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兰花lux

兰花lux

发布时间: 2022-07-09 09:01:59

A. 兰花,室外25--34℃ ,室内30℃没有温差,放哪里比较好

兰花养殖其实很简单,很多时候都是我们人为的复杂化了,将兰花折腾出了问题,主要是对兰花的生长习性不了解所导致的,兰花是地生的草本植物,生长在背阴、通风、不积水的山坡,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因适应半阴半阳的环境,便可放在室内种植,供我们观赏与闻香,为了能将兰花养好,我们需要了解兰花对温度,湿度和光照的要求。

三、兰花对光照的要求

兰花需要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来积累干物质并维持兰花的正常生长,光照是兰花花芽分化生长的养分来源。兰花生长的最佳光照时长是14-16个小时,适合兰花生长的光照强度在5000-15000 LUX之间,光照强度低于3000LUX,兰花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分化出花芽,叶片轻薄无力,兰株也会生长不良,叶绿素也会消失,出现白化现象,一代比一代弱,直到死亡。

B. 兰花适合在什么环境生长

中国兰花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的环境。①春兰、蕙兰耐寒力较强,越冬温度内5℃左右,对其花芽发容育有利。如温度超过10℃,秋季形成的花芽易在土面下枯死,或花梗不伸长,开花不正常。建兰、墨兰、寒兰冬季需较高的温度。②要求遮阴70%~90%,忌高温、干燥和强光直射,畏碱土和积水。生长适温3~9月为18~24℃。其叶面积小,且多革质,同时又是肉质根,因此土壤积水则易烂根,甚至死亡,所以有“干兰湿菊”之说。③兰花宜通风、忌污染。兰叶周围保持新鲜空气,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进行。若空气不流通,则兰花柔弱,且易遭受病虫为害。养护场所若受到二氧化硫、氟化氢、粉尘等有害物质污染,则兰花生长不良。

C. 看看这是什么兰花,怎么养,花期是那几个月

大花蕙兰,属人工杂交培育的品种,花期1至3月份,植料可以树皮、木渣、椰壳等破碎成粒状种植,在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往往长势良好,且容易开花。

D. 兰花光照强度多少合适

蕙兰,春兰只是盛夏要做相应的遮挡,光照度80%左右,其余时间全光照即可。建兰、春剑等一些品种光照度可控制在60一70%至之间。唯有墨兰的遮光度要在50%以内,但所有的兰花在冬季里都可以全日光照。

在山东地区,整个冬季和五月中旬之前的春夏交替期间以及十月份之后直至入冬这段时间,完全可以无任何遮挡的露天全光照养护。但夏季里必须要有适当的遮阴条件,光度在80%左右。通常可使用三针遮阳网一层做顶部、南面和西面方位的遮光措施。

兰花光照的原理:

在光饱和点以下,当光照强度降低时,光合作用也随之降低,当兰花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与呼吸作用消耗的物质相平衡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相当于是维持兰花正常生长的光照强度下限。故兰花补光要在补偿点以上才能产生意义上的光合作用,需要达到补偿点的4-5倍才行。

兰花的养分主要是光合作用带来的,兰花的消耗主要是呼吸作用产生的,在光补偿点以上时,兰花的光合作用就会超过呼吸作用,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在光补偿点以下时,兰花的呼吸作用就会超过光合作用,积累不了干物质。

E. 请问图片中的兰花,是什么品种怎样养护 谢谢大家!

大花蕙兰
大花蕙兰的绿色系列

养护方法请参考 网络 ;http://ke..com/link?url=8xTw1QkKp6kVcswTpMPM-JCbbcO7mS6n7U_ygVAclKEwdZpSWChFnSIBT4L15CsH

F. 怎么养蝴蝶兰

蝴蝶兰喜欢高气温、高湿度、通风透气 极度不耐涝 耐半阴环境,忌烈日直射,越冬温度不低于15度。

它能吸收空气中的养分而生存,归入气生兰范畴,可说是热带兰花中的一个大族。它的植株非常奇特,既无匍匐茎,也无假球茎。,蝴蝶兰,花色高雅,在世界各国广为栽培。它虽属气生兰,但却没有假珠茎,仅基部有极短的茎。叶宽而厚,长椭圆形,可达50厘米以上。有的品种在叶上有美丽的淡银色斑驳,下面为紫色。花梗由叶腋中抽出,稍弯曲,长短不一,开花数朵至数百朵,形如蝴蝶,萼片长椭圆形,唇瓣先端三裂,花色繁多,可开花一个月以上,国外多作切花, 蝴蝶兰是在1750年发现的,迄今已发现七十多个原生种,大多数产于潮湿的亚洲地区,自然分布于阿隆姆、缅甸、印度洋各岛、南洋群岛、菲律宾以至台湾。台东的武森永一带森林及绿岛所产的蝴蝶兰最著名。
品种繁多:
全世界原生种约有70多种,但原生种大多花小不艳,作为商品栽培的蝴蝶兰多是人工杂交选育品种。
形态特征:
茎很短,常被叶鞘所包。叶片稍肉质,常3—4枚或更多, 亡面绿色,背面紫色, 椭圆形,长圆形或镰刀状长圆形,长10—20厘米,宽3—6厘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 楔形或有时歪斜,具短而宽的鞘。花序侧生于茎的基部,长达50厘米,不分枝或有时 分枝;花序柄绿色,粗4—5毫米,被数枚鳞片状鞘;花序轴紫绿色,多少回折状,常 具数朵由基部向顶端逐朵开放的花;花苞片卵状三角形,长3—5毫米;花梗连同子房 绿色,纤细,长2.5—4.5厘米;花白色,美丽,花期长;中萼片近椭圆形,长2.5—3 厘米,宽1.4--1.7厘米,先端钝,基部稍收狭,具网状脉;侧萼片歪卵形,长2.6— 3.5厘米,宽1.4—2.2厘米,先端钝,基部收狭并贴生在蕊柱足上,具网状脉;花瓣 菱状圆形,长2.7—3.4厘米,宽2.4—3.8厘米,先端圆形,基部收狭呈短爪,具网状 脉;唇瓣3裂,基部具长约7—9毫米的爪;侧裂片直立,倒卵形,长2厘米,先端圆 形或锐尖,基部收狭,具红色斑点或细条纹,在两侧裂片之间和中裂片基部相交处具1 枚黄色肉突;中裂片似菱形,长1.5—2.8厘米,宽1.4—1.7厘米,先端渐狭并且具2 条长8—18毫米的卷须,基部楔形;蕊柱粗壮,长约1厘米,具宽的蕊柱足;花粉团2 个,近球形,每个劈裂为不等大的2片。 花期4—6月。
生态习性及养护:
喜高气温、高湿度、通风半阴环境,忌水涝气闷。越冬温度不低于15度。由于蝴蝶兰出生于热带雨林地区,本性喜暖畏寒。生长适温为18~30℃,冬季15C以下就会停止生长,低于10℃容易死亡。在岭南各地如要进行批量生产,必须要有防寒设施,实行保护性栽培。如果家庭小量种植,在遇冷时立即移入室内保持温度便可以安全过冬。
对它的繁殖大多采用细胞组织培养,经试管育成幼苗移栽,大约经过两年左右便可开花。有些母株当花期结束后,有时花梗上的腋芽也会生长发育成为子株,当它长出根时可从花梗上切下进行分株繁殖。
质料:由于其气生属性,其盆栽的植料不宜用泥土,而要采用水苔、浮石、桫椤屑、木炭碎等,或者直接把幼苗固定在渺楞板(又称蛇木)上,让它自行附着生长。这种栽培方法乃系仿照它在原始时的生态环境。当它开花时把整块板子挂在墙上观赏,确实别有一番韵味。蝴蝶兰的气根颇多,其根尖翠绿,相当敏感,要细心加以保护,切不可触动损伤根尖,否则此根会停止生长。
温度:蝴蝶兰属热带高温兰,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摄氏度。低于15度即进入休眠,低于10度容易死亡。但高于35度高温影响生长并容易患病。开花需经历一个月的15-18度低温才能促成花芽分化,此后如果继续持续低温则花梗萌发迟缓。
空气:蝴蝶兰喜欢空气高湿且通风的环境。要求空气经常保持湿度60%~80%,并且保持空气流通最好有微风吹拂,盆内不能积水过多,根如果被液态水包围达6-8小时, 极易烂根,所以通气是养好蝴蝶兰的关键,质料需酥松透气则根生长强健。忌干热风吹拂。北方冬季种植不能放在暖气片上或直对空调风吹拂。
阳光:蝴蝶兰自然条件下多附生于热带雨林高树枝干上有树荫庇护。忌烈日直射,否则会大面积灼伤叶片,但也不耐室内过阴,会导致生长缓慢不利于养分存储和开花。最好能放于朝北朝东的阳台或窗台旁,使之接受到散射光,则生长强健病害少。
水分:由于没有匍匐茎和假鳞茎,蝴蝶兰不耐旱,又由于气生性质 蝴蝶兰也畏涝湿。夏季高温时期保持材质湿润即可,可用喷雾洒水降温增湿(但不能使叶心留水容易烂心)也可在花盆旁用湿润的毛巾增湿,但一定注意:根不能长时间过分阴湿,特别是被液态水长时间包围极易腐烂,如夏日每日浇水量以当日能自然风干为好,间干间湿,这样会大大减少腐根和病害的发生率。冬季少浇水仅保持材质微湿即可。
施肥:蝴蝶兰施肥原则为 薄肥勤施,切忌过浓化肥。浓度以化肥包装说明上标称浓度再稀释1倍左右适宜。即在1500倍-2000倍左右。也可用蝶兰专用肥。在生长期施氮钾肥 催花期施用磷钾肥。每周或半月施用一次即可。开花期休眠期不施肥,但在花前期和花后期应注意适当补充肥料。
促花条件:蝴蝶兰开花主要受温度影响。花芽分化需要低温刺激。在日间20-23度夜间18度以下低温(但不可长时间低至15度以下)刺激一月后即可使茎内的潜伏芽转化为花芽。此后当花芽突破表皮长为花梗后,就需要较高温度,以正常的生长温度为宜,持续低温会致使花梗抽发缓慢,花朵偏小甚至中途萎焉。开花期适当增加日照有助于花大色艳提早开花。
病害预防:由于蝴蝶兰生长于高温高湿环境。容易遭受病菌侵害且一旦发病蔓延迅速,所以以预防为主。常见的病毒性病害有叶斑病和根腐病炭疽病等,平时可用农药百菌清(此药预防效果好病菌抗药性低,但对已患病植株无治疗效果。冠菌清又以其升级产品的达科宁制剂功效更好,)或甲基托布津 (此药可防可治但病菌易产生抗药性不可长时间单一施用 ) 1000-1500倍防治,每隔七八天喷1次,连喷3次。这些药液沾在叶上留有白色痕迹,可不必抹去,以利于继续发挥杀菌作用。
以上同类产品又以悬浮制剂比粉制剂 效果好,持效长。操作上人体吸毒性更低。
分段养殖:
蝴蝶兰从瓶苗到开花出售分5个生长阶段:瓶苗、小苗、中苗、大苗、开花阶段。栽培管理要点如下。
一、前期管理。瓶苗生长阶段,最适生长温度白天为25℃-28℃,夜间18-20℃。小苗阶段生长适温23℃。35℃以上或10℃以下,生长停止。刚出瓶的小苗温度应低于2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70-80%,光线控制在1000勒克斯以下。通过一段过渡期后,光照逐渐提高到1万勒克斯,最后可达1.5万勒克斯。
小苗生长阶段的肥水管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组培苗出瓶后3-5天内不宜灌肥、浇水,但需马上进行杀菌处理。可用多菌灵1000倍液叶面杀菌,隔天喷生根粉,喷3次。经3-5天过渡期后,第1次灌肥,用花多多10号(氮、磷、钾比例为30:10:10)1800倍液喷施,以水苔全湿为标准。隔1天再用花多多10号(30:10:10)2500倍液喷叶面肥。1周后,据小苗干湿情况第2次灌肥,此时以高氮、低磷、低钾为施肥原则。
经4个月培育后,小苗长成中苗,此时应换盆。水草松紧度以手自然握拳掌心下方肌肉的松紧度标准,松紧度可大可小,但必须统一标准。中苗时期管理基本和小苗阶段相似,但光照可提高到2万勒克斯。施肥以花多多8、1号(氮、磷、钾比例分别为20:10:20、20:20:20)交替使用。中苗时期要注意新叶的走向与长势,一般按东西走向放置,并定期对叶片进行反转。此时施肥原则为低氮、高磷、高钾。
中苗经4-6个月培育后进入大苗阶段。管理方法与中苗一样,但施肥采用1号花多多(氮、磷、钾比例为20:20:20)。
二、后期管理。开花期即生长后期的管理。蝴蝶兰的开花是低温促成的,所以除在管理上要精细外,还应控制好温度。首先保持温度在20℃以上2个月,以后将夜间温度降至18℃以下,45天后形成花芽。花芽形成后夜间温度保持在18-20℃,白天保持25-28℃。3-4个月后可开花,花期温度略为降低,但不低于15℃,花芽伸出后必须竖立支柱,即在花茎伸展而尚未倒伏前竖立支柱,并将花茎绑在支柱上,留给花茎伸长增粗的空间。
开花期水肥管理尤为重要。浇水宜在上午10时实施,避免将水直接洒到花朵上。浇水后采用抽风机通风,保持棚内空气新鲜,使残留水分尽快散失。此时施肥以花多多2号(氮、磷、钾比例为10:30:20)1000倍液为佳,视蝴蝶兰自身状况而定。
蝴蝶兰易患软腐病、灰斑病。软腐病传染性极快,一旦发现立即将病株隔离。病株可用代酸锰锌或好生灵防治。通常15天杀菌1次。
养护:
1、栽培介质:蝴蝶兰常见的栽培介质主要以水草、苔藓为主。
2、温度:家庭养蝴蝶兰首先要保证温度。蝴蝶兰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生长时期最低温度应保持在15℃以上,蝴蝶兰适宜生长温度为16℃至30℃。秋冬和冬春之交以及冬季气温低时应注意增温,一般冬季有供暖设备的房间,这个温度不难达到,但要注意,不要将花直接放在暖气片上或离之过近。夏季温度偏高时需要降温,并注意通风,若温度高于32℃,蝴蝶兰通常会进入半休眠状态,要避免持续高温。春节前后为盛花期,适当降温可延长观赏时间,开花时夜间温度最好控制在13℃至16℃之间,但不能低于13℃。
3、浇水:蝴蝶兰原产于原始森林中,雾气较多,温度较高。蝴蝶兰没有粗大的假球茎储存养分,如果空气中温度不足,则叶面发皱且软弱无力。因此,蝴蝶兰宜在通风、湿度高的环境中栽培养护。蝴蝶兰适宜生长空气湿度为60-0%。蝴蝶兰新根伸长旺盛期要多浇水,花后休眠期少浇水。春秋两季每天下午五时前后浇水一次,夏季植株生长旺盛,每天上午九时和下午五时各浇一次水,冬季光照弱,温度低,隔周浇水一次已足够,宜在上午十时前进行。如遇寒潮来袭,不宜浇水,保持干燥,待寒潮过后再恢复浇水。浇水的原则是见干见湿,当栽培基质表面变干时再浇一次透水,水温应与室温接近。当室内空气干燥时,可用喷雾器直接向叶面喷雾,见叶面潮湿即可,但注意,花期喷水不可将水雾喷到花朵上。自来水应贮存72小时以上方可浇灌。
4、光照:尽管蝴蝶兰较喜阴,但仍需要使兰株能接受部分光照,尤其花期前后,适当的光可促使蝴蝶兰开花,使开出的花艳丽持久,一般应放在室内有散射光处,勿让阳光直射。
5、通风:蝴蝶兰的正常生长需要流动的新鲜空气,故家养蝴蝶兰通风一定要良好,尤其是在夏季高湿期,一定要以良好的通风来防暑,同时也能避免病虫害的感染。
6、营养:蝴蝶兰要全年施肥,除非低温持续很久,否则不应停肥。冬天为蝴蝶兰的花芽分化期,停肥很容易导致无花或花少。春夏期间为生长期,可每隔7天至10天施用一次稀薄液肥,宜用有机肥,也可施用蝴蝶兰专用营养液,但有花蕾时勿施,否则容易提早落蕾。夏天长叶(即花期过后),可以追施氮肥和钾肥。秋冬花茎生长期则可用磷肥,但要稀薄,约每隔2周至3周施用一次。施肥的时间在下午浇水以后,施肥数次后,要用大量水冲洗兰盆及兰株,以免残留的无机盐类危害根部。
7、花后管理:花期一般在春节前后,观赏期可长达2个月至3个月。当花枯萎后,须尽早将凋谢的花剪去,这样可减少养分的消耗。如果将花茎从基部数4节至5节处剪去,2个月至3个月后可再度开花。但这样植株养分消耗过大,不利于来年的生长。如想来年再度开出好花,最好将花茎从基部剪下,当基质老化时,应适时更换,否则透气性变差,会引起根系腐烂,使植株生长减弱甚至死亡。一般在新叶生长出的5月份换盆为宜。
注意事项:
1、浇水过频:栽培蝴蝶兰的朋友,总是担心蝴蝶兰缺水,不管栽培介质是否干燥,天天浇水,造成严重烂根。
2、温度过低:通常蝴蝶兰开花株上市的时间大多在早春,而买回家后一般也都置于客厅等处欣赏,这些地方的日温虽然足够,但夜温却稍嫌偏低。另一方面,专业栽培的兰花大多是在设备良好的温室里,相比之下,家里的温度和湿度都稍嫌不足,使得植株的长势往往会日益衰弱。因此,有时不论养护得多么好,兰花仍有不开花的时候。
3、施肥过量:有肥就施,而且不注意浓度,觉得施了肥就会长得快。须知蝴蝶兰宜施薄肥,应少量多次。切记“进补”不可过度,不然适得其反。
4、小株种大盆:觉得用大盆,可以给蝴蝶兰宽松的环境,用料充足。其实用大盆后,水草不易干燥,须知蝴蝶兰喜通气,气通则舒畅。
[编辑本段]切花栽培技术

[编辑本段]一、蝴蝶兰介绍
蝴蝶兰原生地为所有亚洲热带地区。在野外其白日生长温度为28-35℃,夜间温度为20-24℃,喜好高的相对湿度与遮荫状况。此作物由根与叶吸收养分。根系也用来固定植物。
[编辑本段]二、Anthura公司的育种计划
在Anthura公司有职业性的育种团队,育种目标分为盆花与切花。此公司也是唯一将切花列为育种计划的公司。父本与母本的遗传特性要求显性差异以确定其子代有稳定遗传性,因此可成为一个新品种。其种源有来自40年前开始保存的品种,也有购自亚洲的新品系。新品种的育成包括杂交育成、选拔、与复制量产。育成一个新品种需要7~9年。自交配至形成果荚需要6个月,自种子播种至成为实生苗需1年。自实生苗至开花要1.5年。使用1支花梗制作组培苗要2年,自分生苗至开花要1.5年,因此已经过了6.5年。而到此阶段才开始大量复制分生苗。
Anthura蝴蝶兰育种计划有两大方向:切花与盆花。选育计划包括花型与花色。对切花而言,最重要的选育标准包括产生的花梗数目,颜色,最佳品质的比例,分枝数目愈少愈好,花梗的厚度与强度,花梗与花朵的发育、花型、叶序,植物的发育性状,采后贮运特性与瓶插寿命等。采收后的特性与遗传最为相关。观赏期不同可自5天至6周。除了上述主要选育标准,其它次要的选择标准也用以评估品种,例如兰株生产过程的损失率与抗病能力。
[编辑本段]三、苗株特性
Anthura公司提供组织培养苗与介盘小苗。组织培养苗需要特别订购。顾客采用介盘小苗有两个好处:减少小苗驯化期的损失,减少5~7个月的栽培时期。每个介盘内有40株小苗,送达顾客温室时,都可以立刻进行移植作业。
长方盘内小苗其叶幅为10-14cm,通常具有2-3片生长良好的叶片。小苗移植到12cm的软盆之前必须经过分级。Anthura公司并未为顾客进行此种分级工作。通常由栽培者将长方盘内小苗分成大小两级,移植后分别在不同植床上进行栽培。小苗的栽培时期比大苗要多出3-4个月。
小苗移植到12cm的软盆的作业还是以人力为主。小苗要维持垂直,放置在软盆下中央而且要种植于正确的高度。植物生长点如果太深则容易敢染病害,如果移植深度太浅,则支撑不良。移植后软盆的排列十分重要。兰苗成长后在叶片开始相互遮蔽阳光时必须加以疏盆,增加软盆与软盆的间距。
[编辑本段]四、栽培计划
蝴蝶兰切花的栽培区分成两阶段:
1.生长阶段:自小苗至成熟株。
2.开花阶段:进行催花与切花出售。
(一)生长阶段
开始栽培时,较小型的品种或分级较小的小苗要在另一植床栽培。大型品种与较大等级可放置成方型排列,但是在叶幅开始接触之前要进行疏盆以避免长成又细又长的叶片。在欧洲,生长阶段所需植床面积约为总栽培面积的10%。
(二)开花阶段
经济成本计算,有5年的开花期
在植株已发育成4~5叶后,重新移植在15~17cm盆,盆器间距在此已可固定。具有较大叶幅的品种间距要加大。在兰株已成长至足够的大小,而且根系发育健全时,此兰株即可做为开花株。
每平方公尺平均约有20株,自开花种植到商业生产共有5年。苗株如果太小或是根系发育不良,花梗则更小而且花朵较小,盆插时间也不长,至下次抽梗的时间也更久。
蝴蝶兰应该栽培于透明盆器。透明盆器可确保其成长更有活力,根系品质更好。盆器放在植床上,通风应该良好。活动植床宽度要小于1.6公尺,高度要适当,因此切花工作容易进行。
[编辑本段]五、介质
介质挑选的依据标准如下:大颗粒用以进行排水,细颗粒(非尘粒)用以保持与分配水分与养分。介质如果含有太多的细尘,容易在盆底形成硬层的结构物。荷兰所用的介质为长度12-16mm的树皮与数量2-3kg/的水草。对14~24cm盆等大容器,适合使用较粗的树皮(14~24mm),但是要混合黏性颗粒或溶岩介质(lava)。在17cm的盆器内,添加适当的水草(2~3kg/m)可使介质内水份均匀分布。尤其在第一年的栽培特别重要。在一年内水草将腐损,但是根系已经可以有效地分布于盆器之内。
除了介质之外,盆器的排水性能也同样重要。在灌溉后,盆底的积水不能太久。透明盆器可使根部留驻于盆内,根系会转成绿色。如果根系只有向下无盘根现象,根的固定作用不正确。在灌溉作业后,水与肥份吸收则需要有更长的时间,未来花梗的品质则变得更差。使用透明盆可检查根系是否保持活力而且均匀分布。
在移植后第一个月内介质都要维持湿润。顶部不可以太干。第一周介质水分的变化如果太激烈,在以后的栽培时期则很难补救。但是介质过于潮湿也会产生问题。
[编辑本段]六、灌溉系统
可用的灌溉方法有:1.使用滴灌管路,2.利用固定喷嘴,由上而下灌溉,3.以人力进行,4.上述方法加以组合。
蝴蝶兰叶片在叶片施肥时很容易自叶面吸收尿素等肥份。多孔性的介质对根部十分重要,尽管有负面的毛细效应但是其优点更多。在成长初期,使用淋灌或灌溉手臂进行灌溉对作物十分有用。在开花阶段,为了避免浇水引起花瓣上的灰霉病,使用滴灌管路较好。在花梗已有许多花朵时,自上方浇水容易造成花梗折断。
灌溉水不得含有化学成分与可见的微生物。水中所含的钠、氯离子不得超过100 mg/l ,重碳酸盐不得过量。如果没有良好水源,则必须使用逆渗透处理的水。浇水水量与气候、介质与株龄有关。在西欧的环境,灌溉水量大约如下:冬天7~10天1次,夏天5~7天1次。在生长时期,水温需要为18~20℃以避免根部损失。
在生长期与移至大盆的第一个月,水分必须由上方施用,除了可以确实维持介质足够湿润之外,也可避免介质顶层产生盐化现象。在根部发育健全后可改用滴灌系统。一年至少要有一次自上方给水以淋洗介质。
[编辑本段]七、肥料
蝴蝶兰的施肥可使用复合肥料或是直接施用氮肥(Ammonium nitrate fertilizers)。肥料的施用依品种而异。如果使用基肥,基肥必须含有Dolokal (L3-4 kg / )与PG混合物,pH的范围为5.2~6.2,EC范围为0.8~1.2mS / cm。氮肥如果太高会导致叶片过度生长。EC值如果太高,根部则会死亡。如果太低,植株缺乏微量元素。量测EC最好的方式是灌溉后收集底部排出的水分。超过1.5mS / cm代表此盆内介质已盐化。通常根部会形成桶红色斑点,这时需要以清水或低EC的水质加以淋洗。
[编辑本段]八、开花阶段
植株具有5片成熟叶片时可进行催花。在植株足够成熟而且历经一个转换时期即自然抽出花梗。在秋天的自然催花于第二年2月或3月即可出售。利用温度与光量调节可控制花期。花梗上所有花苞除最后一朵外而其它花苞已全部开放时即可切下销售。切下花梗时通常已具有三个花芽。第二株花梗即自其余花芽抽出,而且自顶芽开始。然而催出这种新花梗所需求的时间更久,因此是否采用此项先自然开花再抽出第二花梗的方式则由所需花梗品质与销售计划以决定。除了第一花梗,只要植株健康,第二次可有双花梗生成,可以当做切花出售。因此平均每年可售出2.5支花梗。花梗抽出后以吊绳维持挺直以避免变曲。
[编辑本段]九、未成熟花株
在生长时期,未成熟即抽出的花梗需要迅速摘除。在花梗未变硬之前可以以人工摘除。如果花梗已坚硬,则必须以工具切除。摘除或切除作业之前,手与工具都必须消毒以避免传染疾病。在生长期维持27℃的温度可避免此过早开花现象。
[编辑本段]十、栽培环境
(一)温度
蝴蝶兰为热带型植物,栽培温度应该维持于15~34℃之间。适当的温度如下:生长阶段为26~27℃,开花阶段为19~21℃,为了得到更多的花梗,温度可维持于18~20℃,共计4~8周。在光线不足或日温过高时,要维持于18℃以加强催花(诱生花芽)。因为开花时期也要维持叶片生长,低温时期不要太久。在光线不足时,如果气温大于23℃的时间超过24小时,会导致过多的营养生长而损失花苞。
(二)光量
1.在荷兰地区
为得到适当的叶片与根部发育,需要提供足够光线。过多的光量则导致叶片有烧痕。太低的光量(低于100W/m 2)则导致植株生长停滞、品质不良、花苞发育不当且根部发育不良。适当的光量为200 2,在阳光强烈的夏天(1400 W/m2),要使用80~85%的遮荫网。
2.在热带地区
需要具有维持80~90%遮荫能力。通常使用遮荫65%的固定网与另一组遮荫65%的活动网。在具有暴雨的地区,要使用塑料布屋顶以减少病害,并减少雨水对介质的淋洗。(Note:此段内容针对印尼等地的遮雨棚简易设施,并不是讨论亚热带温室)
适当的光量如下:
1.成长阶段:5000~8000lux
2.开花阶段:8000~15000lux
在终年阳光普遍的地区,光量需求可提高20%。但是要注意光线的折射能力,使兰株叶片都得到均匀光线。高光量时要维持较高的相对湿度。
(三)人工补光
人工补光对叶片温度、微气候、兰苗成长都有益处,并可减少植株损失。其特点如下:
1.穴盘小苗成长:促进生长快速并减少兰株损失
2.生长阶段:促进成长快速与发育更好
3.开花阶段:对花梗与花芽发育有帮助,减少花芽损失,增加品质。
在冬天,蝴蝶兰至少需求12~14小时,3500~4000 lux的光量,因此适合使用人工光源。在有阳光的天气下使用过量光源将引起叶片转成红色,因而导致生长停滞。此外兰株至少维持8小时的暗期以确定可吸收二氧化碳。
(四)二氧化碳浓度
蝴蝶兰为景天酸代谢植物,在夜间吸收二氧化碳。适当的浓度为600~800ppm。
(五)相对湿度
蝴蝶兰由于其生理结构可以保护自身在低湿状态下受到的应力影响,但是在太湿的环境下,高温高湿往往相伴着病害。最适宜的相对湿度范围为60-80%RH。在高温低湿环境下需要增加相对湿度。适用的设备系统包括在温室上方以高压喷雾设备增加雾粒,在植床下方洒水,使用水墙与风扇等。但是要避免造成作物潮湿。加湿另一个附加效益是降低温度。
(六)其它资料
作物生长在高相对湿度的环境时,白日温度与日照量都可以增加,使温室内部维持恒温,并且要维持良好的空气循环。因此温室高度最好高于植物3-4公尺。
为了能够分析植物生长所面临的问题,微气候的量测与记录十分重要。例如光量、温度与相对湿度都要进行量测与记录。量测作业可使用微电脑或手持的传感器,每日最高/最低值都需要量测。
[ 适当的卫生处理与每周去除染病的植株则可防止大部分的病害传播。细菌的感染主要是由于水滴飞溅在植物体上,或是运送过程受到影响。这种病害无法使用化学药剂加以控制。各种病害与传播方式如下:
1.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褐班病是蝴蝶兰最严重的病害。病征在于叶片出现棕色斑点。有油状或心脏形状,而有黄色形状物围绕。处理方式包括调整施肥液的氮量,去除病株与维持稳定的相对湿度。化学药剂对于此种病害并无作用。采用生长状况良好,健康的植株才能避免此种细菌性问题。
2.霉菌
介质中水分变化太大或是不适合的EC值都引起根部受损,因此促使霉菌攻击组织。对付方法是降低灌溉水EC值,并且暂时减少介质含水率。
3.灰霉病菌
另一种霉菌引起的病害是花瓣上的灰霉病,在花朵上形成许多小斑点。发生的原因在于植物处于潮湿状态太久或是相对湿度太高。
4.镰刀菌
镰刀菌引起黑色三角形的斑点,在基部叶片形成黄色、暗红色。叶片将迅速掉落。根部处于积水中容易发生此病害。
(二)病毒
受到病毒感染的蝴蝶兰其病征是花朵变小,生长速度变缓慢。然而有些品种的生长性状不受病毒感染所影响。病毒的病征在低温催花阶段更为明显。病毒对蝴蝶兰最大的影响在于生长速度。
(三)昆虫与小动物
1.蛞蝓与蜗牛
蛞蝓与蜗牛会在幼株上咬出小洞,而也在短短几天内就可以危害许多植株。同时也将根尖咬损。使用药剂能够有效地控制此种小动物。
2.蹒类
红蜘蛛蹒类在叶部引起轻微变形与严重的颜色变化。因为分布为集中状态,可以以杀虫剂控制。
3.蓟马:棕色蓟马通常在每一部位可发现,而且成群出现。化学药剂难以根除。去除病株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4. Sciaridae, fungus gnats: 此种昆虫攻击根尖。施用补食天敌(Hypoaspis predatory mite, 100-150/ 2)与悬挂黄色黏虫板可预防感染。
(四)环境引起的生理异常
采收方法
蝴蝶兰在花朵完全开放或花蕾开放3至4天的时候采收。离市场近的采收时间可以稍微晚点,离市场远些的采收时间应稍微早一些。另外还要注意一天中的采收时间。上午采收可以保持蝴蝶兰花朵细胞高的膨胀压,即此时的蝴蝶兰花含水量最高,有利于减少蝴蝶兰采后萎蔫的发生,但上午采收因为露水多,也较潮湿,容易受真菌等病害的感染。

G. 养兰花两个小时光照够吗

摘要 这位朋友,养兰花两个小时光照是不够的。

H. 请问兰花可以被太阳光直射吗

野生的兰花生在山林里,喜欢凉爽通风,光照适度的环境,不喜欢阳光直射,光照过强会导致兰花叶片会偏黄,叶面粗糙,植株矮小瘦弱,甚至会灼伤叶子或枯萎,观赏性极差,光照适度时叶色碧绿,叶质细腻,光泽油润,观赏性高;光照过弱时叶色深绿,叶质轻薄,光泽暗淡,观赏性低。

根据网上查找的相关资料,春兰建兰的光饱和点约为27000 LUX,蕙兰约为23000 LUX,春剑墨兰约为18000 LUX。

所以,在这个范围内的兰花生长都不会有问题,以上数据来源于网络,关于太阳的照度,我在网上没有找到准确数据和相关记载,有部分残缺资料说白天太阳直射处差不多100000LUX左右。

也没有说是什么季节的照度,不管具体是多少,被太阳直射时如果光照高于我们的饱和点最好想办法进行规避,如果照度没有高于饱和点则可以被太阳直射,这需要我们灵活运用知识,反复实践,切勿生搬硬套。

I. 光照对兰花有什么作用

光照对兰花的主要作用是光合作用,太阳的光照是兰花营养合成的动力,是兰花的叶片上的叶绿体利用太阳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力的有机物,我们常称为干物质,也就是让兰花由小变大的物质,主要是淀粉。

三、杀菌

野生兰花也会得病害,但少见的整株覆没的,就是因为野生兰花有一定的自愈能力,这里当然也少不了阳光的功劳。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杀死一些病菌,还能促进兰苗细胞的自愈能力加强。

我在兰花分苗以后,都会把修过根的兰花放在阳光下晾晒一下(春秋季节),目的也是让紫外线杀灭伤口处可能潜藏的病菌。

J. 有谁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名 称】 文心兰

【别 名】 舞女兰、金蝶兰、瘤瓣兰

【学 名】 Oncidium (简称Onc. )

【科 属】 兰科,文心兰属

【类 别】 复茎附生兰或地生兰

文心兰又名舞女兰、金蝶兰、瘤瓣兰等,兰科文心兰属植物的总称,本属植物全世界原生种多达750种以上,而商业上用的千姿百态的品种多是杂交种。
植株轻巧、滞洒,花茎轻盈下垂,花朵奇异可爱,形似飞翔的金蝶,极富动感,是世界重要的盆花和切花种类之一。
【形态特征】
文心兰为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叶卵圆至长圆形,革质,常有深红棕色斑纹。花茎粗壮,圆锥花序,小花黄色、有棕红色斑纹。
【品种情况】
本属植物全世界原生种多达750种以上,而商业上用的千姿百态的商品种多是杂交种。它的形态变化较大,假鳞茎为扁卵圆形,较肥大,但有些种类没有假鳞茎。叶片1~3枚,可分为薄叶种、厚叶种和剑叶种。薄叶种叶片较薄,稍革质,多数植株生长健壮,适合中温温室种植;厚叶种耐干旱能力强,在温室内栽培冬天几十天不浇水也不至于因干旱而死亡;剑叶种株型较小,适于家庭栽培。一般一个假鳞茎上只有1个花茎,也有可能一些生长粗壮的2个花茎。有些种类一个花茎只有1~2朵花,有些种类又可达数百朵,如作为切花用的小花种一枝花几十朵,数枝上百朵到数百朵,其花朵色彩鲜艳,形似飞翔的金蝶,又似翩翩起舞的舞女,故又名金蝶兰或舞女兰。文心兰的花色以黄色和棕色为主,还有绿色、白色、红色和洋红色等,其大小有的极小如迷你型文心兰,有些又极大,花的直径可达12厘米以上。花的构造极为特殊,其花萼萼片大小相等,花瓣与背萼也几乎相等或稍大;花的唇瓣通常三裂,或大或小,呈提琴状,在中裂片基部有一脊状凸起物,脊上又凸起的小斑点,颇为奇特,故名瘤瓣兰。
常见栽培品种有甜香(SweeFragrance),花红色,具白色唇瓣。沃尔卡诺女王(VolcanoQueen),花黄色。特色(Characteristics),花大,黄色,花期有1~2个月。永久1号(Ever-LastingNo.1),花淡黄色,具褐红色条斑。永久2号(Ever-LastingNo.2),花红色,唇瓣白色。
常见同属观赏种有:
1、大文心兰(O.Ampliotumvar.Majus),花鲜黄色,萼片有棕红色斑点。
2、皱状文心兰(O.Crispum),花大,皱瓣,花径8厘米,花瓣褐色具金黄色中心。
3、同色文心兰(O.Concolor),花大,花径4厘米,花瓣柠檬黄色,唇瓣黄色。
4、大花文心兰(O.Macranthum),花大,花径10厘米,花瓣黄色,萼片棕色、波状。
5、金蝶兰(O.Papilio),花瓣深红色、有黄色横条纹,唇瓣黄色、具褐红色斑点。
6、豹斑文心兰(O.Pardinum),花鲜黄色,具棕色斑纹。
7、华彩文心兰(O.Splendim),花黄色、具棕色条纹,唇瓣大、金黄色。
8、小金蝶兰(O.varicosum),花黄绿色,花径3厘米。
【产地分布】
文心兰原种原生于美洲热带地区,种类分布最多的有巴西、美国、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及秘鲁等国家。但其分布地区较广,有热带、暖带、高山的温带和寒带等。
【观赏应用】
文心兰是一种极美丽而又极具观赏价值的兰花,是世界上重要的兰花切花品种之一,适合于家庭居室和办公室瓶插,也是加工花束、小花篮的高档用花材料,现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形态特征】
它的形态变化较大,假鳞茎为扁卵圆形,较肥大,但有些种类没有假鳞茎。叶片1~3枚,可分为薄叶种、厚叶种和剑叶种。一般一个假鳞茎上只有1个花茎,也有可能一些生长粗壮的2个花茎。有些种类一个花茎只有1~2朵花,有些种类又可达数百朵,如作为切花用的小花种一枝花几十朵,数枝上百朵到数百朵,其花朵色彩鲜艳,形似飞翔的金蝶,又似翩翩起舞的舞女,故又名金蝶兰或舞女兰。文心兰的花色以黄色和棕色为主,还有绿色、白色、红色和洋红色等,其大小有的极小如迷你型文心兰,有些又极大,花的直径可达12厘米以上。花的构造极为特殊,其花萼萼片大小相等,花瓣与背萼也几乎相等或稍大;花的唇瓣通常三裂,或大或小,呈提琴状,在中裂片基部有一脊状凸起物,脊上又凸起的小斑点,颇为奇特,故名瘤瓣兰。
【生长习性】
文心兰原产美国、墨西哥、圭亚那和秘鲁。原叶型(或称硬叶型)文心兰喜温热环境,而薄叶型(或称软叶型)和剑叶型文心兰。喜冷凉气候。厚叶型文心兰的生长适温为18~25℃,冬季温度不低于12℃。薄叶型的生长适温为10~22℃,冬季温度不低于8℃。
文心兰喜湿润和半阴环境,除浇水增加基质湿度以外,叶面和地面喷水更重要,增加空气湿度对叶片和花茎的生长更有利。硬叶型品种耐干旱能力强,冬季长时间不浇水未发生干死现象,其忍耐力很强。规模化生产需用遮阳网,以遮光率40%~50%为合适。冬季需充足阳光,一般不用遮阳网,有益于开花。
用蕨根、苔藓、火山灰、树皮块等盆栽或种植床栽培. 薄叶种叶片较薄,稍革质,多数植株生长健壮,适合中温温室种植;厚叶种耐干旱能力强,在温室内栽培冬天几十天不浇水也不至于因干旱而死亡;剑叶种株型较小,适于家庭栽培。
【繁殖方法】
文心兰的繁殖方法有组织培养与分株繁殖。文心兰为复茎类洋兰,成株后都会长出子株,待子株有假鳞茎时剪离母株即可。分株繁殖一般在开花后或春秋季进行。
文心兰的组织培养较易,一般利用种子或茎尖、花穗等营养器官来进行繁殖。在种子培养中,采用3克花宝一号和2克胰蛋白胨及35克食用糖配制培养基对其种子萌发效果较好。加入15%的椰子汁能促进种子的萌发。文心兰的茎尖培养和花穗培养一般没有褐变,茎尖和花穗培养的最适初代培养基为1/2MS、改良KnudsonC、V&W培养基。或播种培养基均可,原则上不用激素。原球茎的继代培养可采用相同的培养左附加5%~10%的香蕉汁或15%~20%的椰子汁。成苗培养可采用以上培养基或V&W培养基。
1、分株繁殖:春、秋季均可进行,常在春季新芽萌发前结合换盆进行分株最好。将带2个芽的假鳞茎剪下,直接栽植于水苔的盆内,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很快恢复萌新芽和长新根。
2、组织培养繁殖:选取文心兰基部萌发的嫩芽为外植体,用70%酒精进行表面消毒,灭菌后用无菌水洗净,切成1~1.5毫米厚的茎尖薄片,接种在准备的培养基上,保持温度(26±2)℃,光照强度500勒克斯,照射时间16小时,在MS培养基添加1毫克/升6-苄氨基腺嘌呤的培养基上,原球茎的形成最快,只需45天。将形成的原球茎继续在增殖培养基中采用固体培养,20多天后原球茎顶端形成芽,在芽基部分分化根。约100天左右,分化出的植株长出2~3片叶,成为完整幼苗。

【栽培管理】
盆栽文心兰常用15厘米盆,也可用蕨板或蕨柱栽培。常用基质为碎蕨根40%、泥炭土10%、碎木炭20%、蛭石20%、水苔10%。盆底多垫碎瓦片和碎砖,有利于透气和排水。开花植株栽植在花谢后进行最好,未开花植株在萌芽前进行,这样有利于文心兰新根生长。5~10月为文心兰的生长旺盛期,每半月施肥1次。冬季休眠期可停止施肥和浇水,增加喷水,提高空气湿度即行。液施肥料流失严重,每半月可用0.05%~0.1%复合肥喷洒叶面加以补充。开花后要及时摘除凋谢花枝和枯叶。
文心兰的大多数种类均采用盆栽。盆栽植料与栽培蝴蝶兰的植料相似。如水苔、碎蕨根、木屑、木炭、珍珠岩、碎砖块、泥炭土等。这些植料组合应用效果好,如以细蕨根40%,泥炭土10%,木炭20%、珍珠岩或蛭石20%、碎石和碎砖块10%混合调制效果好。种植时要用碎石或碎砖垫花盆底部1/3左右以利通气和排水。栽培的花盆可用塑料盆、素烧盆、瓷盆等。栽培2~3年以上的文心兰,植株逐渐长大并长出小株,根系过满,要及时换盆。换盆通常在开花后进行,未开花植株,可选择在生长期限之前进行,如早春秋后天气变凉时进行,栽培材料应一起更换,换盆可结合分株一起进行。
夏时要注意遮荫,温度过高时要及时降温。盛夏秋季每天都要浇透水一次,即浇到盆底孔出水为止。施肥以施复合化肥为好,宜薄肥,忌浓肥,宜于清晨或下午3时以后施肥。7、8月份,是植株抽花时期,此期由于高温、高湿,易生细菌性软腐病,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死亡。为此,可在晴天时把盆内植材晒干,则细菌不易在干燥条件下繁殖,同时,将烂叶烂茎及时剪掉。在进入高温、高湿的季节之前,应加强施肥,特别是要增加钾肥的比重,培养壮苗,以增强植株的抗病力。
日常管理文心兰对环境的要求一般不太严格,但冬季温度不宜低于15℃,空气湿度四季在80%左右。春、夏、秋三季需半阴环境,冬季可给予充足阳光,但切勿使其曝晒在炎夏的烈日中。文心兰繁殖多用分株繁殖法,一般刚分株后勿立即浇水,当稍干时往叶面喷些水,等有新根长出时再浇水,然后喷些平均肥,但浓度不可过高,一般0.6%至0.8%。在养护过程中水不可浇得过多,这样容易烂根,应注意通风透光。如有发病株,应及时销毁,并用一些杀菌剂喷洒。开花期的温、湿度都不易过高或过低,这样会影响花朵寿命,缩短花期,甚至出现落蕾或提早枯萎现象。
栽培设施
文心兰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5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为75%-85%。光照强度 为10000Lux-25000Lux。小苗生长量少,一般光照强度以5000Lux-15000Lux为宜,中大苗生长量大,一般光照强度以15000Lux-25000Lux为宜。荫蓬不能太低,以4-4米为宜,太低则影响通风效果,栽培架以0.6-1.0米为宜。

栽培基质
文心兰所需基质要求通风透气利水,常用基质有树皮、蕨根、水苔、木炭等。实践认为:小苗用水苔,中、大苗用木炭做栽培基质,具有生长好、成本低等特点。木炭一0.5-2cm为宜,并在栽种前用水浸泡冲洗以除去炭粉。盆栽宜选用气孔较多的素烧盆或容积较小的浅盆种植,用桫椤凰木炭渣和椰糠作植材,在盆底加垫小砖粒或风化石,以利疏水保湿。植株栽好后,可于盆面铺上一层水草,以防旱保湿,有利气生根的生长。

肥水管理
小苗的肥水管理
经过充分炼苗洗干净后用离干的水苔做基质并定植与Ф3cm塑料软杯中,定植后当天用65%好生灵1000倍液混合72%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倍液喷洒防病。待盆中水草较干时,用清水浇半水,使水草呈湿润状态。之后约15天开始有新根生长,可用20-20-20彼得肥3000倍液浇灌,每周一次。
换盆与中大盆肥水管理
小苗经过3-4个月后,长至4-6个假鳞茎,根系密集,并有部分根长出盆外,此时应换盆。换盆时先将小苗脱盆放于装有少量木炭快垫底的塑盆中,再加适量木炭块于植株四周,
当中苗经过5-6个月后,长至6-8个假鳞茎,根系将木炭块很好包住,此时应为中苗换盆。
中大苗肥水管理
小苗、中苗换盆当天应喷1次65%好生灵1000倍与72%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倍混合液防病,定植后3-5天浇水1次。由于夏秋季及干燥天气应增加浇水次数并每天加喷1次叶面水,冬季干冷天气每2-3天喷一次叶面水,6-7天浇1次透水。4-10月为文心兰生长盛期,此时每月还应间施1-2次5-11-26彼得肥,防止植株徒长及提高抗病能力,此外还应适当补充钙元素以增加叶片厚度。

文心兰的栽培条件
温度 由于文心兰的品种繁多,各种品种间的原生环境气候差异甚大,很难正确地说明其生长温度。不过,一般而言,文心兰不宜在温度太低的环境下生长,当温度低于10℃时,文心兰就会受到伤害,但对于一些较不耐低温的品种而言,当温度在12℃时,就会因受寒害而枯死。然而在高温的情况下,文心兰则必须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才能安然度过。
日照 无论是哪一种文心兰都只能接受冬天的直射阳光,而其他的三季里,则必须加遮阴,以达到与原产地相似的日照。夏季的阳光最为强烈,因此在室外栽培时,必须加设50%~60%的遮光网,否则叶片易被阳光灼伤;而在春秋两季里,阳光较夏季柔和,—般只需要30%左右的遮光网,就能保护兰株。
浇水 大部分的文心兰较喜欢干燥的环境,因此浇水时,宜以介质的干燥程度作为标准,当介质表面干燥时,应立即充分浇水;在生长旺盛的季节里,因需水量增加,最好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到了冬季气温较低时,应停止浇水,以助其顺利越冬。
通风 良好的空气流通是栽培兰花时的必要条件,文心兰也不例外,尤其是具有假球茎及薄叶的品系,闷热的环境容易引起病害。台湾夏季的温度对文心兰而言,稍嫌炎热,解决的方法除了在栽培环境四周洒水外,同时还要加强通风更能帮助兰株消暑。
施肥 施肥的时间必须配合植株的生长情形,虽然不同品种的文心兰生长状况并不一致,然而仍可遵循—般的施肥基本原则。首先,当植株抽出花茎起,应停止施肥,直至花期过后,方能恢复施肥;其次,温度低于10℃时,亦须停止施肥。其余时间可每月施加已稀释的液态肥2~3次,此外固态肥亦可同时施用。
盆土及换盆 由于文心兰喜欢较干燥的环境,故宜使用排水、通气良好的介质,因此蛇木屑就是最佳的选择,最好添加少许具有保水力的水苔,更能使植株生长良好。文心兰的换盆作业通常在兰株花期过后进行,并且每隔2~3年换盆1次即可。
繁殖 以分株为主要的繁殖方法,进行分株繁殖的最佳时机也是在花期过后,因此需要分株时,可与换盆同时进行。

日常管理
温度管理 缓苗阶段,白天温度25℃~28℃,晚上23℃~25℃。新根萌长快,待长出新根后,温度可适当放宽些,但保持上述温度有利于兰苗生长,鳞茎生长成熟后昼夜温度在(26℃~29℃)/(23℃~25℃)时,文心兰可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文心兰花期较短,为了延长花期,可适当降低温度。文心兰的生长适宜温度为12℃~33℃,低于12就停止光合作用。如低温超过6~8小时就会发生冻害,高于33℃生长发育也会受阻,特别在强光照下会灼伤兰苗。温度变化不宜太热,否则易引起落蕾现象。
湿度管理 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80%,刚栽植的小苗湿度应在80%左右,湿度不应太大或太小,太大易感染病害,太小对兰花生长不利。在炎热的夏季应在植株周围的地面、台架、叶片上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否则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假鳞茎易腐烂。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向盆内大量灌水来提高湿度,否则极易引起烂根,湿度变化也不宜太大,否则不仅不利于生长,也极易引起落蕾现象。
光照管理光线不能过强或过弱,过强易引起灼病,轻者组织受伤,叶变黄色,严重的呈灰白色,并引发炭疽病。光线过弱光合作用能力降低,导致叶片徒长软弱下垂,不利于花芽分化,开化数量少,生长不良。刚栽植的幼苗,光照在10000~15000lux,随着幼苗的长大,光照逐渐增强,最高达30000~35000lux,在这个光照条件下,文心兰花芽分化快,营养生长可以更好地转为生殖生长。一般夏季遮光60%~75%,春秋季遮光40%~50%。
水肥管理总的浇水原则是干湿交替,每次浇水要浇透,下次要等到基质略显干燥时再浇。春季刚分株时少浇水;夏季植株生长旺盛,蒸发水分快,要多浇水。可每天浇一次。上午浇过后,下午再对叶片实行喷雾浇水,这种雾水不但可降低叶面温度,不定期可以增强植株的呼吸功能。傍晚过后,一般不能再喷雾,否则叶面持水时间过长,易诱发病害。由于文心兰栽培基质主要是椰壳和石子,不易保水、保肥,应在盆中放一些乡释肥,以增加肥效。施肥种类及数量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进行调整,一般一次肥一次水或两次肥一次水。为防止椰壳内有病菌滋生,可经常浇灌1000倍液多菌灵或1500倍液甲基托布津,基质pH值应控制在5.5~6.5,EC值在1.2~1.6mS/cm。
【养护要点】
浇水施肥:
文心兰与大多数洋兰一样都喜欢较高的空气湿度,但由于不同种类的文心兰株型相差大,对干旱的抵抗能力也不一样。没有假鳞茎的品种,抗旱能力差,因此要经常保持盆内的基质湿润,基质一干就要补充水分。冬季减少水分,有利于开花,气温在10℃下时要停止浇水。在炎热的夏季应在植株周围的地面、台架、道路和植株上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否则会影响其生长,同时,由于夏季由于气候炎热,温室内栽培文心兰除保持相对较大的湿度外,还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透气,否则生长不良,也易发生腐烂博
适当的施肥是文心兰健壮生长的有效措施,种植时先用少量缓放性肥料作基肥,每月施用一次腐熟豆饼水、油粕、骨粉等。除晚秋与冬季气温过低外,在生长季节春夏早秋三季,每2~3周施一次1500~2000倍的液体水溶性速效肥,未开花时要施用氮、磷、钾“三要素”均衡的复合肥,可叶面喷洒,也可根部施用。近开花时要补充磷、钾肥。
如何养护文心兰
我国通常将兰花分为中国兰和洋兰两类。洋兰多指气生兰,如文心兰、蝴蝶兰、石斛兰、卡特兰等。文心兰原产热带雨林,花的颜色多样,花期长,从第一朵花开至最后一朵花持续两个多月时间,花型美观,像小姑娘跳舞,因此有“跳舞兰”之称,其栽培要点有:
1.栽培材料在高温多湿的地方采用树蕨、不含油脂的阔叶树硬木制成板、盆等,而在气候干燥的地方,可用水苔蕨根、苔藓等栽植于多孔的盆中。
2.日常管理文心兰对环境的要求一般不太严格,但冬季温度不宜低于15℃,空气湿度四季在80%左右。春、夏、秋三季需半阴环境,冬季可给予充足阳光,但切勿使其曝晒在炎夏的烈日中。文心兰繁殖多用分株繁殖法,一般刚分株后勿立即浇水,当稍干时往叶面喷些水,等有新根长出时再浇水,然后喷些平均肥,但浓度不可过高,一般0.6%至0.8%。在养护过程中水不可浇得过多,这样容易烂根,应注意通风透光。如有发病株,应及时销毁,并用一些杀菌剂喷洒。开花期的温、湿度都不易过高或过低,这样会影响花朵寿命,缩短花期,甚至出现落蕾或提早枯萎现象。
【病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应保持栽培环境的整洁卫生,经常清除日光温室内以及温室周围的杂草,及时检查并清除黄叶病株,对发病较重的病株要废弃掩埋,以防其成为感染源,对发病较轻的病株要用剪子剪除病叶,马上喷洒相应的农药,并进行隔离栽培,以控制病虫害蔓延。喷洒农药要不留死角,特别是叶背、温室的角落及地面均要充分喷到,温室每月进行一次消毒处理。
文心兰常见虫害有蜗牛、介壳虫、白粉虱等,春夏多雨季节,蜗牛经常活动,此时应定期撒石灰粉于兰园四周及栽培架支脚处,当通风不良时常引起介壳虫,可用800-1000倍液速朴杀或速蚧灵喷杀。白粉虱可用3000倍液速朴风蚜或蚜虱消喷杀。病害发生后,可于早晨或傍晚喷施农用链霉素防治,一年内喷施次数以不超过3次为宜。
文心兰的虫害主要有介壳虫。介壳虫寄生于植株叶片边缘或叶级面吸取汁液引起植株枯萎,严重时整株植株会枯黄死亡。可用40%的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雾灭杀或50%马拉松乳油2000倍液喷杀。文心兰的病害主要有软腐病和叶斑病,叶斑病发生时危害文心兰的叶片,软腐病发生时会使植株整株死亡,可采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50%的甲基托布津可溶性湿剂800倍防治。
文心兰花叶病
症状 :开始叶上沿叶脉生淡黄色的不连续条斑,常呈花叶状。接着病斑一部分叶肉细胞坏死,形成表面下陷的褐色坏死斑。 病原 国兰花叶病毒(CyMV)及ColMV等几种病毒。 传染途径 以汁液传染为主
防治方法:
1、温室要合理通风,避免高温高湿;注意排水,适当增施磷、钾肥;及时清除病叶、病果及残株。
2、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常用药剂有: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炭疽福美400倍液,或1:1:200倍的波尔多液。每隔7~10天喷一次,共2~3次。
【产后处理】
文心兰花繁叶茂,一枝花茎着生几十朵至几百朵,极富韵味,加上花期亦长,深受人们喜欢。至今广泛用于盆花和切花。盆栽摆放居室、窗台、阳台,犹如一群舞女舒展长袖在绿丛中翩翩起舞,观赏起来真是妙趣横生。若以文心兰为主材,配上美国凌霄、垂花蝎尾蕉、文竹、绿掌、木百合,用于壁插,丰富多彩,呈现一片欢乐的节日气氛。用文心兰为主花,篮插,配上红掌、百合、飞燕草、天门冬,是极好的节日送礼花篮,点缀居室,典雅豪华,惹人注目。
【采收处理】
切花采收
待花苞60%~70%天放时进行采收,冬季温度低,可适当晚此采收。夏季温度高,应提前采收。剪花时从基部2~3cm处剪断,然后对采收的切花进行严格分级,精心包装。切花分级标准见表面现象 。
一般人们认为文心兰的切花瓶插寿命有7日以上,但实际上只有5~6日。购自批发商的切花不一定比零售店有较高的寿命,可能是因为运销过程有延误,使这些花在出售时出现瓶插寿命缩短等现象。文心兰切花的保鲜处理要考虑较多因素,因为文心兰花朵会因花药盖脱落及养分不足而提早萎谢。文心兰花朵的花药盖很小,很容易脱落,文心兰切花在分级、搬运及装箱挤压都会促使花药盖脱落,掉了花药盖的文心兰大约会提早3日老化,由于文心兰花药盖掉落后2~4小时即有乙烯产生,乙烯会导致花朵提早老化;养分不足是文心兰切花的另一个特性,已经开张的花朵和花苞之间会互相争夺养分,因此温度高、装运时间长时,会使文心兰切花之瓶插寿命快速下降。

采后处理步骤
国内销售用
采收→田间插水→运送到采后处理场→分级选别→捆把→花茎重切→套保鲜管(或整把套一个塑料袋内加棉花吸水)→装箱→预冷→运输→市场拍卖。
出口用
采收→田间插水→运送到采后处理场→分级选别→捆把→花茎重切→杀虫喷药→甲基环丙烯(1-MCP)熏蒸→套保鲜管→装箱→预冷→运输(空运或海运)→国外检疫通关→市场拍卖。
文心兰采收后处理
文心兰(Oncidium spp.)的市场大多以切花外销为主,因此其采收后处理的作业流程对于文心兰切花品质影响很大,连带使外销拍卖市场的价格受到波及。目前国内文心兰业者在采收后处理的过程已显现的问题包括了采收时成熟度低,瓶插寿命短,花朵互相干涉夹扯导致分装时掉花。另外也因为花束上花药盖容易脱落而致花朵快速老化。花茎切口容易腐烂,尤以夏季天热时最易发生。还有保鲜、检疫与包装的问题。这些采收后处理的问题若不能获得妥善的改进和解决,则势必影响品质与商誉形象,逐渐失去现有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国内目前的采收后处理作业
目前国内文心兰业者在收获与采收后处理的过程为:
1. 采收:以各种市售、自制的剪刀或刀片,自花茎最底部切下,亦有业者直接用手扭摘。
2.田间集花:摘下之文心兰用手捧住或置于植株、植床上,待一定数目后再收齐到植床最前端或走道上,接着再以约20~30支不等数量的切花,用报纸简单包住花朵部份,再放到推车上己注有清水或保鲜液的收集桶内,全部装满后再运到分级场做分级工作。
3.静置:花卉送到分级场后,通常于常温环境放置直到有足够数量再进行分级作业。静置时间有超过24小时以上。
4.分级:目前制定的文心兰分级标准十分明确。在田间采收下来的文心兰,运送到产销班或生产者自己的分级处理场进行分级、选别、与整理包装的作业。各生产场运来的切花由分级人员将报纸拆下,再一支支将夹缠在一起的花分开,比对工作台上的分级标准记号进行目视选别,并同时剔除不良品。
5.包装:各等级之切花以10支为一把,将花茎切口重切一次以减少感染,再以不同颜色的胶带捆扎茎部。需要施药者则隔离喷药再加以晾干。晾干后利用透明塑料纸或袖套包住花朵部份,切口套上含有保鲜杀菌液的保鲜管。以20~50把为一箱的大包装或是以2~10把为一箱的小包装,交叉横放装箱。装箱后直接送上冷藏货柜空运日本,或是放入冷藏库等候装载。
6.施药:为因应国外海关的检疫,许多切花必须予以施药,因此在分级、捆扎后仍然放入含有清水或保鲜液的收集桶内,再送到喷药室隔离喷药。待药剂干后才进行最后包装。
7.运送:目前业者多半采取冷藏货柜送交机场直接空运日本,以节省运输时间确保切花的鲜度。国内亦有少部份业者在夏秋季盛产时期试验利用海运销日以减少运费负担,但情况并不理想。
8.扺日后再分装:产品抵达日本拍卖市场后,需要再将花束重新整理,去除不良品并补齐花株等。此种作业也使花朵的受损机率增加。

热点内容
画荷花王 发布:2025-08-29 11:28:21 浏览:412
纹身清新玫瑰 发布:2025-08-29 11:10:05 浏览:381
梅花鹿英语怎么读音 发布:2025-08-29 11:10:04 浏览:377
盆景太美了 发布:2025-08-29 11:07:53 浏览:786
房间里适合放什么绿植 发布:2025-08-29 11:07:44 浏览:814
海棠红于正 发布:2025-08-29 11:00:19 浏览:667
卧室大型盆栽植物 发布:2025-08-29 10:59:03 浏览:59
大足海棠小学怎么样 发布:2025-08-29 10:55:05 浏览:727
樱花遇到雪花 发布:2025-08-29 10:26:07 浏览:916
长命海棠 发布:2025-08-29 10:21:36 浏览: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