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寞荷花
A. 参考三年级荷花一文写一篇写花的作文
樱花的美丽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昕一个人独自坐在学校的操场上。一阵风吹过,樱花树上的樱花飘落了,昕喜欢看樱花飘落时的那种美丽。昕似乎陶醉在这份美丽,她不知道安已经走到了她的身边。
“你也喜欢看樱花?”安说。
昕回过头看了安一眼,有种惊奇。“是的,我喜欢。它很美。你也喜欢?”
“我喜欢,也喜欢爱看樱花的女孩。”
昕给了安一个美丽的微笑。“我不认识你,你认识我?”
“没关系,不认识可以认识,我叫安,高三,你呢?”
“我?”
“是的,你?我想认识你,或者,我们还可以做朋友。”
“昕,高一。”
两人开始沉默,一起看着樱花,感受这美好的阳光。不知过了多久,昕开口了。“我要回家了。拜拜。”而且跨上自行车,回家了。夕阳的余辉照在安的身上,他望着那远去女孩的身影,无端端泛起一丝心痛。安从昕的眼中看出了她的寂寞,所以会心痛。他的直觉告诉他,她是一个好女孩,可她,却比烟花更寂寞。
安总习惯看着窗外的操场,搜索昕的身影。看到了,会淡淡的一笑;看不到,会有一丝牵挂。
安篮球打的很好,是一个很受女孩子欢迎的男孩。学校里很多女孩都注意他,只是昕,她并不注意。安,是个很干净的男孩,一米八零的个子,总喜欢穿着运动装,给人以一种邪邪的感觉。昕,并不漂亮,但看上去却很舒服。没有人会想到安会喜欢昕。
昕一直喜欢一个人,看着操场上的樱花。樱花的花期并不长,刚开花,就接近枯萎了。
这天,昕依旧一个人坐在操场上。安走了过来,“为什么你总一个人?”
“我已经习惯一个人了。”
“让我来陪你吧,一个人不如二个人。”
昕没有回答,只是沉默。回家的时候,她是和安一起走的。夕阳的余辉照在了他们两个人的身上,他们的影子被夕阳拉的很长很长。他们一路说着回家,她冷漠的心有了些许的融化。她或许可以不再寂寞,因为她有了他。
以后的日子他们一直呆在一起。操场上的樱花已经全部凋零了,他们也不在看樱花了。他带她去外滩,去徐家汇的教堂,去人民广场……忙碌的高三,他依然经常陪伴着她,因为他不想让她寂寞。日子一天天的过,安顺利的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安离开了学校,去了大学的校园。昕高二。在周末,安总会带昕出去玩,日子很平淡的流逝。
在昕高三的那年,昕的父亲把她送到了英国去读书。昕在和安看了最后一次樱花后,一个人飞去了英国。离开的时候,昕给了安一封信。
信是这样写的:
安
你看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在一万英尺的高空中。我要飞去英国读书,这是我父亲的意思,我不能做什么。我只有服从,所以我去了。我做不到不留下一丝丝遗憾,我知道我忘不了你。你知道吗?你是那么的深深的存在,存在我的记忆里。对不起,我没有说一声就走了。我只是不想看到你难过的样子。忘了我吧,就当从来不曾遇到我。
在地球的另一半,我会祝你幸福的。
再见了,希望你快乐。
昕
安握着昕留下的最后一样东西,他独自来到了樱花树下,回想当初的事。不觉眼眶湿了。
是呀,樱花虽美,但花期却很短。安和昕的故事虽美,却不能天长地久。
2 昙花的美
不久前,我悉心呵护的一盆昙花在我出差期间死去了。我回到我
的斗室,抚摩着已经枯萎的叶,真的好心痛。它枯黄萎靡的枝叶,已
经没有了生命的气息。突然,它象是活过来似的,回抚了我一下,我
一阵激动,它还活着!但随后我再也没有感觉到什么。看来这只是心
存侥幸,它似乎真的别了这一片我为它开垦的土地,它的灵魂只在我
轻抚它的那一刹那回来,安抚我哀伤的心。我们在一起已经有好几个
月了,它竟然没有跟我道一声别,就悄悄的离去了,我好心疼。
我记得我把它领回家的情景。
那是一个好大好大的花市,人头攒动的温室型大花棚中,我踱步
而行。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在这里相互用眼神打着招呼,或许是受到
那另一个世界生灵的教诲,一片的善良和从容。我被缤纷的花、碧绿
的叶和茁壮的干所缭乱,已经有点心不在焉了,我不清楚自己要挑盆
什么花或者什么草回家,我决定只是看看吧。
昙花!在一片人工造出的土地上,一片昙花长得格外茂盛,一种
青春般的翠绿和生命力浓浓地罩住了我。我止住了脚步,蹲下,用手
轻轻地摩挲着滴落下来的绿。我选了一棵,花农将它和它身下的土一
同装入一个洁白的塑料花盆之中,告诉我要好好地养护它,并目送着
我喜滋滋地离开,仿佛他卖的不是花而是嫁出了他的闺女。
我自然是好好地爱它的,我重新更换了土——从不远的稻田里撅
来黑黝黝的泥土,换上一个比现在的花盆大好多而且漂亮好多的瓷质
盆,小心翼翼地抖落掉包裹在根上的原土,然后重新植入新盆中。
它在我的家里开始成长了。下班后看看它,跟它说说话(我把爱
抚它的叶称为谈话)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我几乎养成了习惯,如果
哪天我因为忙而冷落了它,我自己倒象做错了什么,忐忑不安,第二
天一定要加倍补上。可能是我的精心呵护和关注吧,它真得给我面子,
长得格外的好。
一天的凌晨1 点,正在网络上闲游的我,似乎听到了非常轻非常
轻的声响,我侧过头看去,我惊呆了:我的昙花开花了!我兴奋异常。
我只是听到过人们议论昙花的开放是如何如何的,还从来没有亲眼目
睹过。我多少次的希望自己的昙花有一天会在我的面前开放。不经意
中,昙花竟然在我的面前怒放了,那鲜艳夺目的花朵,灿烂地为我绽
放着。我好激动,满心的喜悦,把它捧在手里,仿佛把我心爱的情人
拥抱在怀里,欣赏着美丽和娇艳。
第二天一早醒来,我急不可耐地奔到阳台,我以为它一定会比开
放时更美丽,可我看到的却不是我期望看到的,它居然谢了,只有叶
依然是那么的绿,却也有些疲惫的样子。哦,这就是“昙花一现”?
我清楚地感到一种失落,一种惆怅油然而起,心里被深深的落寞充斥
得满满的。
它的花朵凋谢了,那是它的成功还是它的失败,抑或是我的失败?
我想。
与它的同类相比,它那美丽绽放只有短暂的一瞬间,可它为这绝
短的辉煌酝酿了多久?我的等待,我的呵护是不是值得?我问。
哦,不!它因我的关怀而心存感激,决意要回报与我。它汇聚了
全部的精气,在一瞬间迸发出来,耗尽了全部的力量,但却把那份挚
爱存于心底,开始了下一次迸发的积聚。它无视人们的怨言,它知道
自己是为了什么而灿烂的,它清楚在这个缤纷的世界里,它属于它的
主人,因为他爱它。
它不在乎这样的辉煌是不是永恒,它想要奋力投入,它渴望达到
美的极至,即使香消玉陨也义无返顾。辉煌之后归于平淡,平淡之后
又再次辉煌,那,辉煌也好,平淡也好,不都是构成它生命和爱的永
恒的元素吗?
因为,实在的,花朵的绽放只是它心中爱的一次迸发,爱不会因
为花朵的凋谢而死去,依然在心。
可是,我的昙花,这时已经没有了演绎生命和爱的力量,它仿佛
是在那次的冲刺辉煌之后猝然倒下的,我还能期待它的下一次吗?不,
不!我不相信它会这样连句道别的话都不说就匆匆离去,我相信我可
以救活它。
我决定试试。
3 花的美
绢花,纸花,塑料花……假的花也是美的。放在那边,直到积满
了灰。
我却是不太爱假花的,虽然,它是好看的,仅仅好看,而已,没
有灵魂。
热爱真花,因为,她是有生命的,能绽放光彩,会黯然凋零。正
是那花落前的瞬间震撼着我。假的,是没有那分临别的灿烂的。
花的精神,对人,也是一样的。
B. 第一人称写荷花抒情的作文
仅供参考,稍作修改。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睡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睡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有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
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
例二:
我最喜爱的花就是荷花.
七月初的一天,我随夏令营来到了我向往已久的极负盛名的赏荷佳处——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
我一直以为,曲院风荷是一个有很多曲曲折折小路的院子.听导游姐姐介绍才知道,“曲院风荷”旧称“曲院荷风”,最早是酿造官酒的地方,因种有许多荷花而出名.每逢夏日熏风吹拂,荷香与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们称之为“曲院荷风”.清朝康熙皇帝南巡游西湖时,将其改名为“曲院风荷”并 沿用至今.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吟颂着杨万里的咏荷诗篇,心里激动万分,我马上就要看到这样一种人间美景了呀!一进曲院风荷的大门,我和同伴们就迫不及待地欢呼雀跃着穿过铺着鹅卵石的林荫小道,饶过绿草如茵,争奇斗妍的花坛,直奔湖边.
站在湖边,一眼望去,水波潋滟,莲叶田田,挨挨挤挤的荷叶青翠欲滴,圆润的露珠闪烁着光芒,阳光在上面舞蹈,微风在上面歌唱.清风徐来,荷香阵阵.满眼是绿,满眼是荷,满眼是景,真是美不胜收,我被眼前这一幅充满生机和情趣的美丽画面深深吸引住了.当然,这幅画面的主角就是那人称花中君子的——荷花.她,宛如一位位妙龄少女,一个个娇艳欲滴,一个个冰肌玉骨.有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穿着翠绿的萝裙,随着微风的节奏在翩翩起舞;有的则有些害羞,撑着一把可爱的绿伞,遮着自己的面颊要妆扮一会,才把最美的笑容展现给大家;有的则英姿飒爽,朝气蓬勃,含苞欲放……
站在亭榭中,观满湖翠影,看万点荷红,闻阵阵清香,令人心旷神怡;漫步在造型各异的小桥上,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两相恋.曲院风荷俨然就是一首诗,一幅天然画卷,一曲美妙动听的音乐,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我爱荷花,爱她的淡淡清香,爱她的亭亭玉立,爱她的娇媚容颜,更爱她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质.例文1、 荷塘夜景
在我老家的广了前有一个荷塘,我喜欢在夏天的晚上现赏月下的荷塘.
荷塘四周垂柳拂水,这些柳树还是我小时候哥哥种下的.今晚,我走在垂柳构成的“隧道”下,欣赏着荷塘的景色,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你看,一轮皎洁的圆月升起来了.月光照在水面上,银光闪耀,荷叶上的水珠像一盏盏璀灿的灯.一个个圆盘似的荷叶,你挨着我,我挤着你,争相露出水面来.
现在正是荷花开放的时候,荷塘里的红荷花少,大部分是像白玉般纯净透明的白荷花.有的花儿已经开放,像观音的莲花座似的;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像一支支小巧玲珑的火把;还有的只有一点大,但它出污泥而不染,别的花都高高地露出了水面,它却悄悄地躲在荷叶妈妈的怀里,又因为想见识一下这上面的世界,便偶尔露出了半边脸儿.
夜深了,四周没有什么动静,只听见荷塘里的鱼儿沙沙地吃草的声音.
啊!月色下的荷塘的景色真迷人.
例三:
乘上一叶小舟,荡过碧水湖泊,推开层层涟漪,欣赏莲花万朵.
莲花,你那孤傲高洁的花,宽大平和的叶,一脉相承的茎,深扎淤泥的根,点、线、面巧妙组合的画,博得了世人的青睐.
莲花,你那窈窕淑女般的丰盈线条,纯洁清秀的美丽色彩,内质外形的完美统一,一往情深的丰富内涵,赢得了人们的赞赏.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对你廉洁无暇、清丽纯真之魂的赞誉.
“杨柳枝头甘露洒,莲花池畔慧风生”——是对你怜爱平和、吉祥美好之意的褒奖.
莲花,你有彻底无私的奉献精神.你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全盘托出,从花到叶、到籽、到根,可入菜肴,可作良药,通身是宝,整体奉献.
莲花,你有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你扎根污泥,珍爱自洁,保持天生丽质的本色.虽然环境冷酷哀凉,但你不叹世态炎凉,不怨时乖命蹇,不屈从环境,不沾污纳垢,照样安身立命,随遇而安,处之泰然,追求完美.污者管自污,莲花竟自洁.
莲花,你有独立不迁的鲜活个性.你不倚高枝,花开独朵;你端庄典雅,含蓄深沉;你豁然大度,光明磊落;你清新隽永,雅趣怡然;你璞玉浑金,自洁自爱;你亭亭玉立,别具一格.
莲花,你有友善宽厚的温柔情怀.你善良温厚,谦逊益群,携众而生,择善而从,欣然共处.你那藕断丝连的天然资质,象征着忠贞不渝的高尚情操;你那清丽纯真的天然美质,代表着一往情深的丰富内涵.
莲花,你以奉献美的精髓,个性美的筋骨,自洁美的肌肤,仁爱美的内涵,描绘了一幅真善美的画卷.
莲花,你以求真慕美之意,怜爱济世之情,超然物外之神,优雅风情之态,谱写了一曲真善美的颂歌.
我歌颂你,赞美你,莲花!
我欣赏你,挚爱你,莲花!
C. 荷花的孤独写景抒情散文800字
梅花有不怕寒冷,在风雪中挺立,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的品质;茉莉花的香气怡人;鸡冠花颜色鲜艳…..而么多的名贵花中,我喜爱荷花。
荷花长成后,大片大片粉红颜色的花瓣上透出一点淡白,让人看上去那么美丽,那么动人。荷花的花瓣看上去美丽,而且摸上去享受。那柔滑的表面透出亮丽的光泽,花瓣条索纤纤,摸了后让人有陶醉的感觉。
清晨,朝阳初生,荷花又迎来了新的一天。荷花上粘满了露珠,在阳光映照下,一颗颗的水珠像粒粒透明的珍珠嵌在花瓣上,透亮欲滴。
荷花代表正直、光明正大。当年包公的官府壁画上也画着一幅荷花图,上面也有“光明正大”几个字。
荷花还代表善良、真诚的意思。相传远古有如来佛祖和观世音,坐的便是荷花宝座。
荷花美丽,其果实莲子还可以食用,莲子的果肉营养,果肉甜美,中医上称可补气养血。俗话说的好“红花还得绿叶衬”,荷叶,荷花也就不会是生机勃勃了。荷叶宽大,呈深绿色,让人看了有陶醉在大自然的感觉。
荷花是孤独的,它从不和别的花争奇斗艳,也不和别的花比美,只是孤独地立在水中,默默无闻地站着,站在水里,站在风里,站在雨里。送走晚霞,又迎来朝霞。可是,它的生命是很短暂的,只能过夏季。可人们都会记住它代表正直、光明、善良与真诚。
梅花、茉莉花等虽美,但荷花更美,它代表纯洁让人感觉美。我喜欢你,荷花!孤独的荷花!
D. 写荷的文章(除荷塘月色),还有诗
●爱莲说
喜欢荷,喜欢她的淡淡清香,喜欢它的淡淡粉红,喜欢她的亭亭玉立,喜欢它的濯清莲而不妖,喜欢它的柔情似水……
眼里,除了怜爱还是怜爱。就像雨巷里的那位带着丁香般幽怨的少女,在梦里,挥也不去散也不去。除了她的身影还是它的身影,除了她的俏丽还是她的俏丽。牡丹?玫瑰?百合?菊花?面对这些后宫佳丽,我却像一位挑剔的美食家,一位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总觉得它们少了点什么,不能给我完全喜悦的感觉。也许这正是偏爱莲的原因吧!
情人眼里出西施。莲,让我觉得它就是花中之王,无人可比。朋友说我过于喜爱它,忽略了其它花的美丽,也许是吧!暮春三月,白花争努,牡丹芍药,妍丽妩媚,使人为只震惊;夏季炎炎,紫罗兰、玉兰散发淡淡幽香,祛除夏意,让人心旷神怡;秋高气爽,菊独傲枝头,正直傲洁油然而生;隆隆寒冬,梅独自争妍,不畏严寒,吐放清香,赞美之词不可胜数。但是,我仍固执地认为莲才是完美。
对莲的喜爱,使我成为百花不公正的裁判。在生活中,对事物的是非曲直,我们仍是不公正的裁判吗?
夜深了,我静静地躺在床上,被这个问题烦扰着。回忆的匣子被偷偷地打开,往事如水流过,重现眼前。
因对个别的崇拜,我成为他的守护者,旁人稍有异议,便拳脚相加,小伙伴们对之敬畏,便缄口不语,使我内心稍稍喜悦;因和亲密伙伴要好,便不理事情对错,不分青红皂白,硬着脸皮要站在朋友一边;因对个人稍有偏见,一出现可疑之处,聚焦点便投向他;因为自己的喜好盲目顺从,人云亦云,都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猛然发现,曾经,自己是如此没有主见。成了失根的兰花,追逐的浮萍,飞舞的秋莲因风四散的蒲公英,我又当了生活不公正的裁判。
世界甚大,要认清每一事物,更应抛开我的个人感情,透过现象看本质,让我们的生活更有主见,更能感觉自己的存在。就像一棵巨松,扎根在山崖之间,不随山水、飓风而改变自己的位置;就像一棵独自开在山谷里的野百合,不管有没有人路过,仍开得那么鲜艳那么快乐。
爱莲,却不溺爱莲。爱生活,应该是个公正的裁判。
●又到荷花飘香时
席慕容曾说过:莲的心事,无人能懂。
我是一朵出污泥而不柒的荷花, 俏立在离你最近的小河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开了又谢、谢了又开, 生生世世等待着你爱我的那一天!
当灿烂的阳光点缀着美丽的夏日, 在如水的夜色中我被上银装,酿造一个个浪漫温馨的夜晚,当你与朋友们来到有我的小河边时;风儿轻轻吹起,让我婀娜多姿, 牵引着你们关注的目光。有时天空飘扬着绵绵的细雨;在滋润我寂寞的心灵, 啊...此时此刻!荷花带雨也有动人的风情!
你看我伫立在水中央,你看我站在绿叶旁, 你看我有时争齐斗艳,有时孤芳自赏,我心里其实无限凄凉......我肝肠寸断,泪珠常常滚落在身旁,我的心在呐喊,我的心在谤惶;因为你爱恋的眼睛里始终没有我的影子...... 别怪我出自污泥,别怨我美丽得让大众欣赏,但我总是暗然神伤,只能在鲜艳的外表掩饰下,深藏着我的根茎,来年再为你绽放!
无缘的你啊...不是来得太早、就是来得太迟。如何能让你看见我最美丽的刻?我想,今年的夏天;我仍会尽力展示我的美丽,释放我的芬芳。希望能留你的视线,因为我们也算是有缘的,天长日久, 相信总有一天, 你温柔的目光会锁定在我身上,你赞美的话语及爱恋的眼神;会让我成为一个名为“莲”的美丽女人,你会像童话中的王子吻醒沉睡的公主,我满怀希望的期待着, 期待着某年某月的这一天!
我是一朵出污泥而不柒的荷花, 俏立在离你最近的小河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开了又谢、谢了又开, 生生世世等待着你爱我的那一天!
●荷荡深处读清荷 文/临风望月
史上有很多咏荷的诗句,我独喜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为这样的意境辽阔深远,大气磅礴,又蕴涵着清风朗月般的明净与幽深。这是我心仪的景色。
那日,携妻和女儿游水泗荷园,真的恍如身临仙境,平生第一次见到万顷碧荷,星星点点的荷花夹杂着斑驳的色彩,在阳光下闪亮着诱人的光泽。荷荡处处见水,幽处辟有小径,弯曲迂回,掩藏在荷叶、芦苇、青蒲之间。古朴的风车在风中旋转着荷的韵律,传递着水流的声音。宛如大音稀声的那种,让人从心底感到震撼。荷荡深处有一水车,很落寞地躺在沟渠间,刚刚刷过桐油,色泽清亮,桐香扑鼻。只有脚下叶片上的泥痕,证明它的存在是为人所知的。但那是游客的痕迹,没有人真正地怜它。妻和女儿兴奋地踩着它,嘎吱嘎吱的声音在静谧中很响,水波在水车的劳作中翻过自己,又从高处流溢下来,回归自己。很像人在生命中游走的过程。妻和女儿很开心。我却被水车流动的声音感染。
我对妻说,我们去赏荷吧。妻租了一只小木船,船娘40多岁,很热情,脸部写满了劳作的沧桑。她笑着说,就是呢,荷花要到深处看的。她很娴熟地点着篙,小木船对她的配合很协调。我们上了船,游进了荷荡。船娘不擅言辞,总是呵呵地朝着我们笑。她专注地撑着船,对我们的大惊小呼的兴奋很木然,许是天天在里面游走,身边就没有风景了吧。进了深处,那才是真正的荷花天地。视线所及,碧波荡漾,万绿流翠,点缀在其间的荷花,有的怒放,有的含苞。怒放的叶瓣张扬,色彩鲜艳,迷离人眼;含苞的含蓄内敛,静如处子,充满诱惑。荷花的颜色很多,有红的、黄的,还有白的。我对白色的荷花情有独钟,不唯是她“出污泥而不染”的洁净,更是因为她开放时的不动声色却撼人心旌的热烈。这很符合我的心境。我让船娘在一朵硕大的白色荷花前停下船,我说我想看五分钟。船娘奇怪地看着我说,很少有像你这样的客人哩。我笑了。对于自己心仪的东西,五分钟实在是一个瞬间。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我的吝啬还是大自然的吝啬,我不止一次见过荷花的照片,那种静默的美,流淌的肆意曾经让我有一种流泪的感觉。现在,当我真的面对她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她并不像照片上呈现的那样寂寞,她绽放在如此醉人的母亲河里,从河底发韧力量的茎竿坚实地支撑着她,她有妖娆的兄弟姐妹陪伴,有硕大的田田莲叶小心地呵护,芦苇和青蒲是她生命中的另一种风景,她们一同生长,一同摇曳,一同听风的声音,一同接受阳光和雨露。如果她有知有思,我想,我们和很多观赏她的游客也一定是她观赏的风景。一定是的。硕大的花瓣像水鸟的翅膀展开,荷花很直白地袒露着她的心胸,黄色的花蕊洋溢着生命的热烈和奔放,花蕊包裹下的细嫩莲蓬呈现她的厚重与沉稳。我如此放大眼中这朵荷花,实在是太想理清以前心中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这就是我喜爱荷花的原因了。
妻也被这种静默的美感染,她的眼角居然有一滴晶莹的泪珠。像花瓣上的水珠,清澈、透明,不染一丝尘俗。我知道我们的理解和感悟未必相同,然而那一刻的震撼是相通的。我紧握住妻的手,她依偎着我,我们互相传递着内心的颤栗,像小桥流水,又那样温润如玉。
船娘呵呵笑了,城里人就是浪漫。我也呵呵笑了。浪漫不是哪个人独有的专利,只要心中有浪漫,就一定能浪漫。比如荷花,生命是极其短暂的,在她盛开的那个瞬间,生命的美丽便开始走向凋零,但她一刻也没有放弃绽放的光亮。因为在这浩淼的荷荡里,她是不孤独的,她的生命还可以通过莲蓬的形式得到延续。那是她孜孜以求的正果。
我很神往这种境界。我在一篇文章中写过,面对高山,我从不隐藏自己的卑微,然而我从不轻易自卑。就像荷花一样,每朵花都有绽放自己的权利和方式,不同的,是绽放的过程,是对生命的理解。 船娘是无法理解我的感悟的,然而拥有妻这样的知音,我很满足了。
我对妻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生的热烈和灿烂。茫茫水域,田田莲叶,出水芙蓉,自放光芒。我们不求脱俗,但求不要入俗。比如我平时炙砚呵笔,只求手不僵硬,心不枯木。
妻已泪流满面。是啊,我们都是风前客,不必弄影舞婆娑,做本真的自己最好,生如夏花,死如秋叶,这是怎样一种极致的境界哦。
小木船继续向深处划去,景色依然很美,我独沉湎于赏荷的那五分钟,其他繁华胜景在我眼中顿然消隐。
●别样的荷花 文/李中国
读7月4日《茶亭》专栏刊出的《夏日赏荷》一文,引发笔者一份爱莲情结。因为我的故乡山东济南就是一处“四面荷花三面柳”(清人刘凤诰咏济南句)的赏荷妙在。依托“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地理环境,片片绿荷支支红菡渲染、点缀着夏与秋两季风光。
但对荷花的赏读,笔者却不敢苟同古今诸多爱莲者那样主观地、形而上地把荷花当成冰清玉洁的“高人”化身,或强加某种精神象征歌之咏之,而更看中作为植物的它固有之物性,本身之内涵,冀望由此读出一类不见于文人墨客眼中的别样荷花。
比如,宋代周敦颐之《爱莲说》誉莲为孤高直傲洁身自好的花中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一位曾躬耕于济南大明湖百亩水面上植藕为生的莲农听了就发笑:“要是没有淤泥,荷花又开在哪里呢?要是荷花靠着淤泥的滋养才有了这份漂亮,那又何来染不染呢?”
而现代文人按照那位莲农的启示一路想下去,也会替荷花进行新的思想拔高:向天开放的花朵正如人类精神的崇高取向,植根脚下的淤泥,以获取无尽滋养,则是崇高精神得以弘扬光大的丰厚基础。这一提醒让世人缩短了与荷花的距离,不再远而敬之敬而远之,也顿生几许对淤泥的爱戴。
细思之诚如是。
笔者查阅多种莲藕种植资料,并请教一些植物学家,窃以为这一观点如能得到专家认定和科学支撑,尽可由此打造荷花的时代形象。却另有发现:
比如,从这一在国内种植面积超过10万公顷的水生大型植物的习性看,其生命和美丽并不主要得益于“淤泥”的滋养,而是得“天”独厚的产物,即夏季的高温和充足的光照———依赖那铺满水面的碧绿之叶盾“光合作用”提供的有机物滋养。而花瓣的细胞里饱含着的艳丽色素,用诗的语言说,是对阳光的拥抱与积淀!
那池塘底的“淤泥”,算是荷花不幸也不甘的出生地了。
现代农业的种植技术更把莲的生长置于一条立体混作的食物链上。让它的美丽和生命与天上地下的浮游物、水生族、有机屑、日光能、营养盐、碳酸气,共养互利,相依为命。于此说莲花以不“染”为好,勿宁说是互“益”更佳了。可见莲花荷叶蓬勃上扬的姿态,不惟张扬精神的向度,更是丰富生命的博取。
而这种博取的意义,需到秋意渐浓,荷花捧出丰实的莲房,人们又从深深的淤泥中发现它滋育的丰美藕瓜,且自身开始枯死腐烂时,才被深刻地读懂。让人从雨打残荷的淅沥声中听到一种奉献精神的洋溢。如此形象,岂周氏“出淤泥而不染”———旨在洁身自好、独善其身者,或凌波仙子之类可比!
于此,徜徉夏日的湖畔,注目“接天莲叶无穷碧”,或“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之际,你一定会读到一朵朵别样红艳的荷花。
(2002年08月1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荷叶绽放 文/陈乔
记忆中似乎更多的是赞美荷花的文字,实在是委屈了荷叶。
新居的楼前,有一个大约占地三四亩的水塘,装修住房那段时间,由于季节正悄悄的从冬到春,加上每天总是忙碌的缘故,一抬头就在眼前的树枝或许偶尔会让人发现它的新芽,这静静的一方水域竟从来不曾引起我的注意。搬家也是快乐而忙碌的,购物布置,迎来送往,几乎没有时间停下来看看周围已经渐渐绿了的一切,他们由浅到深、由淡到浓,直到绿成了很大的一片,直到覆盖住整个校园……荷塘就在这时光的流逝中孕育了满池精灵。
开始只是远远的从窗口眺望。偶尔空闲下来,依窗而立,就能看见它们。从远处看去,那荷塘的绿与周边草坪、树阴的绿浑然一体,并无太多特色,倒是那塘中红色的曲廊亭榭显眼得多,间或有情侣或老人在上面散步。就想,等荷花开了,应该去近处看看;就想,等有月的夜晚去感受荷塘月色;就想,那该是一个散心解烦的好去处。
一场不算大的雨淋散了黄昏休闲的人们,那醉人的荷香渗透在湿漉漉的空气里,把我一个人留在了荷塘边。没有荷花、没有月亮、心灵很静也勿须抚慰,荷叶的美就绽放在这样一个平常的黄昏。
荷叶厚实而宽阔,有农人的斗笠那么大;叶杆高而壮,像挺直的手臂支撑着荷叶。大概因为阳光和肥力分布的差异,荷叶长势并不均匀,一忽儿高一忽儿低,将整个荷塘的表面演绎成几个绿色的巨型大浪,呼啦啦的似乎要消退了,又忽然卷起浪头朝前涌去。荷塘因此而总是欲静还动,欲停不止……
雨后的荷叶更添了一些妩媚。每一张荷叶都无一例外地捧着一团雨水,但决不是我们通常在文章中读到的那种被称为露珠的东西,它浑圆如球,肥硕似鸡蛋般大小,静静地躺在叶的中心,软软的晶莹着,远远近近的闪烁着,像荷叶的眼睛,活了这片辽阔的绿。
紧挨着叶杆的下端,一些立体的园形物件一开始让我很纳闷,细细一看,原来是已经枯掉的叶。它并不像别的腐叶那般潦倒、那般散乱和无助,生命已离它而去,型仍是绝顶优美的---边沿虽然无力地垂下,被叶杆撑着的中心部分却倔强地坚持着,像一把把黄色的伞,更像一个个巨大的做工精致的蚁窝,在水面上完整地肃立。人们崇尚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我更欣赏荷叶这种不肯腐败的气节,它何尝不是在用它的执著诠释着这样一种唯美的追求?
一阵风来,荷叶的清香逾渐浓烈了。忽然很希望有人共享这样一个黄昏,想打一个电话给远方的朋友,又恐惊扰了这一片难得的宁静,只好让她绽放在肺腑深处,绽放在美好的记忆中……
E. 一个人赏荷花的心情句子
一个人赏荷花的心情句子:
1、越看越喜欢,一个人赏荷花,版自己拍的荷花,被晒了一天,权依然很开心。
2、暑假模式,回到家乡,难得的阴天,一个人去看荷花。美美的,闺女和荷花,婷婷玉立。好看,爱摄影的每天拍不停。
8、一个人趁着不太晒,驱车千亩荷塘。想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不料一路大雨,午后赶到,已经只剩雨后的绿肥红瘦。倒想起一句“菡萏香销翠叶残”。
F. 赞美荷花的宋词
① 《荷花》
(宋)白玉蟾
小桥划水剪荷花,两岸西风晕晚霞。
恍似瑶池初宴罢,万妃醉脸沁铅华。
② 《荷花》
(宋)王月浦
雨馀无事倚阑干,媚水荷花粉未乾。
十万琼珠天不惜,绿盘擎出与人看。
③《荷花》
(宋)宋伯仁
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
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
④《荷花》
(宋)苏泂
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
昨夜夜凉凉似水,羡渠宛在水中央。
⑤《新荷》
(宋)朱淑真
平波浮动洛妃钿,翠色娇圆小更鲜。
荡漾湖光三十顷,未知叶底是谁莲?
⑥《湖边》
(宋)崔复初
西子湖边水正肥,鸳鸯双浴湿红衣。
蜻蜓立在荷花上,受用香风不肯飞。
⑦《西湖四景》
(宋)程安仁
阳春三月天气新,湖中丽人花照春。
满船罗绮载花酒,燕歌赵舞留行云。
五月湖中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靓妆玉面映波光,细袖轻裙受风举。
芙蓉秋晓传清香,西施初洗匀新妆。
中秋月魄两相照,玉壶皎洁无纤芒。
严冬凛凛霜雪天,银山玉树相钩连。
薄雪远草相掩映,似无似有虚无间。
百年人事有尽处,四时景物无穷年。
⑧《月下看白莲》
(宋)杨公远
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
只应舞彻霓裳曲,宫女三千下广寒。
⑨《四望亭观荷花》
(宋)姚勉
面面湖光面面风,可人最是白芙蓉。
分明飞下双双鹭,才到花边不见踪。
G. 描写秋天荷塘景色的句子有哪些
穿梭在荷塘中的小道上,空气清新.两旁荷叶微微摇动,像在欢迎人们的到来。
因为是要出莲藕的缘故,塘里大部分都是白色的荷花,有些荷花挺立在荷叶上方,亭亭玉立,清新,脱俗,像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有些藏在荷叶下,开得妖艳,妩媚,像风情万种的贵妃.
在塘心点缀似的种了一小点睡莲,红红的睡莲花儿开在绿叶和白色荷花下,显得是那么的俏皮,活泼.
白天的荷塘是那么美,可是却没有月色.也许待到十五,月儿如玉盘般挂在天上,银色月光映照在荷塘时,那一朵朵荷花在月光下。
远处荷叶绿了一大片,白色和红色的荷花点缀其中.各色雨伞在绿色中游动,又添一道景色.正是景色如画,人在画中游.
秋日的荷塘,早已没有了盛夏时的蝉吟蛙鸣,没有了盛开的荷花,风儿寂寂,鸟儿寂寂。只有红色的蜻蜓振翅飞来,立在荷梗上。偶有人走过,安静极了。
往日的挤挤的荷叶、灿若繁星的荷花,已经不见了,虽然已经暮秋,荷叶还挺拔地相互簇拥在荷塘的中央,荷叶周边已经泛黄,但有的已经变成褐色,筋脉暴露,弯了腰,断了梗,甚至扑倒在池塘里。
H. 古诗词中残荷有什么意象的含义
1.君子之花。周敦颐说,“莲,花之君子者也”。清代叶申芗《荷叶杯·盆莲》:“双心千瓣斗鲜奇,出水不沾泥。试问花中何比?君子,风度胜张郎。碧纱窗下晚风凉,花叶两俱香。”这一朵并蒂莲开得鲜奇,送来花香,出水不染,它难道不是君子形象的写照?“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隋·弘执恭《秋池一株莲》),诗人笔下的莲花,独立坚强,令人钦佩。宋代诗人苏辙更为追慕莲的高洁:“白莲生淤泥,清浊不相干”(《盆池白莲》),“开花油水中,抱性一何洁”(《和文与可菡萏轩》)。
2.佳人之花。用莲花代表佳人形象也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荷叶罗裙,人面荷花,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乍一看去,几乎分辨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哪是荷花,哪是脸庞。她,就是诗人的梦中情人。再如宋代杜衍《莲花》:“凿破苍苔作小池,芰荷分得绿差差。晓来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妃出浴时。”写的是莲美如画,如出浴的真妃。
I. 有哪些关于荷花的描写
你好!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古往今来一直被文人墨客所歌颂。以下关于荷花的描写:
《小池》
唐·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荫、几只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唐·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这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山居即事》
唐·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在王维的田园诗中,尽管周围是热闹活泼,生生不息,充满了活力的大自然,但诗人的心却是孤寂的。此诗虽然写出了作者惬意的生活,却又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的落寞之情。大自然的万物都是热闹鲜活的,嫩竹、红莲,唯有诗人的心是寂寞孤独的。这样的心态,促使王维潜心地去发现去欣赏田园。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段,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J. 关于荷花的日记
我最喜欢的花是荷花.荷花非常美丽,一池碧绿的荷叶,托起一个个嫩白的荷花,好像回一个个小姑娘亭答亭玉立,它最美丽的时候就是夏天下过雨以后.
荷花的花瓣里有许多珍珠,露珠在微风的吹动下不停地滚动,槐花落在荷叶上,露珠就更加起劲地跳跃起来.荷叶把露珠一个一个地送进池塘妈妈的怀抱里.荷叶托着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荷花,在雨水的滋润下,荷花里嫩黄色的小莲蓬像一个个花洒,好像在帮荷叶洗澡呢.
荷花真美啊,我喜欢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