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幅荷花
❶ 苏轼的6月27日望湖楼醉书中的四幅画是哪四幅
苏轼的6月27日望湖楼醉书中的四幅画是哪四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共有五首,每一句都是一幅画的是第一首,写坐船时所见,描绘了西湖的美丽雨景。可以概括为:第一句,雨前,黑云如墨。第二句,雨中,白雨跳珠。第三句,雨停,风卷残云。第四句,天晴,水天一色。
具体诗句如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白话译文如下:
黑云翻滚如同打翻的墨砚与远山纠缠。一会儿我的小船突然多了一些珍珠乱串,那是暴虐的雨点。
一阵狂风平地而来,将暴雨都吹散。当我逃到望湖楼上,喝酒聊天,看到的却是天蓝蓝,水蓝蓝。
(1)四幅荷花扩展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余四首如下:
1、第二首
放生鱼鳖逐人来⑹,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白话译文:
西湖的鱼鳖,胆子真不小,竟跟着游人跑。西湖的荷花,没有人照料,倒也开得飘飘摇摇。
喝点小酒,我在船上醉卧。水是我的枕头,山在向我作揖求饶。月亮在船前边转圈边唠叨。
2、第三首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白话译文:
黑黑的菱角,白色的芡实,这里十分常见;青色的茭白,叶子凌乱,那雕胡米就像裹进绿盘。
突然想起来上次在京城一个道观里尝鲜。看来我现在滞留在乡野之中,应该保重身体加个餐。
3、第四首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白话译文:
拿着花的女孩斜靠在船沿,斜斜的风带着细细的小雨打湿了绿色的三寸金莲。
她们在观赏前面小洲上那些美丽的香草,肯定不会想起同样喜欢香草的屈原。
4、第五首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白话译文:
我本是乡野狂人,想把自己放逐在山林之间。现在却当上了地方官,不过离开京城也算是得了一点清闲。
我本来就没有家,无处可去,而现在,我很心安。因为,这里有美妙的湖光山色,远胜过我的家乡眉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
❷ 西湖十景中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四幅由乾隆画的古画有什么典故吗
1、苏堤春晓俗称苏公堤,是一条贯穿西湖南北风景区的林荫大堤,乃西湖十景之首。
她是由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之命名为“苏堤”。
苏堤卧波延伸,长达二千余米,两旁遍植桃柳,另有海棠、芙蓉、紫藤等四十多个品种的花木,四季景色各异。每逢阳春三月,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掩映湖面、风趣横生,真真是万般风情任人领略,故称之为“苏堤春晓”。
苏堤由南而北有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望山桥南面的御碑亭里立有康熙题写的“苏堤春晓”碑刻。
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魂。难怪有诗道:“树烟花雾绕堤沙,楼阁朦胧一半遮”。
2、曲院风荷位于西湖西侧,属苏堤右侧、岳庙前侧,靠北山路,以夏日里观风中之荷而著名,乃西湖十景之二。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风荷景区。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婀娜摇曳,千姿百态。岸边修建了古香古色的水榭亭台,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四逸,步入波香亭深入绿盖红妆之中,顿时熏然醉于“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境中。
“曲院”原是指一家酿制官酒作坊使用的酒曲,1999年时杭州举办“杭州西湖酒文化节”,并在院内增辟的酒坊,有仿南宋官酿作坊的“酒道探源”陈列,引进曲水流觞一景,使曲苑风荷重再度飘起酒香。
3、平湖秋月位于白堤西端,背倚孤山,面临外湖,景区面积6000多平方米。唐代建有望湖亭,明代又增龙王祠,清康熙年间定名平湖秋月,为西湖十景之一。凭临湖水,登楼眺望秋月,在恬静中感西湖的浩淼,洗涤烦躁的心境,是她的神韵所在。
4、
断桥残雪,西湖十景之一。据明代 《西湖游览志》 所说,断桥是由于孤山来的白堤到此而断才得名的。宋代叫宝佑桥。元代因桥畔住着一对以酿酒为生的段姓夫妇,故又称为段家桥。
最早记载“断桥残雪”的是唐朝的张祜,他的诗中的一句“断桥荒藓涩”,从中可知断桥是一座苔藓斑驳的古老石桥。大雪初霁,原来苔藓斑驳的古石桥上,雪已残而未消,难免有些残山剩水之感,于是就拟出了“断桥残雪”这一西湖难得的景观。
❸ "四面荷花三面柳"的下句是什么
下一句:一城山色半城湖。
原文:济南好,潇洒大明湖。专四面荷花三面柳属, 一城山色半城湖。
出处:“江西才子”刘凤诰《咏大明湖》。
翻译:济南的风景好,在大明湖上悠闲的走着。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着杨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3)四幅荷花扩展阅读
作品来源:清嘉庆九年(1804年)夏,山东提督学政、历史学家刘凤诰与山东巡抚、书法大家铁保,曾在铁小沧浪宴饮,兴致勃然,刘氏即席赋得联语:“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铁保即席书丹。此联石刻至今嵌在庭园西廊壁洞门两侧,已成为形容济南古城风貌的名联佳句。
在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大门的楹柱上有一副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幅楹联将济南风光特征概括得恰到好处,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作者简介:刘凤浩(1761年-1830年),字丞牧,号金门,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观泉村人。1789年(清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进士胡长龄榜第三人(文探花)。乾隆称刘凤诰为“江西大器”,更多的人称他为“江西才子”。
❹ 下面是四幅花的图片。
(2)映日荷花别样红
当夏风轻轻拂过的时候,它们悄悄地开了,纯洁,芬芳,使人心旷神怡,这似乎是大自然送给它们的礼物,对,它们就是荷花。
那一大片一大片的碧绿中,成千盈百的荷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谁也不让谁,似乎在争先恐后地宣告着同一个消息:美丽的夏天即将来到!远远望去,似一片细细的雪,又如一篇淡淡的霞。我走近一些,一阵清香扑鼻而来。深吸一口,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朵小小的荷花,在那儿和姐妹争奇斗艳。我在走近一些,发现它们不再是雪和霞了,它们是真正的夏日仙子。
满意求采纳!
❺ 本人有四幅画是画荷花加蝴蝶,想给这四幅画取名字,用什么名字好呢
蝶恋花之---紫萱情结 ,之。。。情结
❻ 下面的四幅图画分别展示了春之桃花,夏之荷花,秋之枫叶,冬之雪花.请说出对应的诗
春天的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回, 不知转入此中来.
或者答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夏天的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天的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冬天的
冬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❼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谁写的
原文]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是山东济南大明湖铁公祠(祀明人铁铉)的楹联,作者不详。一说是刘凤诰的对联。写大明湖风光的美丽-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着杨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附: “江西才子”刘凤诰 在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大门的楹柱上有一副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幅楹联将济南风光特征概括得恰到好处,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这幅楹联的作者就是被誉为“江西才子”的刘凤诰。 刘凤诰(1760?1830),字丞牧,号金门,是萍乡市上栗县赤山乡石观泉村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中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后,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升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其后历任国子监祭酒、太常寺卿、内阁学士、兵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等职。其间先后任过广西、山东、浙江等省的学政,充当过湖北、山东、江南等省的乡试正考官。乾隆皇帝很赏识他,称他为“江西大器”。 刘凤诰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萍乡民间流传他许多随机应变、能言善对的故事。 刘凤诰少年时就以神童之名著于乡里。某年春插时,一个颇识文墨的老汉见刘凤诰从田边经过,便说:“禾秆绑秧父抱子”,命对。恰巧一少女提着一篮小笋经过,刘凤诰灵机一动,便对道:“竹篮盛笋母怀儿”。大家盛赞绝妙。刘凤诰考中秀才后,楼下村里有户人家娶儿媳,宾客盈门,热闹非凡。主人年过花甲,逢此喜事,精神振奋,躬亲操办。因过于疲劳,心病突发,一命呜呼。祸从天降,喜事变为丧事,眼看新媳妇的花轿即将临门,这门前对联该怎么改写呢?学究儒生请来好几批,然而却是个个摇头,相继拱手告辞。恰巧刘凤诰路过此地,主事的提调求其速作楹联救场。刘凤诰莞尔一笑,即席挥笔而就,为这户人家新写了一副妙趣横生的门联。联曰:“红喜事,白喜事,红白喜事;哭不得,笑不得,哭笑不得”。围观宾客无不抚掌称绝。 旧制科举,一甲三名必由皇上殿试钦点,以决甲第名次。刘凤诰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殿试,来到金銮殿上后,好奇心驱使他抬头窥视金殿四周,不巧被皇上瞧见,皇上怒斥道:“你看什么?嗯?”刘凤诰一听,诚惶诚恐地答道:“臣想看殿上的字画。”皇上说:“哪些字画?”刘凤诰说:“对联,皇上若不信,臣可以背诵出来。”皇上一听,不妨让他背背,便说:“你若能背出殿上的对联,便可免罪。”刘凤诰果然将殿上的对联一字不漏地全部背出来了,皇上说:“你怎么有此记性?”刘凤诰答道:“皇上,残月堪照天下。”(传说刘一眼有疾。)皇上闻言大喜,当即口吟上联嘱对:“东启明,西长庚,南极北斗,谁是摘星子?”刘凤诰略加思索后,对道:“春牡丹,夏荷花,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殿下文武百官莫不惊服。按才学,刘凤诰本该中状元,无奈此对意思本来就是专点探花的,“东西南北”非对“春夏秋冬”、“摘星子”非对“探花郎”不可,于是,皇上便钦点刘凤诰为探花。 刘凤诰在京为官,曾以侍读学士身份随乾隆皇帝出游泰山,登峰顶,览群山,见气势迥然,甚是欢欣,随即在峰顶寺庙憩息。寺中方丈借此千载难逢的良机,命小沙弥抬进巨匾,请求御书,以增荣耀。乾隆皇帝素负文墨,游览各地,均喜欢题诗书墨以留御迹。见方丈求书,心中窃喜。然而对硕大巨匾,文思滞塞,吟哦再三,终无从下笔,一时浑身发热,极不自在。忽见刘凤诰随侍左侧,便灵机一动,以笔在手掌上虚划数笔,伸掌以询刘凤诰道:“卿以为可以吗?”刘凤诰见乾隆掌中空空如也,知乾隆要自己代拟,又不肯出声相求,便频频颔首,口中假装吟颂:“‘一览无余,尽善尽美。'好!”乾隆一听这八个字,甚有帝王气魄,默默会意,兴致勃勃地挥毫即书,不料,一开手将“一览无余”的“一”字提高了半格,如果再写下去,字的布局排列甚不美观。他急速停了笔,手不禁汗出涔涔。刘凤诰见此情景,也很焦急,忙思补救办法。正思索间,猛见乾隆的手又伸过来说:“书此,何如?”刘凤诰心知皇上故伎重演,赶忙凑上前去,装作认真地品味了一番,说:“‘而小天下,更美更善。'更绝!”乾隆这一下可放心了,按刘凤诰所言,一气呵成。至今,泰山顶上的寺庙里便是挂着这块“而小天下,更美更善”的横匾。 刘凤诰“崛起寒微”,真可谓“醴泉无源、芝草无根”。他出身贫苦农家,6岁丧母,从小嗜学如命,勤奋刻苦。中进士后,去京城参加殿试,身上仅有14串钱,只好一路步行,实在走不动了才租骑毛驴。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举成名及第归,萍乡父老于兴贤堂(今萍师附小)为他集宴庆贺。 刘凤诰很喜爱杜甫的诗,曾集杜诗3卷。他在《著作箴六》中说:“文以载道,弗尚词华,飞毫聘藻,失之浮夸。”因而他的诗也都写得很朴实。因为他的诗,广东巡抚李恭毅不嫌他出身寒微,欣然将女儿许配给他,留下千古佳话。刘凤诰在书法方面造诣也很深,正楷、行书、草书样样精通,至今石观泉还刻有他的墨宝。他为人秉性刚正,自持甚严,晚年寓居南昌时,江西巡抚某贪劣,刘凤浩说:“此钱穿耳!”绝不与往来。他做学问更是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历时20余年,三易其稿,终于完成了历史巨著《五代史记补注》,还编著了《存悔斋文集》32卷,外集4卷,成为流芳百世的著名学者。道光十年(1830)正月,刘凤诰在杭州病逝,归葬南昌。[萍乡市台办]
❽ 从花苞成长到荷花再凋谢到莲蓬的过程 还有金鱼的四幅画取什么题款好
都是这些2B一般的问题,,, 你这种花鸟画四条屏,春夏秋冬。 直接题《荷花四季图》就可以,分开提拔都是话,你就在春天荷花题写春天的诗句,冬天的荷花就题 冬天的 诗句, 这种诗句在网上有很多
❾ 荷花怎么画
材料:白纸、笔。抄
荷花画法如下:
1、在白纸上画一个椭圆,确切的说是画一个像桃子一样的形状,然后分别在两侧再画上一个类似的形状,这是荷花在含苞待放状态下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