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副院长海棠

副院长海棠

发布时间: 2023-03-22 20:42:51

① 中国著名科学家 竺柯贞的有关资料

竺可桢,1890年生,浙江上虞人。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3年毕
业于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1918年获哈佛大学研究院地学系博士学位。
同年回国。后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
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副
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
理学会理事长。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著有《中国气象概论》、
《物候学》、《气象与农业相互关系》等。1974年2月7日逝世。

竺可桢留学回国后,在东南大学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地理系。1927年筹建了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并在全国布设了四十几个观测
台站进行地面和高空观测,开始天气预报工作。

任浙江大学校长期间,他倡导“求是”校训,实行民主段派棚办学,提
倡学术自由,使浙大在教育质量、学术研究和学校规模上都有长足的
发展,崛起为中国著名大学之一,英国科学家赞誉为“东方剑桥”。

建国后为中国科学院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领导并指导了我国自然区划综合考察、国家大地图集编纂、地学规划制定、自然科学史
研究等工作。在物候学研究中有创造性的贡献。发表的《论我国气候
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论文,阐明了我国优厚的气
候资源和开发利用的正确途径。《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一文,
基本上解决了国际上100多年的争论,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他还是我国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是“可持续发
展”思想与实践的先觉先行者。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浙江大学的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的率领下,于1940年初将校址迁到贵州省湄潭县。浙江大学的西迁共历时两年半,横穿6个省,行程2500多公里。一路克服无数困难坚持上课,坚持教研,坚持人的教育。为的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坠、精神长存。

浙江大学在湄潭的7年办学时间里,始终倡导“求是”学风,广纳名流学士。一大批著名科学家如竺可桢、谈家桢、苏步青、卢鹤绂、王淦昌、贝时璋、陈建功等曾相聚于湄江之滨,力克千难万险,潜心于科学研究,完成了《中子的放射性》、《三角级数论》、《重原子核的潜能及其利用》等许多震惊当时世界科学界的重大研究课题。在此期间,浙大还培养了以李政道、程开甲为代表的一批蜚声中外的科学家。

竺可桢长期养成记日记习惯,历经38年勤记不辍,无论外界的兵慌马乱还是自身的疲病变故都没有打断过他的日记。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竺可桢日记》。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今天重读这些日记,在竺可桢笔下看那一段特殊的历史,对于我们更有温故、知新、励志、棒喝之用。

《竺可桢日记》摘录:
1943年5月4日星期二(渝)晴遵义不见白头翁,而此间甚多。

……八点至教部开学术审议会,开文理两组审查会。文组梦麟主席,理组余主席。理组收到自然科学论文28种,应用科学18种,工艺三种。审查结果,自然科学得一等奖,周培源(数学家———编注)《激流论》、苏步青《曲线影射概论及多元分子振动光谱与结构》;此外二等奖吕炯《西藏高原与今古气候》等六人。又三等奖黄翼《儿童物质因果观念》。每人得一等1,000,二等8,000,三等4000;应用科学无头等奖,二、三等奖各四人。文组无头奖。吴文晖《中国土地问题》得三等奖。握则

1943年11月24日(贵阳)晨晴。
……八点晤教育厅欧槐安厅长,与谈文澜阁四库全书放在地母洞潮湿,于库书不相宜,且浙大派戴名扬本年晒库书,回校报告,认为有移置必要。欧谓曾去三次,认为相当干燥,且许绍棣来时,亦认为满意,如移他处,则怕空袭云云。……

1944年2月1日星期二(遵义)大雨,至侵晓始停,仍阴,入晚雨又起。

……以此时各人均不能谋温饱也。余每月所收入共为四千三百元,一市担米,而上月单买菜已三千元,油盐酱均在外。三者连煤、水至少一千五百元;而梅儿一羡埋个在湄须用一千元,贵重药尚不在内。余尚如此,余人可知。

1944年7月1日星期日(遵义)下午昙中午时分发风一次,未雨。行十八届毕业典礼,文院18人,理院21人,工院133人,农50人,师42人,共264人。

在第十届浙大毕业典礼之演讲《大学生的责任》……我们就希望顶好的人材、顶廉洁的知识阶级去做官,惟有这样,公家的事才能办得好。中国那么穷,我们就希望大家绞脑汁来做发明,办工厂,开农场去发大财,惟有这样国才能富,民才能强。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做官,能发财,但不希望你们做了官再去发财。为做官而发财没有不贪污的。……

1944年8月9日星期四(遵义)晨昙,下午闻雷声。苏联向日本宣战,美国以原子弹炸长崎。东京广播,苏军于昨午夜在苏满边界向日军进攻并炸战略点。

晨六点四十分起。为做复利题目教宁儿,数日不得要领,宁儿常作错题,今日对答稍迟,余拳击其面。事后甚悔之,盖殴打决不能养成良好习惯。

1944年9月14日星期五(湄潭)晨晴。

……法学院势必设立;将来须成三千人之大学。成绩不能降低;而教授、人才、设备与房子实为发达学校最要条件云云。荩谋报告现遵义已到校学生553人,湄潭299人,共852人。新生尚未到,预期150人。次家玉报告教职除中学外大口1455人,小口303人。书籍仪器遵700,湄750,永50箱,共1500箱150吨。行李书籍属个人者2000件,约50吨。人与随身行李亦算200吨,共需400吨,需车170辆。至海棠溪要酒精11,600加仑,回途不算。添做木箱1000,各25,000元,要二万五千万元。需二百吨轮二只到杭。以上共需洋三万万至五万万。杭州房子以2000学生计,须一千方,二十五系五研究所每所一百方三千方,共四千方。十万元一方共四万万元。2000学生、二十四系木器械一万万二千万元。次讨论提案,校址无决定,暂在旧地上课。上课第一学期至本年十二月底止,第二学期临时再定。

1946年4月23日星期二(渝至海棠溪)侵晓四点闻雷声,下阵雨,寻止,晨六点昙。

……五点刚复来。余至岭南吃稀饭,遇夏朴山及毛庆翔及中央图书馆之殷君,知四库全书文澜阁将于一二星期内由渝出发,经遵义走汀赣转浙江。……

1946年6月14日星期五(杭州)晨潮湿,下午阴。

……九点召集学生谈话,余告学生以贵州迁校经过情形及建筑计划。浙大学风以求是,不分党派门户、维持学术标准为向来传统之要点,故希望大家要保持此项精神。闻杭校学生有窃取电(灯)泡、玻璃,互相谩骂等习惯,应加以更正。并勿以小恶而为之,今日窃取电(灯)泡者,他日必能为贪官污吏。目前以做大官赚大钱为可耻,实则中国贫乏已甚,正需大量企业家、财政家富国裕民。国家政治不清,亦需要纯洁不自私的人出而当国,故吾人正需青年以治平天下为己任。但勿以做大官之后而发大财,如此之人没有不贪污的。讲四十分钟后,董伯豪报告,毕已十点半,散。

② 小童星叶子的详细资料

个人档案
姓名:叶子
小名:子子(因为是在子时出生的)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生日:1995年10月3日
属相:猪
星座:天秤座
年龄:17岁
身高:165厘米
体重:40公斤
语言:四川话
血型:未知
性格:活泼开朗、随和、助人为乐
籍贯:四川省成都市
就读学校:成都市第七中学
成都市实验小学
西马棚幼儿园
编辑本段电视剧
《春天后母心》叶子扮演女一号绣娥的女儿妞
《回到拉萨》剧中扮演小女孩菲菲
《阿霞》剧中扮演少年阿霞
《湘西往事》剧中扮演草儿
《驼铃》现改名为《不负天职》剧中扮演张双
《七品李剃头》
《巴山背姐》剧中扮演韩燕子(中、小学时代)
《家》剧中扮演小鸣风
《人怕出名》剧中扮演楚娇娇
《天下农民》剧中扮演女一号“甜枣”的小时候
《我的孩子我的家》剧中扮演林静(中)
《天下第一》剧中饰演小海棠
白蛇传剧中饰小连翘
编辑本段电影
《乌龟也上网》中扮演钱玲玲

《山韵》剧中扮演小草
编辑本段从业经历
1、2002年9月,参加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大型史诗剧《天地颂》演出,在剧中扮演小星星。总导演:王晓鹰(中国话剧院副院长)
2、2003年10月,参加四川电视台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回到拉萨》拍摄,剧中扮演小女孩菲菲。导演:欧阳奋强
3、2004年8月,参加四川省川剧院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变脸》排练演出。编剧:魏明伦。导演:谢平安
4、2004年12月,参加中央电视台、山西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十八集电视连续剧《阿霞》的拍摄,剧中扮演少年阿霞。导演:文事彬
5、2005年4月,参加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山韵》的拍摄,剧中扮演小草。该片列入了创“五个一工程奖”项目。导演:游飞
6、2005年7月,参加四川天音公司与华谊兄弟合资后开拍的第一部30集电视剧《湘西往事》,剧中扮演草儿。导演:马功伟
7、2005年10月,参加华视嘉禾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的20集电视剧《驼铃》后改名为《不负天职》,剧中扮演张双。导演:姚雷8、2006年5月,在上海参加四川天音传媒有限公司、上海文广传媒集团、广州电视台、安徽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三十集电视剧《七品李剃头》。导演:张子恩
9、2006年2月至5月,参加上海益通文化传播公司的三十集电视剧《春天后母心》,台湾演员刘雪华扮演女一号母亲绣娥,叶子扮演女二号绣娥的女儿妞。导演: 汪群雅
10、2006年7月24日,参加首届“马小跳”校园剧全国邀请赛总决赛,代表成都参赛的《淘气的马小跳》获得了金奖,叶子在剧中扮演夏林果。导演:王根
11、2006年9月,参加中央电视台拍摄的20集电视连续剧《巴山背姐》,叶子在剧中扮演韩燕子(中、小学时代)。导演:朱积敏、蓝海瀚
12、2006年10月,参加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编排的我国第一台大型羌族音乐剧《太阳花》演出。导演:关大心。
13、2007年1月,参加中央电视台根据巴金代表作“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改编的20集电视剧《家》,叶子在剧中扮演小“鸣凤”。导演:汪俊。
14、2007年3月,参加中央电视台40集电视剧《天下农民》拍摄,叶子在剧中扮演女一号“甜枣”的小时候。导演:彭军。
15、2007年7月,参加电视剧《红颜的岁月》拍摄。
16、2007年10月,参加公安部金盾影视文化中心20集电视剧《人怕出名》拍摄,叶子在剧中扮演“楚娇娇”。导演:楼健
17、2008年6月,参加西安电影制片厂儿童电影《乌龟也上网》的拍摄,叶子在影片中扮演钱玲玲。导演:郦虹
18、2009年9月,参加北京华谊兄弟娱乐投资有限公司43集电视剧《我的孩子我的家》拍摄,叶子扮演林静(中)导演:毛卫宁
编辑本段其他信息
叶子性情乖巧,反映灵敏,不怯场,表现欲强,喜欢表演、朗诵、舞蹈、书法,从六岁起就喜欢参加各种演出,叶子已经演过两部电影、十多部电视连续剧、一部大型话剧、一部川剧、七、八个小品作品,参加过三次四川电视台春节晚会演出。小小年纪的她如今是成都电视台少儿频道《蓉城小记者》栏目的小主播,四川广播电台经济频率《阳光少年》栏目的小主持人,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的签约小演员。成都市首届“十佳阳光少年”,成都市第十五届“十佳少先队员”,四川省“优秀小公民”、四川省第十届“十佳少先队员”。成绩非常好,据说育才的多媒体示范班(相当于是实验班)是她自己考上的。成绩不断进步,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对于自己年级半期11名的排名并不满意,并说出自己一定要在10名以内。而且叶子还是校学生会主席。叶子还很乐于助人。她的理想远大,希望长大以后可以到联合国去工作。至于她的演技,多次在育才同学面前现场表演,特别是艺术节的小品,演技极佳。

③ 袭氏家族有哪些名人

袭勖(生卒年不详)字克懋,一字懋卿。明代济南章丘人。少时家境贫寒,以为人牧羊为生。手不释卷,每有闲暇,即诵读诗书。曾因此遭主人毒打,愈益发愤读书。袭勖潜心研读经史、诸子百家、稗官小说等各类书籍,30岁时,已名声大震。当时,同县的文人袁崇冕、李开先都以填写优美的唱本词曲而声名远播。而袭勖认为填写这种词曲有伤大雅,不屑为之。他与历城人殷士儋、许邦才、李攀龙等人崇尚填写古文词。李攀龙恃才自傲,目空四海,却对袭勖钦佩有加,两人成莫逆之交。袭勖仕途不顺,年六十始以岁贡生任江都训导。不久,调任威县教谕,再迁开平卫教授。后辞官归里,颐养天年。五年后卒。着有《懋卿集》、《太极图解》、《性命辩》诸书流传于世。
袭元之,晋代隐士。
袭瑞荣 男,1946年2月生,浙江开化县人。浙江省开化县中医院门诊部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先后从师于名老中医陈文炳、夏钟英。通晚小国传统医学各经典著作。从医29年,系统学习了现代医学各基础学科,主张中西医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既信书本又不唯书本,对中医传统理论继承发展并重。擅长治疗儿科、内科等疾病,对一些重、顽症常获奇效。曾发表论文10余篇。
袭建生号“鹰痴”,国画家,生于52年8月。78年毕业于泰安学院美术系并留校任教,80年在中国美院进修结业。86年调至济南市艺术馆,现为该馆研究员,专职画家。被聘为齐鲁画院副院长,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山东将军画院画师,中国书画家研究会特聘画师。曾授业于朱复戡 、黄养辉、黄独峰诸先生。主攻国画人物,兼功花鸟、山水、书法、篆刻。其作品《国魂》于88年在全国铁流杯书画大展中获红叶获,国画作品《春光》于89年获全国卢湖杯书画大展铜奖,作品《海棠》获99年中国文联建国50周年大展优秀奖,99年作品《竹节海棠》、《梅鹤》分别入选中国美协“中亨杯”,“ 黄河魂” 两届大展,2000年作品《凌霄》在全国水浒杯大展中获优秀奖,2005年作品《艳秋》在中国文联“翰墨中国”评奖中获金奖,获“翰墨中国艺术名家”称号。2005年5月作品《荷魂》在中国鉴证委员会评奖中获金奖,2005年7月作品《洪湖碧波唱挽歌》在文化部“纪念抗战60周年艺术大展”中获大奖。99年作品《蒙山丽影》在山东省鲁南国画展中获铜奖。2001年作品《花潮》获山东省古贝春书画大展银奖。2002年作品《艳阳秋》在山东省书画精品展中获铜奖。其作品被泰国文学院、意大利意中友协收藏。作品与业迹被收录《世界名人录》、《 世界美术全集.华人卷》、《中国当代名人名作博览》等30余部辞书与大型画册。书法作品被收录“中国当代泰山书法家碑林”。在《中国美术报》多次发表画作与论文。
其画风用笔奔放,墨色浑厚华滋,追求“大气”的画格,具有“文人画”特色与较强的时代感。深得专家好评,尤以画牡丹著称。

④ 西安海棠学院跟西安外事学院那个就业更好点

外事学院是个人办学,黄腾以前翻译学院的副院长;海棠学院是企业办学,王海棠先办的企业,造化妆品。外事学院每年毕业13000人就业压力大,是推荐见就业,就是把企业叫来大家面试,海棠学院每年毕业4000人,1500人是学医疗美容,医疗美容的就业我就不说了,谁都知道就业好,剩下2500毕业生学校解决就业基本没什么就业压力,基本都安置到关系企业和关联企业。总的海棠就业好。06年民办学校就业促进会就在海棠学院召开。当然要享受大学生活去外事,外事很多,管理自由。

⑤ 庄毓聪的艺术简略:

●1968年至1974年间,随泉州著名老画家黄紫霞学习写意花鸟画,此间大量摹习了清代任伯年之画作。
●1975年至于1981年间,考取福建工艺美术学校,继入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深造,得到福建及岭南名家指授,全面学习吸取美术知识,奠定了扎实的笔墨造型基础,擅长大写意花鸟画、画风倾向综合性、代表性作品《蕉荫雀语》等。
●1983年后开始研究明代徐渭、清代八大山人、吴昌硕、现代齐白石、潘天寿之画风,代表性作品《倦春图》、《秋声》、《雄风》分别发表于福建日报、厦门日报、江苏画刊。
●1984年—1988年先后担任福建省龙溪地区二轻工艺美术厂技术员、厂长职务。
●1989年调入福建省漳州市文联工作
●1990年至于1994间画风渐转入水墨大写意,追求老辣淋漓,代表性作品《秋雨》、《春风晚来正逢春》。
●1995年以后,创作趋于成熟期,表现形式走向传统与现代,具象与抽象相结合,强化作品的竟境、境界与情趣,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和绘画风格。国内多家报刊、专业杂志作专版介绍。
●作品《月色蒙蒙》、《秋园觅趣》、《荷塘双鹭》、《清荫待憩》、《铮铮铁骨》、《秋水有情》、《藕花深处留春痕》八件作品分别入选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各类全国性美展。
●《秋光》、《春雨荷香》二件作品分别荣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画展优秀奖、铜奖。
●1999年加入中国美协。
●2000年担任漳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2001年应邀参加“中国当代花鸟画家作品联展”,并出席研讨会。
●2001年2月福建漳州市举办个人画展《庄毓聪花鸟画展》。市委领导和美术界人士二百多人参加开幕式。
●2001年4月于厦门举办个人画展,展示花鸟画六十一幅、备受好评。
●2002年12月于河南省郑州市举办个人画展,展出作品60幅,河南省委、省政府部份领导及省美协、省书画院及美术界人士出席开幕式,欢看展览。
●2003年至2006年期间相继在国内的福建,河南、山东、山西、广东、安微、广西、新疆等省、市举办十多场个人画展,并在东南亚国家的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受到国内外同行好评。
●2006年大写意作品《清气氤氲》参加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获优秀奖,作品被主办单位收藏。
●2006年应邀参加:河南省华侨画院主办的,台湾、福建、河南三省“名家邀请展”——厦门等地、展示作品四幅《清塘逸韵、高风劲节》等。
●2007年,庆祝香港台回归祖国十周年——当代中国画20家巨幅作品邀请展。主办:中国国画家协会。作品《春风画霜大地朝晖》规格丈二,被收入“当代·中国画20家巨幅作品展”作品集。
●2007年8月《中国画》杂志发表作品12幅,由黄海德教授撰写评论文章。
●2007年10月担任中国美协主办的“纪念黄道周全国中国画提名展”评委,并担任组委会秘书长。
●2007年10月应广东省群艺馆邀请,担任广东省美术馆美术培训班国画导师。
●2007年6—12月份间由《中国当代名家》杂志《书画精英》等杂志作封面人物重点宣传。
●2007年担任:亚太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并担任“首届亚太国际水墨双年展”评委。
●2007年12月出版画册——收藏界关注的中国画家——《庄毓聪花鸟画精品》,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出版作品40余幅。
●2008年,应邀参加迎奥运全国30家著名画家邀请展,作品《春江水暖》载入作品集。
●2008年4月,北京中国美协主办“迎奥运——中国画三十家精品展——花鸟特邀作品,作品收入画册。
●2008年5月,由中国国画家协会主办情系奥运——全国当代名家作品邀请展任主委会副主任,并有作品参展,收入作品集。
●2008年5月,《中华博览》杂志作封面人物特别推介并发表十余幅作品,贾德江撰写评论文章。
●2008年5月参加第十四届全国花鸟画邀请展——特邀作者。创作品《大清凉世界》作品由组委会收藏。
●2008年6月:《国画家》杂志多版发表作品10余幅。
●2008年6月20日应邀参加北京“全国花鸟画名家邀请展”,出席开幕式。
●2008年6月12日应邀漳州芗城美术家协会讲座《关于中国花鸟画创作》。
●2008年6月13日,在漳州召开“漳州市美协第三届代表大会”担任漳州市美协主席。
●2008年6月20日出席北京“第十四刷全国当代花鸟画邀请展”,特邀作者,作品《春江水暖》收入画册。
●2008年6月,西冷印社出版《新水墨》,入编福建篇,收入作品十几幅,评论文章,作品备受美术界好评。
●2008年6月21日在广州(嘉德)国际拍卖公司,拍出花鸟画《春江水暖鸭先知》(136×68)以人民币5.2万元成交.
●2008年7月1日以漳州美术家协会主席的身份带领20多名画家前往厦门参加”闽南金三角:厦、漳、泉三市作品联展,并在开幕式上讲话,为展览剪彩。
●2008年8月在《国画家杂志》发表多幅作品,并发表论文《论东方主义绘画与现代水墨画创作》。
●2008年8月作品《清塘逸韵》参加“水墨先锋”全国首届实力派画家学术交流展,收入作品集。
●2008年12月当选为福建省第三届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2009年4月期间应邀出席由广东省南国美术馆举办的全国著名画家作品邀请展,作品被收录到“画展作品集”。
●2009年11月由广东省佛山市政府,市委宣传部主办“庄毓聪中国画展”在佛山石景宜艺术馆展出,展出作品40幅左右。备受好评,省委领导,市委领导、市委五套班子领导、市委书记林元和、宣传部长等出席开幕式。
●2009年12月28日应邀出席由安微省马鞍山市政府主办的“全国名家作品展”。参加开幕式、剪彩仪式。
●2010年4月应邀请参加广州墨天画院成立典礼剪彩并讲话致词。
●2010年6月创作大幅国画《向日葵》2.5×2.5米,参加福建当代美术晋京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10年月12月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画册——国画名家庄毓聪,封面,封底重点介绍。此时,作品风格走向中西结合,并由中写意转入大写意,花鸟画格调高古、气势恢宏,融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于一炉,自成一家面貌。
●2011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名家重点推介·庄毓聪》
●2011年5月在广东肇庆市举行个人画展,展出作品45幅,备受好评,代表作:丈2《秋风秋雨秋瑟瑟》、《东方之声》。
●2011年7月应邀担任“福建省当代青年画展”评委。
●2011年7月由《美术报》专版介绍——大家风范庄毓聪。
发表作品5幅:《白鹭吟秋》、《宿墨荷花》、《雄鸡》、《八大遗韵》由贾德江撰写评论文章《大家风范——“庄毓聪”》。
●2011年8月应邀请在内蒙古出席中国花鸟画研究会主办的全国著名花鸟画家学术研讨会。
●2011年7月应邀参加由中国国画家协会主办《全国百名画家扇面精品展》。
●2011年9月由广东省九三学社、广东省南国书画院举办的“全国当代著名画家作品展”庄毓聪先生10幅作品参展,并编入大型画册。
●2011年10月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发行“荣宝书画名家”画册,庄毓聪作品作为封面、封底出版(与黄永玉、陈永锵、何水法、喻继高等十名画家同册发表。
●2011年10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发行:“中国美术十大家”一书,与黄永玉、杨之光,龙瑞、冯远、何水法等名画家同时入编该书。
●2013年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大家风范庄毓聪》大型个人专集。同年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聘请担任全国美术理论与书画创作高研班大写意花鸟画高级研修班导师,并在福建省东南花都建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庄毓聪导师工作室。
●2014年元月在广州鸣泉居南园美术馆建立清华美院高研班写生基地,再次担任花鸟画教学,同年担任全国第十二届美展福建展区评委,并创作大写意作品《淸极不知寒》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并入选。
●2015年1月1日,庄毓聪唯一授权官方网站开通运行;
●2015年1月10日,浙江溪口庄毓聪艺术馆暨庄毓聪花鸟画(溪口)写生创作基地挂牌成立,艺术馆集写生创作、学术研究、文化交流、教育培训、陈列展览等功能于一体,是庄毓聪大写意花鸟画艺术作品典藏、研究、展示和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庄毓聪艺术馆的开馆,对溪口风景名胜区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展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新窗口的打造,新时期文化资源的积累,文化旅游品牌的提升,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015年1月14-19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全国美术理论与书画创作高研班·毓聪大写意花鸟画研修班(2014届)走进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进行开班以来第三次集中授课。来自全国10个省份的15名学员全程参加这次授课。广州市增城区市委、宣传部、文化局、文联各级领,增城区农商行,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给予此次庄毓聪导师和高研班广东之行大力支持,增城电视台、增城晚报等多家媒体全程跟踪报道;
●2015年2月10日,应邀参加“三亚·海棠湾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并展出大写意花鸟画精品多件,受到海南省各界朋友广泛关注和好评;本次展览汇聚十二位活跃在当代画坛、备受瞩目的知名画家尼玛泽仁、王成喜、程振国、张复兴、王福元、满维起、庄毓聪、刘选让、梁占岩、白云乡、陈茂叶、贾广健;
●2015年3月25日,由中共漳州市委、漳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漳州市百名书画名家作品晋京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出席并参展;
●2015年4月18日,应邀出席钓鱼台国宾馆中艺财富首批中国“双百”领军艺术家资本产品上市新闻发布会并剪彩;
●2015年4月24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节目组邀请录制中国画专题片《大写意花鸟画——庄毓聪》;
●2015年4月30日,融宝汇书画院成立大会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受聘为副院长;
●2015年4月30日受邀参加由著名学者王鲁湘策划厦门“张仃美术馆开馆典礼”暨“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参展的二十多位艺术家应邀画家:崔振宽、李宝林、周宗岱、姜宝林、赵振川、程大利、龙瑞、刘巨德、何家安、王玉良、庄毓聪、张培武、李庚、李坦克、刘守信、范扬、彭国昌、赵卫、姚鸣京、陈平、韩国栋、刘罡、王海鲲、郑炜、丘挺、王新伦、黄启根等皆为当今中国画创作的中坚力量;
●2015年5月16日受邀参加“2015艺术厦门博览会·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15年5月30日,作为“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的中国参展推荐艺术家,由雅昌集团制作此推荐短片《离形得意——庄毓聪的大写意之路》,向全世界的艺术家以及观众展示、介绍中国大写意花鸟画;
●2015年7月5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研班主办,北京御岚轩美术馆承办、北京庄毓聪艺术馆协办的“大写至道”——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庄毓聪大写意花鸟画专项研修班(2014届)结业展在北京御岚轩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导师庄毓聪和14位学员林长木、关贞远、许岩鹰、张少华、沈永喜、邬良平、武钰涵、赵志刚、吴沛超、李梅珍、林跃武、庄育红、冯婕、余春琴共50余副大写意花鸟画精品,是庄毓聪先生大写意花鸟画教学思想、教学体系以及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2015年7月5日,再次受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节目组邀请录制中国画专题片《大写意花鸟画的教学和体系》;
●2015年7月26日,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发行全国新华书店经销的作品集(开本:787毫米x1092毫米1/4)《大匠之门·庄毓聪大写意花鸟画》面世;
●2015年8月20日,作品《南塘夜雨》(136x68cm)参加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的“梦笔生花”——中国作家书画家翰墨展;此次展览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办,上海观艺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沪东广告有限公司承办,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杂志社、中国作协画院、中国书画院支持;
●2015年9月6日——12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全国美术理论与书画创作高研班庄毓聪大写意花鸟画专项研修班开学典礼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并由导师庄毓聪先生亲自主持进行为期六天的集中授课,助教林跃武、班主任邢之,以及全班17位学员房建平、黄增河、吴沛超、林长木、黄二彪、申小勤、沈永喜、姚家荣、梅子、庄育红、陈泳、冯婕、曾一莎、陈家芳、明峰、林远琴、黄静全程参与此次授课;
●2015年9月13日由福建省美术家协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全国美术理论与书画创作高研班创作基地主办、北京庄毓聪艺术馆、北京红博馆协办,《水墨丹青》栏目组、水墨丹青艺术展览馆、水墨丹青书画院承办的“大写至道”庄毓聪大写意花鸟画精品展于在北京水墨丹青展览馆正式开幕。本次展览展出庄毓聪先生近期大写意花鸟画精品50余幅,是庄毓聪先生近年来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并由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栏目录制展览专题片;
●2015年9月20日《新金融观察报》刊载庄毓聪专访专题《庄毓聪——大写至道·得神忘形》;

⑥ 庆余年提司大人是什么位置

位在监察院八大处之上,仅次于院长。

提司地位最直观的描述,位在监察院八大处之上,仅次于院长(相当于副院长),只受皇命,遇紧急环境可以暂避法律,其他执法部门在没有皇权授命的情况下不得干预,也不得审讯。那么,范闲得到提司腰牌,凌然成为了监察院之中,除了陈萍返弊萍以外权力最大的人。

庆余年范闲人物介绍

范闲奉旨下江南接手内库,收服流落在外的明家七少爷,整顿内库,主持内库转运司招标,借北齐小皇帝的钱争到部分标头,迫胡伍使明家向自己暗中控制的招商钱庄借钱。与此同时海棠来到江南,教会了范闲天一道法门,范闲的真气得到恢复。

妹妹范若若去往北齐苦荷门下学医,避开指婚,范思辙开始在北齐经营内库货物对北齐的走私。之后前往胶州整顿水师,杀死与明家勾结的水师提督。归京路上遭到秦家私军伏杀受伤。通过大皇妃(北齐大公主)的香料偶然发现了北齐皇帝的秘密。

范闲归入范氏族谱,并发现了长公主与太子私通一事,设计使庆帝知晓。庆帝大怒,血洗皇宫,将长公主幽禁在别院中。随后庆帝前往大东山,要祭告天地,废除太子。在此期间,范闲前往江南,利用招商钱庄控制住了明家。

随后庆帝令范闲与自己同登大东山,迫使五竹现身。此时太子,二皇子与秦业、叶重等人起兵谋反,燕小乙率领五千亲兵围困了大东山,海上被秦系的胶州水师封锁,长公主说动苦荷、四顾剑和叶流云三大宗师上大东山行刺庆帝。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庆帝本身就是一位大宗师,叶流云忽然反水,苦荷与四顾剑惨败,苦荷不久后漏做族就死去,四顾剑也只能苟延残喘。在此之前,范闲已经奉命携皇帝行玺从海上逃走,辗转回到了京都,途中用M82A1击毙了燕小乙。

⑦ 李四光的简介

李四光(1889-1971)地质学家。湖北黄冈人。字仲揆。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9年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获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部部长、中科院地学部委员、中国科协主席,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主张用力学研究地壳现象、探索地壳运动与矿产分布的规律,把各种构造形迹看作是地应力活动的结果,从而创立了“构造体系”的基本理论。用此理论分析中国东部地质构造特点,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三个沉降带具有大面积储油层。在地震地质工作方面,主张在研究地质构造活动性的基础上观测地应力的变化,为实现地震预报指明了方向。著有《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天文、地质、古生物》等李四光(1889~1971)中国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字仲揆,湖北黄岗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于本世纪20年代创立了地质力学,为地质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运用力学观点来研究地壳运动现象,将各种构造形迹看作地应力活动的结果,建立了“构造体系”这一地质力学的基本概念,为探索地质自然现象提供了新方法,为研究地壳运动规律开辟了新途径,开创了地质科学的新局面,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他的理论为我国石油勘探作出巨大贡献。例如他运用地质力学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地质构造特点,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三个沉降带具有广阔的找油远景,从理论上否定了“中国贫油”论。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的相继发现证实了他的科学预见。在地震地质工作方面,他强调在研究地质构造活动性的基础上,观察地应力的变化,为实现地震预报指出了方向。此外,李四光早在20年代初,实地考察了我国太行山麓、大同盆地、庐山和黄山等地,先后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推翻了国际上许多冰川学权威断言中国无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论。李四光曾留学日本、英国,曾前往法国、德国和瑞士等地考察。1949年以前曾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等职。1949年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古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地质部部长等职,并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回答者:asedasedased - 助理 二级 3-28 18:56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1904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他在日本接受了革命判宴思想,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纪这样小就丛行要革命,很好,有志气。”还送给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武昌起义后,他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途中,为了解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还特地取道莫斯科。

从1920年起,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他带领学生和研究人员常年掘郑银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他先后数次赴欧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地质构造。

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两星期之后,李夫人许淑彬接到李四光来信,说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

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虽然年事已高,仍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58年,李四光由何长工、张劲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民族民主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还是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
回答者:新世纪悟天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3-30 20:03

李四光,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1904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他在日本接受了革命思想,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还送给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李四光(1889-1971)地质学家。湖北黄冈人。字仲揆。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9年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获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部部长、中科院地学部委员、中国科协主席,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主张用力学研究地壳现象、探索地壳运动与矿产分布的规律,把各种构造形迹看作是地应力活动的结果,从而创立了“构造体系”的基本理论。用此理论分析中国东部地质构造特点,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三个沉降带具有大面积储油层。在地震地质工作方面,主张在研究地质构造活动性的基础上观测地应力的变化,为实现地震预报指明了方向。著有《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天文、地质、古生物》等。
回答者:nttec - 秀才 二级 3-28 11:06

李四光,(1889-1971),蒙古族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1904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他在日本接受了带有汉民族主义的反满革命思想影响,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己任。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还送给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武昌起义后,他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途中,为了解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还特地取道莫斯科。

从1920年起,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他带领学生和研究人员常年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他先后数次赴欧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地质构造。

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两星期之后,李夫人许淑彬接到李四光来信,说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

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虽然年事已高,仍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58年,李四光由何长工、张劲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民族民主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还是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
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毛泽东、周恩来在认真听取了汇报后,支持了他的观点,并根据他的建议,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1956年,他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这样,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李四光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

李四光

“科学救国”

北京西郊地质力学研究所的东边,有一条又长又窄的小路,人称“李四光路”,因为李四光生前每天都要在这条小路上散步而得名。

今天,这条小路已被加宽变得热闹起来,但是,李四光的形象却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他一生所走过的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仍给人们许多启示……

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在湖北省黄风县张家湾一个贫寒的家庭里,原名李仲揆。

李四光在农村生活了近14个年头。从五六岁起,他就在父亲教书的私塾里读书,还要帮着母亲打柴、舂米、推磨、提水……,艰苦的生活培养了他刻苦奋斗的精神和倔强的性格。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之后,洋务派兴起,湖北办起了许多新学堂,以讲新学而标新立异。李四光被深深地吸引,他只身前去投考,以优异成绩被录取。

在新学堂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由于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被省里选作官费留学生,送到日本学造船。

李四光在日本度过了7年,在那里,他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

李四光回国后第二年,辛亥革命爆发,他参加了汉口的保卫战,作为新被任命的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他亲自组织码头工人和人力车夫运军火、上前线。随后,他被选为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正当李四光准备大干一番事业之时,辛亥革命失败了。他发愤专心于科学技术的研究,走“科学救国”之路。他去英国留学,先是学采矿,以后转到地质。他祈盼着有一天,得见政治清明之世,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留学生活并不轻松。为了维持不断上涨的学费,李四光假期到矿山去做工。在伯明翰大学的6年里,他不仅专业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熟练地掌握了英语,先后获得了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婉言拒绝了一家矿山的高薪聘请,接受了蔡元培先生的邀请,回到祖国,在北京大学地质系担任教授。

第四纪冰川的发现

李四光到北大地质系后,主讲岩石学和高等岩石学两门课程,他以严谨的冶学作风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他经常带学生到野外进行实地教学,边看边讲。一个山头、一个沟谷、一堆石子、一排裂缝,他都不放过。学校经费不足,他带领学生白手起家搞建设,将学习环境收拾得十分雅静。

在教学的同时,他对研究工作也不放松,他一生中在地质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如古生物蜒科的鉴定方法、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和地质力学的创立,都是在这期间开始的。在研究过程中,他从不为已有的观点和学说所束缚,而是按照自然规律,去寻找尚未被人们认识和掌握的真理。因此,他能不断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并敢于向一些旧观点提出挑战。

例如,从19世纪以来,就不断有德国、美国、法国、瑞典等国的地质学家到中国来勘探矿产,考察地质。但是,他们都没有在中国发现过冰川现象。因此,在地质学界,“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已经成为一个定论。可是,李四光在研究蜒科化石期间,就在太行山东麓发现了一些很像冰川条痕石的石头。他继续在大同盆地进行考察,越来越相信自己的判断,于是,他在中国地质学会第三次全体会员大会上大胆地提出了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的看法。到会的农商部顾问、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轻蔑地一笑,予以否定。

为了让人们能接受这一事实,他继续寻找更多的冰川遗迹。10年以后,他不仅得出庐山有大量冰川遗迹的结论,而且认为中国第四纪冰川主要是山谷冰川,并且可划为三次冰期。

当李四光的这个学术观点再次在全国地质学会上发表以后,引起了1934年著名的庐山辩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中国的科学家低人一等,外国学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带着民族主义和种族歧视情绪到中国来的。因此,尽管大量事实摆在眼前,几位外国学者并没有改变他们的观点。

1936年,李四光又到黄山考察,写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的论文,此文和几幅冰川现象的照片,引起了一些中外学者的注意,德国地质学教授费斯曼到黄山看罢回来赞叹道:“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发现。”李四光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第一次得到外国科学家的公开承认。可是,他知道,这还远远不够,他干脆把家搬到庐山上,又在庐山脚下建立了一个冰川陈列馆,起名叫“白石陈列馆”(后被国民党海军炸毁)更深入细致地进行冰川研究。

李四光关于冰川的多年研究,在1937年完稿的《冰期之庐山》中得到全面阐述。可惜由于抗战爆发,这部书10年后才得以出版。

回国找油田

1927年,李四光应蔡元培的约请,离开北京南下,主持地质研究所的筹建工作。1928年1月,地质研究所成立,李四光担任所长。搞地质研究常常要餐风饮露,条件十分艰苦。况且刚刚成立的研究所经费少,设备缺,甚至没有固定的所址。八年抗战期间,李四光和他的研究所受尽奔波辗转之苦。那时,他抽的是用草纸做的烟,穿的是土布衣服,生活十分清苦,但是,他和同事们始终没有放弃地质研究。由于生活的艰辛和工作的劳累,他患了心绞痛和肺结核。

1948年2月初,李四光从上海启程赴伦敦,参加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他的夫人许淑彬也一同前往。会后,他们在英伦三岛上又住了一年,一面养病,一面观察国内外时局的发展。

1949年4月初,以郭沫若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赴布拉格出席世界维护和平大会。出国前,郭沫若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给李四光带了一封信,请他早日回国。看了这封由郭沫若领头签名的信,李四光非常激动。新中国就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自己的本领可以施展,抱负可以实现了。他积极奔走起来,准备尽快返国。可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从英国到远东的客轮船票要一年前预订,归期只得拖延。他一面调养身体,一面把科研方面遗留的事情办完。

李四光焦急地等待着起程的日期。一天,伦敦的一个朋友给李四光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驻英大使馆接到密令,要李四光公开发表一个声明,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拒绝接受人民政协给他的全国委员的任命,否则就有被扣留的危险。

事情紧急,李四光当机立断。他拿起一只小皮包,迅速前往普利茅斯港,准备从那里渡过英伦海峡,先到法国去。普利茅斯港海面宽阔且多风浪,是偏僻的货运航道,一般人通常都不会从这里渡海,因而能避开国民党特工人员的追踪。临行前,他提笔给驻英大使写了一封信,让许淑彬两天后寄出。第二天,国民党驻英大使馆果然派人来找李四光,许淑彬机警地对来人说,李四光外出考察去了。

两天以后,许淑彬寄出了李四光留下的信,信中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多少年来日思夜想的理想国家。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是我竭诚拥护的政府。我能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的委员,我认为是莫大的光荣。我已经起程返国就职。他还规劝这位大使脱离祸国殃民的国民党政府,早日回到光明祖国的怀抱……

两星期后,许淑彬收到李四光的来信,得知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便立即前去会合。

1950年5月6日,李四光终于到了北京。这一年他60岁,但是他觉得,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李四光科学事业崭新的一章。他提任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和科联主席。

他认真学习了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等著作,努力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工作和科研;他注重理论学习,也注意自己的思想改造,“决心扔掉那些旧日留下来的包袱,……达到忘我的境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国的地质事业中去,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在他的具体领导下,我国的地质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1958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开端的日子里,毛主席、周总理就询问过李四光:我国天然石油这方面远景怎么样?

早在1915至1917年,美孚石油公司的一个钻井队,在陕北肤施一带,打了7口探井,花了300万美元,因收获不大就走掉了。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来到中国调查地质,写了 《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一文,下了“中国贫油”的结论。从此,“中国贫油论”就流传开来。但是,李四光根据自己对地质构造的研究,在1928年就提出了:“美孚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油田可办。”以后他在《中国地质学》一书中,又一次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沉降带有“可能揭露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沉积物”。这个沉积物讲的就是石油。

因此,李四光乐观地回答了国家领导人的提问:“我们地下的石油储量是很大的。从东北平原起,通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再往南到两湖地区,可以做工作……”。

1955年,普查队伍开往第一线。在几年里,就找到了几百个可能的储油构造。1958年6月,喜讯传来:规模大、产量高的大庆油田被探明。地质部立即把队伍转移到渤海湾和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以后,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其他油田相继建成。地质部又转移到其他的平原、盆地和浅海海域继续作战。

1964年12月,周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专家独创的石油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李四光的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2128.htm
回答者:tall123 - 初学弟子 一级 3-28 12:59

李四光,(1889-1971年4月29日),原名李仲揆......

参考资料:书本上.
回答者:秋天☆海棠 - 试用期 一级 3-28 17:00

热点内容
兰花大团 发布:2025-05-16 22:17:46 浏览:592
白樱花素描 发布:2025-05-16 22:04:05 浏览:105
豆腐花语音 发布:2025-05-16 21:54:29 浏览:185
玫瑰岛浴室柜怎么样 发布:2025-05-16 21:54:26 浏览:1
花草养兰花 发布:2025-05-16 21:53:49 浏览:795
路边绿植用什么 发布:2025-05-16 21:40:07 浏览:823
梅花鹿发情 发布:2025-05-16 21:26:52 浏览:756
江西兰花 发布:2025-05-16 21:24:28 浏览:656
西兰花雄性激素 发布:2025-05-16 21:24:15 浏览:480
黄金和七夕 发布:2025-05-16 21:17:25 浏览: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