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大鱼海棠后续

大鱼海棠后续

发布时间: 2022-09-05 07:12:36

㈠ 《大鱼海棠》椿的所作所为值得吗

我一直在想,当你去评定一个作品人物的时候,是应该站在上帝视角,还是人物视角?想了很久之后,我得出的结果是,作为观众大概这两种视角都不能缺少。不过,很不幸的是,用这两个视角分别去看待人物的时候,


但,这与一些说她就算毁掉村子也要谈恋爱的评论无关。不能联系在一起,从头到尾她根本不知道事情的结果会这么严重。椿始终还是个不太懂事的少女,那些大人们的欲言又止,在成年人社会已经司空见惯。可是,在孩子的世界里,她们总会把事情想的很简单。这取决于人生阅历,而非性格问题。如果一开始就不想让她犯错,何不直接挑明呢?

再来说好人卡,我要说我是心疼湫的。湫确实如同大家所说,是典型的备胎。青梅竹马,比椿大一岁。有些调皮,很在意椿,愿意为椿冒险,甚至舍弃生命。椿发好人卡的对白是有点糟糕,这个锅是编剧的。但对于椿本身拒绝湫,我实在不觉得问题有多大。很多人会把椿拒绝湫的展开和鲲连在一起。就因为在汪洋大海里椿多看了鲲一样,顺便还让鲲丧了命,这两个人就看对眼互相产生了可以称之为爱情的情愫?我总觉得爱情是来之不易的,所以不会把每一种在意都称之为爱情。椿和鲲是命债和恩情,湫对椿则是一往情深。可是,你们真的就希望椿因为感动和湫在一起,觉得自己对湫有亏欠,要以身相许来偿还?那是爱情么?难道这样对湫来说就不残忍了?明明知道自己拼命爱的人心里对自己只有感激,却选择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感觉真的就幸福了?以上均为个人观点。

㈡ 《大鱼海棠》:个体意识的觉醒



献给ch4和2b铅笔。全文3222字,读完需5分钟。 原文链接

初看大鱼海棠,只觉画面精美,剧本欠佳。但近期重看,啪啪打脸。借精神分析视角,试瞎写一二。

动画开篇,B&T公司“欢迎来到我们的梦”。梦幻和现实的剥离,可能暗指这不是个童话故事,和梦一样有里层含义。

接着,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引典,按动画可知,可能是指主角鲲(而不是椿、湫),也同样暗指着一类鱼。这样,点清主线­——鲲的成长,直到不知其几千里也。

正式,“有些鱼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它们属于天空”。点明自由。那问题是有些鱼,是什么鱼,代表什么?

接下来,画面倒叙,讲述生命起源,或者说鲲的重生。

台词,“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存在三问,可能暗指影片主题。

“所有活着的人类都是海里一条巨大的鱼,我们的生命就像横越大海”。这里,我们能明确我们是鱼,讲的确实是生命的意义——横越大海。接着又留下了新的意象——大海。大海是指人生吗?我们往下看。

“可是每一次在梦里,我都清楚地看到一群大鱼从天而降,听到他们呼唤的声音,那些美好的声音唤醒了我的回忆。”这里提到了梦和记忆,那到底会是什么呢?

“我们那里的天空,连接着人类世界的大海。人的灵魂在人间漂泊了很久,最后来到海底世界天空的尽头。”可以明确从天而降是指从人间的大海到海底世界的天空,而这唤起了我一百年前甚至包括四十五亿年前的记忆。而这些记忆“实际山从出生开始,他们就从没忘记”。

最后,我们是谁?“我们掌管着人类的灵魂,也掌管着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律,我们不是人,也不是神,我们是其他人。”我们并不是人类。

这看起来确实前言不搭后语,但是不急,我们看第一幕,就明白了。

正片。第一幕:成年礼,跨海天之门,往人间。

精分成瘾,张口就来,意识之海,冰山模型。这不就是潜意识到意识的过程吗?

我们先默认这个思路,重新理解《大鱼海棠》,看看整部影片是否通透。

先确定几个明显的意象,大海表示集体无意识,鱼(鲲)表示自我/意识,天空/海天之门是潜意识到意识的通道。看,这片不就挺精神分析的嘛。

回到片头,主题也很明显了。

“有些鱼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它们属于天空”,潜意识部分终会变成意识。

“所有活着的人类都是海里一条巨大的鱼,我们的生命就像横越大海”,我们所有人都包含很大成分的集体无意识。而我们的存在无不在集体无意识中表现处自我。

“可是每一次在梦里,我都清楚地看到一群大鱼从天而降,听到他们呼唤的声音,那些美好的声音唤醒了我的回忆”,我们的存在有赖于意识深处的集体无意识,而它联通的正是不属于自己的古老记忆。

“实际山从出生开始,他们就从没忘记”,这种记忆亘古影响,集体无意识代代相传。

“人的灵魂在人间漂泊了很久,最后来到海底世家天空的尽头”,不管自我怎样彰显,最终还得回归集体无意识,成为他的部分。而这便是生命的历程。

“我们就不是人,也不是神,我们是其他人”,我们其实是掌管潜意识/梦的督察者(前意识)。

接着,我们回影片中找相关证明,然后看看影片如何拓展这个大话题。

先看主角,开篇不知其大的鲲,代表意识。那么,很明显,整个故事是讲意识的成长。问题是是谁的意识?

鹏的吗?并不是,毕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鲲鹏一体,都是意识。

其实是椿的。为什么?椿其龄14,正处成年礼,为自我同一性形成之时。试问,成年标志为何?独立个体的独立意识。

如何验证这个猜想?

其一,与鲲对视,少女的异样情愫,甚至尾随其后;

其二,鲲救椿,确不幸割伤,挣扎,血水交融。椿的初潮,女性觉醒;

其三,前往通天阁前,莫名其妙的放花一节,意味着告别过去,放弃被管制的自己;

其四,一半生命的托付,椿鲲同根;

其五,“我希望你长大,围楼也装不下你”,投射,这更像是自己对人类世界的留恋和突破神之围楼的愿望;

其六,爷爷是一种安稳的象征,构成着椿潜意识世界的支柱。而当椿不再需要这份依靠的时候,爷爷逝世了。最终也给椿力量重新支撑起了这篇潜意识世界;

其七,美术设计上,不管是鲲还是椿,都没有性征的表现等。

所以,无论从哪个情节看,鲲和椿都是灵魂相连的,一个表层,一个里层。

那具体是怎么个意识?虽然有些强行,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

一,男性力量的缺失。神之围楼作为整个世界的代言,其实是女性生殖器的符号,不管是造型还是美学意义,都不同于其他文化,如高耸的金字塔这样的男性象征。而围楼促成了居民一体,和睦融洽,斗争是不被允许的。而这恰恰是男性冲动力量的缺失。

二,家庭男性角色的缺位。在椿的家庭中,成年礼中出现有爸爸,台词表现无不是放心 ,但椿妈妈可谓话痨,各种管制。加之,在天灾时,加以管教的依旧是妈妈,爸爸只能低微无奈,喊“ 凤,凤”。可以看到,父亲在家庭的地位是卑微的,在椿教育与成长中是没有话语权的。

三、权威的谎言。母亲一直强调人类危险,但事实上,“这里和长辈们说的不一样。我们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人间太美了”,而这或多或少也促进着意识的觉醒。

四、自我力量的疏忽压制。椿的一切其实是被安排妥当的,长大后直接被指控接母亲的班。此外,母亲甚至不经商量,直接扔掉鲲。而天灾时,更是直称“我真是白养你了”。椿的成长环境可想而知。

那么,可以猜测,这个意识是独立意识中的男性意识的部分。而这也正好和鲲的犄角照应,犄角越大,冲突和灾难越大。意识越是成长,就越是艰难。

那么这个反抗由谁来完成?

湫。

其实椿湫是一个人。这确实值得玩味,但它们的身份在影片最后特意强调。“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即椿湫一体,本体为椿。椿掌生长之力,为海棠,春海棠为佳人,是女性的部分;湫为天神,控万物,是勇气和力量,为男性的部分(阿尼姆斯)。所以,湫正是椿意识的补充。

因此,家庭问题缺少的男性部分就由孤儿的湫来表示。于是,椿湫青梅竹马。于是,湫暗中守护,承担一切。甚至,牺牲自己,在所不辞。于是,椿确实把湫当哥哥。

但问题在于,个体意识的实现对于潜意识的大海来说是灾难,于是洪水滔滔,动荡开始。于是,每次鲲的长大,女性的阿尼姆斯也跟随着开始成长。湫开始明晰神位,从对鲲的嫉妒,面对鼠婆的拘谨,到后续的爆发,和果敢的开天,无悔的死亡。湫的成长也意味着椿的成熟。

但现实是阿尼姆斯还是要归属于无意识的大海,它不能和椿、鲲一起表现出自我。所以,湫永远的留下,开始掌管潜意识的大海和意识的亡灵。

最后的问题,椿到底会是谁?

女娲的象征,一个打破囚笼创造个体意识的女娲,但可以肯定的是椿不是女娲本身。椿可能是你自己的女娲。

这里有几点照应。第一是片头倒叙的生命生长、片中的鲲的长大和片尾鲲人型的形成,对应的是类似于女娲造人的情节,而养鱼这点也可以用《摩奴法论》加以印证;第二是洪水灭世,海棠堵天,对应女娲补天。这样理解的话,用其他的神来代表潜意识的居民也顺理成章。毕竟,神话本身就是我们集体无意识的一个重要部分。

此外,鼠婆和灵婆也值得玩味。

甚至我们可以将椿湫看作是它们的轮回。片尾,鲲吐出的小鱼和湫接管灵婆工作,都可以看作是潜意识世界的继续,下一轮的意识觉醒会再次开始。同时也意味着意识和潜意识的再次联通。毕竟,我们终归会回归集体无意识的。而那会是新世界。

所以,《大鱼海棠》并不是舔狗的故事,而是个体意识觉醒的故事。

尘迹

20190417

参考资料:

[1]     机叔: 《其实「大鱼海棠」讲的是性压抑》 [i]

[2]     Mints: 《剧透:「大鱼海棠」是文化的回望么》 [ii]

[3]     周烁方:《「大鱼海棠」的心理分析》[iii]

笔记:

[i]机叔这篇很多地方有逻辑硬伤,性压抑是行不通的。母系社会本身也不太可能,动画中出现有众多男性形象,基本被忽略。而所谓去男性化象征更可能是动画形象设计风格,这里我不能苟同。祖父母的表现更应该表示爱情,而不是女性主导。另外,灵婆应该是男性的。对于湫被阉割一事,但男性信物这个观点很有意思。

[ii]个人较赞成这篇的角度。

[iii]周烁方这篇3、7、9不太赞成。作参考资料特此说明。上文只是从精神分析角度理解《大鱼海棠》,并不代表其正确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希望启发你形成自己的观点。

㈢ 大鱼海棠结局怎么样,后续是什么

结局就是他和他心爱的人在一起了,后续的话好像没出来吧,也估计没有后续了呀
,祝你好运。

㈣ 《大鱼海棠2》要不要上映如果要上映,在哪里观看预告片

根据《大鱼海棠》的官方微博信息!《大鱼海棠2》即将上映,这部在2016年处第一部的时候就受到了很大的争议,有很多人被里面的中国元素所震撼,说这是国产动画的良心之作,也有人评价为,剧情真的相当狗血,等了13年,居然等来了一部绿茶剧,当然,还有很多人质疑这部动画的画风跟日本的动画电影《千与千寻》很像,有“致敬”的嫌疑,有很多网友在看完这部动画之后就预测过,按照这样的结局,很有可能会出第二部!果不其然!第二部,终于来了! 时间变得慢一些,再慢一些,慢到让那些没做完的事都做完,没来的及爱的人都能爱,没实现的愿望统统实现——彼岸天《大鱼海棠2》剧组全体敬呈 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第二部的上映的同时,第一部也计划在今年的4月6号在北美公映,4月18号在英国公映,海外版的预告节奏上还是挺紧凑的,很符合欧美人的观影习惯,简单的说就是,做得跟一部欧美大片的预告一样。 但是具体这一部动漫能不能打动欧美国家的观众呢?仍然是一个未知数,但是从小编的观点来看,这部动画剧情方面是在是没有很出彩的地方,但是如果在欧美上映的话,也有可能出现意外收获。毕竟很多时候电影的票房不仅仅是取决于电影的本身的质量,还有很大程度取决于宣传,近年来中国的元素越来越被外国人接受,从这一点上看,《大鱼海棠》在国外爆款,这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重点是要看《大鱼海棠》在国外怎么打口号! 在2017年6月份的时候《大鱼海棠》也曾经在韩国上映,不过反应貌似平平,其实原因也非常地简单,不管我们接受不接受,韩国在动漫和电影方面的确有着自身独特的地方,动画的制作水平虽然比不上日本的强大,但是也是水平相当高的,韩国的观众在动画上的要求也更加高,不仅在画风方面有极高的要求,而且剧情、矛盾还有情感等各方面都需要很好的配合,看过韩国电影的观众应该都印象非常地深刻!因为很多电影都不得不逼着你去思考现实的问题。而像《大鱼海棠》这样的故事结构,实在很难悟出什么人生真谛! 说到底!不管是动画,还是电影,最关键的还是剧情这个最基本的因素!打动人得不仅仅是绚丽的画面还有精致的图案,能让观众思考、回味的动画电影才是经典的电影!为什么《千与千寻》至今都能调动着观众的情绪,能够在不同的时代给不同年龄的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也是因为这个我原因!

㈤ 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 2》 正式立项,你期待双男主剧情吗

不是很期待双男主,我还是比较喜欢一个男主角和一个女主角的设定,这样重点突出,让人印象更加深刻。

㈥ 你觉得《大鱼海棠》电影里的三观有问题吗

《大鱼海棠》这部电影画面美、音乐美,唯独剧本单薄。说到三观真的有点问题:

遇上鲲,不过是场再普通不过的遇见。是 椿忘记族中老人的训导,一次次主动接近了这个吹埙的少年。 一次次无意的接近,才让鲲记住了这个不太一样的红海豚。为了一条鱼献上自己性命,我相信这不是鲲的本意。即便为初相遇的人又能怎样,在鲲的眼里椿不过一条红色海豚而已。

明明知道有规则,却偏偏去破坏。这是一切的根源。规则是用来打破的这句话仿佛很酷,却用血的事实告诉我们,规则是保护我们的。

饲养鲲的灵魂就像打开潘多拉盒子,一系列可怕的事情接踵而来,雨水开始发咸,夏天下雪椿的世界开始乱了。逆天行事,终归会受到天的责罚。在年轻的眼睛里,认准的事情总要弄出个结果。什么天规、什么惩罚,在一个生命面前只是过眼云烟。

这样执迷不悟并不值得去称道,当惩罚接踵而来时,停止才是最理想的选择。

当椿和鲲成为全族的敌人,当椿面临众判亲离,她依然为她欠下的债执迷不悟。鲲终要回到人类世界,此时椿已无所终,她最后的醒悟,更像一种无奈的选择。面对浊浪滔天,她终于知道必须为她犯下的错误付出代价。她抱着必死的心为了世界的安宁在爷爷的帮助下才完成补天,换来一片祥和。椿死过一次,懂得了天命,懂得了生命的平等。 只是有一点她没有明白,在全族人的利益面前,小我永远要屈居二线。所有把个人诉求放在第一位的永远不会得到真正的解脱。 在这场脱胎换骨的重生中,椿的成长还差那么一点。不错,她最后失去法力,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是湫的牺牲换回的,这不是椿个人努力的结果。

如果说他们是爱情的话,给人美好和希望的感情才是值得称道的。众判亲离并不是考验感情的筹码。

这部电影,在我看来更像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青春就是认清自己、看清世界的过程,湫以伟大的牺牲成全了椿的成长。但愿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做出这样的牺牲,但愿不是所有的成长都需要这样的一次脱胎换骨。

抛开那些过度宣传、饥饿营销、贩卖情怀等场外因素,为什么许多人能够接受《大圣归来》而无法接受《大鱼海棠》?

《大圣归来》很安全,因为基本上没有什么内涵,大家看电影就是图个热闹,看孙悟空多么帅,打打杀杀嬉笑怒骂90分钟就过去了。

但是看完《大鱼海棠》出来的许多人,心口都是闷闷的。鲲是好人、湫是好人、全村的人都是无辜的好人,为啥都要陪着一个绿茶婊倒了八辈子血霉?尼玛这是琼瑶剧啊,这是玛丽苏啊,这剧情真TMD坑爹啊……

其实编剧在这里冒了很大的险,他不想走《大圣》在剧情和人设上的安全牌,他想探讨的是,一个人为了心中的一个执念,到底值不值得一意孤行、背叛家园、辜负父母、伤害青梅竹马的暗恋者?

而影片给出的答案是:值得。

这与许多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从小受到的教育都大相径庭。

这让我想到了《色戒》。女主人公王佳芝就是一个大家嘴里典型的“三观不正”的“绿茶婊”,因为一时执念的爱情,毁掉了整个计划,累及身边的战友,却保护了一个日伪头子。



这不符合道德标准,但是这是值得我们讨论的人性。



张爱玲就是因为被国人诟病三观不正,其文学价值在多年以来被大大低估。还好有个李安,在几十年后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让我们有更多的讨论空间。

让我们回到《大鱼》中的椿,她有宠爱她的父母,有为她默默付出的青梅竹马,一生安稳平顺已经被安排好——长大之后接替母亲的事业,嫁给有权势的掌管水的巫祝奶奶的孙子湫……作为一个女人,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在片头,年迈的椿却说了这样的话:每个人都一样,吃饭、睡觉、喝水,在集体中,我们都是一样的面目,一样的动作,一样溶解在人群中找不到自己的身份,最终泯然众人……

从小受到的教育让我们明白,我们是集体的一份子,因此,我们不能够有越规矩的动作,不能够有鲜明的个性,不能够有过分的要求,事事要顾及他人,不能因为自己的特立独行而干扰甚至伤害别人……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面目一样的人,被规矩和纪律束缚,做着所有的人都在做的事情。

我们浸淫在儒家思想里太久,被集体观念束缚太久,要从众,不要特立独行,一切要顾及社稷苍生,为了集体要把自己放在最小……而《大鱼》里的鲲鹏来自《逍遥游》,《逍遥游》所提倡的就是不累于外物的绝对自由,这种价值观是与儒家思想背道而驰的。

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说,被外界束缚的人、活在别人眼光地狱中的人,已经丧失了其存在的根本,他认为:每个人有选择的自由。

我有选择我成为什么人的自由。

我有选择我到底爱谁的自由。

我有选择我过什么样的人生的自由。

只有属于我们自己的选择,才决定了我们的存在身份和我们与其他人的区别,才让我们不会泯然众人。

萨特又说,选择“自由”的同时,必须承担“自由”所带来的一切后果。

一意孤行的椿,背叛身边的一切,告别亲人,丧失天神的身份,忍受无尽的痛苦,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翻倒乾坤,水淹家园,只是为了心中的一个执念,因为她觉得这值得。

这样的女人,为了追求所谓的“自由”,累及旁人、辜负父母,却最终实现了她的愿望——观影的大家愤怒了:她不能得到幸福!!!

其实不能怪大家吐槽这样的剧情,因为让我们接近和认同一个离我们很遥远、令我们很陌生的价值观,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于是我们选择了简化这一切,把它用一个“玛丽苏”就代替了。

但是大家想想,其实这样是很不公平的。

--------------------------------------------------------------------------------------------------------

许多人都在义愤填膺地批判椿不懂规矩、任性妄为、大胆包天……但是,我能不能说,就是因为椿的幼稚和义无反顾,才令我而深深感动。因为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已经丧失了这种功能,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做到像椿这样的纯粹。我们要融入 社会 、注重社交和人际关系,我们正襟危坐、瞻前顾后、犬马怖惧,唯恐有一点闪失。

那么,在电影世界里,难道就不能容我们在想象中幼稚任性一回?哪怕只是幻想一下,感受一下,什么叫做“宁愿辜负整个世界,也要做到心中执着的事、守护觉得值得的人”,难道连这样都要遭到抵制么?

---------------------------------------------------------------------------------------------------------

最后贴一段今天在微博上看到的话:

“你不喜欢这个工作了想辞职,你觉得人心险恶不想恋爱,或者想出去玩也好,想放纵生活也好,这些都不等同于'做自己'。所谓做自己,是不再刻意的追求他人认同,并找到了自己认定可贵的、值得坚持的事,然后抛弃那些形式上和思想上的束缚,跟平庸的生活搏斗,跟无聊的时间对抗,不在乎输赢。”

首先,我并不知道别人怎样评价《大鱼海棠》,众口难调。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的意识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也并不关心别人是怎样评价它的。我知道的是,《大鱼海棠》很好,真的很好。

整部电影都是以椿的角度进行讲述,在影片最后的这段独白中我们也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整部影片的主旨。或者说别人口中“不正的三观”。但整部影片中许多细节都无时无刻不在向观众们传达着积极的东西。

爱人所爱。很多人认为湫对椿默默付出,青梅竹马的他们本应是天作之合,却因为一条大鱼的出现陷入诡异的“三角恋”,让椿对湫的感情视而不见。可椿的感情线从始至终都十分干净,始终是钟爱着鲲的。我们的湫也表现得十分有风度,纵使在境况万分危机的时刻湫也没有将鲲抛弃。

家人的默默关怀。椿的爷爷用自身去转嫁了湫身中的双头蛇毒,临终前对椿说“万物都有它的规律,谁都要过这一关。我知道你在做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所有人都会反对你。只要你的心是善良的对错都是别人的事。照着自己的心意走,爷爷会和奶奶一起,永远支持你。”这不仅暗示着后续的剧情走向,也传递着家人间浓厚的亲情。

继续前推,鲲的死的的确确是椿的过失这是毫无疑问的。面对鲲的妹妹的无助哭泣,涉世不深单纯善良的椿根本不可能无动于衷。知错就改这也算是“不正的三观”吗?

没错,椿也确实为了送鲲离开而不计后果,引发了一场灾难致使村民们背井离乡。可她也用行动告诉了我们她愿意自己的性命去弥补,最终也成功的化解了危局。影片中还有许多微小的感动都十分令人暖心。这样的《大鱼海棠》,有什么不正的吗?

为了这条鱼,全村人的生命算个屁啊?!鱼鱼这么可爱,为了报答他对我的救命之恩,我甚至舍弃了自己一半的寿命,你们为什么就不能奉献一下呢!这么没有集体荣誉感呢?

虽然剧本后半段竭力让女主弥补,使劲往回圆女主人设,但从一开始的人设崩塌已经导致这部剧三观已经倾斜,女主一开始被定义的善良在她对待家人的那一刻已经开始模糊,安静善良的青春期少女不会整日对家人绷着大长脸;不会沉迷玩鱼,疏远家人:

最后“别人死哥哥”她才想起生命可贵,众生平等。虽然最后没造成人员伤亡,但村子已经被强拆了!

为了一个人的救赎梦,你们也有奉献一下,实现普世价值观的伟大复兴!

总之,女主就是一位普世价值观的白莲花,绿茶属性有待商榷,毕竟初恋根本不懂爱情 ,有个哥哥不说破实在是再好不过了!人家对你一片心,你却把人当民工!

总结一下,做人不能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同样要求别人,也不能做“自认为正确的事干扰了他人的生活。 关注➕我

㈦ 大鱼海棠2电影什么时候上映

这个话目前的话应该是再过一年应该就是可以上人了,应该是在今年的过年的时候就上任了。

㈧ 《大鱼海棠》中的椿为什么只带一只耳环有什么说法

《大鱼海棠》这部动漫想必大家都看过,也可以说的是动漫天花板了,但是在动漫中,椿只带了一只耳环,小编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主要跟自身的性格有着相应的关系,椿表面上看起来虽然非常乖巧,但实际上是有些叛逆的,因此通过戴耳环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态度。第二个原因就是,想要展现自己的独立和坚韧。

小编认为这部动漫,应该跟“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有关,另外周深演唱的《大鱼》也能够让人感受到这部动漫的凄凉。而且动漫里面的画风颜色,包括一些人物的设计都非常的棒,另外每个人获得的启示,都是不一样的。

㈨ 大鱼海棠鬼之子介绍。比如说来源在哪有什么说法没....。或者有什么故事。想知道

我觉得湫给椿的鬼之子应该会在第二部出现,这东西太神秘了不敢深究🤔还有本小说叫《大鱼海棠之椿花湫叶》是写他们后续的,但现在看不了了,作者媛小溪我记得

㈩ 为什么说《大鱼海棠》是烂片

首先从是非观来说,绿茶婊对于自己引发的事件通常都是 全 无 悔 意!他她们绝不认为烂摊子是自己造成的,而且还觉得自己做得很对!女主角和踩我这个答案的多数都是这种人!他们会说怎么能怪我,我不知道会这样啊!又不是我要你替我挡刀的!其实,拒绝男二没毛病,但是一次又一次享用男二用命换来的欲望,心里面还说“是他自愿的”,那当然就是婊!
设定混乱,逻辑不通,人感情冲突莫名其妙,主角自私无能,每次都有人“自愿”为她挡刀。如果女主和男一之间是爱情,那么很可惜在整部电影里面,并没有感情的燃点和互动,打个比方说,把男一换成路边拾到的小猫小狗,对后续剧情也没啥影响。
如果是友情和报恩,那么就更加说不通,男一救女主,远没有男二付出的代价大。
所以,这部片子的女主,几乎是没有友情,没有亲情,没有爱情,翻着死鱼眼就知道养鱼……。
要知道,人物的设定,有时候甚至比剧情还重要,多年后你可能忘了故事情节,但是你会记住那个有情有义有担当的主角,很遗憾这部片子的女主,人设崩了……。另外片子的世界观难以令人信服,你能想象一下,掌管自然规律的“其他人”已经完成成人礼的,会无聊到掀棺材盖子来推动剧情?一句话,片子画面可以,剧情千疮百孔不能自圆其说,就好像一个想象力很丰富,但是语法都没学好的学生写的作文,通篇只有立意可赞。如果你不较真,随便看看,随便感动感动,也算凑合了,但作为电影来讲,一个故事逻辑清晰是最基本的要求,而这部片子做不到!女主认为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可以不计一切代价,但是这个代价并不是她一个人的,而是父母爷爷备胎还有全村人的,这真真的属于典型绿茶婊特征(表面人畜无害其实害人不浅)。
比如通篇是古典幻想画风忽然冒出一句台词“Music”,而这又几乎是全片唯一一处欧美的元素,突兀得不要不要的。又比如开篇时候说45亿年前地球大鱼人类灵魂balabala,然而片中的大鱼又是几千年前《山海经》的元素,有兴趣的可以查一下,36亿年前海水逐渐降温到80°,最早的细胞诞生于此,鱼类诞生于3亿年前,海豚则更晚!以亿万年为单位的科技元素和几千年为时间单位的传说元素融合在一起就好像吃火锅涮巧克力。
人物情感也莫名其妙,主角的妈妈发现大鱼(后果很严重,会导致村子覆灭)居然扔下水道就OK(眼不见为净?),这这这这……是妈妈脑残还是海天之怒脑残?,女儿争吵跑了也不去理;掌管世间运行规律的族群,村长一无是处;鲲的灵魂变成海豚,主角要养活它长大以后回到地面,然而回到地面以后按照剧情世界观他的灵魂还是一条在海里游泳的大鱼,这个设定真的很啰嗦怪诞,而且,若男主出现在女主村庄而导致海底世界覆灭,那么被海底世界掌控规律的地面世界可能安然无恙吗?剧情漏洞太多了,难道每个都需要观众自己脑补吗?
大家喜欢把这个片子和千与千寻对比,在《千》里面肮脏臭哄哄的河神,别人都不愿意帮助他清洗,主角小千仍然没有怨言的帮助河神清理干净,最后(靠自己的付出!)获得河神的礼物;而《大鱼》里面的主角椿面对老鼠瑟瑟发抖,捂着鼻子站在泥坑外等着湫,这个对棺材好奇(好奇怪的情节?)的主角,自己口口声声可以付出一切,但是出力送命的却是各个龙套。《千》主角是自己付出,而这《大鱼》主角的付出,是拉所有人一起下水,不干也得干。最严重的世界观冲突就在这里,如果你家楼下的二丫为了报答她们校草救过她一次,需要把你们整个单元楼烧了(别问我为什么影片设定也是这风格的。)然后二丫义无反顾地开始点火。请问你会赞同这种所谓的“人生哲理”吗?
补上一刀:既然说到借鉴上古神话设定,那么我可以告诉导演,古代传说中,凤凰非梧桐不栖,这并不是多冷僻的常识,你让奶奶变凤凰爷爷变海棠,是不是需要补补课了呢?

热点内容
孕妇梦到一朵木耳 发布:2025-07-13 18:30:05 浏览:591
甲丁香 发布:2025-07-13 18:28:59 浏览:696
雏菊樱花花语 发布:2025-07-13 18:22:35 浏览:113
抹花盆景 发布:2025-07-13 18:22:31 浏览:89
花木盆景之乡 发布:2025-07-13 18:19:39 浏览:351
盆景有缘人 发布:2025-07-13 18:12:37 浏览:642
小水沟荷花 发布:2025-07-13 18:11:47 浏览:163
荷花和大叔 发布:2025-07-13 18:11:01 浏览:161
丁香花环 发布:2025-07-13 18:10:52 浏览:54
时尚牡丹 发布:2025-07-13 18:10:17 浏览: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