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四角荷花瓶

四角荷花瓶

发布时间: 2022-07-29 21:24:26

『壹』 花字怎么组词

”花“组词:花草、窗花、送花、花园、红花、开花、鲜花、花车、干花、花叶回、棉花、野花答、花费、花坛、泪花、花纹、菜花、花丛、花冠、绣花、桂花、花瓶、荷花、花絮、昙花、簪花、花环、花红、腰花、烟花、唐花、花会、松花、扎花、花期、国花、鱼花、献花、钢花、花销 等。

附 文言文版《说文解字》:本作华。荣也。从艸从𠌶。凡华之属皆从华。户瓜切。

(1)四角荷花瓶扩展阅读

1、花草:指供观赏的花和草

巴金 《灭亡》第三章:“花园里很静,四周只有花草底清香。”

2、窗花:剪纸的一种,多做窗户上的装饰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五:“ 刘桂兰 呆在 赵 家,白日照常去工作,下晚回到家里来,做针线活,或者给 锁住 剪一些窗花。”

3、花园:种植花木供游玩休息的场所。也叫花园子

巴金 《灭亡》第三章:“花园里很静,四周只有花草底清香。”

4、花费:因使用而消耗掉;消耗的钱

巴金 《爱而克的灯火》:“我花费了自己不少的眼泪和欢笑,也消耗了别人不少的眼泪和欢笑。”

5、鲜花:新鲜的花朵

巴金 《随想录》二一:“ 古然 夫人的墓在我的心里,墓上的鲜花何曾间断过。”

『贰』 一口正方形池塘,四角上各长着一棵大树,有人要把池塘面积扩大一倍,且仍为正方形,而又不影响大树生长,

在家中种树对于一些农村中的房屋还是比较常见的,而且不少人甚至会将树直接种在院子里面,房前屋后什么的更是会比较多的。那么在风水学中,树不可乱栽,有什么风水讲究?下面让本期植物风水为你解析。


门窗前不栽树
在风水学中,大门是气流进出的主要通道,若是门前立一棵树的话,不仅会使家宅通风困难,造成宅前秽乱,还会阻挡财运,让家宅难旺。而窗前近距离栽树,就容易招致阴湿之气,不利于居住者的身体健康。所以,门窗前明净无遮挡,才会有利于家宅通风换气,让家人财运亨通,事业发展顺利。

大门不对树林
大门对树林,容易导致家人眼目不光明,常常会因看错人而造成很大的损失,也会出现眼部方面的疾病。另一方面,树林之中具有很严重的阴气,如此正对只会使得家人疾病不断,灾祸难逃,甚至发生血光之灾。

院子中央不宜放植栽
院子中心不宜种树,树根会破坏平坦的院子。大树居中,容易挡掉房子的阳光,不利于采光。另外,如果是落叶树经常掉叶,难于清扫,也有碍美观和卫生。此外正对自家大门的位置也不适宜。

花粉过多、气味浓烈的树不能种植
有些并非凶木,然而由于某些特殊情况,不得不移植到他处。例如杉树。针叶树并非凶木,不过它们却是导致花粉症的主因,实在不得不移植。金木犀的气味太强烈,一旦成为家人头痛的原因,那就必须移走。

前门不宜有枯树
假使所有的树木均枯萎败朽,那可能此地的地气存在问题,人居于此,则人的运气也会依其运的旺衰而运行。另一方面,枯树在门前,在视觉、心理上都形成阴影,影响一家人的出行情绪,久而久之,则对居住者会造成不利影响。如果住宅前有枯树,就应该立即砍除再植新树、新草坪,或另想它法如迁居。

『叁』 西柏坡荷花酒是不是粮食酒

河北西柏坡酿酒总厂所生产的“荷花”商标系列荷花酒,现已推出:小荷花、大荷花、上品荷花、玉品荷花、金荷花等多个品种,以“文艺范儿的荷花瓶、清秀淡雅的荷花酒”的荷花特色著称于世,打造一种“幸福、精致”的理想生活,满足了广大消费者作为“特产馈赠、宴会、品鉴、收藏、泡药、自饮”等多种用途的需求,深受各界用户的欢迎和好评。

『肆』 看图猜成语老虎瓶子荷花

虎落平阳
hǔluòpíngyáng
[释义] 老虎离开深山;落在平地里。比喻有权有势者内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容权势或优势。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
[语出] 清·钱彩《说岳全传》:“虎落平川被犬欺。”
[正音] 落;不能读作“là”。
[辨形] 平;不能写作“屏”。
[近义] 孤雁失群 蛟龙失水
[反义] 放虎归山 蛟龙得水

『伍』 怎么把古瓶荷花应用到一个幻灯片

点击“视图”、“幻灯片模板”,点击“复制”,同样方法在另一个幻灯片操作。粘专贴到另一个属幻灯片母版上,然后再点击“视图”、“常规”,就可以了。
幻灯片:又称作正片,是一种底片或菲林。常见的规格有135和120两种。通常是彩色,但特殊目的也有黑白的正片。也可用来印相或放大相片。
现在通常说的幻灯片多指电子幻灯片(演示文稿)。

『陆』 高毅进的代表作品

1、青玉《百寿如意》 2、白玉《三足链炉》 3、青玉《云龙方瓶》 4、碧玉《犀牛》 5、白玉《秋山虎啸》 6、青玉《炉》 7、翡翠《金玉满堂链瓶》 8、青玉《菊花盘》 9、碧玉《宝鼎》 10、白玉《海棠兽耳炉》 11、青玉《卣》 12、白玉《兰花瓶》 13、翡翠《福禄寿提壶》 14、白玉《荷花瓶》 15、白玉《三足炉》 16、碧玉《饕餮纹瓶》 17、白玉《花开富贵链瓶》 18、青玉《天官耳圆炉》19、青玉《爵杯》 20、白玉《喜鹊登梅壶》 21、碧玉《菊花龙盘》22、白玉《同喜同福瓶》 23、翡翠《天官耳炉》 24、青玉《四方香熏》25、白玉《福禄寿喜瓶》 26、白玉《万象更新瓶》 27、白玉《喜事连年瓶》28、白玉《牡丹双龙耳盖瓶》 29、青玉《鸭彝》 30、白玉《人生如意》

『柒』 什么是昭陵规模之盛

清初关外陵寝中,规模气势堪称关外诸陵之首的就是盛京昭陵。

昭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它不但是清初关外帝王陵寝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而且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昭陵始建于皇太极病逝的崇德八年(1643年),同年九月第一期工程完工,翌年第二期工程告竣,以后又陆续在陵区增置石雕立象、立马、坐狮、坐獬豸、坐麒麟各一对,擎天柱四个和望柱两个。顺治八年(1651 年),又从平地上以人工堆起一座土山,封号为“隆业山”,第三期工程结束,昭陵初步建成。从昭陵的建造情况看,陵为平地起建,工程浩大。此后清朝为了宣扬皇太极的文治武功并借以显示封建皇权的威严,从康熙年间开始先后对昭陵进行多次的改造和扩建,直到嘉庆六年(1801年),昭陵的建设才算最后全部完工,前后历时长达一百五十九年之久。

昭陵正红门及两侧袖壁

昭陵平地为陵,坐北朝南,其建筑形制与福陵大致相同,但就其建筑规模来看,昭陵建筑则更加宏伟。以建筑艺术水平来讲,昭陵的艺术水平也远在福陵之上。昭陵楼阁高耸,殿堂峥嵘,松柏葱郁,规模壮丽,它不仅吸取了前代明陵的建筑长处,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优点,又融汇了满族陵寝建筑的特点,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清入关前满族建筑艺术的演进情况。陵寝占地面积为十八万平方米,平面布局可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也即是三进院落的平面布局。三进院落的布局形式是明清陵寝制度的特点之一,在这种布局形式中陵寝由南至北依次分为三个院落,第一个院落由碑亭、神厨、神库组成;第二个院落是祭殿和配殿;第三个院落是宝城和明楼。永陵和福陵的总体布局形式也是采用这种三进院落的布局形式。昭陵的主要建筑都分布在平面布局的中轴线上,中轴线两侧建筑采取对称形式分布,中轴线的最后面就是全部建筑的主体。

昭陵华表

努尔哈赤死后其陵寝建在了山水佳胜的天柱山下、浑河岸边,而皇太极死后其陵寝为什么却建在城北的一片平地之上呢?传说天聪三年(1629年) 皇太极亲率八旗兵偷袭明军把守的宁远城时,中了当时明朝的宁远守将袁崇焕设下的埋伏。皇太极落荒而逃,仓皇间马失前蹄,被甩了出去,跌得头破血流。明军在后面紧迫不舍。正在这时,天空中飞来了一群黑压压的乌鸦,将他的身子团团地围住了。追赶而来的明军远远瞧见皇太极躺在地上,四周乌鸦盘旋,便疑其已死,也就不再追赶了,皇太极因此得以死里逃生。从此,皇太极就把乌鸦看成了神物,并严令八旗官兵禁止射杀。皇太极到晚年时,为修筑自己死后的陵寝,曾派人四处探寻风水宝地。一天黄昏,皇太极带领众贝勒到盛京北郊行围射猎,正走着,只见一只野兔狂奔而过,便连忙搭弓驱马,奋力追赶。可那野兔左蹦右跳转眼间就窜入草丛不见了踪影。皇太极正在纳闷自己的宝马怎么连一只兔子都追不上的时候,一片聒噪之声传了过来,他循声定睛一看,只见一片荒林之中有一个大土丘,土丘上落着一大群乌鸦。皇太极见此情景赶忙收箭入囊,心想我生前曾受此神物庇护,死后也当如此,于是掉转马头,率众人打马而去。十几年之后,人们便在那座乌鸦落过的大土丘上为皇太极建起了昭陵。

古代封建帝王在陵址的选择上重视堪舆之术,都选择佳山胜水之地起建陵寝。昭陵的陵址所在之地也有它的特殊之处,据地质专家考察,昭陵恰恰坐落在沈阳沙土和黄土分布带的分界线上,陵前是沙土,陵后是黄土,福陵的情况也是如此,这样的陵址地质特点说明当时的堪舆家们看中的就是这种地质情况特殊的“风水宝地”。

从神桥南下马碑到正红门是昭陵陵园平面布局的第一部分。

昭陵下马碑

下马碑是人们进入陵园后首先映入眼帘的陵园建筑物。昭陵下马碑共有六座:玉带河北(今新开河北、北陵公园正门前约一百米处)二座,神桥南二座,东、西红门前各一座。玉带河北的二座,上用满、汉两种文字刻着“诸王以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字样,其他四座均用满、汉、蒙古三种文字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字样。昭陵的下马碑都位于陵道的左右两侧,它们是进入陵区的标志。在清代,凡是来此谒陵的文武官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必须在下马碑处下马步入陵区,以表示对墓主的尊崇之意。昭陵下马碑和福陵、永陵下马碑一样,原来均为木制,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 的时候,清代统治者为了炫耀“盛世”,乾隆皇帝亲自谕令将三陵的所有木制下马碑改用石制下马碑,并为昭示大清国的“一统同文之盛”谕示在石碑上镌刻满、汉、蒙古、回、藏五体文字。

华表顶部望天犼

矗立在陵道左右两侧的两根雕着飞龙和卷云的洁白晶莹的对称石柱,就是华表,也叫擎天柱或万云柱。昭陵神桥外的华表雕刻得十分精美壮观。华表通高约八米,柱身周长二米有余,立在一米高的须弥座上。柱身上雕刻着盘绕飞动的游龙和瑞云。华表四周有望柱和栏板,上雕方格图案。望柱系连固栏板的立柱,共有八根,在柱头上分别雕有狮子,各个姿态优美,活泼可爱。

在昭陵神桥外华表的柱头上各雕着一个面向南方坐着的石怪兽,只见它身披鳞甲,挺胸昂首,神态威严,这种怪兽名叫犼(音吼),人们根据这种立于华表顶端的石犼的姿态以及传说中它好望的性格,都叫它望天犼。望天犼常常两两成对地被安放在皇帝宫殿和陵寝前后,其中一对犼头向着皇宫或陵寝内,意在希望帝王不要久居宫内,提醒帝王走出皇宫外去了解世风、体察民情,因此这对犼的名字叫作“望帝出”;另外一对犼的犼头向着宫内,意在希望帝王不要耽恋山水,废弃政务,提醒帝王赶快回来处理朝政,因此这对犼的名字叫作“望君归”。华表柱为陵寝增添了几分庄严和威严。

昭陵石牌坊

陵道两旁左右有对称的一对石狮,在石狮的北面有一座三孔石桥,这就是昭陵神桥。此桥长四十米左右,宽约七米,桥面用规则的青石块铺成,光滑平整。桥洞为拱券式,造型优美,桥两侧都有石栏板,每侧有栏桩竖立,中间以栏板相连,栏板石雕而成。其石雕图案简练、庄重、明快、大方。

昭陵石牌坊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全部用辽阳青石雕造而成,石质光洁,晶莹可爱。牌楼为四柱三楼,单檐歇山式,檐下有仿木构斗拱,正脊及横枋浮雕花卉、飞龙;上下横枋之间镶嵌有透雕八宝、行龙等图案的栏板。四根柱脚上雕有坐狮四对,獬豸一对,均为圆雕。综观整个牌坊雕工精细,形象生动,奇花异草争奇斗艳,飞禽走兽栩栩如生,华丽雄伟,巧夺天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是昭陵陵寝建筑中有代表性的一件石雕作品,也是不可多得的清初石坊建筑。

石牌坊后面就是昭陵的正门——正红门。在此门前的东西两侧各有三间瓦房。东侧的三间瓦房是更衣厅,是皇帝谒陵进祭时更衣、洗漱的地方。西侧三间是宰牲厅,是祭祀时宰杀上祭用的猪、牛、羊的地方。

昭陵石牌坊细部

正红门是昭陵平面布局第二部分的起点,它和方城之间组成了昭陵平面布局的第二部分。正红门位于整个陵园的正南位置,是陵园的正门,它由三个半圆形的红色大拱门组成,高达数米,一抹朱红,铜钉铜环, 镶嵌其间, 红中带黄,气势辉煌。整个正红门是仿北京皇史宬建筑而成,雄伟壮观。红色大拱门上为一座单檐歇山式门楼,斗拱建筑由彩色琉璃构件组成。正红门三个拱门边上均有浮雕装饰,中门浮雕为二龙戏珠图案,左右红门为花纹图案,三个红门内侧各有一方门额。在正红门中门脊上有宝瓶一个,取宝瓶之音以示保陵平安之意。

在正红门两侧的砖墙叫作袖壁,壁上浮雕着五彩琉璃蟠龙,故此袖壁又称龙壁或龙砖看墙。袖壁长八点五米,高五米有余。上面的巨龙造型极为夸张,只见它昂首张爪,腾空跃起,身披坚甲,光彩夺目,形象生动。在袖壁的两侧有红色缭墙相接,缭墙向左右方向延伸形成方形围墙,将整个陵寝紧紧围绕起来。昭陵缭墙均用青砖砌成,其中南面墙高九尺八寸,东西墙高七尺八寸,四周长共四百九十五丈九尺。缭墙墙体覆以红土,故此又有红城之称。由于墙体为红色,所以在缭墙中所开各门也就以红门相称了,如正红门、东红门和西红门。东西红门是在缭墙东西墙正中位置开设的陵寝侧门,在东西红门的南北两墙之上也建有龙雕袖壁。整个昭陵缭墙秀丽迤逦,肃穆典雅,墙内原植有松树一千九百二十五棵。东红门迤东地方还铸有大钟一口,并盖有钟楼。按清代规定,皇帝谒陵时,行“展谒礼”开左旁门进出。行“大飨礼”时才开正门以供出入。

昭陵石象生立象

正红门之内是神道,这条神道是用长条的石板铺建而成。从下马碑起,一直通向陵寝后部的隆恩殿前,它实际上形成了全陵的中轴线。在昭陵的神道两侧自南向北依次排列着石雕华表一对、石兽六对、大望柱一对。石兽当中依次分为坐狮、坐獬豸、坐麒麟、立马、卧骆驼、立象各一对,共为六对十二个。这些石雕兽群就是清康熙时道士苗君稷在《秋日望昭陵》这首诗中描绘的“十二御林”。这些“御林军”日夜拱卫着地下皇城的安全,也显示着皇家的威严。

在帝王陵前放置象、马、狮子、麒麟、骆驼、獬豸还有另一种讲究,说是陵寝中的明楼、正殿、城楼、碑楼正门为五级,象、马、狮子、麒麟、骆驼、獬豸为六兽,即所谓应五级六兽之说。

在昭陵神道两旁的石兽群前面还立有一对华表,华表柱身雕盘龙云水纹,通身白色,云板为墨绿色石材制成,顶部各有一个“望天犼”。头向陵里。华表底座呈八面形,上雕花纹,四周望柱和栏板各八,互为连接,栏板镂雕、浮雕,望柱上蹲有四个狮子和四个怪兽,每两个一组,隔组而设。迈入正红门环视左右首先看到这一对华表,也使人顿生庄严肃穆之感。

昭陵的陵园建筑与福陵基本相同,它的独到之处主要表现在神道两侧的石雕群特点上。昭陵的石雕兽底下都有高一米、宽一点五米、长二点七米的刻着吉祥如意花纹的须弥座,刻工精细,稳重大方。每对石雕兽间隔近十五米左右。石兽或坐或立,意态生动。石雕刻工极为精细,线条简练遒劲,富于一种韵律感,也呈现出一种质朴简洁、沉雄浑厚的艺术特色。石雕群在神道两侧自南向北每对之间距离逐渐递减,成为不明显的“八”字形,这就弥补了神道短促的不足,在透视感觉上,给人以纵深旷远之感,从而增加了陵园特有的幽静、辽阔、肃穆的气氛。

在昭陵石兽群北面的正中位置,有一座高大的碑楼,这就是有名的昭陵神功圣德碑楼。这座碑楼是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 玄烨第二次东巡时修建的。碑楼为方形重檐歇山式,四面各开设一个拱门,下有须弥座式台基,楼内为彩绘花藻井,中间竖立着一块以满、汉两种文字镌刻的“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此碑立于龟趺之上,巍峨挺拔,气势雄伟。碑楼飞檐翘角,嵯峨壮观,尤其是旁边有一对石柱相衬,就更加显得壮丽非常。

昭陵的神功圣德碑文出于康熙皇帝之手,为御笔亲撰。碑文共一千八百一十个字,以工整端庄的楷书体刻成。它以简洁的文字概括了皇太极的一生,颂扬了他的文治武功。石碑通高五点四五米,宽一点九八米,重达十万斤,巍然矗立在龟趺石座上。

在昭陵的神功圣德碑楼的北面东西两侧,各有两座三间青砖瓦房,这些都是当年的祭祀用房。东侧南边的叫仪仗房,是皇帝谒陵时存放旗、伞等祭祀所用仪仗之物的库房,后为上祭最高官员更衣休息之处;北边的叫茶膳房,是上祭时烹茶煮奶及上茶官员休息之所。西侧南边的叫膳房,又称饽饽房(汉语称馒头),是上祭时造饭的地方,也是上膳官员休息的地方;北边的叫果房,是上祭时准备土杂果品鲜货及上果官员休息的地方。

在以上祭祀用房的北面就是隆恩门和方城。在方城的前门隆恩门前面甬道的两侧,当年栽有八棵松树,东西两旁各栽四棵,名叫站班松,也叫配松,这八棵松树就是俗称的“八大朝臣”。据说皇太极在位的时候,曾有八大朝臣辅佐朝政。这八位朝臣都是满洲八旗的首领,他们分别姓佟、关、马、索、齐、富、安、郎,上朝时文东武西,各有四位分厢侍立。隆恩门前的这八棵松树,就是这八位朝臣的化身。

八大朝臣在皇太极生前辅弼朝政,在皇太极死后也要表示对他忠心耿耿。为了表示对八大朝臣的崇敬,清朝规定隆恩门前不得再栽种别的树木。就是在栽种这“八大朝臣”松时,也要由钦天监择定吉日,特派钦差前来栽种,以示敬重之意。

昭陵碑楼

皇帝生前有朝臣辅佐和军士卫疆征战,此外,还有三千六百名“内军”保护皇宫内院的安全。这内军里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内侍卫军,共有一千六百二十五名;一部分叫外侍卫军,共有一千九百七十五名。在皇帝驾崩之后,这凤栖龙盘之地自然也要有重兵把守。于是在这象征皇宫的方城之内,在埋葬皇帝的宝顶周围,植下一千六百二十五棵松树,以象征那一千六百二十五名内侍卫军巡守于方城。除此之外,又在方城之外如众星拱月一般,栽下一千九百七十五棵松树,以象征那外侍卫军的一千九百七十五位将士,因此栽种在方城之外的这一千九百七十五棵松树栽植时都各自成行。在清代,这些栽种在方城内外的松树历年增减、迁退均须奏明皇上。

方城是昭陵的主要陵寝建筑,它与后面的月牙城及宝城紧密连接,形成了陵园建筑的主体部分,这个陵园建筑的主体部分也是陵园平面布局的第三部分。

方城的正门是隆恩门。隆恩门是由两扇朱漆大门所组成,每扇门上各有四十二枚铜钉和一个兽环,两扇大门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面大拱门。在门楣上方正中位置设有以汉、满、蒙三种文字刻成的“隆恩门”三字立额,门额为黑底白字。在门额的两侧有琉璃龙雕,造型生动。大门的边上有花纹石雕装饰。隆恩门的上方是一座三檐歇山式的高大门楼,黄琉璃瓦覆顶,每层檐的四角均悬有风铃,门楼为彩绘斗拱,在门楼的檐脊上有琉璃兽装饰。在三层门楼的底层南、北两面设有供人登临的楼门,在二层和三层门楼的四面都设有木窗,周围出廊。据说当年在三层楼上设有金链四条,名叫“江山万代”,在民国年间被人取下,收归官府保存。以高大的隆恩门为中心,左右延伸成正方形齿状高墙。隆恩门建筑雄伟壮观,昔日在门楼的最高处向南眺望,沈城全貌尽收眼底。

走进隆恩门转身沿着门楼两侧的楼梯向上攀登,人们就来到了方城之上,在这里沿着方城的马道环绕而行,方城内的景况便可一览无余。

昭陵方城是一座由大块青砖砌成的长方形的城堡,它的建筑规制和装饰情况与福陵大致相同。城墙南面高九尺八寸,东西两面均为七尺八寸,整个城墙周长为四百九十五丈九尺。方城除在南面的入城门户隆恩门上建有门楼之外,在方城的四角之上还各建有一座角楼。四座角楼均为二层歇山式建筑,较隆恩门稍矮,每座角楼的下层都开有一个拱门。楼内有木制楼梯可供登楼,在二楼的四面都辟有窗户,在拱角下悬有风铃。清人苗君稷在诗中所写“风嘶铁马白云霄”之句,就是指微风吹动时悬于檐间的这些风铃铁片发出的悦耳响声。昭陵角楼是当时护卫陵寝的官兵警卫瞭望的地方,它也象征着帝王之威震慑于四面八方。昭陵的方城之上还建存雉堞,每个雉堞高一米有余,长近七米。在雉堞的中间设有马道,道宽五点四米,亦由青砖铺成,它的建筑情况与福陵相同,路面也是由外向里倾斜,可能其取意也是与福陵一样吧。方城内的主要建筑有隆恩殿和东西配殿等。

进入方城之后,迎面看到一座壮观殿宇建筑,这就是昭陵的正殿——隆恩殿。隆恩殿位于方城内正中靠北位置,它是方城内的中心建筑,是陵墓的享殿,既是用来供奉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的神牌的地方,也是举行朝祭大典的处所。

昭陵角楼

隆恩殿坐落在宽敞巍峨的花岗石台基之上,台基为仰覆莲须弥式,平地起台是满族的一种风俗。隆恩殿台基高六尺,前部有月台,周围环以雕刻精美的汉白玉栏杆,其雕刻技法采用透空雕和突起浮雕的形式。这是为关内明清诸陵所不见的,显示了浓厚的地方色彩,它在建筑艺术史上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除此以外,在台基的边上还设有石雕的龙头作为排水的出口,龙头雕造的巨口大开,颇具神态,每逢暴雨降临之际,雨水便由龙头喷涌而出,极为壮观。这也是昭陵的一景。

昭陵隆恩殿须弥座石雕

昭陵隆恩殿全景

矗立在高高的台基之上的隆恩殿是一单檐歇山式建筑,殿顶以黄色琉璃瓦相覆,黄琉璃瓦正中镶有三颗琉璃宝珠。殿檐下有蓝地金字的“隆恩殿”题额一块,从左至右似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题额四周透雕金色的游龙。以隆恩命名是表示感恩受福之意。隆恩殿共为三间。四门八窗,周围出廊,共有廊柱二十根环殿而立,大殿为红柱、红门、红窗,窗棂剔透,梁架全部彩绘。殿内立有两根八角形立柱,梁架均以彩色游龙为饰,中间地方有大暖阁(又称寝宫或神阁) 一座,形似小房,前有门两扇,门环用赤金制成。阁内设有宝座、帷帐等卧具,均用黄色云缎制成。暖阁上部用黄云龙缎罩顶,名为“披庐帽”。大暖阁内又有小暖阁(又称佛龛),里面供奉着帝后两人的神牌。神牌为金黄色,高约二十厘米,上以黄缎罩之。大暖阁前有帝后的龙凤宝座两驾,其两侧还有两驾两妃的配座,以表示两妃居于配合祭享(或称配食) 的地位。宝座和配座的座垫皆以黄色云缎制成。宝座前边设有供桌,是用来摆放祭品的。供桌前面有宝石烧成的铜胎珐琅香炉、烛台和花瓶五种供器一套,为乾隆年间所造,五供底座均以硬木为之,足皆为五,在五供的花瓶之中插有灵芝草。祭祀时,把两个神牌分别放在龙凤宝座上,帝后同案,摆供祭祀。此外,殿内还有福全椅二把,分列东西,朝灯四盏,棹四个,盛弓柜一个,龙毯六张。隆恩殿内的器物多为表示象征意义的装饰品。

昭陵隆恩殿

在隆恩殿前的台基上,有三路踏跺,中路为丹陛御路,俗名又叫“龙道”,是由一块长五点五米、宽近二米的巨石铺成。巨石上浮雕海水云龙纹,双龙在水中翻腾游动。精美华丽,这块石雕刀法遒劲,极富立体感。旧时无论何人均不准在上面行走。在隆恩殿的正门前还有顺铺长条翠石一块,长约七八尺,宽约三四尺,其色泽斑斓夺目。据说旧时在隆恩殿前西侧还有长方形蓝宝石一块,以往清朝的四品官员即以这种宝石作为顶珠之用。隆恩殿四周所铺的地砖均为金矿石制成,俗称皇帝金砖铺地之金砖就是用这种金矿石制成的。这些铺在正殿四周的金矿石每当日光斜照的时候,熠熠生辉,不过此景现在却不易见到了。原来在隆恩殿迤东的地方有带眼见方的石头五块,名叫仗房石,满语名叫“夹细”。相传太宗皇帝生前作战时以此石搭盖仗房,因太宗爱之,故置之殿前以为纪念。又有人说过去每逢大祭以前,恐怕祭物一时不能齐全,所以先将祭物搬运到这里,放在棚内,此石即作搭棚之用。届时一声进祭,不致有遗误之虞。

隆恩殿两侧还建有东西配殿。东西配殿各为三间,形制与正殿相同,所以名为配殿是因为它是备用之殿,如果赶上正殿修缮的时候,就要将帝后的神牌及其他用品移到这里暂时安放,直到正殿维修完工后,再将帝后神牌和其他用品归回正殿。

在昭陵隆恩殿后边,有一个由两扇门面组成的彩绘木门。这就是石柱门,也叫照牌。所以将此门叫石柱门是因为木门两侧有三丈多高的两根方形石柱,又因为门侧有石柱两根,所以也叫二柱门。石柱门的上面有一单檐,檐顶覆以黄色琉璃瓦,瓦当上有龙形装饰,檐的四角各立一琉璃兽和道人骑鸟的琉璃檐饰。石柱门唯有皇帝陵内才可设置,昭陵石柱门是清嘉庆年间增设的。有清一代,每当皇帝来此谒陵时,均须在此门后举哀。

在石柱门的后面是嘉庆年间增设的石五供。石五供有五种石制的供器排列在一面长条石上。长条石长一丈八尺六寸,宽五尺,呈白色,四周雕刻有装饰性花纹,它铺放在一个高约四尺的须弥石座上。

长条石上面所列的供器均以汉白玉雕成,中间的石鼎高约零点八米,上置一海水云龙纹石帽,石香炉上的两块黑紫色石帽是以端溪石制成。因五种供器均为石制,故称石五供。石五供是用来镇压地宫门的,地宫门就在它的下面,有隧道直通地下宫殿。每逢大祭时皇帝要在石五供前举哀告天。

昭陵棂星门与石五供

石五供北面是券洞门,洞门高二米,长二十一米,门为双扇朱红铜钉大门。洞门内壁呈红色。通过券洞门便可进入连接方城和宝城的月牙城。人们一进入券洞门之内便会感到阴风袭袭,回音阵阵,充分体验到皇陵的阴森气氛。穿过券洞门一进入月牙城,就会看到正面墙上的琉璃照壁,照壁与石柱门一北一南隔门相对。照壁紧贴着月牙城北墙而建,它高五米,宽五点八米,上面覆盖着黄琉璃瓦和琉璃龙砖。壁体呈红色,壁檐为绿色,上面雕有荷花和净瓶,在照壁的四角也雕有荷花。绿色的荷花叶与红色的壁底相互衬映,红绿相间,煞是惹人喜爱。据说此壁瓦上所雕制的花纹均有暗号,移启某瓦即能开启地宫门进入宝顶下面的地宫,当初是为了维修地宫内部而设的。然而这个暗号的机关位置及开启方法由于年代久远早已失传了。

券洞门之上设有明楼,此为太宗文皇帝的碑楼。碑楼位于券洞门之上的方城城墙正中位置,为一重檐歇山式建筑,平面呈正方形,每边长十五点三米。楼体为红色,上以黄琉璃瓦覆顶,八个檐角各悬一个铁马,上面立有瑞兽、鱼及道人的琉璃像。檐间有蓝色彩绘,上画金龙和其他花纹,中间立有一蓝地金字题额,题额从左至右用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碑楼四面各开一个拱门,门以木栅为之。楼内立有一块用汉白玉制成的陵碑,碑高约六米,下以须弥座承之,碑额浮雕二龙戏珠,碑身从左至右依次以汉、满、蒙三种文字镌刻着“太宗文皇帝之陵,的字样。明楼内天井为分格彩绘,以“绿”为主色,使楼内更显肃穆庄重。此楼始建于康熙五年(1666年),后因失火,又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 重建。后来又为雷火所烧毁又再次重修。昭陵明楼是全陵的最高建筑,崇楼巍峨,气势雄伟,站在明楼之上,可俯视昭陵全景。

在明楼的北面,有宝城与月牙城相连。宝城也叫“团城”,在宝城的中间是突起的圆形坟堆——宝顶,宝顶的下面就是幽深的地宫,即皇太极与博尔济吉特氏的葬身之所。宝城和宝顶是明代帝王陵墓封土的一种特有的形式,它的建筑方法是在地宫的上面砌筑起高大的砖城,然后在砖城内填土,直至形成一个高出砖城的圆顶。在宝城的城墙上建有垛口和女墙,形如小城,因它建在帝王葬身之处,故称宝城。宝城之上的土堆圆顶也就随之称为宝顶了。昭陵的宝城高二丈三尺八寸,周长六十一丈,周围是砖砌垛口和女墙,在两侧的女墙中间是马道,道面由外向里倾斜,马道是用大块规整的麻石铺成,宽约二点四米。在女墙的内侧有石砌的排水沟和竖井,竖井上有井盖相覆,颇似现在城市道旁的“马葫芦”。每逢雨季则雨水顺着排水沟流入竖井,再经过排水管道流到宝城之外。昭陵宝顶高二丈,周长三十三丈。当初宝顶之上涂以白灰,辉煌夺目,“宝顶凝辉”被称为昭陵一景,现它已为黄土所覆盖,上面已是草木葱茏。据说宝顶上生有榆树一棵名为“神榆”,相传有清一代每易一帝,则此榆必发一杈,此树早已枯死不存了。(现有一榆树,为昭陵管理人员所栽。) 至于昭陵地宫的内部情况,由于史书上不记载,今天又没发掘,所以一直是一个诱人的秘密。

昭陵月牙城与明楼

宝城的后面是一座人工堆起的土山,清代统治者认为此山与长白山西麓相连而为一体,有所谓“包罗万象,统御八荒”之势,所以在顺治八年(1651年) 封此山为隆业山,以寓帝业兴隆之意。堪舆家当时也称此山为“ 靠山”,当地人也有称之为“ 龙冈” 或“ 龙脉”的。此山高六丈一尺,长一百五十一丈, 山上草木葱绿,翠鸟啼鸣其间,呈现出一派自然景色,很好地烘托了陵园的气氛,为陵园增添了不少的风采。

昭陵依山傍水,地势宽敞,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多姿,金碧辉煌;楼堞高耸,殿宇峥嵘,红墙绿瓦,异彩纷呈。布局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其间松柏掩映,环境幽静。它是满汉文化交融而产生的独特建筑艺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然而这样一座美丽的帝陵在清代一直是守备森严的皇家禁地。其陵山旧制与福陵、永陵大略相同。当时曾设有掌关防、尚茶正、尚膳正、内管领、武职总管等官员掌管陵寝各项事宜。在陵寝周围设有红桩、白桩和青桩,以为界标,当时周围界址为二千五百六十丈。对劳动人民来说它是一种皇权和神权的象征。在旧中国它也曾历经磨难。饱经沧桑。

新中国成立后,这一著名的历史古迹回到了人民的手中。人民政府多次对昭陵进行修葺,使之受到妥善保护。1963年昭陵被批准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沈阳一处著名的风景游览区。

『捌』 茅台荷花酒瓶上面写着生态两个字,是真的吗

茅台荷花酒瓶上面写着生态两个字是真的吗?妈的花椒酒瓶上写着的生产两个字。那不是真的。

『玖』 荷花瓶中瓶的是什么酒

莲花白酒
莲花白酒酒性柔和,芳香宜人,注于瓷器,上盖黄云缎袱,以赏亲信之臣。其味清醇,玉液琼浆,不能过也。

『拾』 酒瓶大肚子细长脖子是什么酒荷花

西柏坡荷花酒。
1、大荷花酒42度500ml,是由河北西柏坡酿酒总厂发布的白酒产品。总厂地区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
2、酒瓶印有和花标志,瓶口较长,瓶身圆润,以独具“文艺范儿的荷花瓶、清秀淡雅的荷花酒”的荷花酒品特色著称于世。

热点内容
摆放绿植的架 发布:2025-08-24 05:57:02 浏览:29
玫瑰之乡是哪里 发布:2025-08-24 05:34:34 浏览:105
七夕信鸽 发布:2025-08-24 05:32:05 浏览:562
绿植上黑点 发布:2025-08-24 05:31:56 浏览:198
一什么百合花 发布:2025-08-24 04:55:47 浏览:591
玫瑰与心跳 发布:2025-08-24 04:41:53 浏览:643
花艺装饰店 发布:2025-08-24 04:36:19 浏览:838
丁香茶与冰糖 发布:2025-08-24 04:36:11 浏览:597
情人节dp 发布:2025-08-24 04:16:13 浏览:923
茶花籽种植 发布:2025-08-24 04:16:06 浏览: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