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仙子画家
① 赵国经王美芳工笔人物画的艺术风格
赵国经
河北景县人。 1968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73年入天津艺术学院绘画系习国画专业,1976年毕业,分配至天津美术出版社,现任该社连环画编辑室主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连环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美协天津分会理事 。擅长工笔重彩人物画、连环画 。中国画《朦山腊月》(与王美芳合作)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三等奖;彩色连环画《王贵与李香香》(与王美芳合作)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质奖,藏于中国美术馆;年画《烽火连三月》(与王美芳合作)获第四届全国年画展二等奖 。
挑战自我
继何家英之后,赵国经、王美芳以其工笔仕女脱颖而出,享誉画坛,也为书画市场所追捧,成为收藏新宠。当我们论及天津画坛时,工笔便成为其显著优势。江浙的笔墨、天津的工笔、北京的综合创作实力,各具特色。
作为画坛伉俪,他们的大名早在工笔仕女画走红之前已为人们所熟悉,作品曾连续入选第五届、六届、七届、八届全国美展,其中,《王贵和李香香》连环画一套6幅,获六届全国美展铜奖并为中国美术馆所收藏,国画作品《做嫁衣》则在同一届展事中获银奖。上述作品均为北方农村题材,画了十几年了,有了丰厚的积累和经验。能否另辟蹊径,换一种题材试试?两人讨论再三,选择平生最喜爱的女词人李清照为题材,取其词意“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精心构思,连画三稿。画中的李清照端坐于一叶小舟,聚精会神,沉醉在赏荷的愉悦中若有所思,又似乎正在精心构思词句。
李清照小像喜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在主题性创作向来占绝对优势的大展中,此作以其清新雅逸、超凡脱俗的风格赢得评委和观众。随后,他们的大型工笔仕女画册和技法丛书《仕女工笔画范》相继出版,使其迅速走红于海内外。
画为媒
赵国经出生于1950年,河北景县人。王美芳出生于1949年,北京人。俩人的合作始于1973年,共同的绘画爱好和知青经历使他们走到一起。俩人从小都喜爱画画,从三四岁起就满地乱画。若论早年的习画条件,王美芳要更好些,在陪一位好友报考中央美院附中时,她自己倒被意外地录取了,有幸成为文革前该校招收的最后一届学生,在校4年,重在打基础,国画、油画、版画都学,国画中素描、色彩、速写都学,也安排创作课,综合检验学习成果,学习气氛好极了。她们这一届共有七八个女生,毕业时多半分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50多位应届毕业生中有38位去了北大荒。
赵国经分在五师,王美芳分在二师,相距一千多里地。兵团每年都要举办一届美术创作班,抽调各个师的美术骨干,进行3个月的集中培训,赵和王相识于创作班里。
在兵团俱乐部的一间大空屋子里,十几个学员桌对桌,挤着画,大家互为老师,一个草图出来了,都得提意见,提了改,改了再提、再改,直到认可、通过。几次创作班下来,收获相当大。赵国经画国画,王美芳也画国画,创作时一起讨论、修改。初次合作,赵国经为主创作了《咱们连队英雄多》,王美芳创作了《新书下连》,一同参展,并收入兵团出版的画册中。
俩人多次参加创作班,创作上颇多收获,同时收获了爱情,也收获着整体观念、合作意识,一事当前总是与人为善,以包容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创作。他们在一本画集的自序中有如下叙述:“对于最终将形成独特风格的画家来说,人品应该是厚道的。观李可染、潘天寿等大师的眼睛,无不透着和善,画如其人,他们的作品洋溢着才华,浸透着善良和亲和力,显示着博大心胸。好的画家不会拒绝别人提供的营养,而是积极地吮吸这些营养来丰富自己、壮大自己。
各取所长
赵国经当了5年知青,七十年代初考取天津美院中国画专业,毕业分配到天津美术出版社工作,后调天津画院。王美芳则继续在北大荒呆了4年,直到1978年大返城,她29岁了,机会总算降临。他们于天津重逢,组成家庭。许多年之后,赵国经话说往事,依旧满怀感激之情。“太知足了!”他说:“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也使你的心态好得不得了,净遇贵人了,得到的东西平时想都不敢想,那是天上的事呀!牛郎织女,怎么能到一起生活?但是一夜之间还真成了事实,不仅能在一起生活,还能一起画画,从事最喜爱的工作,简直就象做梦一样,心情好得不得了。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画画好,回报社会。”
赵国经生性豁达,心地坦荡,快人快语,作画时天马行空,想法特别多,一会一个构思,从不墨守成规。他在天津美术出版社连年画创作室工作14年,大型创作之外,画了上万幅连环画,每天作画十三四个小时,练就扎实的造型能力,驾驭多种题材的能力,组织画面得心应手。
王美芳温敦谨厚,为人谦和善良。她的优势是素描基础好,擅长形象刻划,有着独特的审美感觉。其平和、宽厚、温馨的品性,扎实、独特、细腻的技法,有若天成,造就其近乎完美的绘画语言。把人画得漂亮并不难,难在画出人的内心世界、精神气度。王美芳笔下的仕女沉静端庄,气质高贵,美的善良、深厚,娴淑,是真正的东方美女,大国淑女,其静谧安详令人神往、陶醉。王美芳画活了仕女的眼睛,平静、专注、明亮,那深情的一瞥,有如洞穿世事般的魅力,使之美而不媚,充满智慧。
通常,赵国经提出画面构想,起草小稿,俩人讨论后确定下来,由赵国经放大,勾线完成初稿,再行讨论、修改、完善,仍旧由赵着手画成稿,留出面部和手等需要深入刻划的部位,由王美芳完成。一幅画,俩人交叉着画,各施妙手。王美芳画的手是眼睛之外的又一亮点,其丰富的质感、细微的动感,有如真实的皮肤一般。被人视为难点之处,恰恰是他们作品中最具神韵的部分,得益于扎实的基本功,也是俩人取长补短的结果。俩人若分开来,可能各自能打80分,只有合二为一,才是100分。
尝试突破
他们的工笔仕女,取之理想中的人物,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路子,按自己的想象进行设计,适度夸张。以静为美、以逸为美、以高洁为美。
李清照小像是其最钟情的题材之一,曾被《中国现代人物画全集》选作封面照,广泛见于各种出版物、印刷品。在这位才女身上,倾注着他们对传统文化、对古典诗词的热爱,通过造型艺术、现代色彩的笔墨转换,融入现代人的情感理念,塑造了他们心仪中的东方女性美。
第一幅工笔仕女画纯属偶然,北京一家宾馆组织一批藏画,给他们派了任务,画什么?能不能画一张和以前不同的东西?画张王熙凤吧,尝试一下古典题材吧,画出来一看效果不错,索性画一套金陵十二钗吧,俩人边画边琢磨,由对题材的尝试发展到尝试绘画语言上的突破。工笔仕女在画坛中的位置一直不高,有种种原因:它的制作性、题材的局限性以及程式化等等,自我束缚,少有突破。传统仕女的形象,无不削肩蜂背,细眉细眼,一团粉脂气,脸粉白,两边涂上红脸蛋,如此状况为赵国经和王美芳留下了突破的空间、发展的余地,以他们的能力和条件,应该有可能将工笔仕女画向前推进一步,使之焕发崭新的时代精神。
他们创作了《神曲》,俩个女子,掩映在松柏丛中,抚琴怀古,凝神静思,真可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画面所酿造的高古之气,令人神往。
他们创作了《秋之雾》,画中少女一袭素衣,似乎天外来客,随秋叶飘落,她翘首仰望着的是对昨日的留恋,还是对未来之期盼?没人知道,所以叫“雾”,一种朦胧美,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这也正是他们作品的魅力所在,既有工笔之精致亦有写意之境界。
他们创作了《赏鱼图》,此作被大量仿制,书画市场随处可见,足见人们的喜爱程度。画中的纨扇女临渊观鱼,略带惊讶的神色拉近了与读者间的距离,恍若身临其境一般,她在观赏鱼儿,而读者在观赏美人,那天仙般的神态,怎不令人赏心悦目。荷花将其簇拥,清香四溢,人荷一体,分明是荷花仙子,而又显现生活中的某种真实,是读者能体会到的真实感受。
他们创作了《一夜新雨》,是其作品中最为接近生活真实的题材之一,衣着、竹篮、木梳,画中女临塘梳妆,其面容、举止中流露着的纯朴清丽,似乎都离我们很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美并不遥远,就在身边,就在平凡普通的生活里,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重要的是人们是否在意、是否能用心感受并懂得珍惜。
生活成就艺术
回首往事,如果没有北大荒,没有陕北的窑洞和沂蒙山的小路,没有那些看似寻常却总是在心头留下巨大波澜的人和事,赵国经和王美芳也能画,也能把仕女画得很美,却很难画出内在的精神气量,很难画得如此宽厚和质朴。
他们的昨天和今天有了很大区别,笔下仕女之恬静悠闲亦和他们有过的经历区别很大。昨天,赵国经挑石头,一早晨曾经挑断3根扁担。王美芳体重不足90斤,瘦得跟麻杆样,却能扛起140斤的麻包,攀登三级翘板,登上粮仓,揪住庥袋口,把粮食倒进仓里,现在回想起来怎么可能?可那时就是这么干出来的。采访中赵国经讲述那些苦干大干的故事,至今仍历历在目。王美芳在兵团9年,风霜雪雨,春去秋来,所经受的生活磨炼可想而知。就在我到他们府上拜访的前夜,王美芳还在给她们的孩子讲北大荒捉虫子的故事:凌晨3点钟集合出工,一人拎个小口袋,往庄稼上撒药粉,天蒙蒙亮时,感觉身上有东西在蠕动,低头一看,哇哇大叫,有的女孩吓得大哭,边哭边蹦,拍打衣服,身上都是虫子。虫害太厉害了,庄稼快吃光了,绿花花的一片全是虫子。北大荒有一种叫小叶障的草,可用作打草廉子。打草所走之路叫“塔头地”,高低不平,一疙瘩一疙瘩的,雨季浸泡后有草的地方形成“塔头”,走路时要踩着“塔头”走,以防陷入沼泽。身背比人还高的草捆,艰难地走着这样的路,汗流浃背,渴的实在受不了,只好就近选一洼沼泽,扒拉开水面的漂浮物,就喝那脏水。
他们的作品也是在讲故事,不过换了一种方式而已。《王贵和李香香》是一部在全国很有影响的出版物,我以为是在用国画的技法画连环画,画面很厚重、很耐看。这是他们八十年代前后的风格,亲切、自然、淳朴。九十年代转向以工笔仕女为主,并以此走红全国,产生了更大影响。近期又有转变,突出水墨人物。天津的工笔画家几乎无一例外地擅长写意,工写兼备,工而不腻。以写意之宽泛、率性,赵国经自会获得更大的创作自由度和表现空间,以展其平生所学。王美芳亦可从写意中获取灵感,反馈于工笔仕女,以避免落入程式化,而能始终保持鲜活的笔墨感觉与热情。
② 池塘里的荷花像什么
1、夏天,池塘里开满了荷花,有的全开了,就像一张张粉红的脸蛋似的;有的半开着,就像一个个憧憬未来的少年;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就如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似的,躲在房子里不敢出来。看着一朵朵形态各异的荷花,总让人想起那些调皮的孩子,情不自禁地笑起来。
2、再远一些,一朵白色而特别的荷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荷叶身后,悄悄的不让人看见,像是在跟人们捉迷藏。但是它的特别,又让它格外引人注目,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3、往远处看,荷花像倾在湖里的胭脂,又像落在湖上的云霞,更是别具一格。吟诵着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顿觉心旷神怡,浮想联翩。
4、小池里那美丽的荷花,像亭亭玉立的公主;像可爱的小女孩;像一个正在微笑的姑娘。几株茉莉花,散发着阵阵清香;含苞待放的,像稍微一碰,就会绽放;又像穿上了雪白的衣裳。
5、荷花像一位舞蹈家,河水就是他们的舞台,任由它们尽情发挥;像一位医生,它能使烦恼的人变得快乐,使快乐的人更加快乐;像一个个站在高阁的白衣素女,也像一个个翩翩起。
6、全开的荷花像娇羞而漂亮的小女孩,露出羞涩的笑脸;半开的荷花像手掌有大又有小;没开的花骨朵儿像画家的画笔,等待着画出一幅美丽的荷花图。
7、瞧,荷花像一个美女在走路,像一个阴凉的地方,像一把花伞,荷花的蜜是黄色的好像一只只小虫,荷花的花朵五颜六色很好看好像一幅美丽的裙子。
③ 盛开的荷花像什么像什么像什么还像什么
盛开的荷花像什么像什么像什么还像什么,例句有:
1、盛开的荷花像个妙龄少女清透出尘,像内舞动的仙子娇艳欲容滴,像刚出生的孩子一尘不染,还像少女挥动着衣摆。
7、盛开的荷花像高贵的大小姐被荷叶紧紧的保护在身边,像插满了密密的翡翠伞似的把湖面盖的严严实实的,像轻沙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伫立娇羞欲语,像亭亭玉立的少女满脸绯红微微含笑。
④ 中国有潜力的年轻画家有哪些
1、刘金珠
1982年生于黑龙江省龙江县,现居北京。笔名金珠子、荷花仙子、蟾塘斋主人,启蒙师从著名水墨漫画家张汉忠先生,毕业于清华美院,师从著名花鸟画家李志向、何雨春老师,专攻小写意与工笔花鸟画。
⑤ 关于荷花的资料有哪些
荷花(Lotus flower):属毛茛目睡莲科,是莲属二种植物的通称。又名莲花、水芙蓉等。是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纹、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
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
(5)荷花仙子画家扩展阅读:
荷花生长习性
荷花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是其适生地。荷花的需水量由其品种而定,大株形品种如古代莲、红千叶相对水位深一些,但不能超过1.7米.中小株形只适于20-60厘米的水深。
同时荷花对失水十分敏感,夏季只要3小时不灌水,水缸所栽荷叶便萎靡,若停水一日,则荷叶边焦,花蕾回枯.荷花还非常喜光,生育期需要全光照的环境。荷花极不耐荫,在半荫处生长就会表现出强烈的趋光性。
⑥ 唐伯虎唐寅在画人物《孟蜀宫妓图》的方法上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
图中写宫妓正劝酒作乐,青衣女子似手拿酒盏,正让绿衣女子斟酒,而红衣女子已不胜酒力,正摆手欲止,却被青衣女子挡住。劝、止之间的神态举止被刻画的生动传神。背后无衬景。人物衣饰线条流畅,设色浓艳。服饰上的花纹刻画得十分精细;人物面部用传统的“三白法”表现,晕染细腻,生动传神。表露出宫廷富贵的生活气息。作者借此图披露孟蜀后主的糜烂生活,有讽喻之意。
⑦ 莲花仙子是道家吗
花神是中国民间信仰的百花之神。据《淮南子》所言,统领群花,司天和以长百卉的花神。十二月花神是根据社会风俗与岁时花信的自然规律,按每年十二个月冠以花名而成的。
从明朝时期,道家就有"百花神"之说,但那时没有用人物去代表花名。至清代中期,杨柳青年画开始出现"花神"组画,以唐宋传奇人物和历史人物确定花神名称,代表各月的花神。遗憾的是这组年画已经失传,仅俄罗斯存有部分"花神"年画。本报发表的这一组"花神"画作是画家王宝铭先生根据流传下来的文字说明,重新构图创作的新的"十二月花神"组画。
中文名称
花神
外文名称
The Queen of the Flower
拼音
huāshén
类别
社会风俗
生日
花朝节
百花神12花神花仙十二月花神小说大全荷花神浪姐总导演秒删牡丹荷花花瓣
中国文学
朱熹(1130-1200)诗《次秀野韵》曰"便赋新诗留野客,更倾芳酒酹花神"。高启(1336-1374)《梅花》诗曰"几看疏影低回处,只道花神夜出游"。另,《红楼梦》有芒种时节祭祀花神的情节。
百花花神谱
司曼陀罗花仙子:赵飞燕
司虞美人花仙子:朱淑真
司洛如花仙子:蔡文姬
司青囊花仙子:黄硕(即黄月英,诸葛亮妻)
司疗愁花仙子:莫愁
司灵芝花仙子:谢道韫
司玫瑰花仙子:李师师
司瑞圣花仙子:无盐(齐宣王后)
司珍珠花仙子:柳如是
司合欢花仙子:卓文君
司百花仙子:花蕊夫人
司牡丹花仙子:武则天
司木笔花仙子:貂蝉
司洛阳花仙子:苏蕙(窦滔妻)
司兰花仙子:苏小小
司菊花仙子:李清照
司琼花仙子:王昭君
司莲花仙子:西施
司梅花仙子:寿阳公主
司海棠花仙子:上官婉儿
司桂花仙子:徐惠(唐太宗妃)
司杏花仙子:杨玉环
司芍药花仙子:陈圆圆
司茉莉花仙子:香妃(清高宗妃)
司芙蓉花仙子:薛涛
司笑靥花仙子:褒姒
司紫薇花仙子:唐婉(陆游妻)
司含笑花仙子:董小婉
司杜鹃花仙子: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