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月夜海棠

月夜海棠

发布时间: 2022-08-06 07:56:20

Ⅰ 谁知道“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原诗作的出处及作者

南唐 李王景(jing)
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紫薇朱槿初残,斜阳却照栏杆。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Ⅱ 谁帮我写一首诗

《海棠》月夜帘卷海棠红、心若有意笑春风。无奈微雨轻离别、半缘春风半缘侬。海棠花花语是苦恋之意。四月初放、轻风微雨易落。适合写伤心的诗。然八、九月海棠生果、此时可写些破镜重圆之类的诗。悲优逝去两相合。

Ⅲ 求帮写3首原创的五言绝句,要求符合平仄和押韵,急求谢谢

《桃源春色》

一夜春风暖,

酥雨润天涯。

林溪萌嫩柳,

草径蕴新花。

《月夜海棠》

皓月挂松尖,

海棠花正鲜。

馨香随风散,

树影伴夜眠。

无题

月夜春江花,

香袖软琵琶。

对镜孤影坐,

落叶扫黄沙。

Ⅳ 窗前的四季作文 说明文 300字就行 在线等

四季淌过窗外,有冷暖的显现,有草叶的枯黄新绿,有风雨的起伏,有明月的盈亏。
记忆中的春天很美。梨花初带月夜,海棠半含朝雨,濡湿的情节,盛满了纯净的月色。它带着三月的细雨,踯躅,用花开花落的宁静织成了它繁复的图景。当冬虫新透纱窗,感受到的是这春潮的萌动。
记忆里的夏天总是很明媚。蝉躲在夏日茂盛的大树里,用欢快的蝉鸣划破一夏的落寞,使向日葵微笑着明媚了一夏。它带着六月的荷香,染绿了一季的闷热。细雨敲打窗棂,感受到的是 夏意的湿润。
记忆中的秋天很柔美。窗外的它守望最后一枕落香,江南絮语惆怅依稀,只有如故。东篱下的株株香菊为它灿烂了整整一季。这个季节的夜,很静,风很凉。绿叶的坚持使它用最美的姿态飘零。当桂香渗透窗楣是,感受到的是它的充盈、
记忆中的冬天很纯洁。银装素裹,在这个季节,心也变得剔透了,那雪落尽了世间的沉沦浮华。许多孩子在冬日的风雪中徜徉了一夜不归,只为了小院人家的腊梅芬芳。香雪堆砌窗台,感受到的是冬日的纯清。
四季的美,在我的窗前流淌。

Ⅳ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的背景

民国12年,画家马孟容执教今温州中学,与当时逃兵乱来温的散文家朱自清,又同事又好友。马孟容便绘了幅《月夜八哥海棠图》横幅相赠,并请题诗。朱自清整整看了两天,大为赞赏,文兴勃发,以宋词名句为题,写了一篇《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的散文,以文换画,文画俱美,传为一段文坛佳话。

Ⅵ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是什么意思

民国12年的时候,画家马孟容执教今温州中学,与当时逃兵乱,来温州的散文家朱自清,又同事又好友有一天,先生在马君作画时,说:"你是画家,能把花的可爱之处画出来,几时我也写篇文章,把花,把你的画的情趣写出来."。马孟容便绘了幅《月夜八哥海棠图》横幅相赠,并请题诗。朱自清整整看了两天,大为赞赏,以宋词名句为题,写了一篇《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的散文。应该是这个宋词吧:宋·贺铸《江城子》里的,暮雨不来春又去,花满地,月朦胧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

这是一张尺多宽的小小的横幅,马孟容君画的。上方的左角,斜着一卷绿色的帘子,稀疏而长;当纸的直处三分之一,横处三分之二。帘子中央,着一黄色的,茶壶嘴似的钩儿——就是所谓软金钩么?“钩弯”垂着双穗,石青色;丝缕微乱,若小曳于轻风中。纸右一圆
月,淡淡的青光遍满纸上;月的纯净,柔软与平和,如一张睡美人的脸。从帘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缠的海棠花。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或散或密,都玲珑有致。叶嫩绿色,仿佛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着,微微有浅深之别。花正盛开,红艳欲
流;黄色的雄蕊历历的,闪闪的。衬托在丛绿之间,格外觉着妖娆了。枝欹斜而腾挪,如少女的一只臂膊。枝上歇着一对黑色的八哥,背着月光,向着帘里。一只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儿半睁半闭的,似乎在入梦之前,还有所留恋似的。那低些的一只别过脸来对着这一只,已
缩着颈儿睡了。帘下是空空的,不着一些痕迹。
试想在圆月朦胧之夜,海棠是这样的妩媚而嫣润;枝头的好鸟为什么却双栖而各梦呢?在这夜深人静的当儿,那高踞着的一只八哥儿,又为何尽撑着眼皮儿不肯睡去呢?他到底等什么来着?舍不得那淡淡的月儿么?舍不得那疏疏的帘儿么?不,不,不,您得到帘下去
找,您得向帘中去找——您该找着那卷帘人了?他的情韵风怀,原是这样这样的哟!朦胧的
岂独月呢;岂独鸟呢?但是,咫尺天涯,教我如何耐得?
我拚着千呼万唤;你能够出来么?
这页画布局那样经济,设色那样柔活,故精彩足以动人。虽是区区尺幅,而情韵之厚,已足沦肌浃髓而有余。我看了这画。瞿然而惊:留恋之怀,不能自已。故将所感受的印象细细写出,以志这一段因缘。但我于中西的画都是门外汉,所说的话不免为内行所笑。——那也只好由他了。

Ⅶ "帘卷海棠红"出自哪首诗词啊

一、可找到的说法有二:
1、出自古词:《虞美人》
黄昏有约君知否,
对月频呼酒.
纤纤帘卷海棠红,
旧梦难寻只影卧花丛.
清风作伴香尘路,
空把佳期误.
青春虽美不多时,
多少红颜垂泪病相思.
但这一词查不到作者。
2、出自朱自清散文:《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这个比较可考。
二、朱自清《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简介:1924年,马孟容执教今温州中学,与当时逃兵乱来温的散文家朱自清,又同事又好友。马孟容先生精心制作一幅 尺多宽的《月夜八哥海棠图》赠送朱自清先生。朱先生爱不释手,细细品味,整整看了两天,并回赠《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见朱自清散文集《温州的踪迹》首篇)散文一 篇,恭敬地说:“以文换画,自是文雅之事,只是你的画是传神妙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写的仅得其万一,贻笑大方了。”一时成为文界艺坛的美谈。
三、《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原文:
这是一张尺多宽的小小的横幅,马孟容君画的。上方的左角,斜着一卷绿色的帘子,稀疏而长;当纸的直处三分之一,横处三分之二。帘子中央,着一黄色的,茶壶嘴似的钩儿枣就是所谓软金钩么?“钩弯”垂着双穗,石青色;丝缕微乱,若小曳于清风中。纸右一圆月,淡淡的青光遍满纸上;月的纯净,柔软与平和,如一张睡美人的脸。从帘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缠的海棠花。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或散或密,都铃珑有致。叶嫩绿色,仿佛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着,微微有浅深之别。花正盛开,红艳欲流;黄色的雄蕊历历的,闪闪的。衬托在丛绿之间,格外觉着妖娆了。枝欹斜而腾挪,如少女的一只臂膊。枝上歇着一对黑色的八哥,背着月光,向着帘里。一只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儿半睁半闭的,似乎在入梦之前,还有所留恋似的。那低些的一只别过脸来对着这一只,已缩着颈儿睡了。帘下是空空的,不着一些痕迹。 试想在圆月朦胧之夜,海棠是这样的妩媚而嫣润;枝头的好鸟为什么却双栖而各梦呢?在这夜深人静的当儿,那高踞着的一只八哥儿,又为何尽撑着眼皮儿不肯睡去呢?他到底等什么来着?舍不得那淡淡的月儿么?舍不得那疏疏的帘儿么?不,不,不,您得到帘下去找,您得向帘中去找枣您该找着那卷帘人了?他的情韵风怀,原是这样这样的哟!朦胧的岂独月呢;岂独鸟呢?但是,咫尺天涯,教我如何耐得?我拼着千呼万唤;你能够出来么? 这页画布局那样经济,设色那样柔活,故精彩足以动人。虽是区区尺幅,而情韵之厚,已足沦肌浃髓而有余。我看了这画,瞿然而惊;留恋之怀,不能自已。故将所感受的印象细细写出,以志这一段因缘。但我于中西的画都是门外汉,所说的话不免为内行所笑。——那也只好由他了。 1924年2月1日,温州作。

Ⅷ 海棠本诗也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海棠》表达了作者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惊怯之情,原文如下: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8)月夜海棠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这首绝句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时作者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已经五个年头。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花开时节与友人赏花时的所见。首句写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洁美丽。第二句写夜间的海棠,作者创造了一个散发着香味、空空蒙蒙的、带着几分迷幻的境界。

后两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为花着想,十分感人,表明了作者是一个性情中人,极富浪漫色彩。

热点内容
娱乐百分百白色情人节特别企划唐禹哲 发布:2025-08-18 20:34:42 浏览:472
小盆栽朋友圈 发布:2025-08-18 20:33:11 浏览:848
水草种兰花 发布:2025-08-18 20:30:53 浏览:82
梦见铃兰花 发布:2025-08-18 20:21:18 浏览:371
丝带做玫瑰 发布:2025-08-18 20:13:45 浏览:895
茶花落下 发布:2025-08-18 20:08:42 浏览:122
手工瓶子插花 发布:2025-08-18 20:05:00 浏览:48
咋兰花豆 发布:2025-08-18 19:55:38 浏览:765
樱花问雪诗词 发布:2025-08-18 19:48:28 浏览:802
浪漫樱花语 发布:2025-08-18 19:38:29 浏览: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