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书简介
⑴ 荷花的作者
《荷花》
作者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1894/10/28—1988/2/16)原名叶绍钧,生于江苏苏州。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闲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
这些小说一反该刊物的趣味主义,较真实、广泛地反映了国民初年的社会生活,想象力较为丰富,构思不落俗套。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1917年应聘到吴县用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其间与好友吴宾诺、王伯祥等人实验新式教育方案,传播新文化、新思潮。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锁谭》,推重具有自立的妇女。1919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并在《新潮社》上发表小说和论文,探讨社会制度的变革和改造。1921年与郑振铎、茅盾等人组织发起文学研究会,并在《小说月报》和《文学旬刊》上发表作品。同年应朱自清之邀到杭州第一师范教书。1923—1930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编辑。1927年5月开始主编《小说月报》。1930年转到开明书店当编辑。抗日战争期间举家内迁,曾在乐山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到成都主持开明书店编务。1946年返回上海。解放前夕由上海经香港辗转到北京,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被选为全国委员会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出版总署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他的创作极为丰富,无论是诗歌、散文、童话,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隔膜》。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五卅惨案发生后,写了《五月卅一日急雨中》这一名篇。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反映了从五四到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及思想历程,刻划出多种多样的典型,批判了改良主义,讴歌了革命力量。
他还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作品和针砭人情事态的杂文。其中《藕与莼菜》和《没有秋虫的地方》就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散文名作。他的短篇小说以冷静、凝练、真实著称。描写和知识分子的《潘先生在难中》和描写农民生活的《多收了三五斗》都是名篇。在语言上,他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⑵ 《荷花》的读书笔记
1.《荷花》读书笔记
《荷花》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
文章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通过“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随风舞动”等词语,记叙了“我”去公园看荷花的情景,生动细致地描写了荷花的各种优美姿态和对大自然美丽的体验,为我们展示出了一幅美丽的荷花图。
我仿佛也看到了荷花的美丽,闻到了荷花的清香……
我深深地陶醉在大自然的美丽之中!
2.优美词句:清香 破裂 姿势 碧绿 嫩黄色 花骨朵 挨挨挤挤 翩翩起舞 随风飘动
精彩片断:
这么多的百合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话,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造句:
仿佛——麦兰花开了仿佛是一排小喇叭在吹呢。
感想:荷花很纯洁,很美丽,到夏天我一定去看荷花。
⑶ 荷花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荷花的主要内容是:
《荷花》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荷花》的赏析:
第二部分作者从观赏荷花而渐渐入迷,仿佛自己就变身成为了一朵荷花。随着作者自己变身为荷花,描写的角度也发生了转变。
从刚才的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变为整个荷花池中众多荷花的一员,感受的又是另一种情趣——“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变身为荷花的作者也乐在其中了。
⑷ 叶圣陶是甚么时候写《荷花》的
编辑本段编辑推荐
让震撼心灵的华彩美文,滋养我们的精神生命!这触动灵魂的优美文字,源自文学大师的心灵深处,在岁月的长河里,如宝石般熠熠生辉,陪伴着我们一路远行。 为了让新时代的青少年读者能够更多地了解叶圣陶,品味他的优秀作品,编者经过长期精心的策划,编辑出版了本书。在选编过程中,编者把叶圣陶写给少年儿童看和适合少年儿童看的作品进行整理,经过认真阅读和鉴赏,选出适合于当代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和阅读需要的经典作品。
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散文辑”和“小说辑”两部分。在“散文辑”中,编者精选了与当代中小学生较贴近的一些名篇,如《三棵银杏树》、《一个少年的笔记》,以及叶圣陶先生早期编写《开明小学国语课本》时专为小学生创作的作品,如《春天来了》、《霜的工作》、《蚕》等。“小说辑”则选编了《小蚬回家去了》、《夜》、《一个练习生》、《邻居》等叶圣陶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 为便于青少年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我们在每篇作品前附“导读”,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背景及写作特点;在每辑前附“导语”,介绍鲁迅先生散文或小说的创作特点。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江苏苏州人,原名叶绍钧。解放后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等职。 1921年,叶圣陶和茅盾等人组织文学研究会,写过许多短篇小说,解放后编入《叶圣陶选集》中。他的长篇小说《倪焕之》是五四以来优秀作品的代表。 叶圣陶先生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为此,曾亲自编写了一部《开明小学国语课本》。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他还写了许多童话,著名的《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都已成为永恒的经典。他的童话都是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语言朴实、生动,故事寓意深刻,极富教育意义。有些作品曾选入小学语文课本,深受小读者的欢迎。
编辑本段目录
散文辑 春天来了 霜的工作 蚕 鲸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三棵银杏树 我的侄儿 爬山虎的脚 诗的材料 三棵老银杏 “你们幸福了” 小弟弟的三句话 小说辑 小蚬的回家 夜 半年 一桶水 邻居 儿童节 一个练习生 寒假的一天 友谊
编辑本段书摘
散文辑 春天来了 导读: 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文兴起,通俗实用的新编教材代替四书五经走入了新式学堂。在一时涌现的大批小学国语(语文)教材中,《开明国语课本》是其中流传较广的一套。 《开明国语课本》初版于1952年,课文由叶圣陶亲自编写,全部是个人创作或再创作。 《春天来了》曾选入开明初小国语课本第六册,是叶圣陶1934年完成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 历来,人们描写出春天,总离不了春风、春雨。而叶圣陶笔下的春天却不落俗套。只开头一句写到春天带着生命和希望,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人间,而将大量的笔墨用在春天唤醒的万物上:泥土准备好为花草贡献养料;河水准备着滋润秧苗,奔赴大海。麦苗准备着和豆苗的竞赛,桃花看着这个可爱的世界,母牛期待着一个新生命的降临。处处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处处都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和活力。其写作特点: 一是用语言营造意境,尤其在景物的描写上,凸显了自然的纯净、清新,仿佛让读者能嗅出花草的清香。 二是情感真诚,作者由衷地抒发了对春天和希望的赞美之情。 ……
⑸ 《荷花》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木有
⑹ 《荷花》课文内容
《荷花》是著名作家叶圣陶所作的一篇散文,出自《荷花:叶圣陶专集》,收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中,朗读人是卫东。下面为大家带来了《荷花》课文内容,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荷花》课文内容
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文章赏析
本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散文,讲述的是作者到公园看到荷花池中的荷花美景而产生了联想。
本文是沿着观赏荷花——变身荷花——又回到现实的线索展开。
第一部分讲述的是作者看到满池荷花是的景象,荷叶、荷花、花苞错落有致、层次分明虽繁密但却不冗乱。细节刻画也很到位,一句一句的读着文章,仿佛有一只大笔随着文章在你的面前描绘出了一幅清新脱俗的水彩画一般。
第二部分作者从观赏荷花而渐渐入迷,仿佛自己就变身成为了一朵荷花。随着作者自己变身为荷花,描写的角度也发生了转变,从刚才的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变为整个荷花池中众多荷花的一员,感受的又是另一种情趣——“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变身为荷花的作者也乐在其中了。在陶醉中,作者“过了好一会儿”,才记起自己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