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兰花暗喻

兰花暗喻

发布时间: 2022-07-26 11:09:34

❶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是什么意思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解释:兰花在风中摇曳,香气洋溢四方,其他花香全都被比了下去。即使无人采摘幽香的兰花佩戴,对兰花也无妨害。(暗喻满怀文采的“我”虽然未获赏识,也不要紧。) 文王梦熊,渭水泱泱,解释:周文王夜梦飞熊入帐,渭水之畔访遇太公望(姜子牙,因周文王有“兴周之业,先祖早寄希望于太公也”之说,故名太公望),从而奠定周朝800年基业,这是多么让人向往的啊。 采而配之,奕奕清芳。解释:兰一旦被王者采摘佩戴,定会让其清雅的芬芳和其间蕴含的思想如日月般光耀。 兰花若被王者采戴,清雅香气必定更盛,意指若“我”能受王者重用,才华文采必会发挥得更好。 归类,顺道学习,资料来自大家

❷ 诗词咏兰花后两句的比喻义是什么

《咏兰叶》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咏兰花》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诗意是,兰花瓣白蕊黄,素淡清丽,没有人欣赏却自己散发着芳香,寸心不大,暗喻谦谦君子,所求于社会的不多,可贡献的却不少。

此诗咏兰,着重抓住兰花两大特色:色与香。全诗用兰花的清幽、纯和、持久之香,写出兰花独具的品格与文人雅士的志趣,乃咏物诗中之佳构。

❸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是什么意思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解释:兰花在风中摇曳,香气洋溢四方,其他花香全都被比了下去。即使无人采摘幽香的兰花佩戴,对兰花也无妨害。(暗喻满怀文采的“我”虽然未获赏识,也不要紧。)
文王梦熊,渭水泱泱,解释:周文王夜梦飞熊入帐,渭水之畔访遇太公望(姜子牙,因周文王有“兴周之业,先祖早寄希望于太公也”之说,故名太公望),从而奠定周朝800年基业,这是多么让人向往的啊。
采而配之,奕奕清芳。解释:兰一旦被王者采摘佩戴,定会让其清雅的芬芳和其间蕴含的思想如日月般光耀。
兰花若被王者采戴,清雅香气必定更盛,意指若“我”能受王者重用,才华文采必会发挥得更好。
归类,顺道学习,资料来自大家

❹ 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什么意思

意思是:兰花开在幽深的山谷,不会因为没有人欣赏就不释放它的幽幽清香;如果没有人采摘兰花佩戴,对兰花本身有什么损伤呢?此句暗喻作者才华横溢,即使无人赏识,也不会对自身有什么影响。

出自:出自唐代诗人韩愈所作的诗歌《幽兰操》,又称《猗兰操》。用来歌颂孔子的一生。

全文如下: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译文:兰花开时,在远处仍能闻到它的幽幽清香;如果没有人采摘兰花佩戴,对兰花本身有什么损伤呢?一个君子不被人知,这对他又有什么不好呢?

我常年行走四方,看到隆冬严寒时,荠麦却正开始茂盛地生长,一派生机盎然,既然荠麦能无畏寒冬,那么不利的环境对我又有什么影响呢?一个君子是能处于不利的环境而保持他的志向和德行操守的啊。

(4)兰花暗喻扩展阅读

《幽兰操》韵味十足,汲取了史诗与英雄的浩渺气质,带着兰花冷漠的美艳,但又说着人生的变动和永恒。

《幽兰操》以孔子“兰为王者香”的思想为中心拟就,是孔子人生写照的缩影,同时也是孔子教育哲学人生哲学的凝结。兰,承载了孔子一生的精神寄托和对后世子孙的殷切期望与情感,是中国文化巨大的人文载体。

最后时刻,所有弟子都聚集与孔子身边,这些在孔子身边一期度过了艰难,最了解老师思想的学生,就是孔子的希望和延续。弟子们虽然分散诸国,然而,正是他们,把孔子的思想整理成《论语》,与孔子整理过的《诗经》、《春秋》一起,千古传诵。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象征着孔子的精神,生生不息。

❺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是什么意思

释义:兰花在风中摇曳,香气洋溢四方,其他花香全都被比了下去。即使无人采摘幽香的兰花佩戴,对兰花也无妨害。

❻ 张羽的《咏兰花》的诗意

诗意是,兰花瓣白蕊黄,素淡清丽,没有人欣赏却自己散发着芳香,寸心不大,暗喻谦谦君子,所求于社会的不多,可贡献的却不少。

此诗咏兰,着重抓住兰花两大特色:色与香。全诗用兰花的清幽、纯和、持久之香,写出兰花独具的品格与文人雅士的志趣,乃咏物诗中之佳构。

《咏兰花》全诗: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白话文释义:

兰花可以是白的,还有黄色的,没有人去理会她的芳香,它的心原来不大,但是却容纳下了许多芬芳。

(6)兰花暗喻扩展阅读:

诗句赏析

“能白更兼黄”,兰花瓣白蕊黄,素淡清丽;“无人亦自芳”,从人格化的角度称赞兰花之“香”,从形之美推进到内在美。

“寸心原不大”,一笔两写,既写花,又状人。杨万里《凝露堂木犀》云:“看来看去能几大,如何着得许多香”,张羽化用杨万里诗意,却更加准确、老到、形象。寸心不大,暗喻谦谦君子,所求于社会的不多。“容得许多香”,暗喻才华不尽,可贡献于人的不少。

张羽的《咏兰花》实际上是对自己一生的写照,“能白更兼黄”,虽状兰花之外貌,也暗说他一生之坎坷,能屈能伸,能渡贫贱,也能过富贵。“无人也自芳”,这既是赞兰花的精神,又是书诗人的胸臆。张羽的性格似兰,甘愿寂寞,不求闻达。

❼ 国画中有兰花天牛荔枝的含义是什么

兰花:清幽芳香,品性高洁,喻表人之性情,纯洁高雅、品德出众。
茘枝:姹内紫嫣红,果实累累,代容表红红火火,象征亊业有成、欣欣向荣。
天牛:是在国画中的点缀,体现化面的动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使画面生动活泼。

❽ "养花养牡丹,养草养兰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估计来这是明楼台词说错了自,他说的是“养花养牡丹,养草是兰草”,句面意思:我明家养的花都是牡丹(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好花),养的草都是兰草(兰草即是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被喻为花中君子,好草);那句面之外的意思是:那我明家养的孩子自然都是人中龙凤,是好孩子),暗喻明家家教严明,辈出人才。应该是没什么特别出处的。

❾ 饮酒 陶渊明诗中写到了兰草有什么作用

《饮酒》总共有二十首,是晋代诗人陶渊明的作品。你说的应该是饮酒十七首,其原文如下: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幽兰生长在前庭,含香等待沐清风。
清风轻快习习至,杂草香兰自分明。
前行迷失我旧途,顺应自然或可通。
既然醒悟应归去,当心鸟尽弃良弓。
诗人用兰草自喻才德之高,表达了超然不群的品格,君子应该如兰花一样高洁(或者是“幽兰”喻高洁和超然的志向;)其中“萧艾”乃是暗喻官场上的投机钻营者以及奸佞小人。此诗的艺术特色是:寓意贴切自然、明白晓畅。语言清新自然,形象生动。

或者是:这首诗中作者以幽兰自喻,以萧艾喻世俗,表现自己清高芳洁的品性。诗未以“鸟尽废良弓”的典故,说明自己的归隐之由,寓有深刻的政治含义。仅作参考。

❿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众香拱之,幽幽其芳。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什么意思

兰花在风中摇曳,香气洋溢四方,其他花香全都被比了下去。即使无人采摘幽香的兰花佩戴,对兰花也无妨害。
(暗喻满怀文采的“我”虽然未获赏识,也不要紧。)

热点内容
玫瑰花馒头的做法大全图解 发布:2025-08-25 10:31:49 浏览:585
七夕情人节西餐厅布置 发布:2025-08-25 10:29:13 浏览:368
牡丹鹦鹉公母怎么区分图解 发布:2025-08-25 10:28:28 浏览:338
插花技术培训学校 发布:2025-08-25 10:21:18 浏览:66
学校开展植绿护绿活动 发布:2025-08-25 10:16:23 浏览:399
海棠可以康 发布:2025-08-25 10:09:32 浏览:111
牡丹花球 发布:2025-08-25 10:00:21 浏览:290
小猪一朵花 发布:2025-08-25 09:57:54 浏览:671
玫瑰香白酒 发布:2025-08-25 09:48:13 浏览:394
玫瑰花头发 发布:2025-08-25 09:40:45 浏览: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