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距荷花图
㈠ 怎样拍好荷花
夫荷者,花中君子也。古人以其花色风姿比作西施。而今我谓荷花之出淤泥而不染,超凡脱俗,洁身似玉。君不见花如修女,叶似翠盖,亭亭玉立,溢香清远,雨后好似出水芙蓉,可近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是我对荷花的评价。评价虽则如此,怎样用摄影语言表现出荷花高洁清廉的精神品格确实难乎其难。
纵观影友所摄荷花,雅俗共赏。结合本人拍摄感受在此谈点体会,以飨片友。
一,荷塘月色,十里香飘。人如潮,花似海。跑马观花,摄影留念,这是游人之趣,非吾辈之所取也。
二,吾辈者,摄影爱好者也。一般具有基本摄影常识,起码装备一部长焦相机。现在而今眼目下数码相机流行,作为爱摄者有一部佳能( Canon PowerShot S3 IS)足可应付一切。
三,摄有所悟:拍摄前应有思想准备,即预先打“腹稿”,用“心”去拍。这就要求拍摄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思想内函,怀着一份情感去拍。要充分运用自己已经掌握了的技巧技法,多视点、多角度、有创意,不苟同,法无定法,不拘一格,利用天时光照把荷的精、气、神(精是韵味,气是品格,神是物象,)拍出来,这就是好作品。
四,实地拍摄:到荷塘不要盲目见花即拍,应观察荷花的长势,一般花分五色即白、青、粉、红、紫;花期开放有先后,叶、蕾、花、莲错落无序,光照随天时而异。花开别样红,含苞如少女。摇拽见风姿,残荷亦精神-这就是荷的写照。
拍荷可分六类:1,含蓄 2,玉立 3,清风 4,天骄 5,荷韵 6,荷魂。
1,含蓄:将焦点对在花前叶片上则叶实花虚,将焦点对在叶后花朵上则叶虚花实。实际效果图是大面积叶绿丛中一点红。
2,玉立:聚焦于半开花蕾上,下配一二片荷叶衬之,侧逆光,用长焦大光圈控制景深,突出主体。实际效果图是亭亭玉立,落落大方。
3,清风:选白莲,散射光,暗背景,下衬叶蕾,大光圈,焦点在花上,雨后拍摄佳(雨中拍摄尤佳,因花瓣上生有毛状物可留住水珠。且雨后空气清新,生机盎然)。实际效果图是白莲自然清正,好一幅《长留清白在人间》的沐浴荷花图。
4,天骄:盛夏时节,百花殆尽,惟独映日荷花别样红,真天之骄子也。取盛开大红之花,以一片叶衬托,暗背景,顶光,小光圈,构图以中轴偏左为佳(人的习惯视力)。实际效果图是构图大胆,不落俗套。
5,荷韵:何谓韵,韵即灵魂,白话为不同一般花卉的写真,但又通过对荷花的写真抒发对荷的一种情有独钟的特殊感情。再直白一点就是把荷的花开花落,直至枯残,运用摄影语言,融和自己的认识感受,在画面上表露出来。
6,荷魂:荷魂与荷韵意义相同,只是在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而已。荷韵表现生者,荷魂则表现“死”者,因其构思有别,取舍常在残荷之中。
㈡ 谁帮我ps一张荷花的图片。
㈢ 有没有关于画荷花照片
荷花(学名:Nelumbo nucifera),又名莲花、水芙蓉等,属睡莲目,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专茎长而肥厚,有属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纹、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 荷花鉴赏图片:
㈣ 怎么画荷花要简单,美丽。
首先观察荷花的品性与特征,然后分别从花朵、荷叶、莲蓬及整幅荷花图的构图版艺术和绘画技法系权统学习并详细练习。
1.构图要合理,画面主次分明,线条要流畅,形态变化。
2.荷叶要注意姿太优美,正叶、侧叶、垂叶、翻叶、卷叶等形态的展现,使用大笔画叶,墨色要有浓淡干湿变化。荷
3.茎可用浓黑一笔完成不可复画。荷花瓣要多且大一点,上浓下淡,可把莲蓬画出来,显得更加生动。
㈤ 荷花还没开花的图片
荷花图
㈥ 如何拍好荷花的照片
一般拍摄荷花都是在很远的距离进行的,往往需使用长焦镜头,这是因为荷花生长环境所决定的,其实拍摄荷花也要开阔思路,常拍常新,绝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拍摄特写等,最近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仰角拍摄别有风味
一个很好的机会,我找到了一个与荷花触手可及的地方,于是立刻想到最好换个角度拍摄荷花。为了获得简洁的背景,我将相机放到荷花叶片的下面取景,为了防止出现曝光误差问题,我将相机设定在点测光上,拍摄时先对准荷花测光和对焦,然后移动相机重新构图,根据自己的经验,要防止天空对曝光的影响,我将拍摄模式设定在“M”挡上,相机显示为曝光过度1.7挡,从实际效果来看,基本上作到了曝光准确(见左上图)。要是按照正常曝光的话,必定导致曝光不足。
其实像这样以天空为背景的构图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说你可以将它去色后制作成黑白照片,再在合适的地方安排适当的题词和印鉴,然后使用各种特技手段可以形成具有传统国画中的墨荷效果。
微距摄影精雕细刻
由于距离荷花特别近,靠近看才发现荷花绽放时的风采,花蕊中的色彩相当柔和,而且具有很复杂的结构,一个个花蕊都是淡雅的暖色调。利用微距模式,我的数码相机镜头可以直接拍摄到花蕾内部。这可是拍摄荷花时难以遇到的。从镜头中可以看到空心的花蕾内部有细致的组织和丰富微妙的颜色。因为花瓣折射的原因,花蕾内部呈现为橙红色的暖调,再加上黄白色花蕊,显得色彩和谐而又富于生命力(见左下图)。由于微距摄影的景深很小,在对焦的时候只能选择某一个范围,要是花瓣的边缘清晰了,花蕾的中间就模糊了,所以我拍摄时取了个折中的方法。
有条件的朋友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花瓣或者花蕾上适当地喷洒一些小水珠,这样在欣赏微距摄影的时候更加给人细致入微的感觉(见右上图)。
利用广角体现野趣
将荷花生长的环境拍摄出一些野趣来,最好不要让人感觉是在公园中拍摄的沙龙味特浓的照片。因为一般摄影者的思维都会拍大特写之类的照片,其实那些能够反映出荷花生长具有野趣特点的照片,也会有很不错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在拍摄时用了中焦镜头和广角镜头,将荷叶和整体的生态环境特点作为主要的表现对象。同时适当地将水面的浮萍、水花生等杂草作适当的点缀(见右下图)。在取景的时候还注意了避免将水面人物倒影等摄入,尽可能达到如拍摄于无人区的效果,从画面上看,还真具有一定的野趣。
平时拍摄荷主要是拍摄荷花,其实拍摄荷叶也很有意思,因为荷的叶片千变万化,风情万种,所以建议在必要时不妨使用广角镜头来拍摄一下,你一定会有新的感觉。
㈦ 如何拍摄好荷花
。荷花自古以来有“花中君子”的美称,它的风骨和姿态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因此也是中国文化人心目中的自然楷模。而对于花卉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来说,荷花更是永恒的拍摄题材,与一般花卉相比,荷花确有独特之美,无论是花是叶是蕾是茎都有其独特韵味,甚至是荷塘中的残枝败叶都会给人独特的美感。用数码相机拍摄荷花很有优势,因为虽然荷花作为一种大型花卉,距离摄影者很远,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所以平时拍摄都是远远地用长镜头来拍摄,在取景和构图上会有一定难度,难免会有些不必要的内容被拍摄到画面中。数码照片在后期处理如修改小的瑕疵时会有很大的便利性,因此便于得到更加完美的图像。 夏日荷花拍摄技巧 如同秋天的红叶,冬天的白雪;夏日的荷花永远是摄影爱好者们拍摄的对象之一。很多初学者往往会有这样的疑问:花还是那朵花,叶还是那片叶,为何我拍出来的照片 总没别人的好看呢?其实要解答这两个问题,必须从两方面入手——器材和技巧!硬件配备与拍摄普通的花花草草不同,拍摄荷花对于器材的要求相对比较高,因为通常来说,大家所选的拍摄地点总是荷塘或者湖边,荷花距离人比较远,无法凑近了拍摄,要不怎么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呢? 因此,在拍摄荷花之前我们必须有一支长焦镜头。单反用户一般可以选择焦距在200mm以上的镜头,光圈尽可能大一些,比如各品牌的70-200mm/f2.8,再配上1.4倍或者2倍的增距镜就可以了。如果是普通摄影爱好者,则购买一款市面上常见的大变焦比相机,比如佳能S3 IS、索尼H系列、松下FZ系列都可以。 在出门之前,除了检查电池和存储卡之外,别忘了带上三脚架,保证在拍摄时相机足够稳固。另外,有经验的爱好者可能还会带上一个喷水壶以及一根长竹竿,用来给荷花洒水以及挑走画面中不需要的遮挡物。当然,在使用竹竿时,千万要当心,别弄伤了娇嫩的荷花哦。 拍摄技巧精选主体荷塘里的荷花千姿百态,看上去都很漂亮,但是却不是每一朵都能在镜头下获得同样漂亮的效果。因此,来到荷塘边,别急着架起相机拍摄,我们不妨沿着荷塘走上一圈,同时用自己的眼睛寻找、比较、筛选,最后确定拍摄的对象,套用目前流行的词儿,那叫“海选”!常见主体主要有: 最常见的当然是盛开的荷花,记得一定要找花瓣饱满的! 话说“小荷才露尖尖角”,含苞待放的花蕾自然不可少。 掉落的花瓣,代表着衰败的开始。 残留的花蕊,别有一份凄凉之感。 有了娇艳的花,也别忘了绿叶的陪衬。突出主体 和其他拍摄题材一样,拍摄荷花,最主要的就是突出主体。方法有很多,初学者较容易掌握的技巧包括:利用色彩对比,让画面中只有一朵荷花,通过“红花”与“绿叶”的对比,衬托出主体。 利用虚实对比,开大光圈,尽可能虚化主体以外的前景和背景。 更直接的方法,就是拍摄微距,将整朵花撑满整个(或大部分)画面,主体自然就得到了突出。 利用线条,比如利用荷花枝干本身特别的弧线,配合简单的画面,达到抓住人眼球的目的。 以上的方法可以互相配合,比如这张照片就使用了色彩对比和虚实对比相结合的方法。 利用光线和上面相对简单的技巧相比,高级发烧友可能会更注重对于光线的使用,拍摄出比肉眼看到的更富艺术性的画面。早晨光色调效果明朗,光比大,方向性强,物象受光面呈金黄色,那时,荷花雨露滋润,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烁着无穷的色彩意蕴,显格外朝气蓬勃,富有生命力,可谓是拍荷花的黄金时间。九时后的光线,对物态的描绘接近人们通常的视觉习惯。中午的光线,色温,光照的热度都增高,荷花及绿叶开始萎缩,不能表现富有生气的荷姿。傍晚的光线,夕阳斜射荷花色彩更加浓郁,深厚,含苞待放的荷花妖媚,温顺,娴静,显得格外富有诗意。拍摄荷花,不管是写实还是写意的表现,都必须重视立体感,质感,空间感等画面效果,由于顺光时对主体与背景的分离不明显,光线平铺直叙,单调,因此不宜采用,而应采用前侧光,侧射光,侧逆光甚至逆光,以期有效表现荷花的还原较为正常,影像层次丰富,光影效果较为强烈。 一般认为,散射光和不太强烈的侧光是最适合拍摄荷花的光线,但是最出彩的照片往往是逆光下诞生的。 逆光下的花瓣通透,纹理清晰,展现出特别的魅力。不过逆光通常发生在清晨或者午后斜射的阳光下,这时候光线变化频繁,所以时机较难把握。更重要的是,当你抓住了时机,也千万别忘了控制曝光,别让花瓣过曝了哦。 增加生气 其实看了上面这么多照片,大家应该会有这样的感觉。除了光线和角度之外,如果画面之中引入一些诸如蜜蜂、蜻蜓或水珠这些荷塘中的最常见的东西,整个画面不但不会被破坏,反而更显得生机勃勃。蜜蜂以勤劳著称,总是飞个不停,所以要让它们出现在画面中的合适位置,除了靠耐心,还要靠一点运气。 相比之下,蜻蜓虽然飞得更快,但是停下来的机会也很多。 而至于水珠么,可以人造,也可以趁着雨后的清晨去拍摄,不过相比之下,天然的水滴总是更自然一些。 好了,荷花拍摄的技巧就说到这里。总之,荷花摄影的创作特点是对同一素材要表现出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作品,亦就是说,须通过不同的角度,光线色彩,不同的审美感去表现同一题材,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形象。因此,荷花摄影创作要避免雷同,首先是主体形象的表现要有区别,要体现“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也是荷花摄影创作审美意识和艺术技巧的体现。拍摄荷花应该尽量利用自然环境作背景,例如仰拍以蔚蓝的天空作背景,俯拍以水光倒影作背景,或以荷叶作背景,这可显其自然的韵致。但若遇到杂乱的背景,而以不能避免的情况下,可选择逆光角度暗化背景,或利用景深控制虚化背景,或加用人工背景,甚至通过暗房加工来处理背景,达到预期效果。最高深的技巧就是主题的升华,这需要您的用心去发现。
㈧ 求荷花图
哈哈哈~~找到了~
诸多要素齐全。
荷叶,水,莲蓬,蜻蜓,未开的荷花(未开的荷叶是什么样的,还不知道)
http://my.poco.cn/lastphoto_v2-htx-id-719139-user_id-22875831-p-0.xhtml
http://my.poco.cn/lastphoto_v2.htx&id=681240&user_id=31947947&p=0
难度好大,感觉在一幅画内同时出现这些要素很难(广角表现水,微距表现蜻蜓,还要出现花,莲蓬),不如ps好了。
不知道这个是不是未开的荷叶
http://my.poco.cn/lastphoto_v2-htx-id-701412-user_id-2828-p-0.xhtml
㈨ 求赏析齐白石或张大千画的荷花(两张图都有)
此幅齐白石《荷花》为纸本设色.此作是齐白石90岁时所作,笔墨简约,意蕴丰厚,是典型的“红花墨叶”风格。画左上绘两片荷叶。画家画荷叶以石绿色敷染,掺以藤黄色及墨色,铺毫刷笔,让墨色在干湿、虚实、浓淡中形成自然、和谐的块面;再勾出叶脉纹络,形成如荫似盖的绿叶。为让绿叶有所依托,画家饱蘸浓墨,掺以石绿色,顺势在绿叶下渲染出大片墨块。绿叶用墨浓中有淡、实中带虚,层次丰富,黑色和绿色相互映照。两叶之间,用胭脂红涂出荷花。花苞在田田荷叶之间,有一种“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感觉。画家从画右面的边际画出墨中带绿的藤杆,让其与荷叶相抵,如撑开的绿伞。三株藤杆粗细、长短不一,彼此交叉着。画中的荷叶以厚重的块面绘出,塘底的涟漪以细劲的线条绘出。下半部的横向线条起伏变化,给人一种微风吹动、水波荡漾的感觉。
齐白石说过:“余作画每兼虫鸟,则花草自然有工致气。若画寻常花卉,下笔多不似之似,决不能此荷花也。”观《荷花图》,此画用笔或重拙、或轻灵、或粗犷、或纤美,力度与情趣兼具,饶有金石之气;墨色酣畅淋漓,红花与墨叶(及绿叶)相映,富有生机;荷叶团团,蜻蜓翩翩起舞;在构图上,上部荷花实中带虚,下部涟漪虚中有实,中间荷梗接了这两部分。
齐白石的画笔墨凝练、形象生动、格调清新、雅俗共赏,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蕴涵着丰富的审美趣味。他之所以能取得较高的绘画成就,既缘自其“不教一日闲过”的勤奋,又缘自其永葆淳朴、善良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