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联荷花
㈠ 关于荷花的对联
1、上联:兴平寓大道
下联:君子爱莲花
2、上联:接天一碧祈兴盛
下联:映日九红报平安
3、上联:花冠饰可人,清波玉立
下联:叶底藏游鲤,绿盖珠圆
4、上联:乐土薰风,荷香十里桂湖美
下联:沁心怡神,莲清万倾新都辉
5、上联:绿湖红莲,世外桃园尘外景
下联:霞衣翠扇,花中君子水中仙
6、上联:翠伞霞裳,风中频舞青春梦
下联:慧心玉臂,水底牢栽富裕根
7、上联:碧叶飐风,玉盘流转滚珠露
下联:红花照水,朱笔勾描映日图
8、上联:日照清莲,十里荷花宣特色
下联:风摇绿叶,一池碧玉话丰年
9、上联:红荷竞艳,兴平举起新名片
下联:白藕溢香,农业推出大品牌
10、上联:燕子低飞,珠溅清园微雨冷
下联:蜻蜓醉立,风翻翠浪早荷香
11、上联:槐里风光,最是赏莲三夏艳
下联:荷乡品格,更争出水一池香
12、上联:兴旺百行,万亩荷花开胜境
下联:平安千户,一轮秦月寄真情
13、上联:水动鲤鱼游,雨润荷花红欲滴
下联:潭清耦节净,露凝萍叶绿初浮
14、上联:渭水浴花容,一缕荷风传美誉
下联:清莲张笑靥,十分魅力蕴生机
15、上联:莲本无瑕,蓬中有子,慈心济世
下联:藕虽有孔,腹内无泥,大德泽人
16、上联:心旷神怡燕村游园荷风送爽传美誉
下联:情牵梦绕温泉度假魅力无限蕴生机
17、上联:屈子诗,茂叔文,红莲一朵千秋艳
下联:东坡词,大千画,绿荷万株百日鲜
18、上联:拓财源,创品牌,无双井冠真名世
下联:奔富路,重生态,岂独荷香最动人
㈡ 荷花的名句
荷花之美
荷花多为白或红二色,古人谓红实为粉红的泛称,诗人咏白色荷花喻为“白窣”即白色的美玉;如晋·陆云诗句“金条悬白窣”。白居易诗句:“素房含绿玉冠鲜”,他咏白荷时比作玉冠,吴融诗“白玉花开绿锦池”更直接地称为白玉。
古诗中咏红荷的更多,如温庭筠诗句:“旧宅嘉莲照水红”;李商隐句:“惟有绿荷红菡萏(荷花别名)”。梁武帝诗句:“江南莲花开,红光照碧水”;姚合诗句:“幽人夜眠起,忽疑野中烧”;又另句“光凝珠有蒂,焰起火无烟”;范成大诗:“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等。都是很妙的比喻。
古代荷花有黄色的(现己失传)见申时行诗“朵朵黄云团羽盖,为迎金母下瑶池”;又诗“高结重台散异香,名花长映御袍黄”。诗人将黄荷比作“黄云”,“黄袍”一定是很美的。
3.2 荷叶之美
很多诗中用“田田”形容荷叶的形状,如赵暇诗:“叶乱田田绿,莲余片片红”可能源自汉乐府“莲叶何田田”的古句。荷叶近圆形,晋诗人张华即赞称:“碧叶齐如规,”比田田更逼真,所以后人刘永之诗句“圆缄初出水,规盖已迎风,”沿用者渐渐多了。但展叶之前两侧内卷,诗人咏为“交叶半心开”是很入微的洞察。
荷叶的表面有一层密生的刺状角质突起,水珠落在叶面上附着力很小,因此向低处滚动。这一自然现象诗人们看作是悲欢离合的象征,写出不少赞咏的佳句。如温庭筠句:“荷心有露似骊珠,不是真圆亦摇荡”;刘永之句:‘向晓珠摇荡,时泻玉盘中”;张昱句:“露荷又作琼珠碎,藕丝织锦香满机”;王月浦诗“雨余无事倚栏杆,媚水荷花粉未干,十万琼珠天不惜,绿盘擎出与人看”;李白的名句“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期采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由见,怅望凉风前”。可见荷叶上的水珠成了感人的的媒体。
水中看见荷叶的时期远比荷花长,诗人咏荷叶的诗句并不少于荷花。例如高启诗:“叶低浮水上,茎弱袅风前,乍覆游鱼戏,难藏宿鹭眠”,这一幅如画的诗将荷叶与鱼鹭都融在了一起。此外荷叶的香气也十分宜人,如范成大句:“风叶青葱亦自香”;卢照邻句“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郑谷诗句:“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都是专指荷叶的香。
实际上花、叶相辅相映、互相承托之美也不乏诗人的赞誉。如白居易诗句“素房含露玉冠鲜,绀叶摇风钿扇圆”;李商隐诗句:“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韩琦句:“钿扇相倚绿,香囊独立红”;韩琦句:“风卷莲香不断头,田田荷影动清流”。这些名句都描述花、叶与四周情景结合在一起,衬托出和谐之美。
3.3 莲藕鲜美
如周霆震以“冰盘雪藕”为题:“清澈冰盘压蔗浆,酒酣雪藕近华堂。凝寒色映瑶华脆,真白丝连翠袖香……”;又如谢迈诗:“须知淤泥中,有藕大如椽。本清拟冰雪,未艳方蝉娟。……甘寒固不数,却暑最所便。……开缄尚带泥。未嚼先垂涎。……切玉堕冷冽,己觉沈疴痊。……”这些诗句都是对莲藕味美的嘉评
3.4 荷品高洁
中国古文化对许多物品常喜品评其优劣。荷的全身是宝,故长期受到赞美,到明代万历二十四年,马斯和的“瑞莲赋”中精辟地总结出以荷喻人的高度评价:“出泥不污、中通外直、不枝不蔓、亭亭净植、祛饹清标,君子之质。”每句都暗指人的品质要像荷一样。但表面上推崇荷为“花中君子”,只不过是将人品与花品相互借喻而达到教悔的目的。其中自然存在人格美、道德美、行为美等许多人品的要求。
3.5 荷景宜人
美景是地球上自然环境与自然物的组合,如果只是亭亭净直,没有水中的倒影和来回点水的蜻蜒相呼应,亭亭孤荷将索然无味。任何的荷景都不是绝然孤立的荷,偶然吹来无色无形的风都会被诗人赞为“荷风”,这个风既泛荷香又消酷暑,所以有“人心正畏暑,水面独摇风”(丰稷句);“船移分细浪,风散动浮香”(唐太宗句);“白日发光彩,清飙散芳馨”(白居易句)。风与荷相偕显然引起了美感。
荷与其他植物构成的美景,十分常见,也能引人入胜。如:“袅袅数茎欹竹屿,美人和露入淇园”(丁明登句)。这说明水中之荷与岸边之竹是很好的组合。还有荷与柳的组景更为常见。如南北朝的祖孙登诗句“弱柳垂江翠,新莲夹岸红”;杨万里诗句:“想得熏风端午后,荷花世界柳丝乡”。荷柳相映成趣的诗很多,这里不再列举。
野生荷花只要水的深度适合,蔓延很快,而且多在湖边浅水地区,望去油生一种旷达开朗之感,如韩愈诗句“曲江千顷秋波净,平铺红云(指荷花)盖明镜”;虞可斋诗句:“一色荷花三十里,淡妆浓抹锦云红”;黄庭坚诗句:“吾家双井塘,十里秋风香”;苏轼诗句:“环城三十里,处处皆佳绝,浦莲浩如海,时见舟一叶”。可见大面积的野荷给诗人带来“如海”、“如云”的美感,值得一述。
㈢ 武汉发现并蒂莲一莲三芯,这种莲花有多罕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莲花来说每个人也是非常的喜欢的,并蒂莲属于莲花科,会产生两花是正常现象,但是在武汉发现了并蒂莲一莲三芯也是让每个人感觉到非常的震撼的,就这种莲花来说,可以说迄今为止仅仅只有一朵。也是非常的珍贵的,希望每个人有机会的话,能够去亲临现场一睹真容,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命题连被誉为爱情的象征,寓意夫妻恩爱,因此对于病例的人来说,我们也一定要给予足够的保护才行,千万不可以随意摘取,这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
3、为什么并蒂莲的绽放如此备受关注?
并蒂莲有花中君子之称是荷花中的极品,对于每个人的生活也有着非常好的象征作用,一般来说并蒂莲象征着百年好合,永结同心,对于新婚夫妇送上一朵并蒂莲,可以让他们感觉到非常的高兴,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关注这些花朵的绽放。
㈣ 我看到一幅画,其中有个上联是“画中和尚画荷花”,下联谁能告诉我是什么
据传,明代唐寅一日到朋友家做客,见壁上挂有一幅僧人所画的《出水芙蓉图》,脱口出句曰:
画上荷花和尚画,
联语“画”与“花”、“上”与“尚”、“荷”与“和”皆音同而字异,首尾二“画”字,前呼后应,且一为名词、一为动词,手法高妙。联语传开,久而无对。直至清代,才有两个对句。
一为李伯元所对:
书临汉帖翰林书。
另一为纪晓岚所对:
观音堂前唐寅观。
这两句手法同样高妙,更难得的是,纪的对句与唐的出句可联系理解,辞意丰赡,大可玩味。
此外,后人还有一些其他对句,但总不及以上两联:
垂帘画阁华帘垂
题中浪词郎中题
题边注释主编题
书裁朽作秀才书
书间函件汉奸书
书衷妙语庙中书
秀山轻雨青山秀
书中刀术道众术
书里家书佳丽书
书中官署管仲书
书中是非侍中书
书衷妙语庙中书
琅华滩上探花郎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木林风起蜂临目
包里精盐经理包
图间泰山太监图
夏天青草青天下
观后泰山太后观
读书想读没书读
心头故事顾头兴
夏天青草青天下
走大路上鲁大走
网站鱼儿渔站网
垂帘画阁华帘垂
书中朗月郎中书
影弄花枝花弄影
眉黛浓愁浓黛眉
情人怀里说人情
猪吃我屎我吃猪
我爱邻居邻爱我
鱼傍水活水傍鱼
菜蔬公司供蔬菜
蜜蜂采蜜酿蜂蜜
工人做工缺人工
国王出国失王国
㈤ 对联: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
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墨翰林书
有一天,李调元来到川东的一座山上,庙中长老素闻李调元之名,赶紧亲自前来接待。长老和尚也很好客,领着李调元山前山后、庙里庙外,看了一个尽情尽兴。并把他请入方丈室中,办了一席很丰盛的素宴款待他。席上,李调元见长老和尚几次欲言又止,料定他还有事相求,就主动问他。长老和尚这才说出原委。
原来,这座寺庙中有幅画,是这位长老的师傅画的,画的是三两枝出水的荷花。当时正逢江南地才子唐伯虎游玩到此,老和尚就请他在画上题字留墨,唐伯虎也毫不推辞,悬腕展臂,龙飞凤舞写下几个大字:
“画上荷花和尚画”
当时的长老和尚刚要提问,唐伯虎就说:“我走之后,若有人能对出此对的下联,此人必是当今奇才!”说完甩笔而去。可多少年过去了,一直找不到有人能对得出下联来。
李调元听长老和尚怎么一说,兴趣陡增,马上要长老和尚把画给他看,果然画妙字绝,地道的唐伯虎真迹。他望着这个对子一寻思,才发现其中的妙处。原来,这句七字对,无论正念反读音都一样,难怪唐伯虎要出此大言。
李调元对画沉思片刻,微微一笑,向长老和尚说:“大和尚,请借墨砚一用!”长老和尚将大号提笔一支捧到李调元面前说:“请大人锦上添花!”只见李调元提笔在手,略一沉思,便紧靠唐伯虎对联之旁,写下一联:
“书临汉墨翰林书”
从此,这幅画就作为这座寺庙的镇寺之宝,挂在这个方丈室中了。
㈥ 静待荷花开满池的下联是
静待荷花开满池的下联是水里莲藕盼出头。静待荷花开满池下联为水里莲藕盼出头,两联一个“开”一个“盼”相得益彰,展现出池塘内荷花的优美,池内的莲藕一派生机勃勃的场面,不禁让人身心愉悦。
㈦ 有关莲花的诗句,对联···越多越好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古风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无题·其二》[唐]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莲 花 [唐 ]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草。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莲 [唐 ]唐彦谦
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月,寒香映水风。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看著余芳少,无人问的中。
咏双开莲花 唐·刘商
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
西方采画迦陵鸟,早晚双飞池上来。
芙 蓉 [唐] 温庭筠
刺茎澹荡碧,花片参差红。
吴歌秋水冷,湘庙夜云空。
浓艳香露里,美人清镜中。
南楼未归容,一夕练塘东。
㈧ 州宅堂前荷花诗意解释
州宅堂前荷花
范成大①
凌波②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注】①范成大(1126~1193),苏州人,晚年退居家乡石湖。此诗为范成大外任地方官时所作。②凌波:水面之上。
8.本诗颔联描写精妙,试作具体分析。(6分)
9.同是写荷花,本诗与周敦颐的《爱莲说》相比,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后两联作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8.(6分)颔联运用拟人、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荷花晨昏各异的神态与风韵。(2分)“有意十分开晓露”准确写出清晨荷花带着晶莹的露珠尽情绽放的风姿(2分)“无情一饷敛斜阳”生动再现荷花在落日的余晖中敛起花瓣冷艳庄重的情态。(2分)
9.相同点:两诗都抒发了对荷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并且借花喻人,表达出坚守理想和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3分)
不同点:本诗尾联,诗人由州宅堂前的荷花,想到自己家乡石湖的荷花以及往来穿梭的游船画舫,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归隐之心。(2分)
㈨ 对联中 、荷花 应该对什么
1 要看单边正句的意境,可以对的很多。 对莲子 莲叶 。 如果是写景 对个月色 也可以,
但凡属于荷花这种结构的词都可以对
㈩ 有关荷花的对联
上联:乐土薰风来,荷香十里桂湖美
下联源:明珠沐露,月影千秋天府新
上联:粉面朱唇,林下美人山下士
下联:霞衣翠扇,花中君子水中仙
上联:花冠饰可人,清波玉立
下联:树干堆叠土,淡雾香飘
上联:屈子诗,茂叔文,红莲一朵千秋艳
下联:弢庵画,狂客句,翠柳三丛两岸青
上联:荷风送爽,荷香醉客,荷露沁心,荷月含情,香城六月花开好
下联:柳浪迎新,柳色惊人,柳烟迷眼,柳帘幻梦,色调三春叶透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