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萨瑟兰花腔

萨瑟兰花腔

发布时间: 2022-08-31 06:59:18

① 花腔女高音经典曲目有哪些

《魔笛》:夜后

《后宫诱逃》:康斯坦茨

《伊多门农》:艾莱克拉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弗特女士

《纳布果》:阿比盖勒

茶花女》:维奥列塔

《安娜·博林娜》:皇后安娜波龙娜

《玛丽亚司图亚德》:女皇司图亚德

《魔鬼罗伯特》:女皇伊丽莎白一世

《毒饮》:波佳

《诺尔玛》:诺尔玛

《丹达碧翠斯》:碧翠斯

《哈姆莱特》:奥菲利亚

《弄臣》:吉尔达

《罗密欧与朱丽叶》:朱丽叶

《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策宾妮塔

《霍夫曼的故事》:奥林匹亚

《拉美莫尔的露琪亚》:露琪亚

《联队之花》:玛丽

《夏莫尼的琳达》琳达

《清教徒》:埃尔维拉

《梦游女》:阿尔米娜

《凯撒大帝》:克里奥佩特拉女皇

《迷娘》:费泽琳娜

(1)萨瑟兰花腔扩展阅读

花腔女高音的音域比一般女高音还要高,声音轻巧灵活、色彩丰富,性质与长笛相似,擅于演唱快速的音阶、顿音和装饰性的华丽曲调,用以表现欢乐的、热烈的情绪或抒发胸中的理想。

花腔女高音一般分为:

1、戏剧花腔女高音,是戏剧女高音的分支声部。这个声部柔韧、灵活,声音具有极具戏剧表现能力的同时还具有弹性。声音线条厚重但具有灵活的拓展高声区,同时拥有高贵的抒情线条和强大的声音力度变化能力。灵活和力度本是人类声音生理结构特征两种相互矛盾的声音类型,因此,戏剧花腔女高音是一种极为稀有的女高音声部。

著名戏剧花腔女高音歌唱家:琼·萨瑟兰、嘉拟娜·伦巴、琼·安德森。

2、抒情花腔女高音,这种类型的声音具有极高的高音区,高音区的声音质量光辉灿烂,灵活明亮,但低声区却略显单薄。纯洁、热情、多愁善感是这个声部的性格特点。

典型角色如《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罗西娜。

代表人物:我国著名的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

花腔这个术语表示在主旋律上演奏的连续装饰音。为了实现这种效果,歌唱者首先演唱主旋律,而后围绕主旋律演唱装饰音以此创造出各种音乐和戏剧效果。这种装饰音提供了一种表述人类喜怒哀乐心情的艺术表现手段。每位歌唱家都可能具有一种属于自己风格的装饰音演唱形式。

代表作家有:唐尼采蒂、贝利尼、罗西尼、亨德尔和莫扎特。花腔并不是女高音的专利,类似的装饰音演唱风格也经常出现在次女高、男高、男中和男低音声部。

② 花腔女高音训练技巧

花腔女高音训练技巧

花腔女高音是指具有花腔演唱技巧的女高音,换言之,就是主要在高音区的炫技演唱。下面由我为大家分享花腔女高音训练技巧,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气息的训练

萨瑟兰是二十世纪“花腔艺术的典范”,她的高音非常精彩、泛音很高,而且很轻。她非常讲究呼吸下沉持久。她的花腔非常集中,但中低声区也非常宽厚。她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正确的呼吸,我就不可能65岁还在演唱”。所以说,正确的呼吸对歌唱是非常重要的,唱花腔更是如此。一般的歌唱呼吸有三种类型: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联合呼吸,而在训练花腔女高音方面,则应侧重于胸腹式呼吸法。这种方法简单来说即是感觉吸气时前胸自然打开,腰腹肌四周向外扩张,为了使学生易于理解,我们在教学中经常用这样的比喻说法:吸气时就像是人被惊吓到的状态,歌唱时气是往外叹出去的,而在唱的同时我们要一直保持吸气的`状态,在外有呼与吸形成的一种对抗,在内有腰腹肌与横隔膜形成的另一种对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呼吸的支持。花腔女高音音区较高,因此,只有在深呼吸的支持下才能更好地完成高难度的演唱。

(二)柔软性的训练

声音的柔软性训练是发掘花腔女高音的基本嗓音训练之一,也是花腔女高音发声技巧质量的重要保证。训练声音的柔软性对掌握花腔技巧十分重要。当然,声音柔软性的训练也有一定的难度。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建立较强的气息与机理的对抗力量,加强横隔膜的扩张力,并把其巧妙的运用在歌唱上;(2)歌唱时,咽管绷紧,后咽腔通道立起来,像一根管子一样直穿后背;(3)训练正确的喉型,并把喉咙打开,随着时值的延长,舌根推前迫使咽喉前后拉开;(4)需要从每个元音的延长音上去建立状态,在有气息支持的支点上让声音通过管道呈抛物线状从头腔传出去。

(三)跳音的训练

“跳音”也称“顿音”。跳音就是指在起音前嗓门做出闭合挡气时所弹出的果断的、准确的、干净的音质。这一系列的动作对于花腔演唱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训练跳音时,以横隔膜和腹肌有弹性的、急速且有力的扩张与收缩,而后声音通过后咽腔通道从头腔的共鸣点处抛出,发声状态积极、有弹性,声音集中,颗粒性和穿透力十分强。如:一些学生在平常笑的时候声音位置很高、很轻盈且声音集中。所以在声乐教学中,我通常会要求学生用平时大笑的感觉唱每一个跳音。因此,歌唱者在训练跳音时可以适当选择一些上下行音阶、琶音分解和一些音程的跳进的练习曲来进行训练,先选择慢速训练,待技巧纯熟以后可加快速度。经过长时间的跳音训练,歌唱者在演唱一些含有花腔华彩部分的歌曲时就会显得更加得心应手。

(四)装饰音的训练

装饰音属于旋律范围,在演唱中既能增添旋律的色彩又能增加节奏的活力。唱好装饰音是作为花腔女高音的一种基本技巧。装饰音有回音、琶音、波音、倚音、滑音等多种类型,而且它们的唱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训练过程中便增加了不少难度。练习装饰音重点要求的不是速度,而是要求把每个音都唱准确、唱精致,而且声音不宜太过笨重。装饰音通过先开声门,气吹声带振动,进而发出声音。而对于声音过直过硬的声乐学习者来说,这一训练方式可以帮助他们纠正声音过直过硬的毛病。所以一开始要慢练,起音不要过强,节奏要稳,等技巧成熟一些再逐渐加快速度,唱得轻巧且潇洒。

花腔女高音技巧练习

和弦式分解练习

进行和弦分解式跳音练习,既要跨度大又要速度快,在气息流动的同时,保持横膈膜的弹跳性,将每个跳音都建立在横膈膜柔韧的基础上,软口盖上台,打开声门,保持口腔放松和咽壁挺立的正确状态, 利用横膈膜的弹跳轻盈让每一个跳音都保持通透,使每个颗粒般的声音都有着精确音准和均匀力度。

上下行快速音阶练习

在练习花腔上下行快速音阶走句时,每个音都要音准精确、有力度富有弹性,在音与音之间要保持连贯平稳,声音高位置和面罩共鸣也要保持统一,气息大量的储存在腰部,横膈膜作为支点,保持柔韧性,有控制地使气流轻柔快速地跑动起来,每个音都要落到气息支点上。特别要注意下行的时候,人会下意识地因为音高的降低而使声音位置慢慢下塌, 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持好做准备时的状态,切记疏忽。

;

③ 女高音是什么

女高音(soprano)音域指成年女歌手能达到的声音频率最高的(通常是c1-c3,即小字一组的c到小字三组的c)范围。下面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女高音的相关知识吧。

女高音的简介

花腔女高音音色华丽清脆高亢,善於快速的装饰音群,在高音处极为灵便,根据其号型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抒情花腔女高音与戏剧花腔女高音。

抒情女高音是最多的一种女高音,其音色柔美而富感情,多数歌剧角色都由这一个声部的歌手担当。

戏剧女高音声音浑厚洪亮,富有戏剧性,能处理极端强烈的戏剧变化。

另外有一种被称为“瓦格纳女高音”的女高音,其号型、音量与浑厚程度较戏剧女高音更胜,这样的特点也使得她们能够胜任瓦格纳的歌剧中对女高音的要求。但这种“瓦格纳女高音”十分稀少。

女高音的音域

女高音的音域通常是从中央c即小字一组的c到小字三组的c。但因其声部不同又有不同的情况。

花腔女高音是所有声部中最高的声部,优秀的花腔女高音声音轻巧灵活,色彩丰富,性质与长笛相似,擅于演唱快速的音阶、顿音和装饰性的华丽曲调。她们往往能以极高的花腔技巧演唱高过小字三组的c的音域,利用饱满而空灵的头声将这些极端的高音表现的淋漓尽致,绝不是简单的尖叫。比较著名的例子是莫扎特的著名歌剧《魔笛》中夜后的唱段《复仇的火焰在我胸中燃烧》,其中为了表现夜后愤怒,作曲家采用了一长串连续极高的花腔,最高音达到了HighF。这也是花腔女高音们极其钟爱的,能展现其高音能力与花腔技巧的一个唱段。当然还有更高的例子,例如安东尼奥·萨列里的两幕歌剧《重建欧洲》(《L’Europa riconosciuta》)中还出现了HighG。但并非所有花腔女高音都可以唱这样的高音,也并非所有花腔女高音的作品都是有这样高的音符。其他的例子如意大利作曲家贝内狄克特的声乐变奏曲《威尼斯狂欢节》也是由花腔女高音独唱。

抒情女高音的音域通常是从小字组的b到小字三组的c。她们声音宽广而清朗,与花腔女高音相比更为柔和,擅于演 唱歌 唱性的曲调,抒发富于诗意的和内在的感情,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怨》就是一首抒情女高音独唱曲。虽然她们的声部不处在最高或最低的极端处,也不以力量、浑厚程度等特性著称(有一些女抒情女高音也具有浑厚、有力等特性,不可一概而论),但正因为她们音色的单纯柔美,作曲家通常借由这一声部塑造天真脆弱而多愁善感的角色。普契尼的歌剧《强尼·史基基》中一首著名咏叹调《我亲爱的爸爸》(《O mio babbino caro》)是最典型的抒情女高音的作品,历来也深受女高音们喜爱,被无数女高音歌唱家演绎过。

戏剧女高音的音域通常从小字组的a到小字三组的c。她们的声音坚强有力,能够表现强烈的、激动的、复杂的情绪,擅于演唱戏剧性的喧叙调。意大利作曲家 威尔第的歌剧《阿伊达》第一幕第一场中的《胜利归来》就是一首典型的戏剧女高音独唱曲。

女高音的代表人物

1.伊丽莎白·施瓦尔茨科普芙(Elizabeth Schwarzkopf)

2.比尔吉特·尼尔森(Birgit Nillsson)

3.丽娜塔·苔巴尔迪(Renata Tebaldi)

4.玛丽亚·卡拉斯(Maria Callas)

5.琼·萨瑟兰(Joan Sutherland)

6.蕾昂泰茵·普莱斯(Leontyne Price)

7.贝克佛蕾·西尔斯(Beverly Sills)

8.蒙茨克拉特·卡巴耶(Montserrat Caballe)

④ 萨瑟兰的人物评价

琼·萨瑟兰嗓音清亮剔透、华美淳厚,1964年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上演《拉美莫尔的露契亚》时一举成名,曾被世界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卢西亚诺·帕瓦罗蒂(Luciano Pavarotti)称赞为“最伟大的世纪之声”。
她的儿媳海伦在接受澳大利亚日报《悉尼先驱晨报》(Sydney Morning Herald)采访时表示:“琼·萨瑟兰是对这个世界有杰出贡献的人物,但她对我们来说就是亲亲近近的家人,我们对她的死讯感到非常悲伤。”
对于歌剧界来说,失去一位如此出众的女高音是一种莫大的遗憾。著名指挥家安东尼奥·帕帕诺(Antonio Pappano)对萨瑟兰的评价为“一位伟大的女高音,她在舞台上光芒四射,无人能比。她对花腔艺术唱法的巨大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但现在我们失去了这样的一位伟大人物”。

⑤ 花腔女高音的简介

花腔女高音一般分为: 戏剧花腔女高音,即:Dramatic coloratura soprano
戏剧花腔女高音是戏剧女高音的分支声部。这个声部柔韧、灵活,声音具有极具戏剧表现能力的同时还具有弹性。声音线条厚重但具有灵活的拓展高声区,同时拥有高贵的抒情线条和强大的声音力度变化能力。灵活和力度本是人类声音生理结构特征两种相互矛盾的声音类型,因此,戏剧花腔女高音是一种极为稀有的女高音声部。
著名戏剧花腔女高音歌唱家:琼·萨瑟兰、嘉拟娜·伦巴、琼·安德森。 抒情花腔女高音,即:Lyric coloratura soprano
这种类型的声音具有极高的高音区,高音区的声音质量光辉灿烂,灵活明亮,但低声区却略显单薄。纯洁、热情、多愁善感是这个声部的性格特点。典型角色如《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罗西娜。代表人物:我国著名的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
花腔这个术语表示在主旋律上演奏的连续装饰音。为了实现这种效果,歌唱者首先演唱主旋律,而后围绕主旋律演唱装饰音以此创造出各种音乐和戏剧效果。这种装饰音提供了一种表述人类喜怒哀乐心情的艺术表现手段。每位歌唱家都可能具有一种属于自己风格的装饰音演唱形式。代表作家有:唐尼采蒂、贝利尼、罗西尼、亨德尔和莫扎特。花腔并不是女高音的专利,类似的装饰音演唱风格也经常出现在次女高、男高、男中和男低音声部。

⑥ 琼·萨瑟兰的介绍

琼·萨瑟兰,1926年出生,澳大利亚歌剧女高音歌唱家,以其花腔角色闻名国际。被誉为美声女王。曾就读于悉尼音乐学院,1964年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上演《拉美莫尔的露契亚》时引起轰动,谢幕达三十次之多。她总是将非凡的技巧同丰富的感情融为一体,她清亮剔透、华美淳厚的嗓音会让你整个世界都明亮起来。

⑦ 琼·萨瑟兰的演艺经历

达姆·琼·萨瑟兰Dame Joan Sutherland(1926-2010),著名澳大利亚女高音歌唱家。曾就学于悉尼音乐学院,1947年首次登台,演出歌剧《狄东与伊尼阿斯》的音乐会版。开始其艺术生涯。1949和1950年两度获澳大利亚声乐比赛奖。1951年赴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进修,翌年在科文特花园歌剧院演出。1954年改唱花腔女高音,先后在欧洲各地著名歌剧院和音乐节演出。1964年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上演《拉美莫尔的露契亚》时引起轰起,谢幕达三十次之多。 被公认为花腔艺术的典范。
她的嗓音清亮剔透、华美淳厚,继承和发展了意大利唱法传统。她总是将非凡的技巧同丰富的感情、深刻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即使是最缺乏个性、最器乐化的句子,也要赋以活生生的感情内容,而绝不炫耀卖弄技巧。今天,人们公认她是花腔艺术的典范。
1947年她以歌剧《狄东与伊尼阿斯》开始了其艺术生涯,1949年与1950年两获澳大利亚声乐比赛冠军后,便名震澳洲。1951年萨瑟兰获奖学金赴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进修,师从C·凯里。第二年便在修道院花园歌剧院登台。最初演配角。1953年第一次演唱主角,在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的《假面舞会》(Un ballo in maschera)中饰艾美丽娅,后又扮演莫扎特《魔笛》(Die Zauberflöte)中的女主角。在伦敦她与其大学同学理查德·波宁吉Richard·Bonynge(指挥家与钢琴家)相聚,并于1954年成婚。萨瑟兰的丈夫虽然主修钢琴,但其对声乐尤其是对意大利正宗美声的技巧颇有研究,正是由于他清楚认识萨瑟兰的音质与潜力,波宁吉认为她不适合演唱纯戏剧女高音,建议她向抒情女高音的方向转变。在丈夫的帮助与鼓励下,她进步极快。在其悉心调教下,5 年后萨瑟兰再次复出时已成为一名优秀的花腔女高音。
1959年是萨瑟兰她演艺生涯的转折点,该年2月17日,她在科文特花园剧院唱唐尼采蒂的《拉莫摩尔的露契亚》中的露契亚,获得巨大成功。回英国之后,她又在《清教徒》中成功地扮演了艾尔薇拉,从此世界各大歌剧院都向她打开了大门。
1961年, 萨瑟兰首次在歌剧的故乡意大利登台,其精彩的演唱震惊威尼斯。不久,又在法国巴黎大剧院引来如潮的好评。翌年4月,她终于登上米兰斯卡拉歌剧院舞台,主演歌剧《拉美摩尔的露齐亚》,首演当晚,剧院饰满鲜花,这是一种破格的待遇,而当演出结束时,她竟被热情的观众呼唤出场谢幕达3 0余次。同年秋,美国三家最大的歌剧院旧金山、芝加哥和纽约大都会力邀萨瑟兰,其演出盛况被评论界说成是十年鲜见的盛大事。同年以扮演同一角色首次登上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舞台。1963年她替代作为权威的玛丽亚·卡拉斯,唱出了最好的《诺尔玛》,其演技得到了全世界的赏识,被认为是20世纪第一流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并从此一跃成为“美声女王”。
1965年,在阔别澳洲14年后,萨瑟兰首次回到家乡演出,并开始与帕瓦罗蒂合作,报界曾有这样的评论:“掌握美声的能力无法用语音形容,这是非凡的技艺,它的可能性简直是无限的”。她在澳洲巡回演出多场,把她所有擅唱的曲目都献给了家乡。在墨尔本的最后演出结束时,欢呼和掌声延续了4 0分钟,这在澳洲的音乐生活中是绝无仅有的。
从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萨瑟兰与帕瓦罗蒂在波宁吉指挥下录制了一系列歌剧唱片,他们的演唱,最杰出的是唐尼采蒂与贝里尼的作品。萨瑟兰的贡献,是把卡拉斯的声乐戏剧激情和歌唱技巧独具一格地结合起来,以此证实美声的真正美妙之处在于把歌唱的戏剧性和深刻的内容、卓越的技巧溶汇在一起.。1979年,她被授予英帝国勋章女爵士称号。
唐尼采第的《Lucia di Lammermoor》是意大利美声学派的代表作,对女主角的声乐技巧要求异常的高,据说演绎这部歌剧的最佳人选有三位,分别是格鲁贝洛娃(E dita Gruberova),玛丽亚・卡拉丝(Maria Callas)和琼・萨瑟兰(Joan Sutherland)。而第一位斯洛伐克的爱狄塔·格鲁贝罗娃的露齐亚又最为听众喜爱。因为许多歌唱家畏惧高音C,但她却像天女散花似的将更高的高音E 大把大把地撒向听众(丁丁历险记里的那位比利时女高音歌唱家有点像她喔?),这是后两者所不能办到的。卡拉斯的演绎带有悲剧性特质,以情来打动人,萨瑟兰的声音色调较暖,音质柔和,在这两点上格鲁贝洛娃正好相反。当然历史上没有哪一位歌唱家是完美无缺的。
曾获得1961年和1981年的格莱美歌剧奖项。萨瑟兰一生出演了大约50部歌剧,塑造过不少经典角色。随着年龄的增长萨瑟兰害怕自己的声音无法表现出角色的特点以及后来日益严重的关节炎,她于1990年退出乐坛,在瑞士安详晚年,但她依然活跃于歌剧界,一直在默默担任培养歌剧明日之星的重任,也多次担任歌剧国际大赛的评委。琼·萨瑟兰堪称美声女高音界的“祖师婆婆”。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2日消息,据外国媒体报道,著名澳大利亚女高音歌唱家琼·萨瑟兰(Joan Sutherland)在与癌魔对抗40年后于10月10日上午在瑞士蒙特勒家中安详去世,享年83岁。
她的儿媳海伦在接受澳大利亚日报《悉尼先驱晨报》(Sydney Morning Herald)采访时表示:“琼·萨瑟兰是对这个世界有杰出贡献的人物,但她对我们来说就是亲亲近近的家人,我们对她的死讯感到非常悲伤。” 对于歌剧界来说,失去一位如此出众的女高音是一种莫大的遗憾。著名指挥家安东尼奥·帕帕诺(Antonio Pappano)对萨瑟兰的评价为“一位伟大的女高音,她在舞台上光芒四射,无人能比。她对花腔艺术唱法的巨大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但现在我们失去了这样的一位伟大人物”。

⑧ 国外的花腔女高音都有谁歌曲从头到尾都花腔的

1、Miliza Korjus

Miliza.Korjus是波兰籍女高音歌唱家,(1909-1980)她的父亲亚瑟,爱沙尼亚国籍,是一名俄国皇家军队的参谋长,她的母亲安娜, 从贵族的身份下嫁于他的。后来,她的父母因故彼此分开了, 她在这期间开始了音乐的学习。当还是少女的时候, Korjus便到处旅行以及演唱。 在列宁时代,迫于某些压力,她逃出了苏联国界,进入爱沙尼亚,与她的父亲团聚。 并于一个名叫Kuno.Foelsch的物理学家结婚了。 经过一段时期的游历,Korjus在德国继续了她的音乐事业。她的歌剧演唱以及录音迅速使她成为欧洲歌手的领军人物,并获得绰号"柏林夜莺" 。甚至有电影制片人听见了她的录音后与她签署了十年的影片合同。 Korjus 的唯一一部好莱坞影片是1938年的《翠堤春晓》。她第二次结婚是与一名叫Walter.Shector的医生, 她在1980 年8月死于心力衰竭。

Militza Korjus - Bell Song from Lakme (Delibes)

Korjus的华丽变奏曲

Korjus在翠堤春晓里的片段。。。

关于Korjus我有她的两张CD。。。一张是以waltz为主。。。还有一张是一些歌剧选段。。。感觉她的演唱的确符合“长笛之声”的美誉。。。水汪汪的花腔。。。。其中影之歌的high A令人印象深刻。。。(MS她的一些录音都是较为早年的。。那时嗓音条件也比较好吧。。。)

2、嘉丽-库契(Amelita Galli-Curci)

嘉丽-库契(Amelita Galli-Curci,1882-1963)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曾在米兰学习钢琴和作曲,自学歌唱。 首次登台演出威尔第的《弄臣》后,1909年在罗马演出比才的《唐•普罗科皮奥》(Don Procopio)。首次登台演出威尔第的《弄臣》后,1909年在罗马演出比才的《唐•普罗科皮奥》(Don Procopio)。 此后去埃及、南美、西班牙和俄国巡回演出,遐迩闻名。此后去埃及、南美、西班牙和俄国巡回演出,遐迩闻名。 1916年开始在美国演出。 1916年开始在美国演出。 1936年演唱普契尼《波希米亚人》后,退出舞台。 1936年演唱普契尼《波希米亚人》后,退出舞台。

Curci的Una voce poco fa

Amelita Galli-Curci - Bell Song(Lakme)

3、Lily Pons

莉丽·庞斯(Lily Pons,1904.4.12-1976.2.13)法国花腔女高音歌唱家(1940年入美国籍)。生于法国德拉吉南。早年在巴黎音乐学院主修钢琴。1925年从戈罗斯梯阿学习声乐。1928年在阿尔萨斯的米卢斯首演歌剧《拉克美》(德里勃作曲,饰女主角拉克美),得到好评。1931年在美国大都会歌剧院演出多尼采蒂的《拉美莫尔的露契亚》中的露契亚,声震美国。1931-1938年在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科隆歌剧院演唱,同时又去欧美各地旅行演出。1964年退休。1972年,以68岁高龄,又在纽约爱乐乐团的伴奏下举行过晚年的一次成功的音乐会。

她的嗓音优美流畅,富于高度的灵活性,音域宽广、表情生动,是20世纪前半叶继嘉丽·库契(Galli-Curci)之后最受欢迎的花腔女高音之一。擅唱露契亚、拉克美、吉尔达、罗西娜、迷娘、阿米娜等。

LILY PONS SINGS FROM LUCIA 1937

Lily Pons - Una voce poco fa

LILY PONS SINGS LIKE A BIRD FILM 1937

Lily Pons的这套比较早期的录音

声音还不是很开很干涩,花腔运用也较为突出。。。而这张

都是一些较晚的录音。。。。(四五十岁这样)感觉虽然MS更花了点。。。但音色却有点开始干涩了。。。有时MS还有“断层”= =。。。。。

4、Erna Sack

艾娜·萨克(Erna Sack,1898-1972),德国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1898年2月生于德国施潘道(今属柏林),1972年卒于德国威斯巴登,享年74岁。

Erna Sack是上世纪三十年代闻名遐迩、显赫一时的“德国夜莺”。她天生一副好嗓子,无师自通。这位能唱跨越四个八度的天才,极度尖高花腔女高音, 在三十年代中期的 Telefunken 灌录了大量最有价值的唱片。

Erna Sack 拿手好戏, 轻歌剧, 美声炫技的意大利曲子,当时之流行曲。

Erna Sack - Voices of Spring(后半段)

注意前面几秒,不要被吓到。。。。。

Erna Sack - 蓝色多瑙河

这个人动不动g3、a3乱来- -。。。还经常出现长达十多秒的高音。。。。听她的CD经常要做好心理准备= =。。。。MS最高音能唱到b3.。。。

5、Mado Robin

马多•罗宾(Mado Robin,1918-1960),法国花腔女高音。有世界超级花腔女高音,"法国夜莺"的美誉。

她是二十世纪美声体系中唱得最高的两个女人之一(另一个是erna sack),尤其在她不滥用高音时,最富艺术性的演唱。

Mado Robin是位天赋异禀的女高音,她能做到一般女高音使尽全力也达不成的任务-「轻松愉快地」唱出比high-C高八度的音,而且音高愈高时,她的控制力就愈见稳定,不只如此,Robin的嗓音甜美无比,这使她成为一位无与伦比的花腔女高音。

令世人惋惜的是Mado Robin 42岁就英年早逝。

Mado Robin的Lucia疯狂场面的片段(最后那个音有b3.。。。。)

Mado Robin - Una voce poco fa

这人唱起来有个规律:最后一个音都是向上拔的- -。。。所以要听最高音的话就去跳到最后吧= =。。。。

6、Maria Galvany

Maria Galvany (1876-1949)著名西班牙花腔女高音。

Maria Galvany1897年首次在露西邸歌剧院登台,其后在若干重要歌剧院演唱,虽然从未在斯卡拉、科文特花园、大都会等最重要的歌剧院。

1949年,galvany在里约热内卢去逝。

(有评论说:西班牙花腔女高音往往高音区发达,擅长跳音,有器乐化的花腔技巧,但声音的legato能力较差(似乎存疑),有时花腔运用过于机械生硬,太过炫技花哨;Maria Galvany是这方面的典型人物,她的缺点和优点同样明显。)

Maria Galvany - Arditi - L'incantatrice

Maria Galvany - Der Holle Rache

缝纫机般的花腔- -。。。。据说晚年境况悲凉。。。。从这张CD上发现其实她的legato能力也不差。。。。而且低音区也相当结实。。MS还是个大号花腔。。。。只是录音质量实在有限。。。她的技术听起来多少有点打了折扣。。。。

7、Luisa Tetrazzini 泰特拉齐妮

Luisa Tetrazzini (1871~1940),意大利花腔女高音歌唱家,1871年 6月29日生于佛罗伦萨,1940年4月28日卒于米兰。

Luisa Tetrazzini被誉为意大利佛罗伦萨“夜莺”,高音c以上头声极为出色,有著名的高音e。

在佛罗伦萨音乐学院从其胞姐埃娃和切凯里尼学习声乐。1890年在该市的帕格利亚诺剧院首次登台,扮演《非洲女郎》中的伊内兹。继在意大利一些剧院演出后,到国外献艺,其中到过圣彼得堡、马德里、墨西哥和布宜诺斯艾利斯,曾被誉为阿根廷第一女高音。1907和1908年,她先后在伦敦科文特加登和纽约曼哈顿歌剧院扮演《茶花女》中的薇奥莱塔,获得成功。她所擅长的角色还有露契亚、吉尔达、罗西娜、阿米娜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意大利多次义演,战后也多次举行音乐会。虽然她的低音略嫌苍白稚气,但是她的中声区和高声区却格外优美饱满,高音C以上的音尤为出众。她所演唱的华彩段和跳音,灵活流畅,造诣极高。是当时最卓越的花腔女高音之一。晚年执教于米兰。逝世时一贫如洗,由国家出资将她安葬。
Luisa Tetrazzini以演出《茶花女》中的薇奥丽塔和《弄臣》中的吉儿达等角色最受称道。

(身材不怎样- -。。。。)

Una voce poco fa (感觉还不错。。。)

铃歌

一段录像。。。。

她也算是老牌花腔了。。。声音比较掩盖一点。。。

⑨ 花腔女高音的训练方式

花腔女高音的训练方式

花腔所指的是对歌曲旋律声部来进行较为生动且精巧的装饰,也就是在唱歌时利用颤音或者其他具有装饰性的唱法来进行演唱。下面是我分享的花腔女高音的训练方式,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气息的训练

萨瑟兰是二十世纪“花腔艺术的典范”,她的高音非常精彩、泛音很高,而且很轻。她非常讲究呼吸下沉持久。她的花腔非常集中,但中低声区也非常宽厚。她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正确的呼吸,我就不可能65岁还在演唱”。所以说,正确的呼吸对歌唱是非常重要的,唱花腔更是如此。

一般的歌唱呼吸有三种类型: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联合呼吸,而在训练花腔女高音方面,则应侧重于胸腹式呼吸法。这种方法简单来说即是感觉吸气时前胸自然打开,腰腹肌四周向外扩张,为了使学生易于理解,我们在教学中经常用这样的比喻说法:吸气时就像是人被惊吓到的状态,歌唱时气是往外叹出去的,而在唱的同时我们要一直保持吸气的状态,在外有呼与吸形成的一种对抗,在内有腰腹肌与横隔膜形成的'另一种对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呼吸的支持。花腔女高音音区较高,因此,只有在深呼吸的支持下才能更好地完成高难度的演唱。

(二)柔软性的训练

声音的柔软性训练是发掘花腔女高音的基本嗓音训练之一,也是花腔女高音发声技巧质量的重要保证。训练声音的柔软性对掌握花腔技巧十分重要。当然,声音柔软性的训练也有一定的难度。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建立较强的气息与机理的对抗力量,加强横隔膜的扩张力,并把其巧妙的运用在歌唱上;

(2)歌唱时,咽管绷紧,后咽腔通道立起来,像一根管子一样直穿后背;

(3)训练正确的喉型,并把喉咙打开,随着时值的延长,舌根推前迫使咽喉前后拉开;

(4)需要从每个元音的延长音上去建立状态,在有气息支持的支点上让声音通过管道呈抛物线状从头腔传出去。

(三)跳音的训练

“跳音”也称“顿音”。跳音就是指在起音前嗓门做出闭合挡气时所弹出的果断的、准确的、干净的音质。这一系列的动作对于花腔演唱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训练跳音时,以横隔膜和腹肌有弹性的、急速且有力的扩张与收缩,而后声音通过后咽腔通道从头腔的共鸣点处抛出,发声状态积极、有弹性,声音集中,颗粒性和穿透力十分强。如:一些学生在平常笑的时候声音位置很高、很轻盈且声音集中。

所以在声乐教学中,我通常会要求学生用平时大笑的感觉唱每一个跳音。因此,歌唱者在训练跳音时可以适当选择一些上下行音阶、琶音分解和一些音程的跳进的练习曲来进行训练,先选择慢速训练,待技巧纯熟以后可加快速度。经过长时间的跳音训练,歌唱者在演唱一些含有花腔华彩部分的歌曲时就会显得更加得心应手。

(四)装饰音的训练

装饰音属于旋律范围,在演唱中既能增添旋律的色彩又能增加节奏的活力。唱好装饰音是作为花腔女高音的一种基本技巧。装饰音有回音、琶音、波音、倚音、滑音等多种类型,而且它们的唱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训练过程中便增加了不少难度。练习装饰音重点要求的不是速度,而是要求把每个音都唱准确、唱精致,而且声音不宜太过笨重。装饰音通过先开声门,气吹声带振动,进而发出声音。而对于声音过直过硬的声乐学习者来说,这一训练方式可以帮助他们纠正声音过直过硬的毛病。所以一开始要慢练,起音不要过强,节奏要稳,等技巧成熟一些再逐渐加快速度,唱得轻巧且潇洒。

;

⑩ 世界最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是谁

著名花腔女高音演唱家吴霜(中国)吴碧霞(中国)迪里拜尔(中国)琼·萨瑟兰(澳大利亚)周小曼(中国)周小燕(中国)爱狄塔·格鲁贝罗娃(捷克)曹秀美(韩国)米莉莎·科犹斯(Miliza Korjus)(波兰) 莉丽·庞斯(Lily pons)罗贝塔·彼德丝 (Roberta Peters)(美国),加里·库契(意大利)玛利亚·卡拉斯(美籍)娜塔莉。德赛(法国)戴安娜。达姆晓(德国)

热点内容
白鹤村荷花 发布:2025-07-20 13:45:08 浏览:727
韮莱怎样盆栽 发布:2025-07-20 13:36:42 浏览:575
七夕闪图 发布:2025-07-20 13:33:02 浏览:53
荷花后期技巧 发布:2025-07-20 13:28:16 浏览:801
花语无心 发布:2025-07-20 13:27:43 浏览:124
情人节到底买不买礼物 发布:2025-07-20 13:24:24 浏览:817
七夕白敬亭 发布:2025-07-20 13:14:48 浏览:848
花语路徐州 发布:2025-07-20 13:14:47 浏览:163
四季海棠流蜜 发布:2025-07-20 13:09:47 浏览:295
鱼美人牡丹 发布:2025-07-20 13:08:22 浏览: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