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绿荷花
1. “惟有绿荷红菡萏 卷舒开合任天真”什么意思啊
意思是: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出自唐代李商隐《赠荷花》,原文为: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译文:
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
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1)唯有绿荷花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开成三年(838年)李商隐新婚,绿荷红菡萏就是盛夏的景象,这首诗就是作于这一年夏天泾原幕里,王夫人会写诗,李商隐就用写诗来赠送给她。
思想主题:
这首诗开头四句拿荷花与其他花卉对比,突出荷花花叶相配、交相辉映的特殊美,更深一层的意思则是在表明他自己与女方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后两句则写出了诗人的期望,也写出了诗人的隐忧。全诗委婉含蓄,风格淡雅,思想深邃,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
2. 唯有荷花不染尘是那一首诗里的句子
吾爱童子身,莲花不染尘。骂之唯解笑,打亦不生嗔。对境心常定,逢人语自新。可慨年既长,物欲蔽天真’。
3. 梧桐叶落是秋凉,夏日荷花开满塘 百间百操当春茂,惟有梅花开雪霜 是什么意思
当梧桐的叶子掉落的时候,就是秋季到了,天气开始转凉,
夏天呢,则是荷花开回满池塘的时候。
春天是各种花开及草答木繁茂的时候,
只有梅花,它开在霜雪的冬季。
注:
百间:不解。 疑为“百花”,各种花朵。
百操:不解。疑为“百草”,各种草木。
4.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什么意思
芍药、荷花也算是享有盛名的佳卉,诗人只用了“妖无格”和“净少情”回,便将这两种花的美答中不足点了出来.应该说诗人观察得很细,笔法却是写意的.芍药与牡丹同科(牡丹又名“木芍药”),盛开时极艳丽,但花朵大都集中在花株的顶端,未免呆板、张扬了些,花形少变化,不及牡丹花掩映在绿叶扶疏中,千姿万态,婀娜多姿,花色丰富.荷花素有“君子花”的美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但它的不枝不蔓,矜持冷艳,自是少了一些情趣和风致,而且,即使在最盛开之时,荷塘里也还是绿肥红瘦,不成气候.诗人在点评了“芍药”、“芙蕖”的美中不足后,笔锋陡转,由静态转为动态,由微观到宏观,直抒胸臆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那种春光万里、姹紫嫣红、倾城倾国的美景,诗人只字不提,一个“动”字,就把无限的想象和美感留给了读者去延伸……昔日的唐都就是今日的花城洛阳,牡丹花会期间,当您置身于牡丹花的海洋,就会豁然解读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的诗句
5.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函
赠荷花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解释:
人间世的花和叶都是不能相比的,花被供入金盆,叶却归于尘土.
只有绿色的荷色衬着红色的荷花,不管是卷是舒都随性自然.
这花和叶长久的互相映,等到翠色减少红色调凌时,真让人愁杀心肝.
赏析:
这也是一篇有深刻思想内容的诗。我国民间长期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李商隐的这首七言古诗,形象地表现了和这谚语相似的可贵思想。作者说,一般人总是重视花,不重视叶。花栽在金盆里,叶子却让它落地成为尘土。但荷花的红花绿叶,却配合得很好,它们长期互相照映,一直到绿叶减少,红花谢落,使人觉得很愁怅的时候。这样就写出了荷花荷叶的共同命运,而且写得很有感情
【译文】
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廉洁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录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前二句是“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诗人是说人间世的花和叶都是不能相比的,花被供入金盆,叶却归于尘土.
后面的“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则是说只有绿色的荷色衬着红色的荷花,不管是卷是舒都随性自然.
最后两句“此花此叶长相应,翠减红衰愁杀人。”
意思是这花和叶长久的互相映衬,等到翠色减少红色凋零时,真让人愁杀心肝.
诗的前两句写花与叶的两种不同命运。世上的花与叶,本是同根生,同枝长,花儿万紫千红,千姿百态,各自与众不同而独具芳馨。一旦被慧眼识中。便移栽金盆,备受呵护。但绿叶却受到遗弃,飘零落地,在凄风苦雨中化作尘土。花入盆,叶作尘,这是世间花和叶的各自的命运。这两句总写花的万幸和叶的不幸,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
“惟有”二字,同中取异,以下四句,全承它而来,转写荷叶的伸张卷曲,荷花的开放闭合,种种风姿,天然无饰。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赞美高洁脱俗、不媚于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但这首诗,却吟咏了荷叶荷花“任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任天真”,既是写花,又是写人。以花性写人性,立意新奇。
最后两句进一层写荷花的“天真”之处。荷花的红花绿叶,互照互映互衬。即使到了红衰翠减、世人愁苦之时,仍然不相遗弃。如果说,前两句写荷花“任天真”,侧重表现共荣;那么,这两句的“长相映”,则主要表现同衰。这四句诗互补互承,从正反两方面完整地表现出荷花既能同荣、又能同衰的坚贞不渝的品质。
6.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出自唐代李商隐《赠荷花》,原文为: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译文:
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
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6)唯有绿荷花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开成三年(838年)李商隐新婚,绿荷红菡萏就是盛夏的景象,这首诗就是作于这一年夏天泾原幕里,王夫人会写诗,李商隐就用写诗来赠送给她。
思想主题:
这首诗开头四句拿荷花与其他花卉对比,突出荷花花叶相配、交相辉映的特殊美,更深一层的意思则是在表明他自己与女方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后两句则写出了诗人的期望,也写出了诗人的隐忧。全诗委婉含蓄,风格淡雅,思想深邃,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
7. 一城山色半城湖荷花万朵柳成株晋汾风景成颜色唯有清徐入画图是谁的诗
是一副赞美济南大明湖的对联,作者是刘凤诰,清代人。
全诗描写的是大明湖风光的艳丽: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着杨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的景色。
8. 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歌颂了荷叶荷花怎样的品质
诗的前两句写花与叶的两种不同命运。世上的花与叶,本是同根生,同枝长,花儿版万紫千红,千姿百态,各自权与众不同而独具芳馨。一旦被慧眼识中。便移栽金盆,备受呵护。但绿叶却受到遗弃,飘零落地,在凄风苦雨中化作尘土。花入盆,叶作尘,这是世间花和叶的各自的命运。这两句总写花的万幸和叶的不幸,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
第三至六句,是诗的主体部分。群芳谱中,惟有绿荷、红菡萏与众不同。
“惟有”二字,同中取异,以下四句,全承它而来,转写荷叶的伸张卷曲,荷花的开放闭合,种种风姿,天然无饰。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赞美高洁脱俗、不媚于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但这首诗,却吟咏了荷叶荷花“任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任天真”,既是写花,又是写人。以花性写人性,立意新奇。
最后两句进一层写荷花的“天真”之处。荷花的红花绿叶,互照互映互衬。即使到了红衰翠减、世人愁苦之时,仍然不相遗弃。如果说,前两句写荷花“任天真”,侧重表现共荣;那么,这两句的“长相映”,则主要表现同衰。这四句诗互补互承,从正反两方面完整地表现出荷花既能同荣、又能同衰的坚贞不渝的品质。
9. 惟有绿荷红菡萏 卷舒开合任天真是什么花
我知道是荷花有诗为证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只有荷花是绿叶红苞版相配相映,荷叶权的舒卷,荷花的开合,全凭自然。
《赠荷花》
[唐]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10.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表达了什么感情
是借荷花荷抄叶相配的袭特殊美,来写自己与妻子琴瑟和鸣,乃佳偶天成。诗人希望自己与妻子能够像荷叶荷花一样,相互扶持,长相厮守。同时,又想到荷叶荷花也有“翠减红衰”的时候,不免有所担忧。全诗形象优美,将爱情刻画得十分唯美动人,耐人寻味。
诗句出自唐代李商隐的《赠荷花》。
这首诗题为“赠荷花”,开始并没有从荷花着笔,而先写世间其他花卉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花入金盆叶作尘”。
“花”与“叶”本是同根所生,都有着怡目的颜色,可它们的命运却迥然不同:花朵往往得到人们的青睐,被移栽到金盆中,受尽人们百般的呵护与赏识,一生风光无限。
而绿叶则属于可有可无的一部分,它作为陪衬不受人重视,直到零落成泥,化作尘土,也没有人肯为之叹息。所以,二者是“不相伦”的。
可是,荷花与荷叶却不是这样,花与叶几乎同等重要。荷花盛开之前,荷叶已浮在水面上,清润圆正,渐渐扩大而成伞盖擎在水面。
这时,荷花才缓缓醒来,如娇羞的美人,隐藏在荷叶间。荷叶、荷花相映成趣,“卷舒开合任天真”。即使到了生命的尽头,荷叶荷花仍相依相偎,一同枯萎,一起凋零,不相遗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