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帝荷花
❶ 求斗罗大陆自创的荷花武魂魂技介绍及魂骨介绍谢谢大佬!
武魂香溢荷花,辅助和控制系
第一魂技花香四溢,可让敌人眩晕五秒,并且瞬间内增加友方20%的全属容性
第二魂技香溢荷花阵,从天上忽然下来五个荷花形成香溢荷花阵,可困住敌人,直到挣脱为止
第三魂技荷花光罩,用自身魂力形成像荷花一样的护罩,可防御住第六魂技以下的魂技
第四魂技荷花囚笼,从地里瞬间上来一个很大的荷花,可以包裹住敌人,直到打破为止,而且里面附加剧毒
第五魂技香气逼人,可控制敌方最多七名魂圣帮助自己进行攻击
第六魂技白莲绽放,瞬间恢复满魂力,并且自身和友方全属性提升60%
第七魂技花神附体,史上最强辅助系,和瞬间恢复满自身和有方的魂力,并且全属性提升85%
第八魂技花神领域,进入此领域,友方和自身几乎进入无敌状态,每秒恢复满魂力,并且在领域里全属性提升92%
第九魂技枯萎,可让敌人莫名其妙无故的死亡,除了94级以上
❷ 如何描写荷花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旳,有羞涩地打着朵儿旳;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我最喜爱的花就是荷花。
七月初的一天,我随夏令营来到了我向往已久的极负盛名的赏荷佳处——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
我一直以为,曲院风荷是一个有很多曲曲折折小路的院子。听导游姐姐介绍才知道,“曲院风荷”旧称“曲院荷风”,最早是酿造官酒的地方,因种有许多荷花而出名。每逢夏日熏风吹拂,荷香与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们称之为“曲院荷风”。清朝康熙皇帝南巡游西湖时,将其改名为“曲院风荷”并 沿用至今。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吟颂着杨万里的咏荷诗篇,心里激动万分,我马上就要看到这样一种人间美景了呀!一进曲院风荷的大门,我和同伴们就迫不及待地欢呼雀跃着穿过铺着鹅卵石的林荫小道,饶过绿草如茵,争奇斗妍的花坛,直奔湖边。
站在湖边,一眼望去,水波潋滟,莲叶田田,挨挨挤挤的荷叶青翠欲滴,圆润的露珠闪烁着光芒,阳光在上面舞蹈,微风在上面歌唱。清风徐来,荷香阵阵。满眼是绿,满眼是荷,满眼是景,真是美不胜收,我被眼前这一幅充满生机和情趣的美丽画面深深吸引住了。当然,这幅画面的主角就是那人称花中君子的——荷花。她,宛如一位位妙龄少女,一个个娇艳欲滴,一个个冰肌玉骨。有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穿着翠绿的萝裙,随着微风的节奏在翩翩起舞;有的则有些害羞,撑着一把可爱的绿伞,遮着自己的面颊要妆扮一会,才把最美的笑容展现给大家;有的则英姿飒爽,朝气蓬勃,含苞欲放……
站在亭榭中,观满湖翠影,看万点荷红,闻阵阵清香,令人心旷神怡;漫步在造型各异的小桥上,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两相恋。曲院风荷俨然就是一首诗,一幅天然画卷,一曲美妙动听的音乐,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我爱荷花,爱她的淡淡清香,爱她的亭亭玉立,爱她的娇媚容颜,更爱她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质。
❸ 赞美荷花的古诗
1、《荷花》清代: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释义:
五寸的荷叶托着娇艳的荷花,荷叶密密的贴在水面,但这并不妨碍彩舟的荡漾。
知道四五月间夏风微掠,这些荷叶荷花的高度依旧能恰巧把美人的腰遮住。
2、《曲池荷》唐代: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释义:
轻幽的芳香朗绕在弯曲的池岸,圆实的花叶覆盖着美丽的水池。
常常担心萧瑟的秋风来得太早,使你来不及饱赏荷花就调落了。
3、《赠荷花》唐代: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常相映 一作:长相映)
释义:
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
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4、《苏幕遮·燎沉香》宋代: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释义:
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5、《白莲》唐代:陆龟蒙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真合 一作:端合)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释义:
素雅之花常常要被艳花欺,白莲花总应生长在瑶池里。
月儿明风儿清花儿要凋谢,只有恨却无情谁人了解你?
❹ 荷花的由来
关于荷花的由来传说极多,现为您提供几条,希望对您有帮助
●荷花不仅清闲秀雅,莲藕、莲子还可以供食用。传说司掌此种艳而不妖,洁而不傲,既可食用又可入药的花卉的花神便是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西施。她出身于浙江诸暨宁罗山的卖柴人家。也称“先施”、“西子”。西施貌若天仙、超凡脱俗。她在河边浣纱时,水中的鱼儿看见她的美貌,也羞愧的沉入水底。所以又有沉鱼之貌这一说。
相传吴越两国交兵,越国战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苦思复国之计,在范蠡鳛谏策下,越王在越国寻遍美女,最终选中西施来实施美人计。西施为了国家的利益,在接受越王勾践三年训练后,到吴国巧妙的运用美人计离间了吴王与伍子胥之间的关系,最终使吴国走向了灭亡,越国得以重兴。然而西施却不幸于战乱中香消玉殒了。西施的高尚品格感动了天地。当她的一缕香魂来到天庭后,玉皇大帝钦定她为司掌六月荷花的花神,位列仙班,永享爱莲人的朝拜和供奉。
●唐诗人李商隐是泾川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婿。人称他是个多情郎,有多首荷诗赠予以上人。世上争艳,万紫千红,为何李商隐如此钟情于荷花呢?原来,这其中还有一段美丽感伤的爱情故事。
相传李商隐与王小姐相恋结合以前,曾有一恋人,小名叫“荷花”。荷花天生丽质,清秀可人,心地善良淳朴。李商隐年青有为,相貌出众,才华横溢。两人情投意合非常恩爱。在“荷花”的陪读下,李商隐的才学进步很快,两人一起渡过了一段幸福甜蜜的时光。就在李商隐快要进京赶考的前一个月。“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隐回天无术,只能日夜在病塌前陪伴“荷花”。随着病情的加重,一朵娇艳的“荷花”不幸早早地凋零了。“荷花”的早逝,给诗人带来了无比沉重的打击。后来诗人每见到湖塘里的荷花,心中便泛起阵阵忧伤。他自始至终也不能忘记那清秀美丽的“荷花”姑娘。《暮秋独游曲江》中:“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意思是说荷叶初生时相遇恋人,不久分离,春恨已生。荷叶枯时恋人辞世,秋恨又成。只要身在人世,对伊的情意,地久天长永存。多少惆怅,只有那流不尽的江水声。所以,“翠减红衰愁煞人”是面对荷花,写缅怀“荷花”的内心悲戚。不论这个传说真实与否,多情文士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与荷花结缘则是勿庸置疑的事实。
●很久很久以前,在柳树村有一个人家,只有母子二人,母慈子孝,世人称赞。英俊的儿子长大成人后,母亲终日盼望儿子有一个美满的姻缘,可总不如愿。母亲竟愁得重病在床。儿子得人告知采东山顶上灵芝仙草可为母亲治病。便历尽艰辛来到东山峰上,终于在险峰采到灵芝。没想到小伙子在险峰采药的身影被水边的荷女看到,荷女被小伙子的孝心所感动,就把他请到自己的家--荷花庄里,并为小伙子补好挂破的衣服。小伙子急着为母亲治病,匆匆谢过荷女回到家中。母亲吃了灵芝仙草,不久病就痊愈了。一天晚上,母亲做了一个梦,梦到儿子娶了一个朴实秀丽的媳妇。儿子听母亲诉说梦境之后,便把采药遇见荷女的事告诉母亲。没想到荷女的相貌竟与母亲梦到儿媳一模一样。于是母亲便让儿子再次去了荷花庄。奇怪的是荷花庄已经不见了,那里只有一湾一望无际的盛开的荷花。小伙子看到其中一朵最美最醒目的荷花在微风中不断弯腰,象在对他微笑,他大声呼“荷--女!”说也奇怪,果然那荷女在轻纱弥漫中踏着碧波向他走来。
从此以后,小伙子、荷女把母亲接来,他们在荷花湾边盖房置业,栽柳种荷,建成了一个似梦似幻的荷花庄。一些人知道后,也想来这里居住。可从没有人找到这个地方。据说只有诗人杨万里在云游时偶然来到过一次。那欢娱祥和的生活使他永远向往,并谱写出描写荷花庄美景的动人诗句:人家星散水中央,十里芹羹菰饭香。想得熏风端午后,荷花世界柳丝长。
●版本一:
荷花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最美貌的侍女玉姬的化身。因为玉姬羡慕人间的双双对对,男耕女织的勤劳生活,感到身居天宫的空虚和寂寞。她在河神女儿逢莱尼的陪伴下,偷偷地打开了南天门,悄悄地飞来杭州西子湖畔,这两位天宫仙女看到这明镜的湖水倒映着天上的白云和凡间的青山便跳入美丽的湖中恬洗。谁知天快亮了,逢莱尼要玉姬赶快回到天宫,玉姬哪里舍得这美好的人间。王母娘娘知道后,恼羞成怒,顺手拾起莲花宝座把玉姬打入湖中,还恶狠狠地骂道:“你要脱尘绝俗,我要把你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这位洁白无瑕的仙女化身为美丽的荷花。
版本二:
从前,百里洪湖水患无常,民不聊生.一天,美丽的荷花姐妹驾着祥云,赶赴蟠桃盛会,路过此地,只见黎民饿殍遍野的惨境,不禁潸然泪下,毅然将胸前的珍珠项链撒了下来。蟠桃会上王母娘娘发现她们胸前的珍珠不见了,当问清缘由后,即将荷花姐妹派到人间拯救百姓两位仙子下凡后,一片汪洋的洪湖便变成荷花争艳,鱼跃鸭栖的鱼米之乡。
❺ 莲花神话
净土世界一莲花
《大正藏》经典说,莲花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其实许多花都柔软、乾净、充满香气,只是花有一特殊的生态是其他植物没有的,因此承担了佛教的象徵使命,“初期佛教徒是基于植物生育的特徵而重视莲花,”日本老一辈佛教美术研究学者林良一在《佛教美术的装饰文样》中写道。
春夏秋冬,四季轮转,花落花开,花朵具有谢而又发的生命力,本是许多文化喜爱惜用的主题。但世间花卉先开花后结实,莲花则在开花同时,结实的莲蓬已具。明朝详述各种植物的书籍《群芳谱》就特别强调莲花“华实齐生”的特质。莲花因此被佛家视为能同时体现过去、现在、未来。
佛说平等,不论过去现在未来,天地万物时空,方位大小多少,人与人,如此如彼,穷富贵贱皆平等。极乐净土是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具有超时空相貌的莲花,独享“福报”,成为净土世界的花朵。
研究佛教艺术多年的陆艳冰解释,对修净土宗的信徒,西方极乐世界是最后皈依处。在净土思想的代表经典《阿弥陀佛》中记载,众生若得善报,不再堕入胎生、卵生、湿生等轮回,得以往生极乐世界,会有观音手持莲花迎接,往生者就在莲花里“化生”为极乐世界一员,视个人业障、福报,莲花闭合时间长短不同,福报够的人可以提早“出关”,享受净土世界。
《阿弥陀经》中也记载,“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有地,……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妙法莲花
佛教有不同派别,也让莲花生出各种意义。有别于净土,大乘佛教天台宗的根本经典名为《妙法莲华经》,莲华,即妙法。花代表接引众生的法门。
古老的南传佛教圣典《经集》,也采用莲叶上的露珠与莲子,形容不为诸种情欲所污染的生命。莲蓬上成熟的莲实,必须剥去黑而坚硬的外壳,才是人们食用的白色莲子,“正如人的佛性”陆艳冰说。小小的莲房、莲子,在佛间弟子眼中,广阔无边,是人所探究,也是应认识的本心、佛性。莲蓬上供莲子居住的一格格莲室,曾被喻为人体的窍门。
佛陀讲经,要人行菩萨道,渡自己,也要渡众生,让人人成佛。莲花努力开花不只是为了开花,而是开花才能显出莲子。一片片的莲花瓣,正如佛陀以很多方便法门接引众生,通过不同法门,人们得显出藏在其中的佛性,进而成佛。
■佛陀步步生莲
莲座,乃为佛陀结跏趺坐讲经开释而设。佛家在百花齐放中独生出莲花座,与荷花云锦可观,香远益清,足以代表力量也有关。“又以诸华皆小,无如此华香净大者”《大智度论》卷八记载了几个为何趺坐莲花的原因,除了莲花在众花中最大最盛、代表庄严妙法,莲花柔软素净,坐其上花却不坏,更可以展现神力。莲花其实已升华为天上之花,与人中之花有别,“人中莲花大不过尺,天上莲华大如九车盖,是可容结跏趺坐。”
佛陀不起分别心,拈花一笑,何必一定是莲花?因此陆艳冰认为“起于印度的佛教也受早于它的婆罗门教(早期的印度)、印度教,甚至民间思想影响。”
“……人脐中出千叶金色妙宝莲花,其光大明如万日俱照,华中有人结跏趺坐,此人复有无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大正藏》经典上记载,印度教创造神梵天王坐千瓣莲花上诞生,受此影响,佛教诸佛也在莲花上说六波罗密。“佛因随世俗,不得不采用梵天的莲华坐,”林良一在文中写道。
在佛教雕塑等各种图像中可以看出,佛陀座椅有金刚座、狮子座与莲花座三种造型,前两者由具威严的帝王宝座转化而成,佛陀与弟子谈话的非正式场合出现;但当世尊宣讲重要经典如《法华经》,“一定趺坐于莲花座上,”目前就读华梵学的陆艳冰说。
“佛也继印度教光明神的性格,成为莲华化生创造伟业的主人公。”经典里众生可以藉由“莲花化生”,乘著莲座进入净土,恐也由此一脉相传而来。今天信徒都知道,根据《佛陀本生传》记载,释迦佛生于二千多年前印度北边,出生时向十方各行七步,步步生莲花,并有天女为之散花。
■其水清澄,众花覆上
莲花成为创生必备花朵,可以从生态上解释。在阿育王时代收集、也就是最早期的佛教经典里,提到世界起始的《起世经》记载:“彼诸山中。有种种河。百道流散、平顺向下。渐渐要行。不缓不急。无有波浪。其岸不深。平浅易涉。其水清澄。众华覆上。水流遍满……”
水涝不现,云雾消除,有清凉风的创世纪,山与山间的河流上,覆满莲花。志上第一个生命起源于水,今天植物学界已经佑道出水芙蓉是最出现地球的开花植物之一。是否人类老祖先也早掌握莲花是“活化石”的相关知识?
印度文化中,莲花是生的再生,但信仰上的意义之外,莲花集合了真善美所有的象徵。
美学教授蒋勋对佛教源起的印度,有这样的看法:作为一个热带地区国家,其文明正如繁密而多姿的植物,在潮湿而炎热的空气中,展现热带植物特有的慵懒与妩媚。修读梵文的陆冰也在经典里读到,在婆罗门教,不分男女,都可能被形容为眼睛黑白分明、手足如盛开柔软的莲花。源自印度的佛教故事听起来也就极为浪漫。
林良一更认为,佛教莲花所具象徵意义,除了源自古代印度宗教思想,远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甚或希腊都已广泛使用莲花象徵、出现莲花纹饰,并与佛教互相影响、变化。“若依照时间顺序,埃及莲花意涵创造、再生的能力更早出现,”陆艳冰也研究埃及文化里的莲花特徵。
■生命如睡莲开合
当中国大地上一朵朵的荷花谢了,莲子成熟,水泽乾了,莲藕可掘,人们得享莲花带来的可口。不产莲花(荷花)的埃及,在泛滥的尼罗河畔开启文明,睡莲一朵朵漂浮于河畔与大河网系下的湖沼。在今天植物学者眼中,台湾自非洲进口的睡莲,仍是与落地生根一样“好生好长”的植物。
以睡莲为国花的埃反,视睡莲的开合,为不可思议的生命力,统治尼罗河上下游的古埃及帝国,期望生命的不朽,将肉身制成木乃伊,幻想生命可以“如睡莲的开合”,因此睡莲常被用在葬礼,祈祝死者只是如睡莲暂时闭合,仍有复活希望。
西元前一千三百六十一年完成的埃及但克哈门王陵墓,在一九二二年被挖掘出土,这个埃及少数未被破坏的古墓葬,彷佛睡莲王国:莲形的神殿柱头;死者航行于幽冥大海的模型船,摇桨亦是支半开的睡莲;墙壁上,做埃及艳后般打扮的美丽女子,手执含包半放的睡莲,回头往坐其后方的女伴鼻上递送过去,被视为线条僵硬严谨的埃及雕刻,因为这样的动作,彷佛传出了柔软的睡莲香味。特别的是,大部份睡莲造型都含羞半开,是在特意强调睡莲开合的能力?
由水中深处冒升至水面的睡莲,像造物主潜藏的生命力,暗示著创造的本源,不仅许多神话与莲花有关;崇拜太阳的埃及王国,也出现太阳神以童子之姿坐莲花之上的图案。
■谁影响谁?
让人好奇的是,有人认为莲花座的产生,与荷花有平面的莲蓬、方便盘坐有关。只是从生物学上看来,埃及不产有莲荷的蓬花,因此,是原本不产荷花的埃及受到印度影响,才出现莲座?或是埃及睡莲创生的想法传进睡莲、荷花俱生的印度,丰富了人们想像,印度神只才开始盘坐荷花之上?甚或三千年前的埃及其实是有荷花的?
甚至今人认为佛教受到它之前的宗教影响,又有没有可能是佛教建立后,回过头去影响印度教、婆罗门教?为了凸显与佛教的关系,婆罗门教就有释迦牟尼佛是其主要神九次化生的说法。
根据佛经描述的莲花,有白有青有赤有黄,不同颜色有不同意义,如白色代表“深”;青色是“善”;赤色是“觉”。亚洲只有一种开白色系的莲花,从事佛教艺术研究者认为,佛经中提到的莲花,是许多不同品种。如“众生于七宝莲花中自然化生”里的七宝莲花,是由两种荷花、五种睡莲组成。
根据佛书描述,如常被比喻为清明目光的青莲花,就被推断为花瓣形状比荷细长的睡莲。但佛经中的黄色荷花,会是只产在北美洲的黄色荷花?那又是如何到了印度,成为天上莲花的一员?
荷花为避免被小虫啃食,茎上长满小刺,佛典为与睡莲分别,还称荷花为“有棘的莲”。譬如“睡莲、有棘的莲,在水中、在泥中、正如在欲海里。”
今天佛教信徒以“莲友”相称、交谈时“口吐莲花”……,信仰生中提到莲花,其实已经是睡莲、荷花不分。对信徒,是睡莲、是荷花,并无大碍,因为这些“天上莲花,能随缘,视需要开花,让众心喜悦,说它们是假却又是真,其实都在一心,所以称之为妙莲华,”翻译自佛经上的记载。
■色虽鲜好,出处不净
荷花:皎洁;信用;佛;君子。历史博物馆副长黄永川的《中国插花艺术》书上简洁的写著。
佛教进入中土后,原本喂养众生的荷花渐渐确立洁净的象徵。在魏晋出现许多《芙蓉赋》,所谓“浴灵沼之清漱,结根柢于重壤。”士大夫的莲花超逸脱俗,洁身自处,虽与当时社会人心因有清明社会相关,正好也与佛教“不著世间如莲花”思想契合。
宋朝周敦颐的“爱莲说”至今仍影响著中国人,文中莲花出污泥而染喻君子,民国文人钱锺书就认为作者的“灵感”得自佛家说法。佛教探求解脱人生苦难,人生是苦海、是火宅,成佛,是最高理想,莲花出污泥而生鲜美花叶,正如佛教解脱过程。《中阿含经》里,释迦也说“以此人心不生恶欲恶见而往。犹如青莲华红赤白莲花。水生木长出水上不著水。”
中国文人认为莲花是身心俱洁的清凉世界,根据《剑南诗稿》记载,宋朝诗人陆游七十八岁那年,曾梦一故人对他说:我为莲华博士,专管镜湖。如今我要离开了,你能代我掌管月光风露,维护莲花吗?每月你将得到千壶酒作报偿,陆游从此不曾忘怀莲花博士的美梦。几年后陆游病重,又做起莲花梦,梦中,果真行走在万顷荷花中。陆的故事可以说是佛、儒、道的结合吧。
■污泥是“福田”
相对于文人的出污泥不染,佛教莲花出污泥的意义更广。
大乘佛教,强调在世间寻求解脱,在五浊世界行菩萨道,菩萨以众生为福田,污泥就是福田,所谓即此即彼、即恶即善、即染即净、不离两边,因此大乘佛教体悟到“高原陆地,不生此花,卑湿淤泥,乃生此花”,花与根其实融合为一,无染与净之别。
在内修、静定、沉思的修行之外,污泥其实也是锻练,是非理性的忍辱、牺牲,如经地狱炼火,才能完成宗教性的崇高与升华,迸发出生命最惨烈而华丽的光焰。不经火焰,如何化为红莲?
中国莲花再生的故事也在《封神演义》里活生生上演。李哪吒触犯天条国法,罪及自身、祸延父母,为了赎罪,剃骨还、割肉还母,灵魂却在师父太乙真人帮助下,由莲花所化,脱胎换骨,就此乘著风火轮,成为不朽之身,“再生”成民间崇拜之神。
莲花的自身属性再综合各家说法,正如大乘经典《华严经》三字,一朵莲花,已经成为一个庄严世界。在信奉佛教的土地上,莲花“图像”四处可见,是很自然的了。
仪式丰富的密宗佛修道场,莲花是观想的对象。一般佛堂里被供奉的持莲观音,双眉下垂凝视手中莲花,内心世界圆觉无碍,莲友认为常念持莲观音名号可远离欲望。观音多种化身里,还有卧于莲花丛中的莲卧观音,可以助人脱离世俗苦海。
佛教来到“东土”之前,由或文物上已出现荷花图案。如出土的周朝莲花造型壶、青铜器上有莲瓣花纹。受佛教影响,魏晋与唐朝器物、雕饰、佛像更几乎都佐以莲花纹饰,因而开出壮丽的莲花纹时代。发表过有关佛教莲花纹饰报告的陆艳冰表示,中国艺术里的莲花形式非常多样,与古埃及较为单一的睡莲造型有很大不同。
敦煌、云冈的一座石洞里,四面就是一朵巨中莲花围成,一片巨大的花瓣前一个个静定的佛像;荷花花瓣、叶片形状特殊,因此造型被拉长、压平、塑成方形,总可以看出是莲花纹饰。莲花纹、莲瓣纹、莲叶纹,甚至文物上的海石榴纹、西番莲纹、葡萄纹饰,“都是由莲花延伸演变或加入莲花纹的综合体,”陆艳冰说。
■白莲下凡,万民翻身?
禅宗在中国开花结果,荷花重要性不减,但佛教生活题材不再华丽,莲花图案化色彩也减低。
宋朝之后,民间的生活情趣和生命力更让莲花的宗教意味转向民俗意味。工艺品里肥胖婴儿手持莲叶或莲花手舞足蹈,是在祝福人连生贵子。莲叶下护藏著金鱼,要人连年有余。民间流布的莲花图案,也难以断定与信仰毫无瓜葛。比如唐代佛教神只里有所谓“化生儿”,手持莲花嘻耍,每年七月七日乞巧节,市井小童跟著模仿。他与连生贵子有无关系?也让研究佛教艺术的学者产生兴趣。就连“中国的插花也是源自北朝佛教『供养花』的义式,”黄永川在插花艺术书上写道。
到今天,中国人即使不懂《妙法莲华经》等禅理,却都知道盂兰日要点莲花灯;送子娘娘也让金童玉女坐著莲花投胎人间。一小方莲座可以消业障、超渡、助人修行,也就不难想像。明朝以来的白莲教也以莲花为其教派名称而高喊:“白莲下凡,万民翻身”呢!
只是,佛家是为帮助修行而出现各式莲花图案,以之代表佛号、或在仪式中使用,若因此执著于佛号,反而失却修行本意。“佛典从未叫人抢著订购莲座!”一位师父说,净土教派认为人人只要念“阿弥陀佛”,都可以进入净土。
■香色俱妄保清净
真要计较起来,植物学者还会说佛家对莲花的解释,有许多已背离真正莲的生命形态。莲花开时,胚珠,即莲蓬,形态虽约略初具,其实尚未发育成果实,这朵虫媒花还须媒人帮助受粉,才得以成熟莲子,因此说它华实齐生,不尽然正确。研究水生植物的杨远波表示,莲蓬平台状的特殊造型,是要方便虫儿站、接触花粉,当然不是为了刺激人们想像安坐其上的。
至于睡莲、荷花的闭合,含羞草不也有相同的“功能”?研究睡莲的台大园艺所研究生陈沁源说,植物的开合,是因为身上运作顺利的水份,受到外界天候、乾湿度、甚至人的碰触等干扰后的反应。
虽然少了对植物精确的认知,可能让人想像更丰富,但《金刚经》要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勿在妄念、现象上产生我执、牢牢不放。
放下莲座,正如只有舍舟才可能登岸吧!
❻ 荷花最早是哪位皇帝给熹是栽培的
荷花最早是南宋的孝宗皇帝在锦溪栽培的。
江南水乡有一小镇叫锦回溪,镇上小桥环绕答,湖泊相连。其中,在镇的南端有一个古莲池,池内荷花无数,碧波荡漾。而这池中却有个奇特的景象:只有池的南半边种得出荷花,而北半边却始终是绿莹莹一池水。
孝宗皇帝简介:宋孝宗赵昚](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宋太祖七世孙,宋高宗养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
❼ 荷花的形状、颜色等的介绍!急急急!
荷花生于花梗的顶端、高托水面之上,花的直径为10-20厘米。花期在6月至9月,单专生于花梗顶属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荷花的根系横向生长,叶片圆形,碧绿色,直径在25-90cm之间,能够漂浮于水面上。
荷花又叫莲花、水芙蓉等,是毛莨目睡莲科水生草本花卉,我国十大名花之一,也是越南和印度的国花。荷花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有“活化石”之称;也是最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之一,同时也具有单子叶植物的一些特征。
荷花是多年生窃根水生花卉,藕是它横生在淤泥的肥大地下茎。荷花喜静水,如湖沼、池塘等,荷花喜光照不耐阴,早上开花傍晚闭合,花大而美,千姿百态,娇媚可人,味道芳香。
(7)七帝荷花扩展阅读
与荷花有关的诗词:《赠荷花》
一、原文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二、译文
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
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❽ 有荷花的诗句古诗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____杨万里《小池》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____朱庭玉《天净沙·秋》
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____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5、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____王昌龄《采莲曲》
6、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____苏轼《赠刘景文 / 冬景》
7、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____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8、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____李商隐《赠荷花》
9、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____苏轼《江神子·江景》
10、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____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描写荷花的诗句
11、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____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12、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____李商隐《赠荷花》
13、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____秦观《纳凉》
14、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____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15、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____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16、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____佚名《西洲曲》
17、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____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18、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____杜甫《为农》
19、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____幼卿《浪淘沙·极目楚天空》
20、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____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❾ 什么是并帝莲花!
并蒂莲有“花中君抄子”之称,是荷花中的极品,象征着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并蒂莲,茎杆一枝,花开两朵,可谓同心、同根、同福、同生的象征。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并蒂莲被誉为爱情的象征,谕意夫妻恩爱,美满幸福。 并象征男女爱情缠绵;兄弟情同手足,感情深厚。 民间传说中,并蒂莲的出现是吉祥之兆。
❿ 夏日荷花迎风开一片碧绿一片红是哪个朝代
初盛时期——东周至秦汉三国(公元前7世纪至265年)约1000年。
早期栽培荷花,是出自帝王的享乐需要,在2500年前吴王夫差为宠妃西施欣赏荷花,在太湖之滨的灵岩山(今江苏吴县)离宫修“玩花池“,移种野生红莲,是人工砌池栽荷专供观赏的最早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