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蓟马
⑴ 蓟马的生活习性是怎么样子的
蓟马以锉吸式口器危害花卉的叶、芽、花等部位。嫩叶被害后呈现斑点,卷曲以至枯死。生长点被害后发黄凋萎,导致顶芽不能继续生长及开花。盆栽养花中常有蓟马为害兰花,被害兰株花蕾有黑斑、萎缩、干瘪、脱落,兰株叶片上有棕黄色表面粗糙、长1厘米左右的锈斑。蓟马也常主要为害小叶榕、垂叶榕,盆景榕树受害更严重。榕树嫩叶和幼芽形成大小不一的红褐色斑点、芽梢凋萎,且叶片沿中脉向正面折叠,形成饺子状虫瘿。严重时整株榕树的幼叶都形成虫瘿,严重影响榕树的观赏性。成虫体长1.5毫米左右,体色淡黄至深褐色。六条腿,一对触角,二对羽状翅,善飞,锉吸式口器。卵肾脏形,微黄色,半透明。若虫期共有4个龄期,1龄若虫白色透明,2龄若虫浅黄至深黄色,复眼褐色,3龄若虫触角分向两边,翅芽始现,4龄若虫淡褐色,触角向后翻,翅芽伸长达腹部第5、7腹节。蓟马成虫行动活泼,多数为植食性,是为害花卉的重要害虫,也有菌食性的。成虫怕光,白天多隐藏,早晨、黄昏、阴天在叶片、嫩梢、花朵上活动取食。蓟马繁殖量大,一年发生15代以上。蓟马发育繁殖适温为10~30℃,最适温15~25℃。高温干旱的条件下,成虫产卵少,孵化率低,初孵若虫死亡率高。因此蓟马的为害规律是3~4月开始为害花卉,5、6月份最严重,7~8月因高温虫口数量急剧下降,为害减弱,9~10月又回升。
⑵ 兰花长介壳虫是为什么
危害兰花的害虫
1.介壳虫
介壳虫是危害兰花最常见的的害虫之一。其种类繁多,主要寄生在兰花的茎干、叶片上,也可见于叶柄和假鳞茎基部的膜质鞘上,呈白粉状,它们以刺吸式口器吮吸植物汁液为食。危害时轻者使该器官变黄老化,影响兰株生长,重则成片覆盖叶面,既消耗养分,又影响兰株的光合作用,从而使生长发育受阻,不能正常开花结果,甚至出现枯叶、落叶,直到全株死亡。同时介壳虫侵害后的伤口极易感染病毒,介壳虫的分泌物,易招致黑霉菌的发生。 介壳虫的繁殖能力强,一年可繁殖多代。其成虫有蜡质介壳,一般农药难以进入,防治比较困难,一旦发生,也不易清除干净。
防治方法:(1)以预防为主。在购买兰花时,要保证种苗无介壳虫,其次由于介壳虫多在水湿过重而又通风不良时发生,因此,日常管理应特别注意环境通风,避免过分潮湿。 (2)有少量介壳虫时,可用软刷轻轻刷除人工清除虫体,再用水冲洗干净。(3)采用药物防治时,在其若虫孵化不久,尚未形成蜡质壳时进行,采用的农药可用40%乐果或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敌百虫25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 2000~2500倍液。一般连续喷洒1~3次,每次间隔7~10天效果较好。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介壳虫易对药物产生抗性,要掌握好农药的使用浓度和交替使用农药。
2.蚜虫
它们常寄生于兰株上,完成交配后产卵,在叶腋及缝隙内越冬,但在温室中全年可孤雌生殖。以成蚜、若蚜危害兰花的叶、芽及花蕾等幼嫩器官,吸取大量液汁养分,致使兰株营养不良;其排泄物为蜜露,会招致霉菌滋生,并诱发黑腐病和传染兰花病毒等。 蚜虫繁殖迅速,一年可产生数代至数十代。
防治方法:(1)防治一定要及时,可在3~4月间虫卵孵化时用40%氧化乐果乳油、乙酰甲胺磷1000倍液, 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等喷杀,每隔7~10天喷洒1次,连续3~4次即可。(2)家庭养兰零星发生蚜虫时则可用毛笔蘸水刷掉,并及时将刷下来的蚜虫集中消灭,以防蔓延。
3.叶螨
危害兰花的叶螨有多种,以红蜘蛛较为常见,其体小,红褐色或橘黄色。以锐利的口针,吸取中片叶片中的营养,并引起植株水分等代谢平衡失调,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 红蜘蛛等在温度较高和干燥的环境中,虫体繁殖迅速,危害严重。
防治方法:(1)保持环境通风,使环境湿度在40%以上,叶背经常喷水能控制叶螨的繁延。(2)采用农药时,由于农药难以杀死虫卵,一般是在虫卵孵化后的成虫、若虫期进行,可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 20%四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每隔5~7天一次,连续2~3次。药物交替使用效果较好。还可采用600倍液的鱼藤精加1%左右的洗衣粉溶液喷杀。
4.蓟马
蓟马为缨翅目蓟马科害虫,由于虫体较小,活动隐蔽,危害初期不易发现。主要危害兰花的花序和花朵和叶片。危害叶片时以针状口器刺吸兰花的汁液,导致兰叶表面出现许多小白点或灰白色斑点,影响兰花生长,降低观赏价值。花序被危害时,生长畸形,难以正常开花或花朵色彩暗淡 。
防治方法:(1)由于蓟马对兰花花序和花朵的危害特别大且不易发现,应在花序抽出前做好防治。(2)每年对全株进行1~2次喷洒农药,可杀死兰株各处的蓟马。(3)开花前全株再喷施50%辛硫磷乳剂1200~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等,一般1周1次,重复3~5次。
5.粉虱
粉虱为同翅目粉虱科害虫,虫体较小,全身有白色粉状腊质物,通常群集于兰株上,在兰棚通风不良时易发生。常危害兰花的新芽、嫩叶与花蕾,危害时以刺吸口器从叶片背面插入,吸取植物组织中的汁液,使叶片枯黄,并常在伤口部位排泄大量蜜露,造成煤污并发生褐腐病,甚至引起整株死亡。 粉虱由于繁殖力强,在温室内一年内可繁殖9~10代,在短时间内可形成庞大的数量,
防治方法:(1)由于粉虱成虫身体上有白色蜡质粉状物,以药物防治以若虫期较佳,常用2.5%溴氰菊酯,或10%二氯苯醚菊酯,或20%速灭杀丁稀释 2000倍液,效果较好;(2)也可用40%的乐果,或40%氧化乐果,或80%敌敌畏,或50%马拉松乳剂杀灭每隔5~6天 1次,要连续喷施2~3次。(3) 还可采用优势天敌丽蚜小蜂等,也有一定效果。
6.潜叶蝇
潜叶蝇为双翅目潜蝇科害虫。其幼虫呈蛆状,白色,体长3毫米左右,成虫多在早春出现。危害时,成虫产卵于叶缘组织内发育成幼虫,幼虫潜食叶肉,形成白色线状不规则的潜痕,呈隧道状。它不仅破坏叶片组织,使兰花失去观赏价值,而且被破坏的部位还易产生黑腐病,从而导致整个叶片甚至全株腐烂死亡。潜叶蝇可危害洋兰中许多种类,但以兜兰最为严重。
防治方法:(1)潜叶蝇的防治可于发生初期可用针尖暗通尽头把虫体挑出来杀死,较严重时要及时摘去虫叶,并进行销毁。(2)采用农药防治时可于幼虫初潜叶为害时喷洒40%乐果乳剂或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50%倍硫磷乳剂15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剂 1000倍液防治,每周1次,连续3次即可。
7.毛虫
为鳞翅目蝶类或蛾类的幼虫。 它们啃食兰花的新芽、新根、新叶及幼嫩的花序、花蕾、花瓣等幼嫩组织,一般经其危害过的部分,难以恢复原状,危害性大。毛虫危害石斛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清晨时,毛虫从兰场周围迅速爬到兰苗处,短时风大量吞食兰花幼嫩组织;二是白天期间,蝶类或蛾类首先把虫卵产于兰花幼嫩组织周围,虫体孵化出来后即吞食新芽。如被称为布袋虫的蛾类,其幼虫能自己编织成一个“布袋”于兰株上,啃食兰株的叶片、花芽或花瓣等。
防治方法:(1)对毛虫的防治以预防为主,要清除盆面或兰场周围的杂草,要毛虫爬的地面通道上洒少量生石灰;(2)驱赶飞入兰棚的蝶类或蛾类,防止产卵并进行人工捕杀;(3)定期喷洒40%氧化乐果乳剂 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剂 1000倍液防治。
⑶ 兰花长介壳虫是为什么
为害兰花的害虫有介壳虫、蚜虫、叶螨、蓟马、粉虱、潜叶蝇、蜗牛与蛞蝓、线虫、毛虫、蟑螂、蚂蚁等。
1.介壳虫
介壳虫是危害兰花最常见的的害虫之一。其种类繁多,主要寄生在兰花的茎干、叶片上,也可见于叶柄和假鳞茎基部的膜质鞘上,呈白粉状,它们以刺吸式口器吮吸植物汁液为食。危害时轻者使该器官变黄老化,影响兰株生长,重则成片覆盖叶面,既消耗养分,又影响兰株的光合作用,从而使生长发育受阻,不能正常开花结果,甚至出现枯叶、落叶,直到全株死亡。同时介壳虫侵害后的伤口极易感染病毒,介壳虫的分泌物,易招致黑霉菌的发生。 介壳虫的繁殖能力强,一年可繁殖多代。其成虫有蜡质介壳,一般农药难以进入,防治比较困难,一旦发生,也不易清除干净。
防治方法:(1)以预防为主。在购买兰花时,要保证种苗无介壳虫,其次由于介壳虫多在水湿过重而又通风不良时发生,因此,日常管理应特别注意环境通风,避免过分潮湿。 (2)有少量介壳虫时,可用软刷轻轻刷除人工清除虫体,再用水冲洗干净。(3)采用药物防治时,在其若虫孵化不久,尚未形成蜡质壳时进行,采用的农药可用40%乐果或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敌百虫25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 2000~2500倍液。一般连续喷洒1~3次,每次间隔7~10天效果较好。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介壳虫易对药物产生抗性,要掌握好农药的使用浓度和交替使用农药。
2.蚜虫
它们常寄生于兰株上,完成交配后产卵,在叶腋及缝隙内越冬,但在温室中全年可孤雌生殖。以成蚜、若蚜危害兰花的叶、芽及花蕾等幼嫩器官,吸取大量液汁养分,致使兰株营养不良;其排泄物为蜜露,会招致霉菌滋生,并诱发黑腐病和传染兰花病毒等。 蚜虫繁殖迅速,一年可产生数代至数十代。
防治方法:(1)防治一定要及时,可在3~4月间虫卵孵化时用40%氧化乐果乳油、乙酰甲胺磷1000倍液, 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等喷杀,每隔7~10天喷洒1次,连续3~4次即可。(2)家庭养兰零星发生蚜虫时则可用毛笔蘸水刷掉,并及时将刷下来的蚜虫集中消灭,以防蔓延。
3.叶螨
危害兰花的叶螨有多种,以红蜘蛛较为常见,其体小,红褐色或橘黄色。以锐利的口针,吸取中片叶片中的营养,并引起植株水分等代谢平衡失调,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 红蜘蛛等在温度较高和干燥的环境中,虫体繁殖迅速,危害严重。
防治方法:(1)保持环境通风,使环境湿度在40%以上,叶背经常喷水能控制叶螨的繁延。(2)采用农药时,由于农药难以杀死虫卵,一般是在虫卵孵化后的成虫、若虫期进行,可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 20%四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每隔5~7天一次,连续2~3次。药物交替使用效果较好。还可采用600倍液的鱼藤精加1%左右的洗衣粉溶液喷杀。
4.蓟马
蓟马为缨翅目蓟马科害虫,由于虫体较小,活动隐蔽,危害初期不易发现。主要危害兰花的花序和花朵和叶片。危害叶片时以针状口器刺吸兰花的汁液,导致兰叶表面出现许多小白点或灰白色斑点,影响兰花生长,降低观赏价值。花序被危害时,生长畸形,难以正常开花或花朵色彩暗淡 。
防治方法:(1)由于蓟马对兰花花序和花朵的危害特别大且不易发现,应在花序抽出前做好防治。(2)每年对全株进行1~2次喷洒农药,可杀死兰株各处的蓟马。(3)开花前全株再喷施50%辛硫磷乳剂1200~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等,一般1周1次,重复3~5次。
5.粉虱
粉虱为同翅目粉虱科害虫,虫体较小,全身有白色粉状腊质物,通常群集于兰株上,在兰棚通风不良时易发生。常危害兰花的新芽、嫩叶与花蕾,危害时以刺吸口器从叶片背面插入,吸取植物组织中的汁液,使叶片枯黄,并常在伤口部位排泄大量蜜露,造成煤污并发生褐腐病,甚至引起整株死亡。 粉虱由于繁殖力强,在温室内一年内可繁殖9~10代,在短时间内可形成庞大的数量,
防治方法:(1)由于粉虱成虫身体上有白色蜡质粉状物,以药物防治以若虫期较佳,常用2.5%溴氰菊酯,或10%二氯苯醚菊酯,或20%速灭杀丁稀释 2000倍液,效果较好;(2)也可用40%的乐果,或40%氧化乐果,或80%敌敌畏,或50%马拉松乳剂杀灭每隔5~6天 1次,要连续喷施2~3次。(3) 还可采用优势天敌丽蚜小蜂等,也有一定效果。
6.潜叶蝇
潜叶蝇为双翅目潜蝇科害虫。其幼虫呈蛆状,白色,体长3毫米左右,成虫多在早春出现。危害时,成虫产卵于叶缘组织内发育成幼虫,幼虫潜食叶肉,形成白色线状不规则的潜痕,呈隧道状。它不仅破坏叶片组织,使兰花失去观赏价值,而且被破坏的部位还易产生黑腐病,从而导致整个叶片甚至全株腐烂死亡。潜叶蝇可危害洋兰中许多种类,但以兜兰最为严重。
防治方法:(1)潜叶蝇的防治可于发生初期可用针尖暗通尽头把虫体挑出来杀死,较严重时要及时摘去虫叶,并进行销毁。(2)采用农药防治时可于幼虫初潜叶为害时喷洒40%乐果乳剂或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50%倍硫磷乳剂15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剂 1000倍液防治,每周1次,连续3次即可。
7.毛虫
为鳞翅目蝶类或蛾类的幼虫。 它们啃食兰花的新芽、新根、新叶及幼嫩的花序、花蕾、花瓣等幼嫩组织,一般经其危害过的部分,难以恢复原状,危害性大。毛虫危害石斛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清晨时,毛虫从兰场周围迅速爬到兰苗处,短时风大量吞食兰花幼嫩组织;二是白天期间,蝶类或蛾类首先把虫卵产于兰花幼嫩组织周围,虫体孵化出来后即吞食新芽。如被称为布袋虫的蛾类,其幼虫能自己编织成一个“布袋”于兰株上,啃食兰株的叶片、花芽或花瓣等。
防治方法:(1)对毛虫的防治以预防为主,要清除盆面或兰场周围的杂草,要毛虫爬的地面通道上洒少量生石灰;(2)驱赶飞入兰棚的蝶类或蛾类,防止产卵并进行人工捕杀;(3)定期喷洒40%氧化乐果乳剂 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剂 1000倍液防治。
8.蟑螂
为害兰花的蟑螂分住家蟑螂和野地蟑螂。它们危害兰花的根尖、嫩芽。白天一般躲在兰盆中或藏于什物间,夜间出来活动。
防治方法:蟑螂繁殖能力强,抗药性较大,一般以预防为主。首先要防止其藏在兰盆中,可在盆底垫一层细孔塑纱网防止蟑螂进入,已经发生时,可将整盆浸入浓度为1000倍的氧化乐果中5分钟杀死蟑螂。另外,可采用硼酸加白糖配制成糊状诱杀,还可采用灭蟑灵等药剂喷杀。
9.蚂蚁
蚂蚁对兰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经常在兰盆中作巢对兰花的根茎与叶片生长会造成伤害。
防治方法:可用80%的敌敌畏800倍液浇灌盆底蚁巢,或用其喷施兰株进行防治。
10.蜗牛及蛞蝓
蜗牛和蛞蝓属软体动物,蜗牛有一硬质保护壳,蛞蝓无壳,每年均发生一代。这两类动物白天多藏在无光、潮湿的地方,夜间出来活动,特别是在大雨过后的凌晨或傍晚成群结队出来啃食兰花幼根、嫩叶与花朵。因其食量较大,常常一个晚上就能把整株兰花小苗吃光。蜗牛和蛞蝓爬过时,在兰株叶片会留下光亮的透明粘液线条痕迹,影响兰花的观赏价值。 蜗牛和蛞蝓冬季低温时常躲藏于石头间隙及盆中空隙中。
防治方法:(1)平时要注意温室内的清洁卫生,应及时清除枯枝败叶,一旦发现就对其进行人工捕杀,人工捕杀不到时,就需采用毒饵诱杀,可用灭螺力,麸皮拌以砒霜、 敌百虫等,撒在它们经常活动的地方;(2)也可在兰株周围、台架及花盆上喷洒敌百虫、溴氰菊酯等,或在兰花根际周围泼浇茶子饼水,或在介质表面撒上8%灭蜗灵颗粒剂、生石灰、6%聚乙醛颗粒、饱和食盐水等;(3)还可用50%辛硫磷、80%敌敌畏、40%氧化乐果等1000~1500倍液,每隔5~7天喷洒1次,连续3~5次。(4)在家庭种植时,傍晚前在兰株周围放数碟啤酒,翌晨能看到蛞蝓醉死在碟内。
11.蚯引
蚯引在地栽花卉中对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有利,但在洋兰的盆栽过程中由于吞食兰株幼根,或在钻洞和来回潜动的过程中损伤兰株的幼根,会造成兰株生长停滞。
防治方法:可采用氯丹或七氯、西维因粉剂每平方1.0~1.5克防治,也可采用1:15的茶子饼水泼浇,能收到良好效果。
12.老鼠
老鼠对兰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啃食兰花幼苗、中苗甚至大苗,以及花芽、花穗、花苞,甚至开花株的假鳞茎,影响兰株的生长,造成减产或影响观赏价值。
防治方法:可采用灭鼠器、电猫或灭鼠灵等毒饵捕杀。
⑷ 兰花蓟马怎样防治
防虫治病:兰花为多病虫害植物,尤以高温高湿季节为重,需注意防治。介壳虫、红蜘蛛、蓟马、蚜虫、蜗牛等害虫喜吮吸兰花叶汁,咬伤叶心后,兰花极易感染腐霉病而导致烂心。可用氧化乐果、可杀得、多菌灵等杀虫剂灭除,并用灭菌药定期进行预防性喷洒。
⑸ 兰花蓟马怎样防治
蓟马可以打吡蚜酮、噻虫嗪、乙基多杀菌素等。还可以用蓝色粘虫板粘。
⑹ 兰花换土蓟马解决吗
蓟马是一种靠吸取植物汁液为生的昆虫,幼虫呈白色、黄色、或橘色,成虫则呈棕色或黑色。进食时会造成叶子与花朵的损伤,给兰花生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
早春清除田间杂草和枯枝残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成虫和若虫。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减轻为害。
二、物理防治
利用蓟马趋蓝色的习性,在田间设置蓝色粘板,诱杀成虫,粘板高度与作物持平。
三、化学防治
常规使用吡虫啉、啶虫脒等常规药剂,防效逐步降低;目前国际上比较推广以下防治方法
四、防治要点
1、根据蓟马昼伏夜出的特性,建议在下午用药。
2、蓟马隐蔽性强,药剂需要选择内吸性的或者添加有机硅助剂,而且尽量选择持效期长的药剂。
3、如果条件允许,建议药剂熏棚和叶面喷雾相结合的方法。
4、提前预防,不要等到泛滥了再用药。在高温期间种植时,如果没有覆盖地膜,药剂最好同时喷雾植株中下部和地面,因为这些地方是蓟马若虫栖息地。还可以喷施沃叶磷酸二氢钾,补充养分,抗病虫害。
⑺ 蓟马危害花卉有什么表现
蓟马是具有锉吸式抄口器的害虫。一般体长只有1~2毫米,主要危害花卉的花、果、叶、芽、嫩梢等处,而以花居多。花卉被害后常出现银灰色条形或片状斑纹,造成叶片扭曲,嫩梢卷缩。花蕾受害,破坏了雌雄蕊组织,导致花卉提早凋谢,影响结实。果实受害常引起落果。此外,蓟马还能传播病毒病。常见危害花卉的蓟马有烟蓟马、花蓟马、黄胸蓟马、亮蓟马、中华管蓟马、小头蓟马等多种。不同种类的蓟马,为害不同的花卉。烟蓟马主要为害香石竹、芍药、郁金香、风信子、腊梅、柑橘、葡萄等。花蓟马主要为害兰花、唐菖蒲、菊花、玫瑰、柑橘等。
花蓟马
⑻ 兰花蓟马是什么虫,应该怎么防治蓟马
很遗憾。基本是人工剔除。没什么很好的特效药
⑼ 蓟马防治方法:请问老师,蓟马用什么药效果好
现在来说,防治效果相对较好的药剂有乙基多杀菌素或者螺虫乙酯+联苯菊酯或者氟啶虫酰胺或者氟啶虫胺啨或者唑虫酰胺,这几个药剂比较贵,效益好的时间用,常规的药剂有吡虫啉,或者啶虫脒或者烯啶虫胺或者吡蚜酮,最好加上菊酯类,注意轮换用药,以防产生抗药性,最后,打蓟马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早晨或者傍晚用药,第二,加有机硅助剂或者植物油助剂,第三,把地面,杂草也喷一下(因为蓟马容易把你在里面),第四,最好统防统治,否则你自己地里打,别人不打,别人田间的蓟马也会跑到你地里!自己平时用药时间注意观察,有些药剂持效期长,自己注意观察在当地效果较高的药剂,因为各地蓟马对不同药剂的抗性不一样
⑽ 我养兰花为什么见花剑后会逐渐变黑后枯萎
发生花蕾发黑,焦枯脱落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
1.闷不通风。若高温又闷不通风,很容易因闷而使花蕾受损,出现发黑、畏缩、干枯。试想你在那种环境里感觉如何?花苞如婴幼儿,更加受不了。
2.杀菌消毒或施肥不当。如果浓度过大或过勤,很容易造成伤害。不管杀菌消毒还是喷洒薄肥,最好傍晚进行,第二天洗叶或浇还魂水,间隔都要控制7-10天。
3.吹风过度或过大。
4.花蕾进水。在高温下容易伤害到苞衣发生烂心。
5.过阴。阳光不足也可能让花苞生长发育不良。
6.营养不足。新苗生长期需肥较多,尤其是氮肥,若营养不足,则新苗生长壮实,抗病、抗旱能力不强,也可造成花芽生长不良。
花蕾发黑、干缩、脱落,造成不能正常开花,与前期管理密不可分。应分析原因,纠正不正确的管理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兰艺水平。
一、物理损伤导致花苞腐烂枯萎
物理的机械性损伤包括人为有意无意的,鸟类,鸡类,猫狗宠物类,鼠害,暴风雨雪等,都会导致兰花的花苞受损或花箭折断。我们会发现当兰花的花苞出土后2-3cm后1-2月不见长高,一直也没有什么变化,在折断时间里,很多人都误以为兰花出了问题,总忍不住捏花苞和扒植料来观察看看是否正常,其实,这段时间兰花是健康的,是兰花正常的生理现象导致的,越冬开花的兰花大都都是这样的,因为温度达不到拔杆的要求,所以会停滞一段时间后,待温度回升后再开始生长,也正是我们这种人为的爱护和关心,有意无意的将兰花的花苞给损坏掉了,从而造成兰花腐烂枯萎,所以,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注意,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
兰花花苞腐烂、枯萎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鸟类和鸡类非常喜欢啄食带排铃的花苞,老鼠是什么花苞都爱啃,尤其是比较嫩的花苞和花芽,猫狗宠物类的就是调皮,喜欢拿兰花的叶片和花箭玩耍,过强的风雪会将拔杆高的花箭吹折或打折,以上情况只要花苞出现损伤,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慢慢腐烂掉,进而枯萎!
兰花花苞腐烂、枯萎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二、花苞进水导致花苞腐烂枯萎
我们在浇水的时候,有时候会将水浇到花苞上面,有部分水会随着花苞的苞衣流入花苞里面或是说逗留在苞衣壳里面,只要水不长时间逗留,一般都不会出问题,但是,如果水在里面逗留的时间过长,刚好又处于高温高湿的夏天,就会使水里的细菌大量且快速繁殖,细菌会侵入花苞,并破坏花苞的细胞,然后花苞就会迅速的腐烂掉,进而萎缩枯萎。比如,建兰的花期在夏天,这种情况就在建兰上表现得尤为多见,
兰花花苞腐烂、枯萎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三、病虫害导致花苞腐烂枯萎
蓟马是一种严重危害兰花花苞的害虫,一年四季均有发生,特别喜欢啃食兰花的嫩叶和花苞,吸食里面的汁液,兰花的花苞会被其啃食的到处都是孔洞,非常的难看,而且花苞上的伤口也非常容易感染病菌,导致花苞腐烂枯萎。兰花的蓟马杀不净,因为它是从外面的大自然中来的,用药后不长时间又有许多,杀退一批又一批。确实非常很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