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程荷花
① 白莲花怎么画
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准确的来说现在所说的荷花都是莲花,莲花只是荷花的别称而已,是同一种植物,只是现在叫做荷花的比较多,加上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被世人称赞的更多,那么莲花的工笔画教程是什么呢?
绘画步骤:
步骤 1、用淡墨勾荷花花瓣,浓墨勾荷正叶。中墨勾荷反叶、莲蓬、荷杆、水草及浮萍。用长锋勾线笔勾线,力求用笔稳健,线条流畅。
工笔画教程
步骤 2、荷花花头用钛白加水调成淡白色平涂,注意钛白不可太浓,以免伤了花头墨线。把画面用水打湿,用酞青蓝+墨渲染背景。画面四周用色要重些,中间要淡些,营造一种光感效果。初学者如果一起达不到效果,可以画面干后重新打湿再调整画面。
2
步骤 3、荷花花瓣用藤黄+酞青蓝+少许墨+少许朱镖调成一种淡灰黄绿色来分染,莲蓬用藤黄色平涂。荷叶不分正反面全部用酞青蓝+墨分染,背景和浮萍也用此色分染和调整。
3
步骤 4、荷花花瓣用酞青蓝+藤黄+少许墨调成草绿色分染,根部要染的重些,然后正瓣根部再用藤黄+少许曙红调成中黄色罩染。莲蓬用藤黄+朱镖分染。荷叶、荷杆、水草、背景、浮萍用酞青蓝+墨继续分染调整。
4
步骤 5、荷花花瓣用酞青蓝+藤黄+少许墨调成草绿色丝花脉,用藤黄+少量朱镖用立粉法点花蕊,干后用浓白粉点蕊尖。莲蓬上的莲子用白色平涂后用胭脂勾勒。荷叶、水草、浮萍、背景用绿色(酞青蓝+藤黄)罩染。用三绿提染荷叶、荷杆。墨绿色荷杆上的刺。三青提染水草和浮萍。水草叶尖和虫蛀部分用朱镖+藤黄+少许墨调成赭黄色分染。
② 小学语文《荷花》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荷花》说课稿
“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荷花》说课稿 ,欢迎阅读。
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形象地指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学生的不是己投入千百万年动荡的现成的大厦,而是促使他们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建造大厦,教他建筑。"我国教育家叶圣陶也曾指出:"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国内外教育家的精辟论述,强调了教师要引导学生入知识之门,带领学生上科学之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让学生一辈子受用。如何改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呢?下面就《荷花》第一教时,谈谈我的粗浅见解。
一、教材分析
《荷花》一课,是省编义务教育五年制第六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赞美了荷花的美丽。再现了如诗如画的大自然美景。全文共五个自然段。作者以观察的程序为线索叙写。课文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3节),写的是作者从看荷花的角度,对荷花进行直接记叙描写。作者由‘"闻"到"清香",来到荷花池边。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开",有的"含苞欲放。"再细看,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姿势各不相同。接着通过假设"一大幅活的画",围绕一个"活"字,展开想象,转入对荷花动态的描绘,这是课文的第二部分(4—5节)。作者从想象的角度,对荷花进行比喻性描写。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变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佼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点,要充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进行美的教育。同时也要紧扣教材第六单元的训练重点,练说自然段的大意,学写总分段式的一段话。
二、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三年级阶段着重进行段的训练。第六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用"谁"、"怎么样"的句式概括自然段大意。学会用总分的方法写一段话。课文第二自然段就是用总分方法写的一段话,教学时可作学法迁移,安排学生练笔。围绕教材和单元的特点《荷花》第一教时可设定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1.自学为主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6个新词的意思。
2.按提示分析指定的句子。
3.理解并概括1、3自然段的大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二自然段。
5.初步了解荷花的美丽、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概括1、3自然段的大意。
教学难点:理解荷花开放时的种种姿态,体会荷花的美。
三、教程设计及指导思想
(一)激趣导入
一堂新授课,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所谓"万事开头难"也就是这个道理。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梁。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正如俗话所说的"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荷花》一课的导入,可用谜语激超:"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也可用回忆旧知法导入。即让学生回忆三册27课《学画》,王冕画的那池荷花,"花瓣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如此激趣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于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
(二)初读课文,理情思路
初读课文,除了扫清文字障碍,还要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体现"挚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思想。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教师检查:
a.哪些字容易读错,该怎么读?
b.哪些字容易写错,怎么记?
c."蓬"、"骨"的结构。
2.课文写了荷花的哪几方面?
幻灯题检查:作者写了荷花( )、( )、( )和自己的( )。
(现今社会知识繁多,书籍如海。速读课文留下整体的感知,为今后浏览式阅读习惯的养成打基础。)(三)深读悟情,学法迁移
当前课堂教学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信息量的传输吞吐非常活跃。如果说"讲述"是信息的单向传递,那么"谈话"也不过是信息的双向传输,而"讨论"却是信息多向、立体的传输。教师在确定教学方法后,组织讨论的艺术,起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因为通过讨论,可让学生在自主的情况下学懂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进而从读学写,水到渠成,训练技能,形成学力。
1.第一段课文。
a.思考: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荷花的清香吸引人?
b.这些词语的朗读语调该怎么处理?请你读读。
c.放手让学生评价,指名再读、学读、齐读。
d.做作业本第5题。
e.为什么选这一句?
深读课文与初读课文相互照应,训练学生注意学习的前后联系,抓住主要内容概括大意,学练结合,巩固学习成果。避免学生像小猴于下山,"那样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2.第二段课文。
a.过渡:荷花的清香诱人,它的形态也的确引人入胜,同学们请看挂图。教师以图激情,让鲜明的图画,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又一次高潮。
b.图文对照,自由默读。用~~~标出这一段的总起句。用( )标出荷花的各种形态。
c.学习写荷花的句子。
(a)学习写花骨朵的句子。
①读这句话,感觉怎样?
②通过哪些词表现的?
③请你读读这一句,评一评,再读,师读,生读。
④总结学法:整体感知——抓重点词——品读悟情。
(b)学法迁移,半扶半放学习写荷花"才展开"和"全展开"的句子。
d.学法迁移,放手学习写荷叶的句子。
e.讨论写荷花为什么先写荷叶?讨论的目的是启发学生懂得花如此娇艳动人,离不开绿叶的衬托,正因为有荷叶的"挨挨挤挤"、"碧绿"、"大"、"圆",才有千姿百态,生机蓬勃的荷花。作者写花前对荷叶的描述,埋着伏笔,这正是作者布局谋篇的匠心所在。
f.师,男、女生,分读总起句,及写花、叶的句子。
g.指导背诵第二段课文。
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图文对照,学生不禁由衷地感叹,"真是景如图,画如景啊!"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教师对于句序略加指点,自然能熟读成诵。由读到背,水到渠成,顺理成章。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语汇的积累、内化。
3.第三段课文。
a.过渡:荷花的`形态引人入胜,值得观赏,荷花的美姿更有迷人的魅力。这一段课文的学习,老师要让同学们运用刚才学到的学习方法自学,再在四人小组里展开讨论,然后选代表汇报。此项自学安排,意在巩固学法。
b.着重讨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因为作者被眼前这池荷花陶醉了,觉得荷花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所以当它是一幅活的画。
c.以陶醉的语气感情朗读这一段。
d.用"白荷花"概括这段大意。
e.用书上这段的开头句作总起,用上"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学写荷花的姿势。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变式进行学写迁移。丰富学生的想象,积累语言,掌握段的写法,使教学融为一体,做到教练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各种感观的调配使用,达到教学最优化。
4.总结课文。
今天这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课文总结,在课堂教学中地位不可低估。通过总结,能促进学生对一堂课的教学进行梳理,提纲挈领,抓住重点,储存信息,巩固记忆知识。有利于儿童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为高一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
5.课外练习。
用总分法写一种花。
四、课堂设计的特色
1.教学从整体到具体,再回到整体,思路清晰,脉络分明。
2.抓住作者写荷花荷叶的精妙之笔,咬字嚼句,反复品味,不仅让学生欣赏作者遣词造句落笔的生动准确,而且通过迁移学习,训练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3.多法品读,内化语言。对于文质兼美的文章,抓好读的训练是最好的教学手段。因为文章的"美"是学生通过多种读法品味出来的。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使学生陶醉,产生共鸣,也只有熟读才能成诵,把课文里一个个句式,一种种规范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4.教学中学路分明:从抚——领——放。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自主、积极、主动的活动。耳听、眼看、口读、脑想、手写,"全频道"运作,"多功能"协调,"立体式"展开。
他先按照惯例向听者概括陈述所说课的主要内容、中心,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主要讲什么,再联系单元训练的重点,说明所说课文在整个单元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然后提出课文的教学目标,接着陈述自己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计划分几个课时进行教学,各个课时分别完成哪些教学任务。这些内容说得清楚、明白、有条有理,而且把该说的都说了,完全符合说课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内容的系统性、叙述的条理性。在说完以上这些内容以后,赵老师用"下面,我着重讲我第1课时的教学"一句话,将说课从说整篇课文转入所说课时课文的教学。十分简洁、自然。在下面部分,赵老师依次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设计,最后说板书,也同样把该说的内容都说,而且同样说得清楚、明白、有条有理,做到了内容的系统性和叙述的条理性。不仅如此,陈述的内容,有详有略,该详的详,该略的略了,从而突出了教学过程这个说课的重点和中心。如果我们集中分析一下教学过程,也可以发现赵老师设计的这个教学过程言简意赅,的确切实可行。
在教学过程中,有听、有说、有讲、有写、有练,训练形式多样,而且始终注意紧扣教学目标和根据教材的特点来组织教学活动。她让学生读课文感受荷花的美,听录音品味荷花的美,再通过练习,加深对荷花美的印象,从而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培养了爱美的高尚情趣。
总之,赵老师的说课是成功的,按说课的标准进行评价,也应当说是一堂好课。如果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话,那么,一是在转入说自己第一课时教学的时候,还可以插进去再分析一下该课时的教材(上面的教材分析,是从教材的整体角度去分析的,整体的分析,不能代替局部教材的剖析);二是教学过程中的有些内容应该具体一些,如"总结"说课中虽说了总结的方法,但没有说总结的具体内容,"测试",也只说了测试的好处,没有说具体怎样测试和测试什么,这些都使听者难以判断说课者安排的总结、测试到底好不好,好在哪里,以及到底有没有价值,有没有必要,从而影响了整个教学过程的说课效果。再者,板书设计,赵老师是把它当作附录附注在后面的,而且解释也只有几句话,这是不妥当的。因为板书也是说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说课一定要说板书,则不仅要求说内容、特点,而且还要说如何使用板书等等。总之,好的说课,连细节也应注意规范,因为细节其实不细,它同样关联着说课的整体效果。
;③ 画荷花的步骤
一、白描。抄
荷花花瓣、叶袭子、茎的线条都较长,要求勾线时,形象准确而饱满,线条流畅。中淡墨勾花瓣及小莲蓬。较重墨色勾叶子。后面的荷叶以没骨法完成,不用勾线
二、染底色。
用白色调稀罩染花头、花苞。黄绿色罩染小莲蓬,颜色薄一些。花青墨晕染正面叶片。草绿色罩染反叶及花叶的茎。
三、进一步刻画。
芽绿色晕染花瓣,花苞染得深些。深绿色罩染正面叶,石绿色晕染反叶及茎。藤黄加少许朱磦晕染莲蓬壁。黄色勾蕊丝,白色立粉点蕊、小莲子。反瓣勾筋,正面不用。
四、没骨法完成后面的荷叶及长草。
偏写意画法,不受轮廓线的约束。笔中的色有深浅变化,画得见笔、生动。
④ 怎么画荷花 荷花简笔画教程
首先在中间画出一个莲蓬,在莲蓬上画些凸起,再画上荷花花蕊,接着在莲蓬周围画上一片片的花瓣,再用勾线笔画出花瓣纹路,接下来用嫩黄色、绿色涂莲蓬,黄色涂花蕊,花瓣涂上粉红色,再加深尖端颜色,一朵好看的荷花简笔画就画好啦。
⑤ 国画里荷花和荷叶的画法
工具/原料:笔,墨,纸,砚。
1、在画面的右上角勾画出叶盖的脐眼,紧接着勾画出叶盖下垂的筋脉。
⑥ 精美荷花PS教程
精美荷花PS教程
先看效果图:
效果图
1、新建文档用“钢笔”工具绘制如图的路径,荷花边缘起伏不平所以我们在画的时候也凹凸不平。
图1
2、把路径转化为选区(ctrl+Enter),填充颜色(R、G、B、分别为 26、89、98、)这个颜色不一定是最终荷花颜色,最后我们可以通过“曲线”做调整,暂时先用这个相近的颜色填上。添加“杂色”数量为“1.5”左右。
图2
3、取消选区(ctrl+D)下面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刻划出荷花凹凸感,在中间用钢笔工具画出如图路径,右击“建立选区”,羽化半径为“20”增加羽化值是为了在后面用“加深”和“减淡”工具时边缘不生硬,不会出现明显的分界线。
图3
4、换用“加深”和“减淡”工具,注意画笔大小要大些,曝光度要小一些,曝光度是要特别注意的,不要太大,否则会留下明显的痕迹;如图把选区内一部分减淡,一部分加深。
图4
5、反选(ctrl+shift+i)同样用“加深”和“减淡”,把边缘折叠的地方“加深”。注意“加深”部分是一段一段的这样荷花边缘才有上下起伏感,这里只是简单的处理,细节刻划留在后面做。这个时候荷叶已经有了一点立体感。
图5
6、同样用“加深”和“减淡”工具在边缘细心的涂,曝光度依然很小,根据需要调整“画笔”大小。凹下去的地方被光,所以颜色深些,凸起的地方为高光区,颜色较淡。
图6
7、继续把右边的明暗变化用相同的方法涂出来,要注意的是在最右边做了一个卷边效果。
图7
8、卷边做法也非常简单,用“钢笔”或“套索”做出如图选区,直接用“减淡”工具减淡几下就可以了。
图8
9、“减淡”出中心的凹点,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画荷叶的叶脉,也是很简单的事情,首先用“钢笔”画出如图的路径。
图9
10、用“画笔描边路径”功能给路径上颜色,方法为(1)新建空图层,选择画笔工具,(2)画笔大小为“2像素”,(3)选择颜色(35、95、90),(4)选择“路径”点下面的图标。
图10
11、此时如图线条还非常生硬。顺便用“曲线”调整一下“荷叶”的颜色(调不调无所谓)。
图11
12、用“橡皮”,调整下参数,“不透明度”和“流程”都要低一些,不然就会一次性把刚才的“叶脉”擦掉了,边缘的多擦掉一些,中间稍微擦一两下就可以,如果“叶脉”仍很明显,可以降低该图层的透明度,也可以用“高斯模糊”稍微模糊一下。
图12
13、上一步完成后基本是这样了,已经有了“叶脉”纹理。
图13
14、但是现实中“叶脉”是有厚度的,所以附近荷叶光线有些变化,依然是“加深”工具,沿“叶脉”的一侧涂出一道道颜色微深的线条。
图14
15、这样我们的第一片荷叶就已经完成了,其余荷叶相同的部分就不再累述,主要把不同的地方再说明一下。第二片是一个带点“残破”的荷叶,用“橡皮”,把“不透明度”和“流程”都调到“100”是为了一次性擦除,画笔小一点,在“荷叶”上擦出一些小洞。
图15
16、用“钢笔”勾出荷花的“茎”。填充和“荷叶”相近的颜色,添加杂色,数量为“1.5”也可以用“加深”和“减淡”局部处理一下,有些不明显的颜色变化,不止于一根“茎”下来。
图16
17、第三片叶子,与前两个不同,它是侧面图像,首先还是用“钢笔”勾出整体外形,填充和以前一样的颜色和杂色处理。
图17
18、用“钢笔”画出叶子的“背面”区域,填充颜色(71、113、88)并用“加深”把靠边“正面”的部分颜色加深。
图18
19、同样用“钢笔”画出“茎”的轮廓填充(处理同以前做法)叶子背面的`“叶脉”,也是以前的“画笔描边路径”做法。
图19
20、“ 钢笔”画出如图选区,注意的是选区的交界线一边淡一些,一边稍微深一些,当然是用“加深”和“减淡”工具完成的,其他做法同其他叶子一样做法。
图20
21、完成如图。
图21
22、这片叶子完全是“反面”颜色淡一些(76、128、82),光线变化不复杂几乎是单色,只要花点功夫用“笔刷”画出叶子上的“纹理”就可以了,配合减淡工具和“图层”不透明度,实现半透明度效果。
图22
23、第五片同第四片,这也是个“残叶”用“橡皮”,同第二片叶子处理方法一样。
图23
24、这里主要工作是画出“荷花”,花由花瓣组成的,所以我们这里也不能一股脑的上颜色,而是一片一片组成的,“钢笔”画出路径后转为“选区”填充颜色(210、142、194)具体数值自已决定,喜欢红一些的就填红颜色。
图24
25、用“减淡”工具把一部分减淡。
图25
26、复制“花瓣”图层(ctrl+j)改变每一个的角度,重新排列,注意是从中间向外的不要排的太分散。
图26
27、还有几片叶子形状各不一样,所以就不能复制了,得一个一个的用“钢笔”画出形状后着色(同其它“花瓣“颜色)再用“加深”和“减淡”处理。
图27
28、为“花朵”做出“茎”方法同其他“茎”做法一样。
图28
29、在左边同样做出几片叶子,其中一片用“高斯模糊”处理过,表示较远处的叶子,到此画面构图完成。
图29
30、画面背景色彩单调,我们来衬托一下,选“笔刷“颜色为(179、203、209、)
图30
31、在叶子和空白处填色,增加朦胧感,笔刷直径要大,否则会涂出一条条的线来,这样可以大功告成了。
图30
32、一幅作品完成后加个落款,这样作品才完整,OK搞定。
最终效果图 ;
⑦ 荷花怎么叠
荷花怎么叠就可以点击网上查询下如何折出好看的荷花了,而且你感觉外观特别漂亮。
⑧ 映日荷花别样红,如何利用彩纸折荷花呢
其教程的最大特色就是简约而容易上手。这个折纸荷花通过变形式的折法,将整个荷花的花瓣结构进行了充分的丰富,这种丰富带来的好处就是大家在这里可以看到花瓣的层叠感还是相当的充足的,层层叠加的感觉并没有增加整个折纸制作的难度,只是将荷花那种雍容华贵的艳丽之感表现的更加充分而已。为了最大程度上使得这个折纸荷花制作起来更加的简单,在设计的时候这个折纸荷花采用的是组合折纸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