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雕荷花
A. 世界上最珍贵的几种宝石都是什么
宝石是岩石中最美丽而贵重的一类。它们颜色鲜艳,质地晶莹,光泽灿烂,坚硬耐久,同时赋存稀少,是可以制作首饰等用途的天然矿物晶体。那么,世界上什么宝石最值钱?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全球十大珍贵宝石排名榜单一览
NO1、红钻
天然红色钻石并不像其他彩色钻石那样广为人知,相反,红钻是非常神秘的。它们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现在世界上已知的天然红色钻石数量非常稀少,在钻石市场是几乎见不到它们的身影,甚至许多资深珠宝从业者都无从得见!这种绚丽的红色具有无匹的吸引力,不仅仅因为它的稀有,也因为这种充满魅力的色彩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非常独特的。参考价格$1,000,000+/克拉。
NO2、硅硼镁铝石
硅硼镁铝石,有人说它是宝石界的大熊猫。知道塔菲石很稀有很珍贵,却不曾知道还有比塔菲石更为稀有的宝石。而且度娘能告诉的也少之又少。硅硼镁铝石,英文名Grandidierite,
于1902年在马达加斯加南部被法国的矿物学家Alfred
Lacroix所发现。虽然这种矿物于1902年就被发现了,但是直到2015年的下半年,刻面的宝石级硅硼镁铝石才流到消费市场。参考价格$20,000+/克拉。
NO3、翡翠
翡翠的原产地很少,只有美国、日本、俄罗斯、危地马拉、缅甸、中国等几个国家,而缅甸是产量最高品质最好的国家,所以翡翠也被称为“缅甸玉”。清代以后,大量的从缅甸进贡来的缅甸玉开始风靡皇宫。皇帝、皇后以及后宫的妃子用的碗筷、盆盂、盒子等日用品大多都是翡翠制品,而最著名的热爱翡翠的人当属慈禧太后,可谓对翡翠的痴迷已近疯狂。参考价格$20,000/克拉。
NO4、红宝石
红宝石(Ruby)指的是红色的宝石级刚玉,而其他颜色的宝石级刚玉都是蓝宝石。虽然在自然界中红色的宝石有很多种,但唯有红宝石的红色能够给人带来最震撼的视觉冲击。历史上不论是欧洲皇室,还是中国的高官,都争相把红宝石戴在自己的头上。参考价格$15,000+/克拉。
NO5、钻石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钻石的原石。简单地讲,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钻石美丽、稀有,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代表永恒不破的爱情。参考价格$15,000/克拉。
NO6、帕拉伊巴碧玺
1989年,在帕拉伊巴,一种异常明亮的晶体被勘探者发现了——重10.5克、铜和锰含量极高、明艳湖水蓝碧玺,被命名为“帕拉伊巴碧玺”。1989年,一种人们从来就不曾想象过的“霓虹”蓝宝石破土而出,人们以她的产地“帕拉伊巴”作为她的名字。参考价格$12,000/克拉。
NO7、亚历山大石
引用亚洲宝石协会(GIG)研究报告:变石的英文名称为Alexandrite,俄文名称“Александрит”,音译为“亚历山大石”。变石古称紫翠玉。由于它具有在阳光下呈绿色,在烛光和白炽灯下呈红色的变色效应,许多诗人赞誉变石为“白昼里的祖母绿,黑夜里的红宝石”。参考价格$10,000+/克拉。
NO8、红绿柱石
在绿色宝石之王祖母绿的宝石家族中,就出现了与祖母绿具相同特性,但呈现红色外表的宝石,它於1905年时在美国犹他州的Wah-Wah矿区被发现,至目前为止尚未在其它地区发现过;在1991年的国际宝石协会会议上,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将它正名为红色绿柱石RedBeryl,以取代刚开始时流传在珠宝商之间的称呼,红色祖母绿RedEmerald。红色绿柱石又名柏比氏石bixbite,源于它的发现者命名的。目前,产量一直比较少,开采也比较艰难。参考价格$10,000/克拉。
NO9、祖母绿
母绿被称为绿宝石之王,是相当贵重的宝石(五月的诞生石),国际珠宝界公认的四大名贵宝石之一(红蓝绿宝石以及钻石)。因其特有的绿色和独特的魅力,以及神奇的传说,深受西方人的青睐,近来,也愈来愈受到国人的喜爱。在众多硅酸盐矿物中,唯独祖母绿的色彩最为引人,所以倍受喜爱。参考价格$8,000/克拉。
NO10、塔菲石
说起塔菲石,相信很多人对它感到陌生,塔菲石在全世界的产量都很小,是一种稀少的宝石,据了解,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世界上为人所知的塔菲石数量也仅仅在20颗左右。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还有信息的广范传播,越来越多的塔菲石被发现。参考价格$6,000/克拉。
现在能在好多平台看到各种各样的宝石、也可以到玩物得志平台看看、可以涨涨见识。
B. 陈文杰是否当上了皇帝
陈文杰没有当皇帝,乾隆之后的皇帝是嘉庆皇帝永琰。
陈文杰,电视剧《九岁县太爷》及其续集《少年大钦差》中的男主角,是乾隆皇帝与民女陈青莲的私生子,遭魏贵妃迫害,为陈青云所救,而随陈青云上京,被乾隆御赐为状元,出任十全县令,勇斗贪官为民做事。
电视剧《九岁县太爷》及其续集《少年大钦差》中的陈文杰是虚构的,历史上并没有此人。
(2)微雕荷花扩展阅读:
《九岁县太爷》该剧讲述了一个九岁的孩子陈文杰由于机缘巧合当上十全县知县,在十全县与心远除恶霸、惩贪官的故事。该剧于2002年正月初一在北京电视台影视频播出。
该剧纯属虚构,以惩治贪官污吏为主题,描绘了9岁小县官陈文杰除恶霸、惩贪官的故事,以喜剧性极强的方式来揭露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腐败,用儿童的真善美来鞭挞大人世界的假恶丑,歌颂亲情、世情和爱情的至圣至纯。
C. 九岁县太爷中徐莲和陈文杰成亲是哪一集
《九岁县太爷》中徐莲和陈文杰成亲是在第九集。
在电视剧《九岁县太爷》的第九集当中,城里丢失姑娘让各家各户急着把女儿嫁出,陈文杰在寻找心远的路上遇担心嫁不出女儿的夏苦瓜,陈文杰一纸婚书将其保给不认字的王衙役。
半路上遇到铁蛋,将陈文杰骗到徐宅与徐莲拜了天地,正巧,王衙役来毁婚,陈文杰将婚书改变了标点推卸责任。
(3)微雕荷花扩展阅读:
《九岁县太爷》的剧情简介:
乾隆皇帝微服出巡,路过荷花塘,邂逅陈青莲,生下一子陈文杰,魏贵妃担心自己的儿子永琰继承皇位有潜在威协,暗遣太监徐安到陈家除掉孩子。
陈青云义薄云天把骨肉交出替死,乾隆的佛前替身了然方丈从徐安手中救下孩子,秘密带回京城让国寺抚养,连乾隆也被瞒住,陈青莲痛失爱子由爱转恨,离家出走学得武功,誓向乾隆讨个说法。
陈青云的妻子因痛失爱子投塘自尽,陈青云把她埋在荷花塘边,以陈青莲的名义立墓碑,以绝皇宫追杀。九年以后,陈青云以乡试解元的资格带着陈文杰进京会试,路遇劫匪。
陈文杰装成双腿残废,爬着要饭供养陈青云到京,永琰化装成破落子弟在民间历练,与讨饭的陈文杰发生冲突,九岁小和尚心远出街化缘,以惊世骇俗的武功镇住永琰。
同陈文杰相识,心远即了然方丈当年抱回的陈青云的儿子,武功超人,从乾隆留给陈青莲的爱情信物佛珠串上学会一百零七种绝顶武功,其中一颗佛珠有乾隆刻的长春居士四字。
刻坏了微雕的水功秘诀,因此心远不会水、怕水。表兄弟不知彼此身世,一见投缘,学大人拜把子成为异姓兄弟。
在陈青云参加会试第一天,陈文杰凭其机智对对子胜过乾隆成为御赐状元,并被乾隆派往十全县任知县,陈文杰在十全县除恶霸、惩念官、不畏强权、智斗回乡守制的礼部侍郎严禄。
D. 核舟记翻译及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译文:
明朝有一个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雕刻成各种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图案。
核舟的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设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可以看到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都涂成了石青色。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佛印位于右边,鲁直位于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东坡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
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像极了佛教的弥勒菩萨,袒胸露乳,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
他平放右膝,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左腿曲膝竖起,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名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者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在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子。
左边撑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轻按着火炉,炉上有一水壶,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船的背面较平,作者的名字题写在上面,刻的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笔画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楚明白,字体的颜色是黑色。还刻着一枚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颜色是红的。
计算这一条船上统共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用箬竹叶做的船蓬,做的船桨,做的炉子,做的茶壶,做的手卷,做的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计三十四个。
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还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嘻,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4)微雕荷花扩展阅读:
历史渊源:
民间多以桃核雕刻,穿孔系挂在身上作为"辟邪"之用。有制成佩件、扇坠、串珠等为文人清玩。其艺术特点是在较小的果核上表现出复杂的题材,雕刻手法也细致入微。
所刻有诗文或渔家乐、百花篮、罗汉等题材。江苏苏州和扬州、山东潍坊、广东等地均有核雕,较有特色。
确凿见于著述的出神入化之最早核雕作品,是明代之物。
《清秘藏》记载明代宣德年间有个叫夏白眼的,"能于橄榄核上刻十六娃娃,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鸶,其蟠屈飞走绰约之态,成于方寸小核"。
明人魏学洢作《核舟记》,描述明代天启年间虞山(今苏州常熟)核雕艺人王毅(字叔远)所作核舟"东坡赤壁游",人物栩栩,舟棹如画,《核舟记》已被选进人教版初二语文课本。
明代王叔远精雕之桃核,邢献之精雕之核桃,夏白眼精雕之橄榄核可谓之核雕三绝,其作品传世绝少
E. 我国民间传统工艺有哪些
1、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到了清代中晚期,民间年画达到了鼎盛阶段。
在中国民间,年画就是年的象征,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年画已不仅是节日的装饰品,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使它成为反映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网络全书。
木版年画有大大小小几十个产地,发源于河南朱仙镇,其中著名的有:重庆梁平、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山东潍坊、苏州桃花坞、河南朱仙镇、四川绵竹等地。其中以河南朱仙镇的木版年画最为著名。清末民初年间,年画的使用地区覆盖了除西藏以外的全国各地,包括台湾在内。
2、扑灰年画
扑灰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山东高密地区汉族民间年画中的一个古老画种,始见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盛行于清代。
从现有的资料看,现在中国只有高密一地存在这种年画,主要集中在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三十多个村庄。所谓扑灰,即用柳枝烧灰,描线作底版,一次复印多张。艺人继而在印出的稿上粉脸、手,敷彩,描金,勾线,最后在重点部位涂上明油即成。
3、纸马
纸马俗称 ,中国民间祭祀财神、月神、灶神、寿星等神祗时所使用的物品。古人祭祀用牲币,秦俗牲用马,唐代玄宗以后始以纸马祀鬼神。
纸马的形式实质上就是木刻黑白版画,因为它只存在于民间,为区别其它的书籍插图版画、佛、道经版画等,我们称它为民间版画。
云南有关民间美术研究的人士多称其为"甲马纸",这是根据最初收集这种民间版画的保山、腾冲、大理等部分滇西地区的民间称呼而来,于是沿袭成俗。
4、吹糖人
吹糖人是旧时北京的一个行业,北京话为“吹糖人儿”,中国民间手工艺品之一。小贩们肩挑挑子走街串巷,挑子一头是一个带架的长方柜,柜子下面有一个半圆形开口木圆笼,里面有一个小炭炉,炉上的一个大勺里放满了糖稀(是麦芽糖溶化所得)。
据传,吹糖人儿祖师爷是明朝宰相刘伯温。
5、皮影戏
皮影戏(Shadow Puppets),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F. 古诗词大全,绝句
五言绝句
五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有仄起、平起二格。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到了唐代与近体律诗如孪生姐妹,并蒂双花,以其崭新的异彩出现在诗坛上。五言绝句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画图,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其最大特色。
五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绝句,或称截句,断句,短句;或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各家解释并不一致。绝句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而六言绝句较为少见。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叫做五言绝句,简称五言绝句。
从北周诗人庾信的一首题为“绝句”的五言诗来看,五言绝句不是唐代诗人创造的,其文体形式至少是南北朝末期就已形成了。“客游经岁月,羁旅故情多。近学衡阳雁,秋分俱渡河。”这是庾信的《和侃法师三绝》之一。此诗平仄粘缀,完全符合唐人格律,第二、四句尾是平声韵,第一、三句尾都用仄声字,诗题已称为“绝”。但在唐以前如此工整的五言绝句并不多,直到了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五言绝句才被逐步地得以完善和定型,而此前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由于受字数的限制,较之其他体制的诗歌,五言绝句在创作时对其语言和表现手法就要求得更加简练、概括,创作难度就更大。张谦宜对此就以“短而味长,入妙尤难”八字加以概括,因此,五言绝句自然而然的成为盛唐诗歌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是唐诗中的精华。
五言绝句古诗大全:
《春晓》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古诗如下: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翻译】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静夜思》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登鹳雀楼》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江雪》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其全文古诗如下: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翻译】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登乐游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全文古诗如下: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翻译】
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将要结束。
《寻隐者不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贾岛。其全文古诗如下: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翻译】
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徒弟,他说师傅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独坐敬亭山》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翻译】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鹿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翻译】
空寂的山中不见一个人,只听到一阵人语声。太阳的一抹余晖返人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
《送崔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裴迪。古诗全文如下: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翻译】
你若要归山无论深浅都要去看看;山峦沟壑清净秀美要尽情地赏玩。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只在桃花源游了几天就匆匆出山。
《竹里馆》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翻译】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对天唱歌。深林中没有人与我作伴,只有天上的明月来相照。
《终南望余雪》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祖咏。其古诗全文如下: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翻译】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多么秀美;峰顶上的积雪,似乎浮在云端。雨雪晴后,树林表面一片明亮;暮色渐生,城中觉得更冷更寒。
《山中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翻译】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宿建德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古诗如下: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翻译】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渡汉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宋之问。其古诗全文如下: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翻译】
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因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没有联系,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怎知离家越近,心情就越紧张。因为怕伤了美好愿望,以致遇到同乡,也不敢打听家乡情况。
《相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翻译】
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将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红豆,它最能够引起人们的思念之情。
《怨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古诗全文如下: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翻译】
美人儿卷起珠帘一直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鹿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翻译】
空寂的山中不见一个人,只听到一阵人语声。太阳的一抹余晖返人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
《八阵图》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古诗如下: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翻译】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杂诗三首其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翻译】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送灵澈上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长卿。其全文古诗如下: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翻译】
深青色的竹林寺里远远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你(指友人:灵澈上人)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自向青山归去,越走越远。
《问刘十九》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古诗全文如下: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翻译】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红泥炉的小火苗,烧得殷红。天色阴沉,貌似晚上要下雪,能否留下与我共饮一杯。
《哥舒歌》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西鄙人。古诗全文如下: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翻译】
黑夜里北斗七星挂得高高,哥舒翰勇猛守边夜带宝刀。吐蕃族至今牧马只敢远望,他们再不敢南来越过临洮。
《春怨》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金昌绪。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翻译】
我敲打树枝,赶走树上的黄莺,不让它在树上乱叫。它清脆的叫声,惊醒了我的梦,害得我在梦中不能赶到辽西,与戍守边关的亲人相见。
《幼女才六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施肩吾。其古诗全文如下: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翻译】
幼小的女儿才刚刚六岁,还不知道什么是灵巧和笨拙。傍晚时分在院子里,她也学着大人的样子拜月乞巧。
《田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聂夷中。古诗词全文如下: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翻译】
爸爸在山上耕田,儿子在山下开荒,都6月份了,地里的稻谷还没有抽穗,而官家收税的仓库已经修好了等待征敛。
《昨日歌》作者是明代文学家文嘉。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
昨日过去了,今日徒懊恼。
【翻译】
嘴里总是在说着昨天的成功事迹,但是昨天又在哪呢?昨天能成功,现在为什么不做点同样成功的事情?现在你的不切实际的回忆昨天往事,而你现在无为浪费的时间终究会变成你未来日子里的昨天。早知道当初你的成功事迹会让你像现在这样无所事事,那么你的昨日还不如做点平平淡淡的事呢!多做点平常的小事吧,也比只有一天光辉历史要强。别把昨天当今天,昨天只能成为过去。
《今日歌》作者是明代文学家文嘉。其古诗全文如下: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翻译】
总是今日又今日,今日能有多少呢!今天又不做事情,那么这件事情何时才,能完成呢?人这一生能有几个今日,今日不做事情,真是可惜啊!假如说姑且等。
《梅花》作者是宋朝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翻译】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江上》作者是宋朝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上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翻译】
江面上吹过一阵秋风,江岸上的落花在夕照中纷纷飘落。离别之情让远去的笛声吹送,并随秋风吹到乱山的东面。
《陶者》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梅尧臣。其古诗全文如下: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翻译】
烧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门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却没有一片瓦。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
《蚕妇》作者是宋朝文学家张俞。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翻译】
一个住在乡下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镇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把手巾都浸湿了。因为她在集市中看到,全身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
《画》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翻译】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山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翻译】
荆溪水流量一天比一天少,河床上露出了白色的石头,天气慢慢地变凉了,枝头的红叶渐渐稀少。弯曲的山路上原来没有下雨,可这浓浓的青松翠柏中烟雾迷蒙,水气很重,似欲流欲滴,才沾湿了行人的衣裳。
《山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勃。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翻译】
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日回归。更何况秋风风寒,黄叶在漫山飘飞。
《易水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骆宾王。其全文古诗如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翻译】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曲池荷》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照邻。其全文古诗如下: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翻译】
荷花香气浮动盘绕在曲折的河岸,圆月笼罩着荷叶重重叠叠的覆盖在池塘上。常常害怕秋风早早的吹来,到那时只有荷叶飘零,君也不知道了。
《悯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绅。其全文古诗如下:
第一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翻译】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听筝》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端。其全文古诗如下: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翻译】
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峤。其全文古诗如下: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翻译】
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采莲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方平。其全文古诗如下: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翻译】
《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又称《采莲女》、《湖边采莲妇》等,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采莲妇女的生活。历来写采莲曲的很多,但写得出色也颇不容易。而这首小诗只用了二十个字就维妙维肖地塑造了一个可爱的采莲劳动妇女形象。这具“象牙微雕”是从环境描写到人物外貌到人物心灵逐层深入,情景兼容,由于诗人择词炼字功力很深,使人恍若身历其境。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民歌味道很浓,寥寥数语,涵盖万千。
《弹琴》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长卿。其全文古诗如下: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翻译】
七弦琴上弹奏出清幽的琴声,静静地听就像寒风吹入松林那样凄清。虽然我十分喜爱古老的曲调,但如今的人弹奏的不多了。
《赠萧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世民。其全文古诗如下: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翻译】
在猛烈狂疾的大风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强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里才能识别出是不是忠贞不二的臣。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智勇兼具的人内心里必然怀有忠君为民的仁爱之情。
《拜新月》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端。其全文古诗如下:
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翻译】
李端这首《拜新月》,纯用白描勾勒人物,通过娴美的动作、轻柔的细语和亭立的倩影,将人物一片虔诚纯真之情烘托而出,读之余音袅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表面看,似即写作者之所见所闻,又全用素描手法,只以线条勾勒轮廓:隐秘处仍归隐秘,细节处只写细节。通过娴美的动作、轻柔的细语和亭立的倩影,人物一片虔诚纯真的高尚情感跃然纸上,沁人肌髓。这正是诗人高超艺术功力所在。
《夜宿山寺》是唐朝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翻译】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秋浦歌》是唐朝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翻译】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剑客》作者是唐朝文学家贾岛。其全文古诗如下: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试君,谁为不平事?
【翻译】
用了十年工夫磨制出一把宝剑,剑刃寒光闪闪却还没有试用过。今天,把它拿给您看,请告诉我谁有不平的事要伸张。
《行宫》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其古诗全文如下: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翻译】
空旷冷落的古旧行宫,只有宫花寂寞地艳红。几个满头白发的宫女,闲坐无事谈论唐玄宗。
《塞下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许浑。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翻译】
桑乾河北边一场夜战,秦地士兵一半未能归营。早晨后方送来一位士兵的家信,告诉他寒衣已经寄来。
《何满子》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祜。古诗全文如下: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翻译】
故乡远隔三千里,(别了兄弟父母);深宫幽闭二十年,(好比笼中鹦鹉)。听一声何满子曲,(不禁想我身世);双眼落泪在君前。(你害得我多苦)!
《玉台体·昨夜裙带解》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权德舆。古诗全文如下: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翻译】
昨晚我裙带忽然松弛解开,早晨又看见蟢子双双飞来。要赶紧描眉擦粉梳妆打扮,莫非是我的丈夫快要回来。
《爱碣石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叉。其古诗全文如下:
碣石何青青,挽我双眼睛。
爱尔多古峭,不到人间行。
【翻译】
这首诗中所描写的山峭拔锋利,含有激愤不平之气。通过作者本人借此所抒发的思想、性格来看,他之所以这么喜爱碣石山,就是因为碣石山地处偏隅,却古老峻险,峭拔不群,正好使诗人触景生情,借以寄托自己所引以为豪的品格、情操。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诗人在结束自己的碣石山之行时,目光几乎都收不回来了。
《闻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应物。其古诗全文如下: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翻译】
故乡遥远,模糊不清,不知道在哪里啊?归家的思绪正无穷无尽。在淮河的南部下着冰冷秋雨的夜晚,我听到大雁的叫声由远而近的传来。
《答李瀚》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应物。其古诗全文如下:
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
楚俗饶词客,何人最往还。
【翻译】
在林子里看过一段穷究天人的《易经》之后,悠闲地来到溪边与鸥鸟相对。自古以来楚地就是词人墨客最多的地方,但是谁跟你最投契呢。
《过山农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顾况。其古诗全文如下: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翻译】
当我走过横跨山溪上的木板桥时,有淙淙的泉声伴随着我;来到农家门前,太阳已在茅檐上空高照,鸡在咯咯鸣叫,像是在欢迎来客;山农陪伴我参观焙茶,深表歉意地说,不要嗔怪被烟熏了;到打谷场上,山农为天晴可以打谷而欣喜不禁。
《山中杂诗》作者为宋朝诗人吴均。古诗词全文如下: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翻译】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夕阳的余晖。鸟儿欢快地在房檐上飞来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咏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高适。古诗词全文如下: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翻译】
像须贾这样的小人尚且有赠送绨袍的举动,就更应该同情范雎的贫寒了。现在的人不知道像范雎这样的天下治世贤才,把他当成普通人看待。
G. 绣,雕,莲,密怎么组词
丝绣 苏绣 缇绣 绣梓 绣虎 绣文 绣腑 绣陌 绣岭 绣户 绣胸 湘绣
雕斲 雕鹏 雕衰 雕辒 雪雕 牙雕 石雕 透雕 晩雕 微雕 椰雕 玉雕
睡莲 双莲 玉莲 渚莲 王莲 香莲 心莲 碧莲 法莲 趺莲 楚莲 翠莲
层密 绸密 促密 麤密 稠密 锐密 森密 三密 沈密 慎密 湛密 榛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