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里荷花
Ⅰ 去寺庙供养花,买什么花啊
去寺庙供养花买莲花、荷花的比较多,当然别的花也可以。把自己最喜欢的花供佛。
莲花是佛教的代表
莲花具备特点,花开的同时,种子也形成了,它是同时的。它就代表了佛法,你只要获得了这个花,你这个种子(果实)也就有了,它是同时产生的。
就是说我们修行中不必担心有没有果实的问题。你只管去种因,你不要管这个果。种因得果,这是必然的道理。
所以我们要放下很大的心,本来这个心承担了很沉重的包袱,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不必去管它,只管眼前怎么去掉这个毛病,就完事了。只要正确地去修行戒定慧,那我们的成就,必然就在其中。修行中一定要有极大的信心,对自己有了信心,知道了这个事实,我们就不会对自己的修行有所怀疑。
这个“回因向果”应该是这么理解,只管修因,别考虑果。有的人光修果他不修因,实际上所谓的“果”能不能修?他不能修。我们应该在因地下功夫,不用考虑果,老考虑果还上火,还难受。什么都不用考虑。就在因地下功夫。看吃一口饭符不符合佛法,不符合佛法我就不吃了。所以要这样。
把自己喜欢的供养给佛菩萨
不是你喜欢,佛就喜欢。什么叫供佛?就是去掉我们这个贪念。因为我们平时的贪念越来越重——为什么佛说让你供?供的目的就是让你去掉贪念。你把最好的供佛了,那你不就是舍了吗?你舍了,哪怕你过一会儿就吃了,最起码你也舍了几分钟,是不是?
你也知道要把最心爱的物,要给佛先吃。从这一点开始,你逐渐能放下,这就是供佛。不是佛要吃我们的东西。我们要把财色名食睡放下,都要“供佛”。财色名食睡是谁创造的?就是我们自己创造的。为什么要供佛?也就是放下财色名食睡。换句话说,就是放下你的贪心,放下你的吝啬,这就叫供佛。(摘自《二〇〇七年为锦州居士开示》)
Ⅱ 寺庙里为什么有莲花
莲花,又称荷花。它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和见到的象征物。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因为它与释迦牟尼的许多传说联系在一起。据说,释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萨,下凡降生到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处。净饭王的王妃摩耶夫人,长得象天仙一样美丽,性情温和贤淑,与国王情深似海。摩耶夫人回忆新婚之夜,她朦胧中看到远处有一个人骑着一头白象向她走来并且逐渐变小,从她的右肋处钻入她的腹中。她心中模模糊糊地预感到菩萨化作一头白象入胎。日后,身怀有孕的摩耶夫人脸上,微微泛着红晕,那色彩鲜艳的绿色领口花边象一片莲叶,她的脸儿象一朵绽开的莲花。后来摩耶夫人在娑罗树下降生佛祖时,百鸟群集歌唱,天乐鸣空相和,四季里的花木都一同盛开,尤其是沼泽内突然开放出大得象车盖一样的莲花。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并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这天正是四月八日,以后就成了佛教的“浴佛节”。释迦牟尼觉悟成道后,起座向北,绕树而行,“观树经行”,当时就是一步一莲花,共18莲花。每当他传教说法时,坐的是“莲花座”,坐姿也成“莲花坐姿”,就是两腿交叠,足心向上。
世上,梅花贞洁,傲霜斗雪;兰花幽香,清丽典雅;竹高有节,青翠碧绿;菊花孤傲,千姿百态,而我佛祖却独自钟情于莲花。这是由于古印度很早就有爱莲的风气。人们苦于国土气候炎热,对春夏之际开放的莲花,尤其感觉惬意,清新喜人。所以佛教从初创时起,就注意顺合民俗心理以吸引信徒,因此莲花就常在佛经之中屡屡引喻。如佛经上说,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天上的莲花不出数百瓣,而净土的莲花千瓣以上。《楞严经》云:“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莲上……”。《维摩经·佛国品》曰:“不著世间如莲花,常善入于寂行”。《诸经要解》说:“故十方诸佛,同生于淤泥之浊,三身证觉,俱坐于莲台之上”。可见,莲花表示由烦恼而至清净。说明它生于淤泥,绽开于水面,出淤泥而不染的深层内涵。同时莲花在炎热夏季的水中盛开,炎热表示烦恼,水表示清凉,也就是说,在烦恼的人间带来清凉的境界。所以莲花是从烦恼中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圣人化身。佛祖就是出于淤泥间挺然而出,证得正觉,得大自在。虽然超脱凡俗却不离世间法。莲与佛教所主张的出世人格,有着天衣无缝般的契合。佛教认为,人间烦恼多于恒河沙数,迷失自我如同陈淤积垢。有志者应该努力修行,净化自我,不受污染,超凡脱俗,追求到达清净无碍的境界。莲花的自然美完全可用来象征佛教的这种理想。况且,莲花本身也确实有吸引人的地方即莲贵善美。它昂首挺展,日艳且鲜;洁身自处,傲然独立;其根如玉,不着诸色;其茎虚空,不见五蕴;其叶如碧,清自中生;其丝如缕,绵延不断;其花庄重,香馥长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更喜莲子,苦心如佛;谆谆教人,往生净土。唐朝诗人李商隐赞誉荷花曾写下著名的诗句: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煞人!
另外,按照佛教的说法:三界的众生,以淫欲而托生;净土的圣人,以莲花而化身,并能以世人所熟悉的形象示现。既然莲花代表佛祖清净的法身,庄严的报身,于是便成了佛教艺术的重要题材,也是佛寺中经常见到的吉祥物。如古印度阿旃陀壁画画有莲花。中国敦煌、云岗、龙门石窟,都有很多以莲花为内容的艺术构想。象龙门石窟的宾阳洞雕有莲花装饰图案以及莲花洞窟顶上的莲花独具特色。就是在一般的大小寺庙里,佛、菩萨的雕塑也离不开莲花,不是高踞莲花座上,就是手持莲花,注目凝思。就连世人最熟悉的观世音菩萨也是以莲为伴,观音的许多形象都将莲花作为陪衬:白衣观音,左手持莲花,右手作与愿印;卧莲观音,卧于池中莲花之上;施乐观音,右手支颊,左手在膝头捻莲花;一叶观音,乘莲花漂行于水面;威德观音,坐于岩畔,左手持莲花;多罗尊观音,手持青莲花;不二观音,坐于莲叶之上;持莲观音,坐在莲叶上,双手持莲花……。所以我们所见的佛像和佛经中,介绍净土佛国的圣贤都以莲花为座,或坐、或站,都在莲花台之上,以代表其清净庄严。可见,莲是佛国净土的象征,因此寺院里种植莲花。
不仅如此,莲还与佛教医学有着密切关系。莲花含有丰富的营养,既可食用又可药用。古代女子常采清晨带露(下转86页)(上接50页)的莲花敷面美容,或服食莲花以驻颜益色。莲花含有
Ⅲ 梦见去庙里看见庙里的莲花开的闪闪发亮
好幸福的梦,你是佛缘人,吉祥梦
Ⅳ 佛为什么坐的是荷花呢不是别的花呢
在佛家叫,莲华。或者莲花。莲花象征出污泥而不染。【莲华十喻】
据‘除盖障菩萨回所问答经’卷九:莲华出污泥而不染,妙香广布,令见者喜悦、吉祥,故以莲华比喻菩萨所修之十种善法。即:
1.离诸污染:菩萨修行,能以智慧观察诸境,而不生贪爱,虽处五浊生死流中亦无所染,譬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Ⅳ 大悲院拜佛庙里人给了我一束红色的大荷花,什么意思啊!
这应该是一件好事。
这件事,我认为没有必要去执着是什么意思。你为善,就预示吉祥,你为恶,就预示灾难。这是佛菩萨告诉我们的,千古不变的道理。
我愿意为你略为解说一下相关的佛法。你看完就明白了。
佛法浩瀚,我就讲一下因果规律和个人的改运之道吧。
佛法讲究因果规律,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此时此刻所受的苦,都是前
世今生的恶业所致,我们此时此刻享受到的快乐,都是前世今生善业的成熟。是
自己作的善,让我们达成心愿,让我们快乐,是自己作的恶,让我们诸事不顺,
让我们痛苦。这是快乐和痛苦的根本原因。所以说命运是自已造成的。
所以,命运的改变,主要也要靠我们自己,说到这里。楼主是否已经明白,佛菩
萨济世救人的方式,以神力护佑是次要的,主要的方式,是教导我们一套行为标
准(行为标准就是八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让我们做个大善人,从而自
己改变自己不好的命运,走向幸福圆满的康庄大道。
楼主试想,一个人犯了错误被关监狱里,受了很多苦,佛菩萨能用神力瞬间毁掉
监狱,还他自由吗?不能,对吧,只能教导他一套行为标准,让他改过,然后争
取减刑。所以“教化万民”,这是佛菩萨渡人的主要方式。
另外,关于学佛的内容,不光是去庙里烧个香,还有吃素,放生,忏悔,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念佛、念经、持咒(念佛念经是佛门大善)等。后者才是重点。后者给我们带来好运的力量更大!因为后者表明你按照佛菩萨的教导实践了,力行了。这些也是佛门消灾解难除病改变命运获得平安吉祥之正道。
比方说佛门五戒吧,佛言,行上品五戒十善者,来世可以升天,行中品五戒十善
者,来世还可以为人,免入三恶道受苦。楼主你看,上天堂还是下地狱,这都是
自己的行为造成的。
念佛诵经有什么用呢。且看经书:《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是如何说的: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解怨)
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 (解恶咒解毒害)
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辟邪)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寻声救苦)
楼主你看,称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与观世音菩萨圣号,效果不错吧。
再看大善行:助印经书及造像的十大功德
1、从前所作种种罪过,轻者立即消灭,重者亦得转轻。
2、常得吉神拥护,一切瘟疫、水火、寇盗、刀兵、牢狱之灾,悉皆不受。
3、夙生怨怼,咸蒙法益,而得解脱,永免寻仇报复之苦。
4、夜叉恶鬼,不能侵犯,毒蛇饿虎,不能为害。
5、心得安慰,日无险事,夜无恶梦,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
6、至心奉法,虽无希求,自然衣食丰足,家庭和睦,福禄绵长。
7、所言所行,人天欢喜,任到何方,常为多众倾城爱戴,恭敬礼拜。
8、愚者转智,病者转健,困者转亨,为妇女者,报谢之日,捷转男身。
9、永离恶道,受生善道。相貌端正,天资超越,福禄殊胜。
10、能为一切众生,种植善根,以众生心,作大福田,获无量胜果。所生之处,
常得见佛闻法。直至三慧宏开,六通亲证,速得成佛。
楼主你看,上面的福德,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不是求来的,楼主想要心想事
成,吉祥如意,还须按照佛菩萨对我们的教导,实地去修啊。
附两点,一:孝顺父母是人间大善,不孝是很折福的。孔子说过,孝顺父母最难的是“色难”,就是难以对父母和颜悦色,所以我们以后要对父母以柔心对待,讲话轻声细语,语气不要凶。
另一点,放生,也是人间大善,试想,我们平常打针都痛,动物被杀要痛到死,是个什么滋味!我们能大慈大悲,做动物的救世主,那么,不但能为我们积德积福,而且我们若有了灾难,天也会出手相助的。这就是善有善报。
楼主若欲行放生,可网络一下放生的注意事项,放生一定要念诵《放生仪轨》。
最后,楼主要是有兴趣,可以请一本佛学入门书籍:《认识佛教》来具体全面的了解一下。佛法讲明了宇宙的起源,人生的道理,我们凡人如何离痛苦得幸福之道,很是值得我们学习。最后祝愿楼主平安,健康,吉祥如意 阿弥陀佛!
Ⅵ 大家知不知道荷花在佛教中代表什么意思
莲花(学名Nelumbonucifera)表征清净无染,光明自在的意思,因为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这种美内德与特征,佛陀喜欢拿莲容花作譬喻。
众生轮回六道,沉迷五欲(梵语panca kamah)六尘(梵语sad visayah),不知决觉悟,越陷越深。慈悲的佛陀就告诉我们说:五欲六尘之欲乐,沾不得,染不得,应该体会五欲六尘空幻不实,如幻如化,要出离五欲六尘才能解脱自在,修学佛法者,要效法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之精神。
莲花在佛门中,为佛菩萨所常拿来作譬喻,表征著清静、无染、光明、自在、解脱之义。其它之花,佛陀就较少比喻,佛陀坐莲花显的很庄严,清净自在,安详无比;假使佛陀坐在茉莉花上,不是显得怪怪的吗?不但不庄严,而且佛陀当下就显得没有气质了,逊色多了,不是吗?(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Ⅶ 为什么寺院中莲花特别多
佛家做法事用“莲灯”。佛龛可称为“莲龛”僧衣袈裟称为“莲花服”,法帽边沿配置版“莲瓣”。和尚和权信徒跪拜用的蒲团也用“绣莲蒲团”;供养和装饰佛像和菩萨像的幢幡有用“莲幡”,和尚念经唱赞时敲打用的法器上装饰有莲花图案。佛教徒修行的坐姿称为“莲花坐姿”,坐的座位称为“莲花座”,行法手印称为“莲华合掌”,甚至手中使用的“念珠”,也是用莲子串成。佛经说,用莲子做念珠,比用槐木珠要好,同样掐念一遍,所得之福可多“千倍”。供佛的供物中有花,多为莲花。据六朝时代(420—589年)的(南史记)载:“有献莲花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千百年来,无论庙宇、宫廷、住家的佛案上,有盘盛青莲一朵,颇显庄严静谥。宗教插花以莲花为主,以素雅为上,以肃穆庄重为佳。日本“花道”,最早也是起源于佛教的供花,随着中国古代佛教的东传而传入日本国。寺院内的放生池中大多种莲花,有的还
在寺院园林中另辟莲花池。
Ⅷ 去寺庙带什么花合适
1、莲花
佛经上最重视的是莲花,世间的花以莲花最为尊贵,因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花开时美艳动人,气味芬芳,姿态庄严,却生长在污泥之中,而且莲花的花与果实是同时成熟的,这也是莲花的尊贵特别之处,所以莲花是首选。
莲花有五色:白、青、红、紫、黄,称为“五种天华”。其中白、青两色最受青睐。白莲花,梵文音译为芬陀利。此花生长于佛国,人世间难以见到,故又称“希有之华”。青莲花,梵文音译为优钵罗。叶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青白分明,酷似佛眼,故在佛经中称之为“莲眼”,也即观音菩萨的眼睛。
2、百合
百合代表心想事成,百年好合,祝福。其中香水百合是纯洁,文静的代表,适合婚礼的祝福。白色百合则是庄严,心心相印。大多数人把白色百合花同天真无邪、甜蜜的爱情联系在一起。
3、兰花
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兰花作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人见人爱,它有宜人的香气。
鲜花供佛有哪十大功德?
花的供养为佛门仪式之一。供花是将鲜花用器皿供养于佛前。以各类香花供养佛菩萨,或是供于佛前、尊像前,就称为“佛花”。在《佛为首迦叶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及《法苑珠林卷三十六》中,曾记载以香花供养如来的十种功德:
1、处于世间如花一般茂盛生长。
2、身上无有臭味污秽。
3、福德及戒行之者,遍满一切方所。
4、随所受生的处所,得鼻根不坏,能清楚分辨各种香味。
5、能于世间超特胜出,为众人所归仰。
6、身常保持芳香清洁。
7、乐于听受正法,受持读诵。
8、具有广大福报。
9、命终之后生于天上。
10、能疾速证得涅槃。
其实,只要是诚心祭拜,菩萨都会感受的到。去寺庙送鲜花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Ⅸ 请问寺庙请回的琉璃莲花象征什么
可加楞严咒吊挂.楞严咒功德:如果有人能书写、印刷、雕刻此咒,带在身上或挂在房子、交通工具上;这个人,在有生之年,任何毒都不能害。生生世世不会生到贫穷下残的地方,虽然此人不作福业,但十方如来所有功德都给此人,由于这个原因,就能得到说不清楚数量的劫数,常和诸佛同生在一处。无量功德,就像蚂蚁见糖,同在一起熏修,永远没有分散。所以能使破戒的人,戒根清静。没有得戒的人,会让其得到戒忍。不能进精的人,会让其精进。没有智慧的人,会让其得智慧。不清静的人,会速得清静。不持斋戒的人,自会斋戒。
如果有人无始劫来,所有业障从前世来,没有来得及忏悔的,若带、挂、藏此咒,这些积业,就像热汤消雪,不要过多久都会得无生忍。
如果有女人,没有生孩子,想求孕的人,如能把此咒带在身上,就会生福德智慧的男、女孩子。求长寿的人,就能得长寿。希望果报得好转的人,就会得转变,其他身体、命运、物质变化,也是这样。命终之后,能随愿往生十方佛国,必定不会生到佛国的边地不好之处。更不可能坠落其他恶道。
如果有国家、洲、县,能把此咒放在四城门和各个关口,让人民礼拜供养,佩戴此咒,或将此咒安置宅居地,一切水、火、饥荒、兵难、贼难、战争等,一切厄难都会消散。
有此咒的地方,天龙欢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安乐。也能镇一切恶星,各方变怪,灾障不起,人没有横祸,牢狱之灾。二十四小时平安,没有恶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