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海棠树教案
1. 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会朗诵整首儿歌。
2、感受儿歌幽默的情趣,学习词:扮、乐、滑、摔。
【活动准备】
事先告知配班老师如何扮老公公出场、白眉毛、白胡子及相关儿歌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景问答,引出题意。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客人。你们看,他是谁?
2、为什么他是老公公?
3、老公公要为我们跳个舞,我们欢迎他表演吧!(老公公刚要跳舞,滑一滑、摔一跤、一摸胡子不见了。)
4、教师忙扶起老公公问:“老公公,您没事吧?”老公公边摸掉胡子边说:“没事没事!”
5、引导幼儿发现老公公的胡子不见了,引出题意。
二、教师朗诵儿歌。
1、引导幼儿说一遍题目,并请幼儿说说“扮”是什么意思?
2、教师朗诵儿歌一遍,幼儿仔细倾听。。
3、请幼儿说说:刚才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什么?
4、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图片中的事,并引导幼儿用儿歌中的语句说一说。
三、幼儿学儿歌。
1、请幼儿跟随老师边看图片边念儿歌。
2、请个别幼儿单独看图片朗诵儿歌。
3、引导幼儿一起看图朗诵儿歌。
四、儿歌表演。
1、请幼儿观看教师如何化装成老公公,并请幼儿相互化装成小老公公。
2、引导幼儿跟随教师边念儿歌边表演。
3、请幼儿相互表演儿歌一遍。
五、小结
今天的儿歌有趣吗?你们学会了吗?开心吗?请你们回家后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好吗?
儿歌《扮老公公》
老公公,出来了,
白胡子,白眉毛。
点点头,弯弯腰,
滑一滑,摔一跤,
一摸胡子掉下了,
乐得大家哈哈笑。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爸爸的本领,愿意用普通话夸夸爸爸。
2、了解儿歌内容,并愿意模仿跟念
重点:愿意模仿跟念儿歌
难点:愿意用普通话夸夸爸爸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孩子们对自己的爸爸的本领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说说:爸爸本领大——了解爸爸的本领
1、引入提问:你的爸爸叫什么名字?
引导幼儿用普通话说一句话“我的爸爸叫XX。”
2、提问:你的爸爸有什么本领?
引导幼儿用普通话说出爸爸的本领,如“我的爸爸会XX。”让幼儿说以及简单的完整句。
3、小结:我们的爸爸本领真大,会做那么多的事情,我们来夸夸我们的好爸爸。
二、听听:飞呀飞——了解儿歌内容
1、引入:我知道爸爸有一样本领,你们听听看,是什么本领?
2、教师念儿歌
提问:爸爸又什么本领?
3、教师边看课件边念儿歌
提问:你听到我是什么?
谁高高举?
落在谁的怀抱里?
4、再次欣赏儿歌,引导幼儿尝试跟念。
5、小结:我们的爸爸本领真大,把我像小飞机一样高高的举起来,我们真幸福。
三、念念:飞呀飞——愿意模仿跟念
1、引入:我们来夸夸我们的爸爸吧!
2、幼儿跟着老师一起跟念儿歌,并模仿动作
3、幼儿尝试分小组念儿歌、模仿动作。
4、小结:我们的爸爸本领大,我们回家夸夸我们的爸爸,再让爸爸让我们做小飞机。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不受物体摆放形式的影响,正确点数17。
重点难点:
不受物体摆放形式的影响,正确点数17。
活动准备:
1.《我的数学》第23页。
2.雪花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从筐子里倒出一些雪花片,堆放在一起。请个别幼儿上来点数雪花片,其他幼儿观察个别幼儿点数的方法。
1.这里的雪花片一共有多少块?
2.他用了什么方法来数这些雪花片?
3.你和他的方法一样吗?请你用自己的方法来数数看。
二、教师为每一名幼儿的桌前倒一点雪花片,请他们各自数一数面前的雪花片有多少,再和同伴交换位置,分别数一数同伴的雪花片有多少,以此互相验证数的结果。
三、请幼儿打开《我的数学》至第23页,数一数书上三个小朋友的面前分别有多少块饼干。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的数数方法,并及时分享好的方法。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10以内物体数量并比较多少。
2.能正确运用数字记录每次所夹种子的数量。
3.能大胆地讲述自己操作的过程与结果。
活动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自制记录单,黑色水笔;提供3种种子(蚕豆、花生、玉米),每组摆放1种种子;人手一双筷子、1个小碗。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我们要玩什么游戏吗?对,我们要玩"看谁夹得多"的游戏。用筷子夹哪些东西呢?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种子。
二、感知10以内数量--幼儿第一次游戏。
1.提出游戏要求。
教师:今天我们不仅要看谁夹得多,还要看谁能准确地把自己夹了多少种子也记录下来。
2.教师出示记录单,并介绍游戏规则。
教师:你夹的是什么,就在记录单上找到相应的标记,然后在其下面的空格里用数字记录你一共夹了几颗。听到开始口令时才能夹,听到停止口令时就要放下筷子。
3.幼儿游戏。 、
4.幼儿交流。
教师:谁来介绍你夹了几颗什么?他夹的种子和记录的数字是一样多吗?谁比他夹的种子的数量多?
5.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不仅数对了,而且也记对了。
三、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幼儿第二次游戏。
1.提出第二次游戏前的要求。 、
2.幼儿游戏。
3.幼儿交流。
四、怎样夹得多--幼儿第三次游戏。
教师:每人想一想,怎样夹才能让自己夹得更多?这次夹完后不但要记录你夹了几颗种子,还要比一比在自己的三次记录中,哪一次夹得最多,请你在下面的格子中对最多的一次做上标记。
中班教案 篇5
主题总目标: 1、运用测量比较的方法,体验自己在长大,并为自己的长大而高兴
2、引导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体验长大了的积极情绪
运动活动: 小鸭小鸡看谁听得清种萝卜
游戏活动: 各班根据本班情况从不同的切入口展开
生活活动: 各班根据本班情况从不同的切入口展开
主题内容: 学习活动:
一、小手真能干
1、谈话:身体的变化
2、小人国
3、小手歌(一)
4、计算
5、小手真能干
二、我们在长大
1、小手歌(二)
2、我在长大
3、秘密
4、粘贴我自己
5、高朋友和矮朋友(建构)
三、朋友见面真高兴
1、大鞋和小鞋
2、绘画我自己
3、找朋友(建构P17)
4、有朋友真好(建构)
5、手拉手
四、和朋友在一起
1、大树和小鸟(建构P28)
2、绘画:我自己(画五官)
3、火车钻山洞(建构P26)
4、听话的朋友(建构)
5、计算
中班教案 篇6
社会教案:《小值日生》
活动目的:
引导幼儿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活动目标:
知道一周的周期和顺序,了解其表现形式,初步感知时间的周期性。
活动准备:
1.本年度、本月、本周的日历(周一到周日),每人一份(或用幼儿操作材料代替);一周的大日历图表一张。
2.本班值日生安排表一份。有意识提醒本周值日生记住自己值日是周几。
3.在进行此活动前,结合幼儿本周的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如食谱、课程等)内容,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周的表现形式,感知一周中时间的递增性和周期性
活动步骤:
1. 出示本班本周的值日生安排表,引导幼儿回忆,说出本周班级值日生的名字以及值日的顺序。小小值日生
2.说一说 由每个值日生自己说出“我是星期值日,我做了些……”。
3.引导幼儿回忆一周所经历的活动。 周一至周日各做了什么事情? 周一至周五(或周日)的早餐各是什么?
4.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幼儿仔细看日历,了解一周的周期及表现形式。问:
(1)一周有几天?
(2)分别是怎么表示的?(从星期一至星期日)
5.出示大日历图,认读日历。
(1)听要求查日期。如号是星期几?星期三是几号?
(2)幼儿自己查看幼儿操作材料中的日历,然后和教师共同完成在大图表上填写星期和日期(图表中有的星期处是空着,有的日期处是空着)。
教师小结:
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我们在幼儿园做游戏又学本领,我们快乐又聪明;星期六和星期日,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幸福又愉快。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初步感受花儿展现的艺术美。
2、 了解花的作用、用途。
活动准备:
1、背景音乐
2、各种花茶、茶壶、茶杯、热水。
活动过程:
一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 欣赏《花仙子》之歌
师:让我们欣赏一首《花仙子》的主题歌,边听边想它唱了什么?
让我们与花仙子一起走进花的世界,同时欣赏各种各样的花。,
游戏:报花名
例:春天的桃花、迎春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冬天的梅花等!
2、 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花的作用,开展“用花做什么”,教师提升花的用途和经验。
学生:有人生病的时候,送花给他让他开心。
学生:我家摆了几盆鲜花,很漂亮。
学生:我喝过菊花做成的茶,可香了。
老师:除了菊花茶,还有不少花儿也可以做成茶呢?你们喝过吗?
活动:品花茶。指导幼儿认识不同花茶的特征与功能。
3、 花的用途:浓郁的方向和艳丽的色彩吸引着爱花的人们,同样也吸引着向往健康的人们。几乎所有的花都能做药、泡茶、酿酒,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二 花的奥秘
1、花的颜色:在草长莺飞的季节,黄的迎春花,粉红的樱花,骄红的桃花,
纷纷绽开笑颜,
那么为什么花有不同的颜色呢?
(原来在花朵细胞里有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只要周围环境中温度和酸碱度发生变化,立即会换张面孔。)
2、花的香味:
l 花是用香味来说话的。下面,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名叫《玫瑰香奇案》。
边听边想,小蜜蜂是怎样破了玫瑰花失窃案的。
l 听了刚才的故事,谁来做做小侦探?
(其实小蜜蜂知道:花细胞中有一种芳香油,很容易挥发。当微风吹过,芳香油在空气中弥漫,就能闻到各种花香。)
l 这就是各式各样的花散发出来的香味,我们一起来闻一闻。
3、传粉:正因为有了沁人心脾的芬芳香味,我们才能享受愉悦;也正因为有了各种花香,才能吸引那么多的昆虫来帮它们传播花粉,使他们的后代得以繁衍。
三 花的寓意
1、 寓意: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花除了有艳丽的色彩和芬芳的香味外,还往往和美好的祝愿结合在一起,赢得大家的喜欢。
2、 师:你们有没有送花给别人,或者收到别人送的花?又是为了什么呢?(讨论)
介绍几种花的寓意:
玫瑰 爱情、热爱、尊敬
菊花 高洁、隐逸、清雅
康乃馨 热恋、母爱、美丽、真情、纯洁
百合 纯洁、百年好合、祝福、庄严
一品红 祝福
牡丹 富贵
荷花 清纯、高洁
非洲菊 互敬互爱、毅力
山茶花 天生丽质、美丽、顽强。
勿忘我 友情
梅花 高洁、坚贞不移、高风亮节
郁金香 神圣、祝福、永恒
重点通过讲故事来介绍石竹(康乃馨)的寓意。
3、 节日送花:因此,在三·八妇女节或母亲节的时候,我们可以送康乃馨给妈妈,向她表示节日的问候。
让我们再来看看其它节日还可送什么花。
(1)六、一儿童节到了,小朋友之间互相送什么花呢?
(非洲菊,代表快乐和无忧无虑的童年)
(2)九月十日教师节,该送什么花给老师合适呢?
(木兰花、桂花,代表高尚的灵魂和才华)
4 朋友送花:
(1) (1)叔叔阿姨结婚,我们该送什么花呢?(一束漂亮的百合花送给新婚夫妇是最恰当的祝福,他的意思是百年好合。)
(2)探望病友,该送什么花呢?
(康乃馨、满天星等)
附:这里有一张如何向朋友赠花的表格供大家参考?
祝贺生日 愿朋友青春永在,前程似锦。选用的花材有玫瑰、菊花、兰花、非洲菊、满天星、康乃馨及郁金香等。
应邀做客 祝全家欢乐、幸福。选用的花材有百合、兰花、蛇鞭菊、火鹤花、郁金香、香石竹及玫瑰等。
乔迁新居 祝居家安安稳稳,幸福永远。选用的花材有兰花、文竹、米兰、玫瑰、天门冬、康乃馨及盆景等。
送别朋友 祝朋友一帆风顺,平平安安。选用的花材有玫瑰、百合、满天星、马蹄莲、芍药、菊花及香石竹等。
宝宝出生 祝愿孩子健康成长,聪明伶俐。选用的花材有康乃馨、玫瑰、火鹤、孔雀草、蔷薇及雏菊等。
祝寿用花 祝长者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选用的花材有万年青、君子兰、苏铁、唐菖蒲、菊花及金桔等。
探望病人 祝朋友早日恢复健康。选用的花材有唐菖蒲、兰花、金桔、六出花、玫瑰及康乃馨等,但忌送香味浓烈的卉,如晚香玉。
各种美丽的鲜花不仅是一种美好的祝愿,更代表着赠花的一份特别的感情。
四 花与国家:
正因为花有它的特殊含义,所以世界上许多的国家都选有自己的国花,国花往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审美观和价值观。
(1) 你们看,这就是中国的国花——牡丹。
简介牡丹后,让我们欣赏一曲《牡丹之歌》吧。
(2) 配配响:
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向日葵)
它是俄罗斯和秘鲁的国花
2、玫瑰——美/英的国花
3、郁金香——荷兰国花
4、樱花——日本国花
5、石榴花——西班牙国花
五 花与城市:
1你们看,这是一面什么旗帜?
(对,这是一面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红旗代表祖国,紫荆花代表香港,紫荆花红旗寓意香港是祖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并将在祖国的怀抱中兴旺发达。紫荆花就是香港的市花,其实,许多城市也有自己的市花。)
2北京市市花——月季、菊花
3天津市市花——月季
4上海市市花——百玉兰(简介)
5重庆市市花——山茶花
6桂林市市花——桂花
六 花的月历:
刚才我们了解了不少花,但是,你知道吗?在自然界中,各种花开放的时间,每年都是相同的,你可以在不同的月份里,欣赏到不同的花。
例如:
一月——梅花 二月——海棠
三月——牡丹 四月——芍药
五月——石榴 六月——莲花
七月——紫薇 八月——木犀
九月——菊花 十月——茶花
十一月——红梅 十二月——腊梅
七 花钟:
花还是一位惜时守信的朋友呢!聪明的瑞典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系统研究,发现各种花卉开放,不仅每年有固定的季节,而且每天有固定的时间,因此巧妙地把花开的时间与地球的自转的时间相联系,设计了一座“花钟”。
凌晨3时左右——蛇麻花开 凌晨4时左右——牵牛花开
5时左右——蔷薇花开 6时左右——龙葵花开
7时左右——芍药花开 晚8时左右——霄花开
晚9时左右——昙花开
不同的地区,也会有不同的花钟。
八 德育教育
在花朵灿烂的微笑中,也能看到,这就是珍贵的名花在哭泣。比如兰花正因为有着纯洁的外表和浓郁的香味,所以,被人们不断地从野外挖回来,目前它们的数量日益减少。又如非洲的紫罗兰,现在几乎从它的生长地——坦桑尼亚的森林里消失了,而成了室内植物。据科学家预测,只要有一种植物灭绝,责会有近80种相关的植物遭受同样的命运。
因此,世界各地都成立了野生生物保护组织,还划出自然保护区域,让动物和植物在那里繁衍生息。
让我们爱护一花一草一木,使世界更美丽。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互动交流中感受爸爸的本领,激发幼儿爱爸爸的情感
2、活动中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句,大胆表达爸爸的本领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对爸爸进行调查,填写调查表。
物质准备:爸爸调查表(姓名、属相、爱好、本领)、几位幼儿的爸爸等。
活动过程:
一、爸爸调查表:
1、“前几天请宝宝们回家对爸爸进行了采访,你们知道了爸爸的哪些事情?
(幼儿自由讲述)
2、出示幼儿共同收集的调查表。
(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句表达)
3、小结:“宝宝们真厉害,你们知道了爸爸的许多事情,有的知道爸爸的生肖,有的知道了爸爸的年龄,还有的知道了爸爸的职业。”
二、爸爸的本领:
1、“今天我们班级请来了几位爸爸,他们是来干什么的呢?待会你们就会知道啦”
2、鼓掌欢迎爸爸上场
3、请爸爸做自我介绍
4、观看爸爸的歌曲表演、做手工表演、变魔术等。
5、“宝宝们观看了爸爸的表演,喜欢吗?觉得爸爸怎么样?
小结:我们如果要像爸爸一样本领大,就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学好每一个本领,将来才能像爸爸一样
三、散文欣赏:《爸爸的手》
1、“宝宝有一双小手,爸爸呢有一双大手,爸爸的大手有什么本领呢?我们一起听一听”
2、欣赏散文《爸爸的手》
(交流散文中爸爸的手的本领)
3、“想一想爸爸的手,还会有那些本领呢?”
(引导幼儿回家和爸爸交流)
2. 语文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和首批气象台站,并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下面一起来学习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的相关知识点!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识记词语。 2.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3.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能力目标:
1.训练做读书摘要的能力。 2.训练生动形象进行口头描绘景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重点:概括要点和学习语言,必须扣住这两个重点进行教学。
教学时数: 2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春》,还记得里面是怎样描写小草的吗?“嫩嫩的,绿绿的”。 从“嫩嫩的,绿绿的”我们就知道是春天到了;现在的小草呢?“枯死了。”从中我们知道这是冬天。
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大家解释其中的道理。
二、课题简介:
1、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提示:(第2自然段)指草木荣枯、候鸟来去、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物候现象。
2、课文为什么以此为题?
提示: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用“物候学” “简介物候学”, “物候学与农业生产”等这样的题目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这类文章的特点。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三、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和首批气象台站,并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地学系,成为当时培养地学英才的摇篮。以求实精神领导浙江大学工作,培育了多方面的人才。长期领导中国科学院工作,积极倡导并组织和参加中国地学、生物学、天文学、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及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多方面工作,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四、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本课的多音字。
连翘(qiáo) 衰草连天(shuāi) 观测(guān) 风雪载(zài)途
翘起(qià) 鬓毛衰(cuī) 玄观(guàn) 记载(zǎi)
落叶(luò) 丢三落四(là) 落枕(lào)
差异(chā) 差遣(chāi) 差错(chā) 参差(cī)
2、重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
萌(méng)发:萌芽、发芽。 农谚(Yàn) 衰(shuān)草连天
次第:一个接一个。
翩(piān)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yùn)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簌簌(sù):纷纷落下的样子。
销声匿(nì)迹:这里指各种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销:消失。 匿:隐藏。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周:绕一次。
草长莺飞: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
草木荣枯:指植物的茂盛、枯萎。
花香鸟语:形容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多指春天的风光。 语:鸣叫。
风雪载(zài)途:风雪满路,风雪遍地。载:充满。
年年如是:年年像这样。是:代词。此,这样。 文言文中“是”用法:一为代词,二为判断动词。
五、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划分段落结构。 先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再合并成几个意义段。
第1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
第2自然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3自然段: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4段:介绍物候观测的手段和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5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第7段: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是纬度的差异。
第8段: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第9段: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第10段:物候现象来临的第四个因素是古今的差异。
第11段: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第12段:加强物候观测,促进农业生产。
本文作者围绕物候这个中心介绍了四个方面的问题,课文因此也可划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l—3),说明什么是物候、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研究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各个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师小结:[课文主旨] 文章介绍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提倡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第二教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至3自然段)。
(一)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列问题:
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答案: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句。答案:时间顺序,[春、夏、秋、冬,所以是时间顺序。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
3、本段的结构是:先分后总。主要的说明方法是:摹状貌、举例子。
4、前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 )
A.物候现象; B.气候变化; C.物候规律; D.四季景色变化。
5、作者在写四季时抓住了各季节哪些特点?
明确:春天,“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繁花“次第开放”;夏天,“植物孕育果实”;秋天,“果实成熟”,“叶子渐渐变黄”,“簌簌落下”;冬天,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风雪载途”。
其中,“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态,“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肃杀;“载”,即充满,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文章第一段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
(二)阅读第二、三自然段,回答:
1、思考这两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2自然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3自然段: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2、第2自然段一开始并未直接解释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而是从哪两个方面举例说明物候现象同农业生产的关系的?
答案:“草木”“候鸟”两个方面。从“植物”写到“动物”。
师小结第二自然段:“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先写开花早的杏花、再写桃花,很有条理。这些都照应了上句的“草木”。而“传语”“暗示”与语言有关,且将杏花、桃花拟人化,十分亲切可爱。“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把布谷鸟的鸣叫写成“唱歌”,拟人形象,把布谷鸟的叫声写得很有音韵节奏,给人以美妙的享受。这一段由“杏”写到“桃”,从“植物”写到“动物”,最后才对大自然的语言作出诠释,即:花香鸟语,草长芬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条理十分清楚。
3、第三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呢?
提示: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
4、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说明:什么是物候?分析时抓住第3自然段第一句“这些自然现象”中的“这些”指第2自然段中的草木荣枯、候鸟去来。]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第一部分总结:第一部分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释题),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条理十分清楚。此外,生动形象的描写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趣味性。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4、5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然后总结段意。
段意: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2、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提示:从观测手段、数据意义两方面写出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应用在农事上:比较简便,容易掌握,避免损失。 观测手段:“活的仪器”,即活生生的生物。
数据意义: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3、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举例子。作用:第五自然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更具有说服力。例子是:北京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三、学习第三部分(6至10自然段)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什么?这几个因素能否对换,为什么?
四个因素:首先是纬度,第二是经度,第三是高下差异,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
不能对换。这几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的。另外,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后一个是时间因素。[是按照从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从空间(七、八、九段)到时间(十段)的顺序来安排的,并分别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2、体会本文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1)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第7段) 作用:举例说明纬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
(2)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第8段)作用:举两例说明经度的差异是怎样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
(3)山地秋冬两季,……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第9段) 作用:举例说明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4)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几天。(第10段) 作用:举例说明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师小结:举例子是常用的说明方法,它往往能深入浅出,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通俗易懂,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解说得很清楚。
四、学习课文第四部分(11、12自然段)
思考: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有哪些意义?
答案:①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②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③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④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五、总结。
六、作业设计:认真阅读第一部分,完成下列思考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_ _ _(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 __(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 _(A.纷纷;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答案:BAC
2.解释词语:
销声匿迹:这里指各种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3.前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 )
A.物候现象; B.气候变化; C.物候规律; 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结构是:先分后总。主要的说明方法是:摹状貌、举例子。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答案:不行。以上情况只限于“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6、把“各种花次第开放”改为“各种花竞相开放”行不行?为什么?
答案:不行。“次第”是一个接一个之意,“竞相”是争先恐后之意,不能突出不同类的花按时令依次开放的特点。
7、如果将“大地渐渐地沉睡中苏醒过来”中的“渐渐”去掉,语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案:去掉后就不能说明连续而缓慢的过程。
8、“燕子翩然归来”与“燕子归来”有何不同?
明确:燕子“归来”前面加上“翩然”二字,那燕子飞舞的样子就生动起来了。让人想象到“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的景象。如果只写“燕子归来”就显得平板了。
9、第1自然段的段意是什么? 答案:说明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
10、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能将“赶快种谷子”后面的句号改为问号吗?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杏花,桃花二者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再则,前一句说的是春季的物候,后一句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第三,前后两句句型也不相同。
11、作者在写四季时抓住了各季节哪些特点?
明确:春天,“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繁花“次第开放”;夏天,“植物孕育果实”;秋天,“果实成熟”,“叶子渐渐变黄”,“簌簌落下”;冬天,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风雪载途”。
附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
一、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物候现象——物候和物候学
二、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比较简便
容易掌握
避免损失
三、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纬度差异
经度差异
高下差异
古今差异
顺序:从主要到次要,从空间到时间。
四、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首先——此外(还可以……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