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中智荷花

中智荷花

发布时间: 2022-08-10 22:17:19

1. 心如莲花什么意思

心如莲花的意思是指心灵像莲花一样高尚纯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内,容虽身在尘世,但心灵却不被世俗所沾染,坚守自己的原则。

莲是最常用来作为宗教和哲学象征的植物曾代表过神圣、女性的美丽纯洁、复活、高雅和太阳。佛教中有莲花座、莲花台等。佛教中的不少菩萨是从莲花中生出来的。

花中君子象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理想人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廉的象征盖“青莲”者谐音“清廉”也。

(1)中智荷花扩展阅读:

同义词

1、坚守不渝

坚守约章或诺言,决不改变。

2、坚贞不渝

坚守节操,决不改变。

3、洁身守道

指保持自身纯洁,坚守正道。

4、金石不渝

像金石那样不可改变。形容坚守盟约、节操等。

5、泥封函谷

泥:泥丸;封:守住。用一个小泥丸就可以守住函谷关。比喻能利用险要地势,坚守住军事要地。

6、凭险作守

凭:靠着。凭依地势险要而坚守。

7、确然不群

指坚守志操,不同流俗。

8、守道安贫

坚守正道,安于贫困。旧时用来颂扬贫困而有节操的士大夫的话。

9、守节不移

坚守节操而不改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心如莲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莲花

2. 佛教中莲花代表什么

莲花代表佛的诞生。

莲花是佛教四大吉花之一,又是八宝之一,也是佛教九大象征之一。回

佛教问答世后,佛教徒也采取了以莲花为佛教的主要象征。据说后来成为佛祖的悉达多太子出世后,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莲。所以莲就成了他诞生的象征。

从公元一世纪左右开始,佛祖的塑像便已常常是在莲台上的坐像了,他的坐姿,或为莲花坐或为吉祥坐,成为佛教僧人打坐时的典型坐法。

佛教徒相信莲能反应修行程度,认为高僧诚心念佛,则西方七宝池中即生莲花一朵,若能精进,则其花渐大,倘或退惰,则其花萎落。

(2)中智荷花扩展阅读:

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

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如天女)。寺院墙壁、藻井、栏杆、神账、桌围、香袋、拜垫之上,也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各种各色的莲花图案。

可见莲花与佛教的关系何等的密切。

3. 荷花的象征是什么 荷花的象征意义

荷花象征清白。

荷花花朵艳丽,清香远溢,碧叶翠盖,十分高雅。周敦颐之名篇《爱莲说》内称其“容出污泥而不染”,赞美荷花的高贵品格,将其视为清白、高洁的象征。

4. 荷花在佛语里代表什么含义

荷花常常被赋予莲被赋予清纯、高洁、脱俗、正直、娴静、深情等品质。荷花的老家在印度等热带地区,印度人还将它作为自己的国花。由于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所以荷花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莲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

当我们走进佛教寺庙时,便可到处看到莲花的形象。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如天女)。寺庙墙壁、藻井、栏杆、神账、桌围、香袋、拜垫之上,也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各种各色的莲花图案。可见莲花与佛教的关系何等的密切。

莲花与佛教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佛教将许多美好圣洁的事物,以莲花作比喻,以莲花为代表。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的美丽清亮的大眼睛。佛祖降生时,皇宫御苑中出现了八种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长出大如车轮的白莲花。佛祖降生时,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坐着一位盘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

佛教以莲为喻的词语,更是数不胜数。佛座称为“莲花座”或“莲台”;结跏跌坐的姿势,即两腿交叉、双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足心向上的姿势,称为莲花坐势;佛教宣传的西方极乐世界,比作清净不染的莲花境界,故称“莲邦”;《阿弥陀经》描写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是:“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池中莲花大如车轮。”故称佛国为“莲花国”;佛教庙宇称为“莲刹”。“刹”为梵语,即西方净土,以莲花为往生之所托,故称“莲刹”;念佛之人称“莲胎”,比喻住在莲花之内,如在母胎之中;佛眼称为“莲眼”,以青莲花比喻佛眼之好妙;胸中之八叶心莲花称为“莲宫”,即心中的莲花般的境界;释迦牟尼的手称为“莲花手”;僧尼受戒称“莲花戒”;僧尼之袈裟称“莲花衣,谓清净无杂之义;五智中的妙观察智称为”“莲花智”;称善于说法者为“舌上生莲”;谓苦行而得乐为“归宅生莲”;佛经《妙法莲花经》简称《法华经》,都是以莲花为喻,象征教义的纯洁高雅;东晋东林寺慧远大师创立的我国最早的佛教结社称为“莲社”;佛教净土宗主张以修行来达到西方的莲花净土,故又称“莲宗”。总之,莲与佛教结了不解之缘,佛教在很多地方都是以莲为代表,可以说莲即是佛,佛即是莲。

佛教为什么如此推崇莲花呢?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佛教产生于印度,印度地方气候炎热。荷花盛开于夏,给人们带来凉爽和美的享受。人们对于这种夏季暑热时盛开的美艳之花,自然十分喜爱,因此在印度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民间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中,莲花都是美好、善良、圣洁、宽容大度的象征。这类故事非常之多,影响很深,如《莲花王子的故事》,便将道德高尚、善良、正直、奉行为王十法(布施、持戒、慷慨、正直、和蔼、自制、忌怒、忌杀、宽容和大度)的好国花比作莲花。《莲花王的故事》说莲花王为了拯救百姓的饥荒,他跳进恒河之中,变成一条大赤鱼,告诉百姓割他的肉吃,他的肉割了以后又生起来,这样坚持了十二年,他用自己的肉供养全国百姓,度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灾荒。《鹿母莲花夫人》的故事,说鹿母莲花夫人每走一步,脚后立即现出一朵美丽的莲花,她一胎生下五百个童男,个个都是俊美的大力士,均是保卫国家的英雄,因此鹿母莲花夫人成了能多生美男的象征。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主张废除古印度等级森严的制度,实行种姓平等,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为了弘扬佛法,使广大群众能够理解和接受佛教教义,便以俗语传道。又迎合民众的爱莲心理,将莲喻佛,使得佛教能够迅速传播开来,信众广泛。

佛教以莲喻佛的另一方面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莲花的品格和特性与佛教教义相吻合。佛教是着重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将人生视作苦海,希望人们能从苦海中摆脱出来,其解脱的途径是:此岸(人生苦海)——济渡(学佛修行)——彼岸(极乐净土)。即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这和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中而超凡脱俗,不为污泥所染,最后开出无比鲜美的花朵一样。

佛教的重要信条之一,是广爱博施。施予一切有生命者以慈悲。所谓慈悲,是指希望和帮助他人解脱苦难,获得快乐。慈心是希望他人得到快乐,慈行是帮助他人得到快乐;悲心是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悲行是帮助他人解除痛苦。佛教要求对于有生命者,不计善恶,不分人畜,都应施予慈悲。对种种恶行,都要容忍和宽宥,用慈悲心去帮助他们,感化他们,使之向善,成为善良之辈,结出善果。但严戒同流合污,要身处污浊的尘世而不为其污染,保持自己的洁净清芬。用来表达这种思想观念的最好不过的是莲花。

莲生在污泥之中,犹如人生在浊尘的世界,这自然要与污浊相处在一起,受许多邪恶污秽事物的侵扰,佛教称这些邪恶力量为“魔”。佛教要求人们不要受世间邪恶污秽(即魔)的侵扰和影响。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开出洁美的鲜花,确是最好的象征,因此佛经常常将莲性比佛性。《大智度论·释初品中户罗波罗蜜下》说:“比如莲花,出自污泥,色虽鲜好,出处不净。”《从四十二章经》说:“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污染。”所以拯救世界的梵天王是坐在千叶金色妙宝莲花上出生的。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都是坐在莲花之上,或手执莲花,表示佛是出自尘世而洁净不染的境界。

人要做到出自尘浊而不为污染的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相当高的觉悟和定力,这就需要修持和守戒,开发佛性,消除魔性。佛性增强了就能抵住魔的干扰,还能降魔成佛,就能解脱生、老、病、死之苦。这听起来似乎很玄,宗教意味很浓,其实只是较高的一种思想境界层次。一切事理通达了,参透了,自然凡事都看得开,不再贪婪、恐吓、焦虑、痴心、嗔怒,在精神上自然摆脱了苦境,变得轻松愉快。所以佛教中的莲花,代表一种智慧的境界,即所谓“开悟”。《无量寿轨》说:“是菩萨(观音菩萨)作是思维,一切有情身中,具有此觉悟莲花,清净世界不染烦恼。”《大藏经图像》第六卷载《白宝口抄》云:“论凡夫心如合莲花,圣人心似开莲花……问:‘何故众生心性譬莲花乎?’答:‘《秘藏记》云:莲花部吾自身中,有净菩提心清净之理,此理虽经六道四生界死泥中流转,而不染不垢,乃名莲花部。’《疏十二》云:‘观莲花不观余花耶?’此亦有意,如世莲花处污泥之中,生处虽说恶,而莲花体性清净,妙色无比,不为诸垢所染。凡夫变复如是,虽种种不尽三毒过患无量无边,亦此莲花三昧甚深,果实皆生其中,即是如来平等大慧之光也。”

佛教有“花开见佛性”之说,这里的花即指莲花,也就是莲的智慧和境界。人有了莲的心境,就出现了佛性。

佛教的各个宗派,又以净土宗与莲花的关系更密切。东晋时,高僧道安读了《弥勒下生经》后,向往弥勒净土,于是在弥勒佛像前念佛立誓,发愿来世往生弥勒居住的兜率天。道安的这种思想,又影响了他的高足弟子慧远。慧远继承与发扬了师父的核心思想,更加热心于西方极乐净土的崇拜,唯一不同的是他所向往的弥勒净土改为弥陀净土。东晋太元六年(公元381年),慧远入庐山,建东林寺,倡导

5. 中国古代民间有哪些关于莲花的传统

〖印度教〗
一位印度古代诗人用古梵文描写他的爱人道:“卿眼如莲苞,手如莲花,譬如莲藕。”在婆罗门教的神话中,创造之神据说是在毗湿奴入定时,从其肚脐中生出的莲花中钻出来的。居住在印度次大陆中部的比罗尔族在解释世界起源时也有相似的说法:“最初,天下皆水,有莲生出水面。是时巨神居于阴间,经莲茎出至水上,以莲花为座。”
已知的最早与莲有关的艺术品,也是把莲与神结合在一起的,是一尊头上戴着莲花的裸体女神像,在印度的恒河流域出土,是公元前3000年的遗物。文献中有关印度莲花女神的记载,最早见于印度的吠陀文献,说莲神生于莲花,站在莲花上,戴着莲花的花环。
〖佛教〗

在佛教问世后,佛教徒也采取了以莲花为佛教的主要象征。据说后来成为佛祖的悉达多太子出世后,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莲。所以莲就成了他诞生的象征。从公元一世纪左右开始,佛祖的塑像便已常常是在莲台上的坐像了,他的坐姿,或为莲花坐或为吉祥坐,成为佛教僧人打坐时的典型坐法。按照大日经的解释,“左足先著右上,右足次著左上,名为莲花坐;单足著右上,名为吉祥坐。”佛教徒相信莲能反应修行程度,认为高僧诚心念佛,则西方七宝池中即生莲花一朵,若能精进,则其花渐大,倘或退惰,则其花萎落。又相信:“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往生阿弥陀佛刹者,皆于七宝池莲花中化生。”
莲随着佛教,流传到亚洲的每个角落。在爪哇的婆罗浮图佛坛上,在缅甸的蒲日古城,泰国的素可泰市和高棉的吴哥窟等地的大庙里,在斯里兰卡的钟形塔里,巴厘岛的葬蓝上和西藏的符箓上,都可以看到莲的图画,西藏的喇嘛教佛教著名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弥吽”中,其中的“叭弥”的意思便是莲花。
莲花在中国有深邃的文化渊薮。唐代将佛教立为国教后,莲花备受人们敬爱。佛祖释迦牟尼的家乡盛产荷花,因此佛教常以莲花自喻。《本草纲目》载:“释氏用为引譬,妙理俱存”。佛国也指莲花所居之处。也称“莲界”。佛经称“莲经”,佛座称“莲座”或“莲台”,佛寺称“莲宇”,僧舍称“莲房”,架裟称“莲衣”等等。莲花图案也成为佛教的标志。佛教的建筑、装修、器物也都有莲花图案。
编辑本段【文学意义和象征】
〖中国文学与民俗中的莲花〗
莲与文化关系最深的是中国,在中国莲花被崇为君子,自古以来,中国人便喜爱这种植物,认为它是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因此诗人有“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之赞。在中国文学里,与莲有关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
《群芳谱》中说,“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百节疏通,万窍玲珑,亭亭物华,出于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后有周敦颐的《爱莲说》,把莲和各种类型的人物联系起来,“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影响深远。《本草纲目》说:“夫莲生卑污,而洁白自若;南柔而实坚,居下而有节。孔窍玲珑,纱纶内隐,生于嫩弱,而发为茎叶花实;又复生芽,以续生生之脉。四时可食,令人心欢,可谓灵根矣!”
北京故宫附近的北海公园本来是御花园,园中有人工湖,湖面大部分为莲叶所覆,莲叶有时候高出水面将近两米,开着千万朵清雅芳香的花。莲叶下可以行驶小船。
在民俗中,中国有许多与莲有关的话语,莲有一蒂二花者称并蒂莲,以象男女好合,夫妻恩爱。喜联常有“比翼鸟永栖常青树,并蒂花久开勤俭家”等等。又如藕断丝连,用于指男女虽然分手,但情意未绝。莲谐音“廉”(洁)、“连”(生),民俗有“一品清廉”,“连生贵子”等谐音取意。
又如金莲,据说在公元五世纪,南齐东昏候“凿金为莲花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花也!”因而后人称美人之步为莲步,又称女子之纤足为金莲。
〖日本民俗中的莲花〗
但有的国家、地区的民俗文化不同,也不可忽视,如日本民俗对莲花并不认为“出淤泥而不染”那么贞洁,而视莲花为“下贱”之花。日本人主要把莲与死亡以及幽灵世界连在一起。日本花道的典型办法是:用半枯的莲叶和莲蓬、新开的莲叶和莲花、以及未开的莲叶和莲苞,分别代表过去、现在和未来。
编辑本段弘扬中华"和"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十分注重倡导和平、和谐。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孔子的两句话,一是说"和而不同";一是说"和为贵"。中华文化所说的"和",绝不是不讲差异和矛盾的调和。而是指存在着差异性和多样性后的贯通融合。这种贯通融合才是最为可贵的。我国有56个民族、34个行政区域,其中存在着差异和矛盾。面对这种差异和矛盾,始终坚持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的统一,坚持这种"和"的立场,是最为可贵的。而背弃了这种"和"的立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弃。
中国人一直认为"和"是解决国与国之间冲突的原则,主张"协和万邦"。(《尚书·尧典》)"协和万邦"表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思想在民族、国家、文化层面上的重要体现。"协和万邦",体现着古代先贤的政治理念、道德准则,是一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和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繁荣。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最广泛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任务。弘扬中华民族的"贵和"思想,对于我们整合社会力量,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方面,"贵和"思想能生财,"和"能致祥,"和"能聚力。在观念层面,"和"意味着对不同意见的承认和宽容;在社会结构层面,"和"则是指不同的个体、集团之间建立协调的社会交往关系。所以说,"贵和"就是在承认事物本来矛盾和必要斗争的前提下,在诸多因素的对立统一、相互依存中,求同存异、化解矛盾,从而在"存异"的基础上"求同"而不"苟同",达到总体上的平衡、和谐状态,进而择优汰劣,促进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贵和"思想不排异,"和"不畏恶。强调"和",并不意味着怯懦和无原则的退让、妥协。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贵和"思想,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妥善处理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增强妥善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需求,解决利益矛盾,维护安定团结,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而推进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弘扬"贵和"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由于"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连"谐音,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常以荷花即莲花作为和平、和谐、合作、合力、团结、联合等的象征;以荷花的高洁象征和平事业、和谐世界的高洁。因此,某种意义上说,赏荷也是对中华"和"文化的一种弘扬。荷花品种丰富多彩,是"荷(和)而不同",但又共同组成了高洁的荷花世界,是"荷(和)为贵"。真心希望,荷花文化能在弘扬和平文化、和谐文化的进程中,也能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熟知。弘扬中华"和"文化,对于我们促进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社会的事业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6. 荷花的象征意义

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白、高尚而谦虚(高风亮节),表示坚贞、纯洁、无邪、清正的品质。低调中显现出了高雅。荷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

莲花在道教象征着修行者,于五浊恶世而不染卓,历练成就。

(6)中智荷花扩展阅读:

荷花也叫莲花,列入我国的十大名花,其名称繁多,被称为“活化石”。荷花不仅是我国古老而著名的食用植物,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尤为古时江南人偏爱,遂将每年农历六月廿十四日定为荷花的生日。

荷花:有去湿消暑、活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暑热烦温、咯血等,可治小儿中暑,外用浸涂可治天泡疮。

莲子:以湖南的“湘莲子”最为著名,具养心安神之效,用于虚烦,惊悸,失眠;炒莲子固涩作用增强,长于健脾止泻,补肾固涩。用于脾虚腹泻和肾虚遗精,带下。

莲子心:莲子心是莲子中央的青绿色胚芽,味苦,有清热、固精、安神、强心的功效医学|教育网整理,可治疗高烧引起的烦躁不安、神志不清和梦遗滑精等症,也用于治疗高血压、心悸和失眠。

荷叶:清香升散;具有消暑利湿、健脾升阳、散瘀止血的功效;主治暑热烦渴,头痛眩晕,水肿,食少腹胀,泻痢,白带,脱肛,各种出血症,崩漏,产后恶露不净,损伤瘀血。我国自古就把荷叶奉为瘦身的良药,因为荷花的根(藕)和叶有单纯利尿、通便的作用。

藕节:味涩收敛,既能收敛止血,又兼能化瘀,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可用于各种出血之证,对吐血、咯血等上部出血病证尤为多用。

此外,莲衣能补脾阴;莲房消瘀、止血、去湿;莲须能清心、益肾、涩精、止血、解暑除烦,生津止渴;荷梗能清热解暑、通气行水、泻火清心。

7. 蓝荷花是什么意思

蓝莲花,学名睡莲,双子叶植物纲、睡莲科的植物,多年水生花卉,共有8属100种左右。

蓝莲花,有好多传说,你可以看看。

历史传说
古埃及人很早就把蓝莲花作为生命的象征,永不凋谢的蓝莲花啊,如同生命,生生不息。那时,在尼罗河两岸大片土地上,到处都生长着亭亭玉立的莲花。尼罗河畔的莲花品种繁多,主要有红、白、蓝三个品种。红莲花是公元前525年由印度经波斯湾传入埃及的,希罗多德称它为“尼罗河的红百合花”,埃及的土著人称它为“科普特蚕豆花”或“埃及蚕豆花”。现在,这种红莲花已不多见。最能代表尼罗河之花的要数白莲花,人们又称它为百合花或“香翘摇”。每当夏季来临,在密密层层的绿叶中间,绽开着硕大的花朵。这种花白中透红,妩媚透润,宛如下凡的仙女,又似出浴的美人。它既有婀娜多姿的容态,又具傲视污泥的节操,倍受人们的赞美。 考古学家们从出土文物中考证,早在金字塔问世之前,尼罗河两岸就长满这种白莲花。蓝莲花被称为“阿拉伯睡莲”或“水甘蓝”。这种莲花也开得鲜艳夺目,多姿多彩。现多在大公园或一些植物园中能见到。 每年夏季,尼罗河水泛滥,水位升高,水色由清澈而变为混浊再转为红褐色。虽然泛滥能带来肥沃的有机制,但也给人民生活造成灾难。因此,埃及历史上有为“尼罗河娶妇”的习俗,即每年夏天河水泛滥达到最高点时,法老下令将全国最美丽的少女抛入河中。据说,这一过程延续了数千年。至今,它已成为埃及人一个盛大的节日,只不过,新娘变成一个用石膏做的模特了。按惯例,尼罗河每年的婚期由水利专家据河水泛滥的情况而确定。一般定在8月28日。在此之前,各部门都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水利专家将河流的婚期确定后,立即报告灌溉部长,灌溉部长将此事函告农业部长,农业部长函告最高宗教法院,由其负责撰写有关赞美尼罗河的颂词。最高宗教法院院长再函告开罗市长,责成其负责筹备庆祝活动。省长一面着手进行筹备,一面发函给国防部,请国防部提供尼罗河婚礼之夜所需的礼花和烟火。
相关传说
第一种版本
神奇的雪域高原有一种蓝色的莲花,俗称蓝莲花,能使死去的人复活,这花只有一朵,五百年才开一次。
第二种版本
据说,每个女人转世投胎前佛祖都会给她三朵莲花作为选择,红色莲花预示富贵,白色莲花表示美丽,蓝色莲花则代表智慧。选择红莲 的女人就像参天大树上的一根藤蔓,过眼的荣华富贵终究改变不了树倒猢狲散的结局;选择白莲的女人会有倾国倾城的美貌,但难免那成为附属品的命运;而蓝莲花 本就不是尘世之花,有眼光选择它的女人才会成为世间罕见的女神,在物欲浊流中不蔓不枝、亭亭净植。
第三种版本
传说西云山生长着一朵永不凋零的蓝莲花,凡是见过蓝莲花的人都会得到幸福。天海寺的僧人们也说,见过蓝莲花的僧人最后都成了一代高僧。于是,了空和了无两师兄决定去西云山,寻找传说中的蓝莲花。两人一路风雨兼程向西云山赶去。一路上,了空看到受苦有难之人都会出手相助,了无则不以 为然,认为了空这样会耽误他们的行程。历尽辛苦,在一个夜凉如水的夜晚,他们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蓝莲花。蓝莲花生长在湖心,月色下,闪烁着清冷的异彩。了 空、了无站在夜色中,久久的欣赏这朵神奇的花。就在那个夜里,了空在睡梦中见到了蓝莲花,只不过这花已不在湖心,而是静静的盛开在他的心海里。了无却怎么 也不能入睡,他去了湖心,就在他伸手摘花,指尖刚刚触到花瓣的一瞬间,蓝莲花凋零了。故事的结局里,了空后来成为了一代高僧,蓝莲花虽然凋零,但在他的心 海里却始终盛开着一朵美丽的蓝莲花,开在心海里的蓝莲花是永远都不会凋零的

8. 关于佛教中莲花的具体象征意义 请具体些说

佛教中莲花的象征意义

莲花在佛教中象征涵义极为深广,如佛陀就被称为"人中莲花"佛陀不染着世间的烦恼忧愁,宛若莲花不着水。如《杂阿含经》卷四中,就以大自然花来比喻解脱的圣者,虽然生于世间而已没有染污执着。
莲花,又称为荷花,在中国古代,又名为芙蕖或芙蓉。生长在沼泽污泥之中。在佛教传人中国之后,无论在美术或是文学上,莲花都是最经常出现,也是风貌最多彩多姿的。其实,不仅在中国,远从上古时代,莲花也深受西方民族的珍视,甚至被视为"生命之树"的象征。古希腊的传说中,有所谓的"食莲人",人吃下这种莲子后.就会忘了一切烦忧。
莲花在佛教中象征涵义极为深广,如佛陀就被称为"人中莲花"佛陀不染着世间的烦恼忧愁,宛若莲花不着水。如《杂阿含经》卷四中,就以大自然花来比喻解脱的圣者,虽然生于世间而已没有染污执着。如《华严随流演义钞》说:“世尊手足圆满如意,软净光泽色如莲花”。《大智度论》卷八说佛菩萨以莲花的软净为座,示现神力。普渡众生的佛皆是脚踩莲花或端坐于莲花之上,每朵花都是洗尽欲念的纯真,给你圣洁的启示,吉祥的祝福。
《阿弥陀经》中记载极乐世界的人民都是从莲花中化生,所以极乐世界又被称作“莲邦”,如在《观无量寿经》中记载,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安座于宝莲华,在众生命终时,手持莲台来迎接众生。
佛教的宇宙观也和莲花有密切的关系,如《华严经》的<华藏世界品>记载,毗卢遮那如来的华藏庄严世界海,有层层无尽的世界,“华”,指的就是莲花;“藏”是指莲花含藏种子之处。都住在大莲花之上,所以才称为“华藏”。莲花在佛教中是清净、圣洁、吉祥的象征;特别是以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来比喻诸佛菩萨出于世间而清净无染。让我们学习拿出污泥而竟清芬的莲花,在污染的环境中保持清白的本性。
莲花因其洁白高雅,还象征着佛教的教义纯洁高尚。《化严经》说,大莲花有四义:1、在淤泥不染,如法界真如在世而不为世污;2、良性开发,如真如良性开悟,众生若证,则自性开发;3、为群蜂所采,如真如为圣众所用;4、有香、净、柔软、可爱四性,如常、乐、我、净四德。观音菩萨就来自于《妙法莲花经》中的《普门品》,这部经对莲花称赞有加。认为花必有莲因含万行,果圆万德。
此外,袈裟也称为莲花衣、莲花服,乃取莲花清净无染之义。在《释氏要览》卷上中说:“袈裟名杂染服……又名莲花衣,谓不为欲泥污染故。”
莲花在佛教中象征涵义极为深广,如佛陀就被称为"人中莲花"佛陀不染着世间的烦恼忧愁,宛若莲花不着水。如《杂阿含经》卷四中,就以大自然花来比喻解脱的圣者,虽然生于世间而已没有染污执着。如《华严随流演义钞》说:“世尊手足圆满如意,软净光泽色如莲花”。《大智度论》卷八说佛菩萨以莲花的软净为座,示现神力。普渡众生的佛皆是脚踩莲花或端坐于莲花之上,每朵花都是洗尽欲念的纯真,给你圣洁的启示,吉祥的祝福。
《阿弥陀经》中记载极乐世界的人民都是从莲花中化生,所以极乐世界又被称作“莲邦”,如在《观无量寿经》中记载,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安座于宝莲华,在众生命终时,手持莲台来迎接众生。
佛教的宇宙观也和莲花有密切的关系,如《华严经》的<华藏世界品>记载,毗卢遮那如来的华藏庄严世界海,有层层无尽的世界,“华”,指的就是莲花;“藏”是指莲花含藏种子之处。都住在大莲花之上,所以才称为“华藏”。莲花在佛教中是清净、圣洁、吉祥的象征;特别是以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来比喻诸佛菩萨出于世间而清净无染。让我们学习拿出污泥而竟清芬的莲花,在污染的环境中保持清白的本性。
莲花因其洁白高雅,还象征着佛教的教义纯洁高尚。《化严经》说,大莲花有四义:1、在淤泥不染,如法界真如在世而不为世污;2、良性开发,如真如良性开悟,众生若证,则自性开发;3、为群蜂所采,如真如为圣众所用;4、有香、净、柔软、可爱四性,如常、乐、我、净四德。观音菩萨就来自于《妙法莲花经》中的《普门品》,这部经对莲花称赞有加。认为花必有莲因含万行,果圆万德。
此外,袈裟也称为莲花衣、莲花服,乃取莲花清净无染之义。在《释氏要览》卷上中说:“袈裟名杂染服……又名莲花衣,谓不为欲泥污染故。”

热点内容
日日春花语 发布:2025-08-14 10:18:39 浏览:971
三角兰花图片大全 发布:2025-08-14 10:17:06 浏览:360
玫瑰烟油 发布:2025-08-14 10:16:26 浏览:821
樱花老太婆 发布:2025-08-14 10:09:58 浏览:872
剑三扶摇九天梅花桩 发布:2025-08-14 10:00:25 浏览:191
盆景台子制作 发布:2025-08-14 09:59:47 浏览:597
池荷花诗句 发布:2025-08-14 09:54:20 浏览:876
插花放几只 发布:2025-08-14 09:45:57 浏览:893
立体情人节贺卡图片 发布:2025-08-14 09:31:15 浏览:921
海棠如何养殖 发布:2025-08-14 09:29:55 浏览: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