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海棠苑
① 关于颐和园的资料
颐和园,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颐和园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 分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
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颐和园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山下是一条长700多米的“长廊”,长廊枋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号称 “世界第一廊”。长廊之前是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万寿山后山、后湖古木成林,有藏式寺庙,苏州河古买卖街。后湖东端有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的谐趣园,小巧玲珑,被称为“园中之园”。
颐和园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② 颐和园著名景点
颐和园八大景点简介
东宫门区
东宫门区在颐和园最东边。这一带原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见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东宫门现在是颐和园的正门,它坐西朝东,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
③ 北京有哪些公园
北京公园有:中山公园、北海公园、景山公园、陶然亭公园、团结湖公园、红领巾公园、北京朝来森林公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朝阳公园。
1、北京朝阳公园是一处以园林绿化为主的综合性、多功能的大型文化休憩、娱乐公园。朝阳公园建成的景点有中央首长植树林、将军林、世界语林、国际友谊林;
层林浩渺、水上游览区、南门景区、勇敢者天地游乐园、欧陆风韵、绿茵欢歌、生命之源、艺术广场、滨水之洲、生态水溪等20余个景区、景点。
2、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区,东邻景山,南濒中南海,北连什刹海,属于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全园以北海为中心,全园占地69公顷(其中水面39公顷),主要由琼华岛、东岸和北岸景区组成。琼华岛上树木苍郁,亭台楼阁幽静,白塔耸立山巅,成为公园的标志。
5、团结湖公园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距北京市中心约8公里,地处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是具有江南古典园林特色的城市公园。1958年发动群众改造完成,故名为“团结湖”,历经多年的开发建设,于1986年9月26日竣工暨正式对游人开放。团结湖一圈1200米。
网络-北京朝阳公园
网络-北海公园
网络-景山公园
网络-陶然亭公园
网络-团结湖公园
④ 关于颐和园的资料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在古老的中华文化和儒道哲学观念的孕育下,在世界园林史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体系。历代中国造园家,在师自然的原则指导下,创造了无数以山水为景观骨干的园林苑囿。这种园林以表现自然意趣为目标,在根本上不同于欧洲的园林风格。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起源很早,但留存至今的园林,除了少数系宋代、元代遣构外,大量为明清两代所建。本着着重介绍了这些园林在总体布局、个体建筑、室内装修、庭园小品等方面的艺术成就。
颐和园原是清朝的皇家花园和行宫。颐和园规模宏大,是中国的四大名园之一,原为帝王的行宫和花园。位于海淀区,距城约15公里。是我国现存最宏丽、完好的大型皇家宫苑。占地290万平方米,水陆面积约为三比一。金贞元年完颜亮设行宫,明时皇室改建称好山园。清乾隆十五年修建后称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所毁。光绪十四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重建,改称颐和园,作为避暑娱乐场所。全院由万寿山、昆明湖两大部份组成,占地约290公顷。总计三个活动区域。主要景物如佛香阁、德和院大戏楼、排云殿等,均是清末木构建筑的代表作。其园林布局,集我国造院艺术之大成,特别是借西山、玉泉山群之景,扩展空间艺术中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典范。园内山清水秀,廊回阁耸,金碧辉煌,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有极高的地位。慈禧、光绪等人常在园内处理政务,园内至今留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痕迹。辛亥革命后,于1914年开放,1924年正式辟为公园。1949年后,经不断修葺,面貌一新。全园拥有殿宇3000余间,重要文物名胜有仁寿殿、玉澜堂、德和园戏楼、绘画长廊、排云殿、佛香阁、石舫、画中游、铜亭、铜牛、十七孔桥,及后山苏州街、谐趣园等。古典公园更加美丽,“博物馆公园”驰名中外。颐和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早在元明时一期这里就以其优美自然的田园景色成为“壮观神州第一”的著名游览胜地。该园原名好山园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更名清漪园,咸丰十年(公元l860年)与圆明园同毁于英法联军的大火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慈祥太后挪用海军经费等其他银两,在清漪园废墟上重新修建并于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更至今名。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民国。根据袁世凯与清廷签定的《优待清室条件)),颐和园仍由清室内务府管理。1914年,作为溥仪的私产该园首次售票开放供游人游览。
颐和园园区主要由北部的万寿山和南部的昆明湖组成,总占地近300公顷其中水面占3/4。该园因集中国历代造园艺术之精粹,1998年12月以“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的崇高评价荣列《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级的文化瑰宝。
万寿山元代叫瓮山因其山形似瓮而得名。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明神宗朱栩钧乳母圣夫人罗氏出资在瓮山南坡的中央邵位因地制宜兴建圆静寺。乾隆十六年适逢皇太后钮枯禄氏六十整寿,一向标榜‘’孝治天下“的弘历为庆祝母后寿辰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选择瓮山圆静寺旧址兴建大型佛寺“大报恩延寿寺”。同年3月13日发布上谕改瓮山名为万寿山山上的佛香阁为全园的最高处,内供有铜铸佛像昔为朔望喇嘛捧经之所。
昆明湖元代叫瓮山泊俗称七里泊或大泊湖明代改称西湖。其水源汇聚玉泉山诸泉眼的泉水困后来水系工程的需要于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重加疏浚,并于乾隆十五年弘历在易名万寿山的同一份上谕中正式宣布易西湖之名为昆明湖至今。湖上点缀着园中著名的景点十七孔桥和玉带桥。
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前身清漪园,颐和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4400亩),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动用巨额银两兴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清漪园1860年被焚毁1866年重建,改名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水面占全园的四分之三。集中了全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构思最巧妙、最有特色的是她的长达728米的长廊,长廊和廊中的绘画本身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另外她还起到了将园内各个景点有机地联系起来的作用,烘托出园林整体的美。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前身清漪园,颐和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4400亩),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动用巨额银两兴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清漪园1860年被焚毁1866年重建,改名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水面占全园的四分之三。集中了全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构思最巧妙、最有特色的是她的长达728米的长廊,长廊和廊中的绘画本身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另外她还起到了将园内各个景点有机地联系起来的作用,烘托出园林整体的美。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早在元明时一期这里就以其优美自然的田园景色成为“壮观神州第一”的著名游览胜地。该园原名好山园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更名清漪园,咸丰十年(公元l860年)与圆明园同毁于英法联军的大火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慈祥太后挪用海军经费等其他银两,在清漪园废墟上重新修建并于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更至今名。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民国。根据袁世凯与清廷签定的《优待清室条件)),颐和园仍由清室内务府管理。1914年,作为溥仪的私产该园首次售票开放供游人游览。
颐和园园区主要由北部的万寿山和南部的昆明湖组成,总占地近300公顷其中水面占3/4。该园因集中国历代造园艺术之精粹,1998年12月以“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的崇高评价荣列《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级的文化瑰宝。
万寿山元代叫瓮山因其山形似瓮而得名。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明神宗朱栩钧乳母圣夫人罗氏出资在瓮山南坡的中央邵位因地制宜兴建圆静寺。乾隆十六年适逢皇太后钮枯禄氏六十整寿,一向标榜‘’孝治天下“的弘历为庆祝母后寿辰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选择瓮山圆静寺旧址兴建大型佛寺“大报恩延寿寺”。同年3月13日发布上谕改瓮山名为万寿山山上的佛香阁为全园的最高处,内供有铜铸佛像昔为朔望喇嘛捧经之所。
昆明湖元代叫瓮山泊俗称七里泊或大泊湖明代改称西湖。其水源汇聚玉泉山诸泉眼的泉水困后来水系工程的需要于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重加疏浚,并于乾隆十五年弘历在易名万寿山的同一份上谕中正式宣布易西湖之名为昆明湖至今。湖上点缀着园中著名的景点十七孔桥和玉带桥
⑤ 介绍香山(或植物园)
香山(Fragrance Hill )又叫静宜园,位于北京海淀区西郊,距市区 25公里,全园面积160公顷,内最高峰海拔557米,是北京著容名的森林公园。1186年,金代皇帝在这里修建了大永安寺,又称甘露寺。寺旁建行宫,经历代扩建,到乾隆十年(1745)定名为静宜园。1860年和1900年惨遭抢劫和焚毁,1949年后陆续修复了大部分名胜。主要景点有鬼见愁、玉华山庄、双清别墅等。玉华山庄位于山脉中部,是庭院型风景点,院内古树参天,榕树成行,泉流淙淙,亭台层层,是幽雅宜人的好去处。 香山红叶最为著名,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黄栌树叶红得象火焰一样。这些黄栌树是清代乾隆年间栽植的,200年来,逐渐形成拥有94000株的黄栌树林区。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是观赏红叶的最好季节,红叶延续时间通常为1个月左右。半山亭、玉华山庄和阆风亭都是看红叶的好地方。七百年前的金代,始建皇家的行宫和香山寺。元、明两代屡加修建使得皇家园囿初步形成规模。清代乾隆年间,对香山大兴土木,使之作为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静宜园”,名列清代著名景观“三山五园”之内。
⑥ 北京植物园的占地面积
北京植物园占地面积400公顷。
北京植物园介绍
北京植物园位于京西香山脚下,隶属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距市中心23公里。有多条公交可达。北京植物园是一个集科普、科研、游览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是国家重点建设的植物园之一。
北京植物园是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中国林业科普基地、中国野生植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首批精品公园。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北京植物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东经116 °28 ′,北纬40 °,海拔61.6—584.6米。北京植物园地处北京五环路之外,在海淀区香山公园和玉泉山(西山卧佛寺附近)之间,坐落在寿安山南麓,西山脚下。曹寺路与香山路交汇处,周边被西营、峂裕村、南营、鲍家窑环绕。
气候情况
北京植物园的气候为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1996—2003年,北京植物园年均温度12.8℃,年降水量532.6毫米,一月均温-2.5℃,七月均温32.0℃,一月极端最低温度-13.8℃,七月极端最高温度38℃。
主要景点
综述
北京植物园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其规划面积400公顷,东西向最大距离约3.5千米,南北向最大距离约2.5千米。截至2014年已建成开放游览区200公顷。北京植物园由植物展览区、名胜古迹人文景观、自然保护区和科研区四部分组成。
植物展览区(约94公顷)分为观赏植物区(面积42.47公顷)、树木园(面积44.9公顷)和温室区(面积6公顷)三部分。观赏植物区由专类园组成,主要有月季园、桃花园、牡丹园、芍药园、丁香园、海棠栒子园、木兰园、集秀园(竹园)、宿根花卉园和梅园。月季园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月季专类园,栽培了近1000个月季品种。桃花园是世界上收集桃花品种最多的专类园。树木园由银杏松柏区、槭树蔷薇区、椴树杨柳区、木兰小檗区、悬铃木麻栎区和泡桐白蜡区组成。还有中草药园,野生果树资源区,环保植物区,水生和藤本植物区,珍稀濒危植物区,和热带温室。热带植物展览温室被评为北京20世纪90年代十大建筑之一。盆景园于1995年建成开放。盆景园主要展示中国各流派盆景的技艺与作品。
名胜古迹区由卧佛寺、樱桃沟、曹雪芹纪念馆、梁启超墓、隆教寺遗址等组成。卧佛寺始建于唐代,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有元代铜铸的释迦牟尼卧像。樱桃沟林木茂密,是北京近郊重要的自然保护教育区。
植物园以展示中国东北、西北、华北地区植物资源为主,兼顾部分华中、华南亚热带观赏植物。既有科学内容,又有园林外貌。按照“因地制宜,借势建园,突出植物造景”的原则,植物园已建成松柏区和十几个专类花园。各小园风格各异,各具特色。有中国写意式的田园风光,有法国宫廷式整齐严谨的布局,也有英国风格的开阔舒展的画面。
热带温室在植物园有四个展区,热带雨林展区,四季花园展区,沙漠植物展区,专类植物展区,分别展示了不同气候条件下典型的植物景观。
⑦ 颐和园是哪几部分组成的
有奖励
颐和园是哪几部分组成的?
我来答有奖励共1条回答
匿名用户2013-10-14
颐和园(Summer Palace)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为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银两(据专家考证,应为500至600万两白银),由样式雷的第七代传人雷廷昌主持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许多珍宝被劫掠一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28
北京旅游最佳线路_景点及实用攻略_游记【图文】
北京旅游最佳线路_精华帖_北京旅游攻略_十大景点路线_初游攻略_防坑!老北京游玩_攻略/费用/路线/很详细很实用~第一次去北京旅游可参考!
惠州市强旅旅游服务..广告
颐和园景点讲解_一分钟看完_让你少花钱_北京攻略
颐和园景点讲解 一分钟看完,详细真实的颐和园景点讲解,性价比超高旅游行程,颐和园景点讲解,省心又省钱,省钱游玩经验分享,超经典游玩线路,包括注意事项费用
惠州市恒之旅旅游服..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广告「水果产地直发」辰颐物语微商微商生鲜应季水果-风靡全国
辰颐物语微商代理 公司直营 原产地发货辰颐物语微商采用不催熟,不打腊,无任何添加剂的绿色健康水果,现摘现发,坏果包赔!
572020-05-24
颐和园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颐和园位于北京海淀区,原为清代行宫花园。乾隆十五年(1950年)建清漪园,当时清王朝正值盛世,因此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动用巨额银两修成此园。咸丰十年(1860年)该园被英法联军所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重建,改称颐和园。 全园占地约290平方米,主要由宫廷区、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既有湖光山色,又有庭园景色。园内计有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不同风格的建筑既自成一体,又相互联系,同时巧妙地借来西山和玉泉山作业为背景,把人工建筑与自然风光和谐地融为一体,堪称我为园林艺术的黄范之作。东宫门在慈禧修颐和园时改为正门,由此开始进入当年御苑的禁界。东宫门五开间,为三明两暗式。正中门洞专供皇帝进出,王公大臣由两边门洞出入、太监、兵役等只能从南北两侧罩门通行。宫门外左右有南北两排朝房作为大臣召见时休息之所,宫门内左右有南北房作为九卿衙门随宫办事之处。 由东门内进入仁寿门,迎面一座石峰为屏,石峰后便是九开间的仁寿殿,这是颐和园内政治活动区的中心所在。清乾隆时(1936~1795年)名勤政殿,光绪时(1875~1908年)重建,改今名,是慈禧、光绪坐朝听政的大殿。仁寿殿也是慈禧作寿时举行筵宴的场所,一般在此殿举行四次筵宴,排场壮观、礼节繁复,在人力物力上的耗费更是举世无双,清漪园为一组四通八达穿堂殿,原是乾隆帝游园休憩之所,光绪十八年重建后成为光绪帝的寝宫。正殿即玉澜堂,有东、西两配殿,东名霞芬室,西称藕香榭。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曾幽禁光绪于此。 德和园位于仁寿殿北,主要由颐乐殿和大戏楼组成,是专供慈禧看戏的地方。慈禧是个戏迷,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十月初十慈禧生日都要在此园唱戏三天,以示庆贺。大戏楼建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戏楼,面对颐乐殿,翘角重檐三层,高21米,底层舞台宽17米。三层舞台之间均有地井通连,可表现生仙、下凡、入地诸情节。底层舞台地下室有水井水池,可从台底下喷射水景。南部相连的两层扮戏楼是规模巨大的后台。清末著名的京剧演员谭鑫培、杨小楼等都在这里为慈禧演过戏,颐乐殿北五间殿房是慈禧看戏时休息和吸鸭片烟的地方。 乐寿堂位于德和园西,西临昆明湖,题额“水木自亲”。“乐寿堂”黑底金字匾额为光绪帝手书,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堂内西内间为慈禧的寝宫,东内间为更衣室,正厅设有宝座、御案、掌扇、屏风等,东西配殿是日夜侍候她的女官、宫女的值班室。后殿则是她存放衣服和装饰品之处。乐寿堂庭院中植玉兰、西府海棠、牡丹等花木,“玉堂富贵”之意,其中尤以玉兰最为名贵,后院有一紫玉兰--辛夷,更是罕见的珍品。这些花木是乾隆从江南移植来的,已有200多年历史,正殿阶上左右分列铜鹿、铜鹤、铜瓶等六种物件,表示“六合太平”之意。 长廊是循万寿山南麓沿昆明湖北岸构筑的一条蜿蜒曲折的廊道。它东起邀月门,西迄石太亭,中穿排云门,两侧对称点缀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重檐八角攒尖亭,象征春夏秋冬四季,既有点景作用,又在一定距离倚衬和支撑着长廊。长廊长728米,共273间,是我国园林中最长的廊道,它像一条锦带把前山各组建筑连为一体,在山水之间蜿蜒而行,起着携领湖山的作用。沿廊而行,廊外景物随步而移,令人目不暇接。廊内每根梁坊上都绘有精美传统彩画,共有风景、人物、山水、花鸟画14000多幅,绚丽斑斓,内容丰富,因而长廊又有画廊的美称。当年乾隆和慈禧派人到西湖写实,然后将其移绘到长廊柁上,如今长廊自邀月门内第一幅彩画"西湖全景"起,凡迎面横梁上前后皆绘有不同的西湖风景。廊内外枋上千余幅半圆形画面则绘山水、花鸟、人物等,其中人物故事上涉远古三皇五帝,下及清朝王公大臣,跨五千年之久。欣赏这些彩画,就如同翻阅一部记录沧海桑田的历史巨著,一幅包罗万象的风情画卷。 清宴舫位于长廊西端石丈亭旁,长36米,两层,全用巨石雕砌而成。两层舱楼系木结构,但都油饰成大理石纹样。该舫造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其前身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改舫后每年四月初八“浴佛日”,乾隆陪其生母孝圣皇太后至此放生。清宴舫中原中式舱楼为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九年(1893年)改建成洋式舫楼,是慈禧饮酒作乐的场所。 万寿山原名金山、瓮山,属燕山余脉,海拔108.94米,气势雄伟,以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巍峨壮观,雍容华贵。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后山丘壑起伏,幽静深邃,富于山林野趣。在大片蓊郁的丛林中掩映着宏丽的藏传佛教建筑四大部洲和五彩琉璃宝塔。山上还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听鹂馆、画中游等楼台亭阁。登临山顶,可俯瞰昆明湖景色。 排云殿位于颐和园万寿山前山中部,专为慈禧祝寿而建。"排云"语出晋郭璞《游仙寺》中"神仙排云出"之句,以喻慈禧自比神仙,企求长生不老之意。排云殿依山而筑,黄瓦玉阶,是全园最富丽的建筑,殿前有排云门、二宫门,两边分列紫霄、玉华、芳辉、云锦四配殿。排云门与二宫门之间有长方形莲池,上架金水桥。进二宫门即至排云殿,正殿左右两侧有耳殿。中间有复道相连,横列共21间。慈禧曾在此殿举行过多次"万寿庆典"。殿中陈设的九龙宝座和沉香木大寿字,以及用台湾产的乌木制成的屏风等,就是慈禧七十大寿时臣仆们送的寿礼。如今排云殿仍保留当年慈禧受贺的陈设,以及隔扇门等使用万字不到头的花样,以喻长寿。 佛香阁位于万寿山前山,建在一座21米高的石砌台基上,加上阁自身的高度41米,高出了万寿山顶,成为全园的中心制高点。佛香阁八面三层四重檐,顶为黄琉璃铜瓦绿剪边,以八根大铁梨木为擎天柱,内供接印佛三尊,整个建筑结构繁复,巍峨庄严。清乾隆时在此筑九层延寿塔,至第八层“奉旨停修”,改建佛香阁。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建,光绪二十年(1894年)完工,耗银78万余两,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项目。 智慧海位于万寿山顶,取佛教颂扬佛的智慧如海的意思,是一座无梁佛殿,由纵横相间的拱券结构组成。外表饰以五色琉璃砖,色彩绚丽,图案精美,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具特色。殿内供无量寿佛。听鹂馆在万寿山前山西部,原是清漪园内的一座小戏楼,是皇帝欣赏音乐和戏曲的地方,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建。现为餐厅,里面桌椅陈设和菜谱都具有宫廷色彩风味。 万寿山山脊以北俗称后山,山下有后湖,景区以清幽和宗教色彩见胜。四大部洲是一组布达拉宫式建筑,建于清乾隆年间。由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日台、月台及红、绿、黑、白四座梵塔共18座建筑组成。中心为象征须弥山的佛殿香岩宗印之阁。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清光绪时曾局部修整,近年大加修复,再现乾隆年代规模。 昆明湖面临万寿山前山,面积220多公顷,曾是天然湖泊,元朝定都北京后,引水注入湖中,遂成为大都城内接济漕运的水库。明代湖中多植茶花,湖旁筑寺院、亭台楼榭,酷似江南西湖,遂有"西湖"之誉。清乾隆建清漪园,将湖开拓成为现在的规模,并取名"昆明湖"。昆明湖被长堤分隔为三部分,每一部分中都有岛屿。位于湖东南部的南湖岛最大,占地一公顷多,又称蓬莱岛,岛上有龙王庙、鉴远堂、涵虚堂、月波楼等。南湖岛与东堤之间有十七孔桥连接,桥长150米,宽8米,桥身若长虹卧波,桥下有17个大小不一的孔洞。南湖岛十七孔桥与桥头八方亭建筑构成巨龟之形,以象征长寿。
2 浏览1072019-08-01
颐和园可以分为哪些部分?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约10公里处。元代称为瓮山泊,明代有西湖之称。曾在此建圆静寺,清乾隆挖湖堆土于湖东岸为东堤以蓄湖水,改名万寿山、昆明湖,在圆静寺旧址建大报恩灵寿寺,并点缀亭台楼阁,定名清漪园。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光绪十四年(公元1887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重修,历时8年,改名颐和园。 颐和园可以分为昆明湖和万寿山两大部分,全园面积3.4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约占1/5,山高60余米。其布局由政务活动、居住、游览三区组成。从东宫门到仁寿殿的一组建筑是政务活动区。仁寿殿坐西面东,不用琉璃瓦以示行宫的特点。仁寿殿后临湖有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三组大型四合院,互相有游廓相连,此三处分别为光绪、光绪后隆裕、慈禧的起居处。仁寿殿的德和园是慈禧看戏的场所,有大戏楼,楼高21米,舞台宽17米,造型宏伟。 游览区是颐和园的精华,由前山、后山、昆明湖三部分组成。在前山中部,从昆明湖前的云辉玉宇牌坊向北,有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智慧海,形成全园的主轴线,全部建筑均覆以黄琉璃瓦。佛香阁平面八角形,高41米,耸立于半山的高台上,台高20米,有八字形台阶攀登。排云殿共21间,东西有复道相连。智慧海是两层无梁殿,外饰黄、绿两色琉璃,壁上嵌有精致的琉璃小佛。在主体建筑群东西两侧的半山,对称布置转轮藏、铜亭两组建筑。此外,在万寿山上均衡地分布一些赏景和娱乐建筑,如景福阁、云松巢、画中游等。在山麓和昆明湖之间有728米的长廊横贯东西,共273间,每间的枋梁上绘有苏式彩画,共4000余幅。 后山以清幽取胜。西自荇桥东至谐趣园为一条溪流,山坡水际留有清漪园时代的建筑残迹;北宫门南的松堂、须弥灵境、香岩宗印之阁、四大部洲等建筑群基址,以及后湖长桥两侧的苏州街。 湖区,沿东堤分布有知春亭、文昌阁、廓如亭。昆明湖中最大的岛屿——南湖岛,亦称龙王庙,面积约1公顷,环岛堆迭具石,岛上有主要建筑涵虚堂,南有露台,围以雕栏。岛之东有十七孔桥与东堤相连。桥长150米,宽8米,望栏上雕刻有姿态各异的石狮500余只。西堤是乾隆时仿杭州西湖苏堤建造的。堤间点缀六座不同形式的桥,其中以玉带桥最为优美,由汉白玉和青石砌筑,桥身高耸,曲线柔媚,望柱上雕有仙鹤,形象栩栩如生。 颐和园湖山秀丽,殿阁峥嵘,集中了优美的自然景色,丰富多彩的建筑和杰出的园林艺术,充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
5 浏览1062019-08-01
颐和园景区主要有哪两部分组成? ( )和( )
颐和园景区主要有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
74 浏览495
颐和园主要由什么组成?
万寿山和昆明湖
94 浏览4982017-11-25
颐和园分哪三个区域?
颐和园(the Summer Palace).颐和园[1]位于北京市西北近郊海淀区,距北京城区15千米。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占地约290公顷。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也可分为万寿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部分。以长廊沿线、后山、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澄怀散志、休闲娱乐的苑园游览区。前山以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万寿山南麓的中轴线上,金碧辉煌的佛香阁、排云殿建筑群起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颠的智慧海,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琐,气势磅礴。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三层,踞山面湖,统领全园。碧波荡漾的昆明湖平铺在万寿山南麓,约占全园面积的3/4。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湖中有一座南湖岛,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阅看耕织图画柔桑拂面,豳风如画,乾隆皇帝曾在此阅看耕织活画,极具水乡村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