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荷花印月

荷花印月

发布时间: 2022-07-25 21:02:25

『壹』 荷花是什么月份有

荷花花期6至9月。
荷花(Lotus flower):属毛茛目睡莲科,是莲属二种回植物的通称。又答名莲花、水芙蓉等。是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纹、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
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历来为古往今来诗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题材之一。
1985年5月荷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是印度和越南的国花。

『贰』 一元人民币(纸币)的背面图案是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吗看着很象啊

是的。

三潭印月,是浙江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风景秀丽、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月的景观享誉中外。主要景点有“开网亭”、“闲放台”、“先贤祠”、“迎翠轩”、“花鸟厅”、“我心相印亭”、“曲桥”、“九狮石”等。

岸上金桂婆娑,柳绿花明,与雕栏画栋的建筑相映成趣。具有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园中有园,曲回多变,步移景新的江南水上庭园的艺术特色。人民币一元纸币的背面采用三潭印月的盛景,可见三潭印月在我国风景名胜中也占据极其重要的标志作用。


(2)荷花印月扩展阅读:

地理环境

从岛北码头上岸,经过先贤祠等两座建筑,即步入九曲平桥,桥上有开网亭、迎翠亭、花架亭、御碑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异的亭子,让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谈笑,或留影,流连观照,饱览美景。

九曲桥东,隔水与一堵白粉短墙相望。墙两端了无衔接,形若屏风。但粉墙上开启四只花饰精美的漏窗,墙内墙外空间隔而不断,相互渗透。墙外游人熙熙攘攘,墙内却幽雅宁静,咫尺之间兀自大异其趣。尤三潭印明月的景观享誉中外。

据说三潭印月园地是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以湖泥堆积而成,周围环形堤埂筑于万历三十九年。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南北连以曲桥,东西系以柳堤。面积7公顷,俯视呈田字形,素以“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水上园林而著称。

洲上有“开网”、“亭亭”、“迎翠”、“闲放”、“我心相印”等亭、榭、楼、台,石桥曲折有致,漏窗空灵深远,花木扶疏,倒影迷离,置身其间,有一步一景,步移景异之趣。以一管窥青天。

『叁』 三潭印月资料和作文

基本资料
西湖十景之十 三潭印月地理位置介绍
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风景秀丽、景色清幽。又名三潭映月,面积6万平方米。故此岛有“小瀛洲”之称,岛荫凝秀,园林精雅,文脉蕴藉,丰姿绰约,名列西湖十景,尤以仲秋时节空中月、水中月、塔中月与赏月人心中各有寄托的“明月”上下辉映、神思遄飞而向为秋游者所必到。 从岛北码头上岸,经过先贤祠等两座建筑,即步入九曲平桥,桥上有开网亭、迎翠亭、花架亭、御碑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异的亭子,让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谈笑,或留影,流连观照,饱览美景。 九曲桥东,隔水与一堵白粉短墙相望。墙两端了无衔接,形若屏风。但粉墙上开启四只花饰精美的漏窗,墙内墙外空间隔而不断,相互渗透。墙外游人熙熙攘攘,墙内却幽雅宁静,咫尺之间兀自大异其趣。尤三潭印明月的景观享誉中外。 三潭印月园地是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以湖泥堆积而成,周围环形堤埂筑于万历三十九年。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南北连以曲桥,东西系以柳堤。面积7公顷,俯视呈田字形,素以“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水上园林而著称。洲上有“开网”、“亭亭”、“迎翠”、“闲放”、“我心相印”等亭、榭、楼、台,石桥曲折有致,漏窗空灵深远,花木扶疏,倒影迷离,置身其间,有一步一景,步移景异之趣。
三潭印月是西湖三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又名三潭映月,面积6万平方米。四周围是环形堤埂,岛中有湖,水面划为“田”字形,建有一座九转三回、三十个弯的九曲桥,岛上建筑精致,四时花卉扶疏,有“水上仙子”美称。岛南湖面上有三个石塔鼎足而立,塔高2米,球形塔身中空,有五个小圆孔,有“月光映潭,塔分为三”之说。历来人们将这里比作神话传说中的仙岛,故此岛有“小瀛洲”之称,岛荫凝秀,园林精雅,文脉蕴藉,丰姿绰约,名列西湖十景,尤以仲秋时节空中月、水中月、塔中月与赏月人心中各有寄托的“明月”上下辉映、神思遄飞而向为秋游者所必到。

三潭印月园地是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以湖泥堆积而成,周围环形堤埂筑于万历三十九年。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南北连以曲桥,东西系以柳堤。面积7公顷,俯视呈田字形,素以“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水上园林而著称。洲上有“开网”、“亭亭”、“迎翠”、“闲放”、“我心相印”等亭、榭、楼、台,石桥曲折有致,漏窗空灵深远,花木扶疏,倒影迷离,置身其间,有一步一景,步移景异之趣。

在中秋月明之夜,到杭州西湖泛舟,您可领略“烟笼秋水月笼纱”的美境。是西湖上的三潭印月,是自古以来的赏月胜地。三个石塔,亭亭玉立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中秋月夜,在塔里点上灯烛,洞口蒙上薄纸,灯光从纸中透出,宛如一轮轮明月,倒影在湖中。等到皓月当空时,月光、灯光和湖光交相 辉映,月影、塔影、云影相互映衬,画出一幅“一湖金水欲溶秋”的美景,让人流连往返。

三潭印月,花木扶疏,步移景异。以其地处湖中,是领略西湖山光水色的绝妙处,更是观赏苏东坡诗中所说的“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中的“晴光”与“雨色”的最佳处。

湖中三座石塔最初为宋代苏轼所建,苏轼疏浚西湖后,为了不使湖泥再度淤积,在堤外湖水深处立了三座瓶形石塔,名之为“三潭”。

在三潭印月南堤之上,临湖而立。

“我心相印”是佛教语汇,意思为:“不须言,彼此意会”,也即通常所说的“心心相印”之意。亭前有石栏,凭栏了望,湖中三石塔亭亭玉立在眼前,广阔的湖面与远近景色也历历在目。亭柱上悬挂着著名作家周而复写的一副楹联:

山光静对烟波际,塔影清涵水月间。

三潭印月岛又名小瀛洲,与湖心亭,阮公墩合称为湖上三岛。全岛连水面在内面积约七公顷,南北有曲桥相通,东西以土堤相连桥堤呈“十”字形交叉,将岛上水面一分为四水面外围是环形堤埂。从空中俯瞰,岛上陆地形如一个特大的“田”字,呈现出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水景称胜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独具一格,为我国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 明万历三十五年(一六零七),钱塘县令聂心汤取湖中葑泥在岛周围筑堤坝,初成湖中湖,作为放生之所。后人在岛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称为“三潭”,清初岛上又加营建筑曲桥,堂轩,沿内湖环植木芙蓉,复经清光绪间退休将领彭玉麟在此营造别墅,小瀛洲初具风貌。

三潭印月景观富层次,空间多变化,建筑布局匠心独运。从岛北码头上岸,经过先贤祠等两座建筑,即步入九曲平桥,桥上有开网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异的亭子,让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谈笑,或留影,流连观照,饱览美景。

九曲桥东,隔水与一堵白粉短墙相望。墙两端了无衔接,形若屏风。但粉墙上开启四只花饰精美的漏窗,墙内墙外空间隔而不断,相互渗透。墙外游人熙熙攘攘,墙内却幽雅宁静,咫尺之间兀自大异其趣。交通情况:由西湖坐船前往。

由于三潭印月的美丽景色,国家将它的形象放在了钱币上。最先是七十年代末的外汇兑换券1元,正面就是翠绿色的三潭印月图案;然后第五套人民币的一元纸币的背面风景也采用了几乎一样的图案——水中的三座石塔。因此,西湖此景的名气大增。

三潭印月
主要由两大景点组成。
一是小瀛洲,它西湖三岛中最大的岛,面积约7万平方米,其中水面积占60%。岛基是明万历年间钱塘县令聂心汤利用疏浚西湖的淤泥堆筑而成的。清代又对其进行了扩建,东西连柳堤,南北建曲桥,形成了今天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格局。周游其间宛若入仙山琼岛,因而称之为小瀛洲。

二是三潭印月的三座石塔。相传苏轼疏浚西湖之后,在湖水深处建成三座瓶形石塔,名为三潭。明令从苏堤到这里的水域不得种植菱芡,以防湖泥淤积。现存的三塔是明天启年间重建的,三塔高约2米,分布呈每边62米的等边三角形。
民间传说,三潭印月是一只大香炉的三只脚,而这只大香炉则倒扣着一条黑鱼精,香炉的三只脚伸出水面就成了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是湖上赏月的极佳去处。每逢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人们在中空的塔内点上蜡烛,洞口蒙上薄纸,烛光外透,这时塔影,云影,月影融成一片,烛光,月光,湖光交相辉映,呈现出“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绮丽景色。三潭印月因此得名。

我心相印亭大家切不要以为是爱侣间俩心相印的意思,“我心相印”是佛教禅语,意为“不必言说,彼此会意”。但话又说回来了,如不是“俩心相印”又何来“不必言说,彼此会意”。

“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一个岛,面积6万平方米,素有小瀛洲之称。四周围是环形堤埂,岛中有湖,水面划为“田”字形,建有一座九转三回、三十个弯的九曲桥,岛上建筑精致,四时花卉扶疏,有“水上仙子”美称。岛南湖面上有三个石塔鼎足而立,塔高2米,球形塔身中空,有五个小圆孔,有“月光映潭,塔分为三”之说。
小瀛洲为浚湖之泥所筑,岛中湖面被桥堤分割成“田”字形,构成湖中有岛,岛中有湖,风光独绝的景观。
三潭印月,花木扶疏,步移景异。以其地处湖中,是领略西湖山光水色的绝妙处,更是观赏苏东坡诗中所说的“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中的“晴光”与“雨色”的最佳处。
湖中三座石塔最初为宋代苏轼所建,苏轼疏浚西湖后,为了不使湖泥再度淤积,在堤外湖水深处立了三座瓶形石塔,名之为“三潭”。
在三潭印月南堤之上,临湖而立。
“我心相印”是佛教语汇,意思为:“不须言,彼此意会”,也即通常所说的“心心相印”之意。亭前有石栏,凭栏了望,湖中三石塔亭亭玉立在眼前,广阔的湖面与远近景色也历历在目。亭柱上悬挂着著名作家周而复写的一副楹联:
山光静对烟波际,
塔影清涵水月间。
有一年,山东的巧匠鲁班,带着他的小妹,路远迢迢到杭州来了。他们到了杭州,便在钱塘门边租了两间铺面房子,挂出“山东鲁氏,铁木石作”的招牌,在杭州收徒弟传手艺。鲁班是个闻名的能工巧匠,他的招牌一挂出,轰动了整个杭州城,赶上门来要学艺的人多得不得了。鲁班挑选了一下,收下了一百八十个心灵手巧的年轻后生做徒弟。使锤的使锤,用斧的用斧,一个个传授起手艺来。鲁班兄妹的手艺巧极了,真是鬼斧神工:斧成的石狗会管门,雕出的木猫会捉老鼠。一百八十个徒弟经他们一指点,个个都成了高手。一天,鲁班兄妹正在细心地给徒弟们传手艺,忽然一阵黑风刮过,顿时天上乌云乱翻。原来是有一个黑鱼精到人间来作崇啦!黑鱼精一头窜到西湖中央,转出一个三百六十丈的深潭潭。它就在深潭潭里安下家,住在那里不走啦。黑鱼精在深潭潭里吹吹气,杭州满城鱼腥臭;黑鱼精在深潭潭里喷喷水,北山南山下暴雨。西湖边的柳树折断了,花朵凋落了;西湖里大水不断往上涨,把整个杭州城都淹没在臭水里了。鲁班哥妹带着一百八十个徒弟,爬上了宝石山。他们朝前面望望,只见一片汪洋,老百姓纷纷逃到西湖四周的山头上。在西湖中央,转着一个老大老大的漩涡,漩涡当中翘起一张很阔很阔的鱼嘴巴,鱼嘴巴里呼呼地往外吐臭气,哗哗地朝上喷黑水。西湖中央那鱼嘴巴越翘越高,慢慢地露出整个大鱼头。鱼头往上一挺,蓦地飞起一朵乌云,黑鱼精踏着乌云,窜上天空去了。乌云在空中飘呀飘呀,飘到宝石山顶上,慢慢降落下来,从乌云里边窜出一个黑黑的后生。黑后生滚动圆鼓鼓的微不豆鸡眼珠,朝鲁妹瞟瞟,问:“哈!漂亮的大姑娘,你做的啥行当?”鲁妹说:“你问姑娘啥行当,姑娘我是个巧工匠。” 黑后生把鲁妹从头看到脚,说:“对了,对了!我看你亮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想必能绫罗绸缎巧剪裁。走,跟我去做新衣吧!”鲁妹摇了摇头。
黑后生又把鲁妹从脚看到头,说:“对了,对了!我看你苗条的身段织巧的手,想必有描龙绣凤的好针线。走,跟我去绣锦吧!”鲁妹还是不理他。黑后生禁不住就伸手来拉鲁妹:“漂亮的大姑娘,不会裁剪不要紧,不会刺绣不要紧,你嫁到我家去,吃不愁,穿不尽,乐得享清福哩。”鲁班一榔头隔开他的手,喝声:“滚开!”黑后生仍旧咧开大嘴,嬉皮笑脸:“我的皮有三尺厚,不怕你的榔头。大姑娘嫁了我,什么都好讲,大姑娘不嫁我,再涨大水漫山岗!”鲁妹心里想:倘若再涨大水,全城人的性命都保不住了。她眼珠儿转两转,便有了办法,对黑后生说:“嫁你不能急,让哥哥先替我办样嫁妆。”黑后生一听开心死了:“好姑娘,我答应。你打算办样啥嫁妆呢?”鲁妹说:“高高山上高高岩,我要叫阿哥把他錾成一只大香炉。“黑后生高兴得拍大腿:”好好好!天上黑鱼王,落凡立朝堂。有你陪嫁的石香炉,正好拿他来收供养。“鲁妹拉过阿哥商量了一阵。鲁班对黑后生说:”你看东是水,西是水,怎么办呢?你先把大水落下去,我才好动手呀。“黑后生张开阔嘴巴一吸,满城的大水竟飞了起来,都倒灌进他的肚皮里去啦。鲁班指着山头的一座悬崖问黑后生:”把这半座山劈下来崭只石香炉,你拿得回去吗?“黑后生哈哈大笑:”只要我抬抬脚,身后就会刮黑风;小小的香炉算得了什么,就是整座山也吸得动!“说完,刮起一阵黑旋风,便随风而去。鲁班兄妹领着一百八十个徒凝,爬到悬崖上,鲁班抡起大榔头,用力砸下了第一锤。鲁班砸一锤,鲁妹砸一锤,徒弟们一个跟着一个,接连砸下一百八十锤。”轰隆“一声,悬崖翻下来了。宝石山上留下一堵峭壁。悬崖真大呀,这边望望白洋洋,那边望望洋洋白,这边人看不见那边人。怎能把他崭成滚圆滚圆的石香炉呢?鲁妹一时也没了主意,徒弟们更是犯了愁。
只有鲁班心中有办法。他站在悬崖当中,朝湖心的深潭潭瞄瞄,估计好大小,就拿起一根长长的绳子来量尺寸。鲁班量好了尺寸,叫妹妹拉紧绳子的另一头,”啪嗒啪嗒“绕着自己跑了一周,鲁妹的脚印子便在悬崖上画了一个圆圈圈。鲁班兄妹先在悬崖上崭个大样,一百八十个徒弟便围成一个圆圈,照着样子往下崭。只听得一片崭石声”叮叮当当“震天响。崭了一天又一天,一共崭了七七四十九天,悬崖不见啦,变成一只顶大顶大的石香炉。在圆鼓鼓的香炉底下,有三只倒竖葫芦形的尖脚。鲁班兄妹指挥徒弟们,在每只尖脚上都崭一个三面透光的圆洞洞来。大石香炉崭成了。黑后生也领着花轿,吹吹打打到宝石山下抬新娘子来啦。鲁班朝黑后生说:”别忙,你先把嫁妆搬去摆设起来,等我妹妹回家去梳妆打扮好了再上轿。黑后生高兴死了,一个转身就往山下跑。他身后卷起的旋风,竟把那么大、那么重的石香炉“骨碌碌”吸在后面跟着他滚去。黑后生跑呀跑呀,跑到西湖中央,变条大黑鱼,一头钻进深潭潭里去了。石香炉滚呀滚呀,滚到西湖中央,在深潭潭高旁边的斜面一滑,“拍得”一下子倒覆过来,把深潭潭罩得严严实实,不留一丝缝隙。黑鱼精被罩在石香炉下面,闷得透不过气恭喜发财;往上顶顶,石香炉动也不动;想刮一阵风,又转不开身子,没办法,只好死命往下钻,石香炉也越往下陷。杭州城的众百姓,得知鲁班兄妹在镇伏黑鱼精,都争先恐后地赶到西湖来看热闹,真是从从称心,个个叫好呀。黑鱼精终于闷死在西湖底下了,石香炉也深深地陷在湖底的烂泥里,只在湖面上露出三只葫芦形的香炉脚尖。晚上,鲁班兄妹领头划船到湖中央去,在石香炉脚上那三面透光的圆洞洞里点起烛火,让大家彻夜在湖上歌舞狂欢,庆贺镇伏黑鱼精的胜利。除掉了黑鱼精,西湖里的水又变得清清的了。人们在湖上划船打鱼,在西湖四周栽花植树,西湖景织一天比一天更加美丽起来。从此,每年中秋节夜晚,湖中央那石香炉的三只脚里边便点起烛火,烛火映在湖里,现出好几个月影来。这个地方就被人们叫做“三潭印月”。
碧波粼粼的西子湖上,立着三座石塔。远远望去,宛如玉石雕成,这就是“三潭印月”的三潭。
三座石塔,呈三角形排列。形状都是葫芦形。
塔尖是一个玲珑剔透的宝顶,犹如一座小小的佛牙塔,但又与佛牙塔不尽相同。佛牙塔是佛教的典型建筑,但在这里,它已被赋予民间艺术的美感,将其底座变形,与塔身连成一体,使人分不清这究竟是一件单独的艺术品,还是某个建筑物的一部分。
塔身不仅是一个镂空的石球,球上凿出三个圆圆的洞口,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石球,就变成一个朴素而精巧的艺术建筑了。假如你驾起一叶小舟,摇到塔边,通过一个洞口望去,就“以一管而窥青天”。所以,每年中秋,人们总是在石塔里点起火,再在圆洞上蒙上薄薄的白纸。皓月当空之时,熊熊火光,透过白纸,投印在湖面上,十五个闪烁的玉盘,再加上月宫仙子的倒影,十六个月亮凌然于碧水之上,飘荡于波光之间。此情此景,真令人叹为观止。
塔基是一个圆形石盘,托住了石塔,犹如圆河擎玉藉,微风浪里,婷婷玉立。其实,据说圆盘之下还有一根石柱,直插湖底。但因为湖水刚好没住石柱,使石塔犹如浮在水面上一样,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虽说三座石塔形状一样,但由于远近排列的层次不同,仍然不使人感到呆板,反而更富有诗一般的意境。
看,碧波荡漾,群山环抱,三座石塔独立湖心,仙山奇岛乎?海市蜃楼乎?建筑艺术的美加上环境的美,引起人们多少对三潭的遐想!
呵,三潭印月,月印三潭,建筑艺术的美,浪漫主义的美,一切美在这里聚集,融为一体……
西湖

“水光潋滟晴放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墨总相宜。”这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观赏西湖之后,对西湖精彩的描述,他把西湖比作一位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美女,一位具有东方魅力的美女――西施。
西湖又名西子湖,位于“人间天堂”的杭州。一年四季风景各异,魅力独具,具有典型的东方女性之美。特别是早春时节,西湖如梦初醒,妩媚迷人。
西湖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加之白堤、苏堤的分割,很有东方美学风格。西湖由于地质方面的原因,西湖水不象其它湖泊那样清澈透明,而是半透明,水光潋滟,山色空蒙,非常含蓄朦胧,具有东方的闲适含蓄之美,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情趣。
西湖的主要景点有:苏堤春晓、柳浪闻莺、双峰插云、花港观鱼、曲院风荷、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南屏晚钟、雷锋夕照、断桥残雪等,号称“西湖十景”。
在公园码头可乘船前往湖中三岛。湖心亭居西湖中央,在亭中极目四眺,湖上风光一览无遗。
苏堤是贯穿西湖南北景区的通道。公元1089年北宋诗人苏东坡曾主持疏浚西湖工程,用湖泥葑草筑成此堤,称“苏堤”。“苏堤十里柳丝垂”,有“六桥烟柳”一景,晴日娇媚,雨天幻奇,六桥弥漫于云水之间。“苏堤春晓”是西湖十景之首,早春时节来堤赏景,可见西湖如梦初醒,妩媚迷人,构成一幅绝妙的山水画。
“柳浪闻莺”原是南宋皇家御花园,园内春柳成行,黄莺在柳叶间穿梭,闻其声而不见其影,意境无穷。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宋朝诗人范成大描写西湖荷花的诗。每当夏季来临,轻风拂来,那荷叶便摇摇曳曳,婀娜多姿,给人美的享受。“曲院风荷”是西湖十景之一,夏日在西湖观赏荷花,意味无穷,惬意非常。
在“花港观鱼”你可以领略“花著鱼身鱼嘬花”的诗情画意。
“平湖秋月”和“断桥残雪”都在白堤上,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任过刺史,对西湖进行过治理,后人为纪念他,称为白堤。白居易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写的就是此堤。“平湖秋月”三面临水,楼前水面筑平台,每当中秋月夜,湖平如镜,清辉万顷,可坐平台赏月品茶,兴趣无穷。“断桥残雪”在白堤东端,民间故事《白蛇传》中白娘子和许仙就在此断桥相会。
“三潭印月”在湖心亭南,是一处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胜境。月夜泛舟,可见“月光映潭,影分为三”,三潭印月名出于此。
南山路向东行,不远有净慈寺,为西湖四大古刹之一,传说济公在此修行。“南屏晚钟”碑亭在净慈寺前,寺里有铜钟,钟声洪亮悠远,数里可闻。以前有首歌:“南屏晚钟,随风飘送……”写的可能就是这里。
在净慈寺前的雷锋山上原有雷锋塔,已于1924年倒塌,留有“雷锋夕照”景名。
在洪春桥畔可见“双峰插云”碑亭。在云雾缭绕之际,从此亭远眺南、北两高峰,双插云端,气象万千。
冬天西湖也并不寂寞,一片片迎寒怒放的梅花竞相开放,繁花簇拥,层层叠叠,云蒸霞蔚,如霞光耀眼,极富火热的青春气息,轻风拂过, 一片香海。尤如一位热情奔放朝气溢发的青春少女。
美丽的西湖曾引来无数名人、英雄。唐代以来,名臣李泌、诗人白居易、文学家苏东坡在此为官;北宋的诗人林和靖在此隐居,植梅放鹤,有“梅妻鹤子”之说;家户喻晓充满智慧的济公,书画家李叔同都在此修过行;民族英雄岳飞长眠于此和大奸臣秦桧也埋在这里,在地下还是一对死对头。
西湖美!游西湖可享受“人间天堂”之乐。

『肆』 三潭印月的历代说法


关于三潭印月的“印月”几种说法:
一种是《西湖志》所说:“月光映潭,分塔为三,故有三潭印月之目。”
另一种是画家所绘,画3个小石塔,各悬一月影于中,基本上跟上说相同。
再一种认为因每塔有5个小圆孔,若在每个小孔中点上灯烛,洞口蒙一层薄纸,共得15个月亮,湖中倒影15个,再加上天空一轮皓月和倒映在湖面的一轮圆月,可看到32个月亮,若是加上心中之月,总共是33个月亮。
还有一种是清代陆次云在《湖壖杂记》中所载:
顺治壬辰(公元1652年)春,偶同王子古直登教场山绝顶,下盼湖中有三大圆晕见于放生池之左侧。询之山僧,僧曰:“此所谓三潭印月也。”因悟印月之说,谓其似月而非真月,向之画工大误矣。
前面四种说法可分两类:
一类是说所印者乃真月
一类是说所印者乃假月。
绿岛凝翠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钱塘县令聂心汤取湖中葑泥在岛周围筑堤坝,初成湖中湖,作为放生之所。又在岛南湖中,原苏轼立塔处重新建造三座较大的瓶形石塔,清初岛上又加营建筑曲桥,堂轩,沿内湖环植木芙蓉,复经清光绪间退休将领彭玉麟在此营造别墅,小瀛洲初具风貌。素以“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水上园林而著称。洲上有遥碧廊、九曲桥、九狮石、竹径通幽、万字亭,岛中有东郎亭、迎翠轩、花鸟厅、御碑亭、我心相印亭,亦仙也、闲放台、先贤祠。亭、榭、楼、台,石桥曲折有致,漏窗空灵深远,花木扶疏,倒影迷离,置身其间,有一步一景,步移景异之趣。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当时的浙江总督李卫在此苦心经营,大兴土木,建亭台楼阁,植奇花异草,使小瀛洲成为一处多姿多彩的江南水上园林。当时的西湖十八景之一“鱼沼秋蓉”就在此地。
湖滨信步,花木扶疏,步移景异。此地地处西湖水域之中,是领略西湖山光水色的绝妙处,更是观赏苏轼诗中所说的“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中的西湖新十景之四“湖滨晴雨”的最佳处。 传说三潭印月是一只大香炉的三只脚,而这只大香炉则倒扣着一条黑鱼精,香炉的三只脚伸出水面就成了三潭印月。但这一传说却有两个版本。
鲁小妹智斗黑鱼精
西湖里有三座石塔,象三个宝葫芦一样,长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每到中秋之夜,明月当空,人们喜欢在石塔的圆洞里点上灯烛,把洞口糊上薄纸,水里就会映出好多小月亮,月照塔,塔映月,景色十分绮丽。那就是有名的“三潭印月”。
那么,这三座石塔是哪里来的呢?
有一年,山东的能工巧匠鲁班带着他的小妹,到杭州来。他们在钱塘门边租了两间铺面,挂出“山东鲁氏,铁木石作”的招牌。招牌刚刚挂出,上门拜师的人就络绎不绝。鲁班挑挑拣拣,把一百八十个心灵手巧的年轻后生收下作为徒弟。
鲁班兄妹的手艺好极了,真是鬼斧神工:凿成的石狗会看门,雕出的木猫会捕鼠。一百八十个徒弟经他们一指点,个个都成了高手。一天,鲁班兄妹正在细心给徒弟们教手艺,忽然刮来一阵大风,顿时天上乌云翻滚,原来有一只黑鱼精到人间来作祟。黑鱼精一头钻进西湖中央,钻出一个三百六十丈的深潭。它在潭里吹吹气,杭州城里就满城的鱼腥臭;它在潭里喷喷水,北山南山下暴雨。就在这一天,湖边的杨柳折断了,花朵凋谢了,大水不断往上涨。
鲁班兄妹带着一百八十个徒弟,一起爬上宝石山。他们朝山下望望,只见一片汪洋,全城的房屋都浸泡在臭水里,男女老少四散奔逃。湖中央,有一个好大好大的漩涡,漩涡当中翘起一只很阔很阔的鱼嘴巴,鱼嘴巴越翘越高,慢慢地露出整个鱼头,鱼头往上一挺,飞起一片乌云,乌云飘飘摇摇落到宝石山顶上,云头落下一个又黑又丑的后生。
黑后生转动着圆鼓鼓的斗鸡眼珠,朝鲁妹瞟瞟:“哈哈,漂亮的大姑娘,你做的啥行当?”鲁妹说:“姑娘我是能工巧匠。”黑后生把鲁妹从头看到脚:“对了,我看你亮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想必会绫罗绸缎巧裁剪。走,跟我去做新衣裳。”鲁妹理也不理他。黑后生把鲁妹从头看到脚:“对了,我看你苗条身材纤巧的手,想必有描龙绣风的好针线。走,跟我去绣棉被。”鲁妹厌恶地别转头。
黑后生猜来猜去猜不着,心里想了想,眯起眼睛说:“漂亮的大姑娘,不会裁剪不要紧,不会刺绣没关系,你嫁到我家去,山珍海味吃不完,乐得享清福。”说着,伸手拉鲁妹。鲁班一榔头隔开他的手,喝道:“滚开!”黑后生仍旧咧着大嘴,嬉皮笑脸:“我的皮有三尺厚,不怕你的榔头!大姑娘嫁给了我,什么都好说,要是不嫁,再涨大水漫山冈。”
鲁妹心里想,倘若再涨水,全城百姓的性命都保不住。她眼珠儿一转,有办法了。对黑后生说:“嫁给你不能急,让阿哥先给我办样嫁妆。”黑后生一听,开心了:“好姑娘,我答应。你打算办什么嫁妆?”“高高山上高高岩,我要阿哥把它凿成一只大香炉。”黑后生高兴地拍大腿:“好好好,天上黑鱼王,下凡立庙堂。有个你陪嫁的石香炉,正好拿它来收供养。”
鲁妹拉过阿哥商量了一阵。鲁班对黑后生说:“东是水,西是水,怎么办?你先把水退下去。”黑后生张开阔嘴巴一吸,满城的水都倒灌进他的肚皮里去了。鲁班指着山上一块悬崖问后生:“你看,把这半座山劈下来作石香炉怎么样?”“好哩,好哩,大舅子,你快凿,凿得越大越风光。”“香炉大,香炉高,重重的香炉你怎么搬呢?”“喏喏喏,只要我抬抬脚,身后就会刮黑风。小小的石香炉算什么,就是一座山我也吸得动。”
等到避在山上的人都回家去了。鲁班他们就爬上那倒挂的悬崖。鲁班轮起大榔头,在悬崖上砸一锤,他的一百八十个徒弟,跟着砸一百八十锤。“轰隆”一声,悬崖翻下来了。——从此,西湖边的宝石山上就留下一道峭壁。
这块悬崖真大。这边望望白洋洋,那边望望洋洋白,怎么把它凿成滚圆滚圆的石香炉呢?鲁班朝湖心的深潭望望,估计好大小,就捏根长绳子,站在这块悬崖当中,叫妹妹拉紧绳子的另一头,“啪嗒啪嗒”跑两步。鲁妹的脚印就在悬崖上画了一个圈。鲁班先凿了一个大样,一百八十个徒弟按照样子凿。凿了一天又一天,七七四十九天,这块悬崖变成了一只很大很大的石香炉。圆鼓鼓的香炉底下,有三只倒竖葫芦形的尖脚,尖脚上,都有三面透光的圆洞。
石香炉凿成了,鲁班朝黑后生说:“你看,我妹妹的嫁妆已经做好了,现在,就请你搬下湖。”黑后生急着要新娘子。鲁班说:“别忙!你先把嫁妆搬下去摆起来,再打发花轿来抬。”黑后生高兴死了,一个转身就往山下跑,他卷起旋风,竟然把那么大的石香炉骨碌碌吸得向后滚。黑后生跑呀跑呀,跑到湖中央,就变成黑鱼,钻进深潭,石香炉滚呀滚呀,滚到湖中央,在深潭边的斜面一滑,“啪”一声倒覆过来,把深潭罩得严严实实,不留一丝缝隙。
黑鱼精被罩在石香炉下,闷得透不过气来,往上顶顶,石香炉动也不动,想刮阵风,又转不开身子,没办法,只好死命往下钻,它越往下,石香炉就越往下陷……黑鱼精终于闷死了,石香炉也陷在湖底的烂泥里,只在湖面上露出三只葫芦形的脚。
这便是“三潭印月”三个石塔的由来。
观音平祸降鱼精
很早以前,一条千年黑鱼精逃出龙宫,闯到钱塘江里,兴妖作怪。从此以后,钱塘江两岸常常闹水灾,堤岸被冲倒,稻田被淹没,害得老百姓叫苦连天。
一天,黑鱼精变成一个黑大汉,到杭州城隍庙来玩耍。他走到望江桥边,忽然闻到一股香气,回头一看,桥边有个点心摊,一个老太婆身穿白衣白裙,在卖馄饨面,热气腾腾,香气扑鼻。黑鱼精赶路赶得吃力了,一口气吃了五碗馄饨面。一霎时,黑鱼精肚皮痛得大喊大叫,趴在地上打了十八个滚,“哗”地一声,吃下去的馄饨面都吐了出来。老太婆拿起拂尘朝地上一拂,馄饨面变成了一根铁锁链,把黑鱼精锁牢了。原来,这个老太婆是观音娘娘的化身。
观音娘娘把黑鱼精带到大井巷里,将它镇在大井底下。黑鱼精向菩萨求情,观音娘娘说:“你为非作歹,祸害百姓,若要出来,除非井头现天光。”原来这大井与别的露天井不同,是围在房子里的内井,终年见不到阳光。谁知有一年,杭州来了个新知府,夜里巡视街坊,提灯在大井巷里走,灯光照到了大井上。只听井底下“轰隆”一声闻响,黑鱼精挣脱了铁锁链,逃出大井,头也不回的就窜到了西湖里。
黑鱼精怕观音娘娘再来收拾它,就在西湖中央钻了个三百六十丈的深潭,平时躲在深潭里睡懒觉,只要到了午时三刻,肚皮饿了,就从深潭里翻身出来找东西吃。每到这时候,湖面掀起层层波浪,湖心旋涡滚滚,渔船、游船、货船躲避不及,有的被浪头打翻,有的被旋涡卷沉,船里的人被黑鱼精吞进肚里,当了点心。从此,那些捕鱼的渔民、划船的船民,都吓得不敢下湖了。
一天,观音娘娘从蓬莱仙岛回南海,路过西湖上空,见湖面上突然升起一片乌云,湖水翻滚,波浪汹涌。按下云头一看,才知道是黑鱼精逃出了大井,在西湖里兴风作浪。观音娘娘便来到上天竺寺,向如来佛借来供桌前的一只香炉。这时候,黑鱼精正好窜出湖面,张开巨嘴,口喷白沫,寻找食物。观音娘娘随手地起香炉,对准黑鱼精头上压去。黑鱼精见头顶上落下个东西来,抬头一看,见是白衣白裙的观音菩萨,吓得连忙钻入潭底。香炉在空中射出万道金光,越变越大,只听得一声巨响,香炉口朝下罩住了潭口,把黑鱼精镇压在西湖底下,永远出不来了。只有三只香炉脚露出在湖面上。
据说,三潭印月的三座石塔,就是香炉的三只脚。又因为香炉里的一炉香灰倒翻在西湖里,从此,西湖泥都成了香灰泥。 主要景致
(1)瀛洲岛
它是西湖三岛中最大的岛,面积约七公顷,其中水面积占60%。岛基是明万历年间钱塘县令聂心汤利用疏浚西湖的淤泥堆筑而成的,岛中湖面被桥堤分割成“田”字形,构成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清代又对其进行了扩建,东西连柳堤,南北建曲桥,形成了今天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格局。
(2)我心相印亭
“我心相印”是佛教禅语,大家切不要以为是情侣间俩心相印的意思,原来的意思为:“不须言,彼此意会”,也即通常所说的“心心相印”之意。但话又说回来了,如不是“俩心相印”又何来“不必言说,彼此会意”呢。亭前有石栏,凭栏瞭望,湖中三石塔亭亭玉立在眼前,广阔的湖面与远近景色也历历在目。
(3)九狮石
先贤祠之前,九曲桥畔,正面一块大石,名“九狮石”上有九只形态各异的狮子, 有的形似。有的神似,很有意趣。两边各有一亭,右面一亭为三角亭,造形别致,名开网亭,取开网放生之意;左面一亭为四角亭,名“亭亭亭”,取明代聂大年诗“三塔亭亭引碧流”之句。
(4)竹径通幽
过三亭往右,一堵矮墙,墙上4个嵌花漏窗,中间一个月门,将墙后景色遮隔起来, 但遮而不断,隔而不绝,透过漏窗,墙外千竿翠竹,自有画意。游人想探个究竟,可自月门步入佳境。因此月门之上清康有为题“竹径通幽”。
(5)先贤祠
游人自湖滨趁船至“小瀛洲”登岸,迎面一座建筑,原是“浙江先贤祠”,奉祀黄宗羲、吕留良、杭世俊等人。
(6)李卫祠 大致范围包括小瀛洲及其南侧局部湖面暨三座瓶状石塔,以赏月和水上园林著称。 (1)石塔始建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苏轼浚湖筑堤期间,所在位置不是今天三塔的位置。
南宋咸淳《临安志》卷三十六:“西湖三潭,土人相传,云在湖中”。
清雍正《西湖志》卷三:“东坡留意西湖,极力浚复,在湖中立塔以为标表,著令塔以内不许侵为菱荡。旧有石塔三,土人呼为三塔基。南宋旧图,从南数,湖中对第三桥之左为一塔,第四桥之左为一塔,第五桥之右为一塔。”
(2)小瀛洲前身为水心保宁寺,也称湖心寺,北宋时为湖上赏月佳处。
明《西湖游览志》卷二:“国朝弘治间,按察司佥事阴子淑为诸生时,曾游入寺,廉得众僧之奸。及为秉宪,甚厉,时寺僧倚怙镇守中官,见任官长及卿士大夫以酒肴人游寺者,杜门不容,阴乃发其奸事,立毁之,并去其塔。”
清《湖山便览》卷三:“万历三十五年,钱塘令聂心汤请于水利道王道显,用苏公法卷取葑泥,绕滩筑埂,成湖中之湖,以为放生之所,又于旧寺基建德生堂。三十九年,令杨万里继筑外埂,至四十八年而规制尽善,遂以德生堂增葺为寺,复旧湖心寺额。池外造小石塔三座,谓之三潭。”
(3)明末清初,湖心寺再毁,后李卫主持修建。
清《湖山便览》卷三:“国朝雍正五年重建。前接三潭印月亭,后为曲桥,三折而人,为轩三楹,又接平桥,为敞堂,进为层楼,环池植木芙蓉,花时烂若锦绣。增修十八景所称‘鱼沼秋蓉’谓此。”
清雍正《西湖志》卷三:“池上构亭,恭悬御书匾额,复建小亭于池北,以奉御碑。内置高轩杰阁,平桥三折而人,空明窅映,俨然湖中之湖。” 建国后,这里经历了风雨的洗礼。
《西湖风景园林——1949至1989》:三潭印月,解放初,东北面、东面和西南面都有游船埠头。一上东北角埠头,就有‘小瀛洲’石牌坊、浙江先贤祠等。先贤祠前有九狮石立于桥旁水际。过小瀛洲牌坊顺桥前进,有‘开网亭’、‘亭亭亭’,再西有 卍字亭。亭对面横着花墙,中开洞门,门额为康有为题字‘竹径通幽’。进圆洞门通‘闲放台’、‘一寄楼’。 沿花墙前园路再西过桥,即人称岛中有岛的三潭印月中心点。这里有亭建在十字路口,石柱上刻有日伪时期杭州市长的题联,亭西原有关帝庙(即永明禅院)等。再西过桥即‘三潭印月’碑亭,过碑亭即‘我心相印’亭,亭前湖面上有三座石塔,取鼎足之势。”
1953~1955年,采用竹笼灌石填基,拓宽湖岸,驳自然式湖坎,在关帝庙前辟建金鱼池。1958年,因台风侵袭,柱架倾颓,拆除已霉烂无法修理的卍字亭,并在亭基上改置花坛。1959年改建浙江先贤词,拆去三面砖墙,建成回廊,设置靠背坐凳。拆除关帝庙,新建“迎翠轩”、“花鸟厅”,开设商店、茶室和接待室,填平迎翠轩前金鱼池,扩大为草地。凿去十字路口亭柱上日伪市长的题字,改建“我心相印”亭。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小瀛洲石牌坊被砸毁,闲放台关闭,30多个观赏荷花的品种散失殆尽,杂草湮塞,景色凋零。
1971年,改建九曲桥桥面,石柱改用钢筋混凝土,原有木栏杆改用钢管,并将桥面升高20厘米左右。
1972年,在原浙江先贤祠北添建水泥平台,兼作游船埠头之用。
1973~1977年,岛内、外湖岸,砌成自然式叠石,补植花木,改铺石板园路。东北角新建“皱月廊”,大修“闲放台”等园林建筑与生产用房。
1979—1982年,翻造“竹径通幽”花墙,恢复拆去多年的“扇面亭”,改建“我心相印”亭,移去亭前游船埠头,迁至“扇面亭”近旁,亭前增铺石板平台,镂花栏杆。从岛外运进大量土方填高地面,全岛平均增高50厘米左右,改变原先低湿状况。
1983—1984年,改建和添建岛上公共厕所等设施。
1985年,开始整修花鸟厅、回廊、铺设电缆,添加园灯。

『伍』 要“花摇印月影,春风剪菱窗”的原诗,是一首很唯美的现代人作的诗,求解!

应该是这个了

[by:栗清商]

[00:04.00]歌手名:檀烧
[00:07.00]歌曲名:月舞云袖
[00:11.00]月舞云袖
[00:15.00]作曲:千草仙
[00:19.00]作词:荀夜羽
[00:23.00]演唱:檀烧
[00:26.00]松墨初上
[00:28.00]笔落纸签若雪我写满了袭香
[00:33.00]小篆字两行
[00:35.50]成双花前影月下恰正逢西厢
[00:40.00]笑说我落笔匆忙 双字人对望
[00:46.00]分立两厢 却夜凉
[00:52.75]书翻下章
[00:55.00]题花摇印月影 春风剪菱窗
[01:00.20]今夜天心月圆
[01:01.80]更须壶煮酒青梅琥珀光
[01:06.75]熏风满帘渡玉兰香
[01:09.85]耳畔轻声唱
[01:13.14]把酒临风 醉又何妨
[01:20.00]云袖舞月光 何作沉璧湖心晃
[01:26.65]暗来水殿凉 并举风荷香
[01:33.50]南燕总北往 无论去何方
[01:36.20]我直陪身旁
[01:39.90]唱尽春光 何偏去唱
[01:43.50]离伤
[01:44.50]
[01:47.50](Music)
[01:58.50]Lrc Made By 栗清商
[02:08.50]
[02:16.50]醉卧雕龙舫
[02:18.75]明朝千里别今夜还身旁
[02:23.20]想说能忘
[02:25.00]却道何解忧还需玉琼浆
[02:29.75]清风徐来秋千荡 酣梦恰此时光
[02:36.70]掬水碎月 只贪微凉
[02:43.00]切莫悲离伤
[02:45.00]折柳送别换做今宵痛饮场
[02:50.00]夜还长
[02:52.00]露华正浓只笼袖月光
[02:56.50]何日再见也思量 只想对清唱
[03:02.60]红线绕指 莫失莫忘
[03:10.00]云袖舞月光 何作沉璧湖心晃
[03:16.75]暗来水殿凉 并举风荷香
[03:23.60]南燕总北往 无论去何方
[03:26.50]我直陪身旁
[03:30.10]唱尽春光 何偏去唱
[03:33.62]离伤
[03:36.60]早知心会伤 别何必怨
[03:40.00]洛阳
[03:43.50]云袖舞月光 何作沉璧湖心晃
[03:50.00]暗来水殿凉 并举风荷香
[03:56.75]南燕总北往 无论去何方
[04:00.00]我会等地方
[04:03.75]有方向 风吹方向
[04:06.50]遥望

『陆』 杭州荷花几月开有详细介绍吗

杭州荷花几月开?

杭州荷花几月开?杭州荷花什么时候开?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到了杭州除了要看雷峰塔,到断桥边,游西湖,千万不要错过杭州荷花节。

杭州荷花什么时候开?在《爱莲说》中对荷花有这样的描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在荷花盛开的季节,去看那盛开在水面的一大片荷花,是最美不过的事了。杭州荷花开了吗?漫步杭州西湖赏赏荷花无疑是件美妙的事。

杭州荷花节在哪举行呢?

杭州荷花什么时候开?杭州荷花节举行的地点就在杭州最著名的景点,西湖。自古以来,杭州西湖就是我国著名的赏荷胜地。南宋诗人曾有诗赞誉西湖荷花:“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每到荷花盛开的季节,西湖就成了荷花的世界。而在西湖八景中就有曲院风荷之一景点。

关于杭州荷花节的交通路线:

如果您想去主会场之一的曲院风荷:

1、乘公交K7路至岳王庙下车,从北端的曲院风荷进入杨公堤游览,沿途游金沙港、花圃、茅家埠、乌龟谭、浴鹄湾、花港观鱼等景观;

2、乘公交车K4路至苏堤下车,从南端的原西山路上的花港观鱼进入杨公堤游览。

3、乘28/K28、82/K82、15/K15路到曲院风荷站下。

如果您要去杭州西湖荷花节主会场的郭庄:

乘游1线、游2线、游泳池线,均可至杭州花圃下车,即至郭庄。乘机7路公交车至岳坟,亦可从曲院风荷至郭庄。

杭州荷花什么时候开?杭州荷花节什么时候举行呢?

杭州荷花节举办日期:

6月24日—8月

杭州荷花开了吗?在最美丽的季节是天气最热的时候,每年7月初至9月初,是杭州西湖荷花盛开的季节,也是观赏荷花的最佳时机。

杭州荷花什么时候开?6月到8月会是个赏荷花不错的日子。也许有人会问,西湖那么大,哪里才是最佳的观赏荷花的地点呢?别着急,让小编一一为你道来2014年杭州荷花节观赏地点。西湖荷花分为13个区块,相对比较密集的是在后孤山、平湖秋月和北山路。荷花艺术节设有主会场和分会场,主会场设在曲院风荷和郭庄,另有植物园、三潭印月和虎跑公园等3个分会场。其中,曲院风荷的荷花最为著名。曲院风荷位于西湖西侧,岳飞庙前,是西湖十景中唯一以荷命名的景点,理所当然成为西湖夏季观荷的最佳去处。曲院风荷里有各种各样的荷花的介绍,当荷花盛开的季节来到,这里是一个美丽的天堂。风荷景区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水面上还有造型各异的小桥,游客可以在小桥上穿行,漫步于荷花的世界。

杭州荷花节门票价格多少钱呢?

杭州荷花节门票:

为5元

杭州荷花节门票价格可谓是相当便宜,杭州荷花开了的时候,大家花5元就可以近距离观赏到美丽的荷花,何乐而不为呢。

杭州荷花开了,杭州荷花节期间有什么活动举行吗?

除了赏荷花外,游客还可以参与到荷花节的其他活动中来,品美食,听戏曲等。杭州荷花节活动包括:赏荷花、采莲蓬、剥莲子、做荷花餐、听民间戏曲、放荷花灯祈福、荷花交易会、西湖荷花小姐摄影模特大赛、中国荷花品种展览会等。

杭州荷花节期间,西湖边会展出了上百个个品种的荷花、睡莲,遍布整个西湖景区,让你大饱眼福。

以上仅供参考

『柒』 我国的十大看荷花的景点在哪

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苏堤春晓 苏堤全长三公里,是北宋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空出的泥构筑而成的。故名之以“苏堤”。 早春四月,迎着熹微晨光,沿修长的湖堤漫步,但觉轻风徐来,十里垂柳飘忽。在轻烟薄雾中,灼灼红桃含露开放,宛若喷霞,景色着实娇媚迷人,而当春雨霏霏,透过袅娜柳丝眺望西湖,但见薄霭弥漫,渐远渐淡,景色更是奇幻诱人,被人称为“六桥烟柳”。苏堤连接了南山和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且花木一年四季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如诗若画的迷人风光,成了人们长年游玩的好地方。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柳浪闻莺柳浪闻莺前身是南宋的皇家花园--聚景园。解放后经整修,已扩建成为占地三百多亩的大型公园。这里以柳叶葱葱,莺声婉转而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春天的花园柳树荫荫,枝枝翠柳婀娜多姿,有些随风摇曳,更有临湖而植者,枝叶俯垂水面,远望如少女浣纱的“浣纱柳”。步履其间,浓荫深处的柳树给人以阵阵思绪,悦耳的莺啼声更是撩人遐想。柳浪闻莺现共分三组园景,即闻莺馆、友谊园和聚景园。这里引进了一批日本樱花、草坪,使园内景色越具诱人之处,以景寓意,情景交融,别有一番情趣。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花港观鱼 “卢园”是南宋内侍卢允升的私人花园,因其处有清溪自花家山流下,故名“花港”,花港观鱼,与苏堤前接,西山在北为其护屏,还有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两面镶着翡翠框架的镜子分嵌左右,全园分为鱼池古迹、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丛林区、芍药圃等七个景区。公园中部的南端是最吸引人的地方-红鱼池。池中满蓄金鳞红鲤,池畔花木扶疏。游人投饵,群鱼争食,有声有色,赏心悦目。现公园的主景区为牡丹园,用牡丹、湖石等组成,小径迂回,布置紧凑有致。仲春时节,站在耸峙高处的牡丹亭向下俯视,但见大大小小的花坛间红夹绿,那灿若云锦的牡丹花千姿百态,斗奇竞妍,令人流连忘返。不久将再辟芍药圃,与牡丹亭相媲美。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在灵隐路洪春桥畔,据说南宋时有一处官家酿酒作坊,坊内与金沙涧相通的池塘种满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风吹拂,荷香与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们称之为“曲院荷风”。旧时的曲院风荷,仅一碑一亭半亩地,局促于西里湖一隅,颇有些名不副实。清康熙年间,在苏堤跨虹桥畔的岳湖种荷花,并建亭立碑,题为“曲院风荷”,此景遂复。今天的“曲院风荷”仍以荷花为主景,建有五个荷花池,分别栽植红莲、粉莲、白莲以及重瓣的“重台”等多种品种。全园又分为岳湖、竹素园、风荷、曲院、滨湖密林等5个景区。每当夏日,荷花开放,满眼翠盖红妆,香飘数里,池和池之间筑小桥相连,便于游人流连观赏,可以领略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迷人景色。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双峰插云 在洪春桥畔。双峰即南高峰、北高峰,分别位于西湖之西南、西北。南高峰海拔256.9米,北高峰海拔355米。两峰遥相对峙,绵延相距十余里。旧时人们游湖多在春秋两季,每当欲雨未雨时,从湖上眺望南、北两高峰,但见云雾袅绕,双峰时隐时现,时露双尖,宛如峰插云霄,自然风光异常优美,峰势高峻磅礴,晴雨晨昏不同,尤在雨后或阴翳多云天气,彩云、白云或浓或淡,忽缠忽遮,是云是山,一片朦胧。如一幅壮观的水墨淋漓而浓淡有致的山水画卷展现在面前,气象万千,景观十分吸引人,便定为“西湖十景”之一,名两峰插云。后“两峰”改为“双峰”,从此这湖中之景便成为陆上之景。南高峰“揽长江若带,俯平湖如杯”北高峰称“钱塘之柱”,山间林木苍翠,有石磴数百级,曲折盘上山顶。张岱《西湖十景两(双)峰插云》: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位于西湖中部偏南,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它是由三座葫芦形石塔和“小瀛洲”两个部分组成。岛是明万历年间用疏浚的湖泥堆积而成,岛外又筑有环表堤埂,堤岛之间由九转三回、三十个弯的曲桥相连,构成了一个湖中岛、岛中湖的胜似仙境的著名旅游胜地,其湖岸垂柳拂波,水面亭榭倒影;园林富于空间层次变化,造成“湖中湖”、“岛中岛”、“园中园”的境界。是我国水上景园的典范,古代园林艺术的精品,中秋之时,在塔中置灯烛,洞口蒙以薄纸,灯光外透,月光、灯光、湖光,月影、塔影、云影溶成一片,恍惚迷离,说不尽的诗情画意。登上小瀛洲,一路更有九曲桥、九狮石、开网亭、亭亭亭、“竹径通幽”、木香榭、迎翠轩、花鸟厅等,最后是我心相印这亭。这些建筑错落布置,极尽巧思,一路游赏,意趣无穷。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位于白堤西端,濒临外西湖,此地商阁凌波,绮窗俯水,平台宽方,视野开阔,中秋之夜,月白风清,湖水盈盈,坐在平台茶座上,仰看天上月轮当空,俯视湖中月影倒映,天上、湖中两圆月,交相辉映,有使人如入方寒宫之感。所以前人题有“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的楹联。而且假山叠起,四季花木,构成一处诗趣盎然的游览胜景。更令人寻访和体味的是其丰富的历史古迹和文化底蕴,令人想到南宋的望月亭,明代的龙王祠,和清初的御书楼。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雷峰夕照 位于西湖南岸夕照山上的雷峰塔,相传为吴越王为庆黄妃得子而建的,故初名“黄妃塔”。但民间因塔在雷峰,均呼之为雷峰塔。塔共七层,重檐飞栋,窗户洞达,十分壮观。旧时雷峰塔与保叔塔,一南一北,隔湖相对,有“雷峰如老纳,保叔如美人”之誉。每当夕阳西下,塔影横空,别有一番景色,故被称为“雷峰夕照”。至明嘉靖年间,塔外部楼廊被倭寇烧毁。塔基砖被迷信者盗窃,致使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五倾圮。今政府批准复建。清人许承祖曾作诗云:“黄妃古塔势穹窿,苍翠藤萝兀倚空。奇景那知缘劫火,弧峰斜映夕阳红。”将重现雷峰塔与保叔塔隔湖对峙的景观。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南屏晚钟 南屏山横亘于西湖南岸,山上林木苍翠,秀石玲珑。山上有一净慈寺,位于西湖南岸南屏山慧日峰下,吴越始建,称“永明禅院”,饱经沧桑。寺内有宗镜堂、慧日阁、济祖殿、运木井等古迹,山门前有放生池。寺院原有铜钟一口,每天傍晚,深沉、浑厚的钟声在苍烟暮霭中回响,山回谷鸣,发人悠远的沉思,“南屏晚钟”因此得名。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刹兴教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营,晨钟暮鼓,香烟烛光,南屏山从此添了“佛国山”的别称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介绍--断桥残雪 西湖雪景,历来受人称颂。“断桥残雪”的意境尤为脍炙人口。断桥残雪景观内涵说法不一,一般指冬日雪后,桥的阳面冰雪消融,但阴面仍有残雪似银,从高处眺望,桥似断非断。每当大雪之后,红日初照,桥阳面的积雪开始消融,而阴面还是铺玉砌玉,远处观桥,晶莹如玉带。伫立桥头,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给人以生机勃勃的强烈属深刻的印象,是欣赏西湖雪景之佳地,中国著名的民间传说《白蛇传》,为断桥景物增添了浪漫的色彩。洪丞《断桥闲望》诗云:“闲作步上断桥头,到眼无穷胜景收。细柳织烟丝易,青屏拂鸟影难留。斜拖一道裙腰绕,横着千寻境面浮。投者近来忘俗累,眷怀逋客旧风流。”

『捌』 荷花是几月的别称是什么

荷月是六月。别称有:莲花、芙蕖、芙蓉、水芙蓉、水芝、水芸、水目、水华、玉环、六月春、中国莲、菡萏(handan)等六七十个名称。

荷花一般是在每年的六月到九月盛开。因为气候和品种的不同,荷花的开花时间前后会有一定的差异。荷花是莲科莲属的植物。它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也是印度和越南的国花。

荷花结构:荷花由根茎、叶、花和莲子等组成。它的根茎横生,节间膨大,下部有须状的不定根。它的叶子是圆形的,颜色为绿色。它的花生长在枝叶的顶部,通常为单生,花色丰富,有粉色白色红色等。开花后会结出卵形或者椭圆形的坚果,里面有莲子。

荷花的生长环境:

喜相对稳定、深0.3-1.2米的静水,水深1.5米时不能开花。生长季节失水,如泥土湿润,虽不会导致死亡,但生长减慢;泥土干裂3-5天,叶片会枯焦,生长停滞;如继续干旱,则会导致死亡。喜热,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生长时气温需保持15℃以上,15℃以下时生长停滞。

耐高温,气温高至41℃时对生长无影响。喜光,不耐阴,在强光下生长发育快,开花早;在日照不足5小时,往往只长叶,不开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富含有机质的肥沃粘土为宜。

『玖』 描写杭州西湖景观中“三潭印月”的句段

三潭印月岛又名小瀛洲,与湖心亭,阮公墩合称为湖上三岛。全岛连水面在内面积约七公顷,南北有曲桥相通,东西以土堤相连桥堤呈“十”字形交叉,将岛上水面一分为四水面外围是环形堤埂。从空中俯瞰,岛上陆地形如一个特大的“田”字,呈现出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水景称胜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独具一格,为我国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 明万历三十四年(一六零六),钱塘县令聂心汤取湖中葑泥在岛周围筑堤坝,初成湖中湖,作为放生之所。后人在岛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称为“三潭”,清初岛上又加营建筑曲桥,堂轩,沿内湖环植木芙蓉,复经清光绪间退休将领彭玉麟在此营造别墅,小瀛洲初具风貌。三潭印月景观富层次,空间多变化,建筑布局匠心独运。
从岛北码头上岸,经过先贤祠等两座建筑,即步入九曲平桥,桥上有开网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异的亭子,流连观照,饱览美景。全岛花木疏密相间,以翠柳,荷花,红枫,木芙蓉为主,四季花开不断,艳丽多彩,春,秋景色尤佳。岛内岛外湖面如镜,楼台花树倒影摇曳生姿,天光云彩相映,着实让人恍惚迷离,如入蓬莱。

『拾』 三潭印月的来历如何,

最早,这里是人工堆叠而成的水上陆地,吴越时这里被辟建为水心保宁寺。明朝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当时的钱塘县令聂心汤,别出心裁地想在西湖建造一个放生地,就利用水心保宁寺的遗址,用西湖的淤泥筑起了这个湖中之岛,又在岛外修了条环形堤埂,使它形成了“岛中有岛,湖中有湖”的格局,作为放生之所。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当时的浙江总督李卫在此苦心经营,大兴土木,建亭台楼阁,植奇花异草,使小瀛洲成为一处多姿多彩的江南水上园林。当时的西湖十八景之一“鱼沼秋蓉”就在此地。民国时期,由于政府腐败无能,对小瀛洲长期不加整治,亭阁颓废,堤岸沉陷,花木荒芜,一派萧条,小瀛洲几乎成为一个荒岛。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拨款对三潭印月进行了七次大规模的改造,使它重现昔日风采,在空间变化、组景层次、建设布局和花木配置方面都显得匠心独运、巧夺天工。今天的三潭印月由大量景物构成几个景区,而每个景区都自成一体,又互为衬托,有机结合。可以说小瀛洲是西湖中的一个“大盆景”。

热点内容
春天茶花图片大全 发布:2025-08-25 17:02:57 浏览:314
马蹄草盆景 发布:2025-08-25 16:55:49 浏览:282
李雪山梅花 发布:2025-08-25 16:52:07 浏览:46
兰花指典故 发布:2025-08-25 16:47:12 浏览:81
七夕挣钱 发布:2025-08-25 16:44:35 浏览:421
茶花花墙 发布:2025-08-25 16:33:22 浏览:213
双喜缘花艺 发布:2025-08-25 16:32:36 浏览:245
荷兰花匠 发布:2025-08-25 16:10:18 浏览:858
秋海棠阅读 发布:2025-08-25 15:53:15 浏览:904
潘多拉情人节新款 发布:2025-08-25 15:47:33 浏览: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