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丝海棠虫害
⑴ 春季园林绿化的病虫害如何防治
一、尺蠖:
别名吊死鬼、量步虫、拱拱虫。尺蠖是鳞翅目,尺蛾科害虫。尺蠖幼虫的体色似变色龙,可呈绿色、黑色、褐色等,其中以褐色最多。尺蠖幼虫以蚕食冬青、丝绵木、扶芳藤、黄杨、国槐、龙瓜槐、刺槐、樱桃、桃树、杨树、柳树、桦树、朴树、香樟、白榆等园林植物叶片为生。尺蠖幼虫食量大、暴发性强,如不仔细观察或防治不及时,会在1至2天内将整株树的叶片吃光。被尺蠖咬食过的树木无叶光秃,林木一片枯黄,好像火烧,对园林苗木的生产和环境美化影响很大,同时危害性也是相当大。
尺蠖在国内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北等地区,在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尺蠖一年发生多代,一般年份发生3代,以蛹越冬。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性。4月中旬左右成虫开始出现并产卵,卵产于叶背,单产;幼虫孵化后隐蔽在寄主叶片背面,剥食叶肉,并能吐丝下垂,有假死性。老熟幼虫在叶背或土表和覆盖物间吐丝化蛹。
防治方法:1.消灭虫蛹:在尺蠖越冬代化蛹期和第一代幼虫化蛹期,结合冬季清园或中耕除草,在树干周围进行翻耕2至3厘米深的土层,以杀灭在土中的蛹体。可结合平常的耕管、施肥等,用小耙将蛹收集或深埋土下,进行捕杀。此外,在第1、2代幼虫化蛹前,用薄膜铺设在树干周围,上面再铺一层6至10厘米厚的松土,诱集幼虫入土化蛹,以利集中灭蛹。
2.人工捕杀:由于尺蠖的幼虫体型较大,活动并不是十分活跃,中龄后的幼虫易被发现,因此,在发生量不多时,可采用人工捕杀成虫。最好在4月份越冬代成虫盛发期,于清晨组织捕杀。
3.黑光灯诱杀:在各代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进行诱捕。
4.喷药防治:这种虫对一般的农药抵抗力很强,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则有特效。如20%杀灭菊酯5000倍液、10%除虫精或10%高效灭百可5000倍液。也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或10%氯氰菊酯乳油2500至3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1500至2000倍液,或1.8%害极灭3000倍液,或用每克含300亿个芽孢子的青虫菌1000至1500倍液进行药物防治。
二、蚜虫:
又称腻虫、油虫、蜜虫。蚜虫属同翅目,蚜科害虫。蚜虫的种类很多,通常有绿、黄、黑、茶色之别。三色堇、郁金香、百日草、金鱼草、大丽花、瓜叶菊、香石竹、牵牛花、米兰、茉莉、木槿、紫荆、碧桃、寿星桃、紫叶李、含笑、梅花、大叶黄杨、扶桑、石榴、菊花、栀子花、金银花、夹竹桃、月季、仙客来、风信子、令箭荷花、榆叶梅、贴梗海棠、天竺葵、羽衣甘蓝、蒲包花等园林植物都容易受到蚜虫的危害。蚜虫多成群聚集在植株的芽、嫩叶或嫩枝上,用其刺吸式口器不停地吮吸着植物的汁液。当其侵害植物叶片时,被害植物叶片向背面反卷并干缩,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削弱其功能,对生长极为不利,严重时,致使新梢叶片全部扭卷成团,甚至干枯脱落,不仅对树木当年生长有较大的影响,对以后的花木分化也会造成不良影响。遭到蚜虫侵害的植株会出现枝叶发黄变形,花蕾败坏,花期缩短,花朵褪色,严重的时候整株植物甚至都会萎蔫死亡。蚜虫成虫具有翅和无翅两种类型的个体。具翅型的成虫有翅2对,膜质透明,前翅大,后翅窄小,脉序较简单。触角节状,具感觉圈,其数目、形状和分布是分类的重要特征之一。腹部第6节背面有腹管1对,腹管的大小、形状也是分类的特征之一。腹部末节背片延长
成尾片,尾片的形状不一,也是其分类的重要依据。若虫与无翅型的成虫极为相似。蚜虫每年发生多代,常行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两种,不过蚜虫在正常环境条件下,一般还是以孤雌生殖为主,因此其种群数量的增长往往很快。蚜虫性喜干燥温暖的环境条件,所以在春季和夏季蚜虫发生最为猖獗,常见其群集在嫩梢幼叶上进行侵害。
防治方法:1.人工诱杀:在蚜虫开始过冬前,在树干上缠些草绳,人为地制造些缝隙,引诱其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进行处理,这样就能达到消灭越冬蚜虫的效果。同时在平时也可结合修剪,将受害严重并已卷叶的枝条剪掉,清除蚜虫。
2.黄色板诱杀:利用蚜虫有趋向黄色的习性,可以用黄色板,在黄色板上涂粘油物,振动植物使有翅蚜虫飞向黄色板,粘着在黄色板上而死亡。
3.保护天敌:利用蚜茧峰、食蚜蝇、草蛉、瓢虫、小花蝽、步行虫和寄生菌等天敌,可大量消灭蚜虫。
4.化学防治:(1)用1:15的比例配制烟叶水,泡制4小时后喷洒或用1:4:400的比例,配制洗衣粉、尿素、水的混合溶液喷洒。(2)用20%杀灭菊酯乳油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剂2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以及21%杀灭毙乳油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三、红蜘蛛:
又名棉红蜘蛛,俗称大蜘蛛、大龙、砂龙。红蜘蛛是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的害虫。红蜘蛛个体很小,体长不到1毫米,通常呈圆形或卵圆形,体色为桔黄色或红褐色。红蜘蛛分布广泛,各地普遍发生,其食性杂,为害植物达到100多种,是比较常见的破坏者,受其害的园林植物有月季、米兰、茉莉、金桔、海棠、桂花、佛手、碧桃、寿星桃、紫叶李、茉莉、木槿、紫荆等。红蜘蛛的成、幼、若虫在叶背吸食寄主汁液,并结成丝网。初期被害叶的叶绿素受到破坏,叶面会出现零星褪绿斑点。危害严重时,寄主叶面呈现密集细小的黄色、灰黄色、红色班点或斑块,叶面会逐渐变为灰黄色,直至全叶干枯脱落,严重影响了园林植物的生长和观赏价值。红蜘蛛繁殖能力特别强,一般一年可达10多代,既可以进行有性生殖又可以进行孤雌生殖。尤其是在高温干旱的条件下,繁殖迅速,虫口密度大,危害严重。30℃以上,5天左右即可完成一代,且世代重叠。红蜘蛛以卵越冬,越冬卵一般在3月初左右开始孵化,4月初基本就全部孵化完毕,越冬后1至3代主要在地面杂草上繁殖为害,4代以后即同时在树木和杂草上为害,10月中下旬开始进入越冬期。红蜘蛛的卵主要在枝、干树皮缝、地面土缝和杂草基部等地越冬,3月初越冬卵
孵化后即离开越冬部位,向早春萌发的杂草上转移为害,初孵化幼虫在2天内可爬行的最远距离为100多米,若2天内找不到食物,即可因为饥饿而死亡。大概在4月下旬的时候,地面杂草上的部分红蜘蛛开始向树上转移,进而开始为害树木,其转移的主要途径是沿着园林植物的枝干向上爬行。
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1)清除枯枝落叶,集中消毁,可以有效减少越冬虫卵的数量。(2)在越冬虫卵孵化前刮树皮并集中进行烧毁,刮过树皮后在树干涂白(石灰水),这样能够杀死一部分的越冬虫卵。
2.药剂防治:20%甲脒乳油1000至2000倍液;5%卡死克乳油500至10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1.8%齐螨素乳油6000至8000倍;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000至2000倍;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至1500倍液;50%溴螨乳油2000至3000倍液;40%水胺硫磷乳剂200倍液;20%三氯杀螨醇1000至1500倍液;40%氧化乐果1000倍液。
3.保护和利用天敌:捕食螨、瓢虫、草蛉、蓟马等都是红蜘蛛的天敌,对红蜘蛛的控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在药剂防治时应该考虑到对天敌是否有严重的影响。有条件时,可以选择人工释放天敌,用来达到控制红蜘蛛的目的。
四、介壳虫:
介壳虫,又称树虱子。介壳虫是同翅目,蚧科的害虫。常见有盾蚧、蜡蚧、绵蚧、粉蚧等十多种介壳虫为害。在万年青、冬青、棕榈、罗汉松、白玉兰、黄杨、广玉兰、桂花、梅花、蔷薇、月季、香樟、大叶女贞、石楠、西府海棠、杨柳、含笑、海桐、榕树、茶花、牡丹、苏铁、米兰、扶桑、紫薇、夹竹桃、变叶木等植物上都发生较为严重。受害叶片由绿色变为灰绿色,最后使得被害叶片黄化脱落,严重时枝叶上布满介壳虫,造成枝梢干枯,最后直至全株枯黄致死。由于介壳虫的成、若虫能分泌大量蜜露,堆积在叶面,这种蜜露还可以诱发烟煤病。介壳虫的繁殖方式以孤雌生殖为主。其产卵量大,春季每只雌虫产卵可达千粒左右,介壳虫的卵产于白色卵囊中,若虫孵化后,在小范围内分散活动。介壳虫一年发生3至5代。大多是以受精的雌虫在枝叶上越冬,第二年3月份开始产卵为害。雌虫、若虫多喜欢在新叶叶背、新枝阴面群集为害,雌成虫固定取食后,终身不再移动,并分泌蜡质,形成卵囊。介壳虫适宜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干热对介壳虫的生长发育不利,会引起若虫大量死亡。植株枝叶茂盛、封闭也是介壳虫滋生的有利条件。因此,在春、夏季介壳虫发生较为严重,常常见其在园林植物的枝叶上进行侵害。
防治方法:1.加强植物检疫:引进苗木的时候,应加强检疫,发现有介壳虫应及时处理,可采取彻底刮除的办法,保证引进的苗木上不带有介壳虫进入苗圃及园内。
2.人工除虫:冬季对植物进行整枝修剪时注意及时修剪介壳虫栖息密度高的枝条,从而减少虫口的密度。对植株枝叶生长密闭的部分进行修剪,改善植株的通风透光,使环境不利于介壳虫的生长,减轻危害。及时销毁掉修剪下来的含有介壳虫的枝叶。对个别受到介壳虫侵害的植株可以进行刮除,去除虫体。
3.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瓢虫、寄生蜂、草蛉等天敌是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
4.药剂防治:(1)在花木周围,埋施15%涕灭颗粒剂。(2)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至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至1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2000至2500倍液,或25%灭幼脲3号,或3%速克星乳油1000倍,或5%黄虱蚧杀乳油2000倍,或40%速扑杀,或48%乐斯本乳油1000至1200倍液喷雾,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35%赛丹可混加0.1%洗衣粉或高效渗透剂,以用来增加园林植物枝、梢部位的着药量。
五、梨网蝽:
别名梨军配虫、梨冠网蝽、梨花网蝽。属同翅目,网蝽科。梨网蝽成虫体长3至3.5毫米,扁平,暗褐色。头小、复眼暗黑,触角丝状,翅上布满网状纹;前胸背板向后延伸成三角形,盖住中胸,两侧向外突出呈翼片状,褐色细网纹。前翅略呈长方形,具黑褐色斑纹,静止时两翅叠起,黑褐色斑纹呈“X”状。虫体胸腹面黑褐色,有白粉。腹部金黄色,有黑色斑纹。足为黄褐色。卵长椭圆形,长0.6毫米,稍弯,初淡绿后淡黄色。暗褐色的若虫身体扁平。体缘具黄褐色的刺状突起。梨网蝽主要危害扶桑、木瓜、栀子花、紫藤、月季、梅花、樱花、含笑、桃树、樱花、茶花、茉莉、四季海棠、贴梗海棠、垂丝海棠、海棠、杜鹃、腊梅、杨树等园林植物。梨网蝽以成、若虫在叶背吸食汁液,被害叶正面形成苍白点,叶背锈黄色并粘附褐色粪便或蝇粪状黑褐色分泌物,可以引起烟煤病发生。严重时导致大量的叶片早期落叶,从而影响园林植物的长势。梨网蝽在国内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北等地区。梨网蝽一年发生代数在长江流域为4至5代,均以梨网蝽成虫在枯枝落叶、枝干翘皮及裂缝、杂草及土、石缝隙中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开始活动,集中飞到寄主叶背上取食为害。产卵于叶片背面靠主脉两侧的组织内,上
面附有黄褐色胶状物,卵期半个月左右。因成虫期长,产卵期长,世代重叠,5月中旬以后各虫态同时出现。以7至8月为害最重。9月虫口密度最高。10月中、下旬以后,成虫寻找越冬场所越冬。梨网蝽成虫喜在中午活动,每头雌成虫的产卵量因寄主不同而异,可由数十粒至上百粒,卵分次产,常数粒至数十粒相邻,产卵处外面都有1个中央稍为凹陷的小黑点。初孵若虫不甚活动,有群集性。
防治方法:1.人工除虫:(1)清除落叶、杂草、刮除枝干粗翘皮,集中烧毁,可消灭部分越冬虫口。(2)栽植寄主的地方,夏季要适当地进行遮阴,适当喷水,可以减轻梨网蝽的为害;加强管理工作,提高寄主植物的抗性和补偿能力,抑制害虫发生。(3)9月份在树干上绑扎草把,诱集成虫潜伏越冬并于早春集中烧毁;冬季树干涂白,以减少越冬成虫;保护利用天敌。
2.药物防治:重点抓住4月中旬至5月上旬,越冬成虫活动期,可选用80%的敌敌畏1000倍液。5月中旬及时检查叶片上的虫情,当叶背面已经有梨网蝽若虫群集,并出现少数白色刚羽化的成虫,表明第1代若虫已基本孵化,而成虫尚未产卵,此时防治效果最佳,可选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马拉松1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3000至4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喷雾。在生长季节,交替使用上述药剂连续防治,可以彻底消灭虫害。
六、盲蝽:
盲蝽为盲椿属半翅目,盲蝽科。长江流域一般一年一般发生5代。盲蝽的寄主植物非常广泛,是杂食性害虫。盲蝽主要危害木槿、紫荆、碧桃、寿星桃、紫叶李、瓜叶菊、香石竹、牵牛花、米兰、茉莉、含笑、梅花等园林植物。盲蝽以成虫和若虫通过刺吸式口器吮吸寄主幼嫩器官的汁液。被害幼叶最初出现细小黑褐色坏死斑点,叶长大后形成无数的孔洞,叶缘开裂,严重时叶片扭曲皱缩,显得粗老或畸形;花蕾被害,产生小黑斑,渗出黑褐色汁液;新梢生长点被害呈黑褐色坏死斑,但一般生长点不会脱落;幼花被害后便萎缩脱落。盲蝽的种类主要有绿盲蝽、三点盲蝽、苜蓿盲蝽等等,其中主要以绿盲蝽较为常见。绿盲蝽又俗称小臭虫、粉谷虫。绿盲蝽成虫体长5至5.5毫米,雌虫稍大,体绿色,较扁平;头三角形,黄褐色;复眼红褐色;触角淡褐色;前胸背板多微细黑色刻点;前翅绿色。若虫黄绿色,密生黑色细毛;复眼灰色。卵黄绿色。成虫具有转移迁飞的习性和趋光性。成虫将卵产于寄主的嫩叶、叶片主脉、苞叶、嫩茎上。成虫喜欢在温暖潮湿、温度在25℃至30℃之间、相对湿度在80%左右的环境中产卵。
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在盲蝽大规模侵害寄主前要加强虫情调查,尽量将盲蝽消灭在其寄生在其他寄主的时候,如杂草之类,以减少苗圃园林植物的受害程度。早春的时候要注意清除杂草。
2.化学防治:在新梢展叶期,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50%甲胺磷乳油1500倍液进行喷药防治。除喷嫩梢叶片外,地面杂草也要喷洒药液,用来消灭潜伏的盲蝽。
⑵ 问请为什么垂丝海棠叶子茂盛却没有花芽 请问有办法可以令它春节前开花吗 知道的请告诉一下,在
栽植垂丝海棠对土壤要求不高,在微酸或微碱性土壤中均可生长,但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略带黏质的土壤中生长更好。
施肥
浇水
此花生性强健,栽培容易,不需要特殊技术护理,惟不耐水涝,盆栽须防止水溃,以免烂根。
温度、光照
垂丝海棠性喜阳光,适于阳光充足、背风之处生长。
病虫防治
垂丝海棠常见虫害有角蜡蚧、苹果蚜、红蜘蛛等。
(1)角蜡蚧:此虫的若虫和成虫专聚集在叶片、枝条上吸取花卉液汁,造成树势衰弱,影响花木的光合作用,加重危害程度。
防治方法:①结合修剪,剪去有虫枝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基数;②用竹片刮除或用麻袋片抹除虫体;③若虫期用25%亚胺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7天1次。
(2)苹果蚜:此虫群集在叶背及嫩梢上危害花卉。初期,叶片周缘下卷,以后由叶尖向叶柄方向弯曲、横卷,影响新梢生长和花芽分化。
防治方法:①在植株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杀灭越冬虫卵;②在蚜虫危害期,喷50%对硫磷乳油2000倍液,或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整形修剪
繁殖
垂丝海棠的繁殖,可采用扦插、分株、压条等方法。
(1)扦插法:以采用春插为多,惊蛰时在室内进行。先在盆内装入疏松的沙质壤土,再从母株株丛基部取12-16厘米长的侧枝,插入盆土中,插入的深度为1/3至1/2,然后将土稍加压实,浇1次透水,放置遮阴处,此后注意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约经3个月可以生根。清明后移出温室,置背风向阳处。立夏以后视生根情况,若植株长至超过25厘米,须进行摘心,10天后即施第1次追肥(熟透稀粪液);夏至过后换1次盆立冬时移入室内。若盆土干燥须浇些水,但勿过多。次年清明移出温室,不久即可绽蕾开花。
(2)分株法:此法简易,只需在春季3月间将母株根际旁边萌发出的小苗轻轻分离开来,尽量注意保留分出枝干的须根,剪去干梢,植在预先准备好的盆中,注意保持盆士湿润。冬入室、夏遮阴,适当按时浇施肥液,两年即可开花。
⑶ 垂丝海棠上的介壳虫怎么治
此虫的若虫和成虫专聚集在叶片、枝条上吸取花卉液汁,造成树势衰弱,影响花木的光合作用,加重危害程度。
防治方法:
①结合修剪,剪去有虫枝集中烧毁,减少越冬基数。
②用竹片刮除或用麻袋片抹除虫体。
③若虫期用25%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9%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7天1次;同时加强管理,选用“沃叶离子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效果会更好。
⑷ 垂丝海棠这是什么病虫害怎么防治
小虫子是蚜虫,盆栽的话可以用香烟泡水喷在叶子上,多喷几次,两三天就没了。绿化的话,就去农产品店买农药喷。
那个白色的毛看不清楚,应该是某种虫卵的寄居地。
⑸ 垂丝海棠怎样管理
(一)养护管理:放置场所:垂丝海棠宜放置在光照充足、空气流通的场所。如阳光不足,则花色不鲜艳、丰盈。冬季较能耐寒,一般不须放进室内,将盆埋于土中即可。
浇水:要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以不积水为准,春夏生长期应多浇水,夏季高温时早晚浇2次水,秋季减少浇水量,抑制生长,有利于越冬。
施肥:在深秋或冬季施一次较浓的有机肥,春季至梅雨季节施2次稀薄速效肥。肥水一般不宜过足,否则易引起枝叶茂盛而开花稀少的现象,故施肥时间与施肥量都应加注意控制适当。
修剪:宜在开花后进行,根据树形需要,剪短过长枝条,促生侧枝,增加花芽的形成。此外,在休眠期也可进行整枝修剪,主要是剪去影响美观的枝条。翻盆:宜在早春进行,深秋亦可。可结合翻盆,整理根系,修剪枝条,在盆底放置腐熟的饼肥或厩肥为基肥。
病虫害防治:垂丝海棠的病虫害较多:主要病害有赤星病、叶斑病、煤污病等,可喷洒波美0.5度的石硫合剂防治;主要虫害有蚜虫、介壳虫、红蜘蛛、天牛等,可用80%敌敌畏1200倍液喷洒防治蚜虫、天牛虫卵、介壳虫;用波美0.5度石硫合剂加少量杀螨砜喷洒防治红蜘蛛。
(二)观赏:垂丝海棠树姿优美,3~4月盛花期,红花满枝,纷披婉垂,是最佳的观赏期,盆栽可通过冬季加温的措施,使其提前开花。
垂丝海棠盆景以观花为主,每年3~4月开花一次,如采取降温、减水、遮光等管理措施,能使它在当年秋季开二次花。方法是在7月上旬将盆栽海棠,移到阴凉处,进行降温、减少光照、控制浇水等处理,促使它叶片发黄,自行脱落,进入休眠状态。而后少量浇水,维持生命,待经过一个多月的休眠后,再将植株移至光照充足处,浇透水并追施液肥,使之苏醒萌发新芽,再经5~7天即可再次开花。
⑹ 常见的垂丝海棠有几种
垂丝海棠又名锦带花,属蔷薇科,苹果属,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我国华东、中南、西南,以四川为最多。此花树姿婆婆,花粉红色,花梗细长,紫红色,下垂成带状,花4~7朵聚生为一簇,形似樱花,花瓣5枚以上,朵朵弯垂,迎风轻荡,色艳韵美,绰约动人。常见的垂丝海棠有两种,一为重瓣垂丝海棠,花为重瓣;一为白花垂丝海棠,花近白色,小而梗短。垂丝海棠性喜阳光,不耐阴,也不甚耐寒,爱温暖湿润环境,适生于阳光充足、背风之处,土壤要求不严,微酸或微碱性土壤均可成长,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略带粘质的生长更好。此花生性强健,栽培容易,不需要特殊技术管理,唯不耐水涝,盆栽须防止水渍,以免烂根。
垂丝海棠的繁殖,可采用扦插、分株、压条等方法。
扦插。扦插以采用春插为多,方法是惊蛰时在室中进行,先在盆内装入疏松的砂质土壤,再从母株株丛基部取12一16厘米长的侧枝,插入盆土中,插入的深度约为1/3至1/2,然后将士稍加压实,浇一次透水,放置遮荫处,此后注意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约经3个月可以生根。清明后移出温室,置背风向阳处。立夏以后视生根情况,若植株长至超过25厘米时,须进行摘心,10天后即施第一次追肥(熟透稀粪液);夏至过后换一次盆;立冬时移入室内。若盆土干燥须浇些水,但勿过多。次年清明移出温室,不久即可绽蕾开花。
夏插。夏插一般在入伏后进行。先选准母株株丛中中等枝条(基部已开始木质化的),剪取带2~3个叶的枝梢,插入盆土(如上法养护),4~5周即可生根。此时开始逐渐增加阳光,并注意保持盆土湿润。立冬时移入低温室(不可高温)。来年即可开花。
分株。分株方法简易,只须在春季3月问将母株根际旁边萌发出的小苗轻轻分离开来,尽量注意保留分出枝干的须根,剪去干梢,另植在预先准备好的盆中,注意保持盆土湿润。冬入室、夏遮荫,适当按时浇施肥液,2年即可开花。
压条。压条在立夏至伏天之间进行,最为相宜。压条时,选取母株周围1~2个小株的枝条拧弯,压埋土中,深约12~16厘米,使枝梢大部分仍朗上露出地面。待来年清明后切离母株,栽入另一新盆中。
垂丝海棠常见虫害有角蜡蚧、苹果蚜、红蜘蛛等。
角蜡蚧。此虫的若虫和成虫专聚集在叶片、枝条上吸取花卉液汁,造成树势衰弱,影响花木的光合作用,加重危害程度。
防治方法:结合修剪,剪去有虫枝集中烧毁,减少越冬基数。用竹片刮除或用麻袋片抹除虫体。若虫期用25%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9%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7天1次;
苹果蚜。此虫群集在叶背及嫩梢上危害花卉。初期,叶片周缘下卷,以后由叶尖向叶柄方向弯曲、横卷,影响新梢生长和花芽分化。
防治方法:在植株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杀灭越冬卵。在蚜虫危害期,喷50%对硫磷乳油2000倍液或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红蜘蛛。红蜘蛛又名叶增,常在花株叶片上正反两面吸食,使叶片枯干脱落,影响全株生长。
防治方法:冬季认真按找出杂革及病株、病叶,予以烧毁。用由6%三氯杀螨砜加6%三氯杀螨醇混合制成的可湿性粉剂的300倍液稀释液喷杀。
⑺ 哪位能说下垂丝海棠盆景怎么养
放置场所
垂丝海棠宜放置在光照充足、空气流通的场所。如阳光不足,则花色不鲜艳、丰版盈。冬季较能耐寒权,一般不须放进室内,将盆埋于土中即可。
浇水
要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以不积水为准,春夏生长期应多浇水,夏季高温时早晚浇2次水,秋季减少浇水量,抑制生长,有利于越冬。
施肥
在深秋或冬季施一次较浓的有机肥,春季至梅雨季节施2次稀薄速效肥。肥水一般不宜过足,否则易引起枝叶茂盛而开花稀少的现象,故施肥时间与施肥量都应加注意控制适当。
修剪
宜在开花后进行,根据树形需要,剪短过长枝条,促生侧枝,增加花芽的形成。此外,在休眠期也可进行整枝修剪,主要是剪去影响美观的枝条。
翻盆
宜在早春进行,深秋亦可。可结合翻盆,整理根系,修剪枝条,在盆底放置腐熟的饼肥或厩肥为基肥。
病虫害防治
垂丝海棠的病虫害较多,主要病害有赤星病、叶斑病、煤污病等,可喷洒波美0.5度的石硫合剂防治。蚜虫、介壳虫、红蜘蛛、天牛等虫害,可用80%敌敌畏1200倍液喷洒防。用波美0.5度石硫合剂加少量杀螨砜喷洒防治红蜘蛛
⑻ 垂丝海棠树盆景图何时修剪比较好
修剪 宜在复开花后进行,根据树形制需要,剪短过长枝条,促生侧枝,增加花芽的形成。此外,在休眠期也可进行整枝修剪,主要是剪去影响美观的枝条。
翻盆 宜在早春进行,深秋亦可。可结合翻盆,整理根系,修剪枝条,在盆底放置腐熟的饼肥或厩肥为基肥。
病虫害防治
垂丝海棠的病虫害较多,主要病害有赤星病、叶斑病、煤污病等,可喷洒波美0.5度的石硫合剂防治。蚜虫、介壳虫、红蜘蛛、天牛等虫害,可用80%敌敌畏1200倍液喷洒防。用波美0.5度石硫合剂加少量杀螨砜喷洒防治红蜘蛛。
⑼ 海棠长蚜虫能彻底清除吗
海棠长蚜虫能彻底清除。
发现后就要尽快救治,还要将其和其他植物隔离起来,避免继续恶化或者传染给其他植物。虫害多的话要喷洒药物,连续用三四次,间隔一周一次,一个月左右就能彻底清除了。
此外,主要做好预防工作。要将植株周围的杂草,落叶及时清除掉,还要保持湿润度,多通风,这样就不容易感染了。
(9)垂丝海棠虫害扩展阅读:
海棠类多为用于城市绿化、美化的观赏花木,其中许多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如: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和木瓜海棠,习称“海棠四品”,是重要的温带观花树木。分布于中国山东、陕西、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
可用风油精溶液将风油精混合到清水中,然后装到喷壶中,往叶子上喷洒来杀虫和辣椒水,挑选出干辣椒或鲜辣椒,然后加上水,浸泡煮上一段时间,使辣椒充分融合在水中,过滤出溶液来喷洒叶子。
并且还可以将小块的肥皂融化到清水中,然后用小毛刷蘸着溶液刷一下叶子,将虫子刷下来,然后再蘸着清水将叶子刷洗一次。
⑽ 垂丝海棠的养护方法
1砧木种子的选择与处理
砧木种子选用河北省产的八棱海棠,因它与垂丝海棠亲缘关系相近,嫁接亲和力强,根系发达,适应性强,抗寒、抗旱、抗一定病虫、耐水湿、耐盐碱,能在含盐量为0.3%的土壤中正常生长。
首先把砧木种子用清水冲洗浸泡,将绒毛、杂质与秕种漂除,选留饱满成熟的种子。将浸泡选纯的种子与湿沙混合,混合前先把沙子用清水洗净,并用0.5%的多菌灵消毒,湿度保持以手攥成团、松手即散为宜,种沙比例为1∶3,并充分搅拌均匀。元旦前将混沙的种子放于透气的容器或木箱中,并置于3~5℃的室内越冬。种子沙藏期间,需注意经常观察其温度、湿度情况,春暖时需翻动几次,以防种子发芽或霉烂,若发现有霉烂的种子必须及时拣出。
2整地
育苗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厚、排灌方便的沙质壤土,入冬前翻耕土壤进行熟化,每667m2施用3~4方土杂肥,硫酸钾复合肥50kg或磷酸二铵30kg,硫酸亚铁15kg,呋喃丹10kg,翻耕均匀,整平耙细,进行灌水。
3种子催芽
翌年3月初,将经过沙藏处理的种子取出,除去沙子,拣出烂种,用清水浸泡12h后,将种子捞出,摊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盖上透明塑料薄膜,四周封严,放置6~8d,每天需上下翻动1~2次,并用温水冲洗种子表面粘液,以利种子呼吸,有70%的种子裂嘴时,即可播种。
4播种
惊蛰前后即可播种。采用宽窄行选南北向条播,宽行50cm,窄行30cm,行沟深约2cm左右,每667m2播种2kg左右,若墒情好可直接播种,若墒情差点可在沟内浇小水,再进行手播,覆土厚1.5cm,随后盖农用地膜。
5砧木培育
(1)透孔炼苗播种后7~10d,海棠种90%发芽破土,当芽长出2片真叶时,开始透孔放风,透孔时间选上午10∶00前或下午15∶00后最好,透风3d左右把小苗放出,随后用湿土将孔眼盖严。
(2)间苗与移栽4月上中旬,当海棠苗长出3片真叶时,需进行间苗和移植,间苗一般坚持留壮、留齐的原则,株距大约留16cm为宜,保持每667m21万株苗左右,苗疏的地方从苗密地的方结合间苗进行移栽,尽量使根系多带土,随栽随浇水,以利成活。
(3)综合管理当苗高15~20cm时即可浇水施肥,采用漫灌方法浇水,施肥量每667m2施尿素10kg左右,6、7月份再各施一次尿素,用量各为 15kg,每次施肥后必须立即灌水,其间需要及时抹除侧芽,以减少养分消耗。苗期注意防治病虫害,主要病害有立枯病,可用0.1%的甲基托布津药液喷雾或灌根;主要虫害以苹果黄蚜危害严重,发生时用0.033%的朴虱蚜溶液喷雾防治。
6嫁接
(1)接前准备嫁接前主要做好接穗与砧木的准备工作。选用生长健壮、饱满充实的垂丝海棠发育枝作接穗,剪下的枝条除去叶片和嫩梢,注意要保留1cm长的叶柄,以便嫁接操作及检验成活。将剪下的接穗枝条打成捆,直立放于背风阴凉处,下半部分用湿砂培好,上部经常喷水防干。嫁接前把接穗放在水桶里,水桶内放入10cm深的清水,上面用湿布盖遮,随接随取。嫁接前需将砧苗下部的萌枝靠基部剪除,并喷1次杀菌、杀虫剂,以防接后病虫危害。接前4d圃地最好浇1次小水,以利砧木离皮和嫁接成活。
(2)嫁接时间和方法嫁接时间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当砧苗基径达0.5cm左右时即可嫁接,采用“丁”字形芽接法,接后用塑料薄膜缠紧封严,只露叶柄。
7接后管理
(1)解绑与补接接后10d左右注意检查成活情况,凡是接芽新鲜或用手一碰芽片上的叶柄即脱落,说明接芽已经愈合成活。反之,凡是芽干瘪或芽片上的叶柄一碰不落者,说明接芽没成活,需立即进行补接。接芽成活后即可解绑,一般在接后15~20d解绑。
(2)剪砧除萌解绑后及时将接芽以上的砧木部分剪除,剪口必须距接芽以上0.5~1cm,并向接芽对面稍倾向,以利剪口愈合。剪砧后砧木基部会萌生大量的萌蘖,需贴基部将其剪除,否则会因养分过多消耗而影响苗木正常生长。
(3)肥水管理解绑后圃地需立即灌1次透水,即所谓的解绑水,以促进接芽萌发生长。当新梢长至10cm以上时,开始进行叶面追肥,一般每10d左右喷1 次0.3%的尿素水溶液,在生长旺季每10~15d喷1次40×10-6的赤霉素(GA)溶液,以促进苗木生长。当苗木长至30cm左右时,可施第一遍地下肥,每667m2施尿素10kg,6月份再施一次地下肥,一般掌握每667m2施尿素15kg,每次施肥后必须立即灌水。在7~8月内喷3次 0.3%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促进苗木生长和组织充实,增加后期苗木的木质化程度。结合圃地墒情,进行排水与灌水,并注意及时中耕除草。
(4)病虫害防治在生长季节,垂丝海棠苗易发生叶螨和蚜虫的危害,如若发现,立即喷施15%的螨死净0.05%溶液防治叶螨,喷施10%的吡虫啉0.02%溶液防治蚜虫。如果发生白粉病可用20%的粉锈宁0.05%的溶液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