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拟人
Ⅰ 孙犁的作品《荷花淀》中“粉红荷花箭高高的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这是用拟人手法,描写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的抗日斗争如火如荼,仿佛感动得连那生长在中国土地上的植物,都与人类一致奋起抗日。
Ⅱ 荷花淀 习题
1.这你应该会吧!还是应该自己动动脑子!
2.A表示她们划船划得很快,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表示荷花的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映照了前文描写的荷花淀的景色,表达妇女们惊讶又激动的心情。
4.展示了一幅紧张,但又不失美丽的景色。
Ⅲ 《荷花淀》的阅读答案
⒈文中两次描摹妇女们划船的水声,从“哗,哗,哗”到“哗哗,哗哗,哗哗”,这样写有版什么表达权作用?表明划船速度由慢到快。通过声音描写达到使读者身临其境 的效果。
⒉“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这句话表现了妇女们的什么精神?
宁死不当俘虏,不出卖战友
⒊妇女中有人说:“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从中可以看出妇女们的什么品质? 聪明机智
⒋文中“粉红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一句的含义是什么?表示是作者的猜测,其实那里真有游击队的埋伏。为下文游击队员的出现提前做了交代。
Ⅳ 孙犁的,《荷花淀》里的这句话,"粉红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作业本上的吧?
答案是:暗示全民皆兵,暗示一场伏击战将在这里展开.
怕死的别照抄~~~
Ⅳ 荷花淀 选文 阅读答案
1.这你应该会吧!还是应该自己动动脑子!
2.A表示她们划船划得很快,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表示荷花的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映照了前文描写的荷花淀的景色,表达妇女们惊讶又激动的心情。
4.展示了一幅紧张,但又不失美丽的景色。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276240.htm
Ⅵ 求明喻暗喻借喻拟人拟物五种修辞手法的例句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 似的,恰似”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需注意的是:
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
例如: 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
例如:王老八你不要灌汤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
例如:五点钟, 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
(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可恨那些 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4)拟人: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 拟人修辞手法
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 朱自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 朱自清
(5)拟物(借物喻人):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淀》孙犁)
Ⅶ 荷花淀 后3段的标题
1.这你应该会吧!还是应该自己动动脑子!
2.A表示她们划船划得很快,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回答
B表示荷花的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映照了前文描写的荷花淀的景色,表达妇女们惊讶又激动的心情。
4.展示了一幅紧张,但又不失美丽的景色。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276240.htm
Ⅷ 比喻句和拟人句大全
1.黄叶在半空上下纷飞,翩翩起舞。 黄叶宛若蝴蝶一般宛若蝴蝶一般宛若蝴蝶一般宛若蝴蝶一般,在半空上下纷飞,翩翩起舞。 2.下雪了,雪花漫天飞舞。 下雪了,雪花如精灵一般如精灵一般如精灵一般如精灵一般漫天飞舞。 3.蔚蓝的天空无边无际,朵朵白云轻柔地漂浮着,很美丽。 蔚蓝的天空无边无际,朵朵白云像棉花般像棉花般像棉花般像棉花般轻柔地漂浮着,很美丽。 4.大兴安岭景色美丽,物产丰富。 大兴安岭景色美丽,好像一位美少女好像一位美少女好像一位美少女好像一位美少女,物产丰富,好像一个聚宝盆好像一个聚宝盆好像一个聚宝盆好像一个聚宝盆。 5.海滨小城十分美丽。 海滨小城如同镶嵌在祖国版图上的一枚瑰丽的宝石如同镶嵌在祖国版图上的一枚瑰丽的宝石如同镶嵌在祖国版图上的一枚瑰丽的宝石如同镶嵌在祖国版图上的一枚瑰丽的宝石,十分美丽。 6.我的家乡在江南水乡,那里的景色真美! 我的家乡在江南水乡,那里的景色如诗如画如诗如画如诗如画如诗如画,真美! 7.索溪峪真美啊! 索溪峪好似瑶池仙境好似瑶池仙境好似瑶池仙境好似瑶池仙境,真美啊! 8.公园里的花儿真美! 公园里的花儿像那童话里的天使一样像那童话里的天使一样像那童话里的天使一样像那童话里的天使一样,真美!9.花儿开了。 花儿开了,像小女孩绽开的笑脸像小女孩绽开的笑脸像小女孩绽开的笑脸像小女孩绽开的笑脸。 10.到公园来游玩的人真多啊! 到公园来游玩的人多如牛毛多如牛毛多如牛毛多如牛毛啊! 11.广场的人非常多。 广场的人非常多,像密密麻麻的蚂蚁一样像密密麻麻的蚂蚁一样像密密麻麻的蚂蚁一样像密密麻麻的蚂蚁一样。 12.夜空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夜空的星星像瑰丽的宝石一样像瑰丽的宝石一样像瑰丽的宝石一样像瑰丽的宝石一样,一闪一闪的。 13.池塘里的荷叶在微风中摇动着。 池塘里的荷叶像一把把伞像一把把伞像一把把伞像一把把伞在微风中摇动着。 14.屋子里太热了,简直叫人受不住. 屋子里太热了,像蒸笼一样像蒸笼一样像蒸笼一样像蒸笼一样,简直叫人受不住 。 15.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 战士们挺着胸膛如挺直的标杆如挺直的标杆如挺直的标杆如挺直的标杆站在战车上。 16.清晨,薄雾笼罩了我们的校园。 清晨,薄雾如轻纱般如轻纱般如轻纱般如轻纱般笼罩了我们的校园。 17.雨后,花朵上沾满了晶莹的水珠,非常美丽。 雨后,花朵上沾满了晶莹的水珠,就像一颗颗珍珠就像一颗颗珍珠就像一颗颗珍珠就像一颗颗珍珠,非常美丽。 18.三月的清晨,天空总是弥漫着薄雾。 三月的清晨,天空总是弥漫着薄雾,就像罩着一层白纱就像罩着一层白纱就像罩着一层白纱就像罩着一层白纱 。 19.晚霞映红了天空。 火一样的火一样的火一样的火一样的晚霞映红了天空 。 20.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小丽的心情非常复杂。 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小丽的心情像一团乱麻一样像一团乱麻一样像一团乱麻一样像一团乱麻一样,非常复杂。 21.他非常着急 。 他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像热锅上的蚂蚁像热锅上的蚂蚁像热锅上的蚂蚁。 22.我们的友谊永生不绝。 我们的友谊就像滔滔江水一样就像滔滔江水一样就像滔滔江水一样就像滔滔江水一样永生不绝 。 23.小明在高低杠上翻腾。 小明像灵活的小猴子像灵活的小猴子像灵活的小猴子像灵活的小猴子在高低杠上翻腾。 24.笔记本电脑小巧美观。 笔记本电脑小巧美观,像掌上明珠像掌上明珠像掌上明珠像掌上明珠。 25.水立方雄伟亮丽。 水立方雄伟亮丽,像一块巨大的魔方像一块巨大的魔方像一块巨大的魔方像一块巨大的魔方。 26.扬科的母亲生活很艰苦。 扬科的母亲生活像乞丐一样像乞丐一样像乞丐一样像乞丐一样艰苦。 27.起风了,黄山的云雾变幻莫测。 起风了,黄山的云雾就像六月的天就像六月的天就像六月的天就像六月的天变幻莫测。 28.消息很快传开了。 消息像风一样像风一样像风一样像风一样很快传开了。 29.我们的社区真美! 我们的社区像五颜六色的花园一样像五颜六色的花园一样像五颜六色的花园一样像五颜六色的花园一样,真美! 30.小月和丽丽是好朋友。 小月和丽丽是好朋友,像形影不离的双胞胎一样像形影不离的双胞胎一样像形影不离的双胞胎一样像形影不离的双胞胎一样。 31.山下开满了粉红色的杜鹃花。 山下开满了粉红色的杜鹃花,就像娃娃娇嫩可爱的笑脸就像娃娃娇嫩可爱的笑脸就像娃娃娇嫩可爱的笑脸就像娃娃娇嫩可爱的笑脸。 32.雨下个不停。 雨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下个不停。 33.远处传来笑声。 远处传来银铃般的银铃般的银铃般的银铃般的笑声。 34.蔚蓝的天空无边无际,朵朵白云飘浮,很美丽。 蔚蓝的天空无边无际,朵朵白云像棉花般像棉花般像棉花般像棉花般漂浮着,很美丽。 35.四月,樱花十分美丽。 四月,樱花十分美丽,就像展翅舞蹈的蝴蝶就像展翅舞蹈的蝴蝶就像展翅舞蹈的蝴蝶就像展翅舞蹈的蝴蝶。 36.海浪激起的泡沫,美丽极了。 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串串闪光的珍珠像一串串闪光的珍珠像一串串闪光的珍珠像一串串闪光的珍珠,美丽极了。 37.人在搭石上走,那踏塔的声音真好听。 人在搭石上走,那踏塔的声音真好听,就像悠扬的琴声就像悠扬的琴声就像悠扬的琴声就像悠扬的琴声 。 38.同学们冲上香炉山顶。 同学们像放出笼子的小鸟一样像放出笼子的小鸟一样像放出笼子的小鸟一样像放出笼子的小鸟一样冲上香炉山顶 。 39.运动员飞快地冲出起跑线。 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样像离弦的箭一样像离弦的箭一样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地冲出起跑线。 40.官兵们冒着密集的炮火向敌军冲去。 官兵们冒着雨点般雨点般雨点般雨点般密集的炮火向敌军冲去。 41.圆溜溜的樱桃挂满了枝头。 圆溜溜的樱桃挂满了枝头,就像无数晶莹透亮的红玛瑙就像无数晶莹透亮的红玛瑙就像无数晶莹透亮的红玛瑙就像无数晶莹透亮的红玛瑙。 42.葡萄一串一串挂满枝头。 葡萄一串一串挂满枝头,好像晶莹剔透的紫玻璃球好像晶莹剔透的紫玻璃球好像晶莹剔透的紫玻璃球好像晶莹剔透的紫玻璃球。 43.多少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 多少不知名的小鸟,像音符一样像音符一样像音符一样像音符一样在枝头跳跃。 44.雨很轻,很细。 雨像羽毛一样像羽毛一样像羽毛一样像羽毛一样,很轻;像针一样像针一样像针一样像针一样,很细。 45.一只虾米在海滩上窜来窜去。 一只虾米在海滩上窜来窜去,活像在与妖怪大战的孙悟空活像在与妖怪大战的孙悟空活像在与妖怪大战的孙悟空活像在与妖怪大战的孙悟空 。 46.母亲沉浸在柔和的月光里。 母亲沉浸在柔和的月光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像一尊玉石雕像像一尊玉石雕像像一尊玉石雕像。 47.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 六月的天气就像孩子的脸就像孩子的脸就像孩子的脸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48.邱少云一动不动地趴在火堆里。 邱少云如千斤巨石一般如千斤巨石一般如千斤巨石一般如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不动地趴在火堆里。 49.那个人很瘦。 那个人骨瘦如柴骨瘦如柴骨瘦如柴骨瘦如柴。 50.小弟弟的脸胖乎乎、红扑扑的。 小弟弟的脸胖乎乎、红扑扑的,像一个可爱的红苹果像一个可爱的红苹果像一个可爱的红苹果像一个可爱的红苹果。 51.北极星挂在天空。 北极星像盏指路灯一样像盏指路灯一样像盏指路灯一样像盏指路灯一样挂在天空。 52.雨后,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 雨后,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彩桥宛如一座彩桥宛如一座彩桥宛如一座彩桥。 53.月光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月光像流水一样像流水一样像流水一样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54.春风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 春风像一支彩笔像一支彩笔像一支彩笔像一支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 55.春风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春风像慈祥的母亲慈祥的母亲慈祥的母亲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56.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 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57.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 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58.他有一颗硬心肠。 他有一颗铁石一般铁石一般铁石一般铁石一般硬的心肠。 59.顿时,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顿时,我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像断了线的珠子像断了线的珠子像断了线的珠子,夺眶而出。 60.她的文章写得很好,结构严密。 她的文章写得很好,结构就像人体内的神经结和神经网的关系那就像人体内的神经结和神经网的关系那就像人体内的神经结和神经网的关系那就像人体内的神经结和神经网的关系那样样样样严密。 59.1.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4.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5.读一本好书等于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6.选书应和交友一样谨慎。因为你的习性受书籍的影响不亚于朋友。 16.书犹药耳,善读之可以医愚. 1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9.这几天的天气真是太冷,寒风吹在脸上好像刀割一样. 31.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22. 这个人壮硕如牛. 母爱似山,父爱似海。 (42)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无私地教导着我们。 (43)儿童就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 5.西湖像一块碧玉,一面镜子。 28.天上的云千姿百态,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29.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高大的山神,像神秘的古堡,像沮丧的巨人,像一条连绵不断的地毯。 30.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 32.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33.人潮卷来卷去,地坝变成了露天舞台。 35.炕沿上坐着的那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像刚吃过死人的野狗。” 37.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 38. 一艘银灰色的气垫船,像一匹纯种烈马,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飞掠而过。 39.她的文章写得很好,结构就像人体内的神经结和神经网的关系那样严密。 41.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 42.食堂开饭时,全校同学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挤成一团。 43.敌机逃窜了,我们的飞机紧紧追在后面,像豺狗追小白兔一样,一前一后。 44.像鹅毛,像芦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来。 45.火红的枫叶像火花一样纷纷地飘落下来。 48.梦像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想捉他,他已经跑了。 49.梦像一片雪花 ,在空中飘舞,想抓住他,他已经融化了. 50.我像风筝一样, 不能远走高飞 ,痛苦无奈像秋千一般, 荡了出去又回来 . (5)月亮默默的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7)春风像一支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 (8)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9)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漂浮在空中。 (10)东方天边的彩霞时刻在变幻,如霜枫,如榴火,如玛瑙,如琥珀。 (11)西湖像一块碧玉,也像一面铜镜。 (13)小姑娘的心灵像水仙花一样纯洁。 (14)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穿着白裙的仙女。 1这件事情就像茶杯里的小风波,无需介怀。 2谦虚,已经成了捆绑智者的绳索1.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3.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4.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5.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 6.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9.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10.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11.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12.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13.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4.荷叶上有几颗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15.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16.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17.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18.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70.荷叶像一把小伞。 1.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家;家就像红布条,永远系着游子的心,家就像大衣一件,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替代的温暖. 3.长城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全长6500多公里. 4.幸福是染色的画笔,能染红鲜花,也能染绿树叶;能给清澈的湖水染上透明的质感,也能给纯洁的心灵涂抹一层辉煌。 幸福是迎面的清风,能吹来落叶,也能吹走沙砾;能在广阔的大海吹荡起一波涟漪,也能拂走心中所有不愉快的感觉。 幸福是暖炉,能融化坚固的冰块,给寒冷的人以温暖,给失魂落魄的人以安慰;幸福是清泉,能滋润干燥的沙漠,给饥渴的人以清凉,给奄奄一息的人以生命。 5.生活就像爬大山,生活就像淌大河 6.这一朵朵菊花,远看像一个个色彩鲜艳的绣球,近抚好似一匹匹细腻的丝绸。 7.这莲花,好似亭中妩媚的女子,在轻歌曼舞 。 8.仙人掌,正在用他的“武器”,与太阳作东征。 一、书的比喻 教育家说:“书是智慧的钥匙。” 史学家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政治家说:“书是时代的生命。” 经济家说:“书是致富的信息。” 文学家说:“书是人类的营养品。” 学生们说:“书是不开口的老师。” 迷惘者说:“书是心中的启明星。” 探索者说:“书是通向彼岸的船。” 奋斗者说:“书是人生的向导。” 急于求知者说:“书是饥饿时的美餐。” 二、勤劳 勤劳就是事业成功的巨大基石 勤劳就是哺育大地的那束阳光 勤劳就是花丛中采蜜的小蜜蜂 勤劳就是母亲那双长满老茧的手 勤劳就是培育智慧之花的沃土 三、自由 自由就是万里晴空翱翔的海鸥 自由就是蓝天飘动的朵朵白云 自由就是约束人们的一个圆圈 自由就是无忧无虑的小鸟 自由就是奴隶一生渴求的双眼 四、幸福 幸福就是一杯多次酝酿的美酒 幸福就是那芬芳可口的荔枝蜜 幸福就是爸爸雨中送来的雨伞 幸福就是十亿人民脸上的笑容 幸福就是一杯太易喝干的美酒 五、挫折 挫折就是理想大道上的绊脚石 挫折就是幼儿学步的一次跌倒 挫折就是通向胜利之门的风浪 挫折就是阻挡弄潮儿前行的礁石 挫折就是懦弱者生命中的休止符 六、生活 生活就是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 生活就是一瓶五味俱全的调味品 生活就是一支高低起伏的乐曲 生活就是一台酸甜苦辣的舞剧 生活就是一片貌似平静的海洋 七、生命 生命就是自然给人的短途车票 生命就是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 生命就是新生儿的啼哭声 生命就是历史长河中的几朵浪花 生命就是红与黑交织的战旗 八、天才 天才就是装着平凡水的精美杯子 天才就是智慧与勤奋的混血儿 天才就是敢打破成规的开拓者 天才就是上帝的宠儿 天才就是劳动的汗水 九、价值 价值就是衡量人生意义的标尺 价值就是记载生活的一本史书 价值就是对人类奉献的蜜果 价值就是一块无私奉献的墓碑 价值就是创造天平上的砝码 十、追求 追求就是赛跑者勇往直前的脚步 追求就是小船航行的发动机 追求就是一支飞向靶心的箭 追求就是事业成功的桥梁 追求就是穿越沙漠的骆驼眼中的绿洲 十一、科学 科学就是创造未来的金钥匙 科学就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武器 科学就是开拓者手中的拐杖 科学就是医治愚昧的一种良药 科学就是生产力的父亲 十二、创造 创造就是攀援科学绝壁的长梯 创造就是寻求新路的一把铁锹 创造就是推动历史航船前进的风帆 创造就是改革开放的军号声 创造就是攻破陈规陋习的金刚利剑 十三、信息 信息就是商人手中的金苹果 信息就是研究社会的望远镜 信息就是成才路上送来的东风 信息就是科学时代的黄金 信息就是灵感产生的发源地 十四、骄傲 骄傲,就是成功的绊脚石。 骄傲,仿佛一只无形的墙挡在你与成功之间。 骄傲,就是一根滕蔓牵制着你的双脚,使你无法前进。 十五、春天 春天像位爱美的姑娘,让世界姹紫嫣红. 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春天是一首美妙的乐曲,让世界充满生机; 春天是一只快乐的小鸟,让世界充满活力; 春天是一个优美的舞蹈,让世界充满微笑。 十六、母亲 母亲像明亮的太阳,让我心中温暖 。 母亲像温和的阳光,让我满怀期望 。 母亲像参天的大树,让我感觉凉爽 。 母亲像鼓起航帆,让我顺利的到达彼岸。 母亲像点燃的蜡烛,让我看到光明。 母亲是大地,我就是小草。 母亲是绿叶,我就是鲜花。 母亲是金色的灯塔,时刻指明我前进的方向。 母亲是遮风挡雨的纸伞,呵护着我幼小的生命。 母亲是御寒的冬衣,时刻给我温暖。 母亲是使人复苏的动力,是力量的源泉,是前进的风帆。 母亲是天边的启明星,总是早早地起来忙碌。 母亲是我的闹钟,天天准时把我唤醒。 母亲是避风的港湾,让归航的我不再漂泊。 母亲是陈年的老酒,让我深刻感受到浓烈的甘醇。 母亲是威严的老师,让我学会了怎样做人。 母亲是默默的老黄牛,忍辱负重,从不叫苦。 母亲是和平的信使,给邻里之间带来了和睦。 母亲是不熄的篝火,一直温暖着我们的家。
Ⅸ 本文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精锐教育温馨提示:
请附上相关文章,再帮您解答。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又名激问、反诘、诘问)、引用、反语、对比、反复、双关、联想、顶真、通感、互文、回环、移情、呼告等。
1.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事物间有相似性)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具体见下表:
类别 特点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例句
明喻 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出现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 出现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现 无 出现 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例句: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老舍《济南的冬天》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朱自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
(2)拟物(借物喻人):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淀》孙犁)
3.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方法:
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⑤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例句: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例句: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6.排比: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或增强表达效果)。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7.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或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即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1〉明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2〉暗引(间接引用)。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10.反语:
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1.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臧克家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12.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即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13.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作用: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1〉谐音双关。
例如:“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杨”实际上是指杨开慧,“柳”实际上是指柳直荀)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即“思”的意思,以此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
〈2〉语音双关。
是一种根据词的多义条件而故意导致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在歇后语中经常出现。
例如:
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嘴倒不出
老太太抹口红——给你点颜色瞧瞧
14.联想:
看到某事物,从而联想到一些事物,也就是想象。
例如: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着了火。
15.顶真:
顶真也作顶针。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用符号表示就是“ABC,CDE”。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例句:
友情是花,引来群群之蝶。
友情是蝶,两人翩翩起舞。
友情是舞,舞出激情之火。
友情是火,永恒地在燃烧。
梦想是翅,飞翔永恒蓝天。
梦想是天,遮住茫茫大海。
梦想是海,还是小船悠悠。
梦想是船,海上乘风破浪。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16.通感: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此外有:
“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17.互文:
带有修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例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
烟笼寒水月笼沙。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主人下马客上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在阅读古代散文作品时,对于一些运用互文手法的句子,如果不进行仔细的思索和体味,往往容易忽略过去。
例如:
(1)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意为:“她微微一笑就迷惑了阳城、下蔡所有的公子哥儿。”
(2)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如宿构。(《文心雕龙?神思》)意为:“曹植、王粲铺上纸拿起笔写作时,就象事先写好了背出来一样。”
(3)齐魏徭戍,荆韩召募。(李华《吊古战场文》)齐魏荆(楚)韩等战国时期君王为徭役守边而招募兵员。”
(4)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意为:“凶暴的差吏来到我们村里,到处叫嚷喧哗,到处骚扰百姓。”这里的“东西南北”泛指“各处”。
(5)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范仲淹《岳阳楼记》)意为:“不因外物的影响而悲哀欢喜,也不因为个人处境好坏而欢欣悲伤。”
18.回环:
可以正读,也可以倒读,但是都流利,不会不通顺!
例如:
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佛山香敬香山佛;翁源乳养乳源翁。
星岛港迎港岛星。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19.移情:
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写说者有意识地赋予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特性,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情。
运用移情修辞手法,首先将主观的感情移到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的强烈感情,发挥修辞效果。
例如:
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③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④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断肠声。
(白居易《长恨歌》)
⑤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⑥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牛希济《生查子》)
上面例①两句诗的意思是:露从今夜起才特别惨白,月是故乡的才格外明亮。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因为诗人杜甫亲历了安史之乱的大动荡,在国家前途、个人命运不断遭到打击的情况下,不得不于公元前759年秋天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客居。在这凄冷荒漠的边塞小城里,诗人将思念故乡的感情移到露色和月光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露色和月光衬托诗人思念故乡的情绪,使事人一体,从而更好的表达了诗人思乡的强烈感情。例②中两句诗的意思是:感叹国家遭逢丧乱,花朵溅滴悲伤的泪;痛恨一家流离分散,鸟儿叫唤惊动忧愁的心。花开鸟叫是自然界的现象,是没有人的情感的,诗人运用移情修辞手法,才能写出这样感人的诗句。例③说渭河水只有在人愁的时候才“独向东”;例④说月亮发出的是一种叫人看了“伤心”的光,铃子摇响的是一种叫人听了“断肠”的声;例⑤说月亮常常在人离别时变圆;例⑥说红豆不是红豆,而是一颗颗“相思泪”。以上各例都是运用移情修辞手法,将人的感情移到事物上。这样人情和事物融为一体,能够更好的表达人的强烈感情。
移情和移就的区别是:移情是将人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客观的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客观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能够更集中地表达强烈感情;移就是甲乙两项事物相关联,就把原属于形容甲事物(或人)的修辞语移来属于乙事物,是一种词语活用的修辞手法。简言之,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后者是“移形容,甲事物(或人)的词来形容乙事物。”
移情和拟人的区别是: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后者是“将物当作人来写”。
20.呼告:
写文章时,对著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它)说起话来,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呼告。
运用呼告,能增加抒情效果,加强感染力。
例子(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经.硕鼠》
例子(2):天啊!为什么你要这样对我?
例子(3):秋,听说你已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