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字兰花图
❶ 南湖公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东西要写详细。
今天早上,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秋高气爽,老师高兴地走进教室,对大家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去秋游,大家请去操场排好队,坐车去南湖公园。在车上我心里非常激动,好想转眼间就能到达目的地。 一到南湖公园,远远就可以看到四个鲜红的大字,这就是原省长朱森林的题字“ 南湖公园”。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门口的建筑物像张开的一双巨手,欢迎着四面八方的来宾。 走进公园,只见一个大大的喷水池,往天上喷出很多水花,好看极了。往里面望去,到处都是碧绿一片,到处都长满了青草,形成了一个大大的草坪,能够给儿童在上面游戏,能够让情侣们在上面谈情说爱,能够让老人们在上面打几手太极拳,跳一跳秧歌舞。再往右边走几步,就能看见一条小路,小路两旁都种满了松树,象一个个威武的士兵整整齐齐地列队欢迎着我们的到来。碧绿的湖上有一艘艘游艇来来往往,与周围的景物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老师带我们来到了烈士陵园,高大的石碑上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七个大字,我们站在石碑前,默默地向烈士们敬礼。他们光荣的事迹都被刻在不同的石碑上。我抬头看见有几只小鸟儿围着墓碑在空中盘旋,嘴里还唧唧的叫着,好象也在赞美烈士们崇高的精神。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我们就集合往游乐场所前进。一路上秋风不时地吹在我的脸上,好象在对我说:“你如果去玩一下那里的玩具,你将会终身难忘。”路边的小草绿得发亮,随着秋风左右摇摆,花儿争先恐后张开美丽的笑容,向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终于到了游乐场所,一进大门,只见里面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有电动飞机、碰碰车、木马、等等。我来到玩碰碰车的地方,找了一架红色的碰碰车,听广播说开始,我马上踩好发动机,车子马上启动了,我看见别人的车就撞,不一会儿我和三辆车撞到一起了,都没办法开动车子,大家都抱头大笑。我们顶了一会儿才散开。后来车子不动了,我才知道这一场开完了。我下了车又跑到坐木马的地方,我接二连三的玩这个,玩那个,后来我们还去了很多地方游玩,到了十一点钟,我们又坐车回到了学校。 这次秋游,我感到非常愉快,特别是游乐场所的玩具使我终身难忘。 位于南宁市区东南隅,在这个公园中,湖的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三,湖水澄碧,湖岸上芳草绿树相依。荡舟湖中,临湖垂钓,都会令人心旷神怡。 园内有具有南国特色的棕榈、蒲葵、槟榔等热带树木林,还有三个“园中园”,即种有200多种名贵中草药的中草药园圃,种着夏惠、剑兰、墨兰及火焰兰等名贵兰花的兰花圃和一个盆景园。 交通:可乘6路、11路、12路、16路公交车前往。 南湖是南湖公园重要的组成部分,南湖公园位于市区东南面,是一个融水体景观,亚热带园林风光于一体的公园。宽达93万多平方米的南湖湖面明净如镜,碧波潋滟。南湖原为邕溪,本与邕江相连通,每当邕江发洪水时,江水就倒灌到溪中,将大量农田、房舍淹没。唐代景云年间,邕州司马吕仁征集民工,在此分流建堤,蓄水成湖,束住泛滥的洪水,这就是后来的南湖。以后人们利用湖畔植树栽花,修廊建亭,辟成风景区,1972年正式开辟为公园,以广种亚热带花卉和树木为主要特色。 秋天来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秋景吧! 秋天的天气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秋高气爽,秋风一吹到脸上,就像妈妈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的脸。抬头可以看见一朵朵白云在空中飞,真是天高云淡,还可以看到一排排大雁排成“人”字向南方飞去。 秋天果子丰收了!你看,水果摊的水果也多了,有桔子、柿子、梨……秋天的水果,看了真让人想一口吞下去,连皮也不吐。水果好像在说:“老朋友,我们又见面了。秋天到了,我们都出来了,你们快来尝尝吧,我可好吃了,吃了包你心服口服。” 我们这儿可是桔乡呢,野外桔树上一个个青色的桔子藏在树叶里,你不靠近它们,那是很难看得到的;还有黄绿相间的,远远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怪不得人们说:“春华秋实”啊! 秋天可真美啊!秋天把金黄色给了银杏叶,把红色给了枫叶。叶子一片片地落下来,在空中翩翩飞舞,像一只只彩蝶,飞到了地上,给大地铺上了一张五颜六色的地毯,真像是来到了美丽的梦境。田野里的稻子也成熟了,远远望去像金色的海洋。桂花也开了,随着秋风吹过,给人们送来了阵阵清香,真是沁人心肺。 秋天也是一个户外活动的好季节。秋天放风筝的人特别多,假日的草坪上、公园里,抬头就能看见许多风筝在飞翔,给人一种美丽的遐想。当然,也可以去爬山,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增强意志。
❷ 国画题词:4尺三开的国画,写意牡丹,荷花,芙蓉,梅花,竹子,兰花......
梅兰竹菊,四季长存抄同学谊
芙蓉丹荷,一生难忘导师情
图题:满园芬芳
落款:某某人,某某年月日 题赠老师同学
印章
说明:花不求全,少点什么也不必在意,桃李满园,情深意浓,意思到了就好。
字体:自然是毛笔书写为好,真草隶篆皆可,不必拘泥。但写意画题字,以行书、章草为首选。
此外:如果是同届或者同班同学,“同学”二字也可以改为“同窗”。叫导师似乎比“老师”好。
❸ 夫妻卧室挂什么字画,卧室装饰国画时尚又浪漫
卧室装饰画精品斗方作品推荐:和谐和睦的鸽子图
王一容【新品】孔雀荔枝图《祥瑞图》
在古文中有记载,孔雀开屏是吉祥之兆,能够辟邪保平安。所以家里挂一幅孔雀图寓意着吉祥如意,能护佑去除厄运,带来好运。从风水学上说,孔雀属阳鸟,百无禁忌,非常适合家居装饰。牡丹代表着富贵,孔雀代表着吉祥,家里挂一幅孔雀图不仅美化家居环境而且陶冶情操,又能为家居带来良好风水。
❹ 中国出了几套书法邮票,就是五体,隶书,行书,楷书,草书,
中国书法系列邮票已经全部发行完毕!篆书,楷书,行书,隶书,草书!全部发行完毕!
❺ 母亲赠女儿的字画写什么好
蕙质兰心,何啻值千金。蕙:一种香草;兰:兰花。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这幅字画最好选的是孙伟画的兰花图,题词为蕙质兰心最好。
❻ 欧阳修与郑板桥任职期间各体现出怎样的性格特点
欧阳修号醉翁,郑板桥难得糊涂…
❼ 国画如何落款
方法如下:
1、字体不宜太大。
2、不能影响画面美感,书写要和画面风格统一,相得益彰。
3、题在画面需要堵气的地方,不要跑气。
4、题款顺序是:画的题目、作画时间、作者、绘画地点。但根据画面需要和实际情况,可多可少,也可只题人名,即穷款。
(7)题字兰花图扩展阅读:
落款的分类有:
1、双款
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
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
2、单款
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
长款即在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前面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文字应情真意长,使人玩味无穷。它不仅起能到调整作品重心的作用,也从中体现出作者的人品和修养。
短款即只落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若作品空白较多或出于构图的需要,可以落长款;若作品内容占画面较满,则需要落短款或穷款。
如果余纸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号,谓之“穷款”。
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落款,一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草书落款,除用于自身为草书外,因较难识别,一般不用于落款。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
款字的大小应小于正文字体的大小,以使主次分明。
对于横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与竖幅作品相同的是,落款的起头与结尾,都不能到达或超过作品正文的最上面和最下面的一个字。
【上款客套词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评、雅鉴、雅教、
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
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
清教、清玩、鉴可、鉴正、敲正、
惠正、赐正、斧正、法正、博鉴、
尊鉴、法鉴、法教、博教、大教、
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
教之、正腕、正举、存念、一粲、
粲正、一笑、笑存、笑鉴、属、
鉴、玩
【下款客套词或敬词】
书法题款用:
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属书、醉书、嘴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篆刻边款用:
刻作、记、制、制石、篆刻
【落款称谓】
长辈:吾师、学长、道长、先生、女士
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专长之称)
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中国画的题款除讲究诗情画意外,一般书年号一般用中国历干支(岁阳、岁阴) 题款,至于季令,月令,时令、节令,异名甚夥,代相沿用,遂成风尚。特别是古书画多采用岁阳、岁阴(即所谓大干支)。
参考资料:
国画(中国传统绘画形式)_网络
❽ 张大千兰花图1944题字是什么内容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01-01
❾ 李少白的作品
水墨书法,顾名思义,只要有水和墨相互作用,笔划产生了浓淡变化的书法作品都叫水墨书法,水墨书法是一个很广泛的艺术范畴,它除了继承了传统书法的粗细、枯笔润笔等单一墨色能形成的对比外,还加上了浓淡的对比。从而完整的形成了浓淡干湿焦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水墨书法的表现力是极其强大的,是书法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
水墨书法产生于绘画中题字的应用,为了适应画境的需要,使字浓淡适中而不至于喧宾守主。由于是水笔着墨,在书写的过程中,墨色浓淡会产生变化,这样就形成了早期的水墨书法作品。从元代以后就已经有使用水墨书法来题款的的国画作品了。到了近现代,西风东渐,书画家对表现技法进行了多元化的探索,由于传统文人画的式微,突出画面淡化文字成为很多画家的选择,这使得水墨书法在绘画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在纯粹的书法作品中,一直到二十世纪末水墨书法也一直没形成一个正式的艺术门类,水墨书法在上个世纪以来的作品还都停留在美术构成和技巧的层面上。作品还只是个别字的作品,不能应用于普遍的汉字,大多只是将字如同绘画般的用水和墨共同描画而成的,以画字为主,背离了书法写气、写神而不写形的“书写性”的根本特征,甚至大半的作品不顾字是否有美感,脱离艺术的唯美性和实用性。所以初期的水墨书法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以中国书协理事、展览部主任、评审委员会秘书长白煦为主导,对水墨书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出版了相关的著作,使水墨书法进入主流的视野,并得到了艺术界的推崇。后又经李少白等艺术家的丰富和发展,水墨书法的技法和表现逐渐成熟,使得水墨书法上升为中国书法艺术当中的一个重要门类。
李少白是水墨书法的力推者,同时,他的双手水墨书法,更为水墨书法开拓了一个新的的表现空间。 李少白因为属于左右手都能写字的书法家,擅长左笔反书,这很适合作表演,因为在舞台上,需要一些戏剧化的效果。所以他时而做一些舞台上的书法表演。对于学术界对书法表演世俗化倾向的质疑,李少白认为那是适应场合的需要,并能启发智慧,推动文化的影响力,所以也是可行的。但这种表演一定要基于传统,不能完全为表演而表演,无论书写的方式如何,字都要经得起推敲,要有基本的美感和艺术价值,这样才是对优秀文化的宏场而不致沦为误导大众,成为完全的雕虫小技。
李少白书法作品
李少白作品以行草为主,兼擅楷隶,他七岁学书法,揩书临于颜、褚、欧、赵,行书主攻苏轼、黄庭坚、米芾、文徵明、祝允明,草书主攻张旭、怀素、王羲之、孙过庭、贺知章。三十年如一日,坚持挥毫。
关于书法的学习,李少白的思想是要背贴而不是临贴,临几年未必能融为已用,背几天即可与自已的风格浑然一体。因为学书法的目的不是写的和原贴一样,成为“奴书”,而是要吸收成自已的东西。背贴时与原贴写的不一样没有关系,有差异才能有对比,对比自已所写与原帖的差异,择其善者而从之,自已的好就保留自已的,原贴好就依照原贴的,这样书艺就会迅速的提高,并迅速形成自已的风格,而这,才是背贴的根本目的。练习书法时,进入一个松静的状态,记忆力也会变得非常好,这种状态也是能实现背贴的基础。 我们相信,音域宽广的钢琴一定能演奏出 比单一音色的铃铛更有表现力的乐章;色阶丰富的水墨一定能书写出 比非黑即白的写法更有表现力的作品。
上善若水,水给了万物以生命,一切生命都因为有水才会灵动鲜活。水是中国书画的灵魂,没有水的表现,就谈不上中国的书画艺术。所以我们相信,有水的加入,将会使书法作品的达到更美妙更丰富更灵动的境界。
大道至简,不过一阴一阳而已。墨色极浓,水色极淡。浓淡相融,于是就可以二生三,三生万千之墨韵;就可以水墨交融,从而气象万千…… 水墨书法需要双手配合。而上天给我们两只手,一定是因为两只手能做出一只手做不了的事。通过双手配合,一定能创作出比只用一只手所写的更好的作品。双手配合是人类日常劳动的必需,所以也是人人都拥有的潜能,发挥这种潜能,正如现 在倡导的全脑开发一样,能显著提升人的智慧和健康。
所以,我们才如此的钟情于水墨。我们相信,水墨书法的出现,是当代书法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一种进步,是当代书法家对中国书法史的一个重要贡献。 当有人言必称古人而固步自封时,当有人以旁门小术哗众取宠时,当有人以权威自居横批一切创意时,有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能执大道而创新?李少白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重视正统,重视大道,更重视创新。
李少白,第一个将水墨引入书法的拓荒者,第一个让水墨书法产生并成熟的人。第一个、同时也是目 前唯一一个能坚持以双手配合书写汉字的书法家。他所开创的水墨技法,既能用于榜书, 又能用于小字;既能用于行草,又能用于隶篆。他用自已的探索证明,水墨书法对汉字是普遍适用的,它既可以用于多种字体,又可以用于多种表现形式。第一个用毛笔写字的人,无法想像在其之后的人们,会创造出几千年来如此丰富而灿烂的书写文化。同样,水墨书法刚刚创立,正如中国的飞行器刚刚进入太空一样,今后路漫漫其修远兮。而李少白的水墨书法作品,只不过是他用自已的字体进行的初步探索,更多、更美妙的表现还需要更多艺术家来参与和研究。随着掌握这一技法的书法家增多,水墨书法的相关作品和表现形式的发展将是永无止境的。我们相信,李少白所引领的水墨书法时代即将来临,它将是传统书法发展和有益的补充。 一阴一阳谓之道。天地万物,莫离阴阳;阴阳之变,莫过书道。
书道者,阴阳之表征也,天地变化阴阳于纸面。必体于阴阳,变于阴阳,而和于阴阳。
书道是对立的统一、矛盾的辨证。人皆知其美而难解其玄,故试而言之:
狂动之后,必居静定 。极速之前,必资极慢。飘逸之笔,必发极稳。远达之力,必出中身。
刻意之间,必伴拙朴。秀美之形,必托残破。圆整之迹,必随萧散。焦浓之上,必附清淡。
厚重之外,必归消隐。张扬之内,必回敛缩。雄强之下,必守雌柔。刚健之余,必复松弛。
故能概括出书道十二字决:定慢稳中,拙破散淡,隐缩柔松。得此十二字而体会之,则书道之法毕矣。
其中:
定,慢,稳,中:是说力道,即中和之道。
拙,破,散,淡:是言笔法,即自然之法。
隐,缩,柔,松:是讲意念,即守雌之意。
知书道而修习之、体悟之,必能通达阴阳玄奥之旨,于是可脱书法之拘泥而入书道之自在。书得法,可知其貌而执于形。书得道,可随于心而出妙逸。书得法,仅能谙熟三、两种字体;书得道,则书任何字体皆无问题。故得书法易而得书道难,得书法者众而得书道者鲜。
书道与心理智识直接相通。紧张则扰,忆识昏昏,松静则灵,记忆昭昭。故外现狂动,必内守松静。以此守弱则强。
书写之道与举手投足,为人处世之道是完全一致的。所以书道可以日用,我确信这是一个真理。悟透书道而日用,则心性定之,动静谐之,涵养成之,才俊出之。故书道亦如参禅,贤者不可以不修。 硬笔书法是一种实用的艺术,实用性是第一位的,艺术性是第二位的。不要和毛笔比艺术性,硬笔书法必须实现其实用性后再谈艺术性。为了达到实用性,学写硬笔字最少要注意以下几点:
用最常用的工具
硬笔书法已进入签字笔时代。由于经济与技术的发展,使用方便的签字笔因成本低而大量普及,如今已成为主流的书写工具。钢笔虽然表现力更强一些,但由于不方便、不实用,如今已不再常用了,日常写字还是主要用签字笔或圆珠笔。所以今后的硬笔书法应该以签字笔为主要载体,而不能再以钢笔为主要载体。用钢笔练习的一些笔法用签字笔表现不出来。所以用钢笔来学硬笔书法是不实用的,用钢笔字贴来教学也是不合时宜的。
要练习横写而不是竖写
横写与竖写其笔法是完全不同的。横写收笔应以右上收笔为主,而坚写收笔是以左下收笔为主。如果照搬毛笔字的写法,以左下收笔当然是竖写更好看,更连贯。但这种写法用于横写就不好看不连贯了。所以说硬笔书法家倡导硬笔的竖写是不合适的,虽然好看,但不实用,而且养成了错误的行笔习惯更不利于日常的书写。
一定要能写得快
能写的快是实用性的最基本要求。必须省去好看但书写困难的笔法,力戒毛笔式的一波三折。一波三折用毛笔写就很方便很利落。但硬笔就难了,非常费时间。表现空间的狭小使得效果极不自然。是违背书写工具的本性的。所谓道首先是顺应事物的本性发挥之才能游刃有余。硬笔笔法毛笔化教育的后果是,大家在实用的场合下为了写的快不得不把那些规矩舍弃,这个时候反而没有笔法了。那么我们说倡导一波三折的作法就不能不说是一种误导了。硬笔的笔画粗细是可以变的,但这种变有其自身的特点,是渐变多于突变的。只有尾笔才适合突变。一定要顺应笔性来考虑他的笔法。
一定要好识别
毛笔书法现 在是越来越向纯艺术方向发展了。写法非常多。但硬笔书法是一种实用的艺术,一定要规范化,好识别。
笔法第一
力有根:力发于腕,经末节而导之,既以腕为根,以末节为枢纽,而意在笔端。垂直力唯腕,水平力在指,腕动而位之,以指端书其细节。 水墨画也叫写意画,从其产生到现 在大约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古典水墨时代,从古代到近代,以模糊及平面的意象为特征,因此也可以称为模糊意象时代。第二阶段为现代水墨时代,从民国以来,国画接受西画的审美,建立起徐蒋美术教育体系,力求表现准确的明暗、结构和色调,但由于受写意画材料和技法的限制,不能表现复杂的综合的渐变,色调的表现是跳跃的,概括的,因此也可以称为概括意象时代。第三时期是新水墨时代,对应的画派叫做新水墨画派。它以复合笔法为技法特征,以色调的精准控制为其艺术形象特征,因此也可以称为精准意象时代。新水墨画派由李少白先生发起,它刚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新水墨画派的“新”字,是相对于以前的各个历史时期说的,因为它在水墨画的核心问题——色调的精准控制上有一个飞跃性的发展,是以前没有的,是划时代的。另一方面,它的难度相对于以前的技法来看,要难一些,熟练掌握的人会比较少,所以即使时间再过一两个世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会感觉这种技法是新的。这就是新水墨画派的意义所在。
到了二十一世纪一十年代,以双笔为特征的复合笔法产生了。复合笔法先是由中国水墨书法的代表人物李少白先生首先提出的,主要的方式是左右手各执一只笔,一只笔着墨,一只笔着水,于是形成了以复合笔法为特征的水墨书法。复合笔法与单笔的渐变相比是有其突出的优点的,首先,它解决了衔接的问题,一个笔只着单纯的一个颜色(包括清水或是墨都可以认为是一种颜色),只要所配制好的一定色度的颜料是充足的,那么笔书写的是长度是不受限制的,一笔用完,再蘸相同颜色进行下一笔,是可以与上一笔的颜色衔接下来的。第二,它丰富了渐变的效果,两只笔之间的相对压力、速度、位置,角度都是可变的,这样就形成了丰富的渐变关系,能够实现更多的艺术效果。由于复合笔法的水墨书法的书写是连贯的,体现了书法的书写性,艺术效果又十分丰富,所以相比墨色不容易衔接的单笔渐变水墨书法,或是分两轮进行的水破墨及墨破水的水墨书法有着突出的优点,所以逐渐成为水墨书法的主要笔法。
后来,李少白先生将复合笔法应用的绘画当中去了。结果发现复合笔法可以实现在生宣纸上的对色调的精准控制。基于复合笔法的连贯性,对于类似于人体这样的需要复杂而精准渐变的描绘对象,利用复合笔法,可以分两轮进行,第一轮进行淡色与白色(以清水为之)之间的渐变,第二轮进行浓色与淡色之间的渐变。每一轮渐变,不管有多长,多复杂,由于每支笔用色的单纯,所以是可以无痕迹衔接的,两支笔的两种颜色的渐变也是自然的无痕迹的,而两轮之间颜色也可以无痕迹过渡。所以一个要求的复杂而精准的色调渐变的物体,用复合笔法可以在生宣纸上完美的表达,能达到类似工笔画的慢渗化同样的精准,但速度要快得多,效果也丰富得多。所以复合笔法对于写意画特别是写意人物画的革命意义是显而易见,因为它又进一步解决了水墨画色调渐变的精准控制这一核心问题。使水墨画从模糊意象时代、概括意象时代走入了精准意象时代。
复合笔法的应用,和国画的一些小技法作用是不同的,渐变的技法是国画技法的主体,是画任何画种的国画都要面对的问题,所不同的是如何解决,解决到什么程度,应用的是不是适合的问题,因此选择色凋渐变的笔法是所有国画家的必选项,而其它技法基本上都是国画技法中的技节——多一种技法更好,这样丰富了国画的表现,但不是必需的。比如,撒盐法,用矾法,泼墨法等等,确实能实现特殊的效果,但不是画所有的画都要撒盐,都要用矾。所以这些技法只是国画家的可选项。而色调渐变的方法却是必须要有的,或用破墨法,或用单笔渐变法,或用复合笔法的双笔渐变法,必须选择一种,否则作品就会生硬,不生动。
那么有了复合笔法,是不是单笔法,破墨法,单笔渐变法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呢?不是,只要能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我们还是尽可能用简易的笔法。比如画花瓣和枝叶,我们大可以还是大量的用单笔渐变法。而复合笔法,还是到了需要精准控制的多层次的复杂的渐变的场合中再用。
在李少白先生传播复合笔法的过程中,有人提出“复合笔法要通过两只手,太难了。一般画家是做不到的。”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复合笔法虽然是用了双手,但两只手也还是一主一辅的。我们在生活中或劳动中,大多都是需要两手配合的,多数人都能配合的很好。我们多数人习惯性的优先用右手,这叫做右侧优势,但并不是左手就不会用了,而仅仅是比右手相对没有那么灵活而矣。那种左右手分别干不相干的事的分裂式的训练是不足取的,但彼此配合的动作是容易做到的,所以双手的复合笔法能够成为一种被书画家们大量应用的笔法。
复合笔法由于其天然的难度,虽然不可能在所有画家中得到普及,但由于其效果的殊胜,却一定会被为数众多的优秀书画家所接受并应用。其中一定会有少数人能运用的炉火纯青,所以,新水墨时代将涌现出更多的更加优秀的水墨画作品。 李少白不仅是个书法家,同时也是个诗人。其古体诗词在业内常常被人称道。其文风自然而清新,混然天成,无造作与迂腐之气。其主要作品有:
东风第一枝·咏梅
铁干凝绝/迎风傲雪/风光一时改写。悬崖古道含冰/绚烂芳华倾泻/预知春至,世间事/零落四野/无限恨/沧海桑田/忆起几多英烈。有志者,壮心似铁,青史里,明明如月;梅花宣示春天,星光点燃长夜,一时之下,有多少风流人物。看世界,指点江山,笑迎花开花谢。
清平乐.张壁怀古
平川绝壁,上下多奇迹。历史沉沉烟波里,铁马金戈堪忆。
明堡寺庙佛经,暗道屯甲藏兵。回望介休古镇,心追隋唐明清。
踏莎行·山西文化之旅
介休云飞,张壁雀舞,霜叶尽染东篱处。流通至此易流通,商都又有新商路。
地赋闲情,天成雅趣,谈笑鸿儒各自书。古城新貌香飘彻,翰墨如云人如故。
五绝·迎春诗
残雪悄悄褪,梨花次第开。春风怜冰影,碧水燕归来。
鹊桥仙·春回
纤纤云彩/青青古木/燕语莺飞处处。一江碧水向东流/看又是 /千帆竞渡。花开似雪/絮飞如雾/蔓草轻阶信步。春山一顾一留连/望不尽/天涯归路。
满江红.北雁南飞
花褪残红,曾记否,早春时节。微寒夜,萧瑟风起,一任芳歇。月轮初上堤下柳,人约黄昏城头阙。怎堪那,云水路茫茫,心切切!天涯旅,阳关叠。风漫卷,他乡月。问东风消息,又是经年!人生如梦时飞度,北雁南飞关山越。抬望眼,何时共一堂,齐欢悦!
点绛唇.踏春行
三月京都/草长茑飞新绿树/暖阳如注/照见流云处。雁字回时/独自凭栏伫/春满目/江山画图/却与谁同顾?
虞美人·钗头凤诗意
婷婷玉人红酥手,脉脉黄藤酒。谁人能解此中愁,四目相对无语泪先流。满城春色香飘彻,只是东风恶。山盟虽在梦难托,空有一腔忧恨向谁说。
喝火令·漫山红遍满庭芳
日照天如洗,风清碧水香。漫山红遍满庭芳。已是众志成城,日月铸辉煌。 篝火燃诗梦,星光兆瑞祥,信通四海誉三江。富我人民,富我城与乡。富我万里华夏,山海共霞光。
鹧鸪天·把酒临风
把酒临风月一轮,政通人和水无尘。由来不作寻常事,此刻甘为渡船人。
谈武略,论韬文。千秋功业意深深。惯看天下勿勿客,惟君豪情四海闻。
浣溪沙·轻舟一叶满天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云笺雁字落平沙。轻舟一叶满天涯
碧海重重云散去,星光脉脉笔生花。思接千载意何佳
捣练子·天籁
花弄影,月徘徊,细雨斜风故人来。一阙清音出天籁,暗香阵阵沁心怀。
忆江南·征程
霜月冷,风吹征衣寒。醉里挑灯观长剑,低眉且听万马喑,恨不在阵前。
十六字令·扁舟
海,铁马冰河入梦来。今安在?天际一尘埃。
忆王孙·萋萋雨后
萋萋雨后燕纷纷,偕伴长空意深沉,最是乡音不忍闻,思故人,青泪衣襟月黄昏
七绝·春归百脉泉
柳绿花红淡淡妆/檐头巷尾燕成双/清泉脉脉春深意/ 轻送田边稻穗香
调笑令·兰花吟
轻嗅/轻嗅/自有暗香盈袖。兰心四海神游/慧质思接五洲。清秀/清秀/自是长相厮守。
满江红.梦寄东方
暮望星辰,回首眺,而立将至。仰寰宇,自思自量,唯见平拙。春去秋来时飞度,峰回路转万千路。观北斗,叹韶华已逝,又奈何?休懊恼,莫感伤,踏狂浪,越重洋。梦寄东方,把晶虹染亮。 玉砚银绡金笔挥,紫云丹心红霞飞。应有日,翰海共天光,难相忘。 《商略》一本经营管理类书藉,它以《孙子兵法》式的精炼的语言,概括了当今最前沿的经营管理科学,许多观点出于当代而胜于当代,是一本有现实意义的经济学著作。以下摘取书中部分章节:
《人治篇》
人是企业的灵魂,万物的主宰,故人治则万物治。人是万物之灵,具无限潜力,故治将帅士卒则可坐享万里江山。士为知已者死,使志士仁人众志成城,蹈死不顾,则事业必势如江海,虽万难亦如蚁溃。知人善任,必先知人之所需,所需者不患多,而患不明,明其需,足其所求,则诸事诣矣。凡人治者皆然:求之以所事必当供之以所需,所需足则所事者必力而从之;通则求稳,穷则思变,所需既足,奚欲流离?故凡战必先备军需,军需足而后军众定于心,定于心则忠于事,而后大事可成矣。人需有五层:“生、安、社、尊、成”,即生存、安全、社交、尊重、成功。人治者,当以薪资其生,以制维其安,以邀广其社,以励强其尊,以事达其成。人治之要在于足需,足需而后人可治,人可治而后事可成。足需者,基于物,动于智,而成于德。非物无以养人,非智无以用人,非德无以服人。故善治人者,以德、才、势俱全为上,吾以此见高下矣。
《协同篇》
人之杰者必识人,必力引强于已者为已用。管理之要在于协同,使员工各因其能,各尽其能,协同于企业共同目标之中。协同之理,虽求协同而不苟于协同,使人皆思进,宜常破旧之协同而进入新之协同。人有所长,亦有所短,激所长而动于所长;抑所短而不动于所短,是为企业生之道也。激下而平,激平而中,激中而上,激平凡者而发天才之能,散而聚之,异能而同工之。则企业所聚之人力数倍矣,其势强,其生机盎然,无往而不利。协同之道,非以强力为之,必依以德。协同之德,为利于企业发展之规范,力可及之、目可见之。协同之德,包括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正直感、责任感。必基于团结向上的团队精神,制度宜健全,责权宜明晰,使报酬依于劳力,使奖罚依于业绩,使励责依于态度。协同乃人之协同,故用人之重,事关存亡,不可以不察。欲识人者,必全面系统客观,听其言,观其行,察其实绩,非虚言可移之,非阿谀可迷之,非诽谤可间之,是为英明之谓也。若虚言阿谀诽谤者兴,则言过其实者快,埋头苦干者痛,空话之风立形,上下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殆尽,企业不久必危矣。耻庸而荣进,人皆竞之,久则良风形之,传统成之,而财运亨通之。故精神财富亦无价也。聚沙成塔,力不同而道同,是谓之协同。组织即为协力之工具,企业即为协力之团体。
《借力篇》
一人之力微矣,凭物力,殚精竭虑,安可致于无穷?普天之下,唯人与人相知;一人之思,致十人之虑,而致万人之行, 故管理之道在于借人之力。上借中力,中借下力,下借体力物力,生生不息无穷尽矣。借力之法有二:一计划,二控制。计划流程为:知市之需知已知彼,而后确定目标、步骤并指派任务。控制之法有二,一组织,二督导。组织结构应明确职位层次、沟通管道和合作中心。督导以纠下之行,使合于政策及目标。即确立部属目标;即核察之,协助之管理是人力发展,而非事务指导,管理重在人事处理。管理系统即为人力使用系统,事必恭亲者谬矣。力以类增,非人无以致人力增。
《人才篇》
人者,天地之灵秀;才者,万物之协和。故济世之才也,必学而思之,思而行之,行而结之,结而创之。学思行结创,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也。品学优又宜合于众:敏时务以应对兮,持操守以乐群;健实学以良习兮,帅团队以日新。才可识。当瞻其前,顾其后,发其长,虑其下,而后可人尽其才。可择时事以问之,侧偶然以观之,动员工以荐之,力排众议,登长册以备之。才可求。精英于彼,彼治而我乱,可挖之;详熟于彼,彼余而吾缺,可借之;声名显,可重金聘之;才奇缺,可学府求之。
《一心篇》
企业生物,或微如蚁,或巨如象,皆一心也。蚁所食者屑,所营者穴。象所食者木,所营者力。盖各依其力,倾心于所营,故能生也,核心业务,利也,异也。故常散而聚之,常聚而统之,则利厚而久之。心一,则力聚于盈,而盈复济于心,如此循环壮大,可致无忧于业;心散,则力溃,力溃则有盈亦败,虽庞然亦衰。心专于定,则上下皆明,故资易融,而值易升。心散于乱,则左右皆惑,盖莫能助。使核心业务分离,界定之,专注之,份额巨之,利润厚之,行业领导成之。多则惑,少则得。此之谓也。 《硬书要决》
这是一本李少白所著的理论与训练相结合关于硬笔书法的书,其要决以文言写成,凝炼而又有学术意义,这本书引导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提出了“悟在先,练在后”观点,以要决引导练习,从而能较快的提升书法水平和技能。下面是书中的内容节选:
硬笔书法要诀的学习方法
此诀若熟而能诵,而后练之必有所悟。有悟而练,每练必有所得,生生不息,书艺可精进不止。
初学书者,悟在先,练在后,所练不拘时之短长。悟有得而后自会功勤,如此书艺日趋纯熟,不日必会有成。
为什么要以古文来写?
为什么要以古文的形式来写呢?因为这一系列的要诀作为一个普遍的规律贯穿于书写过程的每一笔,而在每一个笔划的书写瞬间中,能立即想出正常须几千字都未必能说明白的道理显然是不现实的。而如果形成精练的口诀,简短到易背的程度,那么在书写过程中,想出任何几句,都可能立刻感悟出一个完整的道理,反过来以感悟的这个道理指导练习,也就是说书写时,心中中默念要诀中的某个自已有感悟的一句话,书写水平立刻会有相应的提高,它的表现是显著的。所以这个要诀的这种形式是硬笔书法这种功法的“武功秘籍”。
古文最适合写玄妙复杂却又要指导实践的道理,这也是《道德经》、《孙子兵法》等圣贤巨作不能以白话文写的原因。其实,古人日常说话也是用白话文的,书面上用文言是取其凝练,凝练的语言大大增加了语言的外延和思维的速度,更便于记忆,所以在传播方式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中华文明能形成突出于其它文明的灿烂文化,不是因为中国人先天就聪明,而是因为汉字的形象和古文的凝练。现代的组织各种行动纲领必须是简短的,简短才能有力,才能时时忆起,广泛传播,所以古文的价值不是为了方便阅读古代资料而是实用,是立足于现实是面向未来竞争所必须的实用!
孔子说的“言而无文,行而不远”中的“文”字,不是文采,而是文言,是简短。
白话文固然通俗,但它易记吗?一千字的白话文一字不差的背下来,容易吗?文言文固然简短,但简短就一定晦涩难记吗?三、四十字的文言文很难记住吗?所有优美的有文采的文言文,其特征都是用对仗,类比、等各种修辞方法来方便记忆。
时代在前进,文言也在变革,如标点的出现可以省去许多语气词。现 在已不常见的物品可以不出现在句子中,所以现代的文言会变得更简练更易懂。
在不久的将来,古文的复兴是必然的。最现代的知识会会浓缩在最简短短的文言当中,将来的儿童,更多的不是背古诗,而是背浓缩现代知识的古文经典,他们将在儿童期就熟记大量必备的现代知识,而他们将是时代的栋梁。
李少白书画方面的出版
1、李少白书法小集
内容全部是李少白的书法作品。
2、李少白书法册页
为真迹本,每一册内容均不同,书写内容多为唐宋时期的诗词歌赋作品。
3、手卷作品
为和其他画家共同完成的书画长卷。
❿ 急急急 帮我把三叶草这三个字弄成像书法题字的古风类字体 最好有淡雅些的古风横向画轴做背景
郑板桥的兰花呗 或者是画的 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