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荷花作品命名
A. 有关国画荷花的题词
1,《古风·其五十九》唐代:李白
原文: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白话文释义:碧绿的荷花生长在幽静的泉水边,朝阳把她们映照得鲜艳无比。清秋季节,一朵朵芙蓉从绿水中袅袅举起,茂密的圆叶笼罩着缕缕青烟。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可是谁来举荐她们呢?眼看着秋霜渐浓,秋风劲起,难免红颜凋谢。但愿能在王母的瑶池里生长,时时鲜艳,永不颓色。
2,《莲花》唐代:温庭筠
原文: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白话文释义:碧绿荷塘摇曳的荷花激起的涟漪好像连接着银河(星津指银河),船桨在荷塘滑动发出扎扎的声响,船驶入水草之中。就像洛神步履轻盈地走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细细的涟漪(应该出自《洛神赋》“凌波微步 罗袜生尘”),到今天莲花都有洛神的香尘残留。
3,《采莲曲》唐代:白居易
原文: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白话文释义:菱叶在水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话。便低头羞涩微笑,一不留神,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4,《赠荷花》唐代:李商隐
原文: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白话文释义: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5,《荷花》清代:石涛
原文: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白话文释义:五寸的荷叶托着娇艳的荷花,荷叶密密的贴在水面,但这并不妨碍彩舟的荡漾。知道四五月间夏风微掠,这些荷叶荷花的高度依旧能恰巧把美人的腰遮住。
B. 画荷花的画名有哪些
画荷花的画家还有
王荣昌、邢灵敏、蔼绘丹、杨成功、王忠义等,供你参考。
C. 拍摄荷花求助起名字
荷之润/夏日荷花/泽露莲花/夏雨荷苞/绝尘/
D. 我画了很多荷花作品,请高手给起名字
裳舞
E. 中国画荷花作品名字都有什么
中国画荷花作品名字有:《夏荷》《河池仙影》《蒲塘秋影》《映日红》《朱莲》《亭亭玉立》《泼墨荷花》《荷塘翠羽》《大千荷》《墨荷》《芙蓉图》等等数不胜数。。。
F. 拍荷花照片如何题名
这个有点难度了。根据荷花摄影题材和拍摄时段的不同(盛开、含苞待内放、残荷)可以按照楼主的创意容和题材取名字。
我罗列了自己用过的一些荷花题材作品名字供你参考:
小荷才露尖尖角、留到残荷听雨声、翠盖佳人、清水出芙蓉、接天莲叶无穷碧。
其实很多荷花摄影题材的照片命名也有很多诗句作为参考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G. 国画荷花起什么名字
根据荷花的特点和寓意,国画荷花的题款可以是:映日荷花、荷塘月色、荷塘雅趣、出水芙蓉、凌波仙子、荷韵、清荷、清趣、清香、廉洁、出污泥而不染、小荷才露尖尖角、清凉世界、莲池、绿映红等等。
“荷花”寓意着纯洁、坚贞、吉祥,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经常以荷花作为和平、和谐、合作、合力、团结、联合等的象征,它纵使是在污浊的环境中也能洁身自好,保持自己高尚的品德,这也是一种君子行为的象征。
现今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都变得急躁不安,“荷花”题材作品无疑给了人们一个乘凉、休憩的安静空间,以此来“净化自身心灵”,这也是画家创作的宗旨,也给了挂画者一种无形的感染,非常适合家中,办公室悬挂,送礼也是非常不错的礼品。
(7)给荷花作品命名扩展阅读
荷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沁人心脾,自古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寄托着人们心中洁身自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追求。莲花有并蒂同,荷花心者,为一蒂两花,且“莲”与“怜”谐音,是男女好合、夫妻恩爱的象征;莲花多子,故可寄托多子多福的愿望,多子的莲蓬也象征着多多生子。
几千年的文化中,沉淀出中国对美学独有的见底,作品之中蕴藏着几千年的文明史、积淀着传统文化,特别是国画荷花的艺术精品更是丰富多彩,国画荷花寓意之美好,无论是写意荷花的曼妙飘逸,还是工笔国画荷花作品的清丽笔法,都作为中国艺术的瑰宝被一代代的传承下来,无论作为装饰悬挂,彰显自身品位修养,还是送给亲朋好友,上级领导作为礼物,抑或收藏升值,国画荷花都是非常不错的花鸟画类别。
H. 荷花荷叶蜻蜓鱼一幅画能取什么名字
荷花蜻蜓图》笔墨简约,意蕴丰厚。画荷不要拘于窠臼、不要流于习气。画家画荷叶以石绿色敷染,掺以藤黄色及墨色,铺毫刷笔,让墨色在干湿、虚实、浓淡中形成自然、和谐的块面;再勾出叶脉纹络,形成如荫 似盖的绿叶。为让绿叶有所依托,画家饱蘸浓墨,掺以石绿色,顺势在绿叶下渲染出大片墨块。绿叶用墨浓中有淡、实中带虚,层次丰富,黑色和绿色相互映照。两叶之间,用胭脂红涂出荷花。花苞在田田荷叶之间,有一种“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感觉。画家从画右面的边际画出墨中带绿的藤杆,让其与荷叶相抵,如撑开的绿伞。三株藤杆粗细、长短不一,彼此交叉着。画中的荷叶以厚重的块面绘出,塘底的涟漪以细劲的线条绘出。下半部的横向线条起伏变化,给人一种微风吹动、水波荡漾的感觉。振翅低飞的蜻蜓生动活泼,粗放笔法画成的荷叶与工细笔法画成的草虫形成对比。此画用笔或重拙、或轻灵、或粗犷、或纤美,力度与情趣兼具,饶有金石之气;墨色酣畅淋漓,红花与墨叶(及绿叶)相映,富有生机;荷叶团团, 蜻蜓翩翩起舞;在构图上,上部荷花实中带虚,下部涟漪虚中有实,中间的蜻蜓连接了这两部分,画笔墨凝练、形象生动、格调清新、雅俗共赏,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蕴涵着丰富的审美趣味 。
社会评价
《荷花蜻蜓图》反映了齐白石的独特画风。这幅画给人的感觉是风格清新淡雅,用笔精巧洒脱。画中荷花鲜艳欲滴,蜻蜓翩翩起舞,水波荡漾,欣赏此画,有如清凉之风阵阵吹过,给人无尽的艺术享受。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绘画师法 徐渭、 朱耷、石涛、吴昌硕等,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并兼及人物、山水,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美誉,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 花鸟画最高峰。
画家简介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纯芝,号渭青、兰亭,后改名璜,号濒生,别号白石、白石老 人,别署杏子坞老民、星塘老屋后人、借山吟馆主者、寄萍、齐大、木居士、湘上老农、三百石印富翁等。 湖南 湘潭人。家贫寒,少时读书一年,牧牛砍柴之余读书习画。擅长中国画、书法、篆刻和诗歌。一生作画不辍,留下大量诗、书、画、印作品。传世画作有《墨虾》、《牧牛图》、《蛙声十里出山泉》等。著有《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传》等;出版有三卷本《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山水画选》等画册多种。
专家鉴定
著名学者胡适对齐白石老人记述亲人及回忆童年的文章评价甚高,认为那是很朴素真实的传记文章,最能感动人。而齐白石不独作文如此,绘画更具率真之气。他一生保持农民淳朴的本色,用近乎儿童般纯真的眼光看待艺术,作品天真烂漫。郎绍君曾说,齐白石正是通过“衰年变法”,把农民的淳朴、真率、刚健与经过改造的文人艺术语言熔为一炉,在“第二童年期”生发出奇异的光辉。德国勃纳德·利维古德说,人在60岁以后会出现第二童年期;如果有意识地接受这一转变,人的创造力可能会走向更高的起点。
齐白石兼攻诗文、书画、篆刻。迫于时艰,他以鬻艺养家糊口。他在学画过程中曾得到陈师曾、林风眠、徐悲鸿等人的扶携。特别是陈师曾,力劝其改变冷逸的画风。齐白石遂创“红花墨叶”画法———在红色、黑色的强烈对比中表现浓郁的民间审美趣味,传达强烈的生命勃发意识。齐白石的画一扫传统文人画的荒寒之气,生机盎然,具有烂漫的情趣。
齐白石在一幅画上题有“在似与不似之间为妙,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的跋语。他主张,画家必须以真实的生活为创作依据,不能笔下妄为;要对客观对象加以提炼、概括,以营造生动的艺术形象。他的画取材广泛,举凡花鸟、山水、人物,无不热烈礼赞。其画质朴纯真、清新刚健,充满着对农村生活的挚爱之情。梅墨生评价齐白石的画:“其艺术混合着泥土、田舍的芳香质朴气息与文人画的雅洁、洗练。生活气(齐称为“蔬笋气”)与书卷气、金石气团抱为齐白石画艺的生命机趣……”
荷花是齐白石经常描绘的题材之一。他的荷花画上多作有咏荷诗。如他的《荷塘》上作有“少时戏语总难忘,欲构凉窗坐板塘。难得那人含约笑,隔年消息听荷香”的诗句,写出少年时的齐白石与某位佳人相约赏荷的朦胧情怀。他还写有“一花一叶扫凡胎,抛杖拈毫画出来。解语荷花应记得,那年生日老萍衰”的题画诗。荷花解语,连齐白石的生日都记得。齐白石在92岁那年画了两幅画面近似的《荷花影》,像哄小孩一样,让弟子李苦禅、许麟庐抓阄后各得一张。我们从中既可看出齐白石的童心可掬,又可看出他对荷花的深爱之情。
I. 给荷花图起名```
亭亭玉立 玉立荷边 玉菡出水 荷塘月色 荷粉秋晖 小池清荷 荷塘清夏
不蔓不枝
J. 拍荷花照片如何题名
荷风清韵、素香君子、晨光仙子、凝露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