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白海棠珍
⑴ 红楼梦中《咏白海棠》一诗是怎么写的
咏白海棠有四个人写呢……你要谁的?
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回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答,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史湘云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欲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月色昏。
⑵ 《红楼梦》中谁做过《咏白海棠》诗
薛宝钗做的《咏白海棠》诗。
薛宝钗的《咏白海棠》见《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薛宝钗笔下的白海棠是端庄矜持、稳重和平的淑女化身,也是她的一个日常的自我形象。
⑶ 两首咏白海棠赏析
①偷来梨袭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② 诗中首联 “ 珍重芳姿昼掩门 ” 一语双关,写因 “ 珍重芳姿 ” 而致白昼掩门,既写诗人珍惜白海棠,又描绘出诗人端凝庄重的性格,刻画她作为贵族少女的矜持。颔联 “ 洗出胭脂影 ” “ 冰雪魂 ” ,颈联 “ 淡极始知花更艳”指白海棠颜色如冰雪般洁白,也是宝钗性爱雅淡不爱艳装的自我写照。淡极更艳,实写自我安分随时,更显淑女之淡雅凝重。尾句“不语 “ 这诗有身份 ” 。)
⑷ 林黛玉咏白海棠的全文翻译
译文:
梨花伸进庭院里,卷开竹帘,打开门,她把冰块当做泥土,把玉当版做盆。
她比梨权花还要白了三分,又有梅花的一点傲骨。
她像月宫中的嫦娥缝制的白色的舞衣,又像秋天闺房中哀怨的少女在擦拭泪痕。
她倦倚昏夜西风之中,娇羞默默,无处诉说自己的一片深情。
(4)咏白海棠珍扩展阅读
原文: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赏析:
黛玉此诗的特点是以人写花,新颖别致。诗中的种花人、白海棠花以及拟花之“秋闺怨女”,又都是她的自我写照。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潇洒、机灵、高洁、哀愁、深情的形象,正是林黛玉思想性格的化身。
⑸ 咏白海棠·珍重芳姿昼掩门的作品原文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1)。
胭脂洗出秋阶影(2),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3)?
欲偿白帝凭清洁(4),不语婷婷日又昏(5)。
⑹ 咏白海棠·珍重芳姿昼掩门的作者简介
曹雪芹(1715~1763或1724~1764),清代小说家,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汉人,大约在明代末年被编入满洲籍。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从曾祖父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一职达六十年之久。后来父亲因事受株连,被革职抄家,家庭的衰败使曹雪芹饱尝了人生的辛酸。他历经十年创作了长篇名著《红楼梦》,死后遗留下前八十回的稿子。该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思想认识深刻、艺术手法精湛,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
⑺ 咏白海棠·珍重芳姿昼掩门的作品赏析
结社、赏花、吟咏唱和是清代都门特别盛行的社会风气,是古时贵族人家的闲情逸致的表现,大观园的公子小姐们也不会例外。这些诗和有关情节给读者提供了认识这种生活的画面。如果从这一角度看,诗本身的价值是不大的,但作为塑造人物思想性格的一种手段,它仍有艺术上的效用。
薛宝钗的诗深意尤为明显,“珍重芳姿昼掩门”,可以看出她恪守封建妇德、对自己豪门千金的身份十分矜持的态度。“洗出胭脂影”、“招来冰雪魂”,都与她的结局有关:前者通常是丈夫不归、妇女不再修饰容貌的话,后者则说冷落孤寂。“淡极始知花更艳”,指薛宝钗之“罕言寡语”、“安分随时”,能笼络人心,得到上下的夸赞。“愁多焉得玉无痕”,话里有刺,是对贾宝玉、林黛玉这二“玉”的讥讽。
特别值得读者注意的是,这些诗多半都“寄兴寓情”,各言志趣。作者甚至把人物的未来归宿也借他们的诗隐约地透露给读者了。凡此种种,要使每一首诗都多方关合、左右逢源,必须经作者惨澹经营、匠心独运,才能臻于完美的境地。
⑻ 咏白海棠·珍重芳姿昼掩门的作品注释
(1)手瓮:可提携的盛水的陶器。
(2)“胭脂”二句:诗的一种修辞句法,意即秋阶旁有洗去胭脂的倩影,露砌边招来冰雪的精魂。洗出,洗掉所涂抹的而显出本色。露砌,带着露水的阶台边沿。北宋诗人梅尧臣《蜀州海棠》诗:“醉看春雨洗胭脂。”
(3)“愁多”句:花儿愁多怎能没有痕迹。就玉说“痕”是瘢痕,以人拟“痕”是泪痕,其实就是指花的怯弱姿态或含露的样子。
(4)“欲偿”句:白帝,西方之神,管辖秋事。秋天叫素秋、清秋,因为它天高气清,明净无垢,所以说花儿报答白帝雨露化育之恩,也应使自身保持清洁,亦就海棠色白而言。
(5)婷婷:美好的样子。
⑼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薛宝钗咏白海棠 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意对即可) |
⑽ 咏白海棠·珍重芳姿昼掩门的介绍
咏白海棠·珍重芳姿昼掩门,创作年代于清代,出自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这首诗是《红楼梦》中薛宝钗所作。小说中,大观园众姊妺结成“海棠诗社”后首次吟咏诗歌,李纨被大家推为社长,负责评诗,贾迎春限韵,贾惜春监场。诗成后,大家认为林黛玉的最好,李纨却评薛宝钗的为第一,贾探春表示赞同,贾宝玉则为林黛玉不平。第二天史湘云到来,又和了两首,众人看了称赞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