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兰花徐湛

兰花徐湛

发布时间: 2022-08-11 06:28:19

『壹』 谁知道博宝上面师梅堂主人的简介啊他的艺术家作品怎么样

师梅堂主人原名李响,男,北京人,1981年4月4日生,无党派人士。是当代诗人、收藏家、书画鉴赏家、书法家、21世纪实力派书画家。因其诗画双绝,博学多闻,形象气质出众,固又有“当代唐伯虎”之美誉。2004年后,先后创作出国画代表作有《霜天皎月雪屋寒林图》、《秋林晚雅》、《兰竹君子图》等等,国画作品发表于全国报刊及艺术期刊;北京电视台(北京青年节目)、北京广播、财富网(艺术人生节目)等为其做过专访,作品被北京市政府等重要机构所收藏,蜚声画坛。著有《李响诗集》、《李响诗词散文集》、《师梅堂主人谈艺》。主要作品:国画作品有:《霜天皎月雪屋寒林图》、《秋林晚雅图》、《兰竹君子图》、《空山新雨后》、《报春图》、《渭川淇澳》等等。诗词作品有《咏竹》、《西江月·夜宴》;散文《雪梦》等。

现为职业书画家、书画讲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师梅堂堂主、中国李响艺术研究会会长、一级美术师。

1993年曾在北京市崇文区少年宫国画班学习国画,启蒙老师魏北先生。

1995年获学校艺术节绘画组一等奖。

1998年进修于实验大学国画班,导师徐湛教授 。

1997年至2000年同时在北京师范大学成人大专班攻读美术教育专业。

1998年书画作品入选北京西城美术家协会“金秋会员作品展”。

1999年初自刊行《李响诗集》

1999年加入北京西城区美术家协会 。

1999年书画作品参展于澳门回归展。

1999年年12月加入中国收藏家协会(原址在报国寺)。

2000年获全国千禧杯诗歌散文大奖赛优秀作品奖,词作—《沁园春》收入《新千年的祝福》一书 。

2003年作品《报春》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2003至2005年任北京市炎昌鑫茂文化有限公司艺术总监

2004年三月在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共青团中央举办的“中青杯”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全国书画邀请大赛上获银奖,作品并被共青团中央收藏。

同年夏参加中国扶贫基金会与嘉德在线共同主办的“母婴行动”爱心慈善拍卖

2004年秋入北京画院继续深造研修,导师郭石夫

2005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同年一月参加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为印度洋海啸灾区赈灾笔会,与书画同仁共筹款100万人民币捐献灾区,新闻联播并报道。

2005年获“雷锋之歌”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

2005年秋北京画院深造 导师贾浩义

2006年7月在北京画院毕业,取得国家二级美术师资格

2006年7月在老甲艺术馆举办书画毕业观摩展,

同年在全国诸多书画大赛都取得奖项,书画作品被收入《中国当代国画家百人作品集》、《中国书画佳作博览》、《中国书画艺术作品精选》、《华夏书画艺术人才精粹》、《太湖杯中国书画名家作品精选》、并发表于文化报、北京晚报等报刊。

2007年夏创办中国李响艺术研究会,评一级美术师职称。

并被诸多学校受聘为书画讲师。
师梅堂主人笔下《悬兰图》兰花高洁、典雅,蕴涵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兰花内涵的意蕴和内在的气质,它能唤起人的灵性,启迪人的想象,激发人的情感,开启人的智能。

『贰』 哪位画家画玉兰花好除了徐湛和许麟庐

写意的还是工笔的?不仅仅是要关注谁的玉兰花画得好,更要关注谁的国画画得好,要有视野--放开视野,着眼历史--读读书吧,中国绘画史 论 鉴 评 集 等书,要关注专业的网站 期刊--报纸杂志 展览--多看多知--知者不惑也

『叁』 韩江雪的评论文章

繁花啼鸟自芳菲,一袭清风一清雅
——韩江雪工笔画观感
文/本刊记者冯政 邹桂华
近 日,圈内文友做当代“兰亭雅集”,期间有芦氏师兄以一画册示众,且不吝“说项”姿态,出之美言:“京城工笔画家——韩江雪女士。看看,春光秋色,花鸟相宜,虽绚美而清雅,真名家风范!”
于是,未曾多虑,应接在手,阅以求证芦兄之言,但觉满目清风悠然拂来,神情为之一新:册页第一幅“香生九畹”,写兰叶葳蕤、兰花粉彩,映照在清涧榕树之山野,题款“粉白更兼黄,无人亦自香”,分明是屈原“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人生感遇的艺术再现。
随着册页的逐一翻开,鸟语花香的春日美景片片飞来,游目之间,已然行走江南,春山一路鸟空啼,做一次身心愉悦的春之旅。
心有灵犀者说:花能解语,鸟能传情。对绘画艺术而言,倘若能达此境界,已堪称惊人眼目,画入妙品。眼前这本画册的主人,其为何人?遂请教于芦兄。
韩江雪,京城工笔花鸟画家,北京黄河书画院副院长、北京龙脉温泉书画院副院长、中国花鸟画研修院秘书长、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女美术家协会会员、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师从著名书法家何永泽先生学习书法篆刻,勤求古迹,博采众芳,篆书与篆刻日益精进,继之倾心书画艺术,尤爱现代绘画大师田世光的工笔花鸟,渊源所及,师从著名花鸟画家苏友中、徐湛、张玉清等人研习中国画,得其薪传。
书画界人士认为,韩江雪对绘画艺术独具慧心,追求典雅、明丽、充满勃勃生机的意境和接近自然、接近生活、接近传统的面目,从而呈现美好愉悦、雅俗共赏的艺术效应。一笔在手,驱使如意,施之钩勒填色、柔润没骨画法,举凡闲花幽草,亦或繁花似锦,而意趣无限,姿态横生,其精雕细琢、风神潇洒,既见唐宋诗意、宋元风骨,又具时代气息与个人风貌。
缘于此,韩江雪的作品颇得书画前辈激赏,为收藏家与爱好者追捧,被认为是富有收藏价值与升值潜力的女画家,作品已经广泛流播海内外。2009年被外交部评为新中国国礼艺术大师。
工笔花鸟画有着悠久的历史,穿越时间的隧道,五代的黄荃、徐熙勾勒点染出工笔花鸟画的精致与野逸;宋代的黄居寀、赵昌、易元吉、崔白、赵佶、李迪等一批杰出的画家打造了工笔花鸟画的辉煌;元、明时期的王渊、边文进、吕纪等延续着工笔画的精神;明清工笔花鸟画以陈洪绶、任颐为代表;近代有于非闇、陈之佛、田世光等先师,为复兴传统工笔花鸟画做出了巨大贡献。
韩江雪的画作,博采众长。有继承、有发展、有创新。寓刚于柔,寄动于静,她笔下“跃”起的山鸟,“怒”放的花朵,具有蓬勃生机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牡丹,花团锦簇,象征着荣华富贵,向来为花鸟画最重要的题材之一,然众人纷纷染指,早已俗滥。世上随处可见之牡丹图,行家多不敢恭维。是以北南两宋宫廷绘画大师李唐写下无奈讥讽诗句:“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
而在韩江雪的这本画册中,传统的“牡丹图”又有推陈出新之作——《花花世界,一身清白》:盛开的牡丹丛中,配两只白色绶带鸟,使绚烂喧闹的画面有了独特的意境。
韩江雪女士这样解释她的作品:“《花花世界,一身清白》这幅作品是为一个廉政文化展览而创作的。花鸟画不太容易表现廉政题材。怎样把牡丹花和廉政联系起来呢?就想到了‘花花世界,一身清白’。我们的绘画不是单纯为了技法,还要要为文艺服务,为社会做一些贡献。
她在为“艺术与和平”展览创作的一副“和平之春”作品,画面中洁白如玉的和平鸽,栩栩如生的在春天里翱翔,仿佛奏响一曲和平之歌。
这样的作品,便有了新意、有了深意,艺术的价值亦体现于此。
除了牡丹,韩江雪还喜欢画萱草,这又作何解释?
韩江雪道出她独特的艺术体会:在我国萱草寓意是忘忧,唐朝孟郊《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萱草又叫做宜男草。民间传说,当妇女怀孕时,在胸前插上一枝萱草花就会生男孩,故名宜男。很多男士喜欢萱草, “萱草最难表现的是它的叶子,萱草叶郁郁葱葱,俯仰向背变化多端,我想通过用遒劲的运笔勾勒萱草叶子来年表现男士内心那种刚毅之气。
当韩江雪应约来到记者面前,对自己的艺术观又做出深入浅出的解释。
她说:“我认为中国传统绘画作品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意境”,意境是精神内涵,它传达理念、寄托情怀,意境是心对物的感受,是情感的表达,绘画作品应围绕“意境”来构思。我的绘画就是把我的想法、我对大自然的感悟、我对艺术的理解,运用一些绘画技巧尽可能地体现在作品中,包括一花、一石、一草、一木,都按照我的想法去诠释它,达到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审美效果。当然,高的意境需要一定的内在修养和才情,需要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我现在还在深入学习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对于大千世界的认识,探索艺术的表现力,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与徐渭齐名的明代大画家石涛,为中国绘画界留下一句名言:“搜尽名山打草稿”。缘于主客观条件制约,古往今来,周游天下者能有几人?对于心系“美的发现”的人,一句“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已可奠定其艺术成功的基石。
韩江雪讲述的一个细节,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亦由此窥见她在绘画艺术之路走向成功之所在——“每年春游时节,我若到郊外踏青,常常在一块石头旁边一蹲就是半个小时,很多人都不理解。其实,在这些野外的大石头缝隙里往往生长出一些细小的青草,在那么一个严酷的环境,它竟然能够顽强的生长,而且那么嫩、那么绿,我就琢磨着怎么去表现这种美、这种精神,表现它的生命力。
今天,韩江雪女士尚有公务缠身,在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总局工作。她坦言:在绘画上非常的努力,现 在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于创作中,自己已经逐步走向了专业绘画道路,等到退休后会把全部的精力放在绘画艺术上,作为事业去追求。
对艺术的真谛追求若此,成功已是必然。
还是在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评价蜀僧牧溪的水墨花鸟画推崇备至——
画龙虎猿鹤芦雁山水树石人物,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假妆饰……其状物写生,殆出天巧,不唯肖似形类,并得其“意”。
在记者看来,假以时日,韩江雪女士将向上述艺术境界更进一步。
花能解语鸟传情,春光秋色百态新
——对话韩江雪
记者:按照我的了解,中国画很讲究师承,那么,您是怎样走上绘画道路的?
韩江雪:从小我就喜欢书画,小学、中学期间在校美术组学习一些素描等初级绘画知识。后来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何永泽先生研习篆书和纂刻,对篆书和篆刻有一些探索。后来由于经常组织和参加一些书画活动,有机会交往到一批京城书画名家,也拥有了很多学习的机会,获益匪浅。
我比较喜欢田世光先师的风格,所以选择了工笔画。我的工笔画老师是著名工笔画家张玉清先生。我的写意画老师是著名写意画名家苏友中先生和徐湛先生。在这么多年的学习当中,几位恩师耳提面命、口传心授,使我尽得薪传,绘画水平为之大涨。
记者:我看了您的书法题款,很具金石味道。书法讲究的是线条,学习书法对您在绘画上有帮助吗?
韩江雪:非常有帮助。中国工笔画素来讲究线条遒劲、生动。线条和墨色是工笔画的基本点,线条的粗细、轻重、转择、顿挫;墨色的浓、淡、干、湿、焦,能够表现画面的虚实、远近、空间等关系。好的线条能够像音乐一样有节奏、有弹性、有变化。抑扬顿挫线条需要用到书法的功底,所以,书法的学习对我的工笔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记者:中国花鸟画多追求意境。你是怎样理解中国传统画“意境”的?怎么样才会“意境全出”?
韩江雪:中国传统工笔画主张 “以意为主”,“意造境生” 。讲究境界深远,追求情感上的共鸣。我觉得“意境”不完全是自然界存在的,它是自然界和创作者思想的结合;每个人对美的感受不一样,所以同样的题材,其作品呈现出艺术效果完全不一样。怎样把工笔花鸟画的“意境”演绎得深远,我认为画作需要通过严谨的造型、有序的安排、自然界的纵深空间感、花鸟生存的和谐状态等元素来表现对大自然生命的热爱,给人以“天人合一”的感悟。
记者:您画的牡丹很有艺术感觉。画牡丹的人非常多,但是不容易画好。南北宋之间桥梁式人物李唐是宫廷画师,他写了一首诗:“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您在创作牡丹图的时候想把它画成什么样的感觉,是怎么达到这个效果的?
韩江雪:画牡丹题材,一般表现荣华富贵、春色满园、春意盎然。在表现它的荣华富贵的时候,一定要把它表现得有雍容之气,要有内涵。这就需要色彩的运用和处理有度,丰富而和谐的色调,能使画面既雍容华贵又显得清雅秀美。
记者:工笔花鸟画的历史已经有1000多年了,您认为怎样使中国工笔画更具表现力?您觉得将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或者说怎么做到与时俱进——既有传统审美的意趣,同时还符合当今时代的审美趋势。
韩江雪:传统的中国工笔画有“态度严谨、形象真实、精致厚重、意境深远” 的特征。中国传统工笔画是通过章法、线条、墨色、意境等技法来表现作品的审美情趣的。我觉得,当今中国工笔画应在古法的基础上,广采博撷,借鉴西方的透视学、解剖学和光学等因素,创新一些现代的技法、造型、色彩,将其融入到中国传统工笔画当中,突破传统的“平面”,营造纵深空间感,这样表现力就会更强一些,会更好地诠释你对绘画艺术的理解,使中国工笔画更具时代气息,这也是我追求的一个目标。
记者:您现 在的作品当中,有没有运用了西方光学的作品?
韩江雪:我正在创作一幅有关“梨花”题材的作品,尝试着把我的想法在这幅画里表现得好一些。

『肆』 国画学习方法,详细的,能不能给出一些图呢谢了。

上海儒鸿书院国学培训班老师的意见:无论学习哪一种,素描、色彩都是基础,国画练的是笔法,素描练的是绘画基本功,国画虽然讲究的是意境,但是造型能力的要求也是很高的。素描是属于对形体感受的一种很好的训练形式,对于把握对象的体量及其明暗关系的分析都有相当大的帮助。素描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简单的几何形体到简单静物,逐步开始画一些石膏头像,然后到真人头像(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练习素描对国画起的作用:1:空间关系,也就是绘画中常说的“近实远虚”“近大远小”2: 造型能力,在创作或者写生当中能够很好的把握型的能力。色彩的训练也必不可少。可以从开始训练小的色稿(16开就行)训练小色稿能够更好的提高一个人在绘画当中的色彩整体把握能力。然后逐步的简单的静物到多个静物。到人像写生~~练习色彩对国画起的作用:1:纯度在国画中做到“近纯远灰”补充一点还有就是明度上的关系。也就是黑白关系一定要拉开~~速写更是必不可少的,它能过锻炼你迅速而准确的观察力,运用简练的线条,扼要地描画出对象的神态、形体、动作等。它是培养作画者敏锐的观察力和迅速把握对象特征的概括力的重要绘画手段,也是记录生活,积累创作素材的重要手段。素描 色彩 速写3着之间有着不可分的练习。以我多年学习绘画的经验,在学习一段时间的色彩之后会多素描上也会有很大的提高。速写也是,画的多了,素描也就进步了。书法学过了,你学国画的话,会比较得心应手,因为你大概的空白关系,章法,和对毛笔的使用方法都会比叫顺手,学得自然要比直接学国画来的快,效果好. 只是国画当中多了一些自己的东西,入“意蕴”“气息贯通”“夸张”“写意”之类的画的多了这些都是在以后绘画国画当中逐渐慢慢领悟到的~~~

『伍』 小学国画的基础是什么如何学国画

学习国画最基本是构图。
国画从题材上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类,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工笔、写意两种。中国画讲究形式美,构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画面空白的运用独具特色。多采用散点透视法 ( 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国画营造的空间多种多样,但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即:全景式空间、分段式空间和分层式空间。从风格样式上看,中国画构图的基本样式是“之”字形构图(又称“S”形构图)。所谓“易”者象也,“之”字形运动就是变化,就是延续,就是转化,就是周而复始。因此,“之”字形构图是中国画中最基本的构图。
如何学习国画:
1、临摹画作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要今天临习这家明天临习那家,这样是没用的,哪个名家,都有超出常人之处,细细体会,细心摹画,临习时对象的选择也很重要,怎样学国画?首先不要入手先临摹风格过于跋扈的、奇崛的,要自平和入手,然后,根据自身兴趣,选择特定风格临习。
2、韵味,国画的韵味源自古典书卷之气,而非现代时尚之气,怎样学国画?凡是提出中国画的现代化的,都不是纯粹的国画,那是徐悲鸿为始作俑的一批人,引进西方美术教学方式以后的才出现的,并且,当时引起的目的在于纠正并协助中国画的传统化教学,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热点内容
茶花长蚂蚁 发布:2025-08-13 22:01:06 浏览:754
弥生樱花粉 发布:2025-08-13 22:01:06 浏览:182
盆景怎么销售 发布:2025-08-13 21:59:37 浏览:466
一朵花一只蝴蝶 发布:2025-08-13 21:51:29 浏览:232
花卉图片修片 发布:2025-08-13 21:51:29 浏览:929
梅花引简谱歌谱 发布:2025-08-13 21:41:19 浏览:632
酒壹兰花图片 发布:2025-08-13 21:30:50 浏览:826
插田泡盆栽 发布:2025-08-13 21:29:49 浏览:680
梅花一类 发布:2025-08-13 21:21:08 浏览:652
樱花拍摄技巧 发布:2025-08-13 21:20:15 浏览: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