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醉白池荷花

醉白池荷花

发布时间: 2022-08-25 18:09:59

1. 上海五大古典园林排名

1.豫园
豫园位于上海市豫园旅游商业区,在这里可以欣赏到从古保存至今完好的江南园林风光,同时豫园历史悠久,设计精巧,环境清幽,亭台楼阁、假山、池塘样样俱全,是繁华都市中难得的古雅之处。园内还可看到上百件出自名家手笔的匾额、碑刻,以及藏品甚多的石雕展馆。
2.秋霞圃
秋霞圃位于上海嘉定区,它是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同时也是秋天赏枫叶的绝佳之地,秋霞圃里布局紧凑,以清水池塘为中心,周围有石山环绕、古木参天,走在园中有“一步一景”的独特感受。更难得的是这里游人不多,是闹市中幽静古朴的好去处。每到秋季,里面的红枫尽染园林,非常适合小伙伴们来摄影。
3.曲水园
曲水园位于上海青浦区,同为上海古典园林之一,深受上海小伙伴们的喜爱,非常适合休闲散心,同时曲水园小巧林珑,假山、石桥、亭阁、池塘俱全。园内古木茂密、花草葱郁,山墙上披满爬山虎,漫步园中心旷神怡,常能见到老人在此唱曲下棋;园林的东部紧邻环城河,可坐在河边长廊中小憩、享受河畔风光,无限惬意。
4.古漪园
古漪园是上海市内最大的园林,它与苏州园林有着类似的建筑风格,距今已经拥有大概五百年的历史,而按照不同季节开放的花不同,古猗园四季有不同的花展,春天有海棠,夏天有荷花,冬天有腊梅、水仙,最出名的是夏天的荷花,不论是湖上大片的荷花,还是曲径通幽处的一池小品,都吸引了无数的摄友。
5.醉白池
醉白池是上海一处3A级旅游风景区,每年春季之际,有许多游客来此踏青,同时它也是上海最古老的园林,园内古木葱茏、环境清幽,漫步在其中可享受闹市中难得的古雅和宁静。醉白池不大,但这里亭台楼阁、假山池塘样样俱全,透过回廊的花窗可看到别致的花卉园景。

2. 曲水园荷花什么时候开

6至8月。
荷花通常在6月上旬形成花苞,6月下旬至8月为荷花的盛开期,晨开暮闭,这一时节是观赏荷花的最好时候。9月下旬为末花期,9月终则花期结束。
曲水园与市内的豫园、南翔古漪园、嘉定秋霞圃、醉白池齐名,是五大古典园林之一,具有较高的江南园林建筑艺术价值。

3. 荷花去哪里欣赏

莲,花之君子者也

夏季是荷花盛开时节

吻荷叶露珠,赏花粉叶绿

真是夏日里的一大享受

在荷塘里,亲手摘个还沾着露水的莲蓬,穿过静水莲影,风轻莲香。玩累了,到景区农家乐小憩,喝一杯清茶,点几盘土菜,甚是享受。


古猗园是上海市五大古典园林之一。朝来湖畔,江南的柔美,江南的风情,江南的古韵与风流尽在眼前。盛夏的荷塘以它独特的姿态绽放在古猗园内。漫步在小桥流水,徘徊于亭台楼阁,穿梭在曲折小路,融入这曲清幽与静谧之中。

曲水园

上海的经典赏荷地点可多了去了。从优雅宁静的五大古典园林的古猗园、醉白池、曲水园,到养殖荷花观赏的顾村公园、海湾国家森林公园、闵行体育公园,上海绝佳赏荷地可谓到处都是。

4. 醉白池的历史沿革

历代在“谷阳园”的基础上都有所扩建。到了明朝末年(公元1644年),松江著名书画家、礼部尚书董其昌在此处建造“四面厅”、“疑航”等建筑,并团结了当时一批文人在此处吟诗作赋,咏解不断。到了清朝康熙年间,著名画家顾大申将此处列为私人别墅重加修建,他继承和发展了古典园林建筑的艺术精华,利用松江最具有江南水乡,秀丽风光这一特色,以七百平方米长方形荷花池为主体,以不规则对称等园艺手法建造池岸。以竹、梅、假山、奇石为相互配衬,融合一体,建造了这座名扬江南的醉白池。
为什么叫它“醉白池”呢?有虚实二名来源。
主人将园建好时心里想,如果大诗仙李白再世,来此悠游,一定会被池上景物所迷醉、会被池旁园林所陶醉。所以就将池上园林叫“醉白池”吧!他具体又想到,宋代有个当过大官的诗人韩琦,对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十分迷醉,曾在故乡河南安阳建筑了一座古典厅堂名叫“醉白堂”,顾大申也非常崇拜白居易,也常常陶醉在白居易的诗的优美意境中,于是也仿效韩琦的做法,将自己的园林命名为“醉白池’”。“醉白池”这个名字新颖别致,含义深湛,意境优美,令人神往。几经兴废,几经劫难,醉白池终于迎来了生气勃勃的春天。 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醉白池曾被改为育英堂。建国后恢复园林。1959年被修缮扩建并开放,并扩充面积至76亩。园
内多樟、女贞、桂等古树。1983年又增建“赏鹿厅、玉兰院、深柳读书堂、雕花厅”等,占地面积达到80余亩,园内风光秀丽,景色迷人。
解放后,醉白池多次修缮扩建,如今占地80余亩,园内风光秀丽,景色迷人。从沿着两排法国梧桐和棕树林荫道向东行,途中可见一座崭新的院宅,
那就是迁建不久的清代雕花厅。再向前是一座拱形石桥,石桥底有一对茅亭,上桥可纵观南北开阔的荷花池。夏秋之际,湖中荷花盛开,清香扑鼻。荷花池上有曲尺形长廊和鹤亭。过桥穿过杉树林,由西边廊屋可进入内园,这就是醉白池景色的精华所在。内园占地数亩,中间一座长方形水池,四周置有长廊、云墙和楼阁,高低错落,迤逦相连;花圃水榭,石桥漏窗,小巧玲拢。池北有棵大香樟,树干二、三人围抱粗,树龄已有300余年。池西有大冬青三棵,挺拔雄伟,依俯池面。池东有牡丹圃。池西雪海堂后院还有金桂、银桂。池四周怪石林立,用我国明代见石不露土的手法叠成,精莹剔透,富有诗意。“池上草堂”横跨水池之上,堂正中挂有一块“醉白池”匾额,屋檐前乔木参天,窗北翠竹一片,屋下碧波荡漾,在此小憩十分幽雅。堂屋东面是一座四面厅,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 傲雪《咏醉白池春》
一湾湖水绕亭身,五色飞泉柳叶新。
朱榭百年经风雨,粉墙千载笑凡尘。
昔为私园对韩琦,今成景点迎世人。
繁盛荒芜几梦幻,挥毫催诗自古今
繁花碧落《醉白池早春》
醉居白水踏春桥,斜吐粉云落妖娆。
廊阁折曲随心静,碧柳抽发惊梦霄。
门椟常开望君入,心怀秘语待卿摇。
千年寂静皆沉淀,一世风情难再描
小小草《醉白池早春》
近水楼台池中修,桃花枝上露姣羞。
岸边杨柳映新意,阁顶折阳照旧秀。
庭院株株绿叶稠,屋堂棵棵紫茎幽。
诗吟百岁白池醉,赋写千年古春秋。
滴水归海《醉白池春》
独恋香山古院修,花隐亭台半掩羞。
轩沉翠碧思春醉,廊爱清凉向水游。
碑诉千言崇白乐,泉分五色写春秋。
风吹池石生吟响,仿忽诗人重觅幽
《醉白池游记》 醉清风
难忆惜日古华亭, 独恋云间一座城.
忘却世间喧嚣地, 重温往昔一盏茗.
池上草堂春正绿 风吟两树桃花红
太白有知定高歌 乐天若闻诗混成
莫言今日池中物 不是明朝云中龙
乐天亭外幽篁里 清风阵阵催人醒
死后何须万言书 廉石凭寄千秋名
四面厅中吟诗赋 读书堂前会友朋
雪海堂前铿锵颂 壮志图谋四海平
世事沉浮无定数 风雨过后总是晴

5. 醉白池的园林艺术

醉白池既具有明清时期江南园林山石清池相映、廊轩曲径相衬的风格,又具有历史古迹甚多、名人游踪不断的特点。它以水
石精舍,古木名花之胜驰名江南。
全园分为内园和外园两部分,外园是新建的,内园是原有的。从人民南路西大门进园,迎面是一座大型砖刻照壁,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醉白池的风光景点。沿着两排悬铃木(法国二球梧桐)和棕树林荫道向东行,途中可见一座崭新的院宅,那就是迁建不久的清代雕花厅。再向前是一座拱形石桥,石桥底有一对茅亭,上桥可纵观南北开阔的荷花池。夏秋之际,湖中荷花盛开,清香扑鼻。荷花池上有曲尺形长廊和鹤亭。过桥穿过杉树林,由西边廊屋可进入内园,这就是醉白池景色的精华所在。 内园占地数亩,庭院相接,亭台错落,长廊回环,清泓秀矗。中间一座长方形水池,池周怪石林立,用我国明代见石不露土的手法叠成,精莹剔透,富有诗意。外围则置有长廊、云墙和楼阁,高低错落,迤逦相连;花圃水榭,石桥漏
窗,小巧玲珑。堂、轩、亭、舫、榭、池组成了主体建筑群,有池上草堂、玉兰院、雕花厅、四面厅、束鹿苑、卧树轩等十景。“池上草堂”横跨水池之上,池北有棵大香樟,树干二、三人围抱粗,树龄已有300余年。池西有大冬青三棵,挺拔雄伟,依俯池面。池东有牡丹圃,池西雪海堂后院还有金桂、银桂。
园内廊壁和部分庭园里石刻碑碣较多,这是该园的特色之一。池南长廊的墙壁上嵌有《云间邦彦画像》石刻,共二十八块(一说为三十块),镌刻着松江府属各县从元到清初乡贤名士九十一人的画像和赞词,刻画甚工,其中不少是人们所熟知的,如董其昌、徐阶、夏允彝、夏完淳、陈子龙等。此系清乾隆松江人徐璋所绘,后来散失了一部分,由画家改琦补绘,刻于石上,得以保留至今。

6. 上海地区五大名园

上海市有五大名园:上海豫园、嘉定秋霞圃、南翔古漪园、松江醉白池、青浦曲水园。
古猗园:嘉定区南翔镇沪宜路218号(上海五大名园之一)
古猗园,为明代万历时河南通判闵士籍的私家花园,原名奇园。古园的设计者是嘉定著名竹刻艺术家朱三松。后归万历举人李流芳之侄李宜之所有。清乾隆11年(1746年),洞庭山人叶锦购得后,大兴土木增建亭榭,拓展园基,改名古猗园。乾隆53年,地方士人集资买园作为城隍庙灵苑。嘉庆11年(公元1806年)募款整修,同治、光绪年间,又作为祀神和当地同业会集议场所,园中增设茶肆酒楼,园基扩大至27亩。如今,具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古猗园内青竹满园,有亭榭楼阁、曲径回廊、假山池沼、奇树名花,景色极为秀丽。园内还有两座经幢,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南翔砖塔:出古猗园正门后,右转,笔直走,有一小桥,桥下即是,我去过,颇有古意,不曾修缮,双塔旁有一寺,即为南翔寺。
南翔五代砖塔始建于五代至北宋初年,原立于白鹤南翔寺门内侧。1980年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经整修恢复了古砖塔的面貌。塔身上火焰形的壶门,简朴的直棂窗,精巧的斗拱,细腻的栏板和秀挺的塔刹,比例匀称,维妙维肖,表现出典型的唐宋建筑风格。

嘉定秋霞圃

秋霞圃位于上海嘉定区嘉定镇东大街,是一座具有独特风格的明代园林,由明代龚氏园、沈氏园、金氏园和城隍庙合并而成,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
秋霞圃始建于正德、嘉靖年间(公元 1506年—1566年),是当时工部尚书龚宏的私人花园,园内有松风岭、鸟语堤、寒香室、数雨斋、桃花潭、洒雪廊诸胜景。清初龚氏子孙衰微,园归汪姓,始名秋霞圃。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改归城隍庙。乾隆中,与东邻沈氏东院合并,改建为城隍庙后花园。后多次遭破坏,现存建筑多系同治元年(公元 1862年)以后重建。园内建筑大多建于明代,而城隍庙则可以上溯至宋代,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园林。
秋霞圃以清水池塘为中心,石山环绕,古木参天,造园艺术独特,分桃花潭、凝霞阁、清镜堂、邑庙等四个景区。桃花潭景区的池上草堂,有“一堂静对移时久,胜似西湖十里长”的赞誉。堂南的一副对联:“池上春光早,丽日迟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草堂霜气晴,秋风飒飒,水流花放,疏雨相过。”此联将秋霞圃春秋两季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凝霞阁景区的“环翠轩”轩西有复廊式“碑廊”,上集明清碑刻17方。从西门入园,院内森桂轩的四周遍植桂树;轩南置明代遗物“三星石”,分别取名“福、禄、寿”;园内还有一“涉趣桥”,建于公元1921年。小桥连接曲径北岸,横跨幽泉清溪。如此灵巧古老的园林桥全国罕见,在上海堪称一绝。
秋霞圃布局精致,环境幽雅,小巧玲珑,景物与色彩的变化都不大,好象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秋意,让人充满着诗情画意的遐想。

青浦曲水园曾称灵园,是城隍庙的附属园林,始建于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园中有党堂、得月轩、歌薰楼、迎晖阁、岸舫、夕阳红半楼、凝和堂等建筑。曲水园以凝和堂为中心,左右有觉堂和花神堂相伴,堂后有曲水长堤,环堤由鼎立之小濠梁、迎曦、恍对未来三景相绕。由濯锦矶畔穿行于葱茏林木和回峰叠嶂之间,可登小飞来;由老人峰而上,可达九峰一览亭。全园蜿蜒起伏,十分精致。园中银杏参天,藤萝缭绕,古木林立,四季花卉长新,是上海市五大古园之一。

松江醉白池

醉白池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南路,始建于 l644年,为明代画家董其昌觞咏处,也是名人学士常游之地。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工部主事顾大申建。醉白池之名取于苏轼《醉白堂记》,谓宋代宰相韩琦慕唐诗人白居易晚年以饮酒咏诗为乐而筑醉白堂。顾大申擅绘画,善诗文,亦慕白居易之乐而以“醉白”为池、园名。
全园占地80亩,分为内园和外园两部分,外园是新建的,内园是原有的。内园为全园精华之所在,庭院相接,亭台错落,长廊回环,清泓秀矗。堂、轩、亭、舫、榭、池组成了主体建筑群,有池上草堂、玉兰院、雕花厅、四面厅、束鹿苑、卧树轩等十景。园内廊壁和部分庭园里,石刻碑碣较多,这是该园的特色之一。池南长廊的墙壁上,嵌有《云间邦彦画像》石刻,共二十八块,镌明、清松江府属各县乡贤名士百余人之画像,刻画甚工。园内还有树龄在三四百年的古银杏、古樟树,年龄在百年以上的牡丹。
醉白池既具有明清时期江南园林山石清池相映、廊轩曲径相衬的风格,又具有历史古迹甚多、名人游踪不断的特点。它以水石精舍,古木名花之胜驰名江南。

上海豫园

豫园坐落于上海市市区南部旧城的东北角,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面与上海城隍庙和豫园商城毗邻,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豫园原来是明代四川布政使上海人潘允端为了侍奉他的父亲——明嘉靖年间的尚书潘恩而建造的,取“豫悦老亲”之意,故名为“豫园”。豫园从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开始兴建,至明神宗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完成,前后共用了18年时间。占地70余亩。17世纪中叶,潘氏的后裔逐渐衰落,园林也逐渐荒废。到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 1760年),由该地的人士集资购得豫园的一部分,并重新进行整理。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豫园因年久失修,当时的地方官通令各同业公所分管并作为议事的地方,共有21个行业各占一区,自行修葺。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入侵上海,盘踞在城隍庙5日,园林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清政府勾结帝国主义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英法军队又侵入城隍庙,造成了更大的破坏。新中国成立以后,自1956年起开始整修,恢复了30多亩园景。
现在的豫园可分成六大景区,每个景区都有其独特的景色。入园不久就可以看到一座大型假山,层峦叠嶂,清泉飞瀑,完若真景。假山以武康黄石叠成,出自江南著名的叠山家张南阳之手,享有“江南假山之冠”美誉。“萃秀堂”是假山区的主要建筑物,位于假山的东麓,面山而筑。自萃秀堂绕过花廊,入山路,有明代祝枝山所书的“溪山清赏”石刻。到达山顶时有一个平台,于此四望,全园景物,一览无余。

从鱼禾榭到万花楼一带,有游廊、溪流、山石等景物,多庭院小景,极具玩味。点春堂景区,园亭相套,轩廊相连,花木葱茏,泉水潺潺,包括有和煦堂、藏宝楼等建筑。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 年)上海小刀会领袖刘丽川等,曾在点春堂设立指挥部。玉华堂前的石峰——玉玲珑,是豫园的镇园之宝,被誉为江南三大名石之首,具“皱、漏、瘦、透”之美。据说是移自乌泥径朱尚书园,潘允端认为它是宋徽宗时搜罗的花石纲遗物。面对玉玲珑的是玉华堂。玉华堂内是典雅的明代书房摆设,书房的书案、画案、靠椅、躺椅等都是明代紫檀木家具的珍品。玉华堂前的白玉兰树是上海最古老的市花树。
内园原名“东园”,本来自成一体,现在辟为豫园的一部分,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占地仅2亩,山石池沼、厅堂楼观、亭台轩阁,样样俱全,园内的花墙、小廊等建筑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晴雪堂”是该园的主要建筑物,装饰华丽,构造精巧,玲珑剔透。堂东有溪流,与廊亭、花墙一起组成了一座小型的庭院,庭院内的景物布局紧凑,深具中国园林艺术的特色。园门外还有湖心亭、九曲桥、荷花池,亦为豫园的胜景。
散布于豫园的许多砖雕、石雕、泥塑、木刻,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十分精致。《神仙图》、《八仙过海》、《广寒宫》、《郭子仪上寿图》、《梅妻鹤子》、《上京赶考》、《连中三元》等极具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

7. 上海看荷花有哪几处

上海观赏荷花的地方有伤上海植物园,辰山植物园,醉白池,人民公园,吴泾公园等地点。

8. 醉白池建筑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到了清代末年,园中建起了雪海堂。雪海堂是一座五开间的大厅,当时因院内广植梅花,梅花开时,一片雪海,故叫雪海堂。

雪海堂西面东面各有一个小庭院,庭内各植有百年以上树龄老桂花树一棵。雪海堂堂前置有大型精雕石狮一对,是明代的遗物,曾置在明代松江藉内阁首辅徐阶的夫人的墓上,后又几经易主,辗转至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女儿墓上,后来才又移至醉白池。

雪海堂前院子内还有一个石砌的方形喷水池,周围都是花岗石栏杆,里面养有睡莲。

曾经在院东园门南侧,还砌着一块看似很平常的石头,石头前有一个石槽,里面盛水,只要用水泼上石头,便显出一个清晰的僧人打坐的侧面像,这就是闻名松江的“泼水观音石”。

在这一时期,醉白池内园中也新置了许多景物。醉白池内园不仅古老,而且远比外园精致,它以一个面积仅700平方米的长方形水池为主体进行配置。照理说,水体小,又是规正的形状,很难体现古典园林的幽雅,但是醉白池却做到了。

其中最主要的手法是在池的周围都叠置着各式不同形态的太湖石,见石不见土,湖石错落参差却风格统一。池内遍植荷花,养有金鱼、红鲤。

池的东、南、西三面都有长廊,配以云墙、亭、榭、轩等建筑高低错落,又远近不一,逶迤连接,生动灵活却自成一体。各长廊的一侧都为白色墙面,镶嵌着各种石刻或碑刻。东、南长廊的另一侧临池,多有美人靠,可俯观池内。

西长廊的另一侧不临池,外有沿池而筑的卵石小径,小径往东北通向一座用太湖石装饰的小拱桥,直达池北的一棵大香樟树下,转而又可步入东长廊。

池与北边的河道是相通的,池上草堂就建于池的北端偏西,凌空横架于池与河道的汇合处,一来遮挡了分别为北向与东向的两条支流河道,二来居高临下俯视着整个池体,在假山、植物、小桥的烘托之下,更显清幽,毫无霸气却主次分明。

池上草堂建于1909年,整座建筑凌空于池上,气势雄伟,古朴雅观,堂前有乔木参天,怪石布岸。堂后桂林华茂郁郁青青。上有树荫蔽日,下有流水通池,曲栏横槛,临于水上,池中莲叶东南,花香阵阵袭来,自有一番诗情画意。

池上草堂有匾额“醉白池”3字,里面有“香山韵事”横匾,堂内有明清时期的古桌椅,茶几等。池上草堂无疑是内园的主景,其名取白居易《池上篇》“有池一方”之意,草堂并非真的是草,而是具有100多平方米的典型清代建筑。

池上草堂的四面有隔扇,并环以廊轩与栏杆。堂北有树荫遮光,堂下有流水潺潺。

在池的东北角有一个建在岸上的半屋式小榭,其名却叫“小湖亭”,它近水而不临水,人在榭中,可北望古樟、四面厅,南望池中。榭外北侧,还植有紫花牡丹两棵,已逾百年,每当牡丹花开,如果凭栏观赏,无不怡然自得,故取名“花露涵香”。

池的东南方向有一个大榭,名却叫“大湖亭”,它与“小湖亭”同时兴建,由于临水而建,比小湖亭的视角宽阔,是盛夏赏荷的绝佳之处,故取名“莲叶东南”。

后来,醉白池归国家所有,再次进行了扩建。增建照壁、赏鹿厅、玉兰院、深柳读书堂和雕花厅等建筑,园内风光秀丽,景色迷人。

园大门口的砖雕照壁是一座反映醉白池及松江古代风物的建筑。它以斜眺俯瞰的角度、以浮雕的精致刀法,将醉白池的主景、近景、远景、背景等突现出来。

赏鹿厅是为了纪念松江的由来而建。在春秋战国时期,松江地处东海之滨,境内河湖棋布,草木茂密。自海中新涨起的土地不断了现,可供渔猎。

当时松江隶属吴国,吴王寿梦经常骑马到此游猎,看到这一带有五处地方草木特别丛密,鹿也很多,于是称之为“五茸”。并在这里建厅歇脚,赏鹿狩猎。以后在这里逐步建起了城镇,称之为“茸城”,也就是后来的松江。

赏鹿厅内竖有十鹿九回头石刻浮雕,呈现方形,边长约一米,画面上10只健壮的梅花鹿在奔走,形态生动,因其中有九鹿皆回头而得名。

玉兰院树木葱郁,亭台相接,曲廊相连,四季鸟语花香,环境十分幽美。北侧亭廊相接的建筑,造型美观,独具匠心,将亭子与回廊连接起来,形成亭廊曲折有致,亭园相映生辉。因其周围广植玉兰科植物,有白、广玉兰、二乔玉兰等,故命名为“玉兰院”。

醉白池有堂,轩,亭,舫,榭等古建筑,并保持着明清江南园林风貌,其曲栏横槛、回廊曲径,古色古香。园林布局以一泓池水为中心,环池三面皆为曲廊亭榭,可凭栏赏景。园内古木葱茏,小桥流水,亭台密布,是存留下来的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

醉白池美景

热点内容
樱花幻雨 发布:2025-07-25 23:02:45 浏览:131
东京放课后情人节 发布:2025-07-25 22:46:08 浏览:393
跳舞兰花 发布:2025-07-25 22:00:43 浏览:571
荷花的外贸 发布:2025-07-25 22:00:43 浏览:987
紫色樱花恋 发布:2025-07-25 21:21:18 浏览:107
孕妇可以喝玫瑰花茶么 发布:2025-07-25 21:19:07 浏览:318
兰花老芦头发芽条件 发布:2025-07-25 21:18:13 浏览:453
铁林动盆栽 发布:2025-07-25 21:17:57 浏览:316
忠县有樱花 发布:2025-07-25 21:15:41 浏览:639
天然氧吧盆栽 发布:2025-07-25 20:52:06 浏览: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