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之缘
Ⅰ 兰花观赏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兰花的栽种、观赏,始于唐,发展于宋,盛于明清,浙江是春兰、蕙兰的发祥内地。早在2000多年前春秋末期,容越王勾践已在绍兴渚山种兰,山下的驿亭称为兰亭。东晋王羲之,因喜欢这里的兰花而邀请名士在此聚会,才写下《兰亭集序》。据知兰花名品‘宋梅’、‘绿云’即由绍兴人所培育,而‘梅兰’出于兰溪,至今,兰溪、绍兴仍是浙江兰花种养植的集散地。建兰主要产于福建,建兰以素心为贵,而素心的故乡就在龙岩山区。当地有这样俗语:龙岩有三宝,采茶灯、沉缸酒、龙岩素。足以说明龙岩人对兰花的重视和喜爱。如今,浙江、福建、湖北、四川、广东、云南、台湾等省地都不断地推出兰花新品种。大半个南方中国是兰花的故乡,而山东曲阜也喜欢兰花,选兰花为市花。正是因为曲阜有着与孔子有关的兰文化,所以才与兰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Ⅱ 儒释道与兰花的渊源是怎样的
公元1805年,浙江天元余姚等地掀起了一股种植兰花品赏兰花之风。先是天元道坛的道长道士,后继天元的文人雅士,再逐渐发展到名人及商家,进而成为了一种民风。
公元1819年,为了进一步宣扬崇道敬德,一位张姓道长广邀名人雅士,发起了“天元兰花盆景展现会”,简称叫“兰盆会”。这个“兰盆会”每年举行两次,每次展期历时7天。
第一届“兰盆会”在公元1819年深秋的农历十月底举行,展出了各类兰花200余盆,观赏者近500多人。到了公元1831年,“兰盆会”的规模近一步扩大,展会内容也从原观兰赏花,扩展到品兰、咏兰、画兰、赠兰。一时间,天元名人雅士云集,热闹非凡,“兰盆会”名誉姚北。
无论是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都是讲的人生道理。做人要以正为师,以守贞为本,言不激行,有兰心兰德的人必然心性不乱,言行不偏激,就是君子,就是正人。
道家坚守的是一种真元之气,和合之气,即不被恶俗所感染的正直之气。我国蒙学著作《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古人认为,人在脱离母胎之初心性是善良的、真朴的,然而人心随着年岁的增长,习性就开始变化,渐渐地被世俗中丑恶的东西所侵蚀,变得复杂和混沌起来,如一泓清泉被污染了。
道家的修道就是儒家讲的修身,那人为什么要修道呢?因为世界是一个大染缸,太混浊太肮脏太龌龊了,染上坏的习性就必须把它去掉,修道就是返璞归真,还原人性的初态。
兰花的特性使其任凭外界物性万变,也不离性淡守贞和香清高洁的品格,成为了人们学习与修行的榜样。因此道家认为,兰花乃草中尤物,花中至宝,人若修到如兰的境界,则非圣即贤矣!
我国历史悠久,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兰花就是沉浸在优美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它完美地将我国各派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主旨串联在了一起。除了儒教和道教以外,兰花对佛教也有完美的诠释。
佛教信奉的是清静、禅定和出世,而兰花生于空谷幽林,环境清静,无街市的喧闹,“不以无人而不芳”,是一种淡泊,其特点在于“定”,也就是不为外物所染,保持禅定,与佛教中的“戒、定、慧”的“定”是同一含义。
一代高僧圆瑛法师有偈云,“世间诸相皆常住,万象森罗见本真”,人和万物相同,都有各自的真实本性,要见本真就需修行,修到什么程度呢?佛家追求的是修到“真如”境界,也就是明心见性的高度。
佛家之云,禅者,静也,定也,悟也;静了,定了就得妙悟,就能生出人生的大智慧来。“贪嗔痴”是每个人身心上的蒙尘垢物,“戒定慧”乃是医治“贪嗔痴”最好的妙方。
因此,佛徒修行的第一要务就是戒,戒什么?戒贪念,戒嗔心,戒痴愚之性也。戒然后定之,戒了就清静了,就定了,心态就平和了,人生的智慧就长出来了。因此,几乎所有的佛家寺院都种植有禅兰,其目的就是用作僧尼入定悟禅与劝教世俗众生修行。
佛教认为,从养兰品赏之中也能养成兰花的遗世独立,安于淡泊,乐于恬静的品格,脱离世俗烦恼,获得清静无为的快乐。佛教中的“一花一世界,一兰一君子”“见兰悟禅”之说是很有道理的。
普陀山戒忍方丈曾概括地说兰花和佛教的关系:
兰是禅花,非有禅缘,不结兰缘。兰是灵物,能卜凶吉。室浊则兰萎,屋凶则兰枯。兰有佛性,不论贵贱,平和同仁。
兰花文化与我国传统的儒释道都有很深渊源,正是由于兰花品质中的几大特点与这些宗教在精神上有很大的相通之处。
Ⅲ 兰花比喻的是什么样的人清楚一点,还有莲
莲花比喻品格高洁的人,也可以指清尘脱俗的人,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内征。
中国人历来把容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
莲花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和见到的象征物。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因为它与释迦牟尼的许多传说联系在一起,莲花代表圣洁、美好。
(3)兰花之缘扩展阅读;
兰花养殖的注意事项
(1)兰花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南地区。多野生于湿润山谷疏林下和岩边的庇荫之处,因此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阴湿,要求遮荫度为70%~90%,忌高温、干燥和强光。
(2)兰花栽培中应不断剪去枯黄老叶和病虫叶,以利通风。花芽出土之后,每株应留一壮花芽,其余剪去,以免消耗过多养分,影响来年开花。花谢后,应将花薹剪除。
(3)冬季要注意防寒,地生兰抗寒性强,洋兰类则要求越冬温度较高,应及早移入室内或用塑料棚防寒,以免受冻,室温最好保持在10~15℃,室内养护应注意通风。入春气候逐渐转暖,呵逐步将兰花移至庭院或阳台。
Ⅳ 兰花的格言
1、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朱德《咏兰》
2、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明·薛网《兰花》
3、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唐·崔涂《幽兰》
4、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唐·唐彦谦《兰》
5、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唐·王勃《春庄》
6、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着新妆。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明·李日华《兰花二首》
7、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元·余同麓《咏兰》
8、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清·郑燮《题画兰》
10、破除百卉发孤芳,造化工夫有抑扬。平易堂中无个事,一枝相对吐清香。宋·刘宰《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一
11、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高山幽兰》清·郑板桥
12、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兰花》明·刘伯温
13、`潜消百草芳,清芬散逐楚风扬。洛阳姚魏空增价,愧死勤裼泄香。《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三宋·刘宰
14、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咏同心兰四绝句》清·钱谦益
15、彼羡南陔子,其谁粉署郎。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屡结骚人佩,时飘郑国香。何须寻九畹,十步即芬芳。《兰》宋·丁谓
16、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王楚玉画兰》明·陈继儒
17、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兰芳人未捋,花发蝶先知。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幽兰》宋·释文兆
18、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题兰》清·郑燮
19、石言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石兰》宋·梅尧臣
20、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声袭衣美。《兰》宋·梅尧臣
(4)兰花之缘扩展阅读:
1、兰花(学名:Cymbidiumssp.):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2、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
3、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4、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
5、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
Ⅳ 名人和兰花的故事
鲁迅家里几代来人都喜爱兰花自。1933年11月14日,鲁迅在《致山本初枝》的信中讲到“我的曾祖父曾经栽培过许多兰花,还特地为此盖了三间房子”。鲁迅的祖父、父亲也都养过兰花。鲁迅从小就喜爱花、虫、鱼、鸟,读书之余跟随父亲在天井和百草园广植花草。他曾根据自已的经验、订正过《花镜》中的某些讹误。稍大一点,常约二弟作人、三弟建人至城内府山、塔山采兰。每年二三月份当兰花开放时,三兄弟常去会稽山、兰渚山、箬山春游、采兰。1911年3月18日,鲁迅和周建人、王鹤照去游览会稽山下大禹陵。出发前,鲁迅将事先准备好的两只油漆马口铁桶和一把铜锸要大家带上。到了大禹陵,浏览了禹庙、窆石亭,就上会稽山采兰。后来,鲁迅把这次经历,写成《辛亥游录》,刊在1912年2月出版的《越社丛刊》上。
Ⅵ 为什么说只有和兰花有缘的人才能闻到香气
兰花相对别的花比较名贵,不是很常见(花店除外);
还有就是它不像月季那样经版常开花,一般一年权基本就在春季开一次,(除非养得特别好例外);
能看到兰花开花的人本来就少,如果能闻到香气便知道是兰花,须得是有心人,爱兰的人,所以当然也是有缘人。
爬山时闻到过一阵幽香,马上有人喊兰花!虽然还没看到,便断定了,可见必是一爱兰的人,那气味真得很香,香得迷人,顺着香气找,果然看到一株野生的兰花。虽然隐藏在野草灌木丛下,可是香气几乎飘满附近的山林。
在我看来,能闻到兰花香的人,是幸运的。
Ⅶ 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兰花是什么
传统意复义上的中国兰花,仅指兰科、制兰属(Cymbidium)植物中主要是生长在地上的那部分种类,即常见栽培的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等。通常把这部分兰花称为中国兰。因为兰属中的地生兰多数原产中国。唐宋以来引为栽培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的也是这部分兰花。花千姿百态,种类丰富。不同兰花,生长习性和生态适应性也不一样,其栽培方法也就不同。栽培兰花的场所称兰圃。兰花在我国栽培极为广泛,但因各地气候条件差异,栽培和管理兰花方法的也不同。
Ⅷ 兰花寓意人生
兰花寓意人生
兰花寓意人生,兰花作为一种极美的植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成为一种很美好的绿植代表,兰花之所以被可以被称为四君子,说明兰花这种植物象征着气节和节操。以下兰花寓意人生
兰花寓意人生1
兰花,自古以来就象征着高洁、典雅、清幽、宁静。与梅、竹、菊并称为“四君子”,寓意人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品德。古往今来,赞美兰花的诗词不在少数,其中宋朝诗人苏轼形容其“本是王者香,托跟在空谷。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由此可见古人对兰花是非常敬重的,此花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极高。与国色天香牡丹相比,对兰花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多了一份纯净与庄重。兰花没有牡丹的国色天香,也没有菊花的淡泊宁静,也没有玫瑰的妖艳瑰丽,却独得有志之士的赏识。而且兰花的寓意高贵圣洁,跟其自身清冷淡雅的气质相符合,十分美好,用来观赏能给人精神带来触动,身心带来愉悦。
千百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兰花的喜爱之情并未消减,反而愈演愈烈。兰花也由野生居多转变为专门的机构去培育栽植,品种也变得更加多样,颜色更丰富,花型更美丽。除了原产于中国江南的本土兰花之外,国内的很多养殖机构和培育兰花的研究机构也从国外引进了许多珍稀的外国品种。
兰花外形美好,寓意深刻,易于观赏,但是由于很多朋友分不清兰花的品种纷繁复杂,到底哪种兰花有什么样的寓意,又或者是兰花品种属类下还分为很多其他的品种,对于不了解的人或者养殖新手来说,很难选择挑选到自己心仪的兰花来种植或者培育。
兰花一般按照颜色分来区分,比较常见的颜色有纯白色、黄绿色、淡黄色、红色、紫色、青色和淡黄褐色。细分品种的话,春兰、墨兰、建兰和蕙兰是中国本土生长的兰花品种,这种兰花比较好辨认,花瓣狭长,远看像一只只千纸鹤。
后来又引进的像大花惠兰这种外形更具观赏性的兰花则是日本和英国培育研制出来的新品种,这种兰花花瓣看起来更圆一些,比较饱满。人们爱兰花不仅仅是因为它优雅的外观,更爱它芬芳清冷的香气,沁人心脾,幽幽传香。
说到兰花的美好寓意,很多人都知道兰花象征着高贵,圣洁和清冷,但具体有几种含义,可能很少有人搞得清楚。下面为大家来详细解读兰花的美好寓意。
寓意高雅圣洁
古人常用兰花来比喻女子蕙质兰心,形容该女子十分贤惠,品德姣好。除此以外,也用“君子如兰”来形容男子的气质沉稳,儒雅谦逊。这两种都表现了兰花的最高象征意义,即对一个人的品德和性情的赞美。
“路旁草簇有兰花,不露英姿不显华”,以兰花的低调,优雅来比喻人的德泽恩厚,品行贤良,这是兰花最为常见的一种寓意,也是人们用的最多的一种象征。
寓意友谊深厚
古人常用花卉或者植物来寄托某种情感,兰花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寄托。经常看电视剧的人会发现,古装剧中常用“义结金兰”来必须两人或者三人感情深厚,以兰花为见证,结拜为姐妹或者兄弟,后来这个词的寓意被泛化,用来象征和赞扬手足情深和朋友之间深厚的感情。
用兰花寓意友谊深厚不仅仅是中国人的专属,在外国,人们也互相赠送兰花来表达深厚的情感,歌颂友谊。可见兰花是见证友谊之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和互相信任的象征。
寓意民族气质与爱国情怀
兰花的高风亮节在一定程度上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气质。虽然牡丹被誉为国花,但是兰花却有花中王者的美誉。在近代史上,尤其是五四运动时期,兰花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是一种引喻,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对国家深沉又热烈的爱与内敛浓烈的情怀。
民国时期出了很多大家,例如徐志摩、胡兰成等,每个人的气质都可以用兰花来比拟。这些知识分子具有的高贵的情操与爱国救国的情怀,值得每个人去歌颂。所以兰花也就有了这么一层更深的寓意,寓意中华民族的内敛雅致,低调质朴的民族精神。也象征着每个人借兰花表达对国家热爱的爱国情怀。
寓意美好的爱情
花语对于每种花来说是证明其独特的存在,兰花也不例外。兰花传达爱恋与思念情感的作用很早就存在。李世民曾用“会需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忠贞。兰花的种类有很多,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和人们对新奇事物的追求,不同的兰花都被富裕了不同的花语,以此来区别。
举几种比较常见的:娇小的铃兰象征着幸福总会归来,要耐心等待;蝴蝶兰的花语则是爱情像蝴蝶一样,总有一天会向你飞来,胜过千万遍我爱你;火花兰热情浓烈,象征着爱情中忘不了的人;小苍兰则象征着纯洁的爱恋,寓意着纯洁的幸福,简单的爱恋。这些兰花虽然品种不同,但都是美好爱情的象征。以兰花来表达爱慕之情,是一种很好的寓意。
况且兰花花朵数量一般不是很多,遗世独立般的花朵与拱形的枝条交相辉映,更加美观,瑰丽。以上几种兰花的花语不尽相同,大家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和追求,从观赏性、表达寓意、实用性、美化性等要求出发,选择自己喜爱的,适合自己的品种来送给自己喜爱的人,表达自己浓烈的爱意。
寓意洁身自好的人生追求
其实兰花和莲花一样,都用来必须清贵和洁身自好的人。但与莲花的美不同,兰花的美中多了一分崇高。莲花是出淤泥而不染,保持自身的美好品行。
而兰花之所以被可以被称为四君子,说明兰花这种植物象征着气节和节操。爱兰、养兰、识兰,随着人们对兰花的深入了解,就会越发的像兰花拥有的气质靠拢。将兰花洁身自好,高雅内敛,质朴清幽的气质作为人生在世的追求,能够在生活中保持心的宁静,远离焦虑与不安,是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
所以,兰花寓意人生的最高追求,即心灵的平静,这是很多人都难以做到的,所以要学习并尝试实践。爱兰更如兰,更期待有朝一日能蕙质如兰,君子如兰。
兰花作为一种美好的象征,已经超越了作为一种花卉本身所含有的价值。相信大家通过阅读上面的相关知识,对兰花的美好寓意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兰花作为一种极美的装饰性植物,在家居装饰中越来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逢年过节,送亲朋好友的礼物来讲,都是不错的选择,既有排面又上档次,而且兰花有很多种美好的寓意,接受者在收到这种礼物时,肯定是心情愉悦的。
综上所述,兰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成为一种很美好的绿植的代表,高尚情怀与洁身自好的象征,希望大家都能拥有兰花的特质,在接受生活的洗礼时,在困苦的生活中,做一个心怀美好,洁身自好,内敛质朴,优雅宁静的人。即使浑浊的社会和复杂的关系一直都存在,也不要忘却自己的本心。保持理性和思考,这样才能应对生活带给我们的各种苦难或者惊喜。像兰花一样过一种高雅,淡泊,宁静的生活。
兰花寓意人生2
兰花蕴含了什么人生哲理
兰花以草木为伍,不与群芳争艳,不畏霜雪欺凌,坚忍不拔的刚毅气质,“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兰花历来被人们当作高洁、典雅的象征,与梅花、竹、菊花一起被人们称为“四君子”。
兰花是一种风格独异的花卉,它的观赏价值很高。兰花的花色淡雅,其中以嫩绿、黄绿的居多,但尤以素心者为名贵。兰花的香气,清而不浊,一盆在室,芳香四溢。“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古人这首诗将兰花的幽香表现得淋漓尽致。兰花的花姿有的端庄隽秀,有的雍容华贵,富于变化。兰花的叶终年鲜绿,刚柔兼备,姿态优美,即使不是花期,也像是一件活的艺术品。“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斛比,看叶胜看花”。这首诗就是用来形容兰叶婀娜多姿之美。
(8)兰花之缘扩展阅读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
兰花寓意人生3
兰花有什么人生追求
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
关于兰花的名句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唐·孟郊《赠别崔纯亮》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唐·李世民《芳兰》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明·张羽《咏兰叶》
独爱山中兰,幽香抱枝死!——范师孔
霜节百年期共老,国香一点为谁争。
——元·谢宗可《并蒂兰》
孤高可挹供诗卷,素淡堪移入卧屏。
——宋·刘克庄《兰》。
Ⅸ 兰花象征怎么养样的人物
梅:高洁秀雅。陆游很爱花,对梅花更喜不自胜、情有独钟。陆游《绝句》其一: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料著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其二:“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在他的现存的九千多首诗词中,以梅为题材或涉写到梅的,竟达四百多首,约占总数的二十分之一。倘若我们再留心读去,便不难发现:如此众多的咏梅之作,几乎都产生在他五十岁再度入川之后。他不但妙手天成地活画出梅花的色、香、形,而且化物为我地昭示了梅花的精、气、神,赋予梅花以高尚的情怀和坚毅的品格,铸就了它的魂灵。
兰:坚贞不渝,品德高尚。兰花又称君子兰,常言道“谦谦君子”,兰花指像征高尚的品德,屈原《离骚》中有云:“纫秋兰以为佩”,意为缀起秋兰作为自己的佩巾。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以采摘佩带兰草喻加强自身修养。“朝搴阰之木兰兮”,清晨我浴着晨曦去拔取坡上的木兰,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表示为君主招揽品德高尚的贤臣。若说兰花象征的人物,非屈原莫属!
竹:高风亮节。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一生爱竹,他赏竹、画竹、咏竹,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可以说他的成就是建立在竹上的。人们喜欢郑板桥,在很大程度上是喜欢他的竹画、竹诗,乃至竹一样的品格。郑板桥曾任山东范县县令、潍县知县。为官清濂,两袖清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身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劫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这诗、这竹,正是他“清为官,勤为民”的高亮志向的生动写照。
菊:淡泊,隐逸。菊花被称为“花之隐逸者”,菊花不以娇艳的姿色取媚于时,而是以素雅坚贞的品性见美于人。陶渊明被戴上“隐逸之宗”的桂冠,菊和陶渊明的人格交融为一。因此,菊花有“陶菊”之雅称,“陶菊”象征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岸骨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曾用《饮酒》其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眼前又出现了那幅画面: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有菊相伴的陶渊明的生活,才是最真切,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