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长青兰花盆

长青兰花盆

发布时间: 2022-09-16 02:56:24

兰花盆是不是太大了这样好看吗

是有点大了,首先它的植株与盆的大小不协调,不美观。其次,用盆过大时,盆中植料干透所需的时间也会较长些,不利于兰根发育。
如果它的根系较大,用这样的盆也未偿不可,等它发出些新苗后就好了。

Ⅱ 急~!郑板桥 阅读答案

1.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编辑本义项郑板桥求助编辑网络名片
郑板桥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扬州八怪”之一。历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人称三绝。有《板桥全集》。

别名: 郑燮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江苏兴化
出生日期: 1693.11.22
逝世日期: 1765.01.22
主要成就: 扬州八怪之一,诗、书、画三绝

目录

人物生平
人生履历读书教书
官宦生涯
卖画扬州
最后岁月
坎坷人生
绘画艺术
人物轶事
纪念建筑
诗词选摘人物生平
人生履历 读书教书
官宦生涯
卖画扬州
最后岁月
坎坷人生
绘画艺术
人物轶事
纪念建筑
诗词选摘
展开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郑板桥,原名郑燮(xiè),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他是江苏兴化人 郑燮立像
[1]。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 郑板桥生于1693年11月22日,逝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73岁;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二甲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画作为《兰竹图》。
编辑本段人生履历
读书教书
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 他的先祖于明洪武年间由苏州阊门迁居兴化城内至汪头,至郑板桥已是第十四代。父亲郑之本,字立庵,号梦阳,廪生, 郑板桥故居品学兼优,家居授徒,受业者先后达数百人。 1693年11月22日子时郑板桥出生,其时家道已经中落,生活十分拮据。三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十四岁又失去继母郑夫人。乳母费氏是一位善良、勤劳、朴真的劳动妇女,给了郑板桥悉心周到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 郑板桥故居
成了郑板桥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郑板桥资质聪慧,三岁识字,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 郑板桥书屋
[2]少时随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桥读书。十六岁从乡先辈陆种园先生学填词。大约在二十岁左右考取秀才。二十三岁娶妻徐夫人。是年秋郑板桥首次赴北京,于漱云轩手书小楷欧阳修《秋声赋》。二十六岁至真州 之江村设熟教书。三十岁,父亲去世,此时板桥已有二女一子,生活更加困苦。作<<七歌>>诗,慨叹“郑生三十无一营”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 卖画扬州由于生活困苦,郑板桥在三十岁以后至扬州卖画为生,实救困贫,托名”风雅”。在扬州卖画十年期间,也穿插着一些旅游活动。不幸 的是徐夫人所生之子去世,郑板桥曾作诗以致哀。三十二岁出游江西,于庐山结识无方上人和满洲士人保禄。出游北京,与禅宗尊宿及其门羽林诸子弟交游,放言高论,臧否人物,因而得狂名。在名期间,结织了康熙皇子、慎郡王允禧,即紫琼崖主人。 三十五岁,客于通州;读书于扬州天宁寺,手写《四书》各一部。三十七岁时作<<道情十首>>初稿.三十九岁,徐夫人病殁。郑板桥十载扬州,结论了许多画友,金农、黄慎等都与他过往甚密,对他的创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极大的影响。
官宦生涯
1732年,郑板桥四十岁,是年秋,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作《得南捷音》诗。为 郑燮像
[3]求深造,赴镇江焦山读书。现焦山别峰庵有郑板桥手书木刻 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1736年,乾隆元年,四十四岁,在北京,参加礼部会试,中贡士,五月,于太和殿前丹墀参加殿试,中二甲第 八十八名进士,为赐进士出身”,特作<<秋葵石笋图>>并题诗曰我亦终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1737年,四十五岁,滞留北京一年左右,以图仕进,未果,南归扬州.得江西程羽宸资助,娶饶氏。乳母费氏卒。1739年,四十七岁,作七律四首赠淮南监运使虞见曾。1740年, 四十八岁,为董伟业《扬州竹枝词》作序。1741年,四十九岁,入京,候补官缺,受到慎郡王允禧的热情款待。 作吏山东 郑板桥五十岁时,即1742年春天,为范县令兼署小县朝城,始订定诗、词集。1743年,五十一岁,将<<道情十首>>几经修改,至是方定稿,刻者为上元 司徒文膏。1744年,饶氏生子。郑板桥宰范期间,重视农桑,体察民情、兴民休息,百姓安居乐业。 1746年,乾隆十一年,五十四岁,自范县调署潍县。是年山东大饥,人相食。潍县原本繁华大邑,然自是年灾荒连年,救灾便成了郑板桥主持潍县政事的一项 重要内容,他开仓赈货,令民具领券供给,又大兴工役,修城筑池,招远近饥民就食赴工,籍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食之。尽封积粟之家,活万余人。秋以歉收,捐廉 代轮,尽毁借条,活民无算。潍县饥民出关觅食,板桥感叹系之,作逃荒行。 1748年大学士高斌和都御史刘统勋为特使到山东放赈,板桥随之。秋大熟,潍县灾情 渐趋缓解,饥民也由关外络绎返乡,板桥作还家行纪其事。为防水浸寇扰,捐资倡众大修潍县城墙。秋末,书修潍县城记。 1751年,海水溢,板桥至潍县北边 禹王台勘灾。郑板桥作官意在得志则泽加于民,因而他理政时能体恤平民和小商贩,改革弊政,并从法令上、措施上维护他们的利益,板桥宰潍期间勤政廉政,无留积,亦无冤民, 深得百姓拥戴。潍县富商云集,人们以奢靡相容,郑板桥力倡文事,发现人才,留下了许多佳话。1747年,满洲正黄旗人、侍讲学士德保主试山东,板桥同在试院,相与唱和。1748年,乾隆 出巡山东。郑板桥为书画史,参与筹备,布置天子登泰山诸事,卧泰山绝顶四十余日,常以此自豪,镌一印章云乾隆柬封书画史”。 1749年,五十七岁,饶氏所生之子又于兴化 病殁。与御史沈延芳同游郭氏园。重订家书、诗钞,并手写付梓。1750年撰板桥自序。同年,重修文昌祠,倡建状元桥,作文昌祠记。1751年,五十九岁,作难得湖涂横幅。1752年,主持修潍县城隍庙,撰城隍庙碑记,在文昌祠记和城隍庙碑记里,板桥力劝潍县绅民修文洁行”,在潍且百姓间产生了 相当大的影响。同年,与潍县童生韩镐论文,并作行书七言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在潍县任上著述颇多,其《潍县竹枝词》四十首尤为脍炙人口。
卖画扬州
“民于顺处皆成子,官到闲时更读书”。官潍七年,板桥无论是在吏治还是诗文书画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峰,吏治文名,为时所重”。板桥居官十年,洞察了官场的种种黑暗,立功天地,字养生民 郑板桥像
”的抱负难以实现,归田之意与日俱增。1753年,郑板桥六十一岁,以为 民请赈忤大吏而去官。去潍之时,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祀,并自发于潍城海岛寺为郑板桥建立了生祠。去官以后,板桥卖画为生,往来于扬州、兴化之间,与同道书画往来,诗酒唱和。1754年,郑板桥游杭州。复过钱塘,至会稽,探禹穴,游兰 亭,往来山阴道上。1757年,六十五岁,参加了两淮监运使虞见曾主持的虹桥修禊,并结识了袁枚,互以诗句赠答。这段时期,板桥所作书画作品 极多,流传极广。
最后岁月
郑板桥墓
1766年1月22日(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板桥卒,葬于兴化城东管阮庄,享年七十三岁。板桥二子均早卒,以堂第郑墨之子鄣田嗣。
编辑本段坎坷人生
身世穷困 郑板桥辞官回家,“一肩明月,两袖清风”,惟携黄狗一条,兰花一盆。一夜,天冷,月黑,风大,雨密,板桥辗转不眠,适有小偷光顾。他想:如高声呼喊,万一小偷动手,自己无力对付,佯装熟睡,任他拿取,又不甘心。略一思考,翻身朝里,低声吟道:“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 此时,小偷已近床边,闻声暗惊。继又闻:“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小偷心想:不偷也罢。转身出门,又听里面说:“出门休惊黄尾犬。”小偷想,既有恶犬,何不逾墙而出。正欲上墙,又闻:“越墙莫损兰花盆。”小偷一看,墙头果有兰花一盆,乃细心避开,足方着地,屋里又传出:“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黑赶豪门。” 父为廪生,四岁丧母,由继母抚养长大。 谈到板桥的家世,亦属书香门第。至其父时,家道中落,虽有学养,仅考得个禀生,枯守家园,教几个蒙童,生活相当清苦。板桥是独子,不幸三岁丧母,依靠乳娘费氏抚养。这位乳娘乃是他祖母的侍婢,感主人之恩,不顾自己的丈夫与孩子,而到郑家来共度患难,每日清晨,背负着瘦弱的板桥,到市上作小贩,宁愿自己饿着肚子,总得先买个烧饼给孩子充饥。后来,她自己儿子虽当了八品官,请她回去享福,她仍宁可留在郑家吃苦。板桥特为乳娘写了一首诗,诗前缕述患难恩抚的经过情景,诗为:“平生所负恩,不独一乳母,长恨富贵迟,遂令惭恧久,黄泉路迂阔,白发人老丑,食禄千万钟,不如饼在手。” 板桥的继母郝氏,贤慧而有爱心,可惜体弱,禁不住饥寒的煎熬,于板桥十四岁时即去世,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也是一项很大的打击。 康熙秀才(十九岁)、雍正举人(四十岁)、乾隆进士(四十四岁),虽才华盖世,跨越三朝,然 50 岁时才做了个七品芝麻官。 他十九岁时中了秀才,二十三岁时结婚,为了生活,到扬州去卖字画,无人赏识,很不得意,有时逛逛青楼,或借酒浇愁,显得消沉。迨至他三十岁时,父亲穷困而死,后来儿也饥饿而死,境遇至惨。所幸他四十岁中了举人,四十四岁中了进士。再到扬州,因已有了名气,他的字画连同旧作,都被当成墨宝,他慨于炎凉的世态,特地刻了一方印章盖在他的作品上,印文为“二十年前旧板桥”,多少也带点自嘲的意味。 仕途不顺 1. 任山东范县知县,审案廉明。 郑板桥故居
2. 潍县知县,遇饥荒,修筑城池,迫富豪平价售粮,被密告,以赈灾不当被惩,乃辞官归去。他先后做过山东范县及潍县的县令,深入民间,洞悉民间的疾苦,终因救灾而得罪了巨室,冤枉被参,他宦情已薄,毅然辞官返里。他在惜别潍县绅民所画的一幅竹子上题了一首诗:“乌沙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又为惜别僚属,画了一幅菊花,也题上诗:“进又无能退又难,宦途跼蹐不堪看;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必须旷达的心胸,才能自然流露出这般的潇洒。 3. 郑板桥,曾当过十二年七品官,他清廉刚正,在任上,他画过一幅墨竹图,上面题诗:“衙斋卧听潇潇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他对下层百姓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对民情风俗有着浓重的兴趣,在他的诗文书画中,总是不时地透露着这种清新的内容和别致的格调。 多才多艺 1. 画竹: 自谓画竹多于纸窗粉壁见日光月影的影射怪取得。曾题道:“吾之竹清俗雅脱乎,书法有行款,竹更要行款,书法有浓淡,竹更要有浓淡,书法有疏密,竹更要有疏密。”他擅写竹,更将款题于竹石间,以竹之“介于否,坚多节”来表达自我孤高的情操。 2. 工楷隶: 综合草隶篆楷四体,再加入兰竹笔意,写来大小不一,歪斜不整,自称“六分半书”,他以黄山谷笔致增强作画的气势,以“乱石铺街、浪里插篙”形容其书法的变化与立论的依据。 3. 擅画兰竹石: 体貌书朗,风格劲峭,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蒋士铨题画兰诗中说:“板桥作画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是姿致。”这段话,将“书”与“画”在他作品中的关系真是说得透剔极了。 4.书画特色: 独创写意,着意趣味。他自谓应有“真气、真趣、真意” 郑板桥竹石画
5.诗文特性: (1)去陈旧套语。(2)白话代替古典。(3)暗喻民族志节。 郑燮(板桥)有二首咏竹的诗,其一为“题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既点出竹之“处境”,更直接说出竹的贞定,经得起各种磨难考验,俨然是个顶天立地、昂然不屈的烈士,令人望之生“敬”。 另一首为“题画竹”: “画竹插天盖地来,翻风覆雨笔头载;我今不肯从人法,写出龙须凤尾来。”前二句写画竹的气势,后二句则双写人与竹的“择善固执”及不从俗流、不为俗物的个性。 《郑燮六十自寿》: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 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 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6. 对联: ◎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 ◎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题焦山自然庵) ◎ 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近斗茶。(题茶馆) ◎ 删繁就简三秋树,立意标新二月花。 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一句平淡有味的名言。 他本是个聪明绝顶,通今博古的一代文豪,却偏偏写什么“吃亏是福”、“难
得糊涂”,并煞有介事地再加上个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入糊涂更难”。 一般为官者都会了解,为政得罪巨室,就难有好的下场。而板桥一反积习,独行其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最后,不惜扔掉热烘烘的乌纱,而宁可回到冷飕飕的秋江上去钓鱼,也正因他的率真,才能显得如此的洒脱。 他所题的“难得糊涂”,可能有两种含意,一方面似有鉴于官场中的糊涂,他难得那种糊涂,只有及早抽身。另一方面当系看透世态,为免多惹烦恼,不妨糊涂一点。他能保全这种糊涂,也算得是可人了。 以“怪”出名 1. 扬州八怪(金农、汪士慎、黄慎、李鲜、郑燮、李方膺、高翔、罗聘) 2. 怪在何处(画得怪、文章怪、性情怪、行为怪) 板桥的“怪”,颇有点济公活佛的味道,“怪”中总含几分真诚,几分幽默,几分酸辣。每当他看到贪官奸民被游街示众时,便画一幅梅兰竹石,挂在犯人身上作为围屏,以此吸引观众,借以警世醒民。 颇有骂名 他无官一身轻,再回到扬州卖字画,身价已与前大不相同,求之者多,收入颇有可观。但他最厌恶那些附风的雅的暴发户,就像扬州一些脑满肠肥的盐商之类,纵出高价,他也不加理会。高兴时马上动笔,不高兴时,不允还要骂人。他这种怪脾气,自难为世俗所理解。有一次为朋友作画时,他特地题字以作坦率的自供: “终日作字作画,不得休息,便要骂人。三日不动笔,又想一幅纸来,以舒其沉闷之气,此亦吾曹之贱相也。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极是不可解处。然解人于此,但笑而听之。” 个人润例 写字画画,斤斤计较于酬金,自是俗不可耐。但板桥毫不隐讳,而且明定出一则可笑的怪润例:大幅六两、中幅四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盖公之所陕,未必弟之所好也。若送现银,则中心喜税,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恐赖赈。年老神疲,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 “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春风过耳边。” 明明是俗不可耐的事,但出诸板桥,转觉其俗得分外可爱,正因他是出于率真。 好吃狗肉 等第狗肉(一黑、二黄、三花、四白),誉之“人间珍肴”。 板桥定润格,规定凡求其书画者,应先付定金,并作润例,颇为风趣。当时,许多豪门巨绅,厅堂点缀,常以得到板桥书画为荣。但板桥不慕名利,不畏权势,生平最不喜为那些官宦劣绅们作书画,这在他老人家的润格里是不便声明的。有一次,一帮豪绅为得其书画,运用计谋,设下陷阱。他们了解到板桥爱吃狗肉,就在他偕友外出交游的必经之路上,借村民的茅舍,烹煮了一锅香喷喷的狗肉,待板桥经过时;主人“笑脸相迎,并以狗肉好酒相待。”板桥不疑,开怀畅饮,连赞酒美肴不止。饭罢,主人端出文房四宝,言请大人留联以作纪念。板桥深觉今有口福,便立刻应诺,随即起身提笔,并询问主人大名,署款以酬雅意。书毕,尽兴而归。后来,在一次宴席上,他偶然发现自己的书画作品挂在那里,方知自己受骗,十分后悔,自己嘴馋不已。 板桥三绝 “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正可概其生平,也是最确切的赞颂。传统书香门第的楹联,常题:“传家有道存忠厚,处世无奇但率真”。正是郑板桥的最佳写照。 举其诗集里三首题画的诗,来看郑板桥三绝--诗、书、画的高妙。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诗云》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云》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 《初返扬州画竹第一幅》 二十年前载酒饼,春风倚醉竹西亭,而今再种扬州竹,依旧淮南一片青。 从这三首诗中,悠悠然的感受到题诗如画的美外,更可闻到他关心民情,以及因案辞官的高操志节;疏放狂宕中,更见其真性情,故人有云,板桥三绝充满了三真:真气、真意、真趣,的确形容得非常贴切。

Ⅲ 大叶兰用什么花盆

你好,

在栽培兰花的时候,环境的好坏和花盆的大小深浅有直接关系,对通风或者光照内等数值的变化影响容很大,想要给兰花生长一个优良的环境,要选择合适的花盆选择兰盆的深浅大小,是以兰选盆。

既不要大盆小苗,这样由于水分不容易排走和吸收,造成土壤经常潮湿,滋生病菌;也不能小盆大丛,根系太多,这样不利于根系扩张,影响发苗和生长。

不管选用大盆还是小盆,都需要能够完全把根系遮盖,并且预留适当发展空间。

养兰花选盆的话,根据兰花的种类不同,用盆也是有区别的,春兰的根系是比较细比较短的,株型也是比较矮小的,可以选择相对稍微浅一些的花盆。

兰花种植的注意事项

1、兰花浇水的原则就是一定要给它彻底浇透,切忌浇阴阳水,一边的土是干的,一边的土是湿的,另一边干的地方的根系必然会出现问题,会导致植株出现问题。

2、如花盆选择的太小,装的土壤比较少,浇水后很快盆土就干了,花卉容易缺水。如果花盆选择的太大,浇水后中下部的盆土很难干,盆面上的盆土又很容易干。

3、盆面上的土壤干了以后,很容易误以为缺水了,浇水后致使中下部的盆土过湿而引起花卉根系腐烂。兰花根部腐烂,都是花盆过大或者过深,浇水不当导致的。

Ⅳ 兰花盆规格如何选择

兰花花盆选择首先应根据自己的场地和兰架情况,为了使兰益有审美和文化情趣,有时要求兰盆的规格,质地、颜色、式样统一,或规格、质地统一外,颜色、式样又丰富多彩。

在给植株选择花盆的时候首先是要根据我们养的植株的大小来决定的,苗小选择小盆,苗大就选择大盆,选择盆时,应选择底孔,盆应平整,高度应一致。

花苗比较小,选择的花盆也比较小的时候可以种六棵左右在一个盆里,如果选择的花盆较大些可以栽种不分株的花苗,要注意花苗的尺寸和花盆的大小是要成比例的,不要在大的花盆里种稀苗,小的花盆里种稠苗。

(4)长青兰花盆扩展阅读:

施肥方法

施肥主要是给它的叶背来加肥,很多人在给它加肥的时候是只喷洒到它的叶的正面,这样它的养料很多都没有吸取到,并且它的叶的背面的透气的孔要更加多一些,所以给它的叶的背后洒肥能够更好的促进它的吸取。

每次给它加肥,分量要少,次数可以多一些。要是给它的叶加肥,应当要用水可以溶化的肥,就不可以和普通加肥的方法一样。

给它的叶喷肥应当每半个月或者是每个星期洒一次。每次要控制好它的剂量和浓度,配置好之后就要立马用,不然它的成分就会挥发掉。

Ⅳ 兰花用什么花盆养殖好

笔者刚开始养兰的时候,家里的兰盆真如杂货店,什么样的兰盆都有。一开始,用的是潮汕非常传统和盛行 的青陶盆,后来,就喜欢上了紫砂盆了。随着兰花数量的增多,杂乱的盆子给管理带来了不便。为了调和兰室内的很多兰盆,排水速度能够整齐划一,必须采用大 小、厚薄、粗细,及其形态相差不多的盆子,务使同一室内很多兰盆,同时浇水,经过同一时间,各个兰盆干燥状态一律相同,或不致有太大的差别。这一点,目前 看来是塑料花盆比较容易实现。当然,有些兰友为了通风和美观,专门定制或者选购整批的紫沙盆或者轻质瓷盆,但实在是费用比较高。关于塑料盆,很多兰友有不 同的看法,感觉到不通风,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兰花难不难种,首先要解决的是盆内结构的通风和水分控制问题,用什么兰盆、配什么样的植材都很关键。而对采用什么样的花盆,则应该侧重考虑其经济性和使用性。如果植材的选择和水分的控制没有掌握好,那么采用再好的兰盆,效果也不一定就好。

栽培兰花的花盆多种多样,常用的有泥盆、瓷盆、紫砂盆与塑料盆等。泥盆即素烧的瓦盆,其透气性能良好,能滤水,而且价格便宜,适于大型兰场栽培使用,但 泥盆比较粗糙,也不很美观,不宜直接用于展示观赏。另外,从经济的角度来讲,泥盆就要比软塑料培养杯贵得多。四川荥经烧制的沙器兰盆吸水性和透气性都不 错,但结合当地经常使用的泥炭土等植材,要到达盆里快干快湿的效果还是不容易的。

瓷盆即釉盆,一般的瓷盆通常是用来当套盆用的。其外表美观,但透气性与滤水性均较差,这一点和塑料花盆是没有什么差异的。当然,从消费费用来讲,也要比塑料花盆贵。新近市面上出现一种轻质瓷花盆是使用低温来煅烧的,具有吸水和透气的特点,但价格就更为昂贵了。

紫砂盆则介于泥盆与瓷盆之间,兼二者之优缺点,但价格较为昂贵,家庭养兰且数量不多者使用的可能比较大,如浙江宜兴产的楚汉泥兰盆等。

滇西大理、剑川、丽江一带传统使用一种黑瓦罐(也称腰鼓盆),这种盆质地疏松,盆壁薄,盆底留有多处排水孔,盆高与盆宽的比例约为3:2,盆口和盆底较 小,盆腰部份加粗。这样根系生长集中的区域容量增加,很适合根系粗壮的莲瓣兰、小雪素、大雪素等兰花的生长发育。其缺点是盆口较小,分株翻盆不易操作,且 一般盆较大,盛土后较重,对水分的控制也更难了。

Ⅵ 如何给兰花换盆、换土

给兰花换盆、换土时有诀窍的,不能随意操作,要不然会难服盆,下面给大家分享2个技巧,用上它们,换盆后根系才能长得壮。

换盆第1步:脱盆处理

①决定要给兰花换盆前,要注意控水,保持土壤微湿即可。

②将兰花从花盆中脱离,有些花友是直接把盆土一点一点铲出,再拽出的,这种方法个人不赞同,因为直接拽出兰花会伤及根系,损伤了根系即使换了盆,对生长也会有所影响。建议先用手拍打花盆,让土壤松动些,再用一只手抓稳花盆,另一只手抓住植株,小心地把兰花取出来。

如果气温还没那么低,可以继续追肥,用些营养液稀释(800~1000倍)浇灌根部,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抵抗力,或者喷施叶面,促进叶芽分化。入冬前补充好养分,进入冬季后停肥,就不怕养分不足了,因为处于低温下的兰花会进入休眠状态,养分消耗很少。

关于兰花的换盆技巧就分享到这,这些都是个人的养兰经验,仅作为参考,毕竟养兰方法不一定都一个样,需要自己琢磨才能闯出一条路来。想要换盆的花友可以试试这2个方法哦,操作得当才能使兰花根系长得壮,长势更旺。

Ⅶ 养兰花用多大的花盆合适

在栽培兰花的时候,小环境的好坏和花盆的大小深浅有直接关系,对通风内或者光照等数值容的变化影响很大,想要给兰花生长一个优良的小环境,要选择合适的花盆选择兰盆的深浅大小,是以兰选盆。

既不要大盆小苗,这样由于水分不容易排走和吸收,造成土壤经常潮湿,滋生病菌;也不能小盆大丛,根系太多,这样不利于根系扩张,影响发苗和生长。

不管选用大盆还是小盆,都需要能够完全把根系遮盖,并且预留适当发展空间。

养兰花选盆的话,根据兰花的种类不同,用盆也是有区别的,春兰的根系是比较细比较短的,株型也是比较矮小的,可以选择相对稍微浅一些的花盆。

(7)长青兰花盆扩展阅读

兰花种植的注意事项

1、兰花浇水的原则就是一定要给它彻底浇透,切忌浇阴阳水,一边的土是干的,一边的土是湿的,另一边干的地方的根系必然会出现问题,会导致植株出现问题。

2、如花盆选择的太小,装的土壤比较少,浇水后很快盆土就干了,花卉容易缺水。如果花盆选择的太大,浇水后中下部的盆土很难干,盆面上的盆土又很容易干。

3、盆面上的土壤干了以后,很容易误以为缺水了,浇水后致使中下部的盆土过湿而引起花卉根系腐烂。兰花根部腐烂,都是花盆过大或者过深,浇水不当导致的。

Ⅷ 养兰花适合用什么材质的盆

瓦盆最好,陶盆略次之,但是它们的美观度不太好。紫砂盆即美观高端上档次内,又具较好的透气性,是较好的兰容花盆的选择。而瓷盆、塑料盆等,盆壁透气性差,不宜选用,但是塑料盆由于价格便宜,且底孔较多有些还有侧孔,能克服透气差的缺陷,因此,颇受批量养植者和苗圃经营者等喜欢,而被大量使用。

Ⅸ 兰花盆上的青苔怎么养

青苔养兰的两种用法,青苔用对了,兰花想不爆盆都难:
1,铺盆面
把青苔铺在兰花盆的盆面上,可以起到保湿的作用,可以减少在浇水的时候对植料的冲刷,但是在把兰花铺盆面时,要注意养护,青苔喜欢湿润偏潮湿的环境,所以不能铺的太多,这样保水性太强而导致兰花烂根,这是我们必须警惕的,不要以为青苔的保水性有利于兰花保湿效果。
很多时候,很多兰友反应,把青苔铺在盆面以后,养一段时间,发现没怎么浇水,检查盆土,盆底还是干燥的,但是兰花已经烂根了,简单说青苔铺盆面可能导致根系周围太保湿而底部干燥引起根部腐烂。
所以我们要随时观察青苔的情况,青苔长得非常猛,说明湿度太大,要拿开青苔来增加根系周围的透气性,如果青苔偏黄,说明不潮湿,我是建议服盆以后再铺青苔,没服盆的兰花铺青苔,对于养兰新手来说,难度有些大。
2,混合植料
我们还有一种养兰用青苔的高效办法,就是把青苔剪碎,最好把青苔敲碎,我们要的主要是青苔的孢子,敲碎以后的青苔,然后把青苔混合着植料一起上盆,利用青苔孢子在花盆中慢慢繁殖,这样很好的培养兰花养护环境的菌体,有利于兰花生长。
青苔混合植料使用,我一直在用,效果很不错,一般的春兰,建兰,墨兰都可以使用,我一般是把青苔碎末,松树皮,椰糠,河沙混合使用,还有我研究了下,直接用青苔混合腐殖土或者松针土养兰,效果也不错,根系还白嫩粗壮。

热点内容
另一朵玫瑰那样独特的小说 发布:2025-07-05 17:07:16 浏览:408
取名为海棠 发布:2025-07-05 15:17:53 浏览:642
白兰花雕刻 发布:2025-07-05 14:39:49 浏览:125
在心中盛开一朵 发布:2025-07-05 14:34:06 浏览:418
六指兰花 发布:2025-07-05 14:15:48 浏览:805
插花福州 发布:2025-07-05 14:14:32 浏览:726
矮乔木盆景 发布:2025-07-05 14:08:35 浏览:706
牡丹花艺作品 发布:2025-07-05 14:07:11 浏览:14
花艺WFC 发布:2025-07-05 14:07:05 浏览:143
干玫瑰花面膜 发布:2025-07-05 13:47:48 浏览: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