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日荷花艳
❶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全诗
出自南宋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大不相同。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像与天相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鲜艳娇红。
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无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仅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❷ 映日荷花别样红出自”哪一首古诗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思是红日与荷花相映,色彩分外鲜艳娇红。
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中的第二首。
原文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意思是:六月里的西子湖啊,到底特殊,秀丽的风光和其他时节迥然不同。碧绿的莲叶连接天际,浩渺无尽,红日与荷花相映,色彩分外鲜艳娇红。
诗的前二句具体描绘这使他为之倾倒与动情的特异风光,着力表现在一片无穷无尽的碧绿之中那红得“别样”、娇艳迷人的荷花,将六月西湖那迥异于平时的绮丽景色,写得十分传神。
诗的后两句是互文,文义上交错互见,使诗句既意韵生动,又凝练含蓄。
(2)映日荷花艳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林子方举进士后,曾担任直阁秘书,杨万里是他的上级兼好友。此时林子方赴福州任职,杨万里清晨从杭州西湖附近的净慈寺送别送林子方,经过西湖边时写下这组诗。
名家点评:
1、清代诗人恒仁《月山诗话》:“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此杨诚斋《晚(按:应为‘晓’)出净慈送林子方》诗。亦犹东坡《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之意。坊刻《千家诗》误以为东坡作。二如亭《群芳谱》亦沿其谬。
2、扬州大学教授顾农《千家诗注评》:西湖盛夏时无边无际的荷叶荷花壮丽之至,给人的视觉以很强的冲击;此诗以“毕竟”二字领起,一开始就有惊叹不置的意思。杨万里的诗总是给读者一种别出心裁、新鲜泼辣之感。这也是有冲击力的。
(2)映日荷花艳扩展阅读来源:网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
❸ 映日荷花别样红全诗
映日荷花别样红全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映日荷花别样红意思是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理解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春夏秋冬四季相比确实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在阳光的照映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创作背景
林子方与诗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职位知福州。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杨万里则不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时,写下此诗,劝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
❹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全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该作品生动描绘了杭州西湖夏季时的不胜美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西湖六月美景的赞美之情。
【出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4)映日荷花艳扩展阅读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创作背景
林子方与诗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职位知福州。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杨万里则不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时,写下此诗,劝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景色,风光不与其他季节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更加说明夏天的西湖景色的与众不同。这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
“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诗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❺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这首诗是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之手,诗名叫做《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里面最出名的就是那句映日荷花别样红,以下分享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1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原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释义: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2、赏析:此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首二句以“毕竟”二字领起,一气而下,既协调了平仄,又强调了内心在瞬间掠过的独特感受。然后顺理成章,具体描绘这使他为之倾倒与动情的特异风光,着力表现在一片无穷无尽的碧绿之中那红得“别样”、娇艳迷人的荷花,将六月西湖那迥异于平时的绮丽景色,写得十分传神。诗的后两句是互文,文义上交错互见,使诗句既意韵生动,又凝练含蓄。
3、诗人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初,知奉新县,历大常博士、大学侍读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主张抗金。工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擅长“活法”,时称“诚斋体”。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2
十首唯美的荷花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两岸杨花风作雪,一池荷叶雨成珠。
出自唐·陈润《题山阴朱徵君隐居》。杨花,柳絮。风吹杨花漫天飞舞,犹如白雪飘飘;荷叶之上点点积雨,恰似粒粒珍珠。诗句以比喻修辞法写风吹柳絮、荷上水珠的景象,使平常的物象平添了几许生动与情趣。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出自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句描写连片无际的荷叶碧绿青翠、荷花映日分外红艳的景象。前句写荷叶,突出的是其无边无际的壮阔景象;后句写荷花之红,以红日为衬托,目的是突显其分外娇艳之色。
3、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
出自宋·杨万里《秋雨叹》。此言芭蕉叶与荷叶在秋风秋雨中虽颜色有别:一个半黄、一个青碧,但是秋雨滴芭蕉与秋雨打荷叶,声音则是一样的。前句写视觉形象,后句写听觉形象。前后配合,将不一样的颜色与一样的声音统一起来,遂绘就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秋雨芭蕉荷叶图,让人有如临其境、如见其色、如闻其声的现场感。
4、晚色芙蕖静,秋香桂子寒。
出自宋·刘焘《题召伯埭斗野亭》。芙蕖,荷花。桂子,桂花。诗句描写暮色之中荷花静立水中、秋风之中桂花飘香的景象。
5、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
出自宋·米友仁《临江仙》。诗句描写新荷出水、花开半红的景象。动词“弄”的运用,非常生动,使人由半红的荷花联想到少女因害羞而微红的脸庞,词句的意境也因之而顿时大开。
6、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出自宋·苏轼《赠刘景文》。秋风中,水面上不见了形如伞盖的荷叶;风霜中,菊花虽凋,却还有枝干傲霜斗寒。诗句以荷菊对比,意在突显菊花傲霜斗寒品性的'同时表达对朋友人格的礼赞之情。
7、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
出自南朝陈·徐陵《侍宴》。粉,指新竹破土时竹皮上所生的粉状物。这句诗描写嫩竹破土与新荷出水的形象。“犹含粉”,是写春竹破土而出、笋粉犹存的原始状态,突出其“嫩”;“未聚尘”,是写初荷出水未久、一尘不染的形象,突出的是“新”。
8、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出自唐·杜甫《为农》。细麦,指刚抽穗的麦子。前句写荷叶叶圆、尚浮于水面的样子,后句写麦子刚刚抽穗扬花的情状。前句写荷叶动于水中,后句写麦花扬于空中,两相对比,也两相映衬,遂使画面更趋丰满。
“小”与“轻”都带有轻柔的感觉,“叶”与“花”都是令人愉悦的意象,“浮”是向上的动作,“落”是向下的运动,如此构成对比映衬,更使诗句的内涵趋于丰满,意境趋于阔大。
9、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
出自宋·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诗句描写荷塘水深风大,雨过清香四溢的情景。
10、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出自宋·道潜《自姑苏归西湖临平道中作》。临平,即今天的浙江余杭,在杭州市附近。汀,水边平地。洲,水中小块陆地。诗句描写五月临平到处都是荷花盛开的景象。前两句是“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3
荷花的诗句
1、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唐·李白《子夜吴歌》
2、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南朝梁·刘孝威《采莲曲》
3、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隋·殷英童《采莲曲》
4、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阮郎归·初夏》
5、水面清圆,风荷举。——《苏幕遮》
6、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隋·殷英童《采莲曲》
7、白莲种山净无尘,千古风流社里人。——《东林寺》
8、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别储邕之剡中》
9、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唐·李白《古风(其二十六)》
10、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采莲曲》
11、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狂夫》
1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13、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子夜吴歌·夏歌》
14、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文征明《钱氏池上芙蓉》
15、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李商隐《无题·其二》
16、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为农》
17、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江洪《咏荷诗》
18、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京兆府栽莲》
19、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山居即事》
20、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李亚如《采莲曲》
21、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西洲曲》
22、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紫菱洲歌》
23、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薛昭蕴《浣溪沙》
24、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咏荷诗》江洪
25、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南朝·梁·沈约《咏芙蓉》
26、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27、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折荷有赠》
28、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南朝梁·刘孝威《采莲曲》
29、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湖上寓居》
30、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南朝·梁·吴均《采莲》
31、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现代·暇文《藕乡随思》
3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温庭筠《莲花》
33、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隋·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34、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唐·李白《古风(其二十六)》
35、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李璟《浣溪沙》
❻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自《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是杨万里。
原文: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❼ 朝日荷花古诗九首赏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映日荷花别样红
阳光荷花明丽古诗九首:霞朝日照梁,朝日艳且鲜
农历六月是荷花的旺季,但是说到一天中什么时段荷花最美,实际现代人因为物质丰盛,远离自然,不如古人观察细腻。
荷花在早上的日光下最美。这倒不仅仅是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看不到晚上的荷花。而是荷花在早晨别有一番自然的演变。
一朵荷花,从菡萏绽放到凋谢,露出莲蓬,大约只有三四天的花期。
它们的开花规律是这样的。
第一天,凌晨3点左右,第一次菡萏打开微微的花苞口。到了早上太阳出来的时候,花口呈现小圆洞状,仿佛马上绽放。此时花苞摇曳在风中,婀娜动人,仿佛张开口要唱歌。花气芬芳。但是到了接近中午,花瓣就闭合。
第二天,也是凌晨3点,荷花慢慢打开,到了早上太阳出来的时候,完全盛开,但是到了上午十点左右,荷花重新闭合,到了下午完全闭合。
第三天早上,花朵完全盛放,沐浴在早上的阳光里,不再闭合,直到下午花瓣垂落,露出莲蓬。
那么一朵荷花三天最美的状态,都是在早上,花的姿态最美,最动人,一池荷花也是凌晨到早上,花香最浓郁芬芳。
汉朝就有盛大的赏莲。
“列车息众驾,相伴绿水湄。
幽兰吐芳烈,芙蓉发红晖。 ”东汉末 · 王粲《诗》
盛夏时节,一群车马奔赴有荷花的水边。
到了水边亭子下来,来欣赏这里夏日早上的幽兰,去看看早上荷花在阳光里向着太阳开放的美丽。
不只是太阳打在荷花上,那种阳光花朵的鲜丽,荷花也正是在早上摇曳盛开,花瓣花朵红润蓬勃,带着生命的光彩。
“髣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汉末曹植《洛神赋》节录
曹植的洛神赋,写了最美的洛神娘娘。
她的头发飘逸蓬松,像云朵遮住月亮一样的脸,她的身段轻灵婀娜,衣带飘飘,就像风中飘动的雪。
远远看她一眼,仿佛像早上的太阳出现在朝霞里。
走近一看,就像明艳的绿水中早上开放的荷花。
这是写人也是写荷花,早上的荷花最俏丽,最挺拔,最有生命向上的仙美。
“煌煌芙蕖。从风芬葩。
照以皎日。灌以清波。
阴结其实。阳发其华。
金房绿叶。素株翠柯。 ”西晋 · 傅玄《歌 》节录
这是形容早上荷花的鲜艳和美丽。
那艳丽的荷花,在风中摇曳,打开了花朵。
早上明丽的太阳照耀它,一池的清水沐浴它。
那月亮和碧水让它结出果实,而太阳则盛开蓬勃了它的花朵。
那金黄的莲蓬衬托绿叶,淡雅明翠,清新可爱。
“虹梁照晓日,渌水泛香莲。
如何十五少,含笑酒垆前。
花将面自许,人共影相怜。
回头堪百万,价重为时年。 ” 西晋 · 刘琨《胡姬年十五》
早上清新娇美艳丽的荷花,用来形容美丽青春热烈的少女最相得益彰。
那像彩虹一样的水上的桥梁,沐浴在早上的太阳里,清水中的荷花次第开花。
我看到十五岁的胡姬姑娘,站在水边的酒楼下。
她有着荷花一样艳美的容颜,和早上的荷花相映。
她回头一笑,价值百万,这是因为,她青春无价,美在最美的芳华啊。
实际这是安慰,她若有百万,何必颠沛到中原,靠卖酒为生?这首诗让我想到了那些青春的女子,为了生活去往各地谋生谋爱,但是在诗人的心中,无论生活未来如何,这些少女的青春,总值的赞美和歌唱。
那些盛开在岁月里莲花一样的青春啊。
“雾夕莲出水,霞朝日照梁。
何如花烛夜,轻扇掩红妆。
良人复灼灼,席上自生光。
所悲高驾动,环佩出长廊。” 南梁 · 何逊《看伏郎新婚诗》
这是最美的一首,写新娘和莲花的诗。
女孩子做新娘了,像一朵莲花出水,盛装的新娘,像早上的彩霞,面容红润如莲花,艳光照亮了房间。如同霞光打在房梁上。
但是荷花哪里有新娘的美,她扇子半掩面庞,红妆照人。
她像荷花一样走到哪里都是焦点,你看,她缓缓走向车马,像一朵移动的荷花。
这首诗成为后来被李商隐化用描写自己小妻子最美的样子。
“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我的妻子就是我最美的红色的荷花,我在早上迎娶她,看见她莲花一样的惊艳美,有情美。
“ 桂楫兰桡浮碧水。
江花玉面两相似。
莲疏藕折香风起。
香风起。白日低。
采莲曲。使君迷。 “南梁 · 萧纲《采莲曲》
实际采莲曲自汉代并非民间专有,汉朝在江南采风,带回《采莲曲》更多助兴皇家贵族的荷花之赏。他们在盛夏前往种植荷花的园林,仿效江南民间,坐画船进入荷花池嬉戏。
这中间肯定有不少女眷,盛装打扮,一早上就划着船,深入荷花盛开的池塘。
那盛开的荷花,恰如丽人粉润的娇面。荷花人面两相似。这是难得的夏日的休闲和放松,在荷花塘里折荷花,一阵风吹过荷花,香风缭绕,在巨量的荷花荷叶当中,看见太阳斜斜的朝日之光。
这让人兴奋,采莲的歌谣随机唱起,并且弥漫整个水域。
花光美人,游人自然被荷花激起的兴奋,那歌声都带着清新和活力,如何不让人着迷?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竟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 盛唐 · 李白《古风 其二十六 》
盛唐的李白,常年和山川草木打交道,自比荷花,朝荷之美,深入心怀。
那荷花生在山林幽静的泉水边,向着早上的太阳盛开,沐浴早上的阳光,艳丽且新鲜。
虽然他写的是秋荷,要知道,农历七月也是荷花的盛季,在古代,农历七月是早秋,但是从古到今,这是体感上的盛夏。
李白喜欢早上的荷花,从水中冒出开放,在清晨展现最美的清新秀丽,流布芬芳。
只是李白有自己的小九九,他这美丽的荷花,看着就要凋谢,最愿望的是自己不要困在山林里,而是向往更巨大的天池,靠近太阳。
李白终于在42岁诗如愿以偿,被唐玄宗接见并授予翰林。
从此盛唐和李白密不可分,李白是盛世莲花,照见了最繁华鼎盛的唐朝。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唐 · 白居易《忆江南 》
白居易是有荷花癖的。从小县城一路辛苦考学,进入了官僚阶层而成为士大夫,荷花是他的精神坐标。从贬谪九江,爱上了庐山的荷花,到晚年后,做杭州刺史,打造西湖,爱上了这里江南荷花盛景,他爱着荷花那种寒苦水域,也能向阳开花的美。
那荷花就是他自己。
所以白居易在这里词里,回忆了江南最美的荷花和碧水。
我喜欢江南,我曾经是那么熟悉江南。
那早上的太阳,打在江上的荷花上,荷花照日,比火还要鲜明,而江南的水,自春天以来就是如此碧绿,滋养荷花,滋养江南土地。
花是荷花,水是碧水,江南之美,是物候之美,也是他的情怀之美。
处江湖之远,有荷花向日,居庙堂之高,心系江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南宋 · 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二首 其二 》
杨万里则在白居易基础上,写了更壮丽的西湖荷花,向日而开。
这是六月的西湖,那绝美的风景和其他时段都不一样。
你看看,这西湖有连天的荷叶,铺展无穷的碧浪,你看看,这无边碧浪上,荷花朵朵,向日开放,映着朝日晨光,别样红艳啊。
南宋的西湖是杭州皇都的风景之湖,此时的荷花远胜白居易时代,苏轼时代,这是最豪华的荷花。这是南宋盛世的荷花,沐浴在阳光里。
有心的人自然读得懂,那是对江山时代蒸蒸日上的赞美。
这首诗成为写六月荷花的名诗。荷花就美在,骄阳烈日下的那种摇曳婀娜。
因为心中有爱,所以向日而生,因为日光有情,催开绚烂荷花。
这里写的不单单是荷花盛开的最美自然和谐,也是隐喻一种良好的政治生态。君王如日,良臣如荷,打造盛世。
这个篇章,写了自然荷花开放最美的时期,是早上,那么有心的你,也去自然界里看看荷花,看看古人说的,是否有道理?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