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制赏荷花
『壹』 赞誉荷花的诗句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贰』 请问南宋描写荷花出名的诗词有什么
南宋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叁』 如何欣赏荷花
人们都喜爱荷花,并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着荷花的品质、色泽、幽香、风姿、神韵内------
看到“赏荷四则”的介绍容,感觉言简意赅、通俗易懂、韵意无穷、品之美妙。故转发上来。若能有助于大家欣赏荷花而从中获取更多的乐趣,就是我的心愿。赏荷四则一、赏荷之色:荷花的颜色有深浅之分,浓淡之别。有的色彩浓烈鲜艳,有的色彩素净优雅。宋.杨万里咏荷:“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素装”。
二、赏荷之香:荷花色香兼备,前人品荷香,讲究香的浓、淡、远、久之别,认为荷香以清淡、远久见长。故历代文人常以“香远溢清”、“荷香染衣”等词语来称赞荷花。
三、赏荷之姿:荷花的姿态以柔美取胜。唐.皮日休吟莲:“吴王台下开多少,遥似西施上素妆”,把荷花比作婀娜多姿的美女。
四、赏荷之韵:古人认为:不谐荷韵,难入高雅境界。韵是指荷的风度、品德和特性。宋.周敦颐《爱莲说》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就是荷韵。
『肆』 荷花古诗{带赏析的!!!!!!!!!!!}
http://www.ishici.com/
按你需要的,一一录入检索即可!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授这以鱼内,不如容授之以渔!
http://ke..com/
『伍』 千年宋莲于浙大艺博馆再绽芳华,这朵荷花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
今天是8月3日根据最新报道显示,在浙江的景宁地区,一株有着900多岁历史的古莲花竟然正式开花了,这株花朵可以说经历了900多年的岁月,终于在今天一展风华,可以说非常的令人感动。而根据报道,这株花朵是原来的丽水博物馆的研究院的研究员吴东海培育出来的,在两年之前,北京的国家植物园的一位朋友给吴东海寄来了一截藕,经过了吴东海老师的照料,竟然通过这一截藕,成功地培育出了这株花朵,那么这朵荷花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希望这株莲花可以开的更多更美!
『陆』 古人的诗文中赞美荷花的
【古人赞美荷花的诗句】
1、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2、莲
宋·苏轼
城中担上卖莲房,
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剥莲子,
露为风味月为香.
3、离骚(节选)先秦.屈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自译诗意:
剪裁绿荷做时装,缝纫白莲制衣裳.
君非知臣此中意,忠情如花有清芳.
4、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5、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6、采莲曲梁.萧纲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7、采莲曲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8、咏同心芙蓉诗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9、秋池一株莲隋.弘执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
10、曲池荷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11、乐府三首唐.孟郊
莲子不可得,荷花生水中.
犹胜道傍柳,无事荡春风.
渌萍与荷叶,同此一水中.
风吹荷叶在,渌萍西复东.
莲花未开时,苦心终日卷.
春水徒荡漾,荷花未开展.
12、渌水曲唐.李白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13、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14、采莲曲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15、采莲曲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16、新荷唐.李群玉
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
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
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
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17、北亭唐.李群玉
斜雨飞丝织晓空,疏帘半卷野亭风.
荷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
18、采莲曲二首唐.王昌龄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9、采莲子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20、莲唐.温庭筠
绿塘摇艳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21、莲叶唐.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22、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23、暮秋独游曲江唐.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24、赠荷花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25、女冠子唐.欧阳炯
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
艳情多,绶带盘金缕,轻裙透碧罗.
含羞眉乍敛,微语笑相和.
不会频偷眼,意如何?
秋宵秋月,一朵荷花初发.
照前池,摇曳熏香夜,婵娟对镜时.
蕊中千点泪,心里万条丝.
恰似轻盈女,好风姿.
26、荷叶宋.欧阳修
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
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
27、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8、红白莲宋.杨万里
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
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
29、新荷宋.朱淑真
平波浮动洛妃钿,翠色娇圆小更鲜.
荡漾湖光三十顷,未知叶底是谁莲?
自注:莲:怜,双关.
30、荷花宋.宋伯仁
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
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
31、东湖看荷花呈愿父宋.宋自逊
团团堤路行无极,一株一步杨柳碧.
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鬓边簪不得.
32、荷花宋.苏泂
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
昨夜夜凉凉似水,羡渠宛在水中央.
自注:渠:她.
33、荷花宋.王月浦
雨馀无事倚阑干,媚水荷花粉未乾.
十万琼珠天不惜,绿盘擎出与人看.
34、荷花宋.白玉蟾
小桥划水剪荷花,两岸西风晕晚霞.
恍似瑶池初宴罢,万妃醉脸沁铅华.
35、四望亭观荷花宋.姚勉
面面湖光面面风,可人最是白芙蓉.
分明飞下双双鹭,才到花边不见踪.
36、月下看白莲宋.杨公远
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
只应舞彻霓裳曲,宫女三千下广寒.
37、西湖夏景宋.程安仁
五月湖中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靓妆玉面映波光,细袖轻裙受风举.
38、湖边宋.崔复初
西子湖边水正肥,鸳鸯双浴湿红衣.
蜻蜓立在荷花上,受用香风不肯飞.
39、雨后池上宋.刘颁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40、莲花宋.张文潜
平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摇柄.
水宫仙子斗红妆,轻步凌波踏明镜.
41、雨中荷花宋.杜衍
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
一阵风来碧浪翻,真珠零落难收拾.
42、咏莲宋.杜衍
凿破苍苔涨作池,芰荷分得绿参差.
晓开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妇出浴时.
43、采莲曲宋.何应龙
采莲时节懒匀妆,日到波心拨棹忙.
莫向荷花深处去,荷花深处有鸳鸯.
44、荷花宋.江万里
结亭临水似舟中,夜雨潇潇乱打篷.
荷叶晓看元不湿,却疑误听五更风.
45、荷花宋.释仲殊
水中仙子并红腮,一点芳心两处开.
想是鸳鸯头白死,双魂化作好花来.
46、画荷花二首宋.释云岫
三千美女学宫妆,占断薰风水一方.
试问画工何处在,移来五月鉴湖凉.
高擎万柄绿参差,匹练横铺锦一机.
喜对薰风描写得,秋风夜雨不敢知.
47、采莲曲宋.邹登龙
平湖淼淼莲风清,花开映日红妆明.
一双鸂鶒忽飞去,为惊花底兰桡鸣.
兰桡荡漾谁家女,云妥髻鬟黛眉妩.
采采荷花满袖香,花深忘却来时路.
48、东湖荷花宋.释文珦
酣红腻绿三千顷,总是波神变化成.
出自淤泥元不染,开於玉井旧知名.
暑天胜似凉天好,叶气过於花气清.
何事濂溪偏爱此,为他枝蔓不曾生.
49、荷花宋.湛道山
涌金门外凉生早,无数荷花斗娇好.
自怜贫病不出门,无奈心情被花恼.
夜来一雨愁思浓,晚看玉露垂庭草.
便须扶杖买兰舟,莫待红妆被霜老.
50、采莲宋.秦观
若耶溪边天气秋,采莲女儿溪岸头.
笑隔荷花共人语,烟波渺渺荡轻舟.
数声水调红娇晚,棹转舟回笑人远.
肠断谁家游冶郎,尽日踟蹰临柳岸.
51、荷花宋.董嗣杲
天机雪锦织鲛绡,艳朵亭亭倚画桥.
无垢自全君子洁,有姿谁想六郎娇.
翠房分菂莲须褪,玉藕抽丝暑叶摇.
花里不妨呼净友,采香须棹月明桡.
望采纳~
『柒』 描写荷花的古诗词宋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版蜻蜓立上头权?
子夜吴歌
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
韩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
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
『捌』 农历六月荷花月,赏读五首古诗里的荷塘月色,满身明月看荷花
荷塘月色古诗五首,十里荷花带月看,兼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公历的七月,应对农历的六月,自宋朝以来,大面积种植荷花,不但保证了莲子莲藕的丰产,还拉动了以荷花观赏为主的夏日消暑游。尤其是在南宋,京都杭州拥有西湖,以六月荷花为鼎盛,遮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六月消暑游湖赏荷花,形成风气流布,在江南形成民俗,以至这一时段,专门有观莲节,后来逐渐定型到六月二十四日,被称为荷花节或者荷花生日。
而六月就是荷花月,荷月,莲月。
那么农历六月十五,是传统的半年节,又是夏天酷暑中间,最明丽的月光,和此时的荷花相映成趣。自古写月色荷花的诗句,特别美。
实际很多当代都市人是通过民国初年的文学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了解最美丽的月色荷花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朱自清这首《荷塘月色》究竟是写的那个月,哪一日。有着古典文学深厚素养的朱自清,此文章的结尾,标注”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 清华园 。“
人们通过他的荷塘月色,领略: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实际上这里点出了满月,文本开头,也强调了一声“ 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夜里,总该另有一 番样子吧。”
他写的是农历六月十五的圆月荷花,荷塘月色。而且这个日子,是个文学上的按钮,或者普通人在当时已经不以为意,毕竟是一个崇尚新生活新时代新文明的时代。但是朱自清不会不明白,历史上的这段时间,曾经有过无数看荷花赏明月的风雅和热闹。就算是时代改变了,明月荷花,是可以和雪中梅花媲美的清傲。
这是他在压抑的时代氛围里,向自然和文化寻求共鸣和解脱。所以他漫步荷塘,从眼前美丽的月光下的莲花,想起历史采莲赏莲之胜,而自己也站成了荷花一样吧。那是精神的傲然和皈依。
正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美,让我们顺着他的思路向上,溯源古诗里的荷塘明月。
“中流有荷花,花实相芬敷。
田田绿叶映,艳艳红姿舒。
圆月初出海,澄辉来满湖。
无用诚自适,年年玩芙蕖。" 中唐 · 权德舆《侍从游后湖宴坐》
这是中唐丞相陪着唐宪宗在夏天的明月夜赏荷花,可见君丞关系亲厚。
皇家园林,自有荷花盛美,况且荷花塘和竹林都是天然空调,陪皇帝夜晚消暑,到湖中赏月,这是一件幸运幸福的事。自唐玄宗礼贤臣子,很多良辰美景,可以拉近帝王和臣子的感情,更深的捆绑在一起。
这游船在御湖划得远,直到划到有荷花盛开的区域。
在湖水中间的荷花,花叶茂密,且盛开到有花有果。这是农历六月的湖上美景。因为此时花多果少,荷花绽放,露出里面的莲台,是最美丽初开的季节。
一望无际的荷叶上面,是一朵朵红色的荷花,在湖风暮色里摇曳。
我们知道,荷塘夏夜最凉快,是因为,湖区和荷叶形成清凉的低温空气,形成对流风,吹向湖边。 所以这些荷花是天然微微在晚风里摇曳的。
而到了圆月初上的时候,澄澈的月光布满了荷花塘荷花湖。
这种银色的月光,让荷花更低温仙美。
所以权德舆发自内心说,我陪伴皇帝,没有刻意装出开心,是真的在这样的大空调里舒爽自在,都说伴君如虎,我倒愿意,年年在这里陪伴皇帝。
”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
祇应舞彻霓裳曲,宫女三千下广寒。“ 宋末元初 · 杨公远 《月下看白莲 》
荷花的特性是一个区域如果是一种莲花,那么很可能方圆几百里,都是同一种荷花品种。这是荷花在史前遭遇过冰川,留下不多的种子。而留下来的荷花奋力生长,花色都相似,且遗传稳定。常见的有粉色莲花,淡紫色莲花。纯净的白色或者黄色莲花很少。
在唐朝,白居易在九江路上,看见过纯白的莲花,另外就是在江南。白居易非常喜欢。在九江的时候,他就想带回长安洛阳,作为新发现的荷花品种培养推广。后来在扬州,他有看到了这里有纯白色的莲花。
白居易本身姓白,对于白色的花有种偏爱,白菊,白牡丹,白色木槿,这次看到白莲花后,十分钟爱,带回京城养殖,并且推广。
到了宋朝,更注重荷花的培植。因为白莲花主要产自岭南,而逐步推广到长江流域。作为观赏莲花,往往和红色的莲花并栽种一起,形成红红白白的落错壮观。
也有的地方,专门种植白色莲花,一是建宁白莲,莲藕雪甜,莲子清糯,而是白色荷花如果形成壮观的种植,其通体洁白,皎洁清新,是另一种夏日清凉的美好。
比如这位诗人,是有幸看到了月光下千万朵白色荷花的盛开和摇曳。
那雪白的花,如同银白的月色。
这个一般般,不是普通,是模样相同。
花和月光都如雪,在这夏夜的十里湖区。
荷塘夜晚本就相对清凉,何况是千万朵,十里白莲花盛开。
毋庸置疑,这样广阔的湖面,是有风的。风中白荷花在月光下摇曳。
那是月宫里三千仙子,下凡了,自带冰雪仙气。
“葛裙蒲履帽乌纱,迤逦乘凉到水涯。
数寺晚钟声未歇,满身明月看荷花。” 宋 · 宋伯仁《羊角埂晚行》
农历六月,进入溽暑,往往夜间也暑气逼人,直到下半夜或者凌晨缓解。
暑热的盛夏,人们夜晚的户外活动增多,宋朝开始都市城镇不再设置宵禁,这样的夜晚,实际和当代也差不多,到处都是人,人们寻找有风的地方纳凉。通常,就是近水,近荷花。
这位宋朝仁兄,穿着最透气的葛布裙子,草鞋,带着纱网,就顺着人流散步,直到走到有水有荷花的地方。这里已经接近或者就是郊区,因为可以听到几座寺庙的钟声云板。
不用担心他的孤单,名山多被僧人占,夏水总是平民栖。这荷花湖边不缺人,有人扇扇子,有人席地而卧。当然宋伯仁心中有美,他就是要在六月十五,看荷花,借荷花消暑气,借荷花提精神。
最喜欢他满身明月看荷花。因为自己就是画中人。
明月荷花之美,也美在月光花香席卷着他。
有荷花人气的地方比旷水安全,这是真正的人间天上。
”银床破睡雾笼纱,翠簟湘纹卷浪斜。
小院夜深凉似水,一池明月浸荷花。“ 南宋 · 陈必复《夜轩纳凉 》
宋朝人在庭院里培养小型池莲,碗莲,占地面积不大,但是花叶扶苏,花香扑鼻,夏夜自然有种消暑畅美。
在夏天的后半夜,难得的凉风醒来,暑气渐消,有种清凉美。
此时躺在窗户下,看着一窗明月照进帘子,落在枕席上。这样的夏夜,如果没有云,是可以看书的,不借萤火。
而最美的是窗台上,小园里的碗莲,在月光下摇曳,仰头看去,仿佛荷花开在天上,那天上如天池,月光沐浴着荷花。
夏夜热而失眠,有了荷花就不同。可以助兴,可以消暑,也可以助眠。
“乘凉最好是琴台(琴台在月湖,好事者多纳凉于彼。),
万柄荷花槛外开。
直到夜深方罢饮,一船明月遇河来。 ”清 · 叶调元《汉口竹枝词 其二十七 时令 》
武汉包括以前的汉口,自古就是夏天的火炉地。
在空调没有成为日用品时,夜晚在街上在湖边睡竹床竹席,是一道夏夜风景。什么礼仪都让位于乘凉夏睡。
夏夜的宵夜,自古而然。因为有人的地方必然有消费。
这是清朝的月湖琴台,因为传说钟子期伯牙在此以琴相知。
到了清朝的夏夜,这里人流如织,享受荷花清风,我更能想到,这湖边肯定有露天夜睡的平民。
每个人按照能力在这里各取所需。有点闲银子的人,拉着朋友彻夜宵夜。
等到半夜,明月上来,万朵荷花送来凉风,是良辰美景,友谊兼顾的人生乐事。
这里的荷花特别肥美,想必也沾上了人间烟火气。
农历六月,有小暑大暑,更有明月荷花。
如果睡不着,不妨顺着人流去湖边走动走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去看看最热的夏里,最美的花。荷花盛开而清凉,恰如你我的心。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玖』 有关赏荷花的诗句
九月花神陶令公,鹤发苍颜貌不同。
秋来菊花开尽蕊,江上芙蓉映水红。
重阳节,落帽风,万花凋零寒气冲。
露着衣襟身觉冷,竹炉汤沸火初红。
晋•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字,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对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和郭主簿
晋•陶渊明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李白《感遇》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唐•白居易《重阳夕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唐•释皎然《九日与陆羽饮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唐•陆龟蒙《亿白菊》
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湘滞未容回。
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
唐•黄巢《咏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黄巢《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裁,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欧阳修《菊》
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陆游《晚菊》
蒲柳如懦夫,望秋已调黄。
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
眷言东篱下,数株弄秋光。
粲粲滋夕合,英英傲晨霜。
高人寄幽情,米以泛酒觞。
投分真耐久,岁晚归枕囊。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张孝样《鹧鸪天》
一种浓华别样妆,留连春色到秋光。
能将天上千年艳,翻作人间九月黄。
凝薄雾,傲繁霜,东篱恰似武陵乡。
有时醉眼偷相顾,错认陶潜作阮郎。
宋•史铸《咏翻集句》
东篱黄菊为谁香,不学群葩附艳阳。
直待索秋霜色裹,自甘孤处作孤芳。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
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明•唐寅《题菊花图》
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
尽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
明•文征明《咏菊》
菊裳茬苒紫罗衷,秋日融融小院东。
零落万红炎是尽,独垂舞袖向西风。
明•沈周《菊》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明•高启《晚香轩》
不畏风霜向晚秋,独开众卉已凋时。
地荒老圃苔三径,节过重阳雨一篱。
秋色苍茫人欲醉,寒香冷落蝶先知。
山翁独念同衰晚,坐对幽轩每赋诗。
董必武《赏菊》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蘅芜君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潇湘妃子
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蕉下客
菊影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枕霞旧友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潇湘妃子
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蕉下客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
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毛泽东《采桑子》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拾』 中国历代文人对荷花的描写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咏荷诗~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采莲曲~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采莲曲~南朝梁·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荷花~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莲塘~明·黄琼
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采莲曲~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三五小船撑将去, 歌声嘹亮赋采莲。
◇芙蓉~清·郑板桥
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藕乡随思~现代·暇文
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异乡落泊伤穷乱,故里重归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来游。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无题·其二】~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夏日怀友~徐玑
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良宵恐无梦,有梦即俱游。
◇【浣溪沙】·薛昭蕴
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南乡子】·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兢折团荷遮晚照。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思帝乡】·孙光宪
如何? 遗情情更多!永日水精帘下敛羞蛾。六幅罗裙地,微行曳碧波。看尽满地疏雨打团荷。
◇【忆余杭】·潘阆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清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采桑子】·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临江仙】·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甘草子】·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蝶恋花】·晏几道
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晌,双纹翠簟铺寒浪。雨罢苹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生查子】·晏几道
长恨涉江遥,移近溪头住。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无端轻薄云,暗作廉纤雨。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
◇【阮郎归·初夏】·苏东坡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永遇乐】·苏东坡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满庭芳】·黄庭坚
修水浓清,新条淡绿,翠光交映虚亭。锦鸳霜鹭,荷径拾幽萍。香渡栏干屈曲红妆映、薄绮疏棂。
风清夜,横塘月满,水净见移星。堪听,微雨过,姗藻荇,便移转胡床,湘簟方屏。
练霭鳞云旋满,声不断、檐响风铃。重开宴,瑶池雪满,山露佛头青。
◇【黄莺儿】·晁补之
南园佳致偏宜暑。两两三三,修篁新笋出初齐,猗猗过檐侵户。
听乱芰荷风,细洒梧桐雨。午余帘影参差,远林蝉声,幽梦残处。
凝伫,既往尽成空,暂遇何曾住?算人间事,岂足追思,依依梦中情绪。
观数点茗浮花,一缕香萦炷。怪道人道:陶潜做得羲皇侣。
◇【南柯子】·《唐宋诸贤绝妙词选》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那年沽酒那人家?
◇【菩萨蛮】·魏夫人
红楼斜倚连溪曲,楼前溪水凝寒玉。荡漾木兰船,船中人少年。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波上暝烟低,菱歌月下归。
◇【苏幕遮】·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
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浣溪沙】·张元干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临江仙】·叶梦得
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萧萧疏风乱雨荷。微云吹尽散,明月堕平波。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
无人能唱采菱歌。小轩枕簟,檐影挂星河。
◇【念奴娇】·姜夔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
冷香飞上诗句。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
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燕归梁·风莲】·蒋捷
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翠云队仗绛霞衣,漫腾腾,手双垂。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彩凤,乱惊飞。
梦回不见万琼妃,见荷花,被风吹。
◇【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爱煞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