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声乐
A. 上音声乐考级曲目
全国少儿歌唱考级作品集(第二套)
1-6级目录
前言
少儿歌唱考评标准
少儿歌唱考级评判标准
第一级
数鸭子
新年好
找朋友
可爱多——好孩子的歌
一分钱
爸爸妈妈听我说
好奇的小蜜蜂
好妈妈
丢手绢
娃哈哈
牧童谣
划船
小星星
祝你生日快乐
玩具进行曲
马兰谣
花儿开
摘星星
第二级
快乐小精灵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咏鹅
牵牛花吹喇叭
学好本领去回答
牧羊童
光荣少年
卖报歌
世上只有妈妈好 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主题歌
幸福的花朵
劳动最光荣美术片《小猫钓鱼》主题歌
小企鹅
我爱北京天安门
数蛤蟆
小鸟飞来了
红蜻蜓
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
粉刷小工人
第三级
旋转的童年
我和歌声一起飞组合演唱
牛背上的孩子
小桥流水
小猫跑跑
最美的画独唱、合唱
妈妈呀,爸爸呀
幸福花
嘀哩嘀哩
拾稻穗的小姑娘
猜猜我是谁
月亮河边的孩子
妈妈格桑拉
小草歌剧《芳草心》主题歌
小螺号
牧童之歌
小白船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第四级
游子吟
五个福娃娃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之歌
成长的烦恼
司马光砸缸 根据历史故事改编
悯农
家门口
光荣的红领巾
乌鸦与狐狸 根据寓言故事改编
有了爸爸和妈妈,才有幸福的家
踩雨领唱、伴唱
采蘑菇的小姑娘
野菊花
妈妈和我
种太阳
七色光之歌
七子之歌——澳门 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主题歌
渴望春天
小小少年德国电影《英俊少年》插曲
第五级
种树歌
小花和小草
朝霞·太阳齐唱
调色板
练字谣
铃儿响叮当
五环童话
桃园小姐妹
侗乡小歌台
白鹭飞回红树林
采一束鲜花
我爱妈妈的眼睛
做个小孩不容易
祖国像妈妈一样
小小的我
最美丽
雨花石 电视剧《红红的雨花石》主题歌
太阳出来喜洋洋
第六级
丰收的歌儿快乐地唱丰收小唱
爸爸打工,妈妈打工
五色花
幸福花开
你唱我也唱
甜甜的小不点独唱、伴唱
童心是小鸟
土娃子
怎么不回家
歌声与微笑
我们美丽的祖国
渔乡的孩子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山路弯弯
长城谣
大海啊故乡 电影《大海在呼唤》主题歌
友谊地久天长
7-10级目录
前言
少儿歌唱考评标准
少儿歌唱考级评判标准
第七级
卓玛
柳桥的故事
美丽的藏红花
星星摇着银铃铛
母亲的故事
精卫填海
放轻松
小背篓
校园的早晨
驼铃
让我们手拉手
男孩
画时间
花海飞歌
我是山里的小歌手
我是草原小骑手
桑塔露琪亚
摇篮曲
第八级
假如天空没有小鸟
嘎妞妞
秋天的果园
阳光少年
我多么羡慕你领唱、合唱
金龟子畅想
小熊维尼
祖国的歌
山那边
可爱的女孩女声合唱
爱,从这里起航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映山红 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
玛依拉
摇篮曲
故乡的亲人
美丽的梦神
摇篮曲
第九级
这片胡杨童声独唱、齐唱
老师,我真的喜欢你
郊游Party
北京胡同
美丽的侗乡独唱、伴唱
有一个美丽的村寨
太阳雨
凤凰长发妹
中国结
感恩
哈密瓜熟了
悯农
更上一层楼十二生肖歌
老家
雨中小花伞
可可西里
麻辣女孩
玛丽诺之歌苏联电影《蜻蜓姑娘》插曲
第十级
大地飞歌
珠穆朗玛
生活越好越想你
年少的味道童声合唱
好日子
母亲
我家的小燕子独唱、齐唱
走出去,走出去
青春红岩男女声对唱、伴唱
我和我的祖国
我爱你,塞北的雪
祖国,慈祥的母亲
梦的眼睛
花木兰
唱支山歌给党听
乘着歌声的翅膀
鳟鱼
孤独的牧羊人 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
B. 少儿声乐考级10级曲目
少儿声乐考级10级曲目如下:
A组:
小背篓----词: 欧阳 常林;曲:白诚仁;
妈妈留给我一首歌 ----词:徐银华;曲:徐景新;
小白杨----词:梁上泉;曲:士心曲;
请到天涯海角来----词:郑南词;曲:徐东蔚;
谁不说倦家乡好----词曲:吕其明、扬庶正、肖培珩;
唱支山歌给党听----词:蕉萍;曲:践耳;
金风吹来的时候----词:任卫新;曲:马驶英;
说唱脸谱----词:阎肃;曲:姚明;
B组:
曲蔓地----新疆民歌;词:西形;
可爱的中华----词:苏阿芒;曲:放昌群;
我爱你塞北的雪----词:王德; 曲:刘锡津;
包楞调----山东民歌,魏传统改词,孙啸天整理;
放风筝----河北民歌;
采茶灯----建民歌;
C组:
弹起我心爱的士琵琶----词:芦芒;曲:吕其明;
这片胡杨----词:李众;曲:徐沛东;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词:魏岚;曲:王原平;
漂亮妈妈----词:李众;曲:郑娟;
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 ----词:丁毅、田川;曲:王云之,刘易;
走向春天----词:俞明龙;曲:徐雁;
慕春----词:[德]席勒;曲:[奥]舒伯特;周枫,丁盘博译配;
孤独的牧羊人----(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词:[美]奥斯卡,哈默斯坦;曲:[英]理查德,罗杰斯;戈滑译配;
鳟鱼----词:[奥]舒巴尔特;曲:舒伯特;金帆译配。
(2)木兰花声乐扩展阅读:
少儿声乐考级考试要求:
(一)考生使用主办单位的少儿声乐考级教材、考级大纲中规定的考级曲目参加考试,考试级别与申报级别一致。
(二)考试场地为考生提供伴奏,考生也可自带伴奏。
(三)参加少儿声乐专业考级的考生须按所申报级别的曲目数量完整地背唱。
(四)考官可根据考试的现场情况,要求考生完整或部分地演唱考级曲目,不影响考试成绩。
(五)考生须参照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的少儿声乐考级教材、考级大纲中对各级别的具体要求进行备考。
C. 她是知名国家一级演员,上过春晚身家上亿,她为何能如此受人尊重
雷佳、成龙、王力宏、谭维维四位歌手,在第七届军运会演唱主题曲《和平薪火》,用歌声传达军运会的主题。相片上,雷一身军装,歌声中充满了深情。
谈到国家级演员雷佳,也许很多人并不了解。作为我国著名的声乐歌手,她获得了青歌赛、文华奖、金钟奖等多项大奖。
雷佳如今仍活跃于舞台上,在许多大型晚会上,都能见到她的身影。另外,雷佳也经常与丈夫一起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应该说,只有像雷佳这样的女歌手才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崇拜。对于这一点,每个人都想说什么?
D. 中国音乐学院少儿声乐考级曲目
【儿童专曲】
中国音乐学院童声考级曲目一~十级
一级:
1.洗手绢
2.上学歌
3.其多列
4.国旗,国旗真美丽
5.太阳
6.对不起、没关系
7.划船歌
8.小晴蜓
9.数鸭子
10.粉刷匠
11.好孩子要诚实
12.保护小羊
13.丢手绢
14.小鼓响咚咚
15.种瓜
二级:
1.鹿
2.小星星
3.娃哈哈
4.好妈妈
5.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6.多快乐
7.摘星星
8.小红帽
9.爱唱什么歌
10.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11.我是一朵小花
12.小红花
13.我来当老师
14.小小雨点
15.小伞花
16.小种子
17.鸭妈妈和鸡阿姨
18.小乌鸦爱妈妈
19.祖国是大家的妈妈
20.我属猫
21.快快乐乐做朋友
22.小脚丫走天下
23.春晓
24.小酒窝
三级:
1.金孔雀轻轻跳
2.幸福的花朵
3.大树桩你有几岁
4.祖国、祖国多美丽
5.快乐王子的小船
6.卖报歌
7.请你唱个歌吧
8.小青蛙,你唱吧
9.我爱雪莲花
10.牧童之歌
11.小海螺
12.太阳小鸟夸奖我
13.春天的孩子
14.如今家乡山连山
15.藏族少年积肥歌
16.共产儿童团歌
17.红绿灯
18.小老鼠打电话
19.爱学习的小乌龟
20.迎接奥运忙
21.童谣
22.螃蟹歌
四级:
1.儿童团放哨歌
2.拜年
3.小猫钓鱼
4.小小信鸽快快飞
5.只怕不抵抗
6.冬瓜和南瓜
7.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8.小桥流水
9.造月亮
10.石榴娃娃
11.挂国旗
12.在一起
13.学好本领去回答
14.小溪流
15.都夸小白兔
16.抱
17.我用蜡笔画自然
18.稀奇北京
19.逛北京
20.节水歌
五级:
中国民歌
1.小白菜
2.太阳出来喜洋洋
3.数蛤蟆
4.勇敢的鄂伦春
5.小夜曲
6.一只鸟仔
创作歌曲
1.让我们荡起双桨
2.童心是小鸟
3.拾稻穗的小姑娘
4.荷塘边的歌谣
5.小螺号
6.小纸船的梦
7.小白船
8.有这么一位好朋友
9.摘草莓
10.快乐的节日
11.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12.吹草哨儿
13.嘀哩嘀哩
14.我多想看看
15.生日
16.红蜻蜓,蓝蜻蜓
17.童年是什么
18.过家家
19.青山水流长
20.天上的布达拉
21.读唐诗
22.小小“懂事长”
23.爸爸妈妈辛苦了
24.明天的太阳更美丽
25.水乡歌儿多
26.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27.快乐的多来咪
28.小姑娘,小花伞
29.苏武牧羊
30.一年级的小男生
六级:
中国民歌
1.交城山
2.土地还家
3.放马山歌
4.牧歌
5.秋后喜庆黄金果
6.摘菜调
7.毛主席的光辉
创作歌曲
1.画四季
2.乡下的阳光
3.绿色的祖国
4.我是山里小歌手
5.多彩的童年
6.小瓜棚
7.小荷花,回老家
8.爱在人间
9.小小少年
10.绿荫
11.梦中的星星
12.铃儿响叮当
13.画太阳
14.月儿弯弯
15.去远方
16.中华小儿郎
17.小水滴
18.谢谢妈妈
19.布谷伴走花桥
20.我仰望五星红旗
21.亲爱的祖国妈妈
22.嘎子嘎
23.可爱的小白杨
24.游子吟
25.阳光下的花朵
26.祖国是个大花园
27.妈妈格桑拉
28.中国就是我的家
29.春天的阳光
30.我的祖国
31.明日歌
32.月牙船
33.格桑花
七级:
1.卓玛
2.柳桥的故事
3.美丽的藏红花
4.星星摇着银铃铛
5.母亲的故事
6.精卫填海
7.放轻松
8.小背篓
9.校园的早晨
10.驼铃
11.让我们手拉手
12.男孩
13.画时间
14.花海飞歌
15.我是山里的小歌手
16.我是草原小骑手
17.桑塔露琪亚
18.摇篮曲
八级:
1.假如天空没有小鸟
2.嘎妞妞
3.秋天的果园
4.阳光少年
5.我多么羡慕你领唱、合唱
6.金龟子畅想
7.小熊维尼
8.祖国的歌
9.山那边
10.可爱的女孩女声合唱
11.爱,从这里起航
12.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13.映山红 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
14.玛依拉
15.摇篮曲
16.故乡的亲人
18.美丽的梦神
19.摇篮曲
九级:
1.这片胡杨童声独唱、齐唱
2.郊游Party
3.北京胡同
4.美丽的侗乡独唱、伴唱
5.有一个美丽的村寨
6.太阳雨
7.凤凰长发妹
8.中国结
9.感恩
10.哈密瓜熟了
11.悯农
12.更上一层楼
13.十二生肖歌
14.老家
16.雨中小花伞
17.可可西里
18.麻辣女孩
20.玛丽诺之歌苏联电影《蜻蜓姑娘》插曲(已无版权)
十级:
1.大地飞歌
2.珠穆朗玛
3.生活越好越想你(已无版权)
4.年少的味道童声合唱
5.好日子
6.母亲
7.我家的小燕子独唱、齐唱
8.我和我的祖国
9.我爱你,塞北的雪
10.祖国,慈祥的母亲
11.梦的眼睛
12.花木兰
13.唱支山歌给党听
14.乘着歌声的翅膀
15.鳟鱼
16.孤独的牧羊人 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
E. 麻烦问问声乐初级水平都可以唱那些曲目
第一级
美声唱法:
《喀秋莎》、《问》、《长城谣》、《渔光曲》、《我亲爱的》、《摇篮曲》、《大海啊故乡》、《嘎达梅林》、《红莓花儿开》、《梅娘曲》、《北国之春》、《在我心里》、《不要责备我吧,妈妈》、《我和我的祖国》、
《黑龙江岸边的玫瑰花》、《我心里不再感到青春火焰燃烧》、《党啊,亲爱的妈妈》、《小溪者在草地奔跑》、《咔嗒尼曲》、《爱情啊,快告诉我》、《让我死亡》、《雪花》、《页里麦》、《码头工人歌》、《采伐歌》、《花非花》、《牧歌》、《红河谷》
民族唱法:
《送我一枝玫瑰花》、《女儿歌》、《康定情歌》、《浏阳河》、《绣红旗》、《二月里来》、《红豆词》、《牧羊姑娘》、《雁南飞》、《珊瑚颂》、《红梅赞》、《绒花》、《太湖美》、《嘎俄丽泰》、《放马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小白菜》、《游子吟》、《故乡的小路》、《北风吹》、《大红枣儿甜又香》、《茉莉花》、《我爱我的台湾岛》、《小草》、《送别》、
《谁不说俺家乡好》、《南泥湾》、《盼东方出红日》、《梅娘曲》、《日月和星辰》、《绣金匾》、《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塞外村女》、《人说山西好风光》、《王贵是个好后生》、《问》、《美丽的沙拉干追》、《秋收》、《太阳出来喜洋洋》、《滚滚江河流不尽》、《鼓浪屿之波》、《槐花几时开》、《走绛州》、《天下黄河十八弯》、《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我爱我的台湾岛》、《双脚踏上幸福路》、《在那遥远的地方》
(5)木兰花声乐扩展阅读:
声音应该以小腹为根源,想象声音透过后脊梁,到脑后,到口腔后根,整个声音应是竖立的,靠后的。请找一找这样的感觉:你大口咬一口苹果,露出上牙齿,在一口咬下去的同时,发出“嗯”的声音,感觉声音在口腔后部和鼻腔上部的位置,这就是美声发声的一个共鸣点。接下来把气息下沉,小腹膨胀,稍在小腹用力一顶,在刚才的位置发声,男声喉结压下,女声多注重声音在脑后靠上的位置,你会发现声音比以前要大多了。
经常靠墙练习有助于发声,因为靠墙可以接触你的后脊梁,让你更容易找到感觉,并且胸腔的共鸣能和墙产生共振,让你更容易找到胸腔共鸣的感觉。先从“米~妈”的练习开始,逐步升高,有助于练习高音气息;再从高往低练习,这样反复,总有一天你会找到感觉的。美声讲究“通透”,经常想象自己的声音是竖立的,而不是扁平的;另外还讲究的是“共鸣”,声音通过胸腔或胸腔以上的共鸣后,会很圆润、饱满。
要体会共鸣,你可以这样做:闭上嘴巴,发出“嗯”的音,稍带点深情的感觉,“嗯”的长一点,会感觉头和胸前在震动,如果气息好,这种共鸣会给你的声音添色不少。仔细听听一些高大的美国人讲话,就会知道什么叫胸腔共鸣了(外国人的胸腔结构更容易产生共鸣)。
F. "乘着歌声的翅膀"是声乐几级
第十级
大地飞歌
珠穆朗玛
生活越好越想你
年少的味道童声合唱
好日子
母亲
我家的小燕子独唱、齐唱
走出去,走出去
青春红岩男女声对唱、伴唱
我和我的祖国
我爱你,塞北的雪
祖国,慈祥的母亲
梦的眼睛
花木兰
唱支山歌给党听
乘着歌声的翅膀《《《《《《《少儿歌唱的十级曲目
鳟鱼
孤独的牧羊人 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
G. 声乐考级8-10级曲目有哪些
《声乐教学分级曲库(8-10级)》是声乐八级到十级曲库。内容有:我住长江头、松花江上、思乡曲、延安颂、赛吾里麦、思恋、月下情、望儿山、在中国大地上、送给妈妈的茉莉花、母亲河、真情永存、公仆赞、苦菜花,开在三月等。
老师会根据不同学员参加不同的级别有针对性的辅导。声乐考试,每个级别演唱的曲目数量和表演要求都不相同,这就需要学员们对几次的考级内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声乐考试报考对象与级别划分:儿童、少年、成人均可报名考级。 所有科目均划分为九个级别,一级为起始级。现另设钢琴表演文凭级,每一级分为“通过”、 “不通过”两个等次。 可以资询各地琴行及考点。
(7)木兰花声乐扩展阅读
声乐艺考唱歌时的高分技巧
1.歌唱的姿势很重要。
要站直,要平均站在两腿的支持力量上。头的位置比身体的位置更重要。有人唱高音时把头抬起来,似乎唱上去省些劲,事实并非如此。头抬起来高音紧了。喉咙也会发紧,不松。正确的是:头应稍低,但别太低。头部有很多共鸣,声音在头部产生共鸣,声音就大。头的动作要与旋律相反,越高头略低,声音好象下到胸腔里去。
2.歌唱时,尽量避免用那些与唱无关的肌肉。
控制呼吸用横隔膜时尽量不牵扯到其它肌肉,不要象搬东西那样使劲,那样会将所有的腔体关闭起来,把声音也关紧了。唱的时候不要紧张,自然的唱,肩部要放松,不要有小动作,唱时只用横隔膜。
3.打开喉咙。
打开喉咙很简单,当你困时,一面讲话一面打呵欠,这时候喉咙就打开了。打开喉咙比打开嘴巴更重要!这样唱起来的声音比只张嘴不打开喉咙的声音更亮些。所以,嘴要与喉咙一起张开,最好后面张得更大些!如同用一个倒立的漏斗,大口一方在颈部喉咙处,漏斗尖在面罩处。如果声音位置已全部进入面罩,声音就能从最轻逐渐唱到最强。
注解:只张嘴不开喉咙: 前嘴 后嘴
嘴不大,但开喉咙: 前嘴 后嘴(倒立的漏斗)
4.焦点。
歌唱时声音好象放电影一样,声音要有共鸣,焦点要集中,集中在面罩。太远、太近都不行。每个人都有自己做好的发声焦点,焦点集中了,声音会越来越大;没有焦点的声音就散了。要求声音大,不能一天就摆出一个架子,开始时共鸣点要小,然后扩展开来,越唱越大。这种发声方法,声音小,好象灯后面有面镜子,可以使光照得更远。头额、鼻窦等处都是空的共鸣腔,要尽量利用。
5.呼吸。
歌唱时,要用躺着睡觉时的呼吸方法。在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横隔膜)中,我更倾向于腹式呼吸,这样可以吸得深。且快。但无论哪种呼吸,不可二种同时用!这样是矛盾的,如同一脚踩刹车,一脚踩油门。
6.训练声音。
你先找到最好的音以后然后顺着往上、往下去唱,嘴、喉咙位置都不要移动,在唱邻近的音时尽量体会,尽量模仿那个最好的音,这就叫“自我模仿”。每个人都要有“声音的记忆”。要特别注意嗓音、喉部的感觉。歌唱是很抽象的,一定要注意咽喉肌腱等发声器官的技能状态。声音的记忆,不光指音调,而是包括音质、音色、力度。要追求上中下声区的统一。
7.发声的基本东西。
首先,喉部肌肉要使喉结稍下来一些,这样在声音的圆润性、音量等方面比往上的好。其次,唱歌时,要保持一个气柱,与自然嗓音相反,在有气柱的基础上,越到高声区声音越宽、越响。我所说的打开喉咙,就是让喉咙打开,使声音不受压制、不受干很自由的出入,打开鼻腔、进入头腔,自由地振动起到共鸣。
要有呼吸支持,得到最大的共鸣效果,而不是说打开喉咙后压、挤,声音发白。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正确的位置,声音就自动的、正确的进入面罩。
8.声带如同橡皮筋,既能拉长也能撑宽。
但如果一个人不是正常发挥自己真正的音质,而是故意的撑大中、低声区的声音,这样高音是无法唱上去的。即使唱上去,发出的声音也是大摇大摆的。
正确的声音位置是:按高声区声音的宽窄极限与高位置,去定中、低声的声音音量及位置,而不是将中、低声区的声音故意撑大个音的往上练,唱第一个音时,喉结放下,再往上唱第二个音,控制喉结不动,练好了第二个音,再往上练第三个、第四个,逐步增加。
H. 中国的古代声乐作品
关山月、胡笳十八拍、阳关三叠、念奴娇·赤壁怀古、 古怨、扬州慢、苏武牧羊、木兰辞、满江红
关山月 汉代乐府歌曲之一,属于"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守边将士经常在马上奏唱的。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为之填写新词,内容是抒写作者感怀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借以非议唐代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有反对侵略战争的意思。现存《关山月》的曲谱,比较四的是1768年刊行于日本的《魏氏乐谱》,据说为明朝末年避难于日本的魏侯(之琰)所传。歌词就是李白填的"明月出天山,苍茫支海间?那一首。后来在1931年刊行的《梅庵琴谱》中收录有《关山月》一曲,音调与《魏氏乐谱》不同,而调式和气韵相近,但无歌词。五十年代初,夏一峰、杨荫浏等将李白的歌词重新配入歌唱,并得以流传。这首歌曲纯朴自然,带有一些北方民歌的风味;它惯用同音重复,并配以大起大落的连环乐句进行,既显示出琴歌的特色,又比较贴切地体现了原诗豪放的气质和感怀的情调。
胡笳十八拍 汉末,著名文学家、古琴家蔡邕的女儿蔡琰(文姬)在兵乱中被匈奴所获,留居南匈奴与左贤王为妃,生了两个孩子。后来曹操派人把她接回,她写了一首长诗,叙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全诗共十八段,谱作成套歌曲十八着。据郭沫若说,突厥语称"首"拍"为",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又该诗是她有感于胡笳 的哀声而作,所以就叫做《胡笳十八拍》或《胡笳鸣》。原是琴歌,但魏晋以后逐渐演变成为两种不同的器乐曲,称《大胡笳鸣》、《小胡笳鸣》。前者即《胡笳十八拍》的嫡传。唐代琴家黄庭兰以擅弹此曲著称。李颀有《听董大弹胡笳》诗:"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就是对该曲内容的概括。现存曲谱最早风于1425年刊行的《神奇秘谱》本,称"大、小胡笳",都是无歌词的器乐曲。可唱的琴歌《胡笳十八拍》,初见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孙丕显所刻的《琴适》中,也就是现在最流行的谱本,其歌词即文姬所作的"我生之初尚无为……"。音乐基本上用一字对一音的手法,带有四期歌曲的特点。从第一拍到第九拍,以及第十二、十三两拍,都有一个相同的尾声,有受汉代相和大曲影响的痕迹。全曲为六声羽调,常用升高的徵音(#5)和模进中形成的高音(#1)作为调式外音。情绪悲凉激动,感人颇深。
阳关三叠 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699--759)《送元二之安西》诗谱写的一首琴歌。王维这首诗在唐代就曾以歌曲形式广为流传,并收入〈伊州大曲〉作为第三段。唐末诗人陈陶曾写诗说:"歌是《伊州》第三遍,唱着右丞征戍词。"说明它和唐代大曲有一定的联系。后来又被谱入琴曲,以琴歌的形式流传至今。王维的诗是为送友人去关外服役而作:"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入琴曲后又增添了一些词句,加强了惜别的情调。曲谱最早见于《浙音释字琴谱》(1491年以前),另外还有1530年刊行的《发明琴谱》等十几种不同的谱本。据清代张鹤所编《琴学入门》(1864年)的传谱,全曲分三大段,基本上用一个曲调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故称"三叠"。每叠又分前后两段,前段除第一叠加"清和节当春"一句作为引句外,其余均用王维的原诗。后段是新增的歌词,每叠不尽相同。从音乐角度说,后段有点类似副歌的性质。这首琴歌的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特别是后段"遄行,遄行"等处的八度大跳,以及"历苦辛"等处的连续反复呈述,还必须意真切,激动而沉郁,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
念奴娇·赤壁怀古 是北宋诗人苏轼根据民间曲调《念奴娇》填词的一首独唱歌曲。《念奴娇》这个词牌,最早的歌词可能和唐代歌女念奴有关,故有此名。念奴是唐玄宗时"梨园"里最著名的女歌手之一。据诗人元稹说,当时宫廷每年会宴百官,必有音乐歌舞表演,但是累日之后,万众喧哗,常常弄得舞台上的演出无法继续下去,于是玄宗便下令叫念奴出去歌唱。当中官太监高力士向大家宣布这个节目时,台下马上就安静下来了。这个词牌自五代以来即已流行,有不少人为之填写新词。其中以苏轼这首词最能体现原调"高亢豪迈"的精神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当时就有所谓"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的评语。苏轼这首词是他被贬谪黄州,游览传说中的"三国周郎赤壁"时写的。面对如画的江河,缅怀古代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想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为朝廷所见容,而今华发早生,一事无成,不禁感慨万端,发出了人生如寄的悲叹;但整个基调是健康昂扬的。曲谱见于《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1746年)。曲为散板,按词调传统由两个乐观(即上、下片)组成,后乐段基本上是前乐段的发展,既有对比,又有联系,其整体结构和情绪的起伏均与歌词密切结合,具有雄健豪放的气质和浓厚的古典风格。
古怨 是南宋作曲家姜白石(1155--1221)为探索古代"侧商调"而创作的一首琴歌。侧商调即隋唐时候流行的"燕乐调",其音阶特点是引用降低的七度音B7。作者是一位爱国词人和音乐家,常常自己作词并谱曲,称为"自度曲"。他的作品大都是长短句的词体歌曲,琴歌《古怨》则采用骚体,可能是他晚期的作品。当时宋朝偏安江南,对金人强占北方领土采取不抵抗政策,并对辛弃疾等抗战派爱国将领进行钳制和打击。白石有感于国土沦亡,世事昏黯,联系自己凄苦的身世,因借"古怨"为题,创作了这首歌曲,以寄托他的怨恨和凄情。全曲分三段,第一段包括前奏、唱段和间奏,都用同一曲调,而采取不同甘共苦处理方法。前奏用七弦琴高低八度跳进的特有手法,在唱段中则形成连续的同音进行,显示出琴歌的风格特色。第二段是发展段,一开始即进行大二度的暂转调,并以较坚定的节奏,表现作者对"世事兮据,手翻乎云雨"的愤慨。第三段再现首段音调后,转为波浪式下行直到全曲的最低音,情绪十分低沉,描画了一个"弦欲绝兮声苦,满目江山兮泪沾履"的动人情景。接着转入尾声:"君不见,年年汾水上兮--惟秋雁飞去!"作者借唐代李峤诗抒发他对北土沦亡不得恢复的感慨。音乐以连续的同音进行开始,然后转入高音区;伴奏用泛音奏出,悠然远逝,令人感慨万端,惆怅无穷。
扬州慢 南宋时候,金主完颜亮于1161年入侵扬州重镇,使这个"淮左名都"遭到严重破坏,久久不能恢复。经过十五年后,作曲感慨地说,如此景象,即使大诗人杜牧在世,也将惊叹而无法用笔墨来表达和描述的。昔日游人如织,而今二十四轿仍在,桥边的红芍药花依然年年开放,可是有谁再来欣赏呢!《扬州慢》属古音阶宫调式,音调质朴而又富于激情,行腔自然,结构严谨。上下片各四句,结音安排得很有层次。歌曲的旋律动向和语调倾向大体一致,而又服从于内容的需要和感情的抒发。如"自胡马窥江去后"的激动情绪,和"波心荡,冷月无声"等处的慨叹,都能在音调中得到很好的体现,给人以相当深刻的印象。
苏武牧羊 此曲约产生于辛亥革命后三、四年,曾长期流行于二、三十年代。传说作者是北京一位中学教师。内容采自古代历史故事:汉武帝时,中郎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贵族囚禁冰窟逼降,他饮雪吞毡,坚决不从。后来又把他遣送到北海边上牧放公羊,说要等公羊生子之后才能放他回朝。苏武为长短句,音乐也仿照词调传统作上下片处理,除第一句引子外,上下片的曲调完全相同。乐曲采用民间"背工调"手法,用清角音4而不用角音3,显示出北方民间歌曲的风格。其中"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两句则改用3而不用4,与前后形成调性调式上的对比,加强了坚定诚挚的情感。此曲虽用古代题村,但却寄托着当时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它音调流畅,内容通俗,感情深切,因而流行较广。
木兰辞 原是产生于南北朝时候的一首叙事诗,写爱国女英雄木兰(传说姓花)从军的故事。北魏年间,可汗大点兵,民间女子木兰,因父老弟幼,乃假扮男装,代父应征,驰骋疆场,转战十年,立下辉煌战功。当胜利回师时,坚决不受朝廷封赏,而提出"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要求。诗中塑造的这一热爱家园、不图宝贵荣华的英雄形象,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辛亥革命后不久,《木兰辞》被谱成歌曲流传,在当时国难深重、帝国主义横行的历史条件下,很受群众欢迎。此曲可能是根据传统的吟诗调而加以歌曲化处理的,音乐基本上用叙事歌曲常见的上下句结构作变化发展而成。风格清新,音调流畅,感情朴实亲切。全曲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前部以五声音阶为主,后部较多运用"二变"。特别从"爷娘闻女来"以后,常因强调四度音4而产生转调效果,对于渲染木兰返家时与父母姐弟团聚的欢乐气氛颇有帮助。
满江红 宋、元时候最流行的词牌之一。现行曲调本来是和元代萨都剌的词《满江红·金陵怀古》配在一起的,二十年代中,杨荫浏先生将它与相传为岳飞所作的《满江红》词相结合而得以广泛流传。岳飞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将,后遭投降派秦桧诬陷而被杀害。这首词描述他回忆过去转战南北的艰苦岁月,想到而今却是"三十功名尘与土",靖康之耻犹未报雪,发出了"臣子恨,何时灭"的感叹,并表达了坚持"收复旧山河"的壮志和决心。歌曲音调淳厚,节奏稳健,感情昂扬而壮烈。全曲由两大段组成,称为上、下片,下片的曲调基本上是上片的反复,只第一句略有变化,称为"换头",是词调音乐中最典型的曲式结构之一。
I. 越剧音乐在越剧舞台表演中的作用与意义
越剧是集编、导、演、音、美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经过百年的探索、革新、发展,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形成了影响深厚的各大流派,而越剧音乐作为舞台语言的核心,它不仅仅为演员唱腔伴奏,还对配合舞台动作、推动情节进展,对调剂舞台节奏、渲染情节气氛以及整出戏的结构统一和完整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音乐水准的高低直接制约着舞台上的艺术水准,在整出戏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越剧音乐的发展过程:“两段“六期”,曲调和流派形成
越剧和越剧音乐自1906年诞生以来,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发源于浙江省一个钟灵毓秀的文明古县—嵊县,兴盛发展于上海,经过田头说唱、沿门卖唱、走台书、小歌班(又称的笃班)、绍兴文戏,越剧的几个革新阶段,才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回顾百年越剧音乐可分为两个阶段,六个时期的发展历程:在前50年(1906年-1950年)越剧音乐经历了初创期(1906年-1923年):落地唱书艺人马潮水用八仙桌搭成草台,上演了《珍珠塔》,所用的曲调就是当地流传的说唱音乐[呤哦调],就这样越剧音乐诞生了,越剧初创期的演员全为男演员,因此当时称为男腔。(1923年—1942年)为越剧音乐的转型期,1923年农历5月27日,王金水与金荣水创办了以施银花为代表的女子越剧第一副科班,标志着男、女声腔开始进入交替阶段,越剧女腔基本调的形成,为越剧音乐体制的转换奠定了先决性的物质基础,[四工调(腔)]也成为当时最流行的音乐,越剧音乐迎来了它第二个高潮,这是越剧音乐史上最大、最成功、最根本的一次变革。
(1942年—1956年)为越剧音乐的完善成熟期。20世纪中国音乐文化是接受西方音乐文化影响的年代,作为诞生于该世纪初,盛行于上海的越剧音乐,这时期也面临着来自内外两方面不和谐的双重因素,因此在1942年“越改”和1953年“戏改”两次改革大潮的推动下,越剧女腔音乐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丰富了内涵,在[四工调(腔)]上运用变调原理,先后产生了[尺调(腔)]、[弦下调(腔)]、[新六字调]、[反四工调]和[南调]等调式唱腔,出现了许多板式,如慢板、中板、慢中板、快中板、连板、快板、嚣板、散板、流水板、二凡等十几种板式,同时也形成了袁雪芬、范瑞娟、尹桂芳、傅全香、徐玉兰、戚雅仙六大流派唱腔,标志了越剧音乐的成熟。后50年(1956年—至今)越剧音乐经历了繁荣期(1956年—1966年),1956年上海派出了大批越剧团支援全国各地,越剧音乐也因此成为流行于全国各地的一大声腔,“遍地开花”演出市场的日益繁荣,又形成了以王文娟、张云霞、吕瑞英、金采凤、陆锦花、毕春芳、张桂凤为代表的流派唱腔,越剧音乐迎来了鼎盛繁荣期,由于“文革”的到来,越剧作为“怪现象”而遭到了批派,越剧音乐进入了沉默期(1966年—1976年),直到1977年1月,上海一批著名越剧演员首次登台演出,才使越剧音乐又一次进入新发展时期,而今的越剧音乐丰富多彩,博采众长,更加的注重“歌舞化”、“主题化”了,作曲、演员、琴师三结合,通过“按谱寻声”和“自我发挥”两种方式的有机统一,构成了越剧音乐的“群体创作”机制,这种互相激活的机制使越剧音乐再一次进入了新的和谐发展时期,越剧音乐在整出戏中的作用也大大的提高了,正如张庚先生所说“戏曲的第二度创作,是从全剧的音乐化开始的”。
二、音乐—舞台语言的核心
越剧音乐的形象是构成越剧表演艺术形象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备抒情性(直接或间接地表述人物的情态和内在的气质)、戏剧性(营造舞台气氛,暗示,烘托和推动戏剧矛盾)、节奏性(统领舞台所有艺术因素,包括表演,灯光,布景等变化的节奏)三大功能,并由声乐(唱腔)和器乐(配乐)两部分组成,在越剧音乐中,器乐除了为演员的唱腔伴奏外,还对配合舞台动作与推动故事情节的进展,对调剂舞台节奏、描写环境、渲染情节气氛以及对整出戏的结构统一和完整起着重要作用。
越剧舞台表演艺术是以音乐为核心来组织自己的舞台语言的,整出戏音乐的布局,包括每场戏、每个段落的音乐情调的错落、节奏的张驰变化、旋律的情绪反差、唱腔拖腔和过门的长短都对舞台演出有着直接影响。舞台表演艺术的首要任务是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而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最基本的手段就是通过“四功五法”即“唱、做、念、打、手、眼、身、法、步”来完成的。
塑造人物的音乐形象则是舞台演出的重要任务,作曲根据剧情的需要、情节的展开,围绕人物性格设计唱腔音乐,演员在原有旋律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对人物内在情绪的把握,剧情的理解,并结合自身的润腔、咬字、嗓音及流派的韵味进行二度创作,呈现出一种不断改进“柔性”的变化之中,好的唱腔音乐不仅能充分体现剧中人物的情感,还能进一步刺激和帮助导演、演员进行情感体验,提供更多的形象联想和启发,设计新的细节动作和创造新的舞台调度。当然一段优美动人的唱腔往往离不开伴奏音乐对它的有力配合,为了把唱腔烘托出来;把唱腔的色彩渲染得更加鲜明;把唱腔的情绪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琴师们进行了辛勤的劳动、默契配合,运用“抑、扬、顿、挫”“闪、占、腾、夺”多种伴奏表现手法,通过引子、尾声、过门、托腔、行弦来补充唱腔的未尽之情,共同完成舞台音乐形象的创造,在舞台演出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我团的《玉蜻蜓》“庵堂认母”一折中,当王志贞眼看分别十六年的亲生之子徐元宰跪地哭斥“人都说母子连心如骨肉,为什么我娘对我冷如冰?为什么我满腔热情换无情?为什么她将我当作陌路人?”时,作曲采用[正调腔]中的[流水]板式,乐队琴师拉起了京剧中常用的板胡,紧拉慢唱与演员的唱腔密切配合,充分渲染了当时王志贞欲认不能、欲罢不忍的痛苦矛盾心理,也把故事情节推向了高潮,作为徐元宰扮演者的我,被当时激越中带凄惨,哀怨中带抗愤的越剧音乐深深地感染了,再一次进入了体验与表现,从而更好地把握了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充分准确地展现了舞台艺术形象。其实象这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一台经典的越剧传统大戏,都会有一些经典的老段子,如《红楼梦》中的“哭灵”“焚稿”“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梁祝》中的“十八相送”“山伯临终”;《碧玉簪》中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女儿是娘亲生来娘亲养”等等,都是剧中主人公的主要演唱段子,当人们痴迷流连于这些美妙的音乐旋律之时,也深深地记住了这些经典大戏,这也就是越剧音乐的魅力所至。
越剧音乐除了给唱腔伴奏外,还贯穿于整个演出之中,是无时无处不在的艺术力量。西方歌剧的配乐除了为唱伴奏外,只用来表现剧情的情绪气氛,而越剧音乐却始终伴随着演员的表演:除了唱腔、前奏和煞尾中都需配乐外,念白、表演、打斗的节奏也都要统一在配乐的规范之中,情感表演甚至一个眼神都离不开配乐,开幕曲、主题曲、场与场的间奏转换、人物上下场、场境气氛等都需要配乐,音乐具有深化主题、刻画人物、揭示心声、渲染气氛、协调节奏等功能。如表现环境气氛的音乐:风雪旷野、喜庆的欢乐、祭奠的悲痛等;模拟风、水声;鸟、雁、鸡叫声等等各种音响效果。越剧舞台演出中的音乐,应该说是演员表演艺术的一种扩展,它对演出起到了美化、强化、深化和推波助澜的作用。如《玉蜻蜓》剧中,当长达五十分钟“庵堂认母”演出下来,无论是观众的视觉也好还是演员的感情释放也好都已达到了淋漓尽致的满足与宣泄,所以作曲陈国良老师就在场与场的间奏转换中用了一段如泣如诉的二胡独奏音乐,这样即使拖沓冗长的越剧显得格外干练,而且还达到了超乎想象的听觉艺术效果,那忽低忽高、或泣或诉的音乐,再一次让观众和演员浸湿了眼眶,真正达到渲染气氛、揭示心声的作用。
越剧舞台演出中的音乐包含着文场和武场,文场是指管弦乐队,武场是指打击乐,打击乐也是舞台演出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演员的唱做念打,还是舞台演出中的各种场景音乐都离不开打击乐的密切配合。打击乐运用富有逻辑的节奏组合和乐器音色的变化组合构成句式、段式、套式等音乐程式结构,通过节奏、力度、速度、音色、音响的细微变化和鲜明的对比,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美化演员的表现形式、强化戏剧矛盾冲突、渲染舞台的环境气氛、摹拟特定的音响效果,以便完成戏剧结构和整个舞台节奏的统一性。
百年越剧百年音乐,现在的越剧艺术对音乐的要求更具备了时代感和浪漫主义色彩,尤其是主题音乐的使用,对于主题思想的挖掘和艺术价值的升华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大型传统戏《木兰传奇》,开幕前便由女声合唱一首民谣式的主题歌“花木兰,木兰花;红似火,烂如霞;说它是花红似火,说它是火本是花”。把花木兰的艺术形象即刻勾画出来呈现给观众。这段主题曲在花木兰暴露女儿身份时,第二次响起,唱出了木兰十二年男扮女装戎马征程的艰辛,在戏将结束时,主题曲再次唱起,木兰挥毫写下“荣辱得失身外事,兴国安帮赤子情”,抒发了一名巾帼英雄的高尚情怀!进一步升华了主题思想,因此说音乐是语言,是其他语言所取代不了的一种语言,也是丰富舞台表演艺术的重要手段之一。
越剧音乐作为舞台语言的核心,在越剧舞台演出中的作用已不容忽视了,音乐设计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舞台演出的效果,也会直接关系到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所以说音乐水准的高低会制约着艺术水准,其艺术价值也终将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周来达 百年越剧音乐思想初探 [J]杭州: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6.(4):3
[2]丁一 越剧博览 [M]香港:国际炎黄出版社,2001.6
[3]胡芝风 二度创作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4]王政 中国传统戏曲程式化音乐模式的创作思维及其意义 [D]http://www.wangzhengguqinblog.163.com./blog/static/474225182007/37102001/
[5]周大风 越剧音乐概论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1
[6]吴海燕 戏曲音乐中器乐的组合功能与伴奏 [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7.(3):9
[7]刘亚军 戏曲乐队的形成和伴奏技巧的运用 [J]剧作家,2006(4):83
[8]王建宗 论戏曲打击乐的组成与功能 [J]戏剧文学,2003.(6):29
[9]高忠臣董秋菊 浅谈戏曲主题音乐的作用 [J]剧作家,2005.(2):100
J. 古典音乐名单
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 、勃兰登堡协奏曲
亨德尔:皇家烟火音乐、弥塞亚、D大调第五号大协奏曲、G小调第六号大协奏曲、C大调大协奏曲“亚历山大的盛宴”
海顿:创世纪(咏叹调与合唱)、好多交响曲、奏鸣曲(我也不记得多少部了)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其中《春》第一乐章最有名)
贝多芬:九首交响乐(当然三“英雄”、五“命运”、六“田园”最著名啦)
莫扎特:第20、21、23、27钢琴协奏曲、第40、41交响乐、弦乐小夜曲、D小调幻想曲、魔笛、费加罗的婚礼
舒伯特:A大调五重奏“鳟鱼”(第三乐章“幽默曲”最有名)、D小调第十四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有熟悉的婚礼进行曲)
肖邦:19首夜曲(前三首最著名)、4首即兴曲、首诙谐曲、多首圆舞曲、多首大圆舞曲(波兰舞曲、波罗乃兹)、多首练习曲
舒曼:童年情景(第七首“梦幻曲”最经典)、狂欢节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第六首较有名)、钟、爱之梦、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很特别,加入诙谐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旅行年代(欧贝曼山谷、埃斯特哈奇庄园的喷泉)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第六进行曲“悲怆”、钢琴套曲《四季》(“六月”船歌最经典)、如歌的行板、弦乐小夜曲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第二乐章很著名)、斯拉夫舞曲
德彪西:夜曲、大海
拉威尔:鹅妈妈组曲、波莱罗
斯美塔那:我的祖国(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很有名)、被出卖的新娘
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培尔·金特组曲(较著名的有晨曲、阿尼特拉舞曲、在山神庙、索尔维格之歌)
拉赫马尼诺夫:帕格尼尼狂想曲(变奏18较著名)、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很美)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西班牙随想曲
圣桑:动物狂欢节(其中“天鹅”最著名)
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蝙蝠、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森林故事、埃及进行曲、皇帝圆舞曲、电闪雷鸣波尔卡、南方的玫瑰、前进波尔卡、安锐波尔卡、拨弦波尔卡(与约瑟夫·施特劳斯共同创作)、吉卜塞男爵……
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前奏曲)、罗恩格林(第一幕序曲)、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帕西法尔(序曲、圣星期五的奇迹)、汤豪舍(前奏曲)
马勒:第一进行曲、旅行者之歌(声乐套曲,古斯塔夫·马勒作词)
R斯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作品30(开头被选为一电影配乐)、唐璜 作品20 、梯尔·艾伦斯皮格尔的恶作剧 作品28
法雅:爱情魔术师
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降E大调“浪漫”)
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芭蕾舞剧选曲)
埃尔加:小提琴小品爱的致意(又称爱的礼赞)、威仪堂堂进行曲、新颖主题变奏曲“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