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荷花传
『壹』 八仙全传有哪些
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众说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汉钟离(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
【八仙】
铁拐李
先说铁拐李,铁拐李在民间传说中为八仙之首,有的书中称其姓李,名洪水,隋朝峡人,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则说他姓李,名玄;赵翼的《陔余丛考》中又说他姓刘。有说他是唐玄宗开元、代宗大历之间人,学道于终南山,一次元神出壳,没曾想尸体为虎所食,只得投身于一个跛乞丐。《历代神仙通鉴》称,其原本一俊伟丈夫,善道术,会使导出元神法术,修练于砀山岩穴中,有次应师父老子之约,行“元神出壳”法术,赴千里之外华山,数日后回归,发现其尸体被其徒误焚,突见附近一饿殍,灵机一动说“即此可矣。”即从饿殍脑门而入,神魂归壳后则成一蓬头卷须、黑脸巨眼,并且还跛了一只右脚的丑陋汉子。看来他是一位民间口耳相传,诸事附会而成的道家仙人。
钟离权
八仙中名气仅次于铁拐李的是钟离权。他在八仙中地位较高,特别是由于道教徒的吹捧,名声更大。元时,金真道奉为“正阳祖师”。有关其人物原型,约出现在五代、宋初之际。《宣和年谱》、《夷坚志》、《宋史》等书都有他事迹的记载,只是后来讹为汉钟离,才附会为汉代人。《历代神仙通鉴》、《续文献通考》等书称,钟离权,复姓钟离,字寂道,号云房子,又号正阳子。东汉咸阳人,其父钟离章为东汉大将,其兄钟离简为中郎将,后也得道成仙。而唐代确实有位叫钟离权的人,《全唐诗》录有他的三首绝句,并附有小传云:“咸阳人,遇老人授仙诀,又遇华阳真人,上仙王玄甫,传道入崆峒山,自号云房先生,后仙去。”他留世的诗题为《题长安酒肆避三绝句》,其中有“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得道真仙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等句,还颇有一些“仙味”,当是一位好道之人。
张果老
张果老是八仙中年迈的仙翁,名“张果”,因在八仙中年事最高,人们尊称其为“张果老”,历史上实有张果其人,新、旧《唐书》有传,武则天时,隐居中条山,时人皆称其有长生秘术,他自称年龄有数百岁,武则天曾派使者前去召见,张果老佯死不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恒州刺史韦济将其奇闻上奏皇上,玄宗召之,张果又再次装死,气绝很久才苏醒,使者不敢进逼。玄宗闻知,再次派徐峤去邀请。张果只得进京。据说唐玄宗对其传闻有疑,曾叫善算夭寿善恶的邢和璞给张算命,邢却懵然不知张的甲子,又有道师“夜光”善视鬼,玄宗令他看张果,他却问:“张果在哪?”居然对面而看不见。从史传所记来看,张果不过是一位有些心虚的老朽江湖术士,要不何以数次装死以避征召呢?充其量不过会些幻术而已。所以有关他的仙话,全都是道教凭借民间传闻,夸大其词,为了宣传需要而编造的。《太平广记》还记张果老自称是尧帝时人,唐玄宗问术士“叶法善”张的来历,叶法善说:“臣不敢说,一说立死。”后言道:“张果是混沌初分时一白蝙蝠精。”言毕跌地而亡,后经玄宗求情,张果才救活他。
吕洞宾
八仙中流传故事最多的当数吕洞宾,在道教中,全真道奉其为“纯阳祖师”,又称“吕祖”。历来大多数研究者均认为,吕洞宾姓吕名岩,唐末人。《金唐诗》、《词综》中都收有他的诗作。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洪迈的《夷坚志》及《集仙传》等书对其均有记载。有说他是京兆人(今陕西、西安一带),唐咸通中及第,曾当过两任县令。有说他是九江人,原为唐宗室,姓李,因避武后之祸,易姓为吕。他始名绍光,二十余年科场不第,遂罢举而纵游天下,后被钟离权点化成道。他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浓的一个,潇洒、风趣,为民除暴安良,斩妖除怪,还好酒好色,世间流传有《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的传说,他的传说既多且杂,但从中也可看出原是唐代一位慕道的士人,后被人们神化成仙。
何仙姑
何仙姑是八仙中惟一的女性,有关其身世说法不一。一说她是唐朝人。宋初《太平广记》引《广异记》称有“何二娘”者,是位以织鞋为业的农妇,后因嫌家居太闷,游于罗浮山,在山寺中住下,经常采集山果供众寺僧充斋。一次,远在四百里外的循州山寺僧来罗浮山寺,称某日曾有仙女去彼山采摘杨梅果子,经查实那天正好是二娘采果的日子,再加之大家又不知二娘从何处采来这众多山果,便认为二娘即为循州山寺采果之仙女,从此二娘远近闻名,她也借此不再寄居山寺了。《续通考》说何仙姑为唐武则天时广东增城县人,出身时头顶出现六道毫光,天生一副“仙科”,十三岁时在山中遇一道士,吃了道士一只仙桃,从此不饥不渴,身轻如飞,并可预见人生祸福。后来她应召进京,途中离去。一说她是宋朝人。宋代的一些文人笔记多称她为北宋永州(零陵)人,有称她幼遇异人,得食仙桃成仙。有称她放牧于郊野,遇异人送仙枣,食后而成仙,宋人笔记中还记载了何仙姑一些为人占卜休咎,预测祸福的事迹,一时士大夫及好奇者争先前往彼处占卜,可见她不过是一位精于占卜的民间女巫。
蓝采和
八仙中有位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名叫蓝采和。南唐沈汾《续仙传》、宋初《太平广记》、陆游《南唐书》等书均载有他的事迹。是唐末至五代时人。其行为怪僻,贪杯喜唱,平时穿一身破蓝衫,一只脚穿只靴子,另一只则光着脚丫子。更不近常情的是,夏天他穿棉衣,冬天却躺卧雪中而全身冒热气(《续仙传》)。平时他手持三尺有余的大拍板,一边打着竹板,一边踏歌而行,沿街行乞,他唱的歌很多,大都是触景而生,不仅令世人觉得高深莫测,而且颇具仙意。其一云:“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波,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他行为癫狂,有人施钱给他,他大都送给贫苦人,蓝采和居无定处,四海为家。这个仙人的人物原型本是一江湖流浪汉,仅由于他的行为癫狂,又好周济穷人,因此深得人们喜爱而被神化成仙。
韩湘子
普遍的说法,韩湘子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侄子(有说侄孙),《唐书·宰相世系表》、《酉阳杂俎》、《太平广记》、《仙传拾遗》等书都有关于他的介绍。一称是韩愈侄孙,历史上韩愈确有一个叫韩湘的侄孙曾官大理丞。韩愈曾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他成仙的传说,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书中称韩愈有一年少远房子侄,为人轻狂不羁,不喜读书,韩愈曾责怪他,他却能在七日之内使牡丹花按其叔的要求改变颜色,并且每朵上边还有“云横秦岭家何在……”的诗句,韩愈惊奇万分。还有说韩湘子是韩愈外甥,其事迹和《酉阳杂俎》所言大同小异,韩湘子其人物原型为韩愈的族侄,五代时即被仙化。
曹国舅
排名八仙之末的曹国舅,出现的时间最晚,流传的仙话也较少。其身世,说法大同小异,都和宋仁宗的曹皇后有关。《宋史》有传,曹佾,字公伯,曹彬之孙,曹皇后的弟弟。他性情和易,通晓音律,喜爱作诗,封济阳郡王,身历数朝而一帆风顺,年七十二而寿终。《神仙通鉴》云:曹国舅天性纯善,不喜富贵,却慕恋于仙道,其弟则骄纵不法,恃势妄为,曹国舅对其恶行深以为耻,遂入山修炼,遇钟离权、吕洞宾而收他为徒,很快曹国舅修成仙道。《东游记》中所述曹国舅与上略同。
暗八仙
八仙每人都有一至二样宝物或法器,一般称为“暗八仙”或八宝,常出现于刺绣、民间艺术之中,均代表吉祥之意,而且随场景不同而变换。其中较为通俗的暗八仙为:
芭蕉扇(钟离权)
葫芦(铁拐李)
花篮(蓝采和)
荷花(何仙姑)
剑(吕洞宾)
笛子(韩湘子)
鱼鼓(张果老)
玉板(曹国舅)
备注:电视上的是不正确的,请不要乱猜!
『贰』 八仙过海中八仙的简介
仙,就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八名得道仙真。共七男一女,即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及何仙姑。八仙的传说甚早,唐代已有《八仙图》与《八仙传》,但其中的人姓名尚未固定。至明代吴元泰小说《东游记》,才确定为以上八人。
传说八仙分别代表中国人的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等八个方面。八仙所用的法器,合称“暗八仙”,都有一定的含义。张果老所持宝物鱼鼓能占卜人生;吕洞宾的宝剑可镇邪驱魔;韩湘子的笛子使万物滋生;何仙姑的荷花能修身养性;李铁拐的葫芦可救济众生;钟离权的扇子能起死回生;曹国舅的玉板可静化环境;蓝采和的花篮能广通神明。
八仙均为神仙中的散仙。也是惩恶扬善,济世扶贫的神仙。民间传说中有许多关于他们的故事,“八仙巧惩恶老财”是其中的一个。但以“八仙庆寿”与“八仙过海”的故事流传最广。据道书记载及民间传说,八仙“事迹”如下:
铁拐李,亦称李铁拐。李铁拐,相传名叫李凝阳,或名洪水,小字拐儿,自号李孔目。曾遇太上老君得道。神游时因其肉身误为徒弟火化,游魂无所依归,乃附一饿死者的尸身而起。蓬守垢面,坦腹跛足,并用水喷倚身的竹杖,变成铁杖,故称“铁拐李”。元岳伯川杂剧剧本《吕洞宾度铁拐李岳》曾记其事,后又被采入《东游记》,但情节有所不同。
汉钟离,原复姓钟离,名权,后改名为觉,燕台人,字寂道,号和谷子,又号正阳子。相传诞生时,异光数丈,状若烈火。因受铁拐李的点化,上山学道。下山后飞剑斩虎、点金济众,最后与其兄简同日升天,度吕洞宾而去。见《东游记》。有关其神仙传说,起于五代、北宋。《宣和书谱》卷十九:“神仙钟离先生名权,不知何时人。而间出接物,自谓生于汉。吕洞宾于先生执弟子礼。”后遂称“汉钟离”而不名。钟离权逭双髽髻以传道,手摇扇子,袒露大肚,一派散仙之风 。
张果老,亦名张果。原为唐代道士,相传隐居于恒州条山,唐武则天时自称已数百岁。武后召之出山,他装死不赴。常倒骑白驴,日行万里。唐玄宗时,派使者请他入朝,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职衔,赐号通玄先生。其故事最早见于《明皇杂录》。新、旧《唐书》均有《张果传》,列方技类。
何仙姑,名琼,永州零陵人。十三岁时,入山采茶,遇吕洞宾。后又梦见神人教饵云母粉,遂誓不嫁,往来山谷,轻身飞行。每日朝出,暮持山果归来服侍母亲。后尸解仙去。
蓝采和,唐代的隐逸。所传故事最早见于南唐沈汾《续仙传》。常衣破蓝衫,一足靴,一足跣,夏则披絮,冬则卧雪,气出如蒸。蓝采和常行歌于城市乞讨,手持大拍板长三尺余,似醉非醉,踏歌云“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均为神仙脱世之意。后得钟离权之度化,乘云而去。
吕洞宾,即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相传吕洞宾进士落第后遇钟离权,钟离于炉上煮黄粱饭,授枕予洞宾睡,梦见自己中进士、当 官、升侍郎、成亲、为宰相、被诬害、获罪、家破人亡、穷困潦倒……倏忽醒来,黄粱犹未熟,方知贵不足喜,贱不足忧,人世间不过一场梦而已。遂弃家,拜钟离权为师,入终南山修道。传说他曾在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有关他的神话传说,大概最早起于北宋岳州一带。小说、戏曲中反映其故事很多。
韩湘子,名湘,字清夫,传为韩愈之侄孙。相传韩湘自幼学道,追随吕纯阳,后登桃树堕死而尸解登仙。韩愈官拜刑部侍郎时,宾客盈门,朋僚宴贺。韩湘子劝韩愈弃官学道,韩愈则勉韩湘子弃道从学。韩湘子以径寸葫芦,酌酒遍饮宾客,数斗不竭。又以盆覆土,开花两朵,上有金字之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后来,韩愈以谏迎佛骨事,贬谪潮州,别家赴任,途经蓝关,值大雪,马惫于道。韩湘子冒雪而来。韩愈问其地,即蓝关,嗟叹韩湘子预言之灵验。后韩湘子护愈抵任,复随愈移袁州,最后度其叔韩愈入道。
曹国舅,姓曹,名景休,徐州人。宋仁宗曹皇后之弟,故称国舅。因其弟景植不法杀人而伏罪,曹景休耻见于人而隐居山岩,葛巾野服,矢志修真。经钟离权与吕洞宾之度化,曹国舅得还真秘旨而修道成真,并由钟离权和吕洞宾引入仙班。在八仙中,他的事迹最少,出处最晚。
八 仙 祝 寿
八仙是惩恶扬善,仰富济贫的神仙。他们定期赴西王母蟠桃大会祝寿,故广被民间取用为祝寿的素材。
八仙所用的法器,合称"暗八仙",都有一定的含义。
鱼鼓,张果老所持宝物,"鱼鼓频敲有梵音",能占卜人生;
宝剑,吕洞宾所持宝物,"剑现灵光魑魅惊",可镇邪驱魔;
笛子,韩湘子所持宝物,"紫箫吹度千波静",使万物滋生;
荷花,何仙姑所持宝物,"手执荷花不染尘",能修身养性;
葫芦,李铁拐所持宝物,"葫芦岂只存五福",可救济众生;
扇子,钟离权所持宝物,"轻摇小扇乐陶然",能起死回生;
玉板,曹国舅所持宝物,"玉板和声万籁清",可静化环境;
花篮,蓝采和所持宝物,"花篮内蓄无凡品",能广通神明。
『叁』 八仙过海荷花仙子排行第几
八仙过海荷花仙子就是何仙姑排行第五
《东游记》里“上洞八仙”排定的八仙顺次:一、铁拐李,二、钟离权,三、蓝采和,四、张果老,五、何仙姑,六、吕洞宾,七、韩湘子,八、曹国舅。
『肆』 八仙来历及他们各叫什么
铁拐李
先说铁拐李,铁拐李在民间传说中为八仙之首,有的书中称其姓李,名洪水,隋朝峡人,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则说他姓李,名玄;赵翼的《陔余丛考》中又说他姓刘。有说他是唐玄宗开元、代宗大历之间人,学道于终南山,一次元神出壳,没曾想尸体为虎所食,只得投身于一个跛乞丐。《历代神仙通鉴》称,其原本一俊伟丈夫,善道术,会使导出元神法术,修练于砀山岩穴中,有次应师父老子之约,行“元神出壳”法术,赴千里之外华山,数日后回归,发现其尸体被其徒误焚,突见附近一饿殍,灵机一动说“即此可矣。”即从饿殍脑门而入,神魂归壳后则成一蓬头卷须、黑脸巨眼,并且还跛了一只右脚的丑陋汉子。看来他是一位民间口耳相传,诸事附会而成的道家仙人。
钟离权
八仙中名气仅次于铁拐李的是钟离权。他在八仙中地位较高,特别是由于道教徒的吹捧,名声更大。元时,金真道奉为“正阳祖师”。有关其人物原型,约出现在五代、宋初之际。《宣和年谱》、《夷坚志》、《宋史》等书都有他事迹的记载,只是后来讹为汉钟离,才附会为汉代人。《历代神仙通鉴》、《续文献通考》等书称,钟离权,复姓钟离,字寂道,号云房子,又号正阳子。东汉咸阳人,其父钟离章为东汉大将,其兄钟离简为中郎将,后也得道成仙。而唐代确实有位叫钟离权的人,《全唐诗》录有他的三首绝句,并附有小传云:“咸阳人,遇老人授仙诀,又遇华阳真人,上仙王玄甫,传道入崆峒山,自号云房先生,后仙去。”他留世的诗题为《题长安酒肆避三绝句》,其中有“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得道真仙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等句,还颇有一些“仙味”,当是一位好道之人。
张果老
张果老是八仙中年迈的仙翁,名“张果”,因在八仙中年事最高,人们尊称其为“张果老”,历史上实有张果其人,新、旧《唐书》有传,武则天时,隐居中条山,时人皆称其有长生秘术,他自称年龄有数百岁,武则天曾派使者前去召见,张果老佯死不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恒州刺史韦济将其奇闻上奏皇上,玄宗召之,张果又再次装死,气绝很久才苏醒,使者不敢进逼。玄宗闻知,再次派徐峤去邀请。张果只得进京。据说唐玄宗对其传闻有疑,曾叫善算夭寿善恶的邢和璞给张算命,邢却懵然不知张的甲子,又有道师“夜光”善视鬼,玄宗令他看张果,他却问:“张果在哪?”居然对面而看不见。从史传所记来看,张果不过是一位有些心虚的老朽江湖术士,要不何以数次装死以避征召呢?充其量不过会些幻术而已。所以有关他的仙话,全都是道教凭借民间传闻,夸大其词,为了宣传需要而编造的。《太平广记》还记张果老自称是尧帝时人,唐玄宗问术士“叶法善”张的来历,叶法善说:“臣不敢说,一说立死。”后言道:“张果是混沌初分时一白蝙蝠精。”言毕跌地而亡,后经玄宗求情,张果才救活他。
吕洞宾
八仙中流传故事最多的当数吕洞宾,在道教中,全真道奉其为“纯阳祖师”,又称“吕祖”。历来大多数研究者均认为,吕洞宾姓吕名岩,唐末人。《金唐诗》、《词综》中都收有他的诗作。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洪迈的《夷坚志》及《集仙传》等书对其均有记载。有说他是京兆人(今陕西、西安一带),唐咸通中及第,曾当过两任县令。有说他是九江人,原为唐宗室,姓李,因避武后之祸,易姓为吕。他始名绍光,二十余年科场不第,遂罢举而纵游天下,后被钟离权点化成道。他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浓的一个,潇洒、风趣,为民除暴安良,斩妖除怪,还好酒好色,世间流传有《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的传说,他的传说既多且杂,但从中也可看出原是唐代一位慕道的士人,后被人们神化成仙。
何仙姑
何仙姑是八仙中惟一的女性,有关其身世说法不一。一说她是唐朝人。宋初《太平广记》引《广异记》称有“何二娘”者,是位以织鞋为业的农妇,后因嫌家居太闷,游于罗浮山,在山寺中住下,经常采集山果供众寺僧充斋。一次,远在四百里外的循州山寺僧来罗浮山寺,称某日曾有仙女去彼山采摘杨梅果子,经查实那天正好是二娘采果的日子,再加之大家又不知二娘从何处采来这众多山果,便认为二娘即为循州山寺采果之仙女,从此二娘远近闻名,她也借此不再寄居山寺了。《续通考》说何仙姑为唐武则天时广东增城县人,出身时头顶出现六道毫光,天生一副“仙科”,十三岁时在山中遇一道士,吃了道士一只仙桃,从此不饥不渴,身轻如飞,并可预见人生祸福。后来她应召进京,途中离去。一说她是宋朝人。宋代的一些文人笔记多称她为北宋永州(零陵)人,有称她幼遇异人,得食仙桃成仙。有称她放牧于郊野,遇异人送仙枣,食后而成仙,宋人笔记中还记载了何仙姑一些为人占卜休咎,预测祸福的事迹,一时士大夫及好奇者争先前往彼处占卜,可见她不过是一位精于占卜的民间女巫。
蓝采和
八仙中有位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名叫蓝采和。南唐沈汾《续仙传》、宋初《太平广记》、陆游《南唐书》等书均载有他的事迹。是唐末至五代时人。其行为怪僻,贪杯喜唱,平时穿一身破蓝衫,一只脚穿只靴子,另一只则光着脚丫子。更不近常情的是,夏天他穿棉衣,冬天却躺卧雪中而全身冒热气(《续仙传》)。平时他手持三尺有余的大拍板,一边打着竹板,一边踏歌而行,沿街行乞,他唱的歌很多,大都是触景而生,不仅令世人觉得高深莫测,而且颇具仙意。其一云:“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波,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他行为癫狂,有人施钱给他,他大都送给贫苦人,蓝采和居无定处,四海为家。这个仙人的人物原型本是一江湖流浪汉,仅由于他的行为癫狂,又好周济穷人,因此深得人们喜爱而被神化成仙。
韩湘子
普遍的说法,韩湘子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侄子(有说侄孙),《唐书·宰相世系表》、《酉阳杂俎》、《太平广记》、《仙传拾遗》等书都有关于他的介绍。一称是韩愈侄孙,历史上韩愈确有一个叫韩湘的侄孙曾官大理丞。韩愈曾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他成仙的传说,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书中称韩愈有一年少远房子侄,为人轻狂不羁,不喜读书,韩愈曾责怪他,他却能在七日之内使牡丹花按其叔的要求改变颜色,并且每朵上边还有“云横秦岭家何在……”的诗句,韩愈惊奇万分。还有说韩湘子是韩愈外甥,其事迹和《酉阳杂俎》所言大同小异,韩湘子其人物原型为韩愈的族侄,五代时即被仙化。
曹国舅
排名八仙之末的曹国舅,出现的时间最晚,流传的仙话也较少。其身世,说法大同小异,都和宋仁宗的曹皇后有关。《宋史》有传,曹佾,字公伯,曹彬之孙,曹皇后的弟弟。他性情和易,通晓音律,喜爱作诗,封济阳郡王,身历数朝而一帆风顺,年七十二而寿终。《神仙通鉴》云:曹国舅天性纯善,不喜富贵,却慕恋于仙道,其弟则骄纵不法,恃势妄为,曹国舅对其恶行深以为耻,遂入山修炼,遇钟离权、吕洞宾而收他为徒,很快曹国舅修成仙道。《东游记》中所述曹国舅与上略同。
暗八仙
八仙每人都有一至二样宝物或法器,一般称为“暗八仙”或八宝,常出现于刺绣、民间艺术之中,均代表吉祥之意,而且随场景不同而变换。其中较为通俗的暗八仙为:
芭蕉扇(钟离权)
葫芦(铁拐李)
花篮(蓝采和)
荷花(何仙姑)
剑(吕洞宾)
笛子(韩湘子)
鱼鼓(张果老)
玉板(曹国舅)
【神话传说】
八仙过海
八仙过海是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或吕洞宾)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
此时李铁拐抛下自己另一项法器铁拐(或说葫芦),汉钟离扔了芭蕉扇,张国老放下坐骑“纸驴”,其他神仙也各掷法器下水,横渡东海。由于八仙的举动惊动龙宫,东海龙王率领虾兵蟹将前往理论,不料发生冲突,蓝采和被带回龙宫(亦说法器被抢)。之后八仙大开杀戒,怒斩龙子,而东海龙王则与北海、南海及西海龙王合作,一时之间惊涛骇浪。此时曹国舅拿出玉板开路,将巨浪逼往两旁,顺利渡海。最后由南海观音菩萨(或说如来佛)出面调停,要求东海龙王释放蓝采和之后,双方才停战。
除上述以外,民间中关于八仙也有一些口碑传说,其中有则悲惨的“八仙过海”故事。
北宋建隆年间,沙门岛(今庙岛)是朝廷囚禁犯人的地方,从建隆三年开始,凡军人犯了法,都发配沙门岛。这样年复一年,岛上犯人越来越多。但朝廷每年只拨给全岛三百人的口粮,所以粮食越来越不够吃。后来,沙门岛看守头目李庆便想了个狠毒办法:当犯人超过三百时,便将其中一些捆住手脚,扔进海里淹死,使岛上犯人总是保持在三百人内,如此被杀的,两年内就达七百余人,为了活命,犯人们经常跳海凫水逃命,但绝大部分都被激浪吞没,一次,有五十多名囚犯得到即将被杀的消息,便趁着天晴月朗,避开看守,抱着葫芦、木头跳入海中,往蓬莱山方向游去。从沙门岛到蓬莱约三十里之遥,途中多数犯人体力不支淹死水中,只剩下八名身怀武功、体格健壮的善游者,借着水流游到了岸边,在蓬莱城北丹崖山下的狮子洞内躲了起来。第二天,渔民发现了他们,当闻知八人从沙门岛游水越海而来,无不惊奇万分,把他们称作“神人”,此事便在民间传开了,并且越传越神,他们被传称为“八仙”,演变成今天的“八仙过海”的故事。
八仙因为闹过海,沿海人们大都有“七男一女不同船”的禁忌。理发业奉吕洞宾为祖师爷,相传阴历四月十四的所谓吕祖生日,各地理发业一般要热闹一番。民间祝寿要扮演八仙敬酒,渲染欢乐气氛。
苏东坡访八仙
虽说苏东坡是北宋人,八仙形成于元明时期,而蓬莱地儿偏偏编出个苏东坡访八仙的传说出来。
传说苏东坡在登州做官时,想拜访八仙,但不知道到哪儿找。打听来打听去,才有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告诉他,每年三月初三,八仙都要到蓬莱阁上聚会,至于能不能见着他们,就要看缘分了。
三月初三一大早,苏东坡就上了蓬莱阁,东游西逛也没见着八仙的影儿。百无聊赖地到了显灵门,见俩老翁下棋,一红脸,一黑脸,都年过八十,须发尽白。红脸老翁见苏东坡来就招手请他做裁判。苏东坡才高八斗,可近前一看棋局,目瞪口呆,懵懵然看不懂棋路。为免得丢脸,借口有事推辞。红脸老者见状对苏东坡说:“你要找的人今天一准来,我们在这儿也是等他们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你就不必客气了。”苏东坡一听诧异不已:他怎么知道我是来找人的?老翁不是寻常人,听他的话没错。于是安下心来静观棋路,慢慢看出点儿门道,也不多想什么了。
不知过了多久,走过来一个老叫化,老远就招呼下棋的老翁:“老伙计,今天轮到我请客,走吧,走吧!”红脸老翁一指苏东坡:“这儿还有一位呢。”老叫化瞥了苏东坡一眼,说:“那就一块儿来吧。”苏东坡看那老叫化,要多埋汰有多埋汰,破衣烂衫,脏得看不出颜色来,脸上的油垢厚得能揭下一层。本来不想跟着去,可一想到方才对下棋老翁的疑心,也就跟随着去了。
上了蓬莱阁,见阁上已经先到了七位,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其中还有个女的。高腿四方桌上摆着两个小锅、一方年糕。老叫化对众人说:“今天也没有什么好招待的,就弄了三样小菜,诸位凑付着吃吧!”苏东坡探头一看,一条半生不熟的死狗,一个眼歪嘴斜的死孩子,一方长满霉醭的年糕。这伙人谁也没客气,抓起就吃,吃得津津有味,还连赞“好吃”。苏东坡只觉得恶心,特别是那死孩子,让这伙儿人你扯胳膊我拽腿,血乎淋拉的,看得让人心惊肉跳。他本想尝尝那方年糕,可一看沾上了血腥气,又打消了念头。那两位白发老翁倒是直让苏东坡,可苏东坡哪敢吃?眼看着人家狼吞虎咽地吃完了,纷纷离去,只剩下下棋的两位老翁。
老翁把苏东坡招到跟前,问道:“你猜我俩是谁?”苏东坡摇摇头。红脸老翁说:“我是南极仙翁,他是北极星君。刚才在座的那八位,就是你要寻访的八仙。桌上的那三样菜我也告诉你吧:那死狗是万年寿狗;那死孩子是千年人参;那发霉的年糕是寿糕。吃一口多活一百岁,吃两口多活两百岁……铁拐李为弄这三样东西费了不少事哩!”说完,两个白发老翁倏地不见了。
苏东坡后悔至极,为什么刚才就不硬着头皮尝一点呢?!
九顶会仙山
蓬莱城西南三十多里处有座蔚阳山。山上有九座山峰,形态各异,有大有小。民间传说这九座山峰也与八仙有关。
相传,某年三月初三八仙去蓬莱阁聚会,路过蔚阳山时被秀丽的景色所吸引,纷纷按落云头,饱览山光水色。吕洞宾兴致勃勃地脱下道袍蒙在一方大青石头上,施展法术变出酒席,众仙席地而坐,一边欣赏山景,一边交杯换盏畅饮起来,不一会儿都有了醉意。铁拐李倚着宝葫芦,醉眼迷离地说:“此番过海访友,诸位只须躺在我这宝葫芦上,忽忽悠悠,一会儿就过去了……”张果老瞪着醉眼,不服气地说:“谁希罕你那破葫芦,俺倒骑着毛驴,一拍驴腚,噢的一声就过去了。”其他几位也纷纷夸耀自己的能耐。看看吵不出个结果来,汉钟离腆着个大肚子说:“今日过海,大家还是各施法力,请太上老君前来评判。谁的能耐大,到时自有分晓。”于是,吕洞宾摘下道冠,恭恭敬敬盘膝而坐,双目微合,默运神功,一缕青烟自他的头上冉冉升起,化作一道金光,直上云霄。
约莫一袋烟的功夫,西南天空飘来一朵祥云,太上老君骑着青牛来了。八仙收拾起趔趄的醉态,肃立恭迎。太上老君降下云头,问道:“洞宾急急发金光请我,所为何事?”吕洞宾上前躬身禀道:“师祖,小徒等有一事难决,烦劳圣驾。”接着便把比试法力的事说了。太上老君听后,略作沉吟,说道:“渡水之术乃区区小技,何足道哉!尔等修行之人,怎可轻起争雄好胜之心?”众仙听后,个个面有愧色。老君又道:“随缘行善,广布福泽,乃修道正途。此地风光秀丽,尔等何不施展各自法术,为凡间造福?”众仙顿时大悟,一齐上前谢恩。随后,吕洞宾披发杖剑,步天罡踩地煞,口中念念有词,宝剑一指,喝一声“起”,一座陡峭山峰赫然而现。张果老抖擞精神,倒骑着毛驴兜了一圈,一座怪石横生的山峰呈现眼前。接着,铁拐李、汉钟离、曹国舅、韩湘子、何仙姑、蓝采和也都相继施展神通,各造了一座山峰。太上老君见了,心下欢喜,说道:“尔等且站在一边,待老夫也造上一座,以不虚此行。”说罢,手中拂尘一挥,一座高峰高峰拔地而起,峥嵘崔嵬,莽莽苍苍,壮美远在其他山峰之上,让众仙赞叹不已。待八仙回过神来,太上老君已跨上青牛往兜率宫而去了。
这就是蔚阳山九峰的来历。后来还形成了每年三月初三的“九顶山庙会”,山门前耸立的两块龙头巨碑的碑文中,就有“九顶会仙山”的记载。
唐槐
蓬莱丹崖山天后宫院内有棵唐代的槐树,但相传很早以前并没有这棵“唐槐”。八仙到了蓬莱后,铁拐李和张果老(一说吕洞宾)在这个院内下棋,烈日当头,无以遮蔽。铁拐李遂从他的葫芦里倒出一粒种子埋在地下,施展法术,念动咒语,转眼间地面发出绿芽,很快长成一棵大槐树,枝叶繁茂,树冠如伞。二仙就在此树下继续下棋。
据称,此树自长成后就没有任何变化。因是仙人施法生成,所以不再继续长,也死不了,总是这副模样。清道光年间天后宫失火,一夜之间烧毁庙观三十余间,而这棵唐槐幸免于难,不免让人浮想联翩:莫非这棵槐树真是八仙所栽?
蓬莱境内关于八仙的传说还有很多,不过大多跟风物地名来历有关,如“铜井”、“南天门”、“太和庙”、“耍祖庙”、“仙人洞”、“扁担石”、“四眼井”等等,篇幅所限,不能一一细述,倒不如深入蓬莱民间听一听,老百姓讲述的民间故事或许远比纸面上的生动。
【八仙宫】
八仙宫又名八仙庵,位于中国西北陕西省西安市郊区,是该地区现存唯一的道教宫观,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它是供奉八仙的场所,其创建与八仙的故事有直接的联系。
关于八仙的故事,是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的道教类神话之一。传说有八位仙人,他们经常为人类做一些好事,受到人们的普遍崇拜。八仙宫所在地本来是唐朝的皇宫旧址,传说在宋朝时有一位道士在这里看到了八仙,就开始修建道观。12世纪时,道教的全真派盛行,在这里大规模修建道观,奠定了现在的规模,明朝时它已经非常有名,到清朝康熙皇帝时,成为全真派的中心之一。在鼎盛时期,它占地面积达到6000多平方米。现存建筑主要有山门、灵官殿、八仙殿、钟鼓楼等,布局严谨。里面还供奉着药王神孙思邈,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也是著名道士。
1985年后,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对道观进行了修复,总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 ,现在,它不但是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还是西安市著名的旅游景点。
八仙
江西万载北部一带称丧礼上抬棺材者为八仙。因其由八人组成。丧事上八仙聚为一桌,上山时,八仙抬先饮酒,并浇湿抬棺木的用具,然后抬起棺材,用脚踢倒支撑棺材的长凳上山。
『伍』 关于八仙的神话传说是怎样的
八仙是民间所喜爱的仙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个成语,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那么八仙在历史上是否实有其人,八仙的神话传说又是怎样演变的呢?
现在公认的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这八仙并不是一开始就确定下来的,据赵景深《八仙传说》指出,在元代,甚至在明代前期,八仙究竟是哪几位,尚无定论。直到明代吴元泰《东游》和汤显祖《邯郸梦》问世后,八仙才按现在流行的八位固定下来。八仙并不是人们凭空杜撰出来的,而有历史人物为依据,但到底是哪几位历史人物,说法一直各异。铁拐李,一说姓李,名洪水,隋朝峡人。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六篇《明之神魔小说》中说铁拐姓李,名玄;赵翼《陔余丛考》中记载,铁拐本姓刘;也有的书说他姓岳、姓姚等。张果老原名张果,有关他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郑处海的《明皇杂录》等书。张果其人,在《旧唐书》、《新唐书》中都有较详细的记载,说他诡称生于尧时,长生不老,因此不知他的籍贯和生年,武则天、唐玄宗似乎都信以为真,派使者去请他出山,曾出人宫廷等。何仙姑的事迹见于宋人著《集仙传》,说她是唐代零陵人;《续通考》则说她是武则天时代的人,生于广州增城,是何泰之女。韩湘子,是大名鼎鼎的文学家韩愈的侄孙,进士出身,官至大理丞;他成仙的传说,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的《西阳杂俎》。至于曹国舅,据《续文献通考》及明代陈仁锡《潜确类书》所载,是宋丞相曹彬的儿子、曹太后的弟弟;然而《宋史》中记载曹彬之子、曹太后之弟曹佾,未尝有成仙之事,因此,赵翼在《陔余丛考》中对此提出了质疑。
有人说,吕洞宾、汉钟离、蓝采和纯属民间传说。其实这三位在历史上也是有案可查的。在八仙的来历中,故事最多分歧最大的是吕洞宾。历来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吕洞宾姓吕名岩,唐末人,《全唐诗》、《词综》中都收有吕洞宾的诗。明代有关吕洞宾的文章更多,有的说他是唐礼部侍郎吕渭之后,唐末举进士不第,也有的说他威逼进士及第,做过县令。在八仙中,只有吕洞宾与张果老两位是正史中有记载的。汉钟离,《全唐诗》卷三十一传中称他是唐咸阳人,号和谷子,曾遇老人授仙诀,后传道人崆峒山,也有人说他在唐末入终南山。他自称“天下都散汉钟离权”,后人误称他为汉钟离,《历代神仙史》把他列为汉代神仙,汉大将钟高权。关于蓝采和,陆游《南唐书》等书均有记载,是唐末逸士,据说他着夏服絮衫,冬天常卧于冰雪中,还常在长安市中拥蓝而歌,并自称蓝采和。元代《蓝采和》杂剧又说他原名许坚,蓝采和只是乐名,《全唐诗》收有许坚的诗,注明是庐江人。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八仙的故事作过评价,认为这些故事最初是由流传在人民口头上的一些民间故事结集起来的,但在社会上影响很大。解放后,我国出版了《四游记》,其中的《东游记》,就是专门讲八仙过海故事的。
『陆』 八仙全传剧情介绍(1-40集大结局)的!
八仙全传分集剧情第1集
凌霄殿上,玉帝临朝,感觉到怨气冲天,但太白金星却汇报东海之东冒起一座药山,百药峥嵘。玉帝雀跃,岂料太白金星告以万物相生相克,有药即有病。此时,异象出现,无数冤魂破土而出,玉帝意识到凡间必有事故发生,果然不出所料,刚从凡间回来的铁拐李和汉锺离告以东海之滨发生疫情,玉帝下令两仙前赴药岛采药,以济万民。
铁拐李和汉锺离正欲渡东海之际,花龙太子率虾兵蟹将前来阻止,指玉帝曾有三百年内天界众仙不能渡过东海之约。两仙晓以大义,但花龙与两仙早有嫌隙,坚决不允,双方遂一言不合,打了起来,结果,花龙被重创,东海龙王现身,亦将两仙打伤。
东海龙王闯天庭,讨公道,离去之时,扬言封锁东海。太白金星献计,只要集齐八仙,便能渡过东海采药。两仙奉命往凡间找寻其余八仙。临离天宫前,太白金星告予两仙,只要找到当年惹起争端,现已成为凡人的玉萧,便能令八仙归位。
凡间,韩湘子从恶梦中惊醒,梦里,如常的从高空掉下,粉身裂骨,但这次比较特别,竟然有两个仙人将他重整过来。
韩湘子发现神秘女子竟借聘请乐师为名,将一众乐师尽情侮辱,激于义愤,韩湘子往看究竟。大宅之内,韩湘子目睹艳彩的泼辣专横,忍不住挺身教训,但竟受辱,在场的两仙欲教训艳彩,岂料东海一战后,法力所余无几,竟给电鳗电昏过去。而韩湘子更被艳彩戏谑一番。两仙折返大宅将被五花大绑捆在横梁上的韩湘子救了下来,两仙认定艳彩是妖怪,岂料韩湘子不信,还笑言艳彩之所以如此利害是因为懂得武功而已,韩湘子留下姓名后与两仙分手。
八仙全传分集剧情第2集
原来艳彩竟是东海龙穴的龙女,为了寻找昔日吹响手中短箫的少年而在凡间出现,因为母亲临终时曾说,能吹响短箫者便是日后的夫婿。一直心仪艳彩的花龙力劝艳彩作罢,艳彩笑言婉拒。
铁拐李和汉锺离终于悟出太白金星的玄机,认定韩湘子就是三百年前的玉萧。两仙抵达韩湘子家,却不见其下落,原来韩湘子到了儿时常去玩耍的山洞谱曲,韩湘子演练新曲,竟吸引了无数的小动物汇聚细听,可见其曲艺殊不简单,只是韩湘子自己一直没有察觉而已。
两仙终于找到了韩湘子,并向韩湘子表明身份,希望韩湘子能再做神仙,好等八仙顺利归位。韩湘子因为童年经历,一直排斥鬼神之说,闻言后直斥荒缪,扬长而去。
韩湘子发现艳彩仍以告示招聘乐师,遂加以破坏,结果却被引回大宅,原来一切都是艳彩的计谋,韩湘子既然被公认为音律奇才,便有机会能吹响她手中短箫,艳彩知道韩湘子穷困,遂以厚利诱之,但韩湘子不会所动。
一直暗中跟踪两仙的花龙为了阻止八仙聚合,霍地出手将韩湘子击杀,幸好艳彩及时出现,喝退花龙之余,更以仙法将韩湘子救活过来,但韩湘子却认定花龙是艳彩派来杀害自己的杀手,直气得艳彩拂袖而去。
韩湘子往找青梅竹马好友何晓云诊治伤势,其间被何母误会两人幽会苟合,怒逐韩湘子出门。韩湘子返家,却见两仙已在等候,两仙诉说当年往事以证明韩湘子就是当年玉萧,韩湘子反要求两仙施以仙法,以证明神仙身份,两仙因法力不济而无能为力,韩湘子认定两仙是神棍,将之怒逐出家门。
八仙全传分集剧情第3集
夜下,韩湘子与何晓云泛舟湖上,韩湘子告知有关神仙之事,何晓云听罢羡慕不已,因为做了神仙便可济世为怀,普渡众生,韩湘子不知有气还是好笑。何晓云自诩为克夫星,劝韩湘子另觅对象,韩湘子誓言非卿不娶。
艳彩扮作仰慕者,在何晓云面前向韩湘子投怀送抱,令韩湘子尴尬不已。事后,韩湘子质问艳彩为何如此,艳彩笑言要助韩湘子一把夺得美人归,可是,韩湘子毫不领情,喝斥艳彩不要胡来。
韩湘子眼见马公子热烈追求何晓云,并且意欲提亲,不禁焦躁不已,因为自己实在没有一千两银作聘礼,情急之下,提议与何晓云私奔,何晓云以不舍父亲遗留下来的永康堂医馆而婉拒。
韩湘子为筹措银两,迫不得已成为艳彩的乐师。在艳彩的设计下,韩湘子终于好奇地拿起短箫吹奏,而且一下子成功地将短箫吹响了,在暗处窥伺的艳彩惊喜不已,因为眼前的韩湘子正是昔日被自己所救的少年郎,亦是自己未来的夫婿。艳彩主动向韩湘子提亲,但被严拒。
病人在喝下永康堂的药茶后,上吐下泻,林知县亦是受害者之一,遂乘机敛财,敕令巨额赔偿,陆翠凝认定只有何晓云答应下嫁马公子,才可将事件平息。韩湘子向艳彩求助,艳彩心下高兴不已,因为在药中不毒的计谋得逞了。艳彩答允借出银两,但韩湘子得钟情于她,向有原则的韩湘子严词拒绝,令艳彩气结不已。
八仙全传分集剧情第4集
两仙继续纠缠韩湘子,千方百计诱导他成仙,更指何晓云将要下嫁马公子,韩湘子大可了解凡心,专心做神仙,但始终不得要领。两仙气结下扬言明天晚上被雷劈过后,便能向韩湘子显示法力,证明两人是神仙。
山岗上,两仙正等待雷电劈击,孰料酒醉的韩湘子亦出现,企图让雷电劈死,自寻短见,经过连番搞笑的扰攘,三人果然被雷电击中昏死过去。一直关心韩湘子的艳彩出现,连忙将韩湘子救走。被救醒过来的韩湘子反责艳彩多事,自己为情殉爱,何苦要将他救活过来,艳彩终忍不住说出下毒之事,何晓云下嫁马公子是自己一手做成,韩湘子气愤下怒掴艳彩,并将之逐走。
两仙担心韩湘子一旦寻死,八仙便不能归位,左思右想下,决定作出补求,两仙恐吓林大人,迫使林大人不再勒索永康堂。另一方面,马公子因为病重,唯恐真的会被何晓云克死,亦提出退婚,原来,一切都是艳彩暗中出手。
为了医治得了怪病的病人,何晓云和韩湘子往寻找野生灵芝,花龙乘机在旁施法,欲置两人于死地,但为艳彩出手阻止。花龙气愤,质问艳彩,艳彩婉言拒爱,扬言一直只视花龙如兄长,花龙不解艳彩会喜欢韩湘子,艳彩坦言自己也不明白。
心情极坏的花龙在酒馆内与掌柜发生冲突,一气之下,将掌柜和酒客的骨髓吸食作为疗伤之用,情况就如早前变成瘫痪的病人一样。掌柜等人被送去永康堂,众人更加认定是妖怪所为,唯独韩湘子坚决否定。
两仙深感事有跷蹊,遂往酒馆查探,觉得事有可异,决定斩妖除魔,为民除害之余,更为自己积聚功德。
八仙全传分集剧情第5集
艳彩和两仙不约而同的感应到韩湘子有危险,大骇反应。与此同时,花龙幻化成汉锺离在韩湘子和何晓云面前出现,花龙变回真身,要吸取韩湘子骨髓,幸而两仙及时赶到,花龙为隐藏身份,幻化成没有五官的怪人,与两仙大打出手,花龙突然旧患发作,不敌,幸艳彩及时出现,将花龙救走。韩湘子和何晓云因花龙而受伤,疗伤之时,两仙看见何晓云手臂上的奇怪印记,不禁眼前一亮。两仙偷偷夜访何晓云,告以何晓云,她也是八仙之一,何晓云半信半疑,两仙出示当年被玉箫击破碎的小石作证明,此时,韩湘子出现,力斥两仙无稽,两仙指出,世上既有妖怪,当然也有神仙,韩湘子一时间哑口无言。
陆翠凝和何晓霖知道何晓云是神仙之后,雀跃不己,追问这对何家有何好处,同时,想知道何晓云何时能够成仙,两仙指出,成仙过程绝不简单,要消除人性中的弱点,成为完美典范,方能成为真正的神仙。
韩湘子虽然相信世上有神仙,但要口硬,坚说没有,同时,亦劝何晓云不要成仙,因为自己深爱着她,然而,何晓云却有着济世为怀之心,觉得做神仙比爱情更重要,韩湘子游说不成,拂袖而去。
韩湘子要证明两仙是妖怪而不是神仙,反被两仙教训,幸而吕岩出现,救了韩湘子。吕岩和韩湘子及何晓云在酒楼叙旧,目睹白牡丹,一时间惊为天人。吕岩夜访凤仪楼,欲一亲香泽,但却败兴而返,吕岩向韩湘子扬言,定要追得美人归,但不想信世上有直死不渝的爱情,自己只是游戏人间,逢场作兴,反劝韩湘子不要为了一株树而放弃一个森林,韩湘子嗤之以鼻。
八仙全传分集剧情第6集
吕岩发现有人跟踪韩湘子,暗中观察,赫然竟是艳彩,吕岩质问艳彩有何企图,韩湘子看见,即连珠炮发,吕岩随之明白两人的关系,待艳彩离去后,笑谓韩湘子,其实艳彩与何晓云相比,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韩湘子为之气结。
艳彩知道何晓云欲做神仙,却又举棋不定,于是往找何晓云,告以自己母亲已经成为神仙,并施法令何晓云入梦,让她感受当神仙的美好感觉,只要何晓云决定了当神仙,那么,她便会离开韩湘子,自己便能俘虏韩湘子。一切果如艳彩所料,何晓云经过梦境之后,已决定放弃爱情,当其神仙,但当何晓霖告以这样的决定,似乎对韩湘子不公平的时候,不禁有点迟疑起来。
韩湘子得知艳彩从中搞鬼,气愤不已,往找艳彩质问,臭骂之余,更扬言一生一世都不会喜欢艳彩,艳彩为之伤心不已。花龙出现,加以安慰,艳彩奇怪花龙为何不留在龙穴养伤,花龙乘机再表白爱意和关心,但不得要领,花龙决定加速对付未来八仙,让艳彩不再对韩湘子有任何留恋之余,亦要借此一泄心头之恨。
何晓云被花龙骗至树林,何晓云不解自己与花龙无仇无怨,为何要连番加害,花龙冷言因为她是八仙之一,所以就得死在他手上。幸而吕岩和韩湘子及时赶到,出手阻止,但两人不是花龙对手,但艳彩暗中出手,花龙只得悻然离去。
两仙知道花龙情况,为免夜长梦多,决定以仅余的法力,向韩湘子证明两人就是神仙。两仙带韩湘子、何晓云和吕岩腾云驾雾,遍历奇山大川,尝遍春夏秋冬,令三人不得不信。
八仙全传分集剧情第7集
事实摆在眼前,若非神仙,试问何以有此能力呢?韩湘子虽然明白一切,但为了自己的执着,为了与何晓云的爱情,仍是嘴硬,强说世间何来神仙。
吕岩将从雪山摘来的奇花送予白牡丹,讨好之余,更是借机亲近,两人正谈得投契之际,白牡丹耳畔突传来怪声,白牡丹心中一凛,不动声色的邀请吕岩外出喝酒,岂料,中途却又借故离去,令到吕岩为之茫然。其实,白牡丹也是为免吕岩受到伤害,才有此举动。
白牡丹悄然来到一山洞,只见洞内有一人面蜥蜴妖怪,原来白牡丹也是一只千年花妖,投身凤仪楼当花魁,无非是为了方便吸取生人的精气为蜥蜴妖黄蜥疗伤。黄蜥下令白牡丹吸取韩湘子的精气,白牡丹不解,黄蜥只言神妖本对立,吸取韩湘子的精气,自是对自己大有裨益,然而,背后却是花龙在主使。
白牡丹借故接近吕岩,并且透过吕岩邀请韩湘子教授音律,韩湘子碍于吕岩的情面而答允。凤仪楼内,白牡丹欲吸取韩湘子的精气,但为艳彩阻止,韩湘子误会,以为艳彩又来破坏,气愤之下,在大庭广众臭骂及奚落艳彩。
韩湘子仍对何晓云难舍难离,何晓云决定将一切交由天意决定,若韩湘子能三次将铜钱掷出个正面来,自己便与韩湘子成亲,岂料,掷了无数次均失败,韩湘子为之颓然。韩湘子以为又是艳彩搞鬼,却要杀之来泄愤,但最后关头,仍是悬崖勒马。
太白金星向何晓云报梦,为助其成仙,告予何处能找到野生灵芝,同时,亦告知一古怪药方,扬言此方能治愈被妖怪所伤的老百姓。
八仙全传分集剧情第8集
何晓云终在吕岩的提示下找到了野生灵芝,但仍然斟不透太白金星在梦中所授的药方,只好暂时以灵芝和雪莲入药,然而病人服药后,仍没多大的成效,何晓云不禁忧心不已。
为了劝阻何晓云成仙,韩湘子多番来找,但何晓云忙着究研药方,根本无暇相见,韩湘子以为何晓云存心逃避,一气之下,硬闯永康堂,眼见何晓云的忙乱,韩湘子不禁内疚起来,但仍不忘质问两仙,为何神仙不能谈情说爱,两仙登时被问得哑口无言。
艳彩始终心系韩湘子,眼见韩湘子饱受相思之苦,不忍之余,劝何晓云给韩湘子一个清楚了结,临离去时,更点破了药方的玄机,何晓云终于堪破了药方之谜。病人服用药方之后,果有成效,昏迷的病人相继清醒过来,不过余毒尚未消去。
太白金星突然在两仙面前出现,两仙大喜,要求太白金星想法恢复两人的法力,太白金星表示还得在节气之夜受到雷击才成,两仙闻言气愤,大骂太白金星不是。太白金星指一切都是对八仙的考验,此番前来,只是告以让何晓云成仙的方法。
何晓云决定慧剑斩情丝,以酒壮胆之后,往找韩湘子,岂料,途中堕桥,却为荷花仙子所救,仙子更告予她是莲花托世,曾经许诺要成仙济世。何晓云惊醒之时,却见自己身在房中,一时间疑幻疑真。为了斩妖除魔,何晓云告诉韩湘子,自己已决定成仙。
成仙之夜,一切准备就绪,眼看灵石就要与何晓云结合之际,韩湘子杀至,将灵石抢走,两仙与之争夺之际,韩湘子掷走灵石,而灵石竟被经过的小狗衔走,众人大惊。
八仙全传分集剧情第9集
灵石失去,汉锺离忙不迭狂追小狗而去,韩湘子眼见终于破坏了何晓云成仙,开心不已,离去途中,大蜥蜴突然出现,吸去韩湘子身上精气,韩湘子登时晕死过去。何晓云将之救回永康堂,但灵芝用罄,一时间竟救不了韩湘子。
何晓云连忙往采摘灵芝,发现林大人竟然将灵芝霸占,不容旁人采摘,何晓云欲与之理论,但林大人避而不见。另一方面,艳彩虽然多番被韩湘子侮辱,但始终情系他身上,遂暗中施救,无奈束手无策,在花龙启示下,决定返回龙穴向东海龙王相借龙穴之宝:七节龙骨。
花龙眼见韩湘子没死,怒责黄蜥办事不力,黄蜥自傲,不把花龙看在眼内,花龙以武力威吓,黄蜥被迫就范。吕岩造访白牡丹,林大人突然出现,以权势迫令白牡丹相伴,吕岩无奈离去,却发现林大人眷养的宠物竟就是衔走灵石的小狗。
林大人满以为可以成为白牡丹的入幕之宾,岂料却成为黄蜥操控的傀儡。白牡丹不解黄蜥为何要对付林大人,黄蜥冷言一切都是为了修练,喝令不要多问,白牡丹隐隐然觉得事不寻常。
铁拐李企图伺机偷走林大人的小狗,岂料事败被拉上公堂,铁拐李揭示自己乃神仙,但林大人不信,铁拐李以仅余的法力证明一切,林大人登时视之为神明,其实,一切都是花龙暗中相助和摆布,因为他要一举消灭八仙。众人终找回灵石,却受到丧尸围攻,幸得艳彩出现解困。铁拐李担心被妖怪所伤的人都会变成丧尸,焦虑之际,林大人提出举办成仙大会,为使何晓云顺利成仙,遂一口答允。另一方面,艳彩终以七节龙骨将韩湘子救醒过来,但身上余毒未除,亦随时有命丧之虞。
八仙全传分集剧情第10集
艳彩质问花龙,何以七节龙骨也治不好韩湘子身上的妖毒,花龙砌词辩解,指凡人根本受不了七节龙骨,反劝艳彩将七节龙骨交回东海龙王,艳彩悻言七节龙骨是偷回来的,花龙不禁为艳彩而担心。与此同时,黄蜥再命白牡丹杀韩湘子,白牡丹虽是妖精,但有善心,不禁迟疑,黄蜥怒责白牡丹是否钟情了吕岩,白牡丹忙加以否认。
韩湘子知道成仙大会之事,忙去劝说何晓云不要受骗当甚么神仙,但何晓云坚持普渡众生,在所不惜。白牡丹借机来找吕岩,暗中下手杀害韩湘子,岂料反被韩湘子体内龙骨所伤,吕岩以为白牡丹不适,关心探问,白牡丹对于吕岩的情意不无感动。
韩湘子发现林大人与黄蜥密会,遂跟踪窥探,但行藏败露,逃走之际,以为变成大蜥蜴的黄蜥就是林大人,眼看被杀之际,艳彩暗中出手相救,并打伤了黄蜥。韩湘子告以众人,林大人就是袭击自己的大蜥蜴妖怪,指成仙大会是个阴谋,众人认定韩湘子为了阻止何晓云成仙而胡说八道,不肯相信。
花龙责备黄蜥,黄蜥因而得知自己是给七节龙骨所伤,不禁对之见猎心起,花龙洞悉黄蜥心态,冷言不要望陇得蜀。韩湘子要求两仙试探林大人,并立下赌约,若林大人不是妖怪的话,答应成仙,一试之下,韩湘子输了,但韩湘子却突然昏迷不醒。
何晓云为救韩湘子要尽快成仙,两仙只得制做通天石与天界联络,岂料途中被丧尸追袭,幸艳彩出手相助,才安然脱险。艳彩拚着受伤,再次以七节龙骨救治韩湘子,韩湘子醒来后,发现艳彩为了自己而受伤,好言慰问,艳彩眼见韩湘子态度有变,感动不已。
还有很多,好像有字数限制.暂时就发这点咯,不好意思!
『柒』 八仙过海中荷花是谁的随身宝物
荷花是何仙姑的随身宝物。
『捌』 “八仙过海”中的八仙到底是哪八位神仙他们的各自绝技和装扮是什么
八仙,就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八名得道仙真。共七男一女,即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及何仙姑。八仙的传说甚早,唐代已有《八仙图》与《八仙传》,但其中的人姓名尚未固定。至明代吴元泰小说《东游记》,才确定为以上八人。
传说八仙分别代表中国人的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等八个方面。八仙所用的法器,合称“暗八仙”,都有一定的含义。张果老所持宝物鱼鼓能占卜人生;吕洞宾的宝剑可镇邪驱魔;韩湘子的笛子使万物滋生;何仙姑的荷花能修身养性;李铁拐的葫芦可救济众生;钟离权的扇子能起死回生;曹国舅的玉板可静化环境;蓝采和的花篮能广通神明。
『玖』 八仙全传
是 笑八仙之素女的故事
『拾』 八仙全传之八仙过海中八仙所代表的颜色和武器
芭蕉扇(汉钟离) 橙色
葫芦(铁拐李) 红色
花篮(蓝采和) 深蓝
荷花(何仙姑) 黄色
阴阳剑(吕岩) 翠绿
笛子(韩湘子) 浅蓝
鱼鼓(花龙) 紫色
玉板(曹景休) 草绿