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海棠洗
❶ 历史上各个朝代笔洗的典型特征和样式
笔洗为洗涤毛笔的器皿,多为敞口、浅腹.有圆形、葵花形、桃形、荷叶形、莲花形、蔗段形等.多以陶瓷、玉、铜等制成.洗的产生年代已不可考,但从传世品来看不会晚于唐代,宋元之时逐渐增多,明清时达到顶峰,各种质地、各种样式的洗不胜枚举.
作者:快乐大不同 2位粉丝 2006-7-25 16:15 回复此发言
3 回复:笔洗(图)
以玉制作笔洗始于唐代,传世品甚为罕见.朵云纹单柄玉洗,为唐代器物.器为椭圆形,平底.一侧有朵云环形柄,外壁凸雕双排朵云纹,内壁光素.玉呈青绿色,局部有浸斑.其云纹极具流动感,飘逸感,特别是三歧骨内心凹进的朵云,为唐代玉雕的断代依据之一.
作者:快乐大不同 2位粉丝 2006-7-25 16:20 回复此发言
4 回复:笔洗(图)
宋代以瓷质笔洗常见,玉质笔洗传世品不多.元代已有玉质仿生形笔洗,镂雕桃实形玉笔洗,形如剖开的桃实,外壁一侧以镂雕和阴文饰桃叶,并达口沿处成为洗柄.玉呈湖绿色,局部浸有褐色.此种形式的笔洗在明清瓷笔洗中较为常见,元代则极为罕见.
作者:快乐大不同 2位粉丝 2006-7-25 16:21 回复此发言
5 回复:笔洗(图)
明代玉笔洗较为常见,且形状各异,有桃形洗、方洗、圆洗、荷莲洗、螭龙把洗等.其典型特征是器型古朴,特别是纹饰给人以大刀阔斧的粗犷之感,较少有清代的精工细作.如青玉螭纹笔洗,洗为海棠式,平底,外口沿一侧雕有两条螭龙,另一侧雕一螭龙为柄,雕工细腻,但纹饰简洁粗犷,器物十分高雅古朴,玉质细腻.又如玉螭龙把洗,其洗式与朵云纹单柄玉洗十分接近,但纹饰简洁明快,较少有人工雕琢之痕.明代雕玉器物的特征十分明显.
作者:快乐大不同 2位粉丝 2006-7-25 16:32 回复此发言
6 回复:笔洗(图)
清代玉笔洗较明代明显增多,除明代所见器型外,更有叶形洗、瓜形洗等.其雕工极为精湛细腻,尽显华贵富丽,与明代粗犷简洁的风格明显不同,而且洗身所雕纹饰更加繁缛,有人物、植物、动物、山水等.如碧玉雕花卉纹圆洗,洗式较为普通,为圆形,敞口,平底,外口沿有双板沿柄,但所雕纹饰极为细腻,洗心为花卉纹饰,线条细密而流畅,板沿柄及外壁亦雕有花卉纹饰,纹饰的层次清晰丰富,为明代所无.清代玉洗的另一特征是观赏性远远超过实用性,与其说是文房用具倒不如说是文房摆件更为贴切.如青玉叶形洗,洗身为一狭长的叶片状,洗柄为对生的小叶片.其色泽青绿颇有树叶的颜色,而所雕的筋脉极为清晰细腻.如用来洗笔,岂不暴殄天物!又如青白玉荷叶洗,洗形为荷叶状,本无稀奇之处,但洗内却凸雕五婴戏莲图,雕工精湛细腻,人物栩栩如生.其观赏性颇强,但无实用性,如用来洗笔,水中颜色附着在纹饰之间如何擦拭?诸如此类的玉洗在清代极为常见,这也是明清笔洗的不同之一.
作者:快乐大不同 2位粉丝 2006-7-25 16:35 回复此发言
7 回复:笔洗(图)
以铜为洗虽然文献上有记载,如宋王君玉《国老谈苑》载:“太宗一日写书,笔滞,思欲涤砚中宿墨,顾左右,咸不在,因自俯铜池涤之”.此铜池即铜笔洗.但明代以前的实物甚罕,就目前所见清代器物来看,多为圆形,鼓腹,洗身光素,较少有纹饰,器身打磨极为精细,如铜洗为清代器物.
作者:快乐大不同 2位粉丝 2006-7-25 16:36 回复此发言
8 回复:笔洗(图)
以瓷制作笔洗始于唐宋,明清之际极为盛行,传世品丰富,并成为笔洗的主流,在文房用具中最具有观赏性.明屠隆《考盘佘事·笔洗》载:“今用作洗,最佳者有官哥元洗、葵花洗”.陶洗最早见于唐代的三彩印花纹洗,而宋代瓷洗则风行一时,哥窑、汝窑、龙泉窑、官窑、钧窑等均有传世品.其形制有圆洗、方洗、六棱花口洗、三足洗、鼓钉洗、板沿洗、蔗段洗、匜式洗等.或洗面光素以釉色取胜,或有暗刻纹饰,典雅大方.不仅为当时的宫廷重宝,亦为后世楷模,千金难求.玫瑰紫釉海棠洗,为宋代钧窑烧造,洗呈六花瓣口海棠式折沿,底承以三云头足.洗内为月白色,外为玫瑰紫色,为宋宫廷用瓷,此造型的洗与鼓钉式洗在宋代较为常见.
作者:快乐大不同 2位粉丝 2006-7-25 16:40 回复此发言
9 回复:笔洗(图)
洗在宋代出现后,迅速取代了其他材质,历朝历代烧造不衰,时代特征极为明显.金代瓷洗传世品极少,就目前所见胎体较为粗厚,纹饰古朴豪放.印花菊瓣洗为金代耀州窑生产,洗壁为菊瓣形,浅腹,平底.洗心印有葡萄藤叶纹饰,线条洗练,纹饰清晰.虽不甚精湛,却也有简洁豪放的艺术效果
作者:快乐大不同 2位粉丝 2006-7-25 16:54 回复此发言
10 回复:笔洗(图)
代瓷器以日常生活用瓷为主,文房用具也有烧造,但洗的数量极少,故具体面目不甚清晰.
明代瓷制文房用具迎来了自宋代以来的第二个高峰,凡宋代洗式皆有生产仿制,并首创了十棱洗,造型新颖别致.青花云龙纹十棱洗为永乐年间烧造,洗呈十棱形,侈口,浅腹,平底,外壁及洗心饰有纹饰.胎白质细,青花色泽浓郁,此器型后代多有生产.明代三足洗的造型也别有新意,如素三彩海蟾洗,收口,丰肩,上腹外凸,下腹内收,下承以三云头足.明代的瓷洗与玉洗一样,多注重其实用价值,虽然洗身饰有华丽的纹饰,烧造颇为精致,但丝毫也不会降低它的使用功能.清代瓷笔洗在明代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造型更加丰富,除承袭前朝外,新创烧了竹节洗、八棱洗、腰圆洗、扇式洗等.除圆洗外,以桃式洗、叶式洗较为常见,其造型优美别致,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如仿龙泉釉荷叶洗、仿汝釉桃式洗,分别为雍正、乾隆时烧造,造型新颖,构思巧妙.
作者:快乐大不同 2位粉丝 2006-7-25 17:00 回复此发言
11 回复:笔洗(图)
清代瓷洗的另一典型特征是观赏性强于实用性,这在一些特殊的洗式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如仿哥釉三足洗,洗呈八方形,如切开的半个桃子,洗底承以模拟树干的三足,树干盘附向上成双柄,造型极为别致,不仅实用而且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又如三彩笔洗,洗身为树桩形,口沿塑有松枝和松鼠,洗底平卧一水牛,其色彩艳丽,纹饰栩栩如生,作为文房用具实难让人忍心注水涤笔.
由于明清瓷质笔洗生产量大,传世品颇多,故在具体的收藏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每一朝代的特征,方能准确断代.笔洗除上述介绍的材质品种之外,还有玛瑙,水晶等.由于传世品甚少,加之市场价格甚高,远非一般收藏者所能承受,故不在此介绍.
作者:快乐大不同 2位粉丝 2006-7-25 17:00 回复此发言
12 回复:笔洗(图)
1
作者:快乐大不同 2位粉丝 2006-7-25 17:02 回复此发言
13 回复:笔洗(图)
1
作者:快乐大不同 2位粉丝 2006-7-25 17:03 回复此发言
14 回复:笔洗(图)
1
❷ 听说海棠洗衣机厂倒闭了,为什么现在还有卖长治的海棠牌洗衣机,是不是假货
海棠洗衣机厂几年前就倒闭了,现在是四川一个民营企业,在长治使用这个品牌,厂名叫新海堂,不是假货,还在原来厂址生产,我是长治人,
❸ 宋代五大名窑分别有哪些特色
一、汝窑
1、釉色
汝窑之不凡在其釉色,釉色以天青为主要颜色,亦包含天蓝、粉青、月白等色,有“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的美誉。
汝民窑的釉色则丰富多彩,不同釉色间有明显的地域性,即同种釉色的汝瓷主要由某一地区所生产。
2、器形
从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出土的汝官窑瓷片分析,器型主要有碗、盘、钵、瓶、洗、盏、水仙盆、尊、盖等几类。采用手拉坯的方法制作,技法熟练。
碗、盘为日常生活器皿,故造型简单大方,仅以十瓣瓜棱形或莲口式予以点缀,美观实用。钵造型成敛口,下有凹圈足或矮圈足,小巧典雅,富有生趣。
瓶、洗两类造型多样,线条流畅。茶盏托造型讲究,富于装饰。而水仙盆分椭圆形和海棠式两种,设计精巧,显示了皇家的审美意趣。
汝民窑主要生产民间生活用瓷,造型多样,采用多种装饰技法。各窑口在装饰方法和装饰纹样上各有其长处。
3、开片
传世的汝官窑瓷大多器表有纹片,无纹片者极少见。汝瓷釉面的开片是在烧制过程中因为胎和釉的膨胀系数不一而出现的开裂纹片,这本来属于瑕疵,但在文人眼里却成了艺术效果,皇宫贵族也相当崇尚
关于开片,文献纪载∶“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目前公布的汝窑传世品中,无纹片的只有一件,即是收藏于国立故宫博物院的青瓷无纹水仙盆。
由于汝窑以玛瑙作为釉料,所以不管是冰状纹片、浅开片或白色短纹片等,皆为鱼鳞状开片,没有纹线较长的大开片,这是汝窑与其他瓷釉面开片不同的地方。
4、支钉
汝官窑施釉技法精湛,多采裹足支烧,支钉很小,因此有“芝麻支钉”之说,使器表和器底全施满釉。另外也有少数采用垫饼垫烧法,器表和器底均施釉,圈足底则露胎无釉。
支钉的多少因器形大小而定,多者五个,少者三个,惟椭圆洗、海棠洗和水仙盆采用六支钉,四支钉者极为罕见。
汝民窑以垫饼烧制为主,少数为全满釉支钉烧制。相较之下,汝民窑的支钉稍大,如绿豆瓣。
二、钧窑
钧窑土脉细,釉彩有兔丝纹:红的像胭脂、朱沙,青翠的像葱,紫色如紫玫瑰等多种颜色,俗称海棠红、梅子青、茄皮紫、天兰等色彩。钧窑瓷器常发生窑变,除本色釉外还会变出其他颜色,而钧瓷的名贵正在于其独特的窑变釉色。
其釉色是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非人工描绘,每一件钧瓷的釉色都是唯一的,故有“钧瓷无双”的说法,钧瓷的釉质深厚透活,晶莹玉润,有明快的流动感。
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一书中对钧窑的评论:“均州窑色如胭脂者为上,青若葱翠、紫若黑色者次之,杂色者不贵。”
景德镇窑在清代也烧制仿钧窑瓷器。
三、官窑
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其胎色铁黑、釉色粉青,“紫口铁足”增添古朴典雅之美,“紫口铁足”是指青瓷胎料中含铁量高达3.5%-5%,致使制品的口缘釉薄处露灰或灰紫色、而底端刮釉露胎处呈黑褐或深灰色。
官窑的器形除常见的盘、碟、洗等之外,仿商、周、秦、汉古铜器中的各式瓶、炉样式也很多。
四、定窑
定窑之所以能显赫天下,一方面是由于色调上属于暖白色,细薄润滑的釉面白中微闪黄,给人以湿润恬静的美感,另一方面则由于其善于运用印花、刻花、划花等装饰技法,将白瓷从素白装饰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定窑造型以盘、碗最多。
五、哥窑
许多瓷器在烧制过程中,为了追求工艺一般都不允许有太多的釉面的开裂纹片,但哥窑却将“开片”的美发挥到了极致,产生了“金丝铁线”这一哥窑的典型特征:由于开片大小不同,深浅层次不同,胎体露出的部位因氧化或受污染程度也不尽相同,致使开片纹路呈色不一。
哥窑瓷器釉面大开片纹路呈铁黑色,称“铁线”,小开片纹路呈金黄色,称“金丝”。“金丝铁线”使平静的釉面产生韵律美。宋代哥窑瓷器以盘、碗、瓶、洗等为主。
❹ 山西长治海棠洗衣机长不是倒闭了吗为什么市场上还有卖的
该厂已经在2003年宣告破产了,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海棠牌洗衣机是江苏的一个生产厂家生产的贴牌产品,原洗衣机厂现在成了山西省长治洗衣机厂海棠贸易公司。
❺ 海棠洗银粉怎么洗银首饰
先把银器浸湿再用湿布粘点洗银粉擦拭
❻ 笔洗的正常尺寸
笔洗的正常尺寸:直径15~20厘米左右的笔洗比较好。
笔洗是一种传统工艺品,属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以形制乖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而广受青睐,传世的笔洗中,有很多是艺术珍品。笔洗有很多种质地,包括瓷、玉、玛瑙、珐琅、象牙和犀角等,基本都属于名贵材质。
瓷笔洗传世量最多。可以见到的最早作品是宋代五大名窑(哥、官、汝、定、钧)的产品。这些瓷笔洗一般为敞口,浅腹,形状多种多样,包括花果、鱼、兽等形象。如桃试洗做成半个桃实形,一段有枝茎,桃叶包绕,造型爆满,风趣,讨人喜欢。
相关信息
笔洗的形制以钵盂为其基本形,其他的还有长方洗、玉环洗等。笔洗的材质以陶瓷最为常见,有官、哥元洗,葵花洗,罄口圆肚洗,四卷荷叶洗,卷口帘段洗,缝环洗等。其中以粉青纹片朗者为贵,如,龙泉双鱼洗,菊花瓣洗、百折洗、定窑三箍元洗、梅花洗、绦环洗、方池洗耳恭听、柳斗元洗、圆口仪棱洗等。
今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哥窑海棠式洗、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枢府釉印花洗都是国宝级的稀世珍品。此外,还有中间用作笔洗,边盘用作笔掭的。可见,笔洗的形制各异,或素或花,工巧拟古,虽在文房用具中不占有主导地位,但集一套不同性质的笔洗于书案前也蔚为奇观。
❼ 什么是笔洗
笔洗是一种传统工艺品,属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以形制乖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而广受青睐,传世的笔洗中,有很多是艺术珍品。笔洗有很多种质地,包括瓷、玉、玛瑙、珐琅、象牙和犀角等,基本都属于名贵材质。各种笔洗中,最常见的是瓷笔洗。
【起源】
各种笔洗不但造型丰富多彩,情趣盎然,而且工艺精湛,形象逼真,作为文案小品,不但实用,更可以怡情养性,陶冶情操。古用贝壳、玉石制作;宋代已有典雅的瓷笔洗问世;明代还用铜制作的小盂作笔洗,历代多以玉、陶等制作,较为丰富多彩。型多为扁圆形、青花瓷为多,上饰各种花纺图案,极富朴素、文雅和庄重感。 如仿官釉桃式洗,清雍正乾隆两朝仿宋代官釉器极为成功,釉质多样,莹润凝重厚。此洗呈现桃形,外壁塑贴带枝叶桃实,洗内有大开片,外底中心有3个芝麻大小的支钉痕,周围环以14个支钉痕。通体施粉青釉,釉面滋润,造型别致,工艺精细,是瓷洗中精美之作。虽无款识,但明显具有雍正仿官窑器的特征。 如仿哥釉叶式洗,清乾隆,清代雍正、乾隆时,景德镇仿宋代汝、官、哥、定、钧等名窑作品非常成功。哥窑器中的朱色、粉青、灰青釉等,无不仿制。造型多为葵口碗、琮式瓶以及笔筒、笔洗、笔架等工具。这件呈树叶形,釉色粉青、釉质莹润,通体釉面被粗且深、细而浅的两种纹线交织切割,俗称"金丝铁线"。外底有芝麻大小的支钉6 个,外底中心青料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双行6字方款。此器造型典雅,釉面纹片富韵律感。
【形状】
笔洗的形制以钵盂为其基本形,其他的还有长方洗、玉环洗等。笔洗的材质以陶瓷最为常见,有官、哥元洗,葵花洗,罄口圆肚洗,四卷荷叶洗,卷口帘段洗,缝环洗等。其中以粉青纹片朗者为贵,如,龙泉双鱼洗,菊花瓣洗、百折洗、定窑三箍元洗、梅花洗、绦环洗、方池洗耳恭听、柳斗元洗、圆口仪棱洗等。今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哥窑海棠式洗、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枢府釉印花洗都是国宝级的稀世珍品。此外,还有中间用作笔洗,边盘用作笔掭的。可见,笔洗的形制各异,或素或花,工巧拟古,虽在文房用具中不占有主导地位,但集一套不同性质的笔洗于书案前也蔚为奇观。
❽ 笔冼是什么
笔洗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以形制乖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而广受青睐,传世的笔洗中,有很多是艺术珍品。
❾ 粉青釉花口洗在古代做什么用的
又称菱口洗、菱花洗,葵式洗,海棠洗,笔洗式样之一。造型通常为5至10个花瓣形,洗壁向内斜。
笔洗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
❿ 笔洗的形状
笔洗的形制以钵盂为其基本形,其他的还有长方洗、玉环洗等。笔洗的材质以陶瓷最为常见,有官、哥元洗,葵花洗,罄口圆肚洗,四卷荷叶洗,卷口帘段洗,缝环洗等。其中以粉青纹片朗者为贵,如,龙泉双鱼洗,菊花瓣洗、百折洗、定窑三箍元洗、梅花洗、绦环洗、方池洗耳恭听、柳斗元洗、圆口仪棱洗等。今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哥窑海棠式洗、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枢府釉印花洗都是国宝级的稀世珍品。此外,还有中间用作笔洗,边盘用作笔掭的。可见,笔洗的形制各异,或素或花,工巧拟古,虽在文房用具中不占有主导地位,但集一套不同性质的笔洗于书案前也蔚为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