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佛坛荷花

佛坛荷花

发布时间: 2023-03-05 22:10:52

『壹』 关于莲花的传说

传说典故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荷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泌人肺腑。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所以荷花在人们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丰兴的预兆,是佛教中神圣净洁的名物,也是友谊的种子。
在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据说晴雯死后变成芙蓉仙子,贾宝玉在给晴雯的殁词《芙蓉女儿诔》中道:“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虽然后世的红学专家们都认为这不是过作者借咏晴雯之名而赞黛玉之洁,不过无论如何荷花总是与女儿般的冰清玉洁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贰』 为什么寺中莲花多

佛祖和众多的佛,菩萨都有很多是在莲花上的形象,莲花也就成了佛教的一个主要特征了。所以寺中莲花很多

『叁』 莲花的含义,象征

1、高洁:莲花枝干笔直,它微微的花香和高高昂起的花朵都代表了它的骄傲,它从满是淤泥的池塘里长出来,枝叶和花朵却没有一丝污垢,正是代表了像高洁这样的品质,意喻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出生,但是我们可以决定我们的命运,我们的将来!

2、清廉:官场乌烟瘴气、鱼龙混杂,贪官多如牛毛,清官凤毛麟角,混迹官场的人,很少有人洁身自好,总会带着几分官场浊气。清廉的官就像是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卓清涟而不妖",所以我们古时候在看望清官是会带一株"青莲",用来表达送花者对清官的尊敬。

3、神圣:莲花是佛门众菩萨的坐台,佛门是清修的地方,容不得有一丝多余的想法,莲花是佛门的圣花,所以,就有了神圣的含义。

(3)佛坛荷花扩展阅读

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是表示纯净和断灭的一个主要佛教象征。它代表一切活动的鼎盛阶段,而进行这些活动是为了完全避免堕入轮回之错误。佛菩萨端坐或站立的莲花宝座象征着他们的神圣本源。佛菩萨被想象成是洁白无瑕、极尽善美的,其身、语、意是绝对清净的。佛菩萨显现在轮回之中,但他们绝没有受到不洁之物、意障和心障的污染。

从埃及到印度的众多世界伟大文明都把莲花视为神圣的象征,并将其广泛的融入它们自己的艺术和建筑之中。莲花随太阳花开花落,在古埃及,人们认为黎明时太阳从东边的莲花中升起,日落时,它落入西边的莲花之中。

『肆』 佛祖为什么坐莲花台,莲花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莲出淤泥而不染,佛祖坐在莲花台上体现了佛祖的圣洁,虽在凡世,却仍不被世间的七情六欲所污染。

佛菩萨端坐或站立的莲花宝座象征着他们的神圣本源。佛菩萨被想象成是洁白无瑕、极尽善美的,其身、语、意是绝对清净的。佛菩萨显现在轮回之中,但他们绝没有受到不洁之物、意障和心障的污染。

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是表示纯净和断灭的一个主要佛教象征。它代表一切活动的鼎盛阶段,而进行这些活动是为了完全避免堕入轮回之错误。

(4)佛坛荷花扩展阅读:

莲花是西方红色阿弥陀佛,即“莲花部怙主”的象征。阿弥陀佛的特质代表着火的红色、生命体液、黄昏暮光、夏季及将慈爱化作觉识。阿弥陀佛之伴偶般吒罗 的手持器物是一朵红色莲花。阿弥陀佛麾下的菩萨是莲花手观音 (即大慈菩萨)。

吠陀教的创生之神梵天诞生在一朵金色莲花里,而这朵莲花是从毗湿奴 肚脐里长出来的,宛如从脐状茎长出的一朵莲花。密教大师莲花生 将佛教传入西藏,他同样被神化为生于一朵奇异的莲花上,开放在印度的乌仗那 王国的丹纳阔沙湖上。

在印度教和佛教经文中,莲花被性隐喻为神圣子宫或阴道。莲花是梵文女性“阴道”的同义词,女性阴道柔软,呈粉红色且有开口。同样,金刚是男性“阴茎”的同义词。金刚和莲花的结合是色 与空 或方便与智慧结合的性象征。在内在的层面上,这种结合象征着气渗入人体内主脉并升腾,它会穿透并开启脉轮中的莲花或轮 。

网络-莲花

『伍』 几个关于莲花的问题

1.【文学意义和象征】 〖中国文学与民俗中的莲花〗 莲与文化关系最深的是中国,在中国莲花被崇为君子,自古以来,中国人便喜爱这种植物,认为它是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因此诗人有“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之赞。在中国文学里,与莲有关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 《群芳谱》中说,“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百节疏通,万窍玲珑,亭亭物华,出于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后有周敦颐的《爱莲说》,把莲和各种类型的人物联系起来,“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影响深远。《本草纲目》说:“夫莲生卑污,而洁白自若;南柔而实坚,居下而有节。孔窍玲珑,纱纶内隐,生于嫩弱,而发为茎叶花实;又复生芽,以续生生之脉。四时可食,令人心欢,可谓灵根矣!” 2.〖佛教〗 在佛教问世后,佛教徒也采取了以莲花为佛教的主要象征。据说后来成为佛祖的悉达多太子出世后,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莲。所以莲就成了他诞生的象征。从公元一世纪左右开始,佛祖的塑像便已常常是在莲台上的坐像了,他的坐姿,或为莲花坐或为吉祥坐,成为佛教僧人打坐时的典型坐法。按照大日经的解释,“左足先著右上,右足次著左上,名为莲花坐;单足著右上,名为吉祥坐。”佛教徒相信莲能反应修行程度,认为高僧诚心念佛,则西方七宝池中即生莲花一朵,若能精进,则其花渐大,倘或退惰,则其花萎落。又相信:“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往生阿弥陀佛刹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化生。” 莲随着佛教,流传到亚洲的每个角落。在爪哇的婆罗浮图佛坛上,在缅甸的蒲日古城,泰国的素可泰市和高棉的吴哥窟等地的大庙里,在斯里兰卡的钟形塔里,巴厘岛的葬蓝上和西藏的符箓上,都可以看到莲的图画,西藏的喇嘛教佛教著名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弥吽”中,其中的“叭弥”的意思便是莲花。 莲花在中国有深邃的文化渊薮。唐代将佛教立为国教后,莲花备受人们敬爱。佛祖释迦牟尼的家乡盛产荷花,因此佛教常以莲花自喻。《本草纲目》载:“释氏用为引譬,妙理俱存”。佛国也指莲花所居之处。也称“莲界”。佛经称“莲经”,佛座称“莲座”或“莲台”,佛寺称“莲宇”,僧舍称“莲房”,架裟称“莲衣”等等。莲花图案也成为佛教的标志。佛教的建筑、装修、器物也都有莲花图案。 3.1。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 2。学习的好坏取决于自己的努力。 3。内需同样是经济发展所必须的;自力更生原则 你可以这样反驳: 1。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外因与内因地位无高低之分。 2。举自己的例子(学习环境问题) 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要积极应对国际竞争,扩大外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反方的说法只有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条件下才能成立,所以,如果人不具有或者不够主观能动性是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的,例如,在成长中的儿童,心智发育都不够成熟,来自外界的力量很容易对他们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那父母的教养方式来说,父母民主、开明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健康人格的发展能起到促进的作用,而粗暴、溺爱的教养方式则容易导致儿童的不健全人格。心理学是有这样的研究证明的。这就是教育的意义所在了。所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是没道理的。 “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是一种偏激的说法,虽然这样的事例也有,但是却不是全部人都是这样的。是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还要看这个人自身的能力,如果他“近”了“朱”而不去学习,那么他也不会“赤”;如果他“近”了“墨”而不染恶习,反而去帮助“墨”,那么他们两个人都会变“赤”。 其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读多了也会觉得不通。一个坏人和一个好人在一起,那么这两个人都会变成好人还是坏人呢?若是前者,那岂不是全天下人都会变成好人?若是后者,那岂不是全天下人都会变成坏人? 比如说警察,他们每天都和小偷、盗贼打交道,难道每个警察都会变成小偷、盗贼吗?再说那些小偷、盗贼,他们每天都和警察打交道,难道每个小偷都能变成像警察一样的好人吗?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万事都不会有绝对性,再肯定的事实也有可能被扭曲,还是说“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的好!

『陆』 为什么有佛的地方都有莲花

【莲华三喻】(名数)佛以莲华喻妙法称为妙法莲华经。天台以之为乘教权实之开废。以佛身本迹废立之深义为喻题。立迹门之三喻与本门之三喻。迹门之三喻者,一为莲故华,是譬为实施权,如来于法华会坐,为显一乘之实,于尔前先说三乘之权教也。二花开莲现,是譬开权显实,花开譬开权,莲现譬显实,正于法华之会座,拓开三乘之权方便,显一乘之实义也。三花落莲成,是譬废权立实,即开三乘之权教,则权教自废,一乘之实教独存也。已上三喻,为就佛之垂迹身所说乘教上,譬开废之义者,故为迹门之三喻。是本经前十四品之意也。本门之三喻者,亦一为莲故华,是譬从本垂迹,如来自久远实成之本,垂伽耶始成之化迹也。二花开莲现,是譬开迹显本,本经至寿量品,迦耶始成之佛,始打开为化身,显久远之本地也。三花落莲成,是譬废迹立本,开化身巳,则化身自废,独久成之本身成立也。巳上三喻,显佛之本地,为之开废,故为本门之三喻。见法华玄义一。
【莲华】
生于沼泽之宿根草本植物。通常于夏季开花,味香色美,生于污泥中而开洁净花。印度古来即珍视此花。据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所述,天地开辟之始,毗湿笯之脐中生出莲华,华中有梵天,结跏趺坐,创造万物;又毗湿笯及其配偶神,皆以莲华为表征!或以莲华为多闻天之七宝之一。佛教亦珍视之,如佛及菩萨大多以莲华为座。据‘入大乘论’卷下载:十地菩萨系生于摩醯首罗天王宫,坐于宝莲华王座而成佛!‘观无量寿经’载: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二菩萨等,皆坐于宝莲华上;众生临终时,彼佛等持莲台来迎九品往生之人。又佛、菩萨等圣像,大多安置于莲华台上;莲华亦常作为供养佛、菩萨之具。在印度,称莲华,可大别为二:
1.钵头摩华:即莲华。又云钵昙摩华、钵持摩华、般头摩华、钵弩摩华、波昙华、波慕华。译为赤莲华、赤莲、红莲华、赤黄莲华、黄莲华。有赤、白二色,是否还有黄色则不详?通常钵头摩华指赤莲华而言;八寒地狱中,有钵头摩地狱、摩诃钵头摩地狱,即译为红莲地狱、大红莲地狱。此乃因地狱众生,由于寒冷,故身体冻成红色,皮破而呈血赤色。2.优钵罗华:即睡莲。又云优钵华、乌怛钵罗华、优钵罗华。译为青莲华、黛华、红莲华。有青色、赤色、白色等。其中以青色者为最著名,即尼罗乌钵罗华,又云泥卢钵罗华,译为青莲华。在经典中,形容佛眼之微妙以其叶为喻;口气之香洁则以其花为喻。青莲华为千手观音四十手中之右一手持物,此手即称青莲华手。又八寒地狱之第六为优钵罗地狱。八大龙王之一为优钵罗龙王。前者因冰混同水色而呈青色,或因寒气而使皮肤冻成青色,故称优钵罗地狱。后者因龙王所住处即优钵罗华所生长之池,故以为名。另:拘勿头华,又云拘牟头华、俱物头华、句文罗华。译为白莲华、地喜花,即白或红之睡莲,还有黄、青二色,此系指赤、白优钵罗华而称。又须干提华,又云搔揵提迦华,乃好香华之意。华色有黑色与赤色,此华恐为白色之拘勿头华?然其形色不相似。另有分陀利华,又云分陀利迦华、分荼利迦华、奔荼利华、本拏哩迦华,译为白莲华,又称百叶华、妙好华,亦是白色睡莲之一种。不被烦恼污染,即清净佛性喻为分陀利华。‘悲华经’及‘妙法莲华经’即以此华为经题。又千叶莲华,乃有千枚花瓣之莲华,系供养佛陀所用,即为佛所坐之华台。又‘大日经疏’卷十五:西方五种之莲华,即钵头摩华、优钵罗华、泥卢钵罗华、拘勿头华、芬荼利迦华。又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载:莲花有香、净、柔软、可爱等四德,而以比喻法界真如之常、乐、我、净四德。在‘华严经’‘梵网经’等有莲华藏世界之说。于密教有以八叶莲华为胎藏界曼荼罗之中台,又以比喻人之心脏(肉团心),并表示众生本有之心莲。
[中阿含经卷二三、华手经卷一、大日经卷五、大智度论卷九、法华经玄义卷七下、大日经疏卷五、宗镜录卷二十八、佛教美术研究、曼荼罗研究,L.A.Waddell: The Buddhi sm of Tibet]

『柒』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求解释 。

学佛应发愿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

往生极乐世界条件是信愿持名念佛,出生时是莲花化生,不像我们从污秽的胎生而来。

虽然在十万亿佛土之外,但承阿弥陀佛慈力加持刹那即到。应精进念佛实修,争取上品往生,花开见佛说法。

在极乐世界,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只要往生极乐世界,永不退转,直至成佛。南无阿弥陀佛。

九品莲花的说法源自净土三经之一的《观无量寿经》,这本经记录的是释迦牟尼佛应韦提希夫人的要求,在频婆娑罗宫为佛弟子说法的内容。

经中提到在极乐世界中的人的出生与娑婆世界不一样,娑婆世界的众生都是由父母所生,而极乐世界的人们都由莲花所生。

当娑婆世界的信众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时,在极乐世界的莲池中便有一朵莲花开始生长,这朵莲花是功德之花,根据个人修行和功德的不同。

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后也分为九品,分别是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直至下品下生,然而不论上品上生还是下品下生,他们都还只是凡夫,从知见的角度来说,他们刚出生时与在娑婆世界时并无区别。

(7)佛坛荷花扩展阅读:

宗教意义

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是表示纯净和断灭的一个主要佛教象征。它代表一切活动的鼎盛阶段,而进行这些活动是为了完全避免堕入轮回之错误。佛菩萨端坐或站立的莲花宝座象征着他们的神圣本源。

佛菩萨被想象成是洁白无瑕、极尽善美的,其身、语、意是绝对清净的。佛菩萨显现在轮回之中,但他们绝没有受到不洁之物、意障和心障的污染。

佛教

已知的最早与莲有关的艺术品,也是把莲与神结合在一起的,是一尊头上戴着莲花的裸体女神像,在印度的恒河流域出土,是公元前3000年的遗物。文献中有关印度莲花女神的记载,最早见于印度的吠陀文献,说莲神生于莲花,站在莲花上,戴着莲花的花环。

在佛教问世后,佛教徒也采取了以莲花为佛教的主要象征。据说后来成为佛祖的悉达多太子出世后,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莲。

所以莲就成了他诞生的象征。从公元一世纪左右开始,佛祖的塑像便已常常是在莲台上的坐像了,他的坐姿,或为莲花坐或为吉祥坐,成为佛教僧人打坐时的典型坐法。

按照大日经的解释,“左足先著右上,右足次著左上,名为莲花坐;单足著右上,名为吉祥坐。”佛教徒相信莲能反应修行程度,认为高僧诚心念佛,则西方七宝池中即生莲花一朵,若能精进,则其花渐大,倘或退惰,则其花萎落。

又相信:“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往生阿弥陀佛刹者,皆于七宝池莲花中化生。”

莲随着佛教,流传到亚洲的每个角落。在爪哇的婆罗浮图佛坛上,在缅甸的蒲日古城,泰国的素可泰市和高棉的吴哥窟等地的大庙里。

在斯里兰卡的钟形塔里,巴厘岛的葬蓝上和西藏的符箓上,都可以看到莲的图画,西藏的喇嘛教佛教著名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弥吽”中,其中的“叭弥”的意思便是莲花。

莲花在中国有深邃的文化渊薮。唐代将佛教立为国教后,莲花备受人们敬爱。佛祖释迦牟尼的家乡盛产荷花,因此佛教常以莲花自喻。《本草纲目》载:“释氏用为引譬,妙理俱存”。

佛国也指莲花所居之处。也称“莲界”。佛经称“莲经”,佛座称“莲座”或“莲台”,佛寺称“莲宇”,僧舍称“莲房”,架裟称“莲衣”等等。莲花图案也成为佛教的标志。佛教的建筑、装修、器物也都有莲花图案。

莲花是佛教四大吉花之一,又是八宝之一,也是佛教九大象征之一。

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

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如天女)。寺院墙壁、藻井、栏杆、神账、桌围、香袋、拜垫之上,也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各种各色的莲花图案。可见莲花与佛教的关系何等的密切。

热点内容
西兰花肥害 发布:2025-05-21 14:39:46 浏览:647
樱花雾尽 发布:2025-05-21 14:39:42 浏览:177
丁香花配音 发布:2025-05-21 14:39:38 浏览:72
过生日送盆栽好吗 发布:2025-05-21 14:18:34 浏览:286
雷蒙磨梅花架 发布:2025-05-21 14:13:20 浏览:401
大理玫瑰酥 发布:2025-05-21 14:07:39 浏览:829
大鱼海棠插画师 发布:2025-05-21 14:01:59 浏览:885
小树小盆栽 发布:2025-05-21 13:52:39 浏览:450
大鱼海棠里鼠婆唱的歌 发布:2025-05-21 13:43:44 浏览:910
花之舞花艺培训怎么样 发布:2025-05-21 13:42:11 浏览: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