比如,用玻璃或金属等材质,既美观大方,又防潮、防霉、耐热,还可擦洗、易于清洁和打理,而且,这类材质的选用,多数结合室内家具共同塑造客厅的氛围。

电视背景墙装修注意事项

1、墙面预留足够多的面板位置

如果你家装修买的是挂壁式电视机,墙面要留有位置装预埋挂件如足够的插座位置。专业设计师建议电视背景墙施工时暗埋一根较粗的PVC管,各类线管可以通过这根PVC管穿到电视柜下方。例如DVD线、闭线路、VGA线等。

2、卧室电视背景墙宽度面积要合适

卧室常常比客厅小,因此卧室电视背景墙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宽度和面积大小。因为人眼车程与电视机是电视机尺寸的3.5倍,因此不要把电视墙做的太厚,导致卧室狭小体验部好。

3、客厅电视背景墙考虑沙发的车程

家庭装修时首先要确定沙发的位置,之后确定电视机的位置,再由电视机的大小确定电视背景墙的造型。

4、考虑电视机与吊顶的光线

电视墙一般与顶面的局部吊顶相呼应,吊顶上一般都有灯,所以要考虑墙面造型与光线相呼应,还要考虑不要强光照射电视机,避开观看节目时眼睛疲劳。

电视背景墙用海棠花好不好3

电视背景墙装修材料哪种好?

1、电视背景墙装修材料哪种好?墙纸、壁布。墙纸和壁布以其鲜艳的色彩、繁多的品种深深的吸引了人们的视线,不仅环保,还有遮盖力强等优点。用他们做电视背景墙,能起到很好的点缀效果,而且施工简单,更换起来也很方便。

2、电视背景墙装修材料哪种好?油漆、艺术喷涂。油漆的色彩变幻万千,一些有创意的设计师,巧妙地利用了它这种特性,设计出许多富有特色的电视墙。电视背景墙材料油漆、艺术喷涂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电视背景墙后,采用不同的颜色形成对比,打破了客厅墙面的单调,用油漆做电视背景材料,不仅成本低,用不着独立施工,重要的是你喜欢的任何颜色,油漆,艺术喷涂都能帮你实现。

3、电视背景墙装修材料哪种好?天然人造石。天然纹理千变万化,色彩自然。且可以在任何装饰风格中使用,常见于大气设计中。人造文化石是种新型石材材料,运用天然石头加工,更有隔音、阻燃等特点,不过成本较高。

电视背景墙种类?

1、常见的装饰就是在电视旁边配以一组电视柜,墙壁采用彩喷、墙纸、墙布等作为背景装饰。而现在市面上的这些材料更是各式各样,多种花纹图案可选择,搭配装饰的温馨。不仅能起到很好的点缀效果,而且施工简单,如果你是个容易“喜新厌旧”的人,用墙纸,壁布做背景墙更换起来方便。

2、如果喜欢传统文化氛围的,选择悬挂一组字画也是雅致。至于字画的选择,我想爱好书画的朋友们自有见识啦。不仅可以成为客厅的点睛之笔,更能体现主人的身份、地位、品味等。简约、自然的家居风格受到很多人的青睐。那么,选用一些朴实,天然的材料,能让整个家有一种轻松自然的感觉,电视背景墙作为体现客厅风格的重要元素之一,选用具有天然纹理的石材,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5. 中式花格窗各种样式及名称

①套方锦花格
套方锦花格是一组由四个90°直角套在一个四方形的四角后,形成的一组大小四方形重叠的图案。花格图案内涵有四方形、十字、八角等图案所含有的吉祥寓意。
套方锦样式是目前新中式门窗应用最广泛的一个样式,去繁从简,从现代生活需求角度出发,在传承古典制式的基础上,更以新粗扒哗材此岩料新工艺,将东方元素、中式风格融入到建筑门窗和舒适高雅的居住氛围中,为生活再添阔朗舒适的雅致魅力!
②“井”字花格
“井”字花格图案,其形状是对应天空中,被古人称为“岩行二十八星宿”中南方第一宿——名井宿的星座。
人们选用井字形图案作门窗花格,是将建筑与井宿对应的一种表示,它内涵天上的星宿,是吉祥的象_。
井字形门窗花格图案,同时又是一种象形的文字图案与井栏图案,还有着防火的象征。
③冰裂纹花格
最早见于陶瓷器物表面,由于烧制开裂产生的纹饰。因其源于自然之美,不加雕琢,有别样的美感,后来被应用于窗棂纹饰。
一般是“十全十美、四通八达”之寓意,也有用作书房,寓意满腹诗书,有寒窗苦读之说。
④回纹花格
回纹图案有安全回归的意思,寓意福寿吉祥深远绵长。
回纹是由陶器青铜器上的云雷纹衍化而来,其特点为横竖短线组成方形或圆形的回环状的花纹,形如“回”字,图案层次丰富。
⑤步步锦
步步锦图案,主要由直棂和横棂组成。直棂与横棂独立地纵横着,各自端头对着对方的中部与边部形成丁字形状,直、横棂由外长而内短相对形成一步步变化的图案。
人在事业上事事成功,做官会得到步步高升的美好吉祥象征。
窗棂图案多样,除了这些现代新中式门窗常用的窗棂图案(套方锦、井字纹、回字锦、步步锦、冰裂纹)之外,还有“直纹”“龟背锦”、“云纹锦”、“风车纹”、“八角锦”、“海棠纹”、“_(wan)字纹”、“灯笼锦”、“套方胜”等。

6. 苏州拙政园简介是什么

1、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是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也是苏州园林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堪称中国私家园林经典。始建哪困哪于明朝正德年间今园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开放面积约七十三亩,其中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今苏州园林李码博物馆旧馆)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约三十八亩。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一九九七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拙政园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又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东园山池相间,点缀有秫香馆、兰雪堂等建筑。西部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其中主体建筑鸳鸯厅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中园是拙政园的精华部分,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主体建筑远香堂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主景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纷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面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
3、兰雪堂:取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诗意而名,堂中南面置漆雕拙政园全景图,北向饰翠竹图。
4、涵青亭:居于一隅,空间范围比较逼仄。整座亭子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给本来平直、单调的墙体增添了飞舞的动势。
5、秫香馆:为东部的主体建筑,面水隔山,室内宽敞明亮,长窗裙板上的黄杨木雕,共有48幅,雕镂精细,层次丰富,栩栩如生。落地长窗加上精致的裙板木雕,把秫香馆妆点得古朴雅致,别有情趣。
6、天泉亭:是一座重檐八角亭,出檐高挑,外部形成回廊,庄重质朴,围柱间有坐槛。亭子之所以取“天泉”这个名字,是因为亭内有口古井,相传为元代大宏寺遗物。此井终年不涸,水质甘甜,因而被称为“天泉”。
7、芙蓉榭:一半建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灵空架于水波上,伫立水边、秀美倩巧。
8、缀云峰:兰雪堂北,山峰高耸在绿树竹荫中,山西北双峰并立,取名“联璧”。缀云峰、联壁峰为归园田居的园中景点。缀云峰的形态自下而上逐渐壮大,其巅尤伟,如云状,岿然独立。
9、玉兰堂:是一处独立封闭的幽静庭院,玉兰堂高大宽敞,院落小巧精致。南墙高耸,好似画纸,墙上藤草作画,墙下筑有花坛,植天竺和竹丛,配湖石数峰,玉兰和桂花,色、香宜人。
10、见山楼:此楼三面环水,两侧傍山,底层被称作“藕香榭”,沿水的外廊设吴王靠,小憩时凭靠可近观游鱼,中赏荷花,远则园内诸景如画一般地在眼前缓缓展开。上层为见山楼,陶渊明有名句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1、荷风四面亭:亭名因荷而得,座落在园中部池中小岛,四面皆水,莲花亭亭净植,岸边柳枝婆娑。亭单檐六角,四面通透,亭中有抱柱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12、香洲:为“舫”式结构,有两层楼舱,通体高雅而洒脱,其身姿倒映水中,更显得纤丽而雅洁。香洲寄托了文人的理想与情操。
13、松风水阁:松、竹、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作“岁寒尺衡三友”。松树经寒不凋,四季常青,古人将之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者。松之苍劲古拙的姿态常被画入图中,是中国园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松风水阁又名“听松风处”,是看松听涛之处。
14、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极为少见的廊桥。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故以为名。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是拙政园的经典景观。
15、远香堂:远香堂为四面厅,是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建于原若墅堂的旧址上,为清乾隆时所建,青石屋基是当时的原物。它面水而筑,面阔三间。堂北平台宽敞,池水旷朗清澈。堂名因荷而得。夏日池中荷叶田田,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是赏荷的佳处。
16、海棠春坞:玲珑馆东侧花墙分隔的独立小院是海棠春坞。造型别致的书卷式砖额,嵌于院之南墙。院内海棠两株。庭院铺地用青红白三色鹅卵石镶嵌而成海棠花纹。与海棠花相呼应。
17、听雨轩:在嘉实亭之东,与周围建筑用曲廊相接。轩前一泓清水,植有荷花;池边有芭蕉、翠竹,轩后也种植一丛芭蕉,前后相映。雨点落在不同的植物上,加上听雨人的心态各异,就能听到各具情趣的雨声,境界绝妙。
18、雪香云蔚亭:雪香,指梅花。云蔚,指花木繁盛。此亭适宜早春赏梅,亭旁植梅,暗香浮动。又称冬亭。
19、梧竹幽居:建筑风格独特,构思巧妙别致的梧竹幽居是一座亭,为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此亭背靠长廊,面对广池,旁有梧桐遮荫、翠竹生情。亭的绝妙之处还在于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洞环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的分圈、套圈、连圈的奇特景观。“梧竹幽居”匾额为文徵明题。
20、留听阁:为单层阁,体型轻巧,四周开窗,阁前置平台,是赏秋荷听雨的绝佳处。阁内最值得一看的是清代银杏木立体雕刻松、竹、梅、鹊飞罩,刀法娴熟,技艺高超,构思巧妙,将“岁寒三友”和“喜鹊登梅”两种图案柔和在一起,是园林飞罩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21、塔影亭:在留听阁,回头望塔影亭,顿觉美妙致至。攒尖的八角亭映入水中,宛如宝塔,端庄怡然,不失为西部花园中一个别致的景观。
22、浮翠阁:为八角形双层建筑,高大气派,煞是引人注目。山上林木茂密,绿草如茵,建筑好像浮动于一片翠绿浓荫之上,因而得名“浮翠阁”。
23、笠亭:在扇亭后的土山上还有一小亭,称“笠亭”。“笠”即箬帽,亭作浑圆形,顶部坡度较平缓,恰如一顶箬帽,掩映于枝繁叶茂的草树中.与谁同坐轩:小亭非常别致,修成折扇状。苏东坡有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名“与谁同坐轩”。轩依水而建,平面形状为扇形,屋面、轩门、窗洞、石桌、石凳及轩顶、灯罩、墙上匾额、半栏均成扇面状,故又称作“扇亭”。
24、倒影楼(夜景):倒影楼以观赏水中倒影为主。楼分两层,楼下是“拜文揖沈之斋”,文是指文徵明,沈是指沈周,这两位均是苏州著名的画家,沈周还是文徵明的老师。当年,西园园主张履谦为表达自己的景仰之情,于光绪二十年(1894)特建此楼以资纪念。倒影如画景色绝佳。
25、波形廊:在西花园与中花园交界处的一道水廊,是别处少见的佳构。从平面上看,水廊呈“L”形环池布局,分成两段,临水而筑,南段从别有洞天入口,到卅六鸳鸯馆止;北段止于倒影楼,悬空于水上。
26、宜两亭:在别有洞天靠左,叠有假山一座。沿假山上石径,有一座六角形的亭子位于山顶,这就是“宜两亭”。
27、卅六鸳鸯馆(十八曼佗罗花馆):为西花园的主体建筑,精美华丽,方形平面带四耳室,厅内以隔扇和挂落划分为南北两部,南部称“十八曼佗罗花馆”,北部名“卅六鸳鸯馆”,这是古建筑中的一种鸳鸯厅形式。南厅是十八曼陀罗花馆,曼陀罗花即山茶花。北厅因临池曾养三十六对鸳鸯而得名。卅六鸳鸯馆内顶棚采用拱型状,既弯曲美观,遮掩顶上梁架,又利用这弧形屋顶来反射声音,增强音响效果,使得余音袅袅,绕梁萦回。
28、盆景园:拙政园西部一片清影摇曳的竹篱墙内,集萃着苏派盆景的精品,它被称为“名园瑰宝”,拥有50余个品种,近万盆盆景。
29、雅石斋:位于中部,一个池水、游廊萦绕的幽静的小院,里面陈列着室内清供佳品“奇石”,千姿百态的多种奇石配以红木座架供奉于案桌、条几,越显钟灵毓秀。近年来,拙政园还推出了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旅游活动---杜鹃花节、荷花节,受到了广大中外游人的喜爱和称赞。如今二个花节已成为苏州古城每年春天一个亮丽的旅游景点,成为苏州园林每年的一个特色旅游项目。

7. 漏窗的形制

漏窗窗框的形式有方、横长氏空春、直长、圆、六角、扇形及其他各种不规则形状。而前面三种除了做成方角以外,又有圆角与海棠纹等亏缺形式。在数量上,以方形与横长两种漏窗为歼耐多。漏窗花样繁多,最简易的漏窗是按民居原型,用瓦片叠置成鱼鳞、叠锭、连钱或用条砖叠置,计成认为很一般化,所以他在《园冶》中另外例举了16种式样。

8. 海棠纹玻璃是钢化玻璃吗

不是吧!它只是平板玻璃,不过,相比普通玻璃,它的强度要高一些的。

9. 崇光泛彩什么意思

问题一:红楼梦问题,高手进 楼主读书非常仔细,您说的这几个问题我原先读的时候也想过的,认认真真品读红楼梦,书中的朦胧之处实在让人着迷。
首先“葫芦”就是“糊涂”的意思。随随便随就判决了此案,假借什么神仙巫术,说薛蟠死了,自然是胡乱判案的,故冠名以“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二是 “绛芸轩”绛就是红色的意思,也是宝玉最喜欢的颜色。同时黛玉的元神就是绛珠仙子,宝玉小时候取号“绛洞花王”(有的版本说是“绛洞花主”,可能是抄书人的手误),都是在暗示宝玉和黛玉前世的缘分。
三是古诗词里面讲求典故,尤其是生僻的典故,除非顾问研究者,没人能把红楼里的典故一一说清楚。园林中取景名也是这个意思,好听,又点景即可。“蕉鹤”二字挺起类很高雅,此地又有芭蕉有仙鹤,大观园里养的。“崇光泛彩”纯粹是说此地风景恨华丽。“红香绿玉”是说宝玉的怡红院里有红色的海棠和绿色的芭蕉,点明景色而已。当然古诗中也常有人用这几个词。
四是 这几个戏曲名一直是争论的重点,由于红楼梦没有原版的结局所以说不出所以然,只是推测《白蛇记》意思是汉高祖斩白蛇定天下那出戏,说明贾家是开国功臣打天下出身,《满床笏》说郭子仪大寿七子八婿来拜,满屋子都是达官贵人,说明贾家兴旺的时节。最后一出《南柯梦》不用说了,说明富贵荣华都是虚无,最终贾家落败。
五是 古代人尤其是孩子,不能轻言生死,类似诅咒,宝玉说这话当然不合适。况且说出了两人的真心话,一旦被别人听去则暴露了两人的私情。所以主语造次。
千百年来,我们研究红楼梦,解读红楼梦,不就是让这些真真假假,亦真亦幻的谜题所困扰吗?他就像是断臂的维纳斯,缺失的美扣人心弦。

问题二:国债期货里面的名义标准是什么意思? 国债期货交易的标的物为名义标准国债,实际上是虚拟的债券,本身并不一定存在。本质上名义标准国债可视作为一揽子 可供交割的实际国债的一个代表。如果使用实际国债进行交割,国债期货交易规模很可能会大于实际国债的发行规模, 容易引发价格操纵现象。

问题三:在红楼梦中,海棠花出现几次? 一、根据统计在《红楼梦》这绝渣扒本书中一共出现了十一次海棠花,有关的章节解释如下:
经统计,《红楼梦》前四十回海棠出现七回,分别是第五、十一、十七、二十五、三十七、三十八、四十回;中间四十回出现九回,分别是第四十一、五十一、五十八、五十九、六十三、六十四、七十、七十七、七十八回。前八十回共有十六回涉及海棠,平均每五回就有一回涉及海棠。后四十回仅有四回涉及海棠,分别是第八十五、八十七、九十四、九十五回,平梁判均每十回有一回涉及海棠。
二、有关海棠花在《红楼梦》中的意义补充解释如下:
(一)海棠花文化展现在《红楼梦》家居生活中
第五回宝玉随贾母等人到宁府游玩,一时倦怠,欲睡午觉,被引到秦可卿房中,“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海棠春睡”的典故出自北宋乐史《杨太真外传》:“上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岂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此典故以海棠代指杨玉环,后来渐渐演绎出以海棠花来比喻姣艳女子的海棠花文化。[5]在第十一回又提到了这幅《海棠春睡图》,贾宝玉瞅着《海棠春睡图》,听秦可卿说自己这病未必熬得过年去,只觉得万箭攒心。海棠图依旧,可美人却将不久于人世,怎不让人心痛!
第四十回里贾母等人榻前的雕漆几,“也有海棠式的,也有梅花式的,……其式不一”。第四十一回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贾母带她在园子里见识见识,来到栊翠庵,“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献茶。这两回都提到了并昌海棠(花)式,海棠花式是我国传统装饰纹饰的一种,是由海棠花演变出来的艺术图案,不同于五出数的梅花式,多为左右对称的四出型图案,后人将此种形状的器具称为海棠花式的器具,将器具上装饰的图案称为海棠纹。海棠花式还出现在漏窗、园门、铺装、吉祥纹样等处。
第五十八回写到“芳官只穿着海棠红的小棉袄”。海棠红这种色彩不仅用在服装上,而且在陶瓷史上也是赫赫有名。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瓷,善调此色,通过在釉中加入铜金属,经高温产生窑变,使釉色以青、蓝、白为主,兼有玫瑰紫、海棠红等,色彩斑斓,美如朝晖晚霞。
(二)海棠花文化蕴含在《红楼梦》的休闲娱乐活动中
第三十七回大观园里成立诗社,宝玉说要起个社名,探春道:“俗了又不好,特新了,刁钻古怪也不好。可巧才是海棠诗开端,就叫个海棠社罢。虽然俗些,因真有此事,也就不碍了。”之后,大家开始酣畅淋漓地做诗,吟完海棠诗又赛菊花诗,诗事层出不穷,屡出新意,诗情荡漾在大观园的各个角落。海棠结社,为大观园众才女雅人展露诗才提供了舞台,见证了大观园里最繁盛美好的时光,令后人无限向往。笔者认为,曹雪芹在创作小说时选用海棠作为诗社名称绝不是一时兴起,或真如探春所言只是“可巧”了,而是有其深刻寓意。海棠花姿绰约而花期短暂,而贾芸所送的秋海棠又有苦恋的花语,与太虚幻境薄命司所收录的园中女子的命运相契合。这里以海棠为社名,象征了园中女子青春易逝,年华难再。
第六十三回宝玉生日,怡红院夜宴祝寿,众人聚在一起占花名儿。该湘云抽签时,“湘云笑着,揎拳掳袖的伸手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只恐夜深花睡去。”花签上这句话,引自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海棠》,全诗如下:“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同样,第十七回贾政的请客提议蕉棠对植处题名为“崇光泛彩”的灵感也来自此诗。第十八回,宝玉所作《怡红快绿》一诗中有句“红妆夜未眠”,把海棠比喻为睡美人,是化......>>

问题四:孙悟空的结拜兄弟都有谁? 孙悟空共结拜六兄弟。分别是:平天大圣的牛魔王,河中之王的蛟魔王,山订大帝的狮驼王,天南霸主的野象王,九万云鹏和六耳弥猴。

问题五:贾宝玉给大观园里各个建筑的命名和对联 正门翠嶂曲径通幽处
水上凉亭 沁芳亭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还有沁芳闸
宝玉题有凤来仪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元春赐名潇湘馆
宝玉题杏帘在望 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元春赐名浣葛山庄,后改为稻香村
水边山洞宝玉题蓼汀花溆
宝玉题蘅芷清芬 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酴梦也香。元春赐名蘅芜苑
宝玉题红香绿玉,元春改为怡红快绿,赐名怡红院
其他元妃赐名的正楼曰“大观楼”。东面飞楼曰“缀锦阁”,西面斜楼曰“含芳阁”;更有“蓼风轩”,“藕香榭”,“紫菱洲”,“荇叶渚”等名;又有四字的匾额十数个,诸如“梨花春雨”、“桐剪秋风”,“荻芦夜雪”等名。./...VU6IP7

问题六:贾元春为何不喜欢“香玉” 贾元春省亲的时将“红香绿玉”改为“怡红快绿”四个字。里面有个玉字。有人说是秦可卿的名字叫“玉”,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靠揭露秦可卿而攀上贵妃之尊的贾元春,对秦可卿的原名玉不爽。后来连带对林黛玉也不喜欢,送她的东西和应叹息三位相同。 之所以说贾元春对玉不喜欢,是有理由的,前面贾宝玉解释了大堆的红香绿玉的由来,宝玉起先对崇光泛彩几个字也是推崇的,说:妙计,只是可惜了。众人问为何。他道:此处蕉棠两植,其意暗蓄`红'`绿'二字在内.若只说蕉,则棠无着落, 若只说棠,蕉亦无着落.固有蕉无棠不可,有棠无蕉更不可.崇光泛彩出自苏轼《海棠》诗:“东风渺渺泛崇光”,所以崇光泛彩只说了海棠,漏了芭蕉,所以用贾宝玉用“红香绿玉”来兼顾“红”“绿”。说起来贾宝玉的红香绿玉并不高明,字俗,第二回雨村道:“更妙在甄家的风俗,女儿之名,亦皆从男子之名命字,不似别家另外用这些春红绿玉等艳字的,何得贾府亦乐此俗套?看看贾宝玉用的字,三个都是出自雨村所谓的俗字。那可是俗到家了。贾宝玉之前一副聪明相,说的有理有据,可这名字一出来,我看着就觉得大失所望。开头开得好,结果期望太高,反而落了个失望。看他的有凤来仪又简雅又应景又大气,这个红香绿玉简直是一个老鸹窝。难不成贾宝玉对自己的窝自谦?不过去掉红绿二字,就剩下了香玉二字了。这不知道是映射谁?还记得那个意绵绵静日玉生香那个小老鼠的故事:盐课林老爷家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所以说这个牌匾是代表了一个人的。在贾宝玉心里可能是林黛玉,但是在贾元春看来就不同了。接着说,其实元春的怡红快绿也没有什么高明,只不过有一点就是比贾宝玉的好。怡、快,显得顺口又明快。之后说到贾宝玉用绿玉春犹卷,薛宝钗让他改的时候说,她因不喜红香绿玉方改成怡红快绿,你这回子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她争驰了。 元春没有不喜欢绿,她保留了绿。如果她不喜欢绿,大可和家政的门客们一般来个崇光泛彩。但她留了绿字。另外,迎春和黛玉的诗里面也有玉字,也没见元春不喜欢啊?难道偏偏贾宝玉说玉字她就不喜欢?所以元春不喜欢的不单是个玉字,而是香玉联系在一起,她不喜欢。贾元春虽然深居皇宫,但还是有消息可通的。对于女史来讲,虽然自己不可能出去看望父母,但父母却可以去看望她的。 那么其原因就可以呼之欲出了:原因就是有可能导致贾宝玉和贾家身败名裂的“天香楼之秦玉”。 前面说了贾宝玉和秦可卿两个人曾经在幻境里缠绵,而且贾宝玉竟能喊出秦可卿的名字,当时秦可卿心内诧异:这里没人知道我的小名,怎么他叫出来了?秦可卿诧异很正常,但别人呢?那些嘴碎的人或奇怪或唯恐天下不论,还不被渲染了去?所以虽然贾宝玉和秦可卿没什么真正的关系,但贾宝玉此人善能取悦女性,而且对女性不加掩饰的亲近,这点宁府的下人们肯定早看在眼里了,可卿二字亦早听在耳里。下人们之间是没有秘密的,传来传去,未尝不传进西府。那么贾政夫妇在女儿面前表现他们的担忧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足以让这个身兼母职的姐姐神经紧绷起来。这关乎最亲爱的弟弟贾宝玉的名声和前途,也关乎贾家和她自己的未来。贾元春会怎么做?不知道元春是否出手,但秦可卿忽然出事了, “淫丧天香楼”。对于发生在秦可卿身上的事情,贾元春肯定是有所触动的,死在天香楼的秦可卿原名玉,是不是她对这个“香玉”深恶痛绝呢。同时还有一个可能,秦可卿也叫香玉,为什么?情既相逢必主淫---也就是情既相逢必主欲。这句诗里说了情,相,欲。何尝不是秦香玉呢?这个只是猜测。(至于玉,她自己弟弟都有这个字呢。肯定避免不了这个玉字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元春是潘淑妃秦可卿是......>>

问题七:《红楼梦》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一带粉垣,数 《红楼梦》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一带粉垣,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贾政认为适于“窗下读书”,此处宝玉题名为“有凤来仪__”,并对对联,上联是:宝鼎茶闲烟尚绿,联是幽窗棋罢指犹凉___。贾元春归省,赐名“_潇湘馆__”
宝玉据旧诗“红杏梢头挂酒旗”题此酒幌名为“杏帘在望__”,村名为“稻香村__”。并题对联,上联是:新涨绿添浣葛处,下联是_好云香护采芹人__。贾元春归省,赐名“浣葛山庄__”
“水声潺潺,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的一处,宝玉题名为“_蓼汀花溆__”。贾元春归省,认为只要后两字便可,去掉了前两字。
一树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众人说是薜荔藤萝。宝玉道:“果然不是。这些之中也有藤萝薜荔。那香的是杜若蘅芜……”宝玉建议匾上题“蘅芷清芬___”,对联为“吟成豆蔻诗犹艳,_睡足酴梦也香____”贾元春归省,赐名“_蘅芜苑__”。
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几本芭蕉,那一边是一树西府海棠,一客题“蕉鹤”,一客题“崇光泛彩”。宝玉道:“此处蕉棠两植,其意暗蓄‘红’‘绿’二字在内……”应题“红香绿玉____”四字。贾元春归省,因不喜欢这四字,改作“_怡红快绿__”,赐名“怡红院__”。

问题八:红楼梦中对贾宝玉和薛宝钗住所的描写 在第二十三回贾宝玉和薛宝钗他们搬进大观园前,他们住在荣府,其中薛宝钗住在梨香院
搬进大观园后,贾宝玉住怡红院,薛宝钗住蘅芜苑
对怡红院的描写主要有两处
第一处为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的描写,如下
......一入门,两边都是游廊相接。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众人赞道:“好花,好花!从来也见过许多海棠,那里有这样妙的。”贾政道:“这叫作‘女儿棠’,乃是外国之种。俗传系出‘女儿国’中,云彼国此种最盛,亦荒唐不经之说罢了。” 众人笑道:“然虽不经,如何此名传久了?”宝玉道:“大约骚人咏士,以此花之色红晕若施脂,轻弱似扶病,大近乎闺阁风度,所以以‘女儿’命名。想因被世间俗恶听了,他便以野史纂入为证,以俗传俗,以讹传讹,都认真了。”众人都摇身赞妙。 一面说话,一面都在廊外抱厦下打就的榻上坐了。贾政因问:“想几个什么新鲜字来题此?”一客道:“‘蕉鹤’二字最妙。”又一个道:“‘崇光泛彩’方妙。”贾政与众人都道:“好个‘崇光泛彩’!”宝玉也道:“妙极。”又叹:“只是可惜了。”众人问:“如何可惜?”宝玉道:“此处蕉棠两植,其意暗蓄‘红’‘绿’二字在内。若只说蕉,则棠无着落;若只说棠,蕉亦无着落。固有蕉无棠不可,有棠无蕉更不可。”贾政道:“依你如何?”宝玉道:“依我,题‘红香绿玉’四字,方两全其妙。”贾政摇头道:“不好,不好!” 说着,引人进入房内。只见这几间房内收拾的与别处不同,竟分不出间隔来的。原来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或“流云百蝠”,或“岁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锦,或博古,或万福万寿各种花样,皆是名手雕镂,五彩销金嵌宝的。一一,或有贮书处,或有设鼎处,或安置笔砚处,或供花设瓶,安放盆景处。其各式各样,或天圆地方,或葵花蕉叶,或连环半璧。真是花团锦簇,剔透玲珑。倏尔五色纱糊就,竟系小窗;倏尔彩绫轻覆,竟系幽户。且满墙满壁,皆系随依古董玩器之形抠成的槽子。诸如琴、剑、悬瓶、桌屏之类,虽悬于壁,却都是与壁相平的。众人都赞:“好精致想头!难为怎么想来!” 原来贾政等走了进来,未进两层,便都迷了旧路,左瞧也有门可通,右瞧又有窗暂隔,及到了跟前,又被一架书挡住。回头再走,又有窗纱明透,门径可行;及至门前,忽见迎面也进来了一群人,都与自己形相一样,――却是一架玻璃大镜相照。及转过镜去,益发见门子多了。贾珍笑道:“老爷随我来。从这门出去,便是后院,从后院出去,倒比先近了。”说着,又转了两层纱橱锦,果得一门出去,院中满架蔷薇,宝相。转过花障,则见青溪前阻。众人咤异:“这股水又是从何而来?”贾珍遥指道:“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从那墙下出去。”众人听了,都道:“神妙之极,”说着,忽见大山阻路。众人都道“迷了路了。”贾珍笑道:“随我来。”仍在前导引,众人随他,直由山脚边忽一转,便是平坦宽阔大路,豁然大门前见。众人都道:“有趣,有趣,真搜神夺巧之至!”于是大家出来......
第二处为刘姥姥游大观园时上茅房,撞进了怡红院,就不多引了
对蘅芜苑的描写,同样也有两次主要描写
书中第四十回是这样描写的:“贾母因见岸上的清厦旷朗,便问这是你薛姑娘的屋子不是?众人道:是。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

问题九:三亚市天涯海角游览区的落日怎么样?漂亮不? 因着大海的辽阔与澄净,因着天空的湛蓝与亮丽,天涯海角游览区内的夕阳西下风光常常有着一种天上一轮红日、水里一道金光的光华万丈般的气魄。亲见过此地的夕阳你才知道,原来世间最美的风光并不一定在险峰!
相互交织的情侣树依偎在璀璨的夕阳之下,片片风光片片情。
帆船点点、红霞满天。唱一曲千古《满江红》,挥一把儿女情长泪。
蓝的海水、金的云霞,天地纵横成一首荡气回肠的交响乐。
崇光泛彩、流光四溢都已经无法描绘这样一种静谧的和谐美。
天涯湾弯,彩霞弯弯,就让人世间的情如同这般慢慢相守。

问题十:林黛玉住哪? 潇湘馆--林黛玉 为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大观园中一景,位于大观园西路,与怡红院遥遥相对,从其名称上就能看出这是一处带有江南情调的客舍,是林黛玉客居荣国府的住所。引用舜的潇湘二妃娥皇、女英的典故命名。 《红楼梦》书中描写贾政等走到潇湘馆前:“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竽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该院院外一带粉垣,院内千百竿翠竹掩。入门曲折游廊,廊上挂着一架鹦鹉。 正房三间,一明两暗。后院有大株梨花和蕉,又有两间小小的退步,院墙根有隙 流入清水,绕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此是奉元春命住进大观园时黛玉自己选定,因“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得幽静”。她在这里伴随着修竹、诗书、幽怨、孤独和泪水,度过了一生。潇湘馆中以竹子最盛,“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一片翠竹环绕”。翠竹,象征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可贵品质,高洁中带着儒雅,含蓄里透着活力。黛玉的诗号“潇湘妃子”,正是这样一种高贵而自然脱俗,婀娜而风姿绰约的魅力。 在元妃省亲期间,贾宝玉题对额为: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并题诗“有凤来仪”描绘所见之景:“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秋爽斋--贾探春 为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大观园中的一处建筑。元妃省亲期间,题有“桐剪秋风”匾额。“斋”,书房也。斋较堂,惟气藏而收敛,盖藏修秘处之地,故式不宜敞显,是贾探春在大观园的住所,充满了浓郁的书卷气息。院中种植芭蕉和梧桐,有月夜听雨的意境,这组建筑中有一较大的厅堂名“晓翠堂”。晓翠堂四面出廊,流角飞檐,临沁芳溪。是贾母初宴大观园的地方。东南方土山上有八角亭一座,是园内至高点之一。秋爽斋其中的三间房子没有隔断,这是探春的意思,具有闲云野鹤般的风格。其屋内所布置的陈设突出一个“大”字。陈设典雅,华丽中透着大方。而原著中有关秋爽斋内景的具体描述为:“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东边便设着卧榻,拔步床上悬着葱绿双绣花卉草虫的纱帐。”见于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蘅芜苑--薛宝钗 红楼梦里大观园中的建筑物,为薛宝钗在大观园里的居所,其院中只觉异香扑鼻,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牵藤引蔓,累垂可爱。奇草仙藤的穿石绕檐,努力向上生长,彷佛象征着宝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理想;「蘅芷清芬」恰似她恪守人情礼教,处处体现一种自我的修为,如香草君子般。雪洞似的卧室,寒气袭人,不正表明宝钗的冷情寡欲?一色玩器全无,配上青色的帐幔,则反应她内心的淡漠,有意的自我约束,「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份随时,自云守拙」,虽香却冷。在这一个欢乐的气氛中,或许我们可以说,以宝钗的个性而言,曹雪芹是有意让她如此矜持自恃,悲喜不形......>>

10. 海棠纹为什么四瓣

海棠花(学名:Malus spectabilis (Ait.)Borkh)

乔木,高可达8米;小枝粗壮,圆柱形,幼时具短柔毛,逐渐脱落,老时红褐色或紫褐色,无毛。

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5-8厘米,宽2-3厘米,边缘有紧贴细锯齿,有时部分近于全缘,幼嫩时上下两面具稀疏短柔毛,以后脱落,老叶无毛。

花序近伞形,有花4-6朵,花直径4-5厘米;萼筒外面无毛或有白色绒毛;萼片三角卵形,先端急尖,全缘;花瓣卵形,长2-2.5厘米,宽1.5-2厘米,基部有短爪,白色,在芽中呈粉红色。果实近球形,直径2厘米,黄色。果期8-9月。

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就有记载海棠花在中国古代的栽培历史。在汉代,海棠花就已经与园林艺术结下不解之缘。不论是栽培技术还是种植面积,海棠花在唐代有了明显的提高。宋代时期,海棠花在唐朝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终于达到鼎盛时期,在当时就被视为“百花之尊”。元朝战火硝烟不断,很多花卉都受到了牵连,不复唐宋时期的昌盛。但是海棠不同,它仍然保持着长盛不衰的势头。中国人民如此喜爱海棠,其根本是在于它的丰厚文化内涵,人们称赞它是“百花之尊”、“花之贵妃”,甚至有“花中神仙”之说,同时将它看作是美好春天、美人佳丽和万事吉祥的象征。

热点内容
碘化木兰花碱 发布:2025-05-14 14:04:55 浏览:975
梅花谢了6 发布:2025-05-14 13:49:05 浏览:118
浪花一朵朵20集剧情 发布:2025-05-14 13:40:12 浏览:800
盆栽黄山供菊 发布:2025-05-14 13:35:17 浏览:415
室外绿植设计整体图 发布:2025-05-14 13:35:13 浏览:684
王一博插花 发布:2025-05-14 13:22:17 浏览:945
黄叶草花语 发布:2025-05-14 13:10:38 浏览:441
重现荷花池 发布:2025-05-14 13:05:22 浏览:907
梅花园28号 发布:2025-05-14 12:59:39 浏览:279
万象花卉多肉植物网 发布:2025-05-14 12:54:21 浏览: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