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兰花
① 这种兰花叫什么
大花惠兰
大花蕙兰(学名:Cymbidium hybrim sleeve)是兰科,兰属常绿多年生附生草本,假鳞茎粗壮,版节上均有隐芽。芽的大小因权节位而异,叶片长披针形,叶色受光照强弱影响很大,根系发达,根多为圆柱状,肉质,粗壮肥大。花序较长,小花数大于10朵,花大型,花色有白、黄、绿、紫红或带有紫褐色斑纹。萼片花瓣状。内轮为花瓣,大花蕙兰果实为蒴果,其形状、大小等常因亲本或原生种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种子十分细小,无胚乳,
原产于印度、缅甸、泰国、越南和中国南部等地区等地区的兰属中的一些附生性较强的大花种和主要以这些原种为亲本获得的人工杂交种。
大花蕙兰花朵大而艳丽,是非常适合室内盆栽养殖的花。
大花惠兰
注意看花形
② 兰花的根茎叶花各有什么特点
兰花各器官特征
根:根的结构可分为内、中、外三部分,最外层为包围全根的根皮组织,主要起着吸收和保护水分的作用,根皮之内为皮层组织,皮层细胞都是活细胞,有的含有针状结晶,有的含有共生的根菌。当肉质根折裂时,其中有一粗约0.1厘米的黄白色纤维梗,称为中心梗,不易折断。兰根内贮丰富的水分和养料,有兰菌与它共生, 借此得到更多养料,促使繁茂。附生兰(气生兰)的根被比地生兰的更为发达,呈圆柱状,可攀附在树木、岩石表面生长。
茎:兰花的茎具有储蓄养分及水分的功能, 如卡特兰、石斛兰等,具有粗大肥壮的“假鳞茎”, 因此较为耐旱。蝴蝶兰的茎很短, 所以不耐乾旱。万代兰的茎呈木质化, 水分及养分均存于肥厚的叶片里。拖鞋兰由于没有明显的茎储存水分及养分,叶片又薄,若长期干旱, 很易就会枯死。
叶:兰花叶片的形态依原生环境的不同各有变化, 其构造由上表皮和下表皮之间的叶肉组织所构成, 有明显的海绵组织, 通常喜爱强光的兰花, 它的叶片较肥厚、直立, 质地较坚硬, 如卡特兰(嘉德利雅兰), 万代兰, 相反; 喜爱弱光的兰花, 它的叶片面积较大, 质地较薄而下垂, 如蝴蝶兰, 兜兰(拖鞋兰)。
花:兰花花朵均由3块花瓣, 3块花萼以及中间的“蕊柱”组成,。在3块花瓣中, 上侧2块成对, 下则有一块形状和色彩迥异的“唇瓣”所组成; 其主要功能在于引诱昆虫, 达到授粉的目的。 另外, 由雄蕊及雌蕊结合而成的“蕊柱”, 是兰科植物所特有的, 雄蕊顶端含有2-8个花粉块, 稍为用物件拨弄, 就会脱落。
果实:兰花的雌蕊受精后,花瓣逐渐凋萎,而子房逐渐膨大成绿色棍棒状,大约经过6-12个月,果实成熟, 果皮由黄绿色转成褐色。兰科植物的果实均为蒴果,呈三角或六角形,每角自顶至基部有粗约0.3厘米的长棱,称为果脊柱。当果实成熟时, 每一果瓣平面中央的果脊柱自蒴果顶端弹开,果瓣产生倒锥形裂缝,便于种子从裂口溅出。
种子:兰花种子极为微小,细如灰尘,一般呈长纺锤形,用肉眼几乎辨认不清,每粒种子只有0.3-0.5微毫克重量, 它没有胚乳,只有一个简单的胚,外面包着疏松、透明、不易透水的种皮,种皮上有许多增厚的木质化的条纹,胚内含有很少的养分,绝大部分为脂肪类的含物。 由于兰花种子微小,数量多(每一蒴果内含有种子约20-30万粒左右),同时种皮有很大的浮力和具有特别抗水湿能力,所以当种子外溅后,随水流传播亦无影响。 兰花自然发芽率甚低,又不易保存,应用组培方法人工播种着能则能获得大量种子苗。
③ 这是那种兰花
名称:卡特兰 (Cattleya hybrida)
又名:阿开木、嘉徳利亚兰、嘉德丽亚兰、加多利亚兰、卡特利亚兰
学名:Cattleya hybrida
拉丁文学名:cattleya hybrida
科目:兰花
属名:卡特兰属(Cattleya ) 是以珍奇植物收集家William Cattleya氏命名
季节:四季
简介:
此属常绿,假鳞呈棍棒状或圆柱状,具1-3片革质厚叶,是贮存水分和养分的组织。花单朵或数朵,着生于假鳞茎顶端,花大而美丽,色泽鲜艳而丰富。花萼与花瓣相似,唇瓣3裂,基部包围雄蕊下方,中裂片伸展而显著。
花大、雍容华丽,花色娇艳多变,花朵芳香馥郁,在国际上有“洋兰之王”、“兰之王后”的美称。先端尖尖的萼片3枚,竖直着延伸为此花的最大特征。
卡特兰属的园艺杂交种,是国际上最有名的兰花之一。假鳞茎呈棍棒状或圆柱状,顶部生有叶1枚~3枚;叶厚而硬,中脉下凹;花单朵或数朵,着生于假鳞茎顶端,花大而美丽,色泽鲜艳而丰富。原产美洲热带,为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等国国花。品种在数千个以上。颜色有白、黄、绿、红紫等。繁殖用分株、组织培养或无菌播种。性喜温暖、潮湿和充足的光照。通常用蕨根、苔藓、树皮块等盆栽。生长时期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适当施肥和通风。
我国栽培卡特兰的时间不长,大规模生产还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但在花卉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备受市民青睐。成为节庆佳日,馈赠亲朋的重要花卉之一。
地区:卡特兰属原产热带美洲,均为附生兰,常附生于林中树上或林下岩石上。
④ 请问一下这个是什么兰花呀
大花蕙兰(学名:Cymbidium hybrim)是兰科,兰属常绿多年生附生草本,假鳞茎粗壮,节上均有隐芽。芽的大小因节位而异,叶片长披针形,叶色受光照强弱影响很大,根系发达,根多为圆柱状,肉质,粗壮肥大。花序较长,小花数大于10朵,花大型,花色有白、黄、绿、紫红或带有紫褐色斑纹。萼片花瓣状。内轮为花瓣,大花蕙兰果实为蒴果,其形状、大小等常因亲本或原生种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种子十分细小,无胚乳,
原产于印度、缅甸、泰国、越南和中国南部等地区等地区的兰属中的一些附生性较强的大花种和主要以这些原种为亲本获得的人工杂交种。
大花蕙兰花朵大而艳丽,是非常适合室内盆栽养殖的花。
它是由兰属中的大花附生种、小花垂生种以及一些地生兰经过一百多年的多代人工杂交育成的品种群。世界上首个大花蕙兰品种为Cymbidium‘Eburneo-lowianum’),是用原产于中国的独占春(C.eburneum)做母本,碧玉兰(C.lowianum)作父本,于1889年在英国首次培育而得。其后美花兰(C.insigne)、虎头兰(C.hookerianum)红柱兰(C.erythrostylum)、西藏虎头兰(C.tracyanum)等十多种野生种参与了杂交育种。大花蕙兰叶长碧绿,花姿粗犷,豪放壮丽,是世界著名的“兰花新星”。它具有国兰的幽香典雅,又有洋兰的丰富多彩,在国际花卉市场十分畅销,深受花卉爱好者的倾爱。
常绿多年生附生草本,假鳞茎粗壮,属合轴性兰花。假鳞茎上通常有12~14节(不同品种有差异),每个节上均有隐芽。芽的大小因节位而异,1~4节的芽较大,第4节以上的芽比较小,质量差(卢思聪,2004)。隐芽依据植株年龄和环境条件不同可以形成花芽或叶芽。叶片2列,长披针形,叶片长度、宽度不同品种差异很大。叶色受光照强弱影响很大,可由黄绿色至深绿色。大花蕙兰的根系发达,根多为圆柱状,肉质,粗壮肥大。大都呈灰白色,无主根与侧根之分,前端有明显的根冠。内部结构为典型的单子叶植物构造,其皮层较为发达,有防止根系干燥的功能。大花蕙兰花序较长,小花数一般大于10朵,品种之间有较大差异。
花被片6,外轮3枚为萼片,花瓣状。内轮为花瓣,下方的花瓣特化为唇瓣。大花蕙兰果实为蒴果,其形状、大小等常因亲本或原生种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其种子十分细小,种子内的胚通常发育不完全,且几乎无胚乳,在自然条件下很难萌发。其中绿色品种多带香味。花大型,直径6~10厘米,花色有白、黄、绿、紫红或带有紫褐色斑纹。
栽培品种:中国的大花蕙兰商品栽培品种主要来自日本和韩国,国内有很多公司在进行品种选育。常见的栽培品种有切花品种和盆栽品种。
⑤ 圆柱上边全是叶子叫什么兰花
应该是石斛兰吧。圆柱上,叶子互生。
⑥ 这是什么品种的兰花
兰花为抄我国非常袭又名的观赏花卉,在中国有着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在我国,兰花的品种也非常多,并且1985年5月,兰花被评选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和梅、竹、菊合称为“四君子”。
兰花
兰花为附生或地生草本,罕有腐生,通常具假鳞茎;假鳞茎卵球形、椭圆形或梭形,较少不存在或延长成茎状,通常包藏于叶基部的鞘之内。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
中文学名:兰花
拉丁学名:Cymbidium ssp.
别称:中国兰、春兰、兰草、兰华、幽兰、山兰、国香、空谷仙子、香祖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微子目
科:兰科
亚科:兰亚科
族:树兰族
属:兰属
种:29种
命名者及年代:Sw.,1799
英文名称:Orchid
⑦ 请教一下,这是什么兰花
大花蕙兰来
大花蕙兰(学名:Cymbidium hybrim sleeve)是兰科自,兰属常绿多年生附生草本,假鳞茎粗壮,节上均有隐芽。芽的大小因节位而异,叶片长披针形,叶色受光照强弱影响很大,根系发达,根多为圆柱状,肉质,粗壮肥大。花序较长,小花数大于10朵,花大型,花色有白、黄、绿、紫红或带有紫褐色斑纹。萼片花瓣状。内轮为花瓣,大花蕙兰果实为蒴果,其形状、大小等常因亲本或原生种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种子十分细小,无胚乳,
原产于印度、缅甸、泰国、越南和中国南部等地区等地区的兰属中的一些附生性较强的大花种和主要以这些原种为亲本获得的人工杂交种。
大花蕙兰花朵大而艳丽,是非常适合室内盆栽养殖的花。
⑧ 叶子宽大圆实且叶子厚的是什么兰花
寒兰的叶子最厚。
寒兰因在冷清的寒冬开花而得名,俗称冬兰。虽然她开花姗姗来迟,但因其叶姿优雅伟岸、花葶直立出架、花形复杂多变、花色丰富多彩、花香清雅奇特而备受兰友珍爱。笔者家乡盛产寒兰,涉足兰界后就对寒兰偏爱有加,经过数年来对寒兰的采集、驯养及平日的细心观察和体验,发现寒兰与其它国兰相比有“六最”,现一一道来,供兰友们共赏,希望引起共鸣,不妥之处,也请行家名师指正。
叶姿最优美。寒兰叶质细腻,叶面油亮。按叶色有深绿和碧绿之分;按叶的大小有阔叶与细叶之别;按叶的弯垂程度分有直立刚劲的剑形叶、有锋芒初露的斜立叶,也有形似镰刀的半弯垂叶;按叶的高矮程度分有高大魁伟的“兰中巨人”,叶宽似墨兰,株高可达一米左右,号称“寒大将军”,也有“兰界侏儒”之称的寒兰矮种,总高度不足10厘米的龙根线艺苗。但不管何种兰叶,其基本特征是高挑修长(矮种除外),文雅得体,矫健秀美。寒兰叶中脉稍突,使叶子的刚性增强。叶片数较蕙兰、春兰要少,故无密而拥挤的感觉。因有以上这些特征,所以寒兰叶姿就显得更加挺拔、伟岸、纤秀和疏朗。寒兰的株型比春兰更有气度;比蕙兰更加碧润;比四季兰更精神;比报岁兰更清秀。总之,寒兰的叶姿有其他国兰无可比拟的优点和美感,而无其他国兰叶姿的欠缺(兰界名家丁永康先生语)。正如《中国兰花》主编刘清涌教授总结的“寒兰株型修长轩秀,可谓领尽兰花秀美幽雅之风骚”、“其叶姿极为秀美、大度,极尽君子之风,山高水长之韵致”。
花形最多变。寒兰虽不能按春兰的标准选出梅、荷、水仙等瓣形花,但她有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奇特多变。没有那一种兰花有像寒兰那样多的变化。除正常花外,一般的内蝶、外蝶、硬棒、多瓣、聚顶暂且不提。也不说她的各种开品,如三角开、朝天开、反卷开、绣球开、拥抱开、飞举开等,仅寒兰中出现的新瓣形花、像形花、奇态花、意形花就足让你感到新奇。寒兰中有一种花,主瓣尖自然弯折,形似尖长的鹤嘴,中部稍大反转如鹤颈,双棒自然交*,极似鸟的翅膀,巨大质白的唇瓣在双棒下正好比仙鹤的身子。一箭寒兰盛开就宛如一群美丽的仙鹤立于绿叶丛中,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前人以花拟花创立了梅瓣、荷瓣、水仙瓣的瓣形学说,为何不能创新、发展、完善,将以象征长寿意义仙鹤来拟花,称其为鹤瓣花呢?(其实兰界早有此说),另外,还有其他的象形花,象猫似乌如人若兽,奇者拟奇,怪者见怪。形形式式,层出不穷。有像鱼跳龙门、金鸡独立、彩燕归巢、雄鹰展翅;也有如长寿老人、白脸书生、含羞少女、转世观音;还有似星空月夜、碧波海浪、群山延绵、金铃串串。寒兰的奇态花有多种多样,限于篇幅,仅以笔者选育的下山寒兰新品“冰上芭蕾”为例。此花主萼片端正前弯,半扣于棒顶,宛若人首。侧萼片自然卷合成圆柱状并交*下挂,极像芭蕾舞演员起舞时的双腿舞姿。两棒呈半管状环抱蕊柱,仿若舞者的双臂胸前紧抱。大圆舌质白绿条黄苔缀鲜红点,恰似穿艳丽超短裙的舞女身躯。整朵花犹如冰上芭蕾演员在翩翩起舞。面对如此奇态花,怎能不让你领略到大自然艺术天成之神奇;又怎能不激发你对寒兰这花中娇子的钟爱之情呢?
花色最丰富。一般国兰花色以绿、白、红、黄为主。寒兰除暂未发现纯蓝的花外,其他只要你能想象或调配出来的颜色都能在寒兰花中表现出来。如红色就有紫红、深红、大红、水红、桃红、赤红、橘红、胭脂红、朱砂红等。在复色花中,往往一朵花就存在有七、八种颜色,真可谓五颜六色,艳丽多彩。如寒兰精品“复色红荷”,紫红色的花杆,橘红色的花萼镶嵌明显的白覆轮,含深红色的缟线,伴有水红色的斑纹,萼瓣基部浅绿、深黄、朱红相间,双捧红、黄、白三色搭配,大圆舌质白苔黄泛绿晕、上缀鲜红斑点,色彩可谓够丰富的了。再如“七彩虹”、 “五彩”、 “彩霞”等均由数种对比度明显的颜色互相搭配组合,构成五彩缤纷、艳丽无比的斑斓世界。不管何种颜色的寒兰花多数带有白覆轮,质感好。且正反面色彩基本一致,色区过渡自然明朗,看上去晶莹剔透,五彩斑斓。故寒兰花色在所有国兰中属最丰富、最艳丽的一个种群。
花香最奇特。一般兰界称兰香有幽香、清香、浓香、甜香、微香之别,各种兰花因其种属、栽培条件、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不同,使之产生不同的兰香。寒兰香除了具有其他国兰共有的兰香特征外,另有“三香”值得一提。一是“冷香”。寒兰在低温时香味更佳,且有“越冷越香”的说法。笔者认为寒兰的最低耐受极限温度是O℃,据本人数年的观察记录和比较发现,5℃.10℃时寒兰花香味最好,高于15℃时香味要淡,25℃以上温度时开的寒兰花多数闻不到香味或香味极淡(夏寒兰原生种除外),这可能是寒兰一般在寒冷的初冬开花,又要引诱昆虫前来授粉这一特定因素所决定的吧。二是“遗香”。其他国兰有的在花蕾初绽时就开始放香,有的开花数日后才放香,但授粉后及凋谢后是绝对无香的,惟独寒兰,子房膨大后清香犹存,未受精的在花谢干枯后仍存香味。有的寒兰花开一、二个月至完全凋谢,只要蕊柱和舌基完好便能天天放香,这就是寒兰特有的“遗香”。另一种香叫“常香”。一般兰花有的白天放香,有的夜间香味好,有的清晨或傍晚才香,有的在阳光下温度高时香味佳,基本上不能终日放香。寒兰则不然,只要符合上述的温度条件,她不管白天黑夜,有光无光均能终日自然连续放香,这就是寒兰的“常香”。寒兰之香属于幽香、清香之列,若有若无,缥缈久远,时而香飘数十米,时而近在咫尺,正是“久坐不知香在室,推窗自有蝶飞来”。如此高雅奇特的香味,闻后让人提神醒脑,益寿延年,这可能是大自然之神奇造化给爱兰人特有的恩赐吧!
花开最长久。春兰、春剑、莲瓣1至3月开花,送春花期在春兰之后,惠兰3-4月吐芳,报岁在岁末献瑞,四季兰花期较长,6至11月均可见其芳容。寒兰花期最长,春有春寒兰,夏有夏寒兰,秋末冬初有秋寒兰和冬寒兰,真可谓四季有花香,月月吐芬芳,日日可品赏,时时能闻香。除此之外,原生种冬寒兰因花期在冬季,气温较低,植物新陈代谢相对较慢,再加上害虫、细菌及真菌的危害少,故花开持续期特长,一般可持续三周至一月,个别厚瓣花,硬棒花可开一个半至二个月,另有一种花杆特细且硬,花瓣特厚,花色较深的小叶寒兰,其花容端正,久开不变形,花开持续期可长达近三个月之久。如春夏秋冬寒兰各种数盆,让其四季开花,终年飘香,岂不美哉!
综上所述,寒兰叶姿优美、花形多变、色彩艳丽、花香清雅。寒兰之美是神奇的,又是自然的。相信随着人们对寒兰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 “栽培寒兰,康乐常在,拥有寒兰,美神相伴”即将成为人们的共识。寒兰的鼎盛时代就要到来。
四川脉蕴含着丰富的兰花资源。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里兰花的特殊品质,这里的野生寒兰,由于主花期长,且混生于春兰、春剑兰、春蕙兰、建兰、台兰等兰种之中,花期重叠,经风媒、虫媒的传播,生产杂交品种较多。仅保留寒兰特质的变种就有:春、夏、秋等三大寒兰品系。
自笔者短文“四川寒兰惊四方”在中国兰花专刊上发表后,各地兰花同好不断来信、来电咨询,想对四川兰花有更细致的了解。笔者虽爱兰至深,但终是学识有限;虽特别努力地探研四川兰花,但也仅能一知半解。在此,笔者不揣冒昧,试将自己对四川兰花的粗浅认识,作个粗浅的论述,仅供同好们参考。
四川寒兰的基本特征是假鳞茎明显,叶质较厚硬、香气浓郁、悠长。根据其生长环境的不同,叶浅黄绿至深绿色、3至7枚丛生、叶柄环高、叶柄细硬、叶缘有锯齿、叶甲长大、矮叶及环垂叶种花多出架、高叶种花不出架或平架。花蔬生,有花3至18朵,最多曾见21朵。萼片长3至5厘米。花被有淡绿白或黄绿色、青绿色、紫红色、紫筋脉纹覆色等,且多有粗细不等的白色覆轮边。特别是近年显出的花被呈透明或半透明的水晶花,质感晶莹欲透,强光照下似流川冰河,扣人心魄。
四川寒兰少有不香的品种,有些特殊品种甚至在-50C时,仍有冰雪般的寒香,其香气可直透人的大脑中枢神经。嗅之,使人顿觉神清气爽,精神倍增,其香气绝非素馨寒兰香气可比。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尚无有关寒兰的鉴赏标准。这对素有兰中之王的寒兰来说,不得不说是一大憾事。这里,笔者就自己对四川寒兰的鉴赏认识,做一抛砖引玉的叙述,不思高屋建瓴,只望能广泛引起同好们,特别是对寒兰多有研究的、资深学者与专家共同探讨,以期在不久的将来,能制订一份寒兰的鉴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