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西府海棠
㈠ 写作文,急需苹果的各种资料(产地,营养,种类等)
历史
原产于中亚细亚。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有苹果城的美誉。
形态外观
开花的苹果树落叶乔木,树高可达15米,栽培条件下一般高3~5米。树干灰褐色,老皮有不规则的纵裂或片状剥落,小枝光滑。叶序为单叶互生,椭圆至卵圆形,叶缘有锯齿。伞房花序,花瓣白色,含苞时带粉红色,雄蕊20,花柱5。果实为仁果,颜色及大小因品种而异。
习性
喜光,喜微酸性到中性土壤。最适于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心土通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
品种
有超过 7,500个已知品种。良种:“红星系列”,“红富士”,“乔纳森”等。美国的名种有:Red Delicious (香港称地利蛇果,简称蛇果),Gold Delicious 等。除鲜食的品种外,尚有烹调用的苹果。由于苹果的果酸有保持水份的作用,适宜烤焗。
营养
苹果含有大量的果胶,这种可溶性纤维质可以降低胆固醇及坏胆固醇的含量。一中等大小未削皮的苹果可提供3.5克的纤维 质,是营养专家建议的RNA的百分之10以上,而且仅含80卡洛里的热量(即使削了皮,也含2.7克的纤维质)。“美国生理学期刊”的研究指出,在深红色的生果皮,如苹果及提子等,均验出有Resveraltrol。该物质可减少呼吸系统包括气管及肺部等发炎,从而控制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炎等病症。
想知道可以到这里了解: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B%B9%E6%9E%9C
苹果种类概述
种类概述 根据其成熟期的早晚将其分为早、中、中晚、晚品种。
--------------------------------------------------------------------------------
早熟品种
特早红 山西临汾果树场1976年发现的柳玉芽变,1985年鉴定。
果实扁圆形,平均果重96.9g, 最大164.5g,底色黄绿,彩色全面浓红。可溶性固形物11.4%,微酸,有香味,品质中上。6月中旬成熟。
--------------------------------------------------------------------------------
金水苹 湖北省茶果研究所1964年以瑞香×老笃育成,1979年定名。
果实短圆锥形,平均果重100g,最大150g,底色黄绿,有淡红色间断条纹,皮薄。果肉松脆,汁多,甜而微酸;可溶性固形物11.5%—13.0%,有机酸0.25%,有香味, 品质中上。6月中下旬成熟。
--------------------------------------------------------------------------------
甜黄魁 辽宁省果树研究所育成。亲本为祝黄魁。1952年杂交,1970年定名。
果实扁圆锥形,平均果重80g左右,果皮黄绿,阳面稍显淡红色条纹;果肉疏松,味甜,品质中等。在郑州6月下旬成熟,辽宁熊岳7月上中旬成熟。
--------------------------------------------------------------------------------
辽伏 辽宁果树研究所培育的品种。亲本为老笃×祝,1956年杂交,1969年命名。
果实扁圆形,果实较小,重80—100g,果皮黄绿色,阳面稍有暗红色条纹,肉质脆,味甜,品质中等,黄河故道地区6月底7月初成熟。
--------------------------------------------------------------------------------
早东苹 山东东平县林业局1986年发现的金冠自然杂交的品种,1987年定名。
果实圆锥形,平均果重125g,最大重208g,果皮绿黄色, 果点小, 皮薄。果肉脆, 汁多, 味甜酸,可溶性固形物9.2%—12.0%,香浓,品质上。7月上旬成熟。
--------------------------------------------------------------------------------
伏翠 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1962年以赤阳×金冠育成,1981年命名。
果实短圆锥形,果重116—165g,黄绿色,果点不显。果肉细脆,汁多,味甜,可溶性固形物11.8%,总酸0.17%,品质上。7月上旬成熟。
--------------------------------------------------------------------------------
岱绿 山东省泰安市化马湾乡沙沟果园1974年发现的自然实生树,1989年命名。
果实圆锥形,重94.9g,淡绿色,肉质中粗,汁中多,可溶性固形物9.74%,风味比同期金冠甜,总酸0.13%,比同期金冠低,品质上。7月上旬成熟。
--------------------------------------------------------------------------------
伏帅 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1962年以长早旭×金冠育成,1977年命名。
果实长圆锥形,重120g,黄绿色,肉质致密,脆,汁中多,甜,微酸,可溶性固形物12.0%—15.5%,有机酸0.13%,有芳香,品质上。7月上中旬成熟。
--------------------------------------------------------------------------------
宁光 宁夏园艺研究所60年代从国光自然杂交种子经60Coγ射线1500γ辐射后选出。
果实味甜,品质上。7月下旬至8月初成熟。抗寒性特强,适于山区、寒地发展。
--------------------------------------------------------------------------------
中熟品种
宁秋 宁夏园艺研究所1970年以金冠×红魁育成。
果实卵圆形,重144.8g,淡黄绿色,阳面红色,有断续条纹。肉细密,脆,汁多,酸甜,可溶性固形物14%,香,品质上。8月中旬成熟,较耐霜冻。
--------------------------------------------------------------------------------
伏锦 辽宁省果树研究所培育。亲本为元帅×黄魁。1954年选出,1958年鉴定,原代号343。
果实中等大,平均果重150g,圆锥形,整齐;果面淡黄色,阳面被有红晕或暗红条纹,果面洁净,果肉淡黄色,肉质松脆,味甜酸,有芳香,品质中上。在郑州7月成熟,辽宁熊岳8月中下旬成熟。
--------------------------------------------------------------------------------
祝 原产美国,又名美夏、白糖。
果实中等大,平均果重150g,长圆形或近圆形。梗洼一侧常具唇状突起物,成熟时,果面底色黄绿,阳面间具暗淡红色条纹。果肉白色,肉质松脆,味酸甜,品质中上等。
--------------------------------------------------------------------------------
旭 原产加拿大。
果实扁圆形,平均果重200g,果梗短。果皮薄,底色黄绿,充分着色后,全面紫红色,上面被有一层灰色果粉。果肉白色,肉质细软,味甜酸,有特殊芳香,品质中上等。8月上中旬成熟。
--------------------------------------------------------------------------------
早红星 山东乳山县山寨乡楼村果园1972年发现的元帅芽变,1986年命名。
生长结果似元帅,着色特早,最早6月底着色,一般7月中旬着色,品质优于元帅、红星,可溶性固形物10.5%。
--------------------------------------------------------------------------------
中晚熟品种
龙冠 黑龙江牡丹江市农科所1971年以金冠×K9(七月鲜)育成,1987年命名。
果实长圆锥形,重94.5g,绿黄色,果肉白或黄白色,汁中,可溶性固形物13%,有机酸0.17%,果心小,品质上。8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成熟。
--------------------------------------------------------------------------------
红玉
果实中等大,平均果重150g,近圆形,顶端常平截,梗洼一侧常具瘤状附生物;果皮底色淡黄,全面着以绿红彩色,阳面常呈浓红色,外观甚美;果肉黄色,间或具有红色色调,肉质松脆,味甜酸,芳香隽有,品质上,在黄河故道地区9月上旬成熟,辽宁西部地区9月下旬—10月上旬成熟。
--------------------------------------------------------------------------------
富丽 原产美国,1940年前后由美国引进。
果实长圆柱形,平均果重120g,果皮具有红色霞晕和暗红色断续条纹,充分成熟时,全面浓红色,果面很美观,梗洼处常有瘤状突起,洼内有黄褐色或浅红色斑块,果肉黄白色,致密,脆,味浓甜,品质上等。
--------------------------------------------------------------------------------
红星 美国品种,系元帅系的芽变。
元帅(又名红香蕉,红元帅)1881年发现于美国爱欧瓦州(lowa)的秘卢郡(Peru),1895年开始推广。后来优于红星和红冠(Richared Delicious)芽变的出现,逐渐为后二者所代替。
果实圆锥形,顶部有明显的5棱;平均果重250g,果皮底色黄绿,被有鲜红色霞和浓红色条纹;新红星为全面浓红色,红冠为全面浓红色。果肉淡黄白色,肉质松脆,味浓甜,具有浓烈芳香,品质上等。果实9月下10月上成熟,在郑州9月上旬成熟。
元帅、红星的芽变系列:
我国自己发现的芽变品种
红玫瑰 山东平阴县城关镇东南沟果园1974年发现的红星芽变,短枝型,1979年命名。
柳林红 山西柳林县东凹果园1978年发现的元帅株变,短枝型,1988年命名。
羽 红 山西果树研究所1973年发现的红星芽变,1986年命名。
岱 红 山东泰安市候家店果园发现的红星芽变,短枝型,1989年命名。
美国发现的芽变品种
首红 华盛顿州发现的新红星芽变,为第4代元帅系短枝型品种,1976年发表。
魁红 华盛顿州布纽斯特的卡尔文1964年辐射处理顶红休眠枝后1971年选出,1975年命名。
艳红 马里兰州1967年发现的红星芽变,为元帅的第3代短枝型品种,1974年命名。
超红 华盛顿州雅基玛1967年发现的红星芽变,为元帅系第3 代短枝型品种,1972年命名。
银红 华盛顿州泽拉县雪尔弗斯氏果园1976年发现的海早红芽变,为元帅系第3代短枝型品种。
红鲁比 新红星芽变,为元帅系第4代短枝型品种,1984年引入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纽红矮生 华盛顿州1973年发现的新红星芽变,为元帅系的第4代短枝型品种。1983年登记,1986年引入天津市。
瓦里短枝 首红芽变,为元帅系的第5代短枝型品种,1984年引入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
华冠 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1976年以金冠×富士育成。1988年命名。
果实近圆锥形,重170g,金黄色,微带绿,充分成熟时全红。肉黄色,质密,脆,汁多,酸甜,可溶性固形物14%,味浓,品质上。9月上旬成熟。
--------------------------------------------------------------------------------
嫩光 黑龙江嫩江市农科所1957年以金冠×黄海棠育成,1980年命名。
果实圆锥形或近圆形,重40.6g,最大76.5g,有5个突起,底黄,彩色鲜红,有浓红条纹,肉黄白,质脆,汁多,可溶性固形物13.75%,含酸0.29%,酸甜,稍有香气,品质上。9月上旬成熟。抗寒力强。
--------------------------------------------------------------------------------
新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果树研究所1975年以金冠×新冬育成,1989年命名。
果实圆锥形,重143g,最大235g,底黄,彩色红晕。肉浅黄,质脆细,汁较多,可溶性固形物14.7%,酸甜,品质上。9月中旬成熟。抗寒。
--------------------------------------------------------------------------------
绿香蕉 吉林果树研究所1962年以金红×1056(国光×红星)育成。1990年鉴定。
果实阔卵圆形或圆锥形,重100g,最大184g,底黄绿,阳面淡红色,梗洼有锈斑。肉黄白或白绿,质脆硬,可溶性固形物13.0%—15.6%,酸甜,味浓,品质上。9月中旬成熟。较抗寒,吉林地区无冻害。
--------------------------------------------------------------------------------
宁香 甘肃灵武园艺场1960年以国光自然杂交种子中选出,1988年命名。
果实短圆锥形或扁圆形,重175—194g,全面鲜红或浓红,有断续条红,皮薄,果点细小。肉黄白,质细脆,汁多,可溶性固形物13.3%,糖酸比34:1,有清香,品质上。较元帅早熟10天左右。较抗寒。
--------------------------------------------------------------------------------
金冠 美国品种,又名金帅、黄香蕉、黄元帅。1914年在美国西维几尼亚州Clay县果园内被发现。
金冠抗褐斑病能力较弱,在有些省区果实锈斑严重,故应注意选择栽培环境。
果实长圆锥形,顶部稍有棱突,平均果重200g,皮薄,较光滑,底色绿黄,贮后变为金黄,阳面偶有淡红色晕,果肉黄白,肉质细脆,味浓甜稍有酸味,芳香清远。
金冠也易发生芽变,截止到1967年,已发现的芽变有34个,其中著名的有金矮生、斯塔克金矮生、黄矮生、光金冠等。
--------------------------------------------------------------------------------
岳金 辽宁果树研究所1979年以60Coγ射线4500γ辐射金矮生休眠枝育成,1989年鉴定。
果实圆锥形,重180g,黄绿色,果点少而小,可溶性固形物12.0%—14.2%风味与金冠相似。9月下旬成熟。基本无锈。
--------------------------------------------------------------------------------
丹霞 山西果树研究所1972年从金冠实生苗中选出,1986年命名。
果实圆锥形,重170.6g,最大224g。底色黄绿,彩色为鲜红条纹。肉乳白,质细脆,汁多,可溶性固形物17%,香甜,品质上。9月下旬成熟。
--------------------------------------------------------------------------------
青香 山东青岛市农科所1973年以金冠×青香蕉育成,1990年命名。
果实高圆锥形,重210g,绿色,光洁无锈,蜡质厚,质细,汁中多,味甜,浓香,可溶性固形物14.5%,总酸0.178%,品质上。9月下旬成熟。耐贮藏,抗锈力强,抗病虫力强。
--------------------------------------------------------------------------------
久光 吉林省梨树农场从吉林特产所杂交(亲本不详)后代中选出,1980年命名。
果实扁圆形,重115g,最大180g,底色黄绿,覆暗红色条纹,梗洼有片状锈。肉黄白,质细密,汁中多,酸甜,可溶性固形物15%,有微香,果心小,品质上。9月下旬成熟。抗寒。
--------------------------------------------------------------------------------
丽红 山西农业大学1977年以红星×金矮生育成,短枝型,1991年命名。
果实短圆锥形,重220g底色金黄,彩色鲜红,五棱突起,肉黄白,质致密,酥脆,汁多,甜酸,可溶性固形物14.4%,香浓,品质优于新红星。9月下旬成熟。
--------------------------------------------------------------------------------
华帅 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1976年以富士×新红星育成,1988年命名。
果实短圆锥形或长圆形,重210g,全红,有深红色条纹,果点白色,稀而显。肉淡黄,质细脆,汁多,酸甜,可溶性固形物13%以上,味浓,有浓香,品质上。9月底成熟。
--------------------------------------------------------------------------------
宁富 宁夏农学院1973年对国光辐射后选出。
果实圆锥形,重186.2g底色绿黄,果面全红。肉黄白,质脆,汁多,香甜,可溶性固形物14.7%—16.0%果心小,品质优于国光。10月上旬成熟。抗寒、抗旱、抗花期霜冻。可替代国光。
--------------------------------------------------------------------------------
岳红 辽宁果树研究所1968年以国光×元帅育成,1989年命名。
果实近圆形,重162g,底色黄绿,全面浓红霞,肉青白色,汁多,味甜,质松脆,有香气,可溶性固形物14.4%,品质上。10月上旬成熟。
--------------------------------------------------------------------------------
甘金 甘肃农科院张掖试验场1974年以元帅×苹果梨育成,1987年命名。
果实短圆锥形,重200g,最大257g底色黄绿,阳面带红晕,贮后金黄色,肉绿黄或淡黄,质致密,脆硬,汁多,可溶性固形物15%,酸甜,香浓,果心小,品质上。10月上旬成熟。
--------------------------------------------------------------------------------
奥查金 以金冠×康纳德×元帅育成,1970年发表,1982年引入英国,1991年引入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
果实圆锥形或近圆形,重175g,最大320g,金黄色,阳面有橙红色晕,皮薄。肉淡黄色,质细脆,汁多,酸甜,可溶性固形物12.4%,品质上。郑州地区8月中旬成熟。
--------------------------------------------------------------------------------
恩派 又名帝国,纽约州农业试验站以红旭×元帅育成,短枝型。
果实圆柱形,重150g,全面浓红或紫红。肉质细脆,汁多,可溶性固形物14.4%甜酸,香味浓,品质上。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可替代金矮生作新红星系授粉树。
--------------------------------------------------------------------------------
乔纳金 纽约州农业试验站1963年以金冠×红玉育成,为三倍体。
果实圆形或圆柱形,重200g,最大250g,底色黄绿,被橙红霞,有蜡质。肉淡黄,质细脆,汁多,味甜,有芳香,品质上。8月底至9月上中旬成熟。
--------------------------------------------------------------------------------
新乔纳金 日本青森县弘前市斋藤昌美果园1973年选出的乔纳金红色芽变,1980年登记,1984年引入我国。
果实圆形或圆锥形,重200—300g,全面鲜红或浓红。可溶性固形物高于乔纳金,酸甜爽口,有较浓芳香,品质优于乔纳金。8月底至9月上中旬成熟。
--------------------------------------------------------------------------------
哈蒂 为短枝型品种,1984年引入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实圆锥形,重168g,全面浓红,肉质细脆,浓甜,可溶性固形物达21.2%,有浓郁香气,品质上。9月上旬成熟。
--------------------------------------------------------------------------------
世界一 1951年以元帅×金冠育成,1975年引入我国天津。
果实圆锥形,重400g左右,最大800—1000g,底色黄色,阳面有断续粗红条纹。肉青白色,质细密,汁中多,有香气,甜酸,可溶性固形物12—13%,品质上,9月上旬成熟。
--------------------------------------------------------------------------------
北海道9号 北海道中央农业试验场以富士×津轻育成,为三倍体,1986年登记。
果实长圆形,重300—350g,全面鲜红色。肉黄白色,质细脆,汁多,甜酸,可溶性固形物14%—15%,品质上。9月中旬成熟。
--------------------------------------------------------------------------------
早生富士 又名弥贵,秋田县平鹿合郡和平良忠男1982年发现的富士芽变,1987年登记。
果实近圆形,重350g,着色与长富2号相似。肉黄色,比富士致密,汁多,可溶性固形物14%—15%,品质上,9月中旬成熟。
--------------------------------------------------------------------------------
北斗 青森苹果试验场1970年以富士×陆奥育成,为三倍体。
果实扁圆形,重217g,最大250g,底色黄绿,有鲜红霞。肉黄白色,质致密,脆,汁多,可溶性固形物12.6%,品质上。9月中旬成熟。
--------------------------------------------------------------------------------
惠 又名荣光,青森县苹果试验场以国光×红玉育成,1977年引入辽宁瓦房店市李后乡肖炉青年果树场。
果实长圆形,重160g,最大350g,底色黄绿,阳面红色或紫色条纹。肉黄色,质脆,汁多,味甜,可溶性固形物15.8%,有芳香,品质上。10月上旬成熟。
--------------------------------------------------------------------------------
王林 福岛县从金冠与印度混栽园的金冠实生苗中选出,1952年命名,1979年引入河北昌黎果树研究所。
果实椭圆形或卵圆形,重250g,底色黄绿,阳面有淡红晕,光洁,无锈。肉黄白色,质致密,脆,汁多,味甜,可溶性固形物13.5%,微酸,有香气,品质上。10月上旬中成熟。
--------------------------------------------------------------------------------
皇家嘎拉 新西兰发现的嘎拉芽变,1987年引入山东。
果实卵圆形,重170g,最大225g,底色乳黄,阳面鲜红色,果点稀小,皮薄。肉乳黄,质脆,硬,汁多,味甜,可溶性固形物14.5%,有芳香,品质上。8月中下旬成熟。
--------------------------------------------------------------------------------
晚熟品种
国光 美国品种。
果实中等大,一般重120g左右,多为扁圆形,底色黄绿,被粗细不均的断续红条纹。果肉黄白,肉质硬,味酸甜,品质中上。10月中旬或下旬成熟。
--------------------------------------------------------------------------------
富士 日本农林省东北农业试验场藤崎园艺部从国光×元帅的后代中培育的品种。1958年发表,1962年开始推广。它兼具双亲的优良品质,肉质风味均胜于国光,具有元帅的芳香,现已基本取代国光。
果实近圆形或稍扁 ,微显果棱,果实中等大或较大,一般重165—180g,底色淡黄,果肉淡黄。风味浓甜,具芳香。采收初期,可溶性固形物14%左右,风味较淡。耐贮藏,贮存到次年4—5月份,果肉仍脆,汁多,可溶性固形物一般含量为15%—16%。
抗寒力不如国光,粗皮病、白粉病和炭疽病较重,大小年明显。
1965年引入我国,经过十几年的观察研究,在我国各地表现良好。1980年我国又从日本引入富士的红色芽变:长富2、长富6、秋富1,现已在我国北方各省推广。
宫崎短枝红富士 宫崎县发现的红富士芽变。
福岛短枝红富士 福岛县发现的红富士芽变,1984年从日本福岛引入。
--------------------------------------------------------------------------------
青香蕉 美国品种,又名白龙。
果实短圆锥形,顶部多有不明显的五棱,重170g左右,果梗常斜生,一侧间有突起物,果皮较厚,底色黄绿,成熟时阳面有淡紫色晕,一般多不着色。果肉黄白色,质细松脆,酸甜,具有浓郁的香蕉芳香,品质上,可贮藏至次年3—4月。
--------------------------------------------------------------------------------
印度 引自日本
果实多为斜短圆锥形,两端平截,重170—180g,果皮厚,绿色,阳面多有暗紫红色晕或呈暗赤褐色,果肉青黄色,贮后转为黄白色,刚采收后食之肉质硬韧,风味差,贮后肉质较疏松,味甜,品质上,能贮到次年5月。黄河故道地区10月上旬成熟。
--------------------------------------------------------------------------------
秦冠 陕西省果树研究所由金冠×鸡冠的后代培育出的品种。1957年杂交,1970年命名。
果实短圆锥形,重180—200g。色黄绿,阳面暗红,有断续条纹,彩色上常覆有灰色锈斑。果皮厚,果肉黄白,松脆,味酸甜,采收后,初期品质中等,贮存一段时期后,风味好转,较浓,品质中上。在室温条件下,可贮存次年5月。
--------------------------------------------------------------------------------
胜利 河北省果树研究所由青香蕉×倭锦培育成。1969年命名。
果实短圆锥形,重170—190g。底色黄绿,几乎全面覆浅红色晕和红条纹,充分着色时条纹不明显,果面常有大片果锈。果肉乳黄色,松脆,味甜,品质上。可贮次年4月。
--------------------------------------------------------------------------------
香红 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由元帅×混合花粉(内有赤阳花粉)培育成,1963年选出杂交单系,1973年命名。
果实长圆锥形,重158g,全面暗红色,有紫色色调。肉质松脆,味甜,有芳香,可溶性固形物15%以上,品质上。室温条件下可贮至次年2月。
此品种着果率高,注意疏果。
粉(内有赤阳花粉)培育成,1963年选出杂交单系,1973年命名。
果实长圆锥形,重158g,全面暗红色,有紫色色调。肉质松脆,味甜,有芳香,可溶性固形物15%以上,品质上。室温条件下可贮至次年2月。
此品种着果率高,注意疏果。
㈡ 北方园林绿化常绿树种有哪些
北方园林绿化常绿树种有:
1、银杏:银杏分布大都属于人工栽培区域,主要大量栽培于中国、法国和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毫无疑问,国外的银杏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的。银杏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美洲,中生代侏罗纪银杏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白垩纪晚期开始衰退。
2、女贞:女贞原产于中国,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华北、西北地区也有栽培,能耐-10℃左右低温,是园林绿化中应用较多的乡土树种。主要分布江浙、江西、安徽、山东、川贵、两湖、两广、福建等地。采用播种、扦插、压条法繁殖。叶可蒸馏提取冬青油,用于甜食和牙膏等的添加剂。
3、广玉兰: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城市有栽培。兰州及北京公园也有栽培。该种广泛栽培,超过150个栽培品系。花大,白色,状如荷花,芳香,为美丽的庭园绿化观赏树种,适生于湿润肥沃土壤,对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有毒气体抗性较强;也耐烟尘。木材黄白色,材质坚重,可供装饰材用。
4、雪松:是松科雪松属植物。叶针形,长8-60厘米,质硬,灰绿色或银灰色,在长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产于亚洲西部、喜马拉雅山西部和非洲,地中海沿岸,中国只有一种喜玛拉雅雪松,分布于西藏南部及印度和阿富汗。分布于阿富汗至印度,海拔1300-3300米地带,中国多地有栽培。
5、毛白杨:为杨柳科、杨属落叶大乔木,生长快,树干通直挺拔,是造林绿化的树种,广泛应用于城乡绿化,其品种适应性强,主根和侧根发达,枝叶茂密。毛白杨分布广泛,以黄河流域中、下游为中心分布区。雌株以河南省中部最为常见,山东次之,其它地区较少,北京有引有雌株。模式标本采自北京南口、西拐子(八达岭)。
㈢ 苹果常用乔化砧木有哪些种类
我国是世界上苹果属植物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各地苹果产区对苹果砧木的选择与利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选出了很多宝贵的苹果砧木。
(1)山定子
又称山荆子、山丁子,主产于我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是这些地区的主要乔化砧木。山定子有阔叶山定子和椭圆形叶山定子两个变种;圆锥果山定子、梨形果山定子和扁圆果山定子三个类型。山定子种子需要的后熟期很短,据调查,在0~2℃条件下,山定子层积(沙藏)25天,即可通过自然休眠(后熟)。山定子苗床播种每平方米约需种子5克,要求撒播均匀,覆土1.5~2厘米。待长出3~4片真叶时要间苗,每平方米留30~40株。
山定子与苹果品种嫁接亲和力强,嫁接的苹果结果早,产量高。据青岛市果树研究所试验,3~7年生的金冠平均累计株产:山定子砧为70.25千克,小海棠砧为57.3千克,沙果砧为49.85千克。
山定子原产于东北,抗寒力极强,据试验可抗-50℃的低温。以疏松的沙质壤土为好,黏重的红土表现较差,能耐贫瘠的山地。喜湿但不耐盐碱。在pH7.8以上的土壤中易患黄叶病。在盐碱地上山定子砧生长不良,死亡率高,不如海棠果砧好。
山定子应用的地区有: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南部除外)、内蒙古、山东(西南部除外)、山西、四川等省、自治区。
(2)海棠果
也称秋子,是一种半栽培种或栽培种。
海棠果根深,须根发达,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抗旱、耐涝、耐盐碱,抗寒力仅次于山定子。在盐碱地上,海棠果砧优于山定子砧,且耐短时的水涝。
海棠果砧与苹果栽培品种亲和力强,对苹果绵蚜和根头癌肿病也有抵抗力。烟台沙果、莱芜茶果嫁接苹果树时都有一定程度的矮化作用。
海棠果的应用范围是: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四川、新疆等地。
(3)西府海棠
被认为是山定子和海棠果的杂种。
本种中的八楞海棠产自河北,各地引种较多,如天津、河南、甘肃、宁夏等地。八楞海棠比较抗寒、抗旱、耐涝、耐盐碱,生长快,且抗白粉病。据河北农业大学观察,用八楞海棠嫁接的国光、祝、红星都比较高大,生长势强,国光、红星结果较晚。
本种的莱芜难咽在山东采用较多,作为苹果砧木比较耐盐碱、结果早、有一定的矮化作用。莱芜难咽嫁接的金冠生长健壮、结果早、产量高。莱芜难咽上嫁接M9作为中间砧时,成活不好。
西府海棠的应用范围:内蒙古、河北、陕西、青海、江苏、安徽、云南等地。
(4)湖北海棠
根系浅,须根不发达,抗旱差,但抗涝性很强。该砧木适应性强,不易患根腐病、白绢病;抗苹果绵蚜和白粉病。本种有孤雌生殖能力,这一特性很有意义,它可以使得种子播种生产的实生苗长势比较一致,有利于果园管理。湖北海棠与苹果的嫁接亲和力因类型不同而有差异,如山东甜茶亲和力强;而泰山海棠亲和力差,虽然芽接后能成活,但来年很少萌芽。湖北海棠中的平邑甜茶抗涝性很强,并有一定的抗盐能力,黄叶病和早期落叶病极低。安徽果农认为平邑甜茶抗涝、耐湿,适于黏土、多雨潮湿的地方。
湖北海棠应用范围为江苏、安徽、湖北、河南的南部,贵州、山东、云南、四川、甘肃等地。
(5)三叶海棠
有红果和黄果两个类型。红果类型的生长势强,须根发达,叶片大,多3裂,抗涝、抗盐碱能力强,与苹果品种嫁接苗木生长势强。黄果类型的生长势弱,根深,须根少,叶小,多5裂,抗涝、抗盐碱能力弱,嫁接苹果品种后苗木长势较弱。
三叶海棠与苹果品种嫁接亲和力一般,有“小脚”现象。
三叶海棠可以应用的范围为贵州、浙江、福建、云南中北部、辽宁、山东、西藏等地。
(6)河南海棠
河南海棠为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7米。据试验,用其嫁接苹果,干周、树高、冠径一般为山定子砧的50%~70%;结果早,结果株率高;果实着色好,硬度大,糖分高,并且嫁接亲和力好,固地性好,但有“小脚”现象。
(7)花红
又称沙果。类型较多,较耐潮湿和高温,可作为南方潮湿多雨地区的苹果砧木。有一定的矮化作用,可促进苹果品种提早结果。应用地区有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地。
㈣ 跪求生长期比较短的耐盐碱的植物
蓝绒毛草抗盐碱树种:红花槐、白蜡、美国黑杨、合欢、栾树、国槐,紫穗槐,红柳,银杏。珍珠梅、枸杞、法桐、迎春、凌霄、淡竹(0.1%~0.2%土壤含盐);红瑞木、银牙柳、皂荚、软枣、黄山栾、女贞、红叶小檗、五叶地锦(0.2%~0.3%土壤含盐);小叶女贞、构树、花椒、火炬树(0.3%~0.4%土壤含盐);天杨、珠美海棠、宁夏枸杞、新疆杨、沙枣(0.4%土壤含盐)。刺槐、胡杨、红花多枝柽柳、红叶石楠、红碧桃、香椿、红叶樱花、金叶榆、加拿大紫叶紫荆、落羽杉、海滨锦葵。 耐盐碱树种:杜梨、构树、臭椿、绒毛白蜡、千头椿、中国白蜡、旱柳、馒头柳、榆树、栾树、泡桐、刺槐、桂香柳、枣树、桑树、皂荚、丝绵木、合欢、杜仲、君迁子、盐肤木、火炬树、山桃、新疆杨、桧柏、龙柏、柽柳、紫穗槐、金雀梅、锦鸡儿、多花蔷薇、金银木、白刺花、木槿、石榴、胡枝子、接骨木、月季、西府海棠、金叶女贞、水蜡、小叶女贞、紫丁香、白丁香、暴马丁香、华北香薷、海州常山、碧桃、榆叶梅、黄刺玫、珍珠梅、锦带花、紫叶小檗、红叶李、胶东卫矛、砂地柏、剑麻、大叶黄杨、早园竹、五叶地锦、鸡矢藤、爬山虎、美国凌霄、金银花、山荞麦。 盐碱植物-典型植物 三春柳,其干红枝软,花色美丽而花期长,可3次开花 柽柳 柽柳又名三春柳,其干红枝软,花色美丽而花期长,可3次开花。树柳不是柳,因其叶纤枝细下垂,迎风飘曳如榴枝而得名。...柽柳耐水湿、耐盐碱、耐瘠薄,故在园林中可植天湖边、岸旁、河滩上。 灌木或小乔木,高2一5米。老枝深紫色或紫红色。叶披针形或披针状卵形,长1一1.8毫米,先端锐尖,平贴于枝或稍开张。花由春季到秋季均可开放,春季的总状花序侧生于去年枝上,夏、秋季的总状花序生于当年枝上,常组成顶生圆锥花序,总状花序长2-6厘米,径3—5毫米,具短的花序柄或近无柄;苞片狭披针形或钻形,稍长于花梗;花小,径约2毫米;萼片5,卵形,渐尖;花瓣5,粉红色,矩圆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约1.2毫米,开张,宿存;雄蕊5,长于花瓣;花柱3;花盘5裂,裂片顶端微凹。蒴果圆锥形,长约5毫米,熟时3裂。花期5一9月,果期6-10月。 沙蓬草 又叫老鼠刺。三百多年来,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小草,一直是晋江沿海一带防风固沙的一道屏障。紫穗槐 又称绵槐、紫花槐,豆科紫穗槐属,是优良绿肥及茎条材兼用木本植物 紫穗槐对土地要求不严,耐盐碱、耐瘠薄、耐旱、耐涝、耐寒、抗沙压、抗逆性强、根系发达,并具有很强的抗病、虫、抗烟和抗污染能力。紫穗槐苗期在土壤含盐量0.3%左右能正常生长,一年生以上苗木可耐盐0.5%,耐盐程度仅次于柽柳、沙枣。紫穗槐紫穗槐是豆科紫穗槐属,落叶灌木。高1~4m,丛生、枝叶繁密,直伸,皮暗灰色,平滑,小枝灰褐色,有凸起锈色皮孔,幼时密被柔毛;侧芽很小,常两个叠生。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1~25,卵形,狭椭圆形,先端圆形,全缘,叶内有透明油腺点。总状花序密集顶生或要枝端腋生,花轴密生短柔毛,萼钟形,常具油腺点,旗瓣蓝紫色,翼瓣,龙骨瓣均退化。荚果弯曲短,长7~9mm、棕褐色,密被瘤状腺点,不开裂,内含1种子,种子具光泽,千粒重10g。花果期5~10月。 紫穗槐丛生落叶灌木。枝条细长柔韧,通直无节。粗细均匀。生长快,植株自地表平茬后,新枝当年可高达1.5m左右。强壮的株丛可萌生15~30个萌条,可割条10~20年,可编织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具。花期很长,是北方初夏时节的蜜源植物。适应性很强,耐寒,耐瘠薄,耐盐碱,有一定的耐涝能力。具根病菌,能改良土壤。侧根发达,萌芽力强,是固土护坡的优良树种。近年来市场行情看好,被广泛用作公路护坡、编织行业、蜜源植物等,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紫穗槐每500公斤风干叶含蛋白质12.8公斤、粗脂肪15.5公斤、粗纤维5公斤,可溶性无氮浸出物209公斤。粗蛋白的含量为紫花苜蓿的125%。干叶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是:赖氨酸1.68%、蛋氨酸0.09%、苏氨酸1.03%、异量氨酸1.11%、组氨酸0.55%、亮氨酸1.25%。每公斤叶粉中含胡萝卜素270毫克。每亩紫穗槐可产1000公斤鲜叶。目前各地主要用作猪的饲料。常以鲜叶发酵煮熟饲喂。粗加工后既可成为猪、羊、牛、兔、家禽的高效饲料;种子经煮脱苦味后,可做家禽、家畜的饲料。紫穗槐枝条柔韧细长,干滑均匀,用作绿肥春季割一茬绿肥、秋季收获一茬编织条,还是编织筐、篓的好材料。紫穗槐虽为灌木,但枝条直立匀称,可以经整形培植为直立单株,树形美观。对城市中二氧化硫有一定的抗性,也是难得的城市绿化树种。沙枣沙枣喜光,耐寒,喜干冷气候,对土壤适应性强。是西北沙荒、盐碱地区也护林及城镇绿化的主要树种,常作行道树,可植篱,也可与小叶杨、等树种配置。沙枣生活力很强,有抗旱,抗风沙,耐盐碱,耐贫瘠等特点。天然沙枣只分布在降水量低于150毫米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区,与浅的地下水位相关,地下水位低于4米,则生长不良。沙枣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在≥10℃积温3000℃以上地区生长发育良好,积温低于2500℃时,结实较少。活动积温大于5℃时才开始萌动,10℃以上时,生长进入旺季,16℃以上时进入花期。果实则主要在平均气温20℃以上的盛夏高温期内形成。耐盐碱能力也较强,但随盐分种类不同而异,对硫酸盐土适应性较强,对氯化物则抗性较弱。在硫酸盐土全盐量1.5%以下时可以生长,而在氯化盐土上全盐量超过0.4%时则不适于生长。 沙枣侧根发达,根幅很大,在疏松的土壤中,能生出很多根瘤,其中的固氮根瘤菌还能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侧枝萌发力强,顶芽长势弱。枝条茂密,常形成稠密株丛。枝条被沙埋后,易生长不定根,有防风固沙作用。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沙枣3月下旬树液开始流动,4月中旬开始萌芽,5月底至6月初进入花期,花期为3周左右,7月上旬见幼果,8月下旬果实成型,10月份果实成熟,果期100天左右。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5~10米,有时具刺。幼枝银白色,老枝栗褐色。叶矩圆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4~8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宽楔形,两面均有白色鳞片,下面较密,成银白色,侧咏不显著;叶柄长5~8毫米。花银白色,芳香,外侧被鳞片,1~3朵生小枝下部叶腋;花被筒钟形。长5毫米,上端4裂,裂片长三角形;雄蕊4;花柱上部扭转,基部为筒状花盘包被。果实矩圆状椭圆形,或近圆形,直径8~11毫米,密被银白色鳞片。花期6~7月。果期8~10月。
㈤ 西府海棠是什么
西府海棠被认为是山定子和海棠果的杂种。
本种中的八楞海棠产自河北,各地引种较多,如内天容津、河南、甘肃、宁夏等地。八楞海棠比较抗寒、抗旱、耐涝、耐盐碱,生长快,且抗白粉病。据河北农业大学观察,用八楞海棠嫁接的国光、祝、红星都比较高大,生长势强,国光、红星结果较晚。
本种的莱芜难咽在山东采用较多,作为苹果砧木比较耐盐碱、结果早、有一定的矮化作用。莱芜难咽嫁接的金冠生长健壮、结果早、产量高。莱芜难咽上嫁接作为中间砧时,成活不好。
㈥ 长城和颐和园的资料
编辑本段概况
颐和园(6张) 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是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静明园、静宜园、颐和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 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古树名木 1600 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也可分为万寿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部分。以长廊沿线、后山、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澄怀散志、休闲娱乐的苑园游览区。前山以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万寿山南麓的中轴线上,金碧辉煌的佛香阁、排云殿建筑群起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颠的智慧海,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琐,气势磅礴。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三层,踞山面湖,统领全园。碧波荡漾的昆明湖平铺在万寿山南麓,约占全园面积的3/4。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湖中有一座南湖岛,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阅看耕织图画柔桑拂面,豳风如画,乾隆皇帝曾在此阅看耕织活画,极具水乡村野情趣。与前湖一水相通的苏州街,酒幌临风,店肆熙攘,仿佛置身于二百多年前的皇家买卖街,谐趣园则曲水复廊,足谐其趣。在昆明湖湖畔岸边,还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铜牛,赏春观景的知春亭等点景建筑非常好。后山后湖碧水潆回,古松参天,环境清幽
编辑本段世界文化遗产
多年以来,颐和园管理处以“文化建园 ”为宗旨,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大力推进颐和园的保护、管理和研究工作,以借景环境、山形水系、文物古建、植被景观为颐和园的核心保护内容,建立了完整的颐和园保护管理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颐和园加快了建设和保护的步伐,先后投入巨资恢复了四大部洲、苏州街、景明楼、澹宁堂、耕织图等景区,积极参与周边环境改造,延续颐和园的历史人文环境,恢复了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建设了国内园林系统内最先进的文昌院博物馆。 1998年12月2日,颐和园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美的自然环境景观,卓越的保护管理工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颐和园于1987年被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北京颐和园,始建于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颐和园,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时值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康乾盛世”时期;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1886年,清政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重修,并于两年后改名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晚年的颐养之地。从此,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1898年,光绪帝曾 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 园中的玉澜堂;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颐和园再遭洗劫,1902年清政府又予重修;清朝末年,颐和园成为中国最高统治者的主要居住地,慈禧和光绪在这里坐朝听政、颁发谕旨、接见外宾。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公元1750年),历时15年竣工,是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香山 静宜园、玉泉山 静明园、万寿山 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同遭严重破坏。 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开始重建,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以海军军费的名义筹集经费)修复此园,改名为“颐和园”,其名为“颐养太和”之义。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工程结束。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1898 年,光绪帝曾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洗劫,翌年,慈禧从西安回到北京后,再次动用巨款修复此园。1924年,颐和园辟为对外开放公园。
编辑本段造园手法
万寿山
万寿山,属燕山余脉,高58.59米。建筑群依山而筑,万寿山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后山有宏丽的西藏佛教建筑和屹立于绿树丛中的五彩琉璃多宝塔。山上还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中游等楼台亭阁,登临可俯瞰昆明湖上的景色。 昆明湖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诸园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长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划分为三个大小不等的水域,每个水域各有一个湖心岛。这三个岛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征着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由于岛堤分隔,湖面出现层次,避免了单调空疏。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桥是有意识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和“苏堤六桥”,使昆明湖益发神似西湖。西堤一带碧波垂柳,自然景色开阔,园外数里的玉泉山秀丽山形和山顶的玉峰塔影排闼而来,被收摄作为园景的组成部分。从昆明湖上和湖滨西望,园外之景和园内湖山浑然一体,这是中国园林中运用借景手法的杰出范例。湖区建筑主要集中在三个岛上。湖岸和湖堤绿树荫浓,掩映潋滟水光,呈现一派富于江南情调的近湖远山的自然美。 万寿山的南坡(即前山)濒昆明湖,湖山联属,构成一个极其开朗的自然环境。这里的湖、山、岛、堤及其上的建筑,配合着园外的借景,形成一幅幅连续展开、如锦似绣的风景画卷。前山接近园的正门和帝、后的寝宫,游览往返比较方便,又可面南俯瞰昆明湖区,所以园内主要建筑物均荟萃于此。造园匠师在前山建筑群体的布局上相应地运用了突出重点的手法。在居中部位建置一组体量大而形象丰富的中央建筑群,从湖岸直到山顶,一重重华丽的殿堂台阁将山坡覆盖住,构成贯穿于前山上下的纵向中轴线。这组大建筑群包括园内主体建筑物——帝、后举行庆典朝会的“排云殿”和佛寺“佛香阁”。后者就其体量而言是园内最大的建筑物,阁高约40米,雄踞于石砌高台之上。它那八角形、四重檐、攒尖顶的形象在园内园外的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器宇轩昂,凌驾群伦,成为整个前山和昆明湖的总绾全局的构图中心。与中央建筑群的纵向轴线相呼应的是横贯山麓、沿湖北岸东西逶迤的“长廊”,共273间,全长728米,这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前山其余地段的建筑体量较小,自然而疏朗地布置在山麓、山坡和山脊上,镶嵌在葱茏的苍松翠柏之中,用以烘托端庄、典丽的中央建筑群。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后湖的河道蜿蜒于万寿山北坡即后山的山麓,造园匠师巧妙地利用河道北岸与宫墙的局促环境,在北岸堆筑假山障隔宫墙,并与南岸的真山脉络相配合而造成两山夹一水的地貌。河道的水面有宽有窄,时收时放,泛舟后湖给人以山复水回、柳暗花明之趣,成为园内一处出色的幽静水景。 后山的景观与前山迥然不同,是富有山林野趣的自然环境,林木蓊郁,山道弯曲,景色幽邃。除中部的佛寺“须弥灵境”外,建筑物大都集中为若干处自成一体,与周围环境组成精致的小园林。它们或踞山头,或倚山坡,或临水面,均能随地貌而灵活布置。后湖中段两岸,是乾隆帝时摹仿江南河街市肆而修建的“买卖街”遗址。后山的建筑除谐趣园和霁清轩于光绪时完整重建之外,其余都残缺不全,只能凭借断垣颓壁依稀辨认当年的规模。谐趣园原名惠山园,是摹仿无锡寄畅园而建成的一座园中园。全园以水面为中心,以水景为主体,环池布置清朴雅洁的厅、堂、楼、榭、亭、轩等建筑,曲廊连接,间植垂柳修竹。池北岸叠石为假山,从后湖引来活水经玉琴峡沿山石叠落而下注于池中。流水叮咚,以声入景,更增加这座小园林的诗情画意。
编辑本段主要景区
东宫门区
仁寿殿
东宫门区: 在颐和园最东边。这一带原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见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东宫门现在是颐和园的正门,它坐西朝东,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门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龙石雕刻着二龙戏珠,为乾隆年代所刻,是从圆明园废墟(安佑宫)上移来的,它是皇帝尊严的象征。东宫门当年只供清朝帝后出入。 仁寿殿在颐和园大门东宫门内。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大殿。原名勤政殿,光绪时重建,改称仁寿殿。东向,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为南北九卿房,所陈的铜龙、铜凤、铜鼎等,雕制均极精美。
乐寿堂
乐寿堂
乐寿堂 :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建筑,原建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被毁,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建。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乐寿堂”黑底金字横匾为光绪手书。庭院中栽植玉兰、西府海棠、牡丹等名贵花木,取“玉堂富贵”之意。乐寿堂殿内设宝座、御案、掌扇及玻璃屏风。座旁有两只盛水果闻香味用的青龙花大磁盘,四只烧檀香用的九桃大铜炉。西套间为卧室,东套间为更衣室。室内紫檀大衣柜为乾隆时遗物。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六合太平”。院内花卉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之意。这里的玉兰花很有名,现在邀月门前一株是乾隆从南方移植来的。
玉澜堂
玉澜堂
玉澜堂:玉澜堂在仁寿殿西南临昆明湖畔而建,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筑。正殿玉澜堂坐北朝南,东配殿霞芬室,西配殿藕香榭。东殿可到仁寿殿,西殿可到湖畔码头,正殿后门直对宜芸馆。后檐及两配殿均砌砖墙与外界隔绝,是颐和园中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发动宫廷政变后,曾把主张变法的光绪皇帝囚禁于此。是光绪皇帝的寝宫。
大戏楼
大戏楼
大戏楼:在德和园内,与承德避暑山庄里的清音阁、紫禁城内的畅音阁,合称清代三大戏台。德和园大戏楼是为慈禧60岁生日修建,专供慈禧看戏。高21米,在颐和园中仅次于最高的佛香阁。戏楼共三层,后台化妆楼二层。顶板上有七个“天井”,地板中有“地井”。舞台底部有水井和五个方池。演神鬼戏时,可从“天”而降,也可从“地”而出,还可引水上台。
昆明湖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泊,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南部的前湖区碧波荡漾,烟波淼淼,西望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
佛香阁
佛香阁
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原阁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光绪十七年(1891年)花了78万两银子重建,光绪二十年(1894年)竣工,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阁内供奉着“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
排云殿
排云殿: 排云殿
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时改为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神仙排云山,但见金银台”,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从远处望去,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的一条直线。排云殿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
智慧海
智慧海:是万寿山顶最高处一座宗教建筑,是一座完全由砖石砌成的无梁佛殿,由纵横相间的拱券结构组成。建筑外层全部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整座建筑显得色彩鲜艳,富丽堂皇。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智慧海”一词为佛教用语,本意是赞扬佛的智慧如海,佛法无边。该建筑虽极像木结构,但实际上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砖发券砌成的,没有枋檩承重,所以称为“无梁殿”。 长廊
又因殿内供奉了无量寿佛,所以也称它为“无量殿”。
长廊
长廊: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
石舫
石舫: 清晏舫,俗称:石舫
在长廊西端湖边,是一条大石船,取名清晏舫,寓“海清河晏”之意。是颐和园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它的前身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乾隆修清漪园时,改台为船,更名为“石舫”。石舫长36米,船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 船身上建有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下雨时,落在船顶的雨水通过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个龙头口排入湖中,设计十分巧妙。
画中游
画中游:画中游是万寿山西部一组重要景点建筑。它依山而建,正面有一座两层的楼阁,左右各有一楼,名“爱山”、“借秋”。阁后立有一座石牌坊,牌坊后边的是“澄晖阁”。建筑之间有爬山廊。由于地处半山腰,建筑形式丰富多彩,楼、阁、廊分别建在不同的等高线上,青山翠柏中簇拥着一组由红、黄、蓝、绿琉璃瓦覆盖着的建筑群体,酷似一幅中国山水画。
听鹂馆
听鹂馆
听鹂馆:原是乾隆皇帝为其母看戏所建,内有两层的戏台,因古人常借黄鹂鸟的叫声比喻音乐的优美动听,故名之为“听鹂馆”。咸丰十年(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光绪时改建。在德和园大戏楼建成前,慈禧经常在这里看戏,宴饮。现在听鹂馆已成为专营宫廷菜式的餐厅,先后接待服务过上百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听鹂馆饭庄是著名的宫廷菜系饭庄。
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坐落在昆明湖上,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用以连接堤岛,为园中最大石桥。石桥宽8米,长150米,由17个桥洞组成。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00多只。 铜牛与十七孔桥
铜牛:铜牛在昆明湖东岸,十七孔桥东桥头北侧。1755年用铜铸造,称为“金牛”。铜牛是为镇压水患而设。
铜牛
铜牛(宝云阁):铜亭是中国目前尚存的工艺最精致、体量最大的铜铸品之一。建在佛香阁西侧的五方阁院中一座高4米的汉白玉石座上始建于乾隆年间,高7.5米,重207吨。四面有菱花扇。虽为铜制,但完全按照木构架结构而做。东、南、西三面有门,门为四扇格扇门,北面是八扇格扇窗。门窗格扇均有菱花格扇心,帘架上部也有格扇心,所有格扇心均为内外二层。
文昌阁
颐和园文昌阁
文昌阁:文昌阁在颐和国昆明湖东堤北端。原是一座城关,为清漪园的园门之一。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现存城楼为光绪时(1875-1908)重建。城头四隅角廊平面呈"人"字形,中间为三层楼阁。中层供奉文昌帝君铜铸像及仙童塑像,旁有铜骡一个,极富特色。 文昌院位于文昌阁之东,文昌院博物馆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规模最大、品级最高的文物陈列馆。 馆内设有六个专题展厅,品类涉及铜器、玉器、瓷器、金银器、竹木牙角器、漆器、家具、书画、古籍、珐琅、钟表、杂项等,类。由于颐和园特定的皇家环境,这些艺术品代表了当时最好的工艺水平,许多珍品在当时即为国之重器;馆中还陈展了部分清代宫廷生活用品。
后山后湖景区
后山后湖景区:位于颐和园最北部,建筑较少,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与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日台,象征着日月环绕佛身 谐趣园
。
谐趣园
谐趣园:谐趣园在万寿山东麓,是一个独立成区、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园中之园。清漪园时名叫惠山园”,是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嘉庆十六年(1811年)重修后,取“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和乾隆皇帝的诗句“一亭一径,足谐奇趣”的意思,改名为“谐趣园”。园内共有亭、台、堂、榭十三处,并用百间游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桥相沟通。园内东南角有一石桥,桥头石坊上有乾隆题写的“知鱼桥”三字额,是引用了庄子和惠子在“秋水濠上”的争论而来的。
苏州街
苏州街:是后湖两岸仿江南水乡——苏州而建的买卖街。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皇帝游幸时开始“营业”。后湖岸边的数十处店铺1860年被列强焚毁。现在的景观为1986年重修。
编辑本段旅游信息
颐和园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
门票
1 门票 30元/张 (旺季)20元/张(淡季) 2 半价票 15元/张 (旺季学生票) 10元/张(淡季学生票) 3 联票 60元/张 (旺季) 50元/张(淡季) 4 园中园门票(不分淡旺季,购买联票者不用再买票):佛香阁10元;苏州街10元;文昌院20元;德和园5元。 另提示:门口有工作人员租用“电子感应导游机”服务机器10元/人(押金100元出园即退还),包括园内所有主要景点,讲解详细~~大型接待事件 2009年10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曾来园视察工作。
开放时间
旺季 (4月1日至10月31日) 大门开放时间: 6:30—18:00 园中园开放时间: 8:30—17:00 静园时间为 20:00 淡季 (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大门开放时间: 7:00—17:00 园中园开放时间: 9:00—16:00 静园时间为 19:00
游船服务
游船码头:八方亭、文昌阁、玉澜堂、排云殿、石丈亭、铜牛、石舫、南湖岛 船种:手划船、电瓶船、脚踏船、龙船 大型游船包船游览业务 白天包船时间:8:00--17:00 2.晚上包船时间:18:00--22:00
公共汽车交通路线
-“颐和园”站 330(后沙涧-颐和园)、331(新街口豁口-香山)、332(动物园(枢纽站)-颐和园)、346(凤凰岭-颐和园)、394(六里桥东-颐和园) 718(康家沟-颐和山庄)、690(前门-颐和园)、696(黄港村-香山)、683(颐和园北宫门-四方桥西) 801(祁家坟-颐和园北宫门)、808(颐和园北宫门-前门西)、826(吕营花园-颐和园) -“颐和园北宫门”站 303(西闸-颐和园北宫门)、330(后沙涧-颐和园)、331(新街口豁口-香山)、346(凤凰岭-颐和园)、375(西直门-韩家川)、384(人民大学-皇后店西站) 563(西直门-香山公园东门)、697(菜户营桥东-颐和山庄)、718(康家沟-颐和山庄)、696(黄港村-香山)、683(颐和园北宫门-四方桥西) 801(祁家坟-颐和园北宫门)、808(前门西-颐和园北宫门)、特10(国防大学-鲁谷公交场站)、特5(北京南站南广场-香泉环岛) -“颐和园新建宫门”站 374(北京西站-颐和园新建宫门)、437(北京西站-颐和园新建宫门)、74(柳村-颐和园新建宫门) 952(温泉东埠头村-良乡水墨林溪)、 -“颐和园西门”站 469(五路-颐和园西门)、539路
游船线路
玉渊潭八一湖码头乘船到颐和园,单程60元,双程80元。
地铁线路
乘地铁四号线,北宫门下车即到(北宫门)。也可在西苑下车,经由同庆街西行500米到达颐和园东宫门(正门) 旅游小贴士 1. 去颐和园最好是阳光明媚的时刻,可看风吹浮云、湖面光影变幻。站在佛香阁上可以眺望北京市容。注意,很多建筑上的彩绘很精美。 2. 去颐和园要穿便于长时间步行的鞋。昆明湖可划船。
编辑本段游览提示
东宫门入园
1、 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石舫——耕织图景区——如意门。(约3小时行程) 2、 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石舫——乘船至南湖岛——十七孔桥——铜牛——新建宫门。(约2.5小时行程) 3、 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苏州街——北宫门。(约2小时行程) 4、 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苏州街——澹宁堂——谐趣园——东宫门。(约2.5小时行程)
北宫门入园
1、 北宫门——苏州街——四大部洲——佛香阁——排云殿——长廊——石舫——乘船至南湖岛——十七孔桥——铜牛——昆明湖东堤——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德和园——仁寿殿——东宫门。(约3小时行程) 2、 北宫门——苏州街——澹宁堂——谐趣园——仁寿殿——德和园——玉澜堂、宜芸馆——文昌院——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石舫——耕织图景区——如意门。(约2.5小时行程) 3、 北宫门——苏州街——石舫——长廊——排云殿——佛香阁——乐寿堂——德和园——文昌院——仁寿殿——东宫门。(约2小时行程)
新建宫门入园
1、 新建宫门——昆明湖东堤——文昌院——仁寿殿——德和园——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苏州街——北宫门。(约2.5小时行程) 2、 新建宫门——南湖岛——十七孔桥——铜牛——乘船至石舫——耕织图景区——苏州街——佛香阁——排云殿——长廊——乐寿堂——德和园——玉澜堂、宜芸馆——文昌院——仁寿殿——东宫门。(约3小时行程)
㈦ 中国所有城市的市花市树是什么
中国省会城市列表
直辖市
北京:月季、菊花、玉兰
上海:白玉兰
天津:月季
重庆:山茶花
特别行政区
香港:紫荆
澳门:莲花
省会
台湾——台北市:杜鹃
广东——广州市:木棉
福建——福州市:茉莉
浙江——杭州市:桂花
江苏——南京市:梅花
山东——济南市:荷花
湖北——武汉市:梅花
河南——郑州市:月季
陕西——西安市:石榴
山西——太原市:菊花
甘肃——兰州市:玫瑰
青海——西宁市:丁香
贵州——贵阳市:兰花
辽宁——沈阳市:玫瑰
湖南——长沙市:杜鹃
河北——石家庄市:月季
四川——成都市:木芙蓉
吉林——长春市:君子兰
江西——南昌市:金边瑞香,月季
黑龙江——哈尔滨市:丁香
云南——昆明市:云南山茶
安徽——合肥市:桂花、石榴
自治区首府
西藏——拉萨市:玫瑰
广西——南宁市:朱槿
宁夏——银川市:玫瑰
新疆——乌鲁木齐市:玫瑰
内蒙古——呼和浩特:丁香
2中国分省区列表
以下列出的是各省的其他城市(含省会,地级市、县级市)市花[1];不含城市下辖区的区花、县花概念。
华南地区
广东省
广州市--木棉
韶关市--杜鹃花
深圳市--叶子花
珠海市--叶子花
汕头市--凤凰木
佛山市--白玉兰
东莞市--莞香花
南海市--桂花
中山市--菊花
江门市--叶子花
湛江市--紫荆
茂名市--大红花
惠州市--叶子花
肇庆市--荷花、鸡蛋花
梅州市--梅花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朱槿
桂林市--桂花
钦州--木棉
北海--叶子花(三角梅)
防城港---金花茶
梧州--宝巾花
柳州--月季
贵港--荷花
凭祥--木棉
海南省
海口市--三角梅
三亚市--三角梅
福建省
福州市--茉莉
厦门市--三角梅
三明市--杜鹃花
泉州市--刺桐
漳州市--水仙
南平市--百合
莆田市--月季花
龙岩市--茶花
台湾省
台北市--杜鹃花
高雄市--木棉花
基隆市--紫薇
台中市--木棉
台南市--凤凰木
新竹市--杜鹃花
嘉义市--玉兰
宜兰市--兰花
桃园市--桃花
彰化市--菊花
南投市--梅花
屏东市--叶子花
台东市--蝴蝶兰
花连市--荷花
华中地区
湖南省
长沙市--杜鹃花
株州市--红木
湘潭市--菊花
衡阳市--月季
邵阳市--月季
岳阳市--栀子花
常德市--栀子花
湖北省
武汉市--梅花
鄂州市--梅花
仙桃市--桃花
咸宁市--桂花
黄石市--石榴
孝感市--雪梅
襄阳市--紫薇
老河口市--桂花
十堰市--石榴、月季
宜昌市--月季
荆门市--石榴
丹江市--梅花
恩施市--月季
麻城市--杜鹃花
江西省
南昌市--金边瑞香
景德镇市--山茶
新余市--桂花、月季、玉兰
九江市--荷花
鹰潭市--月季
吉安市--杜鹃花
井冈山市--杜鹃花
瑞金市--金边瑞香
河南省
郑州市--月季
南阳市--月季
开封市--菊花
平顶山市--月季
洛阳市--牡丹
焦作市--月季
鹤壁市--迎春
新乡市--石榴
安阳市--紫薇
商丘市--月季
许昌市--荷花
漯河市--月季
信阳市--桂花
山东省
济南市--荷花
青岛市--耐冬、月季
临沂市--沂州海棠
威海市--桂花
济宁市--荷花
菏泽市--牡丹
枣庄市--石榴
泰安市--紫薇
烟台市-紫薇
河北省
石家庄市--月季
邯郸市--月季
邢台市--月季
保定市--菊花、月季
张家口市--大丽花
承德市--玫瑰
沧州市--月季
衡水市---荷花 桃花
秦皇岛-- 月季 枣槐
东北地区
吉林省
长春市--君子兰
延吉市--杜鹃花
四平市--万紫千红(串红)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丁香
齐齐哈尔--紫丁香
伊春市--兴安杜鹃
佳木斯市--玫瑰
牡丹江市--牡丹
辽宁省
沈阳市--玫瑰
大连市--月季
鞍山市--金银花
本溪市--天女木兰
铁岭市--百合
丹东市--杜鹃花
阜新市--黄刺玫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丁香
包头市--小丽花
山西省
大同市--波斯菊
太原市--菊花
西部地区
青海省
西宁市--丁香
格尔木市--红柳
陕西省
西安市--石榴
咸阳市--紫薇、月季
汉中市--旱莲
华阴市--莲花
云南省
昆明市--云南山茶
大理市--杜鹃花
丽江市--菊花
普洱市--山茶花
玉溪市--朱槿
保山市--兰花
开远市--叶子花
甘肃省
兰州市--玫瑰
天水市--月季
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市--玫瑰
西藏自治区
拉萨市--格桑花(也叫八瓣梅和波斯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玫瑰
奎屯市--玫瑰
四川省
成都市--木芙蓉
自贡市--紫薇
攀枝花市--木棉
泸州市--桂花
德阳市--月季
广元市--桂花
内江市--栀子花
乐山市--海棠花
西昌市--月季
贵州省
贵阳市--兰花
遵义市--映山红
安顺市--桂花
安徽省
合肥市--桂花、石榴
亳州市--芍药花
蚌埠市--月季
滁州市--桂花
马鞍山市--桂花
安庆市--月季
六安市--桂花
阜阳市--月季
巢湖市--杜鹃花
芜湖市--月季
淮南市-月季
铜陵市-牡丹
黄山市-黄山杜鹃
浙江省
杭州市--桂花
宁波市--山茶
温州市--山茶
绍兴市--兰花
金华市--山茶
湖州市--百合
义乌市--月季
衢州市--桂花
江苏省
南京市--梅花
盐城市--紫薇、牡丹
徐州市--紫薇
淮安市--月季
扬州市--琼花、芍药
南通市--菊花
镇江市--杜鹃花
常州市--月季
无锡市--梅花、杜鹃花
苏州市--桂花
连云港市--玉兰
泰州市--月季
宿迁市--月季
我国各省区部分城市市树
直辖市:
北京:国槐、侧柏
天津:绒毛白蜡
重庆:黄葛树
上海:白玉兰树
黑龙江:
哈尔滨:榆树
伊春:红松
牡丹江:云杉
加格达奇:樟子松
佳木斯:杏树
吉林:
长春:柳树
延吉:垂柳
辽宁:
沈阳:油松
鞍山:南国梨(秋子梨)、国槐
抚顺:杏树
本溪:枫树
丹东:银杏
锦州:桧柏
营口:柳树
辽阳:国槐
盘锦:国槐、白蜡
内蒙古:
呼和浩特:油松
包头:云杉
甘肃:
兰州:国槐
宁夏:
银川:国槐
陕西:
西安:国槐
汉中:汉桂
山西
太原:国槐
长治:国槐
大同:油松
山东:
济南:柳树
临沂:银杏
济宁:国槐
青岛:雪松
枣庄:石榴树
泰安:国槐
菏泽:木瓜树
河南:
信阳:桂花
湖北:
武汉:水杉
襄樊:女贞
鄂州:樟树、银杏
十堰:香樟
宜昌:橘树、栾树
湖南:
长沙:香樟(1985年确定)
岳阳:杜英(1986年8月28日确定)
湘潭:香樟(1986年7月19日确定)
株洲:香樟(2007年4月12日确定)
衡阳:香樟
娄底:香樟(2004年10月28日确定)
常德:香樟(2009年10月29日确定)
江西:
南昌:香樟
吉安:香樟
新余:香樟
安徽:
合肥:广玉兰
蚌埠:国槐、雪松
安庆:香樟
芜湖:香樟
黄山:香樟
马鞍山:香樟
淮南:法国梧桐
淮北:国槐
江苏:
南京:雪松
徐州:银香樟
苏州:香樟
淮安:雪松
南通:玉兰
连云港:银杏
常州:广玉兰
浙江:
杭州:香樟
宁波:樟树
金华:香樟
嘉兴:香樟
湖州:银杏
义乌:香樟
福建:
福州:榕树
厦门:凤凰木
泉州:刺桐
龙岩:香樟
永安:香樟
三明:紫荆花、黄槐
海南:
三亚:椰树
海口:椰树
四川:
成都:银杏
贵阳:香樟
㈧ 中国有哪些常用的优良苹果乔化砧木
目前比较常用的优良苹果乔化砧木有山定子、毛山定子、沙果、海棠果、三叶海棠、湖北海棠、丽江山荆子、新疆野苹果、甘肃海棠、河南海棠、滇池海棠以及小金海棠等10多种。
(1)山定子:山定子与苹果品种嫁接亲和力强,嫁接树结果早、产量高。
原产于东北,抗寒力极强,据试验可抗-50℃的低温。
以疏松的沙质土壤为好,黏重的红土表现较差,能耐贫瘠的山地。喜湿但不耐盐碱。在pH7.8以上的土壤中易患黄叶病。
在盐碱地上山定子砧生长不良,死亡率高,不如海棠果砧好。
山定子应用的地区有: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南部除外)、内蒙古、山东(西南部除外)、山西、四川等地。
(2)海棠果:也称楸子,是一种半栽培种或栽培种。
根深,须根发达,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抗旱、耐涝、耐盐碱,抗寒力仅次于山定子。
在盐碱地上,海棠果砧优于山定子砧,且耐暂时的水泡。
与苹果栽培品种亲和力强,对苹果绵蚜和根头癌肿病也有抵抗力。
海棠果的应用范围是:河北、山东、陕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四川、新疆等地。
(3)西府海棠:被认为是山定子和海棠果的杂种。
本种中的八楞海棠产自河北怀来县,各地引种较多,如天津、河南、甘肃、宁夏等地。
八楞海棠比较抗寒、抗旱、耐涝、耐盐碱,生长快,且抗白粉病。
本种的莱芜难咽在山东采用较多,其作苹果砧木比较耐盐碱、结果早、有一定的矮化作用。
河北农业大学在土壤pH7.5~8.5的条件下试验,莱芜海棠嫁接的金冠生长健壮、结果早、产量高。
莱芜海棠上嫁接M9作为中间砧时,成活不好。
西府海棠的应用范围:内蒙古、河北、陕西、青海、江苏、安徽、云南等地。
(4)湖北海棠:根系浅,须根不发达,抗旱性差,但抗涝性很强。
该砧木适应性强,不易患根腐病、白绢病;抗苹果绵蚜和白粉病。
本种有孤雌生殖能力,实生苗生长比较一致,与苹果的嫁接亲和力因类型不同而有差异。
如山东平邑甜茶亲和力强;而泰山海棠亲和力差,虽然芽接后能成活,但来年很少发芽。
甜茶嫁接金冠、国光在山东莱阳、烟台和青岛(平地和海滩地)表现生长良好,树冠高大,产量中等。
湖北海棠应用范围为:江苏、安徽、湖北、河南的南部、贵州、山东、云南、四川、甘肃等地。
(5)三叶海棠:有红果和黄果两个类型。
红果三叶海棠生长势强,须根发达,叶大,多三裂,抗涝、抗盐碱能力强,与苹果嫁接苗木生长势强。
黄果三叶海棠根深,须根少,生长势弱,叶小,多五裂,抗涝、抗盐碱能力弱,与苹果嫁接苗木生长势弱。
三叶海棠与苹果嫁接亲和力一般较好,有“小脚”现象。三叶海棠可以应用的范围为:贵州、福建、云南中北部、辽宁、山东、西藏等地。(6)河南海棠:为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7米。
河南武乡海棠嫁接苹果具有矮化表现,并有早结果、果实色泽和质量好的特点。
据山西果树研究所试验,河南海棠嫁接苹果的干周、树高、冠径一般为山定子砧的50%~70%;结果早,结果株率高;果实着色好,硬度大,糖分高,并且嫁接亲和力好,固地性好,但有“小脚”现象。
(7)其他:包括个别地区采用的砧木、初步使用的砧木和一些有特殊用途的砧木。
①新疆野苹果:新疆地区的主要砧木,比较抗寒、耐盐碱,新疆的巩留、新源、伊宁等县都在采用。
但其品系较多,性状很不一致,必须进一步研究选用。
②花红:也叫沙果,类型较多,较耐潮湿高温,可作为南方潮湿多雨地区的苹果砧木。
有一定的矮化作用,可促进苹果品种提早结果。
应用地区有: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地。
③小金海棠:又名铁楸子,原产我国四川小金、马尔康、理县等地。
根系发达,须根多,具有抗旱、耐瘠薄、耐涝、抗病、耐盐碱等多种抗逆性,是抗缺铁失绿有希望的苹果砧木。
本种有无融合生殖特性,与苹果嫁接亲和性好,具有矮化作用,结果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